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为钱烦恼》是一本由(日)松浦弥太郎|译者:王蕴洁著作,湖北科技出版的164图书,本书定价:39.8,页数:2017-07-0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再为钱烦恼》读后感(一):你相信吗?有钱人并不是真正占有很多钱的人
对你来说,金钱是什么?
被誉为日本最会生活的男人,松浦弥太郎先生,在他的新书《不再为钱烦恼》的最后对所有读者提出了这个问题,其实这也是对金钱这个话题更根源性的思考: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金钱到底是什么?
100个人眼中有100个哈姆雷特。提到钱这个话题,我们一定都有不同的理解:节衣缩食、投资理财、强制储蓄……同时,我们每个人也会对钱有不同的态度:高收入获得成就感、抱怨收入微薄、见到钱就想据为己有、觉得钱是肮脏的或者干脆不屑一顾……
钱可以为我们换来生活必需品,可以用来充实自己,也可以满足虚荣心,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梦想……既然我们的生活一定会与金钱密不可分,我想这个问题其实也可以反过来思考,对于金钱来说,我们到底是什么?
《不再为金钱烦恼》的书中,松浦弥太郎先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对于我们来说,金钱是朋友。
扩展去思考,我们与金钱,不是单方面的需求和供给,而应该是彼此间平等、互动的关系,对于金钱来说,我们也应该努力成为它的朋友。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与金钱如何成为彼此的朋友呢?
松浦弥太郎先生告诉我们“只要把平时和朋友相处的方式运用在和金钱打交道的过程中,就可以和金钱建立良好的关系了。”
用你希望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别人。回忆一下,大多数情况下,是不是我们在用心经营友谊的时候,也会得到朋友真诚相待?在对朋友撒谎、让朋友伤心、甚至嫉妒朋友的成就时,他们也会渐渐离我们远去?和金钱打交道的时候,也会发生同样的情况。我们应该珍惜和尊重朋友,也应该用同样的方式对待金钱。
在《不再为金钱烦恼》的书中,松浦弥太郎列举了一些聪明用钱、养钱,以及有钱人是如何使用金钱的方式和心得。例如:列出自己的“资产负债表”,来客观地重审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重新检讨一下自己所拥有的物质,可以更清醒地看出过去自己的用钱方式;花钱买经验,比花钱买物品更值得,财富不仅仅是金钱的多少,还包括经验的累积,把钱用在对生活的不同体验上,就是投资自己的最好方式……
书中林林总总地列举了很多看待金钱和使用金钱的建议,其中有两条对我启发很大:一个是不要阻挡钱潮,让能量流动起来;另一个是专心投入让自己高兴的事以回馈社会。
生活处处离不开金钱,就像身体的每个角落都需要血液一样。血液只有循环起来才能传送氧气,为身体的细胞带来活力,同理,金钱就如同血液,都是一种能量,那么,我们有没有让这股能量流动起来呢?顺畅流动才是金钱存在的最理想状态。
河流为什么会有生命?因为它不断地有支流汇入,涌向大海,循环往复。流动,让一条河流变得活力和清澈。相反,无法流动的水,慢慢就会变得浑浊,终将成为死水一潭。
一位前辈的劝告让松浦弥太郎记忆犹新:“不能把来自社会的钱放进自己的口袋私有化,金钱属于社会,只是暂时流到我们的手上。所以,不能阻止钱潮的流动,要思考如何赢得金钱、社会和他们欢心的使用方法。如何聪明使用自己手上的钱,是决定日后人生之路要怎么走的关键。”
每个人都应该为生活未雨绸缪地储蓄一些金钱,这是健康的金钱观和科学的财务态度。但是,过度地储蓄行为就会阻挡住原本流动的钱潮。我们对社会有所贡献,获得金钱的酬劳,再将这股能量用来投资自己或帮助他人,换来对社会和他人更大的贡献与支持。由此可见,所谓的流动,就是聪明地运用金钱。
那么,什么事情能让我们更好地对社会有所回馈呢?
