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震》是一本由[美] 库尔特·冯内古特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九天译文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3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疯狂的世界
“多数人在平静而绝望中生活。”时间将我们带向人生的归处,可对于人生的某一个节点,我们都曾想过重回过去,那样或许就可以改变些什么。可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时间具有绝对的不可逆准性,就算是重回过去我们仍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结局的发生。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库尔特·冯内古特的《时震》则是讲述“他”重回十年前的故事,他诙谐幽默的语言加上科幻小说似的写作手法,让人对他的这部《时震》叹为观止。
库尔特·冯内古特是继海明威、马克吐温之后,美国又一个敢说真话的文学大师。他的作品在现代文学史上极具特色,他善于在嬉笑怒骂之间揭开这个真实世界的伤疤。所有的伤疤都意味着伤害,后现代主义的写作手法,幽默讽刺的文字是他最有利的武器。看这本书的时候感觉自己在穿梭时空,在冯古内特的笔下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都是非常的特别。看书里的故事情节如同先知的预言,可当预言变为现实,那岂止是入木三分。
冯古内特在这本书里给我们构建了一个重返十年前的世界,这个世界里的人经历了两个相同,但无法改变结果的十年。在这重新经历十年里他就像一个语言大师一样,他说的每件事都成为了现实。他是在嘲笑这个世界吗?这个世界是疯狂的,黑暗的存在,是为了看到光明。而冯古内特的《时震》则是让我们认清这个世界。人类精神和灵魂的一场地震让我们跟U随冯古内特回到了那样的一个十年。“豺狼必与绵羊同居,豹子与山羊羔同卧;少壮狮子与牛犊并肥畜同群;小孩子要牵引它们。”冯古内特用的荒诞不羁更像一种神来之笔,与无意间给人以不一样的感觉。
在现下的世界里人们善于运用种种的借口去自己洗脱罪名,当我们不得不面对这虚伪的人和事儿,我相信你会喜欢那些勇于揭露现实伤疤的人。我们不需要一个完美的虚假世界,面对虚假我宁可选择伤疤的现实。就像冯古内特说的一样:难道你不觉得这个星球是宇宙的疯人院吗?It’s crazy!读了这本书我在凌乱中理清真相,或许这个真相对我来说不是那么的重要,可还有成千上万的人需要知道真相!
冯古内特在这本书里让我们见识到重置时间,同时也让我们见识到了它对这个世界的批判,这本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世界,可人类在漫长的时空中丧失了自己的人性,丧失了自由的意志!面临人性与自由,这不是一个选择题,可在《时震》中我们在他重复经历的十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自由的召唤。
当我们经历在似曾相识的感觉之中的时候,你肯定无力改变最终的结果。这不是偶然而是事态发展的一种必然。冯古内特是这个时代最诚实的作家,很庆幸我通过他的诚实在他的作品里找到了我自己需要的答案。人需要经历苦难黑暗,需要对自己的过往负责,需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黑暗的存在是为了看到光明,而冯古内特的《时震》就是这个时代的那束光!身处于夜色中的我们,光明在向我们招手.......
《时震》读后感(二):如果你读不懂冯内古特 那就十年后再读一遍
难道你不觉得这个星球是宇宙的疯人院吗?
