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为什么疯子比常人更容易成功》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8-03 05:38: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

《为什么疯子比常人更容易成功》读后感10篇

  《为什么疯子常人容易成功》是一本由凯文·达顿 / 张占占 绘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4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为什么疯子比常人更容易成功》读后感(一):嗨,你是精神病吗?

  精神病,即便纯粹字面意义来讲,它所代表的那种疾病,通常意味患者丧失了作为正常人资格,也多遭人鄙薄,避而远之,凭空让人少了几分怜悯更何况,它也经常被用来作为骂人的话,而且更显恶毒。所以,在中国人的语汇里,它绝对是一个贬义词,既没有人想要和这样的人有什么瓜葛,更没有人愿意和这个词语扯上关系

  然而,在英国人凯文·达顿那里,精神病一词则显然有另外一种含义,不但排除了憨傻痴呆,而且并非全都暴虐成性,而几乎就是无畏自信魅力非凡、冷酷、专注、坚韧不拔等精神特质代名词,充满了吸引力;与此同时,具有精神病态的人,往往与天才只有一步之遥——就象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伟大的天才,总是有点疯癫的,他们冷静理性,专注而执着,紧盯目标而极小受感情因素干扰

  达顿作为心理学、精神病学领域世界权威专家,他当然不是在信口胡说!他对精神病潜心研究达30余年,甚至主动到布罗德莫精神病院里,近距离观察他们,研究他们。通过对精神病人人格的分析,认为精神病态谱系可能是环形的,越过神经学上理智疯狂的分界线,精神病态者和天才之间的距离触手可及。精神病态者绝大多数很有智慧,他们身上的情感缺乏、没有羞耻感、以自我为中心外表迷人、缺乏内疚感、没有焦虑感、不计后果反复无常、不负责任、操纵欲强等精神特质,正是FBI、连环杀手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同时它们也蕴藏着成就伟大天才的基因。当然,更多的人还是成为了成功的外科医生、拆弹专家、投资顾问、特战队员等等。不是吗?我们并不难找到证据——割掉自己耳朵送给心仪的妓女拉谢尔的梵高成了伟大的画家,而一把火烧了雅典娜神庙的艾罗斯特拉特就是凶残的纵火犯,《雨人》中雷蒙·巴比特则拥有无与伦比数学天赋

  如此解释,在这个急功近利社会中,对于正为获得成功焦躁人们来说,具有极强的诱惑力,如果成就伟大确实需要一种病态,那么还在犹豫什么呢?很多人可能就要蠢蠢欲动了。不要着急,达顿写这本书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把读者都煽动成不择手段博取成功的疯子,而是通过疯子们的成功为正常人找到诀窍。他把精神病态者的独特技能归结为七种终极制胜的法宝,即无情、魅力、专注、坚毅、无畏、正念和行动。正如他所说,如果你做到了这七条,又能够分清场合时机,成功可能真的就在你眼前。

  然而,不想成为精神病并不代表你身上不具备精神病态的基因或者成为其的可能性。达顿在分析精神病态者精神特质的同时,也不无忧虑的指出,现代社会的精神病态呈现出日趋严重、疯狂蔓延的趋势。随着社会结构变得越来越松散社会氛围越来越宽容,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精神病态加速蔓延,精神病态者越来越多,而其行为则显得越来越正常,最终会形成一种最适合精神病态者向上爬的社会环境自然选择的下一步就是把人全都变成精神病态者——目前已经有14%的人患有人格障碍大学生的共情指数持续下降、自恋水平直线上升、同性合法化……整个社会开始成批的“生产”精神病态者,精神病甚至在有意识的成为一种时尚。或许有一天,我们见面时的问候语都会成为:你还正常吗?

  我靠,这是不是很恐怖想象下身边全都是精神病人情景浑身都要起鸡皮疙瘩了。那么,自己到底离疯子有多远?

  大多数人最关心的可能还是自己是不是精神病态者,达顿同样为我们提供了判断方法。他在书中转述了很多专家研究精神病态者的人格时所用的测试题,提供了不同选项,在书的还专门列出了一个有关于此的心理测试,可以测试你的精神病态倾向。对此有疑问的,确实可以一试真假,它就象测孕试纸那样灵验!如果真的有,也千万别生气,不要再象我们以往那样理解精神病一词了,或许它正意味着,明天的你可能就是一个成功人士哦!如果没有,也不要高兴,因为这个社会尽早把人都变成精神病……

  嗨,你是精神病吗?如果不清楚,用达顿的书来测一下吧!

  《为什么疯子比常人更容易成功》读后感(二):聪明愚蠢

  聪明和愚蠢

  偷爱警/文

  回避问题,就是逃避责任,逃避所有可以解决的问题。聪明人觉得,傻子永远吃亏的一方,没必要和傻子理论,与傻子谈话,就是浪费时间,是自杀。因为自己是个聪明人,是智者

  “吃亏是福”,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个道理,但没有人愿意去做。因为现在讲究,转弯,挖陷阱,等着你往里跳。到时候聪明人站在井口对你哈哈笑。

