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莱布尼茨不是黄油饼干》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8-05 05:11: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

《莱布尼茨不是黄油饼干》读后感10篇

  《莱布尼茨不是黄油饼干》是一本由[德] 米歇尔·施密特-所罗门 / [德] 莱亚·所罗门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189,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莱布尼茨不是黄油饼干》读后感(一):莱布尼茨不是黄油饼干

  莱布尼茨不是黄油饼干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说: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反思思想”。中外哲学的产生起源于此,即“哲学活动本质原就是精神还乡,凡是怀着乡愁冲动到处寻找精神家园的活动皆可称之为哲学。”德国“首席无神论者”米歇尔·施密特-所罗门(Michael Schmidt-Salomon)与其女儿莱亚·所罗门(下称“所氏父女”)所著的《莱布尼茨不是黄油饼干》一书,是一本精心设计文字优美的上乘之作。全书共分三章,所氏父女以对话形式“为那些怕读哲学长文的人,为所有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找不到时间探讨哲学、偶尔又想读点思想内容丰富、娱乐性强的人们而做的”。

  “一个感到困惑惊奇的人,便自觉无知。”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都是由于惊奇而开始哲学思维的,一开始是对身边不解的东西感到惊奇,继而逐步前进,而对更重大事情发生疑问……”《莱布尼茨不是黄油饼干》适合所有人阅读,甚至允许我们奢侈的去思考宇宙中的这颗尘埃上的生活有意义还是无意义。尽管在《纯粹理性批判》里,哲学家康德不容误解说明,我们永远不能认识物体本身”,而只能认识它的现象。但是,所氏父女却用最简洁幽默方式告诉我们:生命中一切大问题都有着有趣深刻的小答案

  哲学就是,尽管如此,你还会思考。“我知道我自己无知!”苏格拉底是“最聪明的人”——他自谦自己不是很聪明,而相反,很多无知的人,却都自以为很聪明。苏格拉底本人或许对“承认无知的勇气”感到吃惊。但是,不管对生命、宇宙的“本身”能知道多少,所氏父女誓将疑问追问到底。“如果死后没有生命了,死前的生命就更加珍贵。”所氏父女在“死后还有生命吗?”一文中提醒我们:“抓住(或者利用)今天!”

  抓住(或者利用)今天,对人生、对生活、对幸福有没有意义呢?每当我们问自己,某种东西对我们是否值得,我们就是在比较人的生命、人的价值是否有意义。当我们意识到生命的短暂时,我们就会特别尊重生命。当我们意识到永恒之短暂,我们就会看淡荣誉肯定。至少我们懂得了理性的对待人生、生死和荣誉。

  虽然有无数的因素决定影响着我们的自我,但我们已然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特别是当自我决定的思想决定我们的自我时。《莱布尼茨不是黄油饼干》第二章谈论了“生活的艺术”。书中分别探讨了幸福、骄傲自由和担当、责任意志力始终理智是否真的理智,以及好生与好死等。总得看来,追求幸福是人类天性政治必须尊重这一基本权利。否则,中国梦就是黄粱梦。如今,至少在西方社会,“个人幸福的权利”已经牢牢的扎根了。

  每个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梦想。对于个人,梦想是生命的志向,而对于国家,梦想则是行动力的来源。在美国梦、欧洲梦之外,中国梦该怎么做?上升期的中国,能不能给每个人一个中国梦?所氏父女在“担当、责任与意志力”一文中给予了肯定性回答:“无论基因、社会环境,还是无法解释命运都不能决定我们的生活将如何运行作为区分幸福与痛苦固执生命,我们对自己应该怎么办完全有小小的发言权。”

  “一个更好的世界如何可能!”这是《莱布尼茨不是黄油饼干》的收尾之章。梦想永远是需要的,没有梦想不可能走得更远。“梦想一个更好的世界是可能的”要有前提,即我们必须适应历史上不存在“自动进步机制”,不存在预设程序的“幸福结局”。相反,在过去必须依靠浴血搏斗取得的所有那些伟大成就,比如艺术、新闻言论自由,如果我们不鼓起勇气、坚决捍卫它们,就有可能很快失去了