王家卫的电影,冯内古特的小说,没必要在第一遍的时候就必须看懂。
文学就是个笑话:加缪死于车祸,冯内古特死于摔跤。——冯内古特冯内古特说真话的倔强劲儿就像这一搓桀骜不驯的小胡子文青对冯内古特基本上没什么抵抗能力,特别容易被圈粉。他随口的一句话,就能让你献出膝盖。
你看,加缪死于车祸为“实”,冯内古特死于摔跤则为“虚”,虚虚实实,在虚实之间切换,像极了文学的本质—— 因为文学,产生了一系列所谓“文学性的需要”,即“文学性的手段”。他们半真半假,真来源于生活,假也源自生活,却高于生活,是为了达到文学性共鸣而虚构的产物。
即言于此,“文学就是个笑话”简直神来之笔,冯内古特不屑于一切文学性的粉饰。当然!他是美国反主流文化的大师,头上长角,字字珠玑。
时震,世间本不存在,作为冯内古特的绝笔之作,“时震”——Time Quake是大师自创的词汇。地震的英文是 EarthQuake,海啸的英文是SeaQuake。Quake代表了地壳的运动,地壳运动一小步,对地球生物带来的影响却天翻地覆。设想一下,“时间”作为人生的第四维度,如果时间发生了Quake会怎样?是时间轴断裂还是时区混乱?我们是否会成为“时间旅行者”? 都不是。
时震,区别于科幻影片中的时光倒流和时空穿梭。经历的人,能主观意识到时光即将扭转的事实,可以改写过去,让人生轨迹发生变化。
时震,是在所有人毫无意识的状态下,回到十年前。你的人生被复制了一个十年,在这3650个日日夜夜,你仅仅是将过去的十年又重新度过一遍,没有修改历史的可能。如果你在1995年的情人节被抛弃,哦,亲爱的,我想你只能重新再经历一次痛彻心扉,然后走到相同的卫生间,对着镜子洗干净流下来的黑色眼线液。
未来和未知没有区别。对已经过去的一切来说,美好的回忆和糟糕的经历也没有区别。都过去了,欢愉的它已经消失了,悲伤的它依旧悲伤。同样的触不可及和不可改变。时震发生,看似一切重新来过,不过就是在既定的宿命里再走一遍。“宿命”是个可怕的字眼,是悲剧的最高境界。罗马神话的诸神,兜兜转转没有一个逃脱宿命的摆布。人不能跟命争,因为一开始,你就已经输了。
《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通过冷色调和扭曲的布景烘托出阴森恐怖的气氛经历、阅历,影响着冯内古特。他是个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者。他像是住在卡里加里博士,住在那个色调阴暗而又扭曲的小屋里,说这自己的“真话”,写着故事。
初读《时震》(Timequake),我确实有点云里雾里的感觉。
中文百科网站对《时震》的介绍是:一本由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库尔特·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创作的一本后现代主义小说。
想要了解《时震》,我认为必要先去了解什么是“后现代主义”。殊不知当我当我再次求助百科网站时,发现自己突然从云里雾里掉进了一个大坑。“后现代主义”简直就是一个大大大大的坑,它涉及到了从哲学、政治学、经济、建筑、艺术、心理学,社会学等方方面面,它基于现代生活又怀疑和批判传统观念,它几乎都没有一个精准的概念。
然而,正如人们所说的,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我在坑下找到的朝着我发光的东西:后现代主义文学最常采用写作方式:黑色幽默。
没错,《时震》作者冯内古特正是一位著名的黑色幽默作家,是与马克·吐温并称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人物。冯内古特擅长以喜剧形式表现悲剧内容,在灾难、荒诞、绝望面前发出笑声,这一风格特点在这本书中表现十分突出,我读到许多细节之处时不禁拍手称赞。
封面上已经被“震”乱的“TIM EQU AKE”虽然《时震》没有一条清晰的故事主线,读来显得晦涩,机智的我读后还是总结了如下一些个人的收获:
一、虚构与真实。