松浦弥太郎认为:梦想和金钱之间有密切的关联,梦想就是清楚什么事情能让自己高兴。
每个人成长环境不同,擅长的领域也不同,人各有志,也是造物主赐予每个人不同的天赋。人都会有趋同和从众的心理,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会越来越大,这却是大自然的规律。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卡在著作《关于闲暇》中也对此有过描述:“我们在人生的大浪中载浮载沉,抓住了这样、那样的东西,丢掉曾经追求的东西,然后又去追求丢掉的东西,在欲望和悔恨中徘徊。这是我们完全仰赖他人的判断造成的结果。” 所以,与其在别人的身后亦步亦趋,不如了解自己和别人之间的差异在哪,运用这些特色,专心投入在自己真正热爱和擅长的领域。重要的是要忠于自己的内心。
《不再为钱烦恼》不是一本教授如何赚大钱的书,也没有太多省钱的诀窍,更多的是引发每个人去思考金钱到底是什么,同时学习和金钱建立良好的关系。我认为,这比单纯地告诉大众几个节衣缩食的tips要重要的多,万事有律可寻,只有追根溯源到金钱的本质,才能洞悉金钱的规律和法则,悟出使用金钱的智慧。
如果你每天都会为钱而烦恼,试了很多种方法都找不到解决的出口,不如学习一下松浦弥太郎的新金钱术。
关于金钱,我们学无止境。
《不再为钱烦恼》读后感(二):《不再为钱烦恼》和钱大人做好朋友
最会生活的松浦弥太郎的金钱观是怎样的?他去了解的有钱人是怎么生活的?怎么才算和钱大人做好朋友【阅读状态】放松的下班时间【阅读时长】:35Mins 【阅读提炼】
之前在读《100个基本》的时候就提炼过一篇松浦弥太郎的金钱观,他过几年之后接触到更多人、更多事情之后,金钱观是否有变化?说来也是好玩,因为基于他的价值观、基本,他对钱像是好朋友一样的状态一直没变过,一直很认真对待钱大人这个朋友。读《不再为钱烦恼》了解他更多的生活,他把自己这个“松浦弥太郎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的井井有条,不仅努力去挣更多的收入,同时也在不断检视自己花钱的方法。怎么花钱就会有怎样的人生,这本书配合《学会花钱》、《100个基本》读会收获更多”选择金钱会喜欢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让自己成为金钱喜欢的对象”【实际运用】
从今天开始,把钱称为“钱大人”,“钱大人”是真达人,如果想和“钱大人”做朋友,自己首先要成为“钱大人”一样有力量有实力的人,势均力敌、有共同的价值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互相珍惜的关系才会恒久远。钱是中性的,钱是好是坏,取决于使用者的心态。绝对不说金钱的坏话,绝对不嫉妒金钱,当朋友成功、收入增加的时候,自己要为别人成功、幸福感到高兴,不要试图独占好朋友,要努力拓展交友关系。经常问自己这个问题:“我这样用钱,钱大人会开心吗?”两个与钱大人建立更好关系的方法:忆努力增加自己的收入;2️⃣思考“如何用钱”【下一步行动】
设立“胡红梅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哲学是:“真诚、亲切、积极、乐观,每天都要好好过。”判断物品的价值:不能花钱买那些马上就贬值的东西想要找工作,想要加薪,想要机会,想要获得肯定,自己首先必须有所付出。只要愿意动脑筋,下苦功,刻苦学习努力投入,提升自己的修养,加深和社会的关联,自然会受到肯定。不要不懂装懂,而要虚心求教。一旦邱家之后,就要付诸行动,变成自己的知识。【每日一句】用钱的方法要和别人不一样,如果和别人一样,就不可能成功。
《不再为钱烦恼》读后感(三):极简生活|想发财的你真的有尊重钱吗?
