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夏天,十九岁的肖像》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8-08 04:18: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

《夏天,十九岁的肖像》经典读后感10篇

  《夏天,十九岁的肖像》是一本由岛田庄司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页数:24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夏天,十九岁的肖像》读后感(一):女神果然是干女儿

  这是部看完后容易矫情的伪推理小说,会想到年少时,带着笑或者沉默,消失在人海封面介绍了这部小说是岛田大神的致青春之作,确实是致青春,致一段遍体鳞伤回味无穷的青春。

  是吉敷还是御手洗?硬要是让主角对上号的话,我会选择是吉敷多一点,因为吉敷身上带着沧桑感和悲情色彩,而且此书中的女神跟通子有些相类似境遇。真想象不出少年御手洗会在女神面前频繁出丑。

  主角从入院到出院,一直在窥视那幢小洋房,这一段描写占了整部小说的三分之一篇章,充满偷窥带来的刺激感和神秘感。据小洋房里外发生事情,主角做出了他判断;据他的这些判断阅读者也会做出自己的判断——女神肯定不是那糟老头的亲女儿!到最后,谜底揭晓,果然是干女儿。论推理的精彩度,随便拎一本稻田大婶的小说都会超过这部,情节复杂,几乎不用啥千转百回的推理也能多少得出最后的结果

  这部小说的可贵之处在于:曾经两个少男少女试图将这个灰色城市来改装,编织出属于自己的保护网,虽然网破人远走,虽然物非人也非,但有过的风情风景,想起来仍会带来丝丝暖意

  《夏天,十九岁的肖像》读后感(二):没有御手洗的异邦骑士

  在书展见到于是就就买了本回来看。由于岛田的书都很容易读,所以还没回到家就看完了。是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的书,在我眼里一点意外性都没有(所以才能入围直木奖或者别的什么奖的样子),核心诡计(有吗?)是现在很常见的某些现象,只不过写的挺美的。看完后第一反应是很好但不想看第二遍(难道我也像里面天真无邪男主角那样在得知真相之过后觉得很虐心?才怪!只是觉得挺无谓的,这也算是推理小说的通病),但觉得应该会进入自己的年度阅读top10书单里了。

  由于那时御手洗和吉敷才20来岁(发生在1971年的样子),还在读书吧,所以没有出现类似名侦探扫兴人,因此不会有其实男主角只是主角属性路人的事情。此书大概就是男主角知道了一个美女表面的“黑历史”然后成为丑角进入她的生活,之后误打误撞知道女主角真正的“黑历史”然后还是一个丑角就结束了的故事。真女主角其实是美女的母亲,想表达的无非就是爱情去死、某样不是资产东西相配的异性恋去死的主题。美女的确很难美丽,也不是雪穗那种女性,只是因为之前的很傻很天真导致做了无法挽回的事儿变得让人惋惜了。另外大部分配角都非常有人情味,挺温馨的。可是这些种种都阻止不了我见到看到男主角“英雄救美”然后知道真相后的部分的时候可耻地笑了的事实(当时还不断脑补岛田被NTR的表情,——咦?这算是泄底吧?)。果然应验了他一直把自己当成小丑魔咒啊。

  可是看到那里却有些莫名悲伤,这可是70年代初的事情啊,是我太天真还是这个世界病态呢?估计要是御手洗也在此书里的话,书会后一半而且会成为御手洗被掰弯(大误)的理由吧?

  总而言之,“门不当户不对是没有好结果的”这一真理适用于任何推理小说。

  另外,这本书封面的纸质难得一见的挺不错呢。

  《夏天,十九岁的肖像》读后感(三):前《异邦骑士》时代

  剧透本书。

  岛田写爱情。

  写吉敷和通子,黑的人一大波——理由单一,没有新意

  我不黑,但是不喜欢这对CP。

  写《异邦骑士》,黑的人照旧一大波——理由多样,曾把老子气得不轻。

  我不黑,而且非常喜欢这部小说。

  写《伊甸的命题》,黑的人总算没有一大波了——因为没有简体,看的人不多。

  我不黑,但是并不太喜欢这个故事。

  写《夏天,十九岁的肖像》,黑的人还没有一大波——因为刚出版。

  我不黑,但是觉得这书评没什么好写的。

  1985年,《异邦骑士》尚未出版,距离《占星术杀人魔法》出版也不过四年。那种年纪的岛田,就像是本作开篇十五年之后的“我”一样,也许岛田就是在怀念青春。再加上文中的摩托车文化,说没有岛田个人影子我是不会信的。