  常人喜欢揣度、猜测、琢磨对方言谈举止,对自己是不是有利的,对只有没有伤害。聪明就是常人的心态,而被玩弄和取笑的人,就是傻子、精神病、愚蠢的人。

  常人与精神病,从大脑思维角度看,常人更理性、有独立判断力、情感辨别力。精神病没有常人的处事能力,只会妄想和胡言乱语自大生活。但精神病人每天来看,与正常人别无二致,而且更容易得到他人信任,因为平时来看,精神病人内敛性格,显得很酸、太内向,更容易平静相处,虽然人际关系处理,并不太流畅,只要不影响精神病人的心里世界,建造各式各样的空中花园交流沟通成问题

  精神病人是不是没救了。事情并非如此,精神病人虽然看上去愚蠢,呆头呆脑,但他们身上的坚毅、果断、特立独行方式,还是会为社会做出特殊贡献。他们的真诚真实是这个社会缺少的优点,是每个人聪明人应该学习地方。不隐瞒内心想法和情感,行动力特别强,动手能力也很强。精神病人有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甚至没有独立的生活能力。但他们的内心丰富多彩,很多聪明人放弃的事情,在精神病人的眼里,是有解决办法的,是有解决策略的。当聪明人报以怀疑和耻笑表情的时候,精神病人却在一丝不苟尝试和运作。被常人看做幼稚可笑的思维模式,在一些事情上面,真的得到答疑解惑,甚至是出人意料的得到答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是聪明人够聪明,还是愚蠢人,瞎猫碰上死耗子。偶然中的必然,不要总是觉得聪明人是牛仔控制社会的一切,也不要将精神病人,统统打入到重症脑残行列。真正愚蠢的人,往往是那些笑人不如人的家伙

  要是仔细分析一下社会团体、个人情感的话,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精神问题。当然有些人会自愈,有些人喜欢研究一些细碎的问题。强迫症偏执狂、自闭症……。所有病症,在说明共同的问题,人的情感是残缺不全的,会有小幅度短暂的波动、情绪紊乱。如果将这些精神问题,统统纳入到,常规人格转换当中,问题就逐一解开,不会有太多的压迫感和人格反差。解决方法,比问题提问要多得多,不一定要死死的缠在矛盾当中,无法自拔。

  如果真能成为疯子,那就一直疯下去吧,不要从现实中苏醒。

  《为什么疯子比常人更容易成功》读后感(三):为人生加一点“精神病态”

  翻开这本书时,请不要被书中随处可见的“食人魔”汉尼拔、“约克郡屠夫”等连环杀手的名字吓到,也不要因为不胜枚举的恐怖杀人手法毛骨悚然。列举那些极端例子显然只是作者的小小伎俩,用以掩藏他深刻的探求本意——究竟什么才是“成功特质”?或者,精神病人究竟有什么异于常人的“成功特质”?

  若将这种“成功特质”定义为“精神病态”的话,书中的这段话可谓用意深长:“精神病态就好像现代社会的一味药剂。如果你适量摄取,它将对你大有裨益。因为我们脆弱心灵免疫系统不能为我们提供完整庇护,而精神病态可以帮助我们减轻许多现实的痛苦。”所以,作者在厚厚一本书中所探求的“精神病态”,实际上是一种生而为人的坚强性、柔韧性持久性。这种特性不仅使普通世人得以在残酷世界里温柔生存,还可能催生一系列优秀品质——理性、专注、坚毅、无畏、正念、行动力,坚忍克己,最终将人引领至成功的路途

  在作者所致力于研究的“疯子”中,不仅仅有食人魔汉尼拔,还有以博弈论著称的经济学家纳什、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苹果之父乔布斯,甚至作者自己都可以称之为“疯子”——为获得心理学研究的最真实资料,他不惜将自己“改装”成精神病人,与最危险的精神病人独处一室并进行深入访谈。因为这样的痴迷与专注,作者能够成为心理学领域的世界级权威专家也在情理之中了。从密密麻麻的真实案例中,作者抽离了精神病人的“成功特质”,认为“富有魅力、专注和无情是精神病态者最明显的三种特征”。以乔布斯为例,他身上散发着的“无尽的炙热激情”、追求完美、从不妥协的性格显然是他独特的魅力。回溯苹果公司并非一帆风顺发展道路,在成立初期几次险些关门大吉时,乔布斯用他的“精神病态”超越挫折磨难,在和市场命运较量首战告捷,才终于打造出了称霸世界的“苹果帝国”。诚如作者所言“无视阻碍,你便无往不利”。

  在市面上充斥着的以温暖横批、以鸡汤为主料的成功励志故事里,这本书以别开生面甚至让人不寒而栗的方式,一语道破大多数的我们为何无从获得成功。作为世界顶级的心理学专家,作者的深意当然不是要罗列一些让人官居高位、富可敌国庸俗成功学启示,在所有冷静分析与缜密推理的最后,作者一语中的,“一旦一个人的技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将顶尖精英们分出三六九等的是心理态度”。所以即便我等泯泯众人一生都可能在平凡中度过,但是精神状态和心理差别仍然能打造云泥之分。人生显然需要这样的“精神病态”,去应对柴米油盐世俗生活的磨损,去逃脱世人眼光妄加评论的藩篱,在芸芸众生中变成独一无二的自己。

  从让人脊背发凉的犯罪卷宗与纷繁复杂演绎归纳中跳出来,掩卷沉思,作者事实上在告诉我们比盲目追求成功更为重要东西,那便是——永远不要怠于对内心的塑造,永远不要疏忽对自我的教育,永远不要放弃冒险追逐好人生的勇气