极简生活伴随而来的是对自己财务方面的关注。不知道极简er们是否和我一样,在刚开始极简生活的半年到一年、甚至可能更长的时间,开支并没有降低,反而升高了。
翻看那段时间的花销,会发现购买物品的单价明显升高,并且同功能的物品重复购买。因为之前爱囤货的我都是遇到便宜、打折的东西就疯狂买买买,而真正品质良好、设计优良的好物品很少有折扣。所以没有购买过多少好东西的我在开始断舍离后,花钱买东西时会宽慰自己“现在是要购买让自己心动的、真正喜欢的、长久使用的东西”,就放纵自己放开价格的心理门槛爽快的买。结果当看见下一件自己也喜欢,同样高价高品质的物品的时候,又会再买下来。一段时间下来,不仅没有存上钱,开支反倒升高了。整体看来,家里乱七八糟的东西确实减少了,但是拥有重复功能的高价物品并不是断舍离所追求的结果。
《不再为钱烦恼》读后感(四):找到自己的金钱哲学,你就可以优雅生活
前段时间趁某当有活动
收入几本松浦弥太郎的书
还挺适合用来吸取一些生活智慧的
关于如何与金钱
处!朋!友!
松浦弥太郎, 被誉为日本最懂生活的男人,著名出版人,特立独行的思想家,生活美学的先行者。18岁高中辍学,只身前往欧美等地游历。38岁创办个性书店“COWBOOKS”, 41岁担任《生活手帖》总编辑。50岁加入日本最大食谱社群网站Cookpad,以“追求高质量生活”为主题,担任企划统筹,创立料理主题网站“生活的基本。著作有很多本,以后会陆续分享读书笔记。 关于这本书, 作者认为很多人为金钱烦恼,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处理好与金钱的关系。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学会和金钱做朋友。本书围绕如何与金钱搞好关系,从几个方面分享了心得与方法。 仰心阅读完的体会是:我们都知道财富的根源是种子(业力),而这本书可以为我们开拓思路给予灵感。如果我们的心态没摆正的话,比如成为金钱的奴隶or视金钱如蛇蝎,要想做个快乐丰盛的好农夫,也不太容易啊!为什么要把金钱当做朋友?如果我们视金钱为爱人,那就成为一对一的关系,你会想要独占和牵绊。得不到会伤心欲绝、患得患失。
如果我们视金钱为尊上,我们成了下属、奴隶,被牵着鼻子走,而知道智慧法则的我们很清楚:越追求,越远离!
朋友,的确是最合适的定位:平等、真诚、尊重、珍惜、不远不近,可以为更大的理想,更有意义的事情而合作。相处时,我们会注重自己给对方带来的价值和欢喜感。
如果我们不喜欢这个人,就不会成为朋友,自然相互远离,如果我们太爱这个人,一心只想掌控他,对方也会受不了而跑掉。
所以做朋友多好啊!下面接着来看看,如何与金钱做朋友?
基本功夫现在我该做什么?
首先我们得知道,如何从身口意上调整,成为能与金钱好好做朋友的人。
比如言语:不说金钱的坏话,把金钱尊称为『钱大人』,常对它说谢谢。
发现没有?在财富方面有困难的人,多半都说抱怨、负面的话。比如有钱有什么了不起,有钱人没一个好人,钱是万恶之源。本来嘛,坏不坏在人心,钱也是空性啊!
比如行为:从包里掏出钱来皱巴巴的,对小钱毫不在意乱摆乱放,钱包也不好好用(对于目前支付宝微信支付盛行的今天,钱包好像越用越少了怎么破?)有本书不是叫《有钱人都用长钱包》吗?还挺有意思的,外在的行为物品反映我们的潜意识。
比如心念:对金钱是逃避还是贪婪?是心怀感恩欢喜还是又爱又恨?是智慧理智的好好花钱,还是大手大脚乱买乱花?用与朋友相处的方式和态度去调整看看吧!
▼
检查我们的身口意
多多少少都会发现一些问题喔
这些是当下意识到
就能逐步改正的
为成为钱大人喜欢的人设
努力吧!
进阶功夫两个角度来提升
书中提到,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提升与钱大人的相处能力,一是增收方面,二是花钱方面。
增收方面——把自己当做一家公司来经营!这观点仰心非常认同,在这个时代,我们越来越需要把自己活成超级个体,有把自己活成一家公司的能力。
书中提到了一些思路,比如思考你的经营理念、经营哲学、资产负债表、年度金钱计划,如何与你的公司合作伙伴沟通(家人)等等。
这样我们会重点关注自己这家公司,能够为他人提供什么样的价值?如何才能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怎么花钱才不是浪费,而是投资?