  19岁的男主角,21岁的女主角。相比起《异邦骑士》,男主角更稚嫩一些,女主角更成熟一些。但是不同的是,《异邦骑士》开篇几十页就交代告白,在这本书里占了大部分——《异邦骑士》如果是同居生活的话,《夏天,十九岁的肖像》就是男追女追到手的故事。

  (但是男主角追女孩子手法有偷窥和尾行的色彩,在此不多说。)

  关于男主角……………………的名字

  可能有个很令读者在意的地方是男主角始终有名字。我个人觉得男主角不的名字其实并不重要。这并不是叙诡点,倒更像是叙述者“我”的某种感情,或者说“我”代表了很多的人。在那个十九岁的年纪,冲动,对爱情的幻想,刻骨的记忆

  关于女主角……………………她妈

  女主角的遭遇值得同情,不是坑爹,不是坑妈,而是被妈坑。这种极度现实的遭遇在当下恐怕也不少见。母亲竟然将自己的女儿送给别人当情妇借此谋取利益社会黑暗面在小说中体现的十分完美

  小说中,母亲出现阻拦男主角与女主角的发展,乍一看是为了女儿的幸福,有点庸俗盲目,但是有“爱”。

  但是当真相揭开,这种母亲是为了自己的幸福,一点都不庸俗和盲目,完全就是猥琐阴险,毫无“爱”可言。

  关于《异邦骑士》

  这本书,少了《异邦骑士》的痛楚酸涩,这既是缺点,但也是优点

  缺点在于,少了痛楚,这本书留给人回味的地方实在太少,结尾虽然并不是皆大欢喜,但是不够浓烈;虽然有哀愁,但是有些浅,不仔细体会的话完全会无视。当然,更多的,可能是男主角对于青春时代的哀伤,并不是《异邦骑士》对于爱情的深切悼念。

  优点在于,正是因为少了这份酸涩,所以这本书在寡淡之余,有种别样感觉。不是岛田的诡计流,不是《异邦骑士》的重爱情,这是什么感觉,你们自己想像吧。

  关于岛田

  在后记里,岛田说他曾想摆脱现在论文性的冷静的世界,回到那个时代。这段叙述我挺有感触的。我一直觉得,岛田的作品,感情似乎越来越淡,趋于冷静。如果岛田抱持着这种想法并且付诸实践的话,我觉得能看到一本类似于《异邦骑士》的作品也不远了。当然类似于《异邦骑士》的作品在2005年诞生过,那就是《伊甸的命题》。这篇《夏天,十九岁的肖像》后记也是写于2005年。我大胆猜测岛田真的是挣扎过。不过可惜《伊甸的命题》太过类似于《异邦骑士》,结果还是失败了。

  衷心希望岛田走出现在这个冷静的世界。我也很想再看到第二本《异邦骑士》。

  但是岛田老师的青春,甚至中年,早就远去了。

  年迈的岛田老师,究竟还能否重拾过去呢?

  我不知道。

  《夏天,十九岁的肖像》读后感(四):只疑女神曾弑父,怎奈初恋蝉鸣

  1、关于岛田的漏洞:此书作于1985年,与《消失的水晶特快》和《搜索杀人来电》一年成书。据书中人的所观之影推断背景应该发生在1971年(男主人公时年19,故应于1952年出生),但男女主人公看的电影中间却相隔了三年。库布里克大作《2001太空漫游》是1968年的片儿,据资料显示,此片在日本的公映日期是1968年4月11日,且此片并未像《发条橙》一般禁映,在大院线上映更应是如期。但没多久两人都看了《勒芒》,该片原名《Le Mans》,也是理津子喜欢的史蒂夫麦奎因1971年主演赛车片。但此片美国上映日期是1971年6月23日,在日本上映日期肯定在此时间之后,这部71年的片子怎么会与1968年的《2001太空漫游》相隔不久上映呢。

  2、关于手法:这依然是本镜头感极佳的书,很适合拍成电影,分镜头一读也觉得都码好了。主人公的自呓则像是电影独白。故事场景依然保持了岛田同时期的写作手法,即背景穿梭于日本多个城市和地区。由东京到横滨,又到神奈川县的镰仓,又到静冈的热海。地铁也是涩谷、大森、蒲田和东京的海关区品川。岛田同年的《搜索杀人来电》中女主角为找美枝子寻仇也踏涉日本多地。

  3、关于房地产:从医院的新建、关于居民居住问卷调研、以及房产经纪的理津子之母为拥别墅使女事黑帮龙头等均能看出当时日本的地产之热象频现。

  4、关于性:岛田还是安排了场巫山会,不使男主香蕉空余恨。而同年的《搜索杀人来电》女主角为套前男友线索也有一场交修会。男主角经过此番成人礼挨打也好的更快了。

  《夏天,十九岁的肖像》读后感(五):分类有误无法忍受

  看到150页的时候,我在思忖,谋杀案呢,嫌疑人呢,巧妙的嫁祸呢,悬疑呢,推理呢。这么斩钉截铁的谋杀是要做什么?

