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在伊朗长大》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8-15 04:10: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

《我在伊朗长大》读后感10篇

  《我在伊朗长大》是一本由玛赞·莎塔碧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2017-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我在伊朗长大》读后感(一):只有当灾难还能承受时我们才会自怨自艾

  提到伊朗,你会想到什么?是传说中的石油大国还是出门必须带上面纱的伊斯兰妇女?其实,伊朗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550年,那时的伊朗还叫做波斯,并且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古波斯帝国

  这是伊朗女漫画家莎塔碧在2001年出版的图像小说,由此改编的同名动画片也获得了包括奥斯卡在内的多个国际奖项。这个作品作者自传故事,通过她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小女孩眼中的战争宗教国家政治等。

  作者从很小的时候决心要成为一个先知,并时常和上帝对话。她在10岁的时候亲眼目睹了伊斯兰革命和两伊战争(伊拉克入侵伊朗),战争的残酷统治者的昏庸以及人民无知让她渐渐发现这个国家的真相。在14岁时被父母送到奥地利念书,在欧洲度过了自己青春时期后返回伊朗,多年异乡人的生活让她对于自己的身份产生忧虑曾经在欧洲的外国人回到伊朗似乎也成了外人。在结束了一段短暂婚姻过后,她再次前往欧洲,寻找在伊朗并不能轻易获得的自由

  作者能够成长为一个对世界强烈好奇心和具有自我意识女性,离不开家庭教育。她生长在一个非常现代和前卫的家庭,父母都接受良好的教育,他们悉心教导孩子、通过阅读启发孩子的心智,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有知识、有教养的人。她在这本书的序言中说:

人们谈起伊朗这个伟大文明古国,总是将她与原教旨主义狂热主义和恐怖主义联系在一起。我作为一个在伊朗度过大半生的伊朗人,知道这个形象远非真实。正因此,创作《我在伊朗长大》对我来说才如此重要。我认为,不应该根据几个极端分子恶劣行为而对整个国家做出评判。我也不希望人们忘记那些为了捍卫自由而在狱中失去生命、在两伊战争中丧生、在各种暴政统治下遭受折磨,或被迫离开人和祖国的伊朗人。人可以原谅,但绝不应该忘记。

  《我在伊朗长大》读后感(二):真诚待我,真诚对待平凡日子

  厚厚的一本漫画绘本,拿到时吃了一惊

  细细翻看也粗略翻过,最后一口气看完,才发现自己见证了“我”的成长

  金句频出,书页上那些蓝色的便签纸是最好的见证

  作者说,她希望自己可以扭转世界对伊朗的印象

  我想,她做到了。

  因为她和她的作品,我开始从另一个视角,对这个古老神秘的国家产生了兴趣

  总能在这种严肃认真地“环境”中找到并坚持自我

  是件多么难能可贵事情

  而她一步步地人生轨迹,又不禁让人想起自己

  那种共鸣让人觉得安心

  最记忆犹新的是作者放在封底的最后一句话

  ——“人可以原谅,但绝不应该忘记。”