  《为什么疯子比常人更容易成功》读后感(四):谁有病,不一定—Leo鉴书194

  之前也读过《疯子向右、天才向左》,刚翻译的书里提到了《为什么疯子比常人更容易成功》,今天花一天时间在当当上把这本书听完。挺好,本书达到了我读之前预期效果,现在这样的书不多了。

  首先,“成功老板部分都有病”这句话相信连他们自己都同意。这句话也是我读书之前的预设,估计书里就是讲成功商人有多少跟精神病人相似的地方,不同在于前者用于生意,后者有时杀人,有时住院。书里讲的就是这个,提出数据,从科学解决把这事儿再次梳理了一遍,讲的挺明白简单说下就是“老板确实有病,这从谋种程度保证了他们的成功。只要疯的不厉害,他们有机会取得成功的!”很多90后还大声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老板XX!”

  其次,为什么不正常的人还有人让着?答案是这样的人有时候超有魅力。作者书里提到他的一个朋友,上学时拿作者的历史卷子抄,抄完把卷子直接烧了扔掉。这个同学后来变成了英国军情五处的特工,很冷血那种。如果在和平年代,从事和平工作估计会百监狱的。这人具魅力很强,书里有话说是:“他会用魅力的光环勒死你!”冷静、判断准确、有超人意志力,看起来都是成功人士必备的。没错,疯子也有类似特征。所以,不在于有没有病,而在于病到什么程度,如何运用发病时的能量普通人面对困难都会退却,疯子这种情况下会很来劲儿,越大风险有意思。书里还提到有些疯子在行凶(之后模拟)的时候血压有所下降。好像电影里也讲过类似的例子。总之,遇到巨大困难非常冷静确实是难得的物质——疯子是因为感觉不到才这样的,不是特意为之。书的最后提到了西藏僧人通过不断的冥想锻炼也能达到类似效果。

  第三,大部分人都处于一个从正常到完全疯掉的频谱波段之中。所谓健康的定义本身多半就是一种对状态的不确定描述。不正常是相对正常而言的,用与正常人相反的观点定义出了精神病人。换出句话,用关在医疗里病人的眼光看,走在街上的人才是真正不正常。另一个有意思的想法是:不要以为在全是盲人的地方,一只眼的人就是国王。好像有部戏剧讲的就是这个——独眼的家伙很可能会被认为是一种病态,要么变瞎,要么被关进医院

  所以,谁有病,真不一定。还好生活中正常人比较多,看着不太正常的(比如老板)还是离得远一些比较好。

  《为什么疯子比常人更容易成功》读后感(五):要成功,你得该正常时正常,该发疯时发疯

  作者凯文•达顿是一个精神病专家,已经研究精神病30多年;他有一个精神病老爸和一个精神病好友。他为了获得最真实的资料,曾经假装成精神病人,跟最危险的精神病人住在一个房间里做面对面地交流。

  说回这本书,为什么疯子比常人更容易成功?

  在讲这本书给出的答案之前,首先要说明的是,这本书里面所说的“疯子”,不是指那些患了精神病、丧失作为正常人资格的人;而是指那些拥有精神病态的人,譬如杀人狂、外科医生、高管、间谍、律师、CEO……这些人都有一些特质,按书上的说法,这些特质就是导致疯子比常人更容易成功的原因。当然,同样的特质,如果用对了地方,会对社会有很大贡献;但如果用错了地方,就会造成各种令人发指的犯罪。

  我先给大家做一个心理测试:

  如果有一辆失控的火车正开过来,在它前面的铁轨上有五个人被困,来不及逃掉;而你刚好可以扳动方向闸,让火车开到另一条铁轨上,但是另一条铁轨上也有一个人被困。那么现在你会怎么做?会不会扳动方向闸?会不会去救那五个人?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问题:

  同样是一辆失控的火车开过来,同样是五个人困在铁轨上,但这次你是站在铁轨旁的月台上,你身前有一个胖子。要救那五个人的唯一办法是把胖子推下去,他掉下去之后必死无疑,但是他庞大的身躯可以阻挡一下火车,让那五个人有时间逃脱。那么,你会推他下去吗?

  我想这两个问题,大家心里有自己的选择

  这两个例子,同样都是牺牲一个人救五个人,但是在做抉择时,第二个例子给人的心理压力会更大。

  为什么会这样?

  这其实跟人脑的结构有关系。按书上的说法,第一个例子属于“与个人感情无关”的道德两难问题,它涉及的大脑部位是大脑中主要负责推理和理性思维的部分;而第二个例子则属于“与个人感情有关”的道德两难问题,它涉及的是大脑中主导情感的部位。所以很明显,当你在做抉择的时候,掺杂个人感情的问题总是比理性的问题更难下决心。

  精神病态者另类的地方就在这里,当他们遇到第二个例子那样的问题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把那个胖子推下月台,不受感情困扰。

  这种特质,就是无情,是书上总结的疯子比常人更容易成功的七种特质之一。

  这种特质听起来很残忍,但现实往往就是这么残忍;放到战场上来说,每一个优秀的将领,都不会因为士兵的死亡而影响自己的决策。

  接下来的第二种特质是魅力。

  书里举的例子是乔布斯。

  在电影《乔布斯传》临近结尾的时候有一个情节,在乔布斯重新接手苹果公司之前,他在公司里溜达了一圈,最后到了设计部门。那个部门老大一看到乔布斯就两眼发光,聊了几句就被乔布斯折服了;这个情节虽然有点夸张,但你可以从中看出乔布斯的魅力。