  看毕,我想说,新星您老圈钱稍微有点面皮好不好。我看言情,可以去看江国香织啊,整篇文章只有重编后记最后一句话让我觉得有日式味道以及稍微有点意思。“那么作为主人公的我也会赞同吧”

  说实话看过几本日式风格文献,这个真心普通了。之前看评分低的忐忑是怕案子简单无趣侮辱智商,看开头的时候生怕遗漏细节,连门在哪里,之类的都要记一下的真诚,你真是太辱没了。

  如果说然后第八天是案子简单的露骨。但是全文还是晦涩有内里的,那么这个完全是一场闹剧。连谋杀都没有,不过是一个女子纯情,一个男子扮二哈的故事。如果是跟着午夜文库来的,建议别看了。如果是冲着作者来的,可以说青春的张力还不够爆棚,更像莽撞少年的细腻内心。心伤。

  套书就是一场阴谋诡计。

  《夏天,十九岁的肖像》读后感(六):夏天,三十岁的岛田

  这本书尽管有悬疑的成份在里面,但如果不是岛田庄司写的,恐怕会被归到纯爱小说的类别里去吧。

  岛田君写出这部作品的时候只有30岁,激情尚在,血仍未冷,想必也经历过一些少不更事时懵懂的爱情,又有了年长后对世事感悟,所以全书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忧伤——那是一种明知道结局会是如何,却又眼睁睁看着无可奈何的那种无力感。经历过的人会更有体会。

  结尾虽然哀伤,但是却胜过那种刻意做作的大团圆。穷屌丝牵手白富美,高富帅搂得土肥圆的故事只会出现在狗血的台湾偶像剧和故弄玄虚的好莱坞电影中。事实上,跟公主过上没羞没臊的生活的,永远都只会是王子——即便是野兽,那也是被女巫施了魔咒的王子,而不会是什么集穷丑矬于一身巨人捕手杰克。

  最后,嗯,封面做的不错,跟故事很贴切,腿型也挺美,小小的缺憾是——这腿中间的缝稍微大了那么一点点……

  《夏天,十九岁的肖像》读后感(七):再不疯狂就老了

  不知道是否因为桃子原因,这本书本来是想在当当买的,可惜因为脱销买不到,只有高价的还不确定是否是正版,电子档看了两章就没了~一度陷入崩溃,好在图书馆有这本书,再次回到这本书里,已经半个月过去了。

  十九岁,一个很单纯年华,爱情很纯粹亲情温暖,不得不说《夏天》里心理描写是一级棒的,细节十分到位。我很能把自己带入到其中,也非常期待小桃咪的表演

  十九岁的我也曾遇到自己的初恋,但我运气非常好的是,他并没有这么一面难求,因为他就是我的同桌。十九岁的我,他已经成了我的男友。我是没有想到,我的暗示,会成功让他先我一步告白。以前的我会更有勇气追求自己喜欢的人或事,反倒是现在,乏了累了,就算身边的朋友一个个交男朋友,一个个结婚,一个个生孩子,似乎也不太能让我有所不安。身边一些没有谈恋爱妹纸和我也是一样的想法,宁缺毋滥着急啥呢。

  我的青春经历了这么些个EX,教会了我太多东西,也让我渐渐的思想包袱重起来了,我几乎忘记了我是怎么追求到我初恋的,我是怎么一见到他就开始办法吸引他注意,打听他喜欢的东西的了。直到我看到《夏天》,往事的一幕幕争着抢着弹幕一样的霸占了我的视线

  虽然结局令人哗然,不得不说日本人在社会伦理是非常敢写的,可是这也确实是就是人生中的一部分,或者说,一部分人的人生。那么,如果最后的最后,没有办法在一起,至少,曾经的曾经,我们是相爱的。

  这么足矣。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夏天,十九岁的肖像》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