看看,一下子高度就不一样了吧!
花钱方面——利用想象力以及多问问自己比如我们看见衣服双十一大打折,平时二话不说下单买买买。但如果我们把自己当做一家公司来经营,会有意识的去考虑:这笔投资值不值,我买了什么时候可以穿,利用率怎么样?
如果这样花钱买东西,钱大人会开心吗?会不会觉得拿自己去换一堆闲置而不开心?买东西前多了一步思考,我们会避免许多的盲目消费剁手乱买。
▼
把精力重点放在
我这家公司如何提升价值
如何持续经营上来
同时买东西前先问问自己:
这属于消费?浪费?还是投资?
长远功夫真正核心在于:如何成为更好的人?!
前几天看到一个明星访谈节目,男神说当他还是小鲜肉的时候,去向一位演员老前辈求教,请他指点如何能提升演技。老前辈淡然的说:把人做好,就可以了!
当时还是小鲜肉的男神一脸懵逼,可在后来的演艺生涯里,他逐渐悟出了当初老前辈的话里深意。
天赋、聪明、方法,固然能助我们一时风光,可真正成为常青树的关键,就是好好做人,德配其位。
这一点,演员如此、从商做事业如此、过好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也是如此!
书中作者的观点是:不用追着钱跑,当你足够优秀,钱大人自然喜欢你,钱就追着你跑。
归纳几点印象比较深刻的:
1、农夫心态
用农夫种地的例子,还挺容易理解的,耐心和坚持必不可少!
2、让金钱流动起来
不要为刻意存钱而存钱,这样才是活水。作者更赞成把钱花在投资自己,让自己的能力增值,把钱花在别人身上,让大家都欢喜开心。(看嘛看嘛,就是种子喔!)
3、注意堵住漏洞
不夸耀炫耀自己有钱,不随便借款——这都是金钱方面的坏种子!
4、不做受害者
把生活的不如意,自己的贫乏,归结于外在环境、怼天怼地怼社会,这样只会越来越糟糕。
5、虚心、不断学习
不断提升自己,向他人学习,真诚而虚心,钱大人喜欢这样的好孩子!
6、有智慧和朋友就不用怕
这一点太重要了,人生起伏无常很正常,只要我们有智慧,有朋友,就很容易度过难关,这一点也是平时人品要够,否则墙倒众人推也是经常的事。所以平时要多种雪中送炭,帮助他人的种子!
看到这里,对你是否有一些启发?
行动最重要!
比如仰心会好好思考一下
怎么经营好『仰心个人公司』
在身口意上经常会有哪些不好的习气
检讨自己花钱哪方面不够理智
比如买本子买书买一堆小文具
你呢?
谢谢你耐心看完,一起进步!
《不再为钱烦恼》读后感(五):读书笔记
第一章 金钱是朋友 消除烦恼的第一步
1、尊称一声“钱大人”
2、和钱交朋友
如果金钱是自己的朋友,一定会好好珍惜;绝不可能做让朋友难过的事。一定会真心相待,避免朋友离自己而去。
3、钱大人,谢谢你
随时把钱大人放进干净的钱包。
零钱要用零钱包好好放,让钱大人过的舒服。
4、如何取悦钱大人
用钱之前思考一下“我这样用钱,钱大人会开心吗?”
第二章 金钱不属于自己 大家一起积极养钱
1、不能阻挡钱潮
可以和钱大人建立好关系的两个方法:首先,努力增加自己的收入;其次,思考“如何用钱”。
“不能把来自社会的钱放进自己的口袋私有化,金钱属于社会,只是暂时流到我们的手上。所以,不能阻止钱潮的流动,要思考如何赢得金钱、社会和他人欢心的使用办法。如何聪明的使用自己手头上的钱,是决定日后人生之路要怎么走的关键。”
2、经营“自己的公司”
思考公司的经营理念,对社会有什么帮助,要追求什么。
公司经营的原则,就是杜绝浪费。
自己有什么能力?