  追问的人很多,迷失在皇皇巨著中的人也有很多,哲学因其“严肃”和“庄重”,抑或“深奥”和“苦涩”而吓退了不少人——人生好玩的事情已经少之又少,我为什么自己跳入哲学的圈套呢?但是,《莱布尼茨不是黄油饼干》让我们对哲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哲学既不必无聊也不必复杂。恰恰相反,哲学问题跟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

  蔡元培说:“哲学之思想,与科学及哲学相随焉。”所氏父女以娱乐性极强的对话方式探讨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哲学内容,直观的解释了理智、智慧公正宽容抽象概念机“更好的世界”的梦想。如,我们从何而来、好生与好死和一个更好的世界如何可能等,触及的范围不但有“为什么性让人快乐”,还有“中国梦”等很多现实问题。所以,这部为好奇中年人而写的青年读物堪称哲学研究领域中的扛鼎之作。

  (文/刘英团)

  《黄山日报》7月3日3版

  http://www.hsdaily.cn/html/2013-07/03/content_3_2.htm

  《莱布尼茨不是黄油饼干》读后感(二):说说哲学这回事

  哲学,是个很微妙的概念,凡事升华到最后都会变成哲学问题。但很多哲学问题又说不清楚,就算几位大师帮你解释一遍,很多都是一知半解的。而且还经常会有一些你总觉得在诡辩甚至扯淡的哲学论述,但你就是不知道该如何去反驳。也许哲学就是人类最高级的思想。那哲学到底是什么?

  也许这本书能给出一些答案,能多点知多点解。这本书的角度也很不错,以父女的问答讨论方式为切入点,哲学大师的夫亲引导了90后高中生女儿进行了诸多哲学问题的探讨。很像那本《僧侣和哲学家》的父子对话,只是要看起来轻松许多。对于对哲学刚开始感兴趣或者甚至于毫不在乎的,也许通过这本书能够了解些哲学到底是怎么思考问题的。对于喜欢哲学的朋友更可以反复锤炼自己的思想,如果你懂一个知识或者有自己的观点,最好验证你真的懂的方式就是说出来,尤其是说给一个完全不懂的人听,而且他要听的懂还要进一步认同,至少是认同你的论证过程。哲学之所以有魅力,也许就是当你真的懂了,你会有很不一样视角去看这个世界,一切都变得更有趣了,甚至“死”也很有趣了。

  当然简单的几句感想是无法把书中诸多具体观点都阐述一遍,只能说很多哲学基础理念都能涵盖。同时哲学也不是一言堂,也有很多不同的派系,书中后半部随着讨论的深入也开始展现作者很多自己的观点,也可以保留意见学习学习他的思考角度和深度

  只有多看多学,才能慢慢形成自己的哲学观,只要能自圆其说,并没有绝对对错。就算像尼采一样疯了,搞不好还能像罗伯特一样疯完回来研究修摩托车。又想到《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哲学就是会让你多想,多想……

  (P.S. 这本书父女两的照片是近期看的书里面颜值最高的作者了,再加半颗星推荐

  《莱布尼茨不是黄油饼干》读后感(三):追问生活的意义

  说起哲学,恐怕很多人都会摇头。对于哲学书,估计更是敬而远之了。在他们看来,哲学是无聊的,可怕的,让人亲近不起来的。不过,《莱布尼茨不是黄油饼干》一点也不严肃,也不老学究,全书以“对话”形式解读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现象。当然,哲学里面的高深问题,譬如生命、宇宙和死亡等,也同样能够得到深入浅出分析。书中是哲学的对话,

  对于现代的忙碌人而言,讨论生活的意义可以提上日程。因为无论这个世界发生什么变化,只要你活着就必须面对自己的生活,面对生活本身所带来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或许,我们把这些问题上升到哲学层次有些令人不可思议,但是一旦你拥有了看问题的哲学视角,就会发现你会乐观很多。乐观地面对一切不正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生活姿态吗?

