文章吧手机版
雨林精灵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18-08-20 05:31: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

雨林精灵读后感精选10篇

  《雨林精灵》是一本由林妲 / 宛妲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16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雨林精灵》读后感(一):给自己一场绿色童话

  江山/文

  活在自己的梦中,童年里的世界就如同花开一般灿烂简单而伴着阵阵花香绵延至一道道溪流边。几度原生态生活状态,任大自然放飞自己的思想,同花草树木一起呼吸。然而当下,还有多少那般纯真的世界,像林妲和宛妲两姐妹的童年,与热带雨林为伴,与鸟儿一起歌唱。她们说那里是全世界美丽地方,而我们也只能在书中的图片里看到那此许精致画面,落在瞳孔中那失真的色彩

  满目青葱犹如落笔的墨香,原来还有这样的地方,无法想象却一直向往的地方。赤足行走在斑驳的枝干上,任青苔打凉脚心那温起的惊喜,蹒跚的姿态告诉我们绿色的世界是多么的自然。那就是她们的生活,跟我们一样的生活,只是我们少了些色彩,原始真实的色彩。

  每个人心底都住着一个孩子,所以,我们每个人无论到什么时候,都渴望被人时刻呵护着。林妲和宛妲两姐妹就有那样一个爸爸,他是德国人植物学家,一位除了音乐最爱雨林的爸爸,即使天堂不远处有那么一粒种子在发芽。

  回忆勾画成一张张绿色的图片,有爸爸的气息,有两个姐妹的思绪。我们选择停留,留在情感深处最美的那端,那是一个更大的花园,有望天树,有猫头鹰,有豆荚,有鸡蛋果和西番莲生。

  如今,在我们快节奏生活中,被钢筋水泥包裹严实地透不过气来。城市在动,季节在变,每年的植树节依旧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人们拿着手中的铁锹在若有似无的种下希望的绿色,然而,人头涌动最厉害积极的却是某电视台的摄像师摄影师。年年都在播种,年年却看不到绿色,有的也不过是“参天大葱”而以。对于《雨林精灵》这本书,它不仅仅是在详细讲述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和那对姐妹与爸爸妈妈的生活,更多的是在警醒人们对于自然的保护。我们保护那绿色中的情怀,不会使它再次迎来秋天,我们要让童话里的故事一点一滴实现,在春暖花开的季节穿越阴霾,找到一个自己,住在心中的自己,永远长不大,就那样童话下去。

  感谢那对姐妹让我们还有时间停下来休息,躺在自然的怀中,任绿色打扰我们的刘海,虽闻不到兰花的香,却能够激起我们对绿色的渴望。

  《雨林精灵》读后感(二):听,天使在对你说

  最近这几天,南京一直不见天日,不是多云,也没有下雨,而是有一种叫做“霾”的东西飘浮在这个古老的城市里,放眼望去,灰蒙蒙的树,灰蒙蒙的花,灰蒙蒙的房子以及灰蒙蒙的人们的脸。记得小时候作文,形容天空的时候,总是喜欢用“瓦蓝瓦蓝”这个词。(其实,那个时候也不知道瓦蓝瓦蓝到底是什么蓝,只是听到大人们在形容特别蓝的时候会用到这个词,所以,在心里就觉得那应该是一种蓝得能滴出水来的蓝),那时候,一抬头,便能看到蓝汪汪的天空,望得久了,会有眩目的感觉,仿佛是被那种纯净给陶醉了。然而,这种感觉却是许久都不曾有了。“能怎么办呢?”我们会摊开手,无可奈何地说。是啊,社会发展人类要进步,我们已习惯于高科技便捷生活。不过,总是有人不愿意妥协,当膨胀的物欲气势汹汹地去革自然的命时,他们伸出双臂以一己之力去为自然争夺哪怕是一寸一厘的土地

  当我翻开这本小书,眼眶有些湿润,首先扑入眼中的是那久违了的满纸的青翠,热带雨林,上天的礼物地球上最美的地方。可是,这样美丽的地方却在地球上越变越小,原因是,有人要把它变成种植香蕉橡胶园子,那是地球的肺呀!人啊,目光长远一点吧,别再自残了。