  那一瞬间,仿佛突然间看到了亲人那般,看到了方向

  那对开明父母给她的自由、支持与爱,

  总能让我想起自己的老爹老妈

  当那句“你是个自由的女人。”出现时,

  方能明白什么是“坚强后盾”,什么是“永远的支持”。

  在经历过老姐一家轰轰烈烈的“新加坡事件”后,

  也愈发感到自己的幸福亲情可贵。 那些逃避迷茫不安执拗、附和与折腾

  都那么清澈明晰地让我看到那个时期的自己

  那些现在和当时看起来同等不堪的日子,和着外婆教导的正直善良、忠于自我

  一起在同一个身体中摩挲、对抗

  而最终取得胜利的那方,就是未来的方向。

  俞飞鸿曾说,

  其实生命本身,是件毫无意义的事,

  那我们活的有滋有味,其实就是因为它本身无意义,

  所以才会去力图找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做,或者让你自己觉得有意义,

  那我情愿就活的像一个凡人……

  对任何事都开始不做任何预测和麝香,

  不会用别人的方式影响自己的选择

  更不会傻到把这种焦虑放到自己身上。 何时意识到这一点,何时便会开始真正地长大

  而后,成为真诚待我之人

  真诚地对待这平凡的每个日子。 我想这,会是个崭新的开始。

  《我在伊朗长大》读后感(三):父母的温柔

  读了我在伊朗长大, 以为是贫民窟女孩的故事, 结果高级知识分子家庭, 外公还曾经是王子, 爸爸妈妈都有着国外的关系网络, 在中国来说, 这是官三代么

  国家动荡不要紧, 重要是父母很鼓励她的好奇心, 希望她探索自己, 羡慕, 她父亲为了让她明白她俩不合适, 先让她俩结婚, 然后发现不合适再离婚

  在国外生活真的很孤独, 很难坚持的, 外国青少年也有傻逼, 骗感情的, 骗钱的, 吸毒的

  心疼那个无辜的伊朗青年, 在外面蹲着, 因为作者不想被抓, 就主动报警, 说那个男的性骚扰自己, 结果他被抓了

  男的不尊重女性真的是很让人讨厌的, 比如遇到的那位男性, 不让妻子说话.

  伊朗的审查, 审查机关拿着放大镜来看. 不希望某国也快要做到了

  战争不是什么好东西, 为了荣誉为了信仰? 不值得的

  《我在伊朗长大》读后感(四):非常喜欢

  玛赞流落奥地利的部分我很有共鸣,不知道是不是那个年纪小孩都会经历艰难的自我认同,是不是都会有特别想融入他人又拼命想逃离的时候,是不是一方面觉得特别孤独一方面又特别渴望被爱,反正我是这样,我假装和大家一样,但心里又很抗拒,表面上很酷,但又在乎别人的想法,所以总是很矛盾,浮于表面的快乐无法给我带来内心满足,我很颓废堕落但又很痛苦,我盼望着自己能振作起来,但又羞耻于求救,我认为自己对不起家人,却又希望他们包容理解我。

  这本书极大地改变了我对中东地区看法,前段时间我看了关于叙利亚的部分影像建筑被毁,孩子们留着泪,我想象着他们生活一定很艰难,我以为他们都在贫穷挣扎,却意外发现这些没有逃离故土人中其实也有人在认真地活着。这已经是很久以前的故事了,玛赞一家在那样的政治环境下依旧追寻着自由。他们的物质生活并没有我以为的那么短缺,玛赞可以追星,穿时髦的夹克,穿耐克鞋,这给我一种很微妙的错位感,因为我印象中的中国的80年代,物质生活远没有这么丰富。当然,玛赞家应该属于富裕的一批人,但中东地区的经济确实有超过我的预期

  我下豆瓣的初心是想标记一下电影,mark给自己看,但现在,我想把我从今天开始读过的书也标记一下。因为从我许多年前看网文开始,我的记忆就出现了明显的衰退,对于小时候看过的书印象深刻,但对于近期看过的,却很快就想不起来。如果把我这些年看过的书一一标记,估计有几千本了,不过也没什么用,我现在已经不打算广泛阅读网文了。我希望我以后看到自己标记已读的书时能想起里面的内容,不用完全想起,就是能回忆精彩片段大体内容也好呀~

  看评论说本书旧版和原版远胜于此版,我决定过段时间就买回来看看,其实我觉得这个版本,已经足够好了,更好会怎样呢?

  《我在伊朗长大》读后感(五):自由与归途 ——《我在伊朗长大》读后感

  图书:《我在伊朗长大》(PERSEPOLIS)

  作者:玛赞·莎塔碧(Marjane Satrapi)

  版本:三联书店2017年2月第2版

  “世界末日也要流浪,自由是最终归途。”

  在微博上刷到了电影《PERSEPOLIS》片段,决定买书来看,是一本漫画书,看起来排版十分整齐,且是中文图书,所以刷起来十分快,几个小时就可以看完。

  黑白色调,版画质感,在日漫席卷的潮流下,显然不是走的华丽路线,但是,一本好书,或者一本好的漫画,正如有品质的电影电视剧一般,它的终极追求一定不会是完美妆容身材或者恢弘绚丽场景

  有关于中东,有关于伊斯兰教,有关于战乱,这样一本书,仅仅是书名就有足够的神秘感。一本漫画,作者以自传的形式描写了9岁到24岁的成长经历,反映了1979年到2004年间伊朗的社会变迁。这本书是有视野格局的,作者作为伊朗贵族后裔,自带历史与政治视角,但从其成长经历来说却又真实契合人性的。对一些人来说,主人公玛赞可以说是politically incorrect,她在压抑独裁叛逆胆大,又在自由环境里颓废消沉:小时候她不好学习,欺负无辜,顶撞老师;她在国外吸毒贩毒,醉酒吸烟婚前性生活一样不少,完全是背叛教义传统道德(何况这种道德还算得上是一种“国法”呢);回国后依旧废柴,沉迷电视剧,结婚,在不断场的趴体中释放自己,之后又选择离婚(诚然是一个女性离婚备受歧视的国家)去国。