作者在《时震》虚构了一名科幻小说作家基戈尔·特劳特,担任书中的主人公。特劳特创作了2500多部科幻小说,发表的却寥寥无几。这位仁兄对自己的作品成果要求十分苛刻,稍不满意就把它们扔进废纸篓里。幸好有一位邻居无意间发现了这些故事,持续收集,并最终物归原主,才有幸让《我十年的机械生活》、《B-36姐妹》等好故事得以“问世”。与此同时,作者冯内古特也作为《时震》的另一位主人公到乱入整本书中来,不断穿插了他本人的“作品”,他对一些文学名著的见解,他在二战等事件中的经历,以及他的冯内古特家族的轶事。作者甚至近乎厚颜无耻地提到:“我将从我和特劳特参加欧洲战争结束时的两个真实故事开始。” 请问你和虚构人物哪来的真实故事?被作者这么一下故弄玄虚,对于真假虚实我已经不在乎了,真作假时假亦真,毕竟这是科幻题材嘛。
二、过去与未来。
作者在《时震》中设定了一场“时震”事件:宇宙先生伸了个懒腰,人们骤然从2001年穿梭回到了1991年。这次时光倒流与哆啦A梦的时光机或众多科幻电影的情节有个本质的区别,这回重新来过的十年里,每个人和每件事都无法改变。世界就像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只不过演员罢了。绝对说不出十年前没有说出的话;如果第一次没能活下来或是救下爱人的性命,那么这次也同样无能为力。甚至在十年结束后,绝大多数人仍会患上“时震麻木症”,忘却了已经恢复的自由意识。从这些设定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本意大概可能也许是想要告诉我们:过去的已过去,未来的还未来,好好把握现在才是最重要的。
三、失望与希望。
作者通过一个个或惊心动魄的、或匪夷所思的、或令人苦笑不得的场景和故事,表达了对这个世界的批判。人们恣意污染了土地、水源和空气,电视机等科技影响了人类的思维和交流,核能时刻威胁这整个地球…… 愤怒和失望之情弥漫在整个作品之中,作者甚至不时爆粗口骂上几句,甚至引用许多名人的言论来抒发他同样的生无可恋。但是,我从黑色幽默的字里行间看到冯内古特对这个世界的怜悯和希望。(别问我是怎么看出来了,怎么说呢,因为我机智吧。)
细细品读,《时震》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我觉得它其实属于介于小说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我手中这个新版在封底上架建议处显示的类别是“外国文学”,我觉得是极好的。在作品的尾声,作者和特劳特在沙滩聚会上有一段有趣的“对话”,年逾古稀的特劳特请“我”看天上最亮的两颗星,他说即便有宇宙和物理规律,人的眼睛仍然能够在几秒钟之内穿梭星星间遥远的距离。这就是灵魂的力量。
相信你如果细细品读这本书,也定能找到这本书中以及你生活中那些有趣的灵魂。(风)
《时震》读后感(四):预言中的现实
预言中的现实
“我们就是到尘世里随意走一回,不要相信那些对此胡言乱语的人”——《时震》
想过时光倒流吗?假若时光倒退十年,我们需要把以前所要经历的重新再经历一遍,而我们需要面对的是那些想要改变但在时光里无法改变的结果。这就是一场昨日重现,我们没有这样重回过去的经历,而库尔特.冯古内特的《时震》则是带我们重归属于他的十年,《时震》是人类精神和灵魂的地震。
库尔特.冯古内特的这本《时震》给我带来了全新的阅读感受,这本书是冯内古特的封笔之作,用荒诞和夸张的手法给我们重现了那十年的光景。初看这本书我个人的感觉是混乱,可就是在这混乱之中,通过作者手中的笔我们可以跨过时间空间以及想象空间感受不一样的人生旅程。看书的时候感觉冯内古特像一个预言家一样,可随着深入的阅读会发现,那是预言中的现实,我们跟随冯内古特的脚步走上了一条神奇的旅程。
或许书里的内容显得荒诞不羁,可我们可以在作者的嬉笑怒骂间,认知这个世界的真实面貌。在凌乱散漫间感受世界所遵守的秩序,在时空错置里理清原有的时间轴。这本小说的可读性非常的强且耐人寻味。这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预言之书,冯古内特通过时间的倒流让我们看到生与死。当面对重新显现的一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面对最终的已知结局却无力改变。人生需要这样的震动。