  上天在慷慨馈赠地球礼物时,是不是同时也会派遣一位守护天使?德国生态学家马悠便是热带雨林的守护天使,从1989年开始,他在菲律宾创建了“群落式雨林再造模式”,被称为“雨林再造之父”, 1997年,老马受德国政府的委派来到中国,担任中德政府间合作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恢复和保护项目专家组长达6年,2010年在中国去世。林妲与宛妲,马悠的女儿,她们从小生活在热带雨林中,雨林给了她们纯净的心灵,如兰的气质,她们用她们的稚嫩语言告诉我们雨林的秘密,讲述在雨林中那妙不可言的生活。你能想像,清早不是被闹钟而是被鸟叫醒吗?你能想像开门便能看见葱葱郁郁的树林、能呼吸到沁透了植物芬芳空气吗?你能想像拜访你的,除了亲朋好友,还有猫头鹰、懒猴吗?如果你去林妲和宛妲家做客,她们会请你喝的清澈的山泉水可能还会请你喝悬铃花的花蜜(不会请你喝太多哦,因为她们要给太阳鸟留着)、吃的小小的野生的水果,那些果子有着最原始的甜美味道,而且不会像超市里的那些果子有着令人疑惑的膨大体积。在她们的世界里,所有的花都有着独特的美,无论是清雅的兰花还是巨臭的魔芋花。所有的动物也都是那么可爱,真神奇啊,一般人都会有些惧怕的蛇,在林妲和宛妲的描述中竟是那么的萌,对着妈妈打呵欠的金色小蛇,因吞吃了青蛙而走不动路的、不得不待在亭子里陪着人们喝茶的蛇。更为神奇的是,她们的爸爸马悠竟然能从牛蛙的大合唱中听出其中的一只唱跑了调。我很好奇,马悠博士实验室的那些玻璃瓶子里装的都是些什么?他做菜所用的那些从园子里随手摘下的调料又是什么?我想看看林妲和宛妲所说的粉色紫色和蓝黑色飞蛾是什么样的,书上的彩图中,有一只鲜红的五角星一样的豆荚叫什么名字呢?用椰壳种兰花,兰花会不会开得格外的美丽?书中附有林妲画,从她后期的画上来看,笔触越发洒脱、色彩也更加丰富,是不是因为小姑娘身上浸了雨林的灵气?两个小精灵的爸爸马悠说,种子里有人的生命,用不好态度对待种子,实际上就是对人不好。而妈妈李旻果说,人的心也是种子,也是土地,可以往里种东西。这是世界上最高深也是最浅显道理,我发现,我不如两个小姑娘懂。

  《雨林精灵》读后感(三):爱是照看和陪伴

  ◎木木勺

  我有很多想不明白事情,其中之一就是为什么要修剪草坪呢,是因为城市里没有食草动物吗,任其生长又会造成什么样的可怕后果呢。每当我看到工人推着一个机器走在草坪上,马达声带动刀片旋转,空气里弥漫着青草汁液味道,我就不由哀叹,这样连生活在其中的小虫也不得安宁了。

  生活在城里的人们大概已经习惯了整齐,房子是个大盒子窗子是个小格子马路又平又宽,直直的,连灌木也被修剪的整齐划一。这样的环境里一切都是规则形状,像工厂里造出的零件,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也是面目僵硬匆忙忙的,很难遇到活泼生动的东西。

  这种被称为城市文明规范传统牺牲了许多乐趣,人们远离了自然,想看看其他生物都要去专门的养殖场所,这真有点可怜

  我担心将来我们没办法再和孩子讲那些有关森林的童话故事,因为说不定一段时间以后,这个世界的森林就全被我们给改造成城市了。如果真像故事里说的那样,植物也有感情,料想那些树和花草们也会充满不安吧。

  林妲和宛妲是丛林里的两朵兰花,她们喜欢漂亮裙子,喜欢野象,喜欢树上的房子,姐妹俩美丽又优雅。她们总是光着脚,在雨林里跑来跑去,爬树、画画,要么捡小果子吃,过得快乐极了。可是她们也有烦心的事,那就是她们知道,地球上的雨林越来越少了,很多雨林被改造成了香蕉或橡胶种植园。除了像爸爸那样保护雨林,林妲和宛妲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可是爸爸后来变成雨林佛,去天堂了……