  这种魅力并不是他有所成就之后才有,当他一开始创业,去找不同的人加入,包括后来跟投资人谈合作,你都可以感受到他的魅力。

  第三种特质,是专注。

  这里还是以乔布斯为例。

  当乔布斯重回苹果后,第一件事就是做减法,他砍掉了苹果2/3的项目,对新产品的功能和设计也是做减法,你现在看shuffle、nano这些早期产品,都是十分简洁。

  这就是专注,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去做一个产品。

  第四种特质是坚毅。

  坚毅很好理解,就是你遭遇到挫折的时候,不放弃,不气馁,坚持走下去。

  第五种特质是无畏。

  对于这个特质,书里举了一个例子,是一个英国特种兵的选拔测试。

  测试的人会被绑起来,蒙上头丢在地板上,蒙上头之前会让你看到远处有一辆卡车。接着卡车的发动机会轰隆隆地由远而近,一直来到你耳边,与此同时,有人会拿着卸下来的轮胎慢慢往你脸上碾压,逐渐增加压力,让你感觉卡车要把你压成肉泥。就这样折腾你几秒钟后,轮胎拿开,把你痛殴一顿……通常到了这里,测试者都会选择认输。

  这个测试,其实就是在考验你的胆量,如果连这个测试也承受不了,那上了枪林弹雨的战场,你也是死路一条。

  这里面还有一个区别是,同样是有胆量,普通人是因为勇敢,而精神病态者则是因为无畏;勇敢是你克服了你害怕的东西,而无畏则是你根本不懂得害怕,就像《黑暗骑士》里面的小丑,天不怕地不怕,对黑帮和蝙蝠侠的各种威胁都不放在心上。

  第六种特质是正念。

  什么是正念?书里举了一个例子,坐飞机。

  同样是坐飞机,无论是喜欢坐飞机还是害怕坐飞机,你的这种个人情绪都不会影响飞机的运行;飞机不会因为你害怕而更容易出事故,也不会因为你喜欢而不遇上恶劣天气。

  这种所谓的“正念”,也就是一种“活在当下”的心态;与这种心态密切相关的,是最后一种特质,行动。

  科学家做过一个赌博游戏实验,在游戏中,有一些参与者在赢到一点钱后不再下注,用书里的话说,他们开始“活在过去”,止步不前。

  而另一些参与者则继续下注,把每一局都当第一局来对待,最后得到远比那些止步不前的人多得多的钱;这些人的心态,就是“活在当下”,不停地尝试,不断地行动,不会因为之前的失败或者未来的风险而停止前进。

  无情、魅力、专注、坚毅、无畏、正念、行动,这七种特质,就是书里所总结的疯子之所以比常人更容易成功的原因。

  不过,其实这七种特质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分清场合。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你是不是精神病态者,而在于如何做一个分清场合的精神病态者。F1赛车手在赛道上开得很快,但回到日常的公路上,一样不能超速行驶;英雄在战场上冷酷无情,杀人如麻,但回到日常生活,一样不能伤害他人生命。

  只要形势需要,你就得快速进入角色;而一旦危险过去,你就要做回正常人。这样收放自如,你才算真的成功。

  《为什么疯子比常人更容易成功》读后感(六):我们都有病,天才更是一种病

  为什么疯子比常人更容易成功?

  你以为这是个问题,其实这已经是答案,因为它是一本书的书名。之所以不把它加上书引号,我觉得它完全值得拥有另外一个名字:人人都是神经病。

  从此,“人无完人”这四个字,不再是客套的文艺词汇,而是真实的科学原理。

  看这本书的唯一好(hou)处(guo),就是让你秒变怀疑主义者,对路人甚至身边的人都多了一丝警惕之心。

  天才与精神病的距离有多远?

  当我们谈论精神病态者的时候,其实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说的是什么,脑补的也是电影中的恐怖恶魔形象。什么汉尼拔、什么开膛手、什么电锯杀人狂……最后受到惊吓的总是自己。

  其实,精神病态者不一定意味着就会成为令人发指的凶手,或者是尽干些伤天害理的事情。实际上,在临床心理学上,精神病态特征是一系列明显的特征组合:很有魅力、有感召力、无所畏惧、冷酷、自恋、很会说话……嗯,再加上不好判断的一点——缺乏良知。

  按照这个说法,大部分人都会中招吧?最让人尴尬的是,似乎表现得越优秀,就离精神病态者越近。

  正常人与精神病态者之间,真的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吗?

  恐怕就是这样的!

  研究发现,那些臭名昭著的连环杀人犯的大脑,跟平常人并没有什么不一样。而另外一项调查显示,多位美国总统表现出明显的精神病态特征,其中最典型的是肯尼迪和克林顿。

  如果连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首脑都与连环杀手拥有许多相同的核心人格特征,那么我们还有理由说精神病态特征完全是负面的吗?

