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黄鸡白酒》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8-19 05:47: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

《黄鸡白酒》经典读后感10篇

  《黄鸡白酒》是一本由迟子建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69,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黄鸡白酒》读后感(一):春春的一百年

  黄鸡白酒看完春婆婆已经让对那个东北雪域林场有了一定的想象,对那条街也有了该有物件安置的草图。可能最近看鬼吹灯之黄皮子坟,脑袋始终是东北厚厚积雪茂密的林场,豪爽的老少爷们,还有一杯小酒配豆子

  开始看春婆婆这个名字想到了千与千寻里面的汤婆婆,随着故事深入展开后,对中国东北的春春婆婆也有了一个大概形象脑补。

  不会太胖,也不会特别瘦,能喝小酒喜欢各种豆子的人,身材应该中等。近百年的岁月或许会吹的春春婆婆的背像皮皮虾一般弯曲,冬天太冷的下雪天有时应该需要一个老式复古的拐杖帮助她在雪地前行热心又有些守旧意识让春春婆婆喜欢陪伴姑娘年龄就有了木质窗户,想起童年姥姥家的木头窗户,哪怕后来改造了,应该是小姨还没出嫁的时光,木头窗户不再是纸糊的,窗户框架变得更加简明利落,镶上玻璃后可以投进更明亮光照,陪伴我一个又一个月光洒进夜晚“大麻哄”的睡前故事,陪伴我一早又一早姥姥百般方法哄我开心的“腥钩鱼”起床气。那种日子再也回不去了,木窗户还在,姥姥已经不在了,我也回不到无忧无虑那个年龄了。就像春婆婆因为对门被包养女大学生搞出电暖器火灾烧坏了自己的木头窗一样,换成了铝合金窗户后,更加冰冷失去温暖人心人情味,和街面上那些因为春春婆婆带记着报道违建后,被强拆建筑经济受损的街坊四邻一般眼中先看的钱,而不是多年老邻居人情味。

  看到春春婆婆还是春春的时候,和爱人也算一见钟情,却无法相伴白头。春春做姑娘时就敢爱敢恨,知道自己是被彭家捡来又转手送人的丫头波澜不惊的就像自己那个身体健壮男人一夜之间撒手人寰一样见过风雨世面。或许春春婆婆在还是春春的时候,也并没有表现出来的那般淡定,只是性格决定了她不会像大部分人一样用面上的情绪波动来表达,而是选择默默的守候爱过的人,默默去面包石下过生日、看鞋垫样子,默默对着爱人的旧烟嘴念想度日。这点也是春春在做了春婆婆后依然健康高寿的心态吧。

  这辈子谁都没法陪伴谁同甘共苦白首,却可以在相遇这段路中好好陪伴。在离开安静回忆思念

  最后春春婆婆抱起雨中没宰杀利索的湿漉漉大公鸡,仿佛听到大公心脏依然扑通有力跳动,令她战栗不已。

  岁月这把杀猪刀无声之中悄悄降临到我们的身边,不止是春婆婆,还有你我每一个人

  《黄鸡白酒》读后感(二):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张大春在一个访谈里说,阿城先生一句话给他影响很深,那句话大意说的是“受不了一个小说那种扑面而来的小说腔”。

  文学杂志看得不少,毕业后再无免费的各种期刊可读,读得少了,但忽然感觉各类期刊上的小说也并非尽善。《黄鸡白酒》是迟子建五个中短篇的集结,《别雅山谷父子》此前在《收获》杂志上已经读过,但不知什么原因,现在竟情节模糊了。《黄鸡白酒》《泥霞池》《七十年代四季歌》和《他们的指甲》是初读,一下子读这么多并不觉芜杂,但却有点腻小说的结构

  《黄鸡白酒》里春婆婆是九十岁健健康康寡居的老人,在邻居眼里是活神仙,她每天尽是去黄鸡白酒的饭店吃酒,生活自得其乐。从春婆婆少儿时写起,百年时间笔下呼啸而过,春婆婆的身世爱情家庭,都渐远去,甚至让她感觉旧日时光温暖的木窗棂都不在了。事情因分户供暖改造写起,由春婆婆败诉结束,写进小街上的邻里风情,迟子建或许意在纵向写哈尔滨百年画卷横向写当下的市井时事。她自己曾说小说的动机是她亲身经历的供暖公司霸王条款,她作为政协委员甚至专门写了提案,但都未被采纳,只好提笔写成小说。