  有意义地生活,乐观地活着,这是一种极佳的生命状态。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并不乐观,也找不到“意义”,或者觉得“意义”太过苍白,以致只能得过且过行尸走肉般生活着。原因何在,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忘记了去寻找与“意义”关联的东西。怎样去寻找呢?哲学家的回答是:重要的只是我们能够给予生活一个“对我们来说的意义”!所以说,在生活本身之外寻找生活的意义,是没有意义的。

  更进一步,人们甚至不要谈论寻找“意义”之类的话题。“因为生活的意义不是人们可以随便在什么地方都能找到的东西。你不能像复活节在花园里发现有人事先藏在里面的彩蛋一样发现它……生活的意义根本不可能被找到,必须将它虚构出来!给予生活一个意义,首先就是一桩创造性行为创造一个从开始就不存在的意义。”

  原来,“生活的意义”不是被寻找的,它不会待在那里等你去发现,而是需要你主动参与,主动去给生活赋予意义。《莱布尼茨不是黄油饼干》与其说它是在追问哲学的意义,还不如说它是在追问我们的生活。

  《莱布尼茨不是黄油饼干》读后感(四):那些大问题的小答案

  这是一本中年父亲和 “90后”女儿之间的对话录。不过他们对话内容可并不是父亲教导女儿如何在学校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或者如何找到一个靠谱男友之类长辈晚辈老生常谈的话题,而是探讨诸如“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如何过上好生活”之类的“大问题”。

  父亲米歇尔•施密特-所罗门是一位哲学家,是公众眼中的“大无神论者”,可女儿莱亚•所罗门却并不买这些名头的账。作为一个出生在有着优良批判传统国家的姑娘,莱亚小姐认为老爸之前写的哲学书太过晦涩难懂,完全不适合“普通人”阅读,希望他再写新书的时候能改变文风,写点儿让人“不需要一大堆词典就能读懂的东西”。

  这个建议启发了老莱亚,他联想到他们这个行当祖师爷古希腊人早在2500年前就在用生动有趣的对话包装他们的哲学,于是决定采纳女儿的意见,为那些“怕读哲学长文的人,为所有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找不到时间探讨哲学、偶尔又想读点思想内容丰富、娱乐型强的人”写一本好读的哲学著作。于是,《莱布尼茨不是黄油饼干》就此诞生了。

  相比那些个爱写心灵鸡汤文章的中国父亲们, 老莱亚在二人的对话中并没有高高在上,而是让这场对话更像是一场师生间的答疑解惑。提到“哲学”,很多人脑海中立即会浮现出一座山的形象。但老莱亚想传递的是,哲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深和可怕,它始终贯穿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哲学不是只属于哲学家的学问,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曾问过自己,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生活中日复一日的所有这些麻烦有何价值?” 面对小莱亚提出的种种疑问,老莱亚始终在用生活化的语言世俗化的例子予以解答

  的确,哲学既可以是让人云里雾里的各种佶屈聱牙的专业名词,也可以是一句简单的“少说话,多做事”的为人处世之道;构成康德伟大哲学体系的三大批判是一种哲学,小区大妈们会在8点半超市刚开门的时候一拥而入挑选最新摆上货架蔬菜,也是一种哲学。

  要说起来,其实哲学家们的生活往往比普通人要痛苦和拧巴许多。先贤苏格拉底因为宣扬“世界应该由‘那个知道的人’来领导”,被雅典法庭以煽动青年、污辱雅典神的罪名判处死刑;斯诺宾沙因为将“神”等同于“自然整体”,23岁就被阿姆斯特丹的犹太教会视为异端,禁止教徒和他有任何书面或口头接触;康德一辈子埋首思想的海洋,终生未娶,也不曾踏出出生地柯尼斯堡半步;长期不被人理解的尼采在都灵的街头看见那匹受虐的马,终于失去了理智,在南堡的家中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孤寂岁月;至于那个主张“禁欲忘我”的叔本华,更是极端悲观主义者……

  和普通人相比,这些伟大的家伙知道的实在太多。因为看得太清楚,看得太明白,所以常人眼中的幸福感在他们的生活中被大降低,而痛苦的感受则被加倍放大,成为他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但是他们的伟大之处又正于,他们很多当时不被理解和重视的观点,却在后来推动了人类进步和发展。要是没有这些个性鲜明又充满仪式感的人,我们的世界定会无趣和逊色许多。

  所以,世界需要哲学和哲学家。面对世俗生活,既要有芸芸大众,也要有能将世俗生活的规律总结提炼出来的理论家。就像老莱亚说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天生的哲学家”,命中注定要找到我们自己对人生大问题的小小答案。普通人和哲学家的差别只在于前者为自己寻找答案,而后者却为全人类寻找答案。