  所以,首先要导正的恐怕是公众对“精神病态”这个词的消极印象。

  早在20世纪60年代,有个叫艾伦·哈林顿的作家,提出人类进化的下一步就是精神病态者:随着社会结构变得越来越松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自然选择的下一步就是把人变成精神病态者。

  想必到了那一天,精神病态如同细菌,人人都是这种病毒的携带者。

  不幸的是,这一天好像已经提前来到了。

  根据一项调查,英国精神病态者最多的十大行业是:首席执行官、律师、媒体工作者、销售员、外科医生、记者、警察、牧师、厨师、公务员。

  尤其在商界中,精神病态者的比例远远高于一般人群。在任何组织中都可以找到他们的身影,他们有相应的地位和身份,有控制他人的权力,还有获得物质财富的大把机会。

  他们身上都具有相同的东西。比如,魅力十足、以自我为中心、具有非凡的说服力、缺乏共情能力、独立、专注等。

  顺便说一句,这些特性在商业大腕身上其实比在精神病态的犯人身上更为常见。

  因此,事情可能并不像“要么是精神病,要么是正常人”那么简单。在天才与真正的精神病患者之间,也许有那么一条隐形的分界线,往前一步是恶魔,后退一步是天才。

  于是,本书最迷人的部分就开始显现了,那就是如何像天才一样善用自己的精神病态特征。

  七种终极制胜的精神法宝

  英国的一位心理学家经过十多年研究后发现,“创造性的才华和病态的心理,确实有着某种联系。天才中多有精神疯狂病症,而精神疯狂症又时常能激发灵感和创造性。”因此,许多历史上的天才人物如爱因斯坦、凡高、海明威等均被认为是精神病态者。

  这个结论比较符合两分法原则,意即凡事都有两面性。从好的一面来看,拥有精神病态特征,就如同拥有一辆高性能跑车,能够帮助你更快到达目的地。

  精神病态者具有敏锐的感知力和超过一般人的直觉,甚至拥有预判或预言能力。形象地说,他们大脑中如同装了一个超强的雷达,时刻在探测自己想要寻找的东西。

  很多犯罪份子都描述过自己的一种才能,那就是能够在人群中迅速锁定“完美的受害者”,甚至仅仅只用看一眼对方走路的姿势。

  所谓完美,也许是指那些胆小、懦弱、顺从、不会激热反抗、忍气吞声的受害者。这种人身上似乎释放出了一种强烈的信号,能够吸引犯罪份子的注意力。

  为了验证这个说法的真假,心理专家们做过不少实验。其中有一个实验,是让一些受过侵害的人混杂在普通人中,然后让一群实验者判断。事实证明,那些在判断精神病态特征程度——《精神病态特质量表》(有兴趣的话可以参考书中提供的附表)测验中取得高分的普通人,确实能够更快更准确地指认出受害者。

  试想,如果精神病态者能够掌控自己的状态,把这种技能用于开拓正当的事业,不难成为商场或政界如狼似虎的精英人士。

  如果你看过《华尔街之狼》,你肯定会承认主人公是商业天才,但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疯子。

  另外一点,精神病态人格与正常人格之间还有一个明显的区别。

  人类有六种最基本的情感:愤怒、悲伤、高兴、恐惧、厌恶和惊讶。看过《头脑特工队》的人应该不会忘记一个场景:当某种情绪占据了人的身心时,大脑相应的区域就会亮灯。

  正常人在面对两难抉择时,道德区域也会亮起红灯,可是精神病态者的这一区域永远沉默如死亡之地。

  精神病态者的大脑“电灯开关”的连接方式与一般人不同——受影响最大的是杏仁核。杏仁核是位于大脑中心的一个花生大小的器官,是大脑的情绪控制塔,控制着我们的情感空间,影响着我们对事物的感受。但在精神病态者身上,这个情感空间的是有缺陷的,甚至可以说部分情感是空白的。

  缺少道德感甚或是情感,这是精神病态者的显著特征。只不过,有些人把它们运用在犯罪上,而有些人却能够把它们完美地运用在专业技能上。

  特种部队士兵、拆弹专家、手术医生……这些群体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得分比较高的精神病态者。与犯罪份子一样,当他们面对血腥的场面时,心跳的速度和脑电波的振动频率都会变得非常缓慢,而常人恰好与之相反。

  在《精神病态特质量表》测验上,世界顶尖的神经外科医生的得分远远高于平均水平。尤其是在不择手段地以自我为中心、随心所欲、社会效能、对压力的免疫力、无畏和无情上得分甚高。

  所以,你基本上不可能要求一位多愁善感的人拿起手术刀走向手术台,至少后果你是懂的。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心理专家们已经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激发或弱化精神病态特征。

  比如,他们发明了一种方法,用经颅磁刺激技术破坏决定人们道德抉择的前额叶皮层,从而让人们变得不择手段而不会产生任何负疚感。

  在道德感被麻醉后,人性中的焦虑感、自卑、纠结等情绪都消失了,心理压抑开始消失,一种古怪的精神意识会控制整个人,最后变得对一切都不在乎。

  这种状态,是精神病态人格与正常人格最根本、最关键的区别:精神病态者毫不在乎周围的人甚至整个社会怎么看待他们。

  一个社会的正常运作,是基于铁的法则(法律)和柔的规则(道德)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旦失去对法律的敬畏和道德的约束,精神病态者往往在为人处事上不择手段、不计后果,自然拥有比常人更多的成功机会。

  当然,这样说并不是要大家都向精神病态者学习。如何把握好精神病症的“度”,是一项非常困难的挑战。

  为了让精神病态特征产生积极的作用,研究者把精神病态者的独特技能归纳成七种终极制胜的精神法宝,这也是精神病态者的七条核心原则:

  无情、魅力、专注、坚毅、无畏、正念、行动。

  这七条核心原则,大部分都很好理解,而且一看就是正能量。但把“无情”放在第一位,确实让人感觉有点匪夷所思。

  也许,作者只是想表达一个善意的提醒吧。精神病态特征是把双刃剑,取决于你如何利用它。你可以把它用在犯罪上面,也可以把它用在法庭上、交易大厅、手术室里。刀究竟属不属于凶器,只是取决于用它的人而已。

  精神病态者的胜利会是世界的悲哀吗?