如何让自己的能力对社会有帮助?
谁会对自己的这种能力感到高兴?
如何才能让自己与众不同,提升只属于自己的价值?
如何才能更取悦别人?
自己的公司有没有浪费?
公司制度是否健全?
生活是否停滞?
在经营过程中,必须不时提出这种疑问。
3、始于20元的金钱课
让孩子决定自己的零花钱
大人为孩子买必需品,零花钱让孩子自由使用。
让孩子分辨“真正需要的东西”和“只是想要的东西”,让孩子学会和金钱的相处方式。
4、在新年建立一年的金钱计划
在每年元旦建立一年的金钱计划。检讨上一年的支出。
1)在白纸上写下自己公司的经营理念,想象新的一年要怎么过。
2)写出一年的年收入,要比预想的少一些。
3)写下一定要支出的生活费和固定费用。
4)思考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旅行、换车。
5)预留备用费用,以备不时之需。
随时注意收支平衡。
每个月月初提取一个月所用的钱。
把发票和收据留下来,用大牛皮纸袋写下“交通费”“餐饮费”“买书费”,挂在墙上,把发票和收据都放进去。
5、金钱是时间的好朋友
懂得珍惜金钱的人,也懂得珍惜时间;懂得运用金钱的人,也会妥善运用时间。
有钱人的共同点,有钱人不看电视、早睡早起。
“我们拥有的时间并不少,只是浪费了很多时间。人生很漫长,给了我们丰富的时间,如果可以有效利用人生所有的时间,就可以完成最伟大的事业。”
6、像农夫一样培育
花时间种田,辛苦耕耘出金钱的果实,而不是像“猎人”一样,对猎物开枪得到收获,在股市中赚钱就是“猎人的手法”,用这种方式获得的金钱,无法成为自己的朋友。
我希望当个细心耕种的农夫,果实是收货,同时也可以带来下一个果实的种子。辛苦耕耘后结出的金钱果实,不能“欣喜若狂起地收起来”,而是要用这些钱播种,建立良性的循环。
既然是农夫,就不能只是花时间种田而已,还要自行研究,不断尝试怎样的种植步骤最正确。
7、建立和年龄相符的金钱计划
工作的本质是准备,事前准备。事前思考,如何运用金钱、时间。
要针对一个月、一年安排时间和金钱使用计划。
20-30岁是自我投资期,钱要用来自我投资,用来学习、积累经验。20多岁买了一些不符合身份的东西,也没有意义,即便用了高级名牌竞品,看起来也像冒牌货。
30岁是培育期。20岁花的钱是装饰自己,30岁花的钱是充实自己。30岁,思考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选择适当的工具,考虑花钱买怎样的工具充实自己。
40岁是收获时期,但也要进一步自我拓展,避免坐吃山空。
8、别着急,一步一脚印
被人超车,并不会火冒三丈。因为所走的路不一样。金钱也是一样的道理。
走在人生路上,会看到很多人走在自己前面。
不要和他人比较。不要羡慕成功者,而是要尊敬,把“好好哦”的羡慕,改成“太好了”的祝福。可以把羡慕的心情换成前进的力量。
任何事通常以七年为周期,无论工作、人际关系或者学习,七年后,就可以了解大致的情况。如果是持续一辈子的工作,不妨设定“以七年为一个阶段”。
第三章《爱金钱的方法 钱包中的智慧和想象力》
1、诚实、正直和好学
和“钱大人”搞好关系的两个方法:
第一,努力增加自己的收入。把自己视为自己公司的董事长,经营这家公司,不要把金钱私有化,让小勤和阿务两名员工携手合作。
第二,思考怎么用钱。
随时牢记“坦诚、亲切、笑容,今天也要好好过”的哲学。
2、钱用在他人身上,最能取悦金钱
“有钱人的工作,就是了解正确的、理想的用钱方法,并付诸实施。”
钱大人喜欢被人使用。
用钱不是随便乱用,而是要用于自我投资,用于对他人有帮助的地方。
3、用想象力分配金钱
用钱是取悦钱大人最好的方法,但在用钱之前不妨思考一下“我这样用钱,钱大人会高兴吗?”