  在书中,老莱亚曾提到了法国哲学家拉美特里。拉美特里曾向享乐主义者提出的“不道德”的建议:“我们吃,我们喝,我们爱那些爱我们的人们!我们玩,我们笑,快乐什么样,我们就怎么享受。管它生命多短暂,我们生活过。”

  我特别同意拉美特里的观点,作为普通人,我们就该吃吃,该喝喝,好好地生活,好好地去爱。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试着像老莱亚说的那样,“间或可以允许自己奢侈一下,去思考宇宙中的这颗尘埃上的生活是有意义还是无意义的”,顺便培养着健康向上的小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那这本书的目的便达到了。

  《莱布尼茨不是黄油饼干》读后感(五):对智慧的爱

  ----《莱布尼茨不是黄油饼干》读书笔记

  这是一本很有意义的书,当然,开卷有益,任何有价值的书籍都能给人带来思考,但《莱布尼茨不是黄油饼干》的价值似乎更明确地从哲学的角度来观照人生。既遥远又具体,既深奥又直接。

  书并不厚,起初拿起时满以为会很快读完,但从第一页开始便让我觉得后脑发胀。书中向父亲发问的小女孩的每一个问题都在敲击着我大脑深处的细胞,把沉睡的它们唤醒再让它们参与进激烈的讨论。就这样,从第一章开始时的昏昏欲睡到渐入佳境般地着迷,当今天伴着黄昏的余晖,我一手熟练地翻着锅铲,一手擎着它时,哲学与人生竟如此美妙地结合在柴米油盐中,还真是件挺美好的事。

  书中引人深思的地方实在太多,能力有限,只能对我有所思的地方略表一二。

  生命、宇宙、生与死

  我们眼中的世界真的就是这样的吗?我们的感受会被同样地感受吗?世间有没有永恒?死亡到底是什么?

  貌似离现实很远的这些问题,实际上却是我们作为生命体不可回避必须面对的。

  先从书中提到的柏拉图著名的“洞穴比喻”说起吧:

  有一群人,他们被捆绑着,只能看背后的物体投映在洞壁上的影子。由于无法有其他经验,他们理所当然地将物体的这些影子当做真实的物体。如果其中一个囚犯被救出来,可以离开洞穴,看到物体的真实形状,会发生什么呢?其他囚犯会相信如他幻想般的讲述吗?几乎不可能!但这位局外人还是赢得了认识的“更高”形式。

  所以柏拉图认为,人类应该怀疑自己的感官印象,追求“更高的精神”。这一“万物之源”是“思想的王国”。

  看到两千多年前的智者的这个比喻,瞬间想到的是《三体》以及《星际穿越》。我们眼中的红色在猫的眼中可能是黄色,我们眼中的宇宙万物在以它们的存在方式而存在,但也许我们只看到它们的冰山一角,因此,永远怀疑的人类才不断探索出离物体的真实性更近一步的认识的“更高”形式。所以,我们也应该有理由相信,科学的探究以及任何科幻的产生都是我们的“思想王国”的一次次暴发。但它在迫近真相的途中,也极有可能走向的是相反的另一端。

  康德说:我们永远不能认识“物体本身”,而只能认识它的现象----“对我们来说的物体”。

  我们对外在世界的认识如是,对摸不着的内心的感受也如此。没有除自己以外的人能够真正理解我们对生命的独特体验。庄子在几千年前就说过“子非鱼”的道理。东方的哲学智慧也在朴素的对生命的关怀中闪耀。看来,宇宙之下的这颗尘埃之上,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总会有些人向着无尽的黑暗求索。

  那么死亡呢,这个困扰着人类永远无法解决的终极问题呢。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是这样说的:

  你要习惯,相信死亡对我们没有意义。因为诸善诸恶,皆源自感觉。而丧失感觉就是死亡……因此,诸恶中最可怕的死亡对我们没有意义;因为只要我们在,死亡就不在,如果死亡到了,那我们就不在了。

  世间没有永恒,达尔文说“唯变化最恒久”,一切皆在变,哪怕一根青丝,也在变化之中。死亡之所以痛苦,在于我们面对要永远失去的可爱珍贵的东西时的不舍。想起王国维在《蝶恋花》中用我们中国人的精妙诗句描摹这份无奈: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美好的总会逝去,我们所有人终将被遗忘,就连遗忘都会被遗忘!