  作者认为,合理利用精神病特征的七条原则,能够帮助我们获得我们所想要的,能够帮助我们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能够把我们从受害者变成胜利者,又不会把我们变成恶棍。

  问题是,事情真的有那么美好吗?你真的相信这种神话吗?如果人人都把精神病态特征当成改变人生的利器,精神病态特征强悍地驱逐了曾经占据人类身心的各种各样的情感,未来将是怎么样的一副场景?

  这种担忧或许已经初露端倪。在现代社会,互联网有点类似《三体》中的降维打击,把全世界缩小成了一个平面,社会性的精神病态已经呈现出病毒式扩散趋势。

  那些丧失道德立场、血腥、变态、畸形的新闻的无底线传播,那些当红明星、直播主播、网红等在网络上的装疯卖丑,其实正在加速形成社会性的精神病态文化,只怕总有一天会将整个人类的道德堤坝击溃。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少危言耸听。或许未来有一天,全人类都进化到了精神病态时代。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依然会谈论着性别、阶级、种族、智慧和贪欲的差别,但是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区别——道德和良知——可能已经消失殆尽。

  如果一个人看到别人深陷痛苦而不为所动,纵使他拥有一切又怎么样呢?

  如果整个社会充斥着这些已经没有感情的所谓完美无缺的精英人士,也许科幻大片中宣扬的机器统治人类的时代就该粉墨登场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完美反而是这个世界上最完美的事情。我们过着有缺陷的生活,能够体会生老病死带来的忧虑、恐惧甚至是绝望,至少还能够证明这个世界是充满人性的时代。

  我们真诚地相信这个世上没有完美的人,每个人生来就是有缺陷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偶尔暴露出小缺点的人,反而让我们感觉更加亲近的原因。

  所以,小心那些追求完美也处处表现得完美的精英人士,说不定他们就是高分精神病患者。也许这样的人越多,世界离毁灭的距离就越近。

  《为什么疯子比常人更容易成功》读后感(七):你是否愿意做一个精神病态者

  按照书的目录,总结一些要点。

  第一章 毒如蛇蝎

  美国一位连环杀手在受审席上说过一句话,"我不过是无照经营墓地"。不管他是幽默还是认真的,这句话都体现出他的思维异于常人。当然,精神病态特别的可不仅仅是这一点。

  作为一个变态连环杀手,有一点很重要,判断人的弱点,找到比较虚弱的猎物下手,实验和调查证明,精神病态似乎天生就有这样的能力。

  精神病态的优点是,关键时刻的镇定,低焦虑,对当前状态的专注,这些特质,对于一些特殊职业的人,如医生,特种兵,也是需要的,而事实证明,他们中的一些人在精神病态的量表中得分也很高。

  精神病态不受社会道德的局限。他们根本不在乎这件事。

  以及对于恐惧的低敏感。说得好听一点是勇敢。而后面作者采访一位精神病态时,他直接讲到我不需要勇敢,因为我根本就不害怕。(当然,我不认为这是一个进化上的优势,杏仁核的存在是为了让我们规避风险的,但是现代人有时候又过度敏感,让自己畏首畏尾,还很焦虑,当然也不行。)

  第二章 真正的精神病态者愿意站出来吗

  当然并非所以的精神病态者都是罪犯,以往的量表测出来很多社会精英的精神病态特质的得分也很高,如克林顿和肯尼迪。

  精神病态不是单一的特质,而包含了很多特质,如富有魅力,无情,寻求刺激等。在不同特质上的程度不同,以及其本身的冲动性,对自己的行为的控制性,当然也包括环境家庭的一些因素,影响你到底是成为一个罪犯,还是隐蔽在人群中,甚至成为一个成功者。

  注:这也说明对于精神病态的测量其实是混乱的。人们也很困惑,怎样才能算是精神病态,怎样把这类人归为一类。

  第三章 把握时机

  精神病态不在意社会规范,更不会遵从社会规范。这样的特点是有好有坏。当处于关乎存亡的危机时刻时,精神病态更会站出来,打破道德束缚,选择一个仅仅符合适者生存或者利益最大化的决定。当然,这样做到底是对是错每人观点不同,但是这样的做法也确实有它的益处,而一般人更有可能陷入纠结而无法做决定。

  《为什么疯子比常人更容易成功》读后感(八):一本让你无法平静阅读的书

  有一个在网络上流传甚广的小故事,据说,这个简单的故事是想看看你的思维方式是不是正常,是不是具有精神病态特质。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女孩在参加母亲的葬礼时,见到了一个她素未谋面的帅气迷人的男子,她对他一见钟情,相信他就是她的灵魂伴侣。可是她忘了要他的电话号码,葬礼结束,她就再也找不到他了。几天之后,她杀了她的姐姐。为什么?