《时震》揭开了这个世界所有的伤疤,而库尔特.冯古内特则是通过这本书在拷问着我们,时间重新来过,经历重新来过,他时刻在向我们传递着一种自信危机,他是一个勇于讲真话的人,在这本书里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揭示,如贫富差距,造假,婚姻,饥荒等问题,对新世纪的发明如原子弹、军事研发的嘲讽;这种种一切他所展现出来的都足以证明他作品的深度和广度。
这部作品他采用科幻式小说的写作手法,幽默讽刺的文字给我们重新构建了一个世界,在这个“时震”特殊的背景下,每个人都在重复经历之前所遭遇的一切。Yesterday once more!人生就是一场巨大的骗局,而世界充满的无数谎言需要有人去揭露。库尔特.冯古内特就是那个敢于向世界发出挑战的斗士。当然这本《时震》作者不仅仅是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他带给我的更像是一种疯狂。
时间没有假设,没有重来,可世界在不断的建设,在这个物欲横流日新月异的世界,人类需要找回自己。而这本《时震》则是给我们打开了一扇上帝之门,里面有你意想不到的。
“宇宙一直在扩张,除了它让我们经历的一次小故障之外,它已经扩张的非常巨大。如此,即使是在最不合理的时间段里,光的速度也不足以让我们开展一场有价值的旅行,相对而言它已经太慢了。”
《时震》读后感(五):宇宙的一次收缩—时光倒流十年
当我看到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和九天译文共同出版的由刘勇军翻译的美国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的《时震》(Timequake)的时候,不由感叹原来科幻小说还可以这样写,太超乎我的想象了。它虽然和我以往看的科幻小说完全不同,但是毋庸置疑这是一部杰作。
吸引我不断阅读下去的是这本书的奇特构思和叙述手法,非常另类。既有科幻的元素,又和现实生活结合紧密,不像其他人写的幻想小说和现实生活是完全疏离的。在阅读的过程中亲切感油然而生。作者发几句牢骚话貌似就把读者早就积压在心底的类似情绪抒发出来了。作者用自己的魔术般的文字轻轻撩开现代人在紧张工作和各种冲击下不知不觉就累积下的伤口缓缓按摩,在你能长出一口气的同时还可以思考“我是怎么干的?”这本书的叙述方法是把故事打碎了,再重新塑造。一点点让读者明白自己在看的是什么。而且还同时讲述了基尔戈这个老科幻作家写的科幻小说,神奇得很!
还有那句把陷于震后麻木症的患者叫醒的基尔戈箴言:“你病的不轻!你现在又痊愈了。”就像是说出了你压在心里好多年的心里话。还有贯穿全书的“一种猫把死老鼠拖进家里的感觉!”每个人都有过这种感觉呢。这本书就像是我失散多年的朋友,茫茫书海,是什么机缘让我终于遇见了你,何其有幸。
此外,全书幽默的叙述风格很吸引人,比如打猎的时候安排人做饭的小故事就很幽默,还有“叮叮当”的来历也是让人可以笑出声的段子。阅读的过程轻松愉快,几天就全部看完,这可是我看书的最快纪录。
从全书整体来看,它更像是一部严肃的文学作品。表面上它讲的是宇宙的一次收缩导致了地球上出现“时震”现象即时光倒流十年,实际上它探讨的是人性和社会法则以及科技带来的弊端。
在第三十五章里作者把所有的作家分成两个大类。
“在我看来,速成型的作者发现人会是可笑或是可悲,无论哪种人都值得一写。相当有意思,却从未首先想一想人为什么活着,如何活着。”“雕琢型作者表面看起来都会字斟句酌地书写,而实际上却要冒着炮火和毒气,冲破表面的门墙,穿过外面带刺的铁丝网闯出自己的路,寻找这些永恒问题的答案:‘我们到底该做什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而冯内古特就是这种雕琢型作者。他的作品非常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