  生活的意义与生活的艺术

  一条公路对于我们人类的“意义”在于它的“机动功能”,而一条公路对于乌鸦的“意义”则在于它的“剥栗子功能”。作为一种非常有想象力的动物,乌鸦为了吃到美味的栗子,它们发现将栗子扔到公路上被过往的汽车碾压是既省力又实效的方法。因而,乌鸦还学会了看信号灯。这件趣事去除它表面的奇特,却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理解生活中复杂关联的门。

  当我们看到生活中的事物的关联,这就成为我们发现的意义。同样的事物对于不同的人或者不同的人生阶段都有着不一样的意义。“生活意义”其实就跟一种感觉上的红色一样,是很主观的。在寻求这种意义的过程中,需要的是智慧。而这种智慧是能够有意义地使用有关世界知识的能力。

  哲学就是一种对智慧的爱。生活中的哲学也观照着我们的幸福。

  弗洛伊德说:“任何享受渴望的情形的延续,只会带来一种不冷不热的舒适感。”当富裕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财富的增长就不再具有精神的意义。谁银行里已经有了一千万,第一千一百万就不会让他更幸福。

  人们总是在寻找新的刺激,贪婪的欲望不断地增长,而最容易忽视的却是此时、此地、此身。伊壁鸠鲁曾经写道:“心情愉快地躺在谷壳上,要好过心灵不安地躺在黄金沙发上、坐在摆满佳肴的宴桌旁用餐。”这位希腊老人认为,不懂得重视普通东西的人,也不懂得享受富足。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群,却总有很多人本着享乐主义不断寻找新的刺激。寻找更好的手机,寻找更强烈的感情,寻找更新奇的新鲜事物,就像不断加大的毒品剂量,为了达到兴奋点而让我们彻底麻木。

  可是还有些人在实现自我与投身一个更伟大的事业中,实现了幸福。比如一个17岁的少年,他在一篇《年轻人择业观察》的毕业论文中写过这样的一段话:

  “经验奖励那些让大多数人幸福的人,让他成为最幸福的:如果我们选择自身变为能为人类服务的状态,负担就不能让我们弯腰,因为它们是为所有人的牺牲;然后我们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快乐,我们的幸福属于数百万人,我们的行为静静地、但永远有效地活下去,我们的灰烬被高尚者滚烫的眼泪濡湿。”

  当时写下这篇作业的学生叫卡尔.马克思。

  这也让我想起王阳明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朴素的哲学观无非是观照了人心,让心智慧起来,无论平凡与伟大,皆能找到幸福的支点。为多数人的幸福而幸福者固然伟大,而能静下心来细看身边此花者也会在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时,得到内心的满足。

  一个更好的世界

  憨豆先生说:“侮辱的权利,要比不被侮辱的权利重要得多。”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到底能不能够更好,当然它有更好的理由和机会,但同时也存在着变得更坏的可能。对于早于人类占据这颗星球的恐龙来说,外来的天灾终结了它们变得更好的可能。而人类发展的历史上数次的文明毁灭、生灵涂炭,都曾经是我们亲手让这个世界变得糟粕。直到今天,我们这颗星球上依然存在极度富有和极度贫穷,存在开化与愚昧,存在善与恶、美与丑。我们无法使其一致,存在差异本身也是世间万物存在的理由。但我们可以为了让它变得更好一点而做出努力。至少,尽力避免让它更糟。

  比如,比尔.盖茨跟他的妻子创建了世界上最大的私人基金会,将他财产的95%用于慈善。大投资家巴菲特要将他财产的85%赠给公益基金会,未来他的遗产将有高达99%被用于慈善。诸如这些富人财富的分配,既让自己在得到金钱之外对这个世界温情的付出,也让更多的人可以脱离生存的危机,甚至改变社会结构。

  再比如,那些为平等为自由做着努力的人们,让更好的世界成为可能,今天他们争取到的一点权利,明天就可能写进法典改变人们的观念,他们跨出的一小步终将汇成人类超越自己的一大步。如同今天社会对同性恋的接受对不同价值观的宽容。