  《泥霞池》结尾是耿师傅电缆被电死,而陈东则因强奸罪入狱。泥霞池这个寓意肮脏之地终于置人于死地。《他们的指甲》写挖沙的黑脸大汉寡妇如雪的爱情,如雪的狗二黑因为如雪对自己感情如意的怅然而溺死河中。《七十年代的四季歌》是清新散文化的小说。分别是四篇:春:外祖母的灶火,夏:祖父飞鸟,秋:母亲生产队,冬:父亲和尚梦。以孩子视角观亲人和四季,截取片段写成,却有一种感动自在其中,也或许是因为童年所有人都在懵懂而又怀念

  《黄鸡白酒》读后感(三):《别雅山谷的父子》:现代化进程中的东北游牧民族

  《别雅山谷的父子》以第一人称叙述“我”的父亲“讲他给鄂伦春人放电影的故事”和弟弟讲述鄂伦春人拍电影的故事”。小说的叙述者在《上部:父亲》中是一个刚上初中女孩,小说一开头,作者就从童年叙述的角度铺展开她的叙述:“……我呢,把一双刚刷好的白球鞋摆在炕沿,拜祖宗似的,跪在地板上,用白粉笔涂着鞋面泛黄地方。”这一系列真纯可爱动作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并不会感到沉闷单调,因为小说紧接着就沿着“我”在家庭的日常生活轨迹按部就班地开始了“我”的故事。值得注意的是,小说分为三个部分:《上部:父亲》《中部:空白》《下部:儿子》。在上部中,叙述者“我”在吃晚饭的时候,听着父亲讲故事;在中部中,文本完全空白的;在下部中,“我”长大了,“我”又听着弟弟讲故事。

  《中部:空白》留给我们更多思考。广泛认同观点是,中部的空白是迟子建在“换拷贝”,认为是作者本人结束上部的叙述而开启下部的叙述的一个过渡。然而,这个结构与其自身以外的任何因素是不相干的,它在整个文本中自我转换、自我调整、自我实现。中部的文本是空白的,作家无法将她的动作或思想加在其中,这便是叙述行为本身在叙述中成了空白,只是文本过渡的效果更强力度更大,直接隐去了叙述文本而已,我们无法找到迟子建“换拷贝”的直接依据。我们甚至可以说,文本的叙述者已经和文本发生了分离,致使中部变成了一种形而上存在。我们看上部中的一个细节:“我受到了奚落,一肚子高兴……拎着它们出了屋……而我惦着故事,也不争气地抬脚回屋了。”她回屋的时候,父亲的讲述仍在进行着。这告诉我们,分明是叙述者自身在文本中的调整才会致使中部成为空白。中部成为空白不是没有理由的,从下部的叙述中可以知道,父亲去世了,而在弟弟长大懂事之前,家里人是不会有关于电影故事的讲述的,即不会与鄂伦春人发生过多接触。这个空白可以看作是父亲离世之后,叙述者悲痛沉默无言,可以看作是叙述者和叙述的客体世界成长变化,只不过这个过程付诸于文本的形式是空白的,是省略了的。

  在上部,叙述的焦点始终是葛一枪,叙述围绕着葛一枪的动作、神态语言展开着,没有葛一枪便没有接下来情节生动发展,更不会有下部次故事层的传奇精彩。但是由于小说人物众多,除了焦点用了大量笔墨以外,其他人物也有较多的描绘,而这些人物都有较多的语言和对话形成了一个“多声部”的叙述。叙述者“我”、父亲、母亲、弟弟、葛一枪、孟百合爷爷在文本中的地位平等的,他们各自发出的话语并不会干扰到叙述者情感的表达,他们各自的行动也可以说是平行的,并不受叙述者的控制。葛一枪放过小动物而不猎杀这一情节不是叙述者能够控制的,鄂伦春人在营地看电影时,葛一枪以为银幕上的鬼子真人而开枪打穿了银幕的情节也不是叙述者能够控制的。“我的”的情绪始终在次故事层之外,而次故事层里人物的活动异彩纷呈,他们共同构成了这个文本的复调性,这也是次故事层结构的美学魅力所在。从人物心理和性格的层面来说,文本聚焦的葛一枪是耿直豪爽的,是敬畏自然的,是憨厚淳朴的。在父亲的讲述中,葛一枪“回头给我使个眼色”又“在马背上轻轻一拍”,“葛一枪当真了,他扔下酒囊,抓起脚前的枪,对着银幕上的鬼子就是一枪”,这是叙述的焦点之一,是文本对次故事层人物的关注