  这是一本有大背景的书,但却是一个实实在在描写小人物经历的书籍,甚至到最后一幅画,我们也没有见到主人公站上某一个我们认为辉煌的领奖台,或者罩上了自我奉献奋发图强光环。看到有人评论说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故事,因为主人公既算不上温情也算不上励志全书毒品、烟酒、性行为、政治观点的描写甚为直白,她对在国内的叛逆大胆,在异国的颓废生活,于家于国都没有什么羞耻和罪恶感,简直少儿不宜,甚至还有人要求列为禁书。看到这样的评论,不禁联想:这位朋友生活中也一定是执念培养一整片欣欣向荣健康花朵的人吧。

  我以为,在讨论光宗耀祖和为国争光这样的附加值之前,人首先是人,首先得得到自我认可,这种自我认可是无关于外界评分的。正如书里的玛赞,她有一个向往自由的灵魂,但她又对家族的爱与保护深深的眷念——后一点在书中“面纱”这一章节中描写得十分突出——这种眷念又促使她回国回家。少时离国,面对自由的环境还有异域的不理解,她选择了孤独地荒废时光,因失去了一心附着的爱情失望透顶决定回国。虽然她的家庭教育是十分自由宽松的,但国家环境却又是专制和压抑的,这种不想放弃故土和家也不想放弃自由(这个国家的恋爱自由也十分有限)的矛盾让她选择在21岁的年纪结了婚,直至婚后才看清两人之间的不适合,在明白自己已经不爱丈夫时提出了离婚。也许,可以说,主人公从离婚这一刻起才真正成长,才真正开始追寻自己的道路。在这之前,她渴望自由,又附着于被爱。

  说到被爱,不得不说一下,之前看电影片段时,那个剪辑后的片段正是侧重于将她结婚和离婚的事情。看完书之后,这前后有几个场景也特别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主人公的父亲,他在婚前向女婿提出的三点要求:要求女儿有离婚权(显然这也是不符合该国国情的),希望他们早日离开伊朗以及那句“只有觉得真正幸福才生活在一起。生命太短暂了,不应该苟且地活着”,说服反对女儿早婚的母亲同意女儿结婚,直到主人公决定离婚时,她父亲才告诉她,其实他一开始就料到女儿和她丈夫是不合适的,但他认为应当尊重女儿的选择,让她自己去经历,并且他为女儿选择离婚感到高兴。我认为这一描写,充分体现了主人公家庭教育思想的现代化,他们崇尚自由选择与相互尊重,他们明白,人不是为了某一种大众认可的标准化幸福目标而生活。另一个角色则是主人公的外婆,一位会将茉莉花放入胸衣的女士,在主人公玛赞因害怕迫害而选择迫害他人时严厉批评了她的不正直行为,在玛赞因决定离婚而感到恐慌时,她说“这就是你说的可怕的事情?”“听我说!我也离过婚,在五十五年前,让我告诉你吧,当时没有人敢离婚。但我总是对自己说,我独自生活要比跟那个大草包在一起幸福地多!!”如此种种,可以说是一位非常开明又有个性长辈了。这样懂得自由的家庭,是温馨有爱的,它为尚未成长时的孩子提供了归途,又为孩子的真正成长独立注入了精神不竭动力

  玛赞最终选择了自由,画的最后一页,作者写道:“自由是要付出代价的啊”。

  有人看了故事会说,你看自由又有什么好呢,除了故土哪有依恋,除了家人哪有无条件的被爱?可是,我觉得,当一个人执着于被爱和被呵护的人生时,大概他的心灵还处于需要襁褓阶段吧。一如玛赞,第一次离国,不是自己选择的,是父母的安排;而第二次离国是她自己做的选择,此时此刻,她的内心已经拥有了爱,并不会因她的离开而消失和自我怀疑

  看到过许多人,他们对独立的风险充满的恐惧而退缩,觉得梦想需要别人为自己铺设道路才能启程追逐,他们说,如果没有这样那样的条件,还是稳妥点选择别人指定的安稳人生吧。他们说,自己没得选。我觉得他们不曾想过真正去做选择。

  而真正的爱,源于自由,使人独立,也懂得付出。我知道自己随时都有选择离开的能力,但我愿意选择陪伴,如果说非要有什么地久天长,那不是承诺责任,而是无数时刻的选择组成的漫长时光。

  爱与自由,从不对立,都是最终归途。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在伊朗长大》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