  相信很多人都看到过这个故事,并且知道答案:因为她认为在姐姐的葬礼上,这个男子一定会再次出现。之前当我看到这个答案的时候,我还为自己并不是一个潜在的精神病态者而松了一口气。

  但是,《为什么疯子比常人更容易成功》的作者凯文?达顿却告诉我们,真正的精神病态者做这个测试,没有一个人往“再办一场葬礼”那方面想。恰恰相反,几乎所有人的想法都围绕着“是因感情问题而产生了纠纷”这个逻辑。也就是说,就算你给出的是那个答案,也不能说明你的思维就是精神病态者的思维,而没有猜到答案的人,也不一定就不是精神病态者! 读来是不是心有余悸?《为什么疯子比常人更容易成功》这本书,每一章的开头,都有这样一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攫取你的目光,捕获你的心绪,让你在阅读的时候怀着一种又紧张又期待的无法言说的心情,至少,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是这样的。

  当我合上本书想要写点什么的时候,我的小心脏依然砰砰直跳。 我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本让人大开眼界的书。 在我们眼里,一个人“要么有精神病,要么是正常人”,而作者却告诉我们,一个人是不是精神病态者并不是一眼就能辨别出来的。

  正如作者所说,我们总是把精神病态者与连环杀手、强奸犯等形象联系起来,不是以鄙夷的眼光看待他们,就是避之唯恐不及,而作者却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他通过大量的研究证明,精神病态者具有无畏、自信、魅力非凡、冷酷、专注等等特质。“善于看出他人弱点可能是连环杀手的必备特质之一,不过它同样能在机场海关找到用武之地。”也许,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殊不知,精神病态者身上的某些特质正是一般正常人所不具备的,而正是那些特质,是获得成功的法宝。

  《为什么疯子比常人更容易成功》读后感(九):做一個正常的精神病

  y 亂

  1987年,村上春樹的成名作《挪威的森林》(ノルウェーの森)在日本出版。小說分上下兩冊,封面分別是深紅與深綠兩種單色。時隔三年,1990年,當這本書的中譯本在中國問世時,封面卻換成了幾對衣著暴露的男女,譯者或者出版社還畫蛇添足地加了個副標題“告別處女世界”。一本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的告慰青春的嚴肅讀物,硬是被包裝成了徹頭徹尾的小黃書。

  所以,當書迷看到《為什麽瘋子比常人更容易成功》(The Wisdom of Psychopaths: What Saints, Spies, and Serial Killers Can Teach Us About Success)一書的封面時,不要急於將其定義為一本只配在機場、地鐵、火車上,或者在出入恭敬時閱讀的低端讀物。更不要被腰封上的“如果你還不夠成功,那是因為因為你活得太正常!”“精神病學博士漢尼拔、博弈論專家納什、美國前總統克林頓、蘋果之父喬布斯,他們都有‘精神病’”迷惑,以為此書是一本拙劣的成功學作品。雖然漢尼拔只是電影《沈默的羔羊》裏的虛構人物,雖然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克林頓和喬布斯曾經是精神病患者,雖然此書並不第一本為精神病、精神病人正名的著作,雖然,雖然……但是,這本書的確是用大量心理學術語和相對嚴謹的案例,試圖說服人們“做一個正常的精神病”。

  離經叛道的法國哲學家米歇爾•福科,是當代哲學界研究精神病、精神病史最權威的學者之一。他的代表作《癲狂與文明》《古典時代瘋狂史》,運用歷史學研究方法,梳理了人類從古至今對待精神病、精神病人的行為和態度。他認為,在中世紀文學裏時常出現的“愚人船”(即大海上裝滿精神病人的飄忽不定的船只),其實寄托著人們對神賜智慧、未知危險、尋找理性動機的夢幻與想象。精神病人的意義曖昧紛雜,既是威脅又是嘲弄對象,既是塵世無理性的暈狂,又是人們可憐的笑柄。而且瘋癲還是被禁止的智慧,“既預示著撒旦的統治,又預示著世界的末日,既預示著終極的狂喜,又預示著最高的懲罰,既預示著它在人世間的無以武力,又預示著萬卻不復的墮落。”

  與福科不同,雖然《為什麽瘋子比常人更容易成功》一書也將極力想撮合精神病與智慧這對冤家,但是必須指出,其論述重心是放在“精神病態者”,而非完全的精神失常者。翻開書,隨處可見作者,旁征博引各路名家關於精神病態與智慧高度關聯的理論。作者借作家艾倫•哈林頓的理論指出,精神病態者其實是一種危險的新智人:不屈不撓的精神病態者是在現代社會艱難的生存生存環境中進化出來特有產物。這種“新智人”是沒有憂愁和痛苦的心理超人,冷酷、無所事事、富於冒險精神,但是在一些場合又表現得快樂而安詳。