  在下部,文本的焦点是奇克图,正是由于他“噌噌噌,比猞猁还灵巧,转眼之间就爬上树”的敏捷身手让叙述者的弟弟认出了他就是葛一枪的儿子,认出了这个山谷就是当年父亲说的别雅山谷。他发明了桦皮笛子,说“狗和马比姑娘好,姑娘会负心,它们不会”,叙述立足于奇克图的天真淳朴的性格,向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鄂伦春族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这是一个多声部叙述的文本,整个文本中的人物都在“说话”,他们以活跃姿态折射出作者倾注情感关注他们并想把他们的生活在一个狭窄空间中无限放大的意图

  电影放映的过程中,“影片中的小姑娘救下当年的连长,划船送连长脱离险境时,遭到了日本鬼子的追击”,可是葛一枪却以为是真的,“他扔下酒囊,抓起脚前的枪,对着银幕上的鬼子就是一枪”,对于这支中国最后一个游牧民族而言,电影无疑是新鲜新奇事物,两股文明在这一瞬间相遇,但即使“银幕被打了个窟窿”,电影依然正常的放映着,游牧文明不能对现代文明造成任何实际上的威胁;“电影里下雨,鄂伦春女人接二连三起身,要回撮罗子避雨”可以看作是他们对现代文明的回避,他们一时间还不能够接受发达的现代文明;奇克图和苏联人谢廖沙拍对手戏时,他“扣动扳机的一瞬,枪声响了,是真的枪声”,可以解读为是游牧文明在进行的最后抗争,奇克图“不是故意的”,但是这一行为的发生却恰恰在另一个方面反映出了游牧文明的某种落后性,以及它在某方面存在着的侥幸心理。

  迟子建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鄂温克人和这里的鄂伦春人无论在地域还是风俗习惯上都是非相近的,迟子建对于前者显露出太多的赞美和叹惋,但在《别雅山谷的父子》这个文本中,我们却很难看到她直接或间接地介入,除了对于信奉神灵这一点,几乎看不到她对文本中的鄂伦春人有赞美或是批判,这在她的作品中是比较少见的。基于这样一些思考,大致可以推断出迟子建的态度:一个远离现代文明的民族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它能保持自己的民族特性固然是好的,但是它也必须融入现代文明,必须不断吸收新的事物和新的观点,否则只能导致这个民族愈加封闭和落后,最终消逝在现代文明的洪流中。“电影”因此产生了一种极强的隐喻,具有象征现代文明的功能了。

  从《北极村童话》到《亲亲土豆》《清水洗尘》,再到《别雅山谷的父子》,甚至是长篇小说《树下》《额尔古纳河右岸》等,我们几乎可以从中概括出迟子建小说的三种固定模式:童年视角叙述、底层叙述和叙述的民族性。之所以能够得出这三种叙述模式,是因为迟子建小说中的叙述主体已经“模式化”,是迟子建一直保有的叙述风格。她的小说存在着一种强烈真实性(接地气),但又并未停留在对生活现实的一般性的移植上。她的叙述总是聚焦于底层人民,聚焦于远离现代文明的民族的生存现状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鲜活本真的人物,他们的背后是作者坚持的本真的叙述信仰,是她对家乡东北的源自内心的表达,是一种来自天地超越天地的浑然天成的叙述风格。