  哲学看似深奥,其实它就是,尽管如此你还是会思考。生活中的智慧被哲学家们上升成理论写进经典,但实践这些经典的更多的却是最最普通的人们。就像你在劳动中会产生的智慧发现省力的劳作方法,生活也会让你百炼成钢,在岁月中发现真正的自己和生活的真谛。

  写着写着想起前段时间看《奇葩说》时,马东说的一句话: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

  我看着《莱布尼茨不是黄油饼干》,以为自己懂了的,未见得是作者的本意。而我写出的文字,也未必确切地说尽自己的思考。但不得不说,作者对智慧的爱,我终有了体验。

  2015/3/23

  《莱布尼茨不是黄油饼干》读后感(六):拒绝骄傲,保持宽容

  读了之后收获很多,讲了一些关于生命中常见的问题和困惑,我们只是活在自己的想象中,你眼里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你就可以活成什么样子。

  在骄傲那章印象很深,一个人的成功不仅取决于他的努力,还有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偶然因素等等诸多,需要很多因缘际遇,以前总以为只要足够努力就可以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实际上个体具有巨大的差异性,对一个人很简单的事,对另外的人却可能比登天还难,了解这些对于保持宽容、同情之心会有一些好处,在生活里也有尽量保持克制和宽容,推己及人的态度,爱人如爱已。

  关于理智,实现价值的方式有三个策略,享乐主义、实现自我、更伟大的事业,对这些策略是比较认同的,在能够玩耍的时候要及时享乐,和朋友们及时分享快乐,不去特立独行,在实现自己为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时间,掌握正确的方法,以及及时做出总结,吾日三省吾身,目前每周反思一次。关于伟大的事业,现在还没有目标,也许应该在厚积薄发的基础上,找到前进的方向,为国家、民族去做一些积极的事。

  在幕布上做了个导图

  https://mubu.com/doc/1gm2Kal8SM

  《莱布尼茨不是黄油饼干》读后感(七):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哲学?

  霍金在他的《时间简史》的序言里曾提到在他写这本书时有人曾警告他,他每增加一个方程式就会吓走一大帮读者,而有关哲学的书,根本不用加入方程式,哲学这两个字本身就足以让人望而生畏,而德国哲学家米歇尔•施密特-所罗门的《莱不尼茨不是黄油饼干》好像就是来破除人们对哲学的这种恐惧的。

  如果不是自己的女儿,米歇尔•施密特-所罗门可能意识不到人们对哲学的这种恐惧,她的女儿莱亚曾这样报怨她的老爸写的那些让人难懂的哲学书:“你就不想变变,写点儿让人一读就能懂的东西吗?”,他随后听从了女儿的建议,和女儿全方位的探讨了哲学,并将他们的对话结集为《莱布尼茨不是黄油饼干》。

  关于哲学,最著名的段子就那个哲学家与船夫的对话,哲学家对船夫说,不懂哲学的人相当于失掉了一半的生命。这样说来,《莱不尼茨不是黄油饼干》颇有点帮我们捡回半条命的意思。它虽然不能励志,不能教给我们一些所谓的成功学,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现实的好处,但解答的都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关心的一些终极问题,使我们可以明白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为什么活着,我们在生活中的责任等大是大非的问题。

  在《性为什么让我快乐,而死亡却不能》一节里,父女两个曾有这样的对话:

  米歇尔•施密特-所罗门:男人勃起的阴茎就是这么一个昂贵的信号!没有女人的性选择,进化的这一特别部分肯定不会形成。

  莱亚:什么,男人硬邦邦的阴茎是女人培养成功的,你这可是当真?

  看了这样的对话你就可以想象到这对父女的对话有多坦诚,这种坦诚同时也表现在父女关于生命本质的对话中,这位哲学家父亲,并没有告诉他的女儿人的生命多有意义,而是告诉她生命的赤裸真相:

  “我们所有人都会被忘记,就连遗忘都会被忘记!谁也不会忆起我们曾经多么努力,我们曾经多么相爱、希望、害怕,我们曾经花费了多少精力,将赐予我们的那几年勉强过得像个样子。”