  这本《雨林精灵》是姐妹俩写的书,里面有她们的家——雨林的照片,生活的点滴记忆,还有她们的画。在书里我们读到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美丽,那里的一切好像都是自由生长的,大树藤蔓、兰花,牛蛙、蜜蜂、蛇,每一个生命都被尊重努力快乐的长大。

  真庆幸,我们还没去过那里,你看,这个世界本来的美丽多么迷人根本需要人力的修剪。

  我想或许爱就是这样吧,要细心温柔地照看,要常在左右的陪伴,体悟相互间的交流,绝不需要粗暴的修剪。对自然是如此,对孩子和关心的人也是如此。

  林妲和宛妲希望雨林变得多起来,祝愿她们的梦想成真。据说孩子的梦想是这世界上最有魔力的东西,就像种子,充满了神奇的能量

  《雨林精灵》读后感(四):我想种上一棵树

  孩子奶奶刚去世的时候,我给孩子写了一个故事,叫做《奶奶树》,孩子给它配上黑白画,后来卖了300块钱。钱不多,但我总觉的这样一来,孩子对奶奶的思念就像蒲公英一样可以到处飞翔,然后落地生根,或许有一天机缘巧合,奶奶真的就知道了。

  林妲和宛妲说,只要有雨林,她们就可以永远和爸爸在一起。所以,她们要写这样一本书,让所有的人都来种一棵树……

  林妲和宛妲,是长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里的两个孩子,爸爸在他们家到处种满了兰花,她们听着蛙鸣和鸟的歌声长大,她们习惯光着脚在森林里穿行。她们看到过小蛇吞吃青蛙,拾到过掉下树来的小猫头鹰。她们喜欢到爸爸的实验室看那些瓶瓶罐罐,爸爸说有一个瓶子里装着让阳光进入心灵的药,还有一个装着还未成功长生不老药……

  林妲和宛妲,她们画了很多画,有一些爸爸看到过,有一些却没有。她们的画笔是爸爸采给她们的,用的是带着香气的染料,画出来的花也是香的。她们想把所有的画给爸爸看,所以她们必须保护好爸爸的雨林。

  林妲和宛妲,走在雨林的藤蔓上,如履平地。她们失去了爸爸,却又仿似一直在爸爸的臂弯中行走;她们见不到爸爸,却可以坐在爸爸习惯坐的屋子里打开爸爸看过的德文书……

  《雨林精灵》就是林妲和宛妲,两个因为在雨林中长大,喝着山泉水,闻着兰花香长大的孩子,周身都散发着一股神秘静谧安静。即使是思念爸爸,也是安静而淡然的。或许,这样精灵般的气质正是热带雨林的气质。

  孩子说她打开爸爸的书期待跟爸爸相聚的时候,我无法控制自己的眼泪。就像我的儿子,希望奶奶能够变成一棵树永远陪在他身边一样让人动容。

  我想种上一棵树,为了那些爱我们的魂灵,更为这些可爱的孩子。

  《雨林精灵》读后感(五):暖暖的 甜甜的 湿湿的

  大自然老师要最聪明学生,他们说的话,会听就有,不会听就没有。

  你是怎么看这本书的?我记得我看时只有八岁。花了短暂下午时光听着森林精灵讲雨林故事。

  清澈的故事,你能听到流水,听到树的呼吸,听到兰花们跑动的脚丫声。papapa。她们的笑象花开的声音,带着丝丝蜜。

  花的花蜜是送给鸟儿的礼物。那这两朵会跑的兰花是雨林送给爸爸妈妈的礼物还是爸爸妈妈送给雨林的礼物?