  2012年12月

  《黄鸡白酒》读后感(四):黄鸡白酒,蒜泥白肉

  看着这标题我想着的是“蒜泥白肉”[冷汗] 。 但“黄鸡白酒”其实是辛弃疾的一首水调歌头里的一句[调皮]。这本书我两天不到就刷完了。比较喜欢第一篇“黄鸡白酒”和第三篇“别雅山谷的父子”。作者原来是位女作家,感觉比我们大个十来二十吧。相比更年轻女性作家,她的情趣更对我的胃口。虽略有些“八股”气,不过文笔是很敦厚的,也有几分俏皮,感觉作者是位有趣老太太。书中“七十年代的四季歌”算是自传吧,于是你会发现《别雅山谷的父子》几乎是本色写作,所以猜想如果作者自己的经历是一团死水,可能也写不出有生气文字来。跟当下电视上播的各种无聊剧集的故事相比,这集子里的故事真的要强出很多,只是作者不肯给出皆大欢喜结局,恐怕审查通不过。虽不皆大欢喜,不过作者还是让你在文末看到乌云的金边,让你觉得生活中一切的隐忍还是有价值的。值得一看。

  《黄鸡白酒》读后感(五):黄鸡白酒

  身为一个南方人,哪怕在山东天津已经客居了近六年,但总觉得还不曾见识真正的“北方”。因而天一冷,就会嚷嚷着想去东北。自然不是说哈尔滨长春之类这样开发完善的现代化大城市。最好是去到中俄边境的一个小村庄,一切都被大雪覆盖住,从烧炕的炊烟里寻到一个场院,吃上农家大妈亲手烹调的正宗东北菜肴,主菜自然得是主人家自己猎来的狍子肉,酒足饭饱的夜里卷裹着厚棉被睡到火热的大炕上

  然而今年雪乡被曝光的一系列新闻让我对东北这两个字所隐藏着的地域脾性有了畏惧,美食美景散去,脑海里只余下了野蛮二字

  然后我便读了此书

  首先是被书名吸引,黄鸡白酒,第一反应是“绍兴”,绍兴人家吃白切鸡饮黄酒是再美不过的事。读下来才发觉,是地地道道的东北风土人情

  书是迟子建的短篇小说集,此前除了课文没有额外读过她的作品。此次读来,对她的文笔是喜欢的。朴实不多矫饰,就连比喻都是简简单单顺手拈来。有东北黑土地的味道,但不是粗犷,是春花漫山头一般

  集中第一篇也是最长的一篇即《黄鸡白酒》,占据了全书近三分之二的篇幅,也是我认为书中最动人的一篇。从年届耄耋的春婆婆着笔,写玉门街一带住户的日常小事,又慢慢引出哈尔滨数十年间的变化。人情世故具在鸡毛蒜皮的家常中,而从一个半身已入土,破晓世事的老人眼睛里来看这些事,当真如书里春婆婆所想的“就像两个孩子在吵架,孩子吵架哪里来什么对错”。

  春婆婆是极可爱的,当她还是姑娘春春时,就是个活泼乐观的女孩儿。这样的天性让苦难似乎都可以真的跟着作者貌似轻松的笔触被一带而过,不论是出生即被抛弃,还是壮年丧夫丧女,又或是晚年与子不睦无人照看。

  她随心地过着每一天,如自己一贯喜欢的那样睡个懒觉,家里会攒着小点心,下午要去那爿名叫黄鸡白酒的小酒馆吃黄麻鸡并喝两杯。

  她看到霜——霜是个干净物,它落脚之处,不是无人踩踏的屋檐,就是树间的落叶。它们很娇羞,最见不得太阳那张热辣的脸。春婆婆在晨光中一看到湿漉漉的落叶,就知道它这是被太阳强行吻过了。她会拣起一片叶子,怜惜地说:“要是俺金袍子上披的白纱,让人给扯碎了,也会哭哇。”她见飞蛾扑火——春婆婆想,这只飞蛾一定明白,扑向光明就是死亡,所以将幽暗的烟管,做了自己的天堂。她辩白自己为何不想学认字——数字算起来才 十个,跟自己养活的孩子差不多,每一个都记得牢牢的。可是 字呢?简直是灾年的蝗虫,团团簇簇飞舞,分不清谁是谁,让人 心烦。她发现分户供暖后自己或许可以不交暖气费也不受冻,想到的是省下来的暖气费能可劲儿吃秋林的酒心糖马迭尔的小面包。