  該書的第六章詳細論述了“精神病態者”取得成功的七個精神法寶,供大家批判借鑒:無情、魅力、專註、堅毅、無畏、正念、行動。作者借用自己親身經歷的事例說明,只有失敗者才會感情用事,為了得到你想要的,或者使事情有最好的結果,你就必須狠一點兒。如果能夠同時具備無情、魅力、專註三項特質,很多問題都能迎刃而解。於是,他想到了廣為人知的“蘋果教主”史蒂夫•喬布斯。可是,讀者不禁要問,除了“無情”這條比較腹黑外,另外六條核心原則,究竟與精神病、精神病態、精神病態者有多大關系呢?思來想去,大家終於發現,原來作者撮合精神病與智慧的最好辦法是,將兩者混為一談。

  即便如此,作者還是會不時說些不痛不癢的公道話:精神病態者既能擁有英勇的行為和堅忍不拔的精神,可敬的品質,如勇敢、正直和善良。但是,精神病態者就像一高性能跑車,精神病態者是一把雙刃劍,不可避免地會給社會帶來雙重後果。

  雖然作者無法像福科那樣,清晰論述“精神病與智慧”這個宏大主題,但也不必求全責備。反觀中國社會,其實我們不難發現,“精神病”是個非常含混的概念,或者說它就是個筐,什麽都能往裏裝。當下,往這個筐裏裝的最多的,則是“上訪者”。

  “高作喜是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公安局大興安嶺農墾分局民警,兩年前,在分局值班室,他被6個人‘包圍’,其中4人是民警,高作喜被紮了針,等他醒來,發現身在千里之外的精神病院,原因是高作喜多次到公安部上訪”(2009年12月22日《新京報》);“武漢42歲的邱小衛思維清晰、邏輯縝密、語言表達能力強。很難想象,她是一個剛從精神病醫院逃離的‘患者’”(2010年10月25日《新周報》);“5年,這是一名上訪者試圖證明自己‘不是精神病’的長度。為此,普通農民工劉剛已經和一個市的政府部門較勁了4年多,真相仍未揭開”(2013年1月19日《中國青年報》)……

  北大法學院教授孫東東還曾在《中國新聞周刊》發表一篇題為《把精神病人送到醫院是最大的保障》的文章。他說:“對那些老上訪專業戶,我負責任地說,不說百分之一百,至少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精神有問題,都是偏執型精神障礙。”“偏執型精神障礙屬於需要強制的一類,因為它擾亂社會秩序……他們為了實現一個妄想癥狀可以拋家舍業,不惜一切代價上訪。”“你們可以去調查那些很偏執地上訪的人。他反映的問題實際上都解決了,甚至根本就沒有問題。”

  現實情況是,人人都有可能被“精神病”。既然無法免於“被精神病”的恐懼,那不如幹脆一點,做一個不幫忙也不添亂的正常的“精神病”吧。

  【約稿、轉載,請豆郵告知】

  《为什么疯子比常人更容易成功》读后感(十):想成功还要虚心向疯子学习

  想成功还要虚心向疯子学习《为什么疯子比常人更容易成功》

  光这个名字就足够让人心动,这几天学生到了期末,没什么太多内容,我就给他们讲几个名人的故事,第一个是梵高,第二个是高迪,第三个是爱因斯坦,呵呵,看看他们,还都挺精神病的,梵高不用说了,有证书,无可争议,高迪行为古怪,为了盖房子不结婚,没有家庭,没有朋友,就是没去医院检查,估计就是精神病,爱因斯坦小时候的那些事就不说了,结婚生孩子以后,不安心自己专利局的工作,推着儿子散步的时候满脑子想的都是时间空间和相对论,有时候竟然能够把自己家住在哪里都忘记了,要不是他的理论被证明是正确的,那肯定会被当成精神病。

  其实我们距离精神病远吗?想想我们小时候经常会出现的歇斯底里的发作,那种状况和精神病是不是有点接近了?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曾经经历过精神病的状态,只是我们很难一直保持下去。

  这本书的作者多年来一直潜心研究精神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老爸就是一个精神病,他小时候的好朋友也是一个精神病,正如书的腰封中介绍的,《沉默的羔羊》中的汉尼拔,《美丽心灵》中的纳什,都是精神病,纳什的精神病一直伴随着他的一生,可是最后他获得了诺贝尔奖。其实我们只要留心一下就会发现,越是做出巨大成就,取得巨大影响的人,就越有非常严重的缺陷,各个方面都很均衡,那就是一个普通人,突出的优点,往往都是以突出的缺点作为代价而得到的。否则为什么他们会成功?绝不仅仅是机遇的原因,任何成功都是有代价的。

  那么作者反过来思考,是不是精神病也有优点和好处呢?这样一找,还真不得了,在书里作者用了大量的案例和数据来证明,其实精神病人的身上蕴藏着很多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

  当然作者并不是想让我们成为精神病,虽然书中有一章的名字挺恐怖的叫做“把我变成精神病”,但是除非你真是精神病,否则的话谁都不会把自己变成精神病的。我们只是想从精神病的身上发现一些我们忽视了的优点,我们只是想要学习他们的一部分,学习那些最后获得成功的精神病身上的获得成功的法宝。作者发现精神病患者有七大精神法宝,第一是无情,第二是魅力,第三是专注,第四是坚毅,第五是无畏,第六是正念,第七是行动。

  还记得看过一本书《天才向左疯子向右》其实天才和疯子很相似,只是走的道路不同,如果我们能够对他们进行引导,精神病其实不一定非要成为连环杀手,一样可以为这个世界贡献出他们身上蕴藏的巨大能量。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为什么疯子比常人更容易成功》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