  一本幸福的书。

  打开书,让你奔跑的心在雨林自由呼吸。合上书,便重返这个被塑造的世界。

  《雨林精灵》读后感(六):有一只牛蛙跑调儿了

  翻看这本《雨林精灵》,当读到“牛蛙都特别高兴,就一直不停的叫啊叫,我们都躺在床上准备睡觉。爸爸突然一个人哈哈大笑,妈妈问爸爸笑什么,爸爸说,有一只牛蛙跑调儿了”时,我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雨林精灵》是两个十几岁的小姐妹,林妲和宛妲合著的一本小书。书里记叙了她们在父母的陪伴下,住在澜沧江边的热带雨林里的生活。封面上林妲和宛妲赤着脚踩在一根粗壮的树藤上,身边是粗壮而生满青苔的大树,还有各式各样叫不上名字来的生着绿色大叶子的植物,两个小姐妹就像生活在雨林中的精灵,她们与这片雨林是一体的,她们是热带雨林的女儿。

  林妲和宛妲的父亲是一位德国植物学家,母亲则是中国人。从后记中我们知道,这位可敬的父亲一生致力于修复雨林和挽救兰花,他是在为人类向大自然赎罪。在修复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久违的美,而这些林妲和宛妲每天都触手可及的美景,是我们被囚禁在水泥森林里的囚徒们所看不到的。

  看,绑在树上的兰花,黄色的鼓槌石斛!悬挂在空中,长出了茂密的气根的万代兰,这是宛妲的花!小姐妹用妈妈的丝巾围在树杈之间,造起了一个个彩色的房间

  听,大壁虎蛤蚧geko-geko的叫声!鸟儿百啭千声欢声笑语!牛蛙合唱团每次下雨就会齐声欢唱!还有小姐妹无忧无虑嬉戏打闹的开怀大笑

  闻,吹过山顶的风带来春天的气息!兰花悄悄散发着淡淡的幽香!爸爸亲手提炼了大树的精油,制成了蜡烛,蜡烛点燃后发出甜蜜的香气!就连魔芋花那臭臭的香气都让人又讨厌又好奇!

  品,悬铃花里藏着最多嘴甜最好喝的花蜜!爸爸做的蜂蜜酒有着太阳光的颜色,味道酸甜酸甜的!爸爸摘来紫色的豆子,用整个下午的时光来熬煮,煮出来的豆子好吃不得了

  在爸爸妈妈用心编织的童话乐园里,林妲与宛妲快乐地成长。这样的乐园,存在于每个孩子的梦想里吧,可是,它居然实现了,就在我们这个繁杂喧嚣的尘世。希望每个孩子都能生活在这样梦幻般美丽的爱的乐园。

  希望这个希望不仅仅是一个希望。

  《雨林精灵》读后感(七):兰花妈妈,兰花爸爸,雨林精灵

  认识妲妲是在《达人秀》里,两个天使般的精灵,把我感动得稀里哗啦。两个孩子牵着小象,和她们的妈妈来到《达人秀》,不是为了秀自己的嗓音,而是带给大家她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之情。

  《雨林精灵》中两个小孩子用自然亲切的语言,记录下她们在雨林生活的点点滴滴。这些富有自然意味的一个个小故事,吸引着我,仿佛一股清新舒缓的气流,迎面吹来,涤荡着我的身心,让我欢喜,放松下来。当我把这些小故事、孩子们的照片,讲给自己5岁的孩子听时,他的神情是专注的,眼神飘向窗外。故事讲完了,我问孩子,感觉怎样?他说感到很温暖。这就是来自大自然的正能量,带给我们的神奇。

  妲妲爸妈都爱兰花,妲妲的名字是爸爸给取的,都是兰花的意思。

  宛妲(Vanda)是万代兰的意思。爸爸还专门为宛妲写了一句话,“take time to bloom,stay pretty forever”,希望宛妲和万代兰一样,慢慢长大,永远美丽。

  林妲(Linda)的名字是爸爸专门为她培育的一种兰花,是两种万代兰的宝宝,是爸爸送给林妲的礼物。

  妲妲爸爸和妈妈像天底下所有的父母一样,给予孩子他们所能做到的一切。他们和孩子生活在用双手建造的雨林里。这个雨林是妲妲妈妈送给妲妲爸爸的生日礼物,是一片有人买了马上要种橡胶的雨林。他们要给孩子们盖一座花园,让孩子和兰花、雨林一起长大。妲妲就在花园里,和各种树啊花啊小动物啊一起长大。

  妲妲家养着一大群狗狗和猫猫,还收养了很多野生动物;爸爸会在实验室里给一家人做最纯净美味的饭;下雨的晚上,一家人躺在床上听牛蛙唱歌,听到牛蛙唱跑掉了,爸爸会哈哈大笑;爸爸还天天给蟾蜍开门关门。