  春婆婆的可爱更在于她热爱生活及世间万物生灵。她拒绝现代化带来的合金窗户,说木窗子有生命能护住家。仍旧愿意用传统的方法糊窗缝粘蜡花,欣赏寒冷在她窗玻璃上每日画的画。因热爱,所以又可以做到宽容不计较。她说了,人生有意思的时候少,得给自己找乐子

  迟子建的文字是吸引人的,“在哈尔滨,进入十二月的太阳,算是恋上黑夜了。才四点钟,它就支持不住了,向着黑幕沉沉坠落。想必它落的时候,被飞鸟或是浓重的云给刮伤了吧,光明消失后,西边天常隐现几缕暗红的晚霞。然而要不了多久,晚霞就成了陈年的春联,随风飘逝了,整座城市陷入无边的黑暗。这样的黑暗幽深漫长,次日早晨七时许,太阳才磨蹭着从东方升起。想必它与黑夜缠绵过分了吧,冬日的太阳血色不足,苍白惨淡”。面包石铺就的中央大街也让我想穿着皮鞋上去走一走,看是否声音清脆如同多萝西的银鞋子踩在红砖路上。

  也是接地气让人有共鸣的,“你若活腻烦了,走在烟火街上,也是厌世不起来的。那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宛如一缕缕拂动的银丝,织就了一张无形的大网,从头到脚地罩着你啦”。我就极喜欢在心情不好时去逛菜市场,看摆的整整齐齐的红红绿绿的瓜果蔬菜,看商贩们热情招呼的笑脸,看讨价还价又心满意足的主妇。一下子又可以重振旗鼓去爱世界。

  书的其余几篇,《别雅山谷的父子》,《泥霞池》,《他们的指甲》,讲述的都也都是小人物的故事,甚至不太喜欢《泥霞池》的故事,看得叫我有些尴尬。《七十年代的四季歌》,应当算是自传体了吧。春夏秋天,她父辈们的故事,也让我们得以一窥当年大兴安岭的生活,“我记忆中的七十年代幸福时光,就是秋日的午后,懒洋洋地躺在新刷了油的热炕上,一边翻小人书,一边啃青萝卜。看累了,撇下小人书的一刻,看着雪白雪白的墙壁,感觉是在云端,满心晴朗。”

  书里有一段说,冬天太亏眼睛,雪把世界漂白了,看颜色太单调。是啊是啊,春夏秋叫人的眼睛看不够,而东北偏生冬天是最漫长的。

  看完全书,倒没有将已熄灭的去东北看看的念头再萌发起来,只是觉得会想念那个年代的东北,马拉着车,松花江畔有小房子小院子,中国大街两旁全是热热闹闹的老店,穷困潦倒的俄国流浪汉破衣烂衫也仍旧要打好领带戴着礼帽。

  我想,若我要开一个小酒馆,或许也可以叫“黄鸡白酒”。

  《黄鸡白酒》读后感(六):麻油酥鸭

  日月如磨蚁,万事且浮休。君看檐外江水,滚滚自东流。风雨瓢泉夜半,花草雪楼春到,老子已菟裘。岁晚问无恙,归计橘千头。

  梦连环,歌弹铗,赋登楼。黄鸡白酒,君去村社一番秋。长剑倚天谁问,夷甫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此事君自了,千古一扁舟。

  看到这个题目,就不由食指大动。似乎一幅白描的独酌小景:黄鸡是油汪汪的,鸡皮看起来光滑的似乎每一个毛孔都在渗着油光,鸡骨头也酥了,热气白烟一样往上冒着;酒是在一个小小的酒壶里,细颈白瓷;筷子是乡间常见的,酒馆是小而温暖的,(咸亨酒店的格局)灯光是暗黄的浮动着。然而这些都是客,坐在桌前独斟自饮的才是主人。如果这是武侠小说,这一定是绝顶高手登场的时候了。 翻开书,迟子建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春婆婆,一个普通又不凡的老人。我相信,她是真的把自己活得通透了,是个 七窍玲珑心肝的妙人啊。街坊邻居各式各样;