购物之前想象一下:这件东西适合自己吗?是不是和自己相配?用这个东西,符合自己的风格吗?
用钱之前,思考一下用途:消费、浪费,还是投资?如何在生活中分配这三者的比重很重要。
消费是日常生活中必要的花费,餐费、房费,年轻时赚的钱都用来消费了,这不是坏事。
浪费是为了自己快乐所花的钱。冲动购物、玩乐花费都属于这个范畴。浪费不是“绝对的恶”。但只能偶尔为之。
投资是为未来有帮助花的钱。所有用于自我充实、自我磨炼的钱都算是投资。自己成长之后,带着所学投入工作,为社会做出贡献,就可以和钱交朋友,让自己更上一层楼。
4、重新检讨自己拥有的
花时间对消费、浪费和投资进行检查。方法很简单,观察自己的家,查看自己家里的所有一切。
钱大人会不会觉得“原来是为了这些东西放弃了我”而感到伤心?“用我去换来的东西,为什么就放在哪里?”
让钱大人喜出望外的“原来我是用来换这么有用的东西!”
为了满足欲望或安抚受伤的心而冲动购买的东西,在买下之后就满足了,所以常常没有用就直接收起来。这种情况等于吧“钱大人”这个重要的朋友丢掉了水沟。
5、判断事物的价值
“买可以用一辈子的东西”,是可以取悦钱大人的用钱方法。但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房子是一辈子的,但是也可能瞬间变成瓦砾,或是贬值。
购买高价产品是,把“不要把钱花在会贬值的东西上”这个原则当做指标。物品始终是物品,很难成为财产。
6、花钱买经验,比花钱买物品更值得
我的理想是把收入的1/3用于自我投资。
“不再毫无目的的花钱,要做可以博取钱大人欢心的投资。”如果无法随时保持这种意识,就无法自我成长;一旦无法成长,就无法让金钱再社会上循环。
吃一顿1000元的大餐,比买1000元的东西可以学到更多东西,也是更好的自我投资。尝试对自己而言稍微有点吃力,并需要努力才能做成的事情,有助于自我成长。
体验超越自己能力的事。
经验就是财产。
7、钱包是否有洞?
不要向他人炫耀自己的金钱。
用于消费和浪费,钱就会越来越少。
8、小心不知不觉的借款
改变用信用卡、刷卡的习惯,除了旅行之外,把信用卡留在家里。
第四章 为什么钱不会变少了解有钱人的心得
1、别让好奇心这棵树枯萎
把金钱当朋友的人对任何事都充满旺盛的好奇心,对金钱也总是维持好奇心。
“好奇心的大小和收入成正比。”
当知识增加后,就会产生“我想要做这个,想要变那有”的梦想和目标。
2、别追钱大人
不要去追钱,要让钱来追自己。
觉得公司待遇差、薪水低,这种态度也是在被动等待。这是自己没有付出,就等待回报,期待对方先善待自己,所以往往无法如愿。
3、把钱用在大事上
别浪费小钱。有钱人不打车,坐公交。
若从消费、浪费和投资的角度来看,越是有钱人,在浪费这个部分所花的钱就越少,应该是他们不再需要借由浪费行为来满足自己的心情。他们不再需要满足自我。
有钱人不乱用小钱,只花大钱。
使用原本不需要的小钱,不舍得花应该支付的大钱,都会惹钱大人讨厌。
4、对小钱要用心
懂得用钱博取钱大人欢心的人,通常都是懂得关心他人的高手。
用钱表达心意,同事之前、朋友之前的小礼物。
5、专心投入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用钱的方法要和别人不一样,如果和别人一样,就不可能成功。”
6、只要有朋友和智慧
只要有好朋友和丰富的智慧,人生就无所畏惧,就可以克服任何困难。
要拥抱这句话,和“钱大人”交朋友。
对我来说,金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