  妲妲喜欢爬树,在树上盖房子,在藤蔓上唱歌,收集落花落叶做花草首饰,倾听果子掉在地上的声音,赤脚在雨林里奔跑,在园子里寻找各种各样的种子去种。她们会把鸡笼套在腰上,再罩上妈妈的裙子做鸡笼裙玩。

  ……

  虽然爸爸离开了,然而妲妲认为爸爸是去做雨林佛了。她们相信爸爸就在雨林里,一直都在她们身边,很幸福。

  妲妲妈妈说:“我知道妲妲要给世界的花园会比我能够做到的大得多。”这我一点都不怀疑。因为“每一个生命,在它还是种子的时候就准备好了它一生的故事”。就像宛妲说的:“妈妈说人的心也是种子,也是土地,可以往里面种东西。我们要给每一个人一个好种子,不管是谁,反正全世界的人,就算外星人,也要让他们种出好的心,也来帮我们保护种子,来保护这个地球。”

  《雨林精灵》读后感(八):确如精灵般可爱

  《雨林精灵》这本书的名字起得恰到好处,那两姐妹的确如精灵一般生活在雨林中,让人爱得不得了。宛妲和林妲是一对小姐妹,长长的头发,高高的额头,清澈的大眼睛,赤脚行走在路上,攀爬在各种树上,他们与雨林融为一体了。

  看着书中以雨林为背景的照片,看着小姐妹在雨林中自如的生活,身轻如燕,纯净似水,再看看她们那不含杂质的文字,让你对雨林充满了向往!多幸福的小姐妹!

  她们喜欢雨林,喜欢雨林里的一切,小蛇就在她们身边吃青蛙,爸爸可以听到牛蛙唱歌唱得跑调了,可以为一只蟾蜍开门、关门。当爸爸离开我们的时候,蟾蜍也不见了。爸爸种植了那么多种兰花,就连女儿的名字——宛妲和林妲也是一种兰花,多好的父亲,他把自己的女儿带入了一个童话世界,养动物,种植物,就连吃的也都是自己种植的,可惜雨林越来越少了,都被种上了橡胶和香蕉。爸爸在培植雨林,在养育自己的女儿,可惜的是他过早地离开了这个他爱着的雨林。

  书中有很多这两个小姐妹的画,她们可以用林子里的果子做颜料来画画,可以和蝴蝶为伴,她们在藤蔓上唱歌,在树上用妈妈的丝巾盖房子,倾听果子掉落地上的声音,她们在雨林中找到一处秘密的地方,作为游戏的场所……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没有手机的世界里,她们就这样纯净地生活着,一对小精灵,生活得自由自在,父母对她们的教育并没有松懈,她们会写作,会画画,会用优美的文字告诉世界,希望地球不再污染,希望地球到处都是雨林,希望塑料不再出现,希望橡胶林不要大过雨林……一对精灵内心的美好愿望能否实现?希望能够!

  这是一本纯净的小书,仅一个多小时就可以读完,读完后心就变得纯净起来,不仅适合孩子们去读,我们成人读起来内心里也会升腾起一种感动,一种美好!

  《雨林精灵》读后感(九):纯净的世界,纯净的心

  其实在此之前我没有看过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或图书,不过印象里这类的书应该是权威正统风格居多,可是这次的书打破了我对它的固有印象。此前曾经在微博上参与这本雨林精灵的封面投票,当时有两个选择,我毫不犹豫的投给了现在的这个成品的封面。哪怕当时孤陋寡闻的我还不知道这两个小姑娘的故事,仅仅以为是两个普通的孩子做模特拍封面而已,选择这个图也仅仅是因为图片里那种毫不作假的自然之气和扑面而来的纯净,让我在第一眼就喜欢上它。等到拿到书的时候恰好妹妹在旁边,看到这个封面就说“哎,这不是中国达人秀里面那两个西双版纳雨林小女孩么?”不经常看这类娱乐节目不怎么关注那类新闻的我甚至比不上十几岁的妹妹知道的多,但这无疑又增加了我看这本书的吸引力。也许很多买这本书的人是早已知道这两姐妹的故事所以冲着她们也要买来看,给自己看也要给孩子看,让孩子们感受到其中的真意和灵性。而作为一个成年人的我,却讶然于看到其中的诸多画面,还有那稚嫩的涂鸦,会不自觉的流泪,我自己都觉得矫情,可是却真的是被这两个孩子和她们的一家三口的故事感动到。