  作者对哈尔滨的景色描写真令人神往,她触摸到了这座城市的脉搏,骨子里真正流淌的东西。

  《黄鸡白酒》读后感(七):叙事人物略有浮夸之感,语言文字优美

  《黄鸡白酒》塑造了一位开朗乐观的老婆婆的形象,同时刻画了一群生活在哈尔滨小城中的一群人,相比他们的自私和无知,老婆婆显得过于理想化了。她更像是一个纯真的视角,来审视我们的世界,我相信有些人即便老了也难想得开,更何况这位老婆婆从小就是那种乐观的人,虽然她也吃过很多的苦。但是,她总是那样乐观。我相信这是作者心中理想精神境界的一种化身。但是对于作者所描绘的我觉得有些偏激。有一种社会状况不如从前美好感觉,但据我所知并没有哪一段时期,人民真正可以和谐共处,否则就不会一直有人想要改善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了。但是,作者批评如今这个功利化的社会无可厚非,虽然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但作为有着超我需求的人,有些事情上我们也应该顾及他人的利益和情感。

  《泥霞池》讲述的是一个比《黄鸡白酒》更为黑暗的一个社会,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老板娘和小暖之间的纠葛。相较之下无不让人同情小暖并痛恨老板娘那像地主婆式的人物,一来体现了现实生活中女性的社会的卑微,她们嫁到婆家即使老公去世还不得不忍受来自婆婆道德感上的压力。二来体现了像老板娘这种人自私专权狂妄自大,对他人有种强大的控制欲,并用别人的道德感来钳制别人的卑鄙无耻。另外就是男主人公在社会环境的诱导下(小暖被老板娘卖来卖去,小桃酥的操守和对金钱的迷恋等)实施了一次强奸。但是由于对方最后顺从,按理说两情相约,又因为房主的不高兴,导致他被判六年,有批判了社会的不公正和法律意识不健全。另外也表现了底层人民摸爬滚打极为不易,还要到处受人歧视。

  《别雅山谷的父子》又是一个悲剧父亲篇其实刻画了两个父亲,一个是有文化,有教养既,在文革的过程中敢于反抗愚昧的政治政策而两度入干校,最后却依旧乐观的作者父亲。一个是神枪手捕猎高手鄂伦春人葛一枪。儿子篇叙述了这两位父亲的殊途同归。作者的父亲死在春风得意的时期,是带着得意而幸福的笑容死去。而葛一枪却是在禁枪运动后难以适应发疯溺水而亡。同时也讲述了葛一枪的儿子奇可图继承了鄂伦春人热情好客亲近大自然也表现了他无依无靠只能孤身一人在山林之中终其一生的可怜。我感觉这一篇更多的是对政治无能的讽刺,首先是文革的政治失误其次是在对鄂伦春族进行现代生活改造时,未能进行有特色的改造,即要从传统入手,保留鄂伦春族的风格也不至于一下子好像让这个族群从地球上抹去一般变得物是人非。

  《七十年代的四季歌》用春夏秋冬分述了外祖母,祖父,母亲,父亲四个人物。其中外祖母代表了传统而又保守的女人,裹脚,勤劳,相夫教子,专注于处理家务,怕事(因为苏联老太太有政治问题不让作者靠近她)。标准的传统女性形象。祖父代表传统的家族长辈形象,传统家族长辈总是一副好像无所不知,十分有信心,偏执而有十分无知的形象。他们常常表面阴鸷,但内心却充满柔情,虽然他们常常和晚辈作对,维护传统不讲道理,但最终还是为了后代着想。所以传统教育下孩子一般很难对传统父亲的形象充满感情,反而有时会恨之入骨。这与中国人的内敛有很大关系,所以在中国传统家庭中后辈想要摆脱父权,获得认可极为不易。母亲是生活在七十年代的妇女形象,他们开始参加劳动,虽然工资上不如男人,但体现了女权的进步。但是,由于当时生产制度落后,国家对生产资料控制严格,国家管理过于形式化,所以母亲的辛勤劳动并未在她老年时换来太多的回报。并落下了一个“六大股”的“骂名”。父亲代表七十年代的文艺青年,爱读书写字和音乐,乐观开朗,积极向上,但是对当时的政治环境伤透了心。