  看起来颇有些象一个虚无主义者的论调,不仅如此,作为一个无神论者,米歇尔•施密特-所罗门还否定了彼岸存在的可能性,否定了人死后以任何形式存在的可能性,但在米歇尔•施密特-所罗门看来,正是这种彻底的否定,正是人的生命的有限性,使人的生命有了意义,而人的生命本来是没有意义的,这种意义必须由我们每个人自己去寻找和赋予。

  “正是我们存在的有限性,才给生活增添了乐趣!如果我们拥有无法失去的‘永生’,我们的生活将会空虚无聊。”

  在米歇尔•施密特-所罗门看来,我们不仅应该享受生的乐趣,而且对死亡也不必充满恐惧,因为当死亡来临时,其实我们也早已不在,在这一点上,他很认同他的几千年前的同行伊壁鸠鲁对待死亡的态度

  “你要习惯,相信死亡对我们没有意义,因为诸善诸恶,皆源自感觉,而丧失感觉就是死亡……,因此,诸恶中最可怕的死亡对我们没有意义,因为我们在,死亡就不在,如果死亡到了,那我们就不在了。”

  关于人生命的意义,米歇尔•施密特-所罗门很赞赏马克思“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类服务”的精神,但他又认为,我们每个人必须对这种宏大的意义保持足够的警惕,因为所有的狂人,从希特勒、斯大林,到本•拉登正是利用人们对崇高事物追求而把人们引向狂热,从而给人类带来难以想象的灾难。

  在米歇尔•施密特-所罗门看来,罗素比马克思更能让这个世界越来越美好成为可能,他转述罗素的《我为什么不是基督教徒》里的话说道:“一个美好的世界需要知识、善良和勇气,它不需要对过去的痛苦渴望,不需要用很久以前讲出的话语束缚自由智慧。”

  《莱布尼茨不是黄油饼干》读后感(八):哲学就是,尽管如此,你还是会思考。

  总有某个时刻,我们要谈谈哲学!

  在生命里的某些时刻,以上这些大小问题以及更多有深有浅的问题,总会有那么一两个曾流星般撞进我们的心灵。用《莱布尼茨不是黄油饼干》一书作者的话说,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哲学家,都曾被天性的追问深深驱动,并深赋理性的光辉——无论此刻你是什么身份的人。

  就是那么一些追问和思考的时刻,让你的人生不落窠臼、不循规蹈矩、不闭目塞听、不因循守旧……不被日常生活的琐碎湮没。所以,如作者所言,哲学就是“尽管如此,你还是会思考”。

  追问的人很多,迷失在皇皇巨著中的人也有很多,哲学因其“严肃”和“庄重”而吓退了不少人——人生好玩的事情已经少之又少,我为什么自己跳入哲学的圈套呢?

  可是有一个哲学家不甘心,他想告诉你“思考不仅比重复更理智,它所带来的乐趣也要多得多!”如何体验这种乐趣呢?像古代的哲人对话一样,米歇尔•施密特-所罗门与莱亚•所罗门父女将他们有趣而又严谨的哲学对话记录下来,向我们展示“普通人”是如何轻松运用理性思维和逻辑判断来独立理解世界的,也展示一个对生活保有好奇心的可爱的人如何“问死”哲学家的。

  这对哲学家父女涉及的命题有大有小,涵盖了生活中所有的哲学思考。比如,第一章是关于“生命、宇宙及其他的一切”,涉及生命、生死、神、性及生活的意义;第二章是关于“生活的意义”,涉及幸福、自由、责任、理智以及生死观;第三章是关于“一个更好的世界如何可能”,涉及生命尊严、宽容以及梦想等。所有对哲学心有所动的人可以对照寻找曾让自己深思过的问题,也可以追随父女俩每日的对话做一场趣味十足的哲学探索之旅。总有某个时刻,我们会想谈谈哲学,就着莱布尼茨的黄油饼干,我们可以谈得更有趣一些吧。

  《莱布尼茨不是黄油饼干》读后感(九):哲学也可以变得很轻松——评《莱布尼茨不是黄油饼干》

  哲学也可以变得很轻松——评《莱布尼茨不是黄油饼干》

  文/龙丽纤

  一直以来,我们对哲学的印象,大多是严肃的、古板的、生硬的、难以理解的……这一系列印象,如同一个个模子,将哲学的模样固定了。哲学就是这样了,不管你承认或者不承认,它就是离你那么远,离寻常百姓那么遥远。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敢轻易地去触碰哲学,不是怕亵渎了哲学,而是怕自讨“没趣”,一股热情地堆上去,结果什么都看不懂。