  这么一个小小的册子里面,承载了一个三口之家对于雨林的热爱,承载了一对小姐妹对爸爸的爱和怀念。里面的文字并不是密密麻麻的分布,其实字也不算多,和图片是对半比例分布。从那些照片里我们看到了两个从小生活在最纯净的大自然里的小姑娘们的纯净的世界,她们也许没有城市里孩子们那些高科技的享受产品,可是她们却拥有更多的快乐,从雨林当中的空气、河流、小动物小植物里,处处都留有她们的足迹,就像封面上姐妹两人在绿意盎然的丛林当中行走,那么悠然的神态动作,不禁让人仿佛深陷其中。她们可以活的很自然很纯净,富有灵性和爱意,她们对周遭的一切都充满爱意。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孩子的纯真。雨林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远,不仅仅在于雨林被现代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占领,更有的是人们心灵上与大自然的远离。这本书让我从孩子的视角看到了对雨林和自然的关爱,就像是和自然的一次对话。这本书很适合孩子看一看,不深奥难懂甚至趣味横生;同样也适合不再是孩子的大人看,帮助我们拾起久远的一份纯真,贴近自然的心意。

  《雨林精灵》读后感(十):落入凡间的精灵

  几个月之前,有一期《天天向上》采访过两个宛如精灵的生活在雨林中的小姐妹,当时我记下了她们的名字:林妲和宛妲。

  这两个孩子太纯净天然了,她们就宛如雨林中没有受到任何污染的植物,自由的伸展着自己的藤蔓。在她们眼中,世俗的一切仿佛都是不存在的,她们终日与雨林中的动植物为伍,活得率真洒脱,浑然天成。她们不用上学,没有任何压力,她们可以随心所欲的感受自然界带给人类的恩赐,她们可以尽已所能的去回报自然。

  在这两个小姐妹的世界中,没有城市孩子的过多欲望,也没有乡村孩子的过多压抑,她们有的是幸福和满足。即使在父亲不幸离世时,小姐妹也没有太过悲伤。因为她们坚信,父亲一直活在她们身边,就在这片广茂的雨林深处。父亲一直在亲眼看着她们和妈妈为保护雨林所做的一切,并一直为她们骄傲着。

  林妲和宛妲的父亲是位植物学家,出于对雨林的热爱和强烈的保护雨林的责任感,他来到了中国,并把自己的生命也献给了他所钟爱的雨林和兰花。林妲和宛妲的父亲用自己的一生替人类向自然赎罪,在这个过程中,他生活上的艰辛与精神上的欢娱是并存的。

  林妲和宛妲合出的《雨林精灵》是她们生活中所记下的一些随笔。字里行间充满了快乐、满足、自信与施予的幸福。这些充满童真童趣的文字、照片直抵每位读者的内心,让我们充满了感动与对自然、对生活态度的忏悔。在她们笔下,雨林变成了一个美丽、神秘的大乐园。无论是让人望而生畏的蛇虫鼠蚁,还是雨林中种类繁多的花草树林,它们统统是林妲、宛妲最好的朋友。她们会用植物不同颜色的汁做成纯天然的颜料画画,她们会用调皮的眼神观察一条吃饱了蛇是如何不能移动,她们懂得雨林中什么果实味道甜美,什么果实是有毒的陷阱,她们可以自由的在雨林巨大植物上蹦跳,把那里当成游乐场。

  说实话,真的很羡慕林妲、宛妲的生活。城市里的小孩活得太辛苦了,不说各方面巨大的压力,只说想摘朵花,踩踩草地都是不可以的,更不用说去捉蚂蚱、捞蝌蚪了。孩子们一方面享受着现代化带给人们的方便、时尚、刺激,另一方面也失去了很多很多原始的、纯真的乐趣。好多年没见过萤火虫了,那些黑夜里会发出另人感动的光芒的小东西只有在影视剧中煽情时才会出现。保护自然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可惜,很多人不懂得这个道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雨林精灵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