  《他们的指甲》叙事简单,讲述了一位两度失夫的漂亮寡妇爱上了一个行侠仗义却因此坐牢的采沙夫,最后却缘尽人散的悲凉的爱情故事。

  《黄鸡白酒》读后感(八):风趣人生

  大家都说情绪之中伤心才是最能让人印象深刻的,而快乐都是稍纵即逝的。我看了很多很多的书,能让我边看边笑的还真是只有最近这本迟子建的《黄鸡白酒》。迟子建的散文写得好,除了散文我在很久以前买过她的一本《白雪乌鸦》,但我觉得她的长篇小说并不比散文优秀,以致于在买《黄鸡白酒》的电子版时我犹豫了很久,后来是想赶在购书券过期前凑单才买的。结果是惊喜的。迟子建的中篇小说不像长篇一样拖沓,又带点散文的精辟,有种便宜掏到宝的感觉。最重要的是《黄鸡白酒》里的春婆婆真是太有趣了。有趣到这本小说我翻回头看了三回。

  迟子建是一个写作很有地域特色的作家,像王安忆爱写上海一样,迟子建爱写黑龙江。地域特色的写作风格,发挥得好是个人标志,发挥不好就是陈词滥调。迟子建有很浓重的乡土情怀,她笔下冬天的黑龙江是冷锋萧瑟的,但生活在那片土地的人却是热血坚韧。而这次介绍的春婆婆又是促狭风趣的。

  春婆婆哪里有趣呢?春婆婆结婚时,迎亲马队被暴风雪阻隔,春婆婆只能抱着大公鸡拜堂,她没有抱怨反而乐呵呵的,并且说大公鸡晚上不能和她一起睡,因为早上它会打鸣扰了她的懒觉,在场的大家都笑称“跟这样的姑娘过日子,冷日子会是暖的,苦日子也会是甜的”。春婆婆还会因为生供暖管线的气拿锥子锤子扎它外层的泡沫,扎过几轮后就觉得已经惩罚好了能原谅管线了,也会在别人葬礼上捣点小鬼,比如给死去的老太鬓角别上一朵绒球花,说在黄泉路上好吸引男人,比如给刘蓝袍的男人放上一个油壶,说是老天收了他这一身肥肉去给无月的黑夜空点灯油,让他稍一份给自己…除以上的情节,春婆婆还有许许多多有意思的地方。如果春婆婆是六十七十岁,这种风趣还不至于吸引人,但她已经九十高龄仍然那么风趣,就让人羡慕了。这人吧,青春正当时风趣容易,到了鹤发鸡皮时仍然风趣,不因老伴早逝而伤痛,不因儿女白眼而叹息,就很难了。但春婆婆做到了,九十高龄与不孝儿分居,平日最爱去“黄鸡白酒”小酒馆吃豆子喝烧酒,到了生日就插上簪子抹上香脂染上口红到中央大街去看她和老伴定情时偷偷钉在面包石下的一双纸鞋样,日子过得是潇洒自如,人称“老神仙”。春婆婆不仅风趣,也很厚道,很热心:同情寡妇刘蓝袍而同意签分户供暖协议,上户暖气跑水使自己遭淹也不过多怪罪,因为“蹭暖”省下暖气费特地给上下户买了礼物,打官司时对自己的事敷衍反而让记者报道玉门街的违章建筑等,这样热心善良的人,难怪能活到神仙岁数。春婆婆的爱情也很值得一说,她拒绝当捡自己的铁铺家的儿媳妇,也不愿意嫁给养自己的裁缝店家的哥哥,却对机缘巧合下认识的铺路工人马奔情有独钟,第一次喝醉酒被养母扇巴掌也还是抑不住笑,两天后就直接给对方送去了鞋样子。两人婚后日子也是过得温暖又踏实,如果没有日本挑起的那场鼠疫,这样红红火火的日子还会持续不知道多少年,春婆婆也不会时不时地对着五屉柜和烟袋锅想念丈夫了。

  总的来说,《黄鸡白酒》写的是春婆婆因为分户供暖工程与邻里发生的一系列家长里短的事情,烟火气十足。我其实很想推荐给高中生看,因为里面的景物描写和人物刻画都很生动,可以作为作文素材积累,我也相信每一个看了这篇小说的人,都会喜欢上这个有趣的老人。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黄鸡白酒》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