  不过,如果看了《莱布尼茨不是黄油饼干》这本书,你便不会有这样刻板的印象了。在这本书里,作者用对话的方式,去思考大千世界,去解读哲学的道理。当生硬的哲学被拆分成对话模式时,其亲切感油然而生,那种“距离感”,便也不复存在了。当距离感不存在了,我们对这本书,才有去看的念头,才有去“啃”的想法。

  有些哲学,的确很抽象,如果一板一眼地传授过来,我们的确很难理解。但是,本书通过对话的方式,将所要传达的哲学思想生动地诠释出来了。譬如万事万物是否是我们眼睛看见的那般,如果从科学或生物的角度去阐释,或许会枯燥无味,但在作者和女儿对话中,举了猫眼中的沙发和人眼中的沙发,颜色是不一样的,然后再进行阐释,便让人容易接受了;再如神是否存在?这或许就是一个是或者不是的命题,但作者却在和女儿在对话中,渐渐地发觉神存在的荒诞性,因为我们人生要经历这么多磨难,如果真有神的存在,那神天生便是喜欢捉弄人的,从逻辑的荒谬处演绎了神是不存在的,让人更易理解;再如我们可以杀生么?对这个问题,素食主义者和肉食主义者一直很难达成共识,而作者从哲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人是“附有同情的动物”,所以才有了这个争议,就当下而言,让每个人都吃素,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或许,有些道理你我皆知,但作者和女儿对话的方式,他们思考问题的模式,仍是让人深有感触的。可以说,用对话的模式叙说哲学,就是把哲学的外衣一件件脱掉,像剥大蒜一样,叙说到最后的,才是精华,也才是核心,但是,这个剥大蒜的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值得学习的思考模式。可以说,在《莱布尼茨不是黄油饼干》这本书中,除却哲学本身的问题,还有思考模式也是值得借鉴的。

  马克思曾经说过:“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如今,社会日益变得浮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浅阅读”的时代已经来临。于哲学而言,要么孤芳自赏地“死掉”;要么改变方式重新“焕发新春”。是生存还是毁灭?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样的哈姆莱特式发问,在现实中的作用与价值,其实远没有小说中的那么大。更何况,探索新方式让哲学成为大众的所爱,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这也是对马克思所言是一种诠释。从这个角度来说,《莱布尼茨不是黄油饼干》采用对话的模式、通俗的语言对哲学做出新阐释,的确是“一种方法上的创新”。

  刊于7月7日《羊城晚报》: 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13-07/07/content_196402.htm?div=-1

  《莱布尼茨不是黄油饼干》读后感(十):莱布尼茨不是黄油饼干

  1.哲学就是,尽管如此,你还是会思考。

  2.名人就是那些人们迟些忘记的人。

  3.幸福是成长的意识。——亚历山大 洛温

  4.三个幸福策略:享乐主义、实现自我和投身一个更伟大的事业。

  5.习惯的机械性经常阻止我们重视普通东西。因此伊壁鸠鲁认为,我们应该学习处处留心,训练这种重视。留心是伊壁鸠鲁的生活艺术的一个重要因素。

  6.当你热切地做其他计划,此事发生的就是生活。——约翰 列侬

  7.费尔巴哈指出,我们都有理由将圣经《创世纪》的核心句子反过来:不是上帝按他的形象创造了人类,而是反过来,人类按他的形象创造了上帝。

  8.当我们面临着较难的麻烦时,开开小差,听之任之,摆脱理性的痉挛,才是理智的。一般来说,当我们不太执着于麻烦时,最好的解决方法就会到来。

  9.跟骄傲一样,妒忌也是因为错误地诠释真实。你只要成功地战胜了你的骄傲,你就卖出了摆脱妒忌感的第一步!学会了不再过分认真地对待自己的自我,就更容易战胜妒忌感,因为你就没有了必须通过别人的尊重来抬高自身价值的压力。

  10.狄奥尼索斯,古希腊的酒、快乐、繁殖和狂喜之神。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莱布尼茨不是黄油饼干》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