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大流感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7-25 04:2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大流感的读后感10篇

  《大流感》是一本由[美]约翰.M.巴里著作,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64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大流感》读后感(一):百年前的大流感

  -----------分割线----------

  本书系复旦大学钟扬教授翻译,金力副校长校对 —— 全书不仅翻译严谨,译笔也极其流畅,远在大多数中国学者所写的历史著作之上,大概比前几天看的陆扬的《清流文化与唐帝国文笔好出了两百倍吧……反正我现在是不相信所谓“文科生会写文章”这种绝对判断

  -----------分割线----------

  当流行疾病真的来临时,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抵挡病魔前进的脚步运用自己所有的知识来击败他。但无法击退病魔时,他们投入了构建和完善知识体系工作中去以期能够最终战胜病魔。最终从流感爆发中获取的科学知识与未来医学

  ——《大流感:最致命瘟疫史诗

  近日,关于流感话题横行。其实这是个比较敏感年份,一百年前的1918年,人类历史上最惨痛的一次流行病——西班牙大流感爆发,数千万人过世,流行范围扩散全球

  1918年九月中旬,死亡前所未有地降临在美国。费城的医疗研究人员刘易斯面前,院子摆满了一排又一排的病人,很多人浑身是血,死状可怕,但这并非外伤所致,它们大部分是鼻血。他认为这是一种流行性感冒,尽管他与以前所吃的所有流感都不一样

  刘易斯是正确的。这种流感病毒即将席卷全球,其致命的威力早在费城等地显现。到1920年销声匿迹之前,在这场全球大流感中丧生的人比人类历史上在其他所有疾病爆发的人死去的都要多。

  对流感死亡人数保守估计是两千一百万,而当时全球人口总数还不及今天的三分之一。现在的流行病学家估计在全球大约五千万人在大流感中丧生这个数字甚至可能高达一亿。普通流感的受害者老人儿童,而这次流感中近一半的死者是正值人生巅峰的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西班牙女郎”大流感

  流感引发死亡的方式有两种:或者是强烈的病毒性肺炎引发快速而直接的死亡;或者是通过降低免疫力引发细菌性肺炎致死。1918年-1919年的这次流感爆发,总共分成三波:第一波影响虽广但死伤不重,第二波和第三波则死伤惨重,重创了当时还处在一战中的动荡世界

  这一流感起源于美国,但因为美军赴欧洲大陆参与一战而传播到美洲大陆之外。不管是德国,法国还是其他国家都饱受流感病毒的困扰特别是在西班牙,因为没有对媒体进行战时管制,有关流感的报道大量出现,这样一种疾病有了他自己的名字—西班牙流感。

  流感病毒传播越来越广,全球都能够看到流感的病例。虽然影响范围很大,但影响程度却较为轻微,很多人只是几日之后便得到恢复,有士兵称之为“三日热”。1918年7月13日出版的柳叶刀认为,这种流行疾病实质上不是流感,虽然症状与流感相似,但十分轻微,持续时间短,没有病并发症或复发。

  春季来临的那波死亡率并不高,但第二波却是致命的。一种被称为“传代”的理论对这一现象做出了解释——等病毒开始进入人体后第一代的病毒可能不具备很高的毒性。但随这他对人体环境适应。第二代病毒毒性可能增强(当然也可能减弱)。

  当年九月,疫情在美国流传开来,德文斯一千五百四十名士兵在一天之内患上了流感。9月22日,军营的百分之十九点六的人都上了患者名单,其中百分之七十五的人入院。一名医生在给同事的信中写道,

  这些人刚开始的表现似乎是普通感冒,但入院后病情迅速恶化。入院两个小时后他们的颧骨上开始出现褐红色斑点。几个小时后病人出现发绀的症状,症状从他们的耳朵一直扩散到面部以至于都分不清到底是白人还是黑人。这只是死亡前几个小时内的变化,也许眼睛一个两个或者二十个人死去,你还可以接受,但你现在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可怜家伙,临死前悲惨万分平均每天有一百人死去,在几乎所有病例中肺炎都意味着死亡……那里为运送尸体开设的专列,有一阵子棺材供不应求,尸体像小山一般堆在一起……那场景比法国战场上的尸横遍野还要触目惊心,一个加长的营房被腾出来做停尸房,穿戴整齐的士兵尸体放置两旁,任何见到此情此景的人都会惊恐不已,小心翼翼的走过这长长的排列

  一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生回忆。整个费城笼罩着恐惧,如此一般冷寂。他住在医院二十公里外的山上。回家的道路异常寂静,在冷清的路上,他开始数经过车辆,有天夜里他一辆车也没有遇上。他想,这个城市生命几乎已经停滞了。

  死亡的恐惧蔓延全球

  几个月内流感病毒横扫全世界,中国南非,墨西哥,塞内加尔,巴西,阿根廷,日本,俄罗斯都被这样一种疾病所困扰。而最为凄惨的一幕发生在南亚。流感流行期间,印度的土地上只剩下的死亡据称,光是印度次大陆就至少有两千万人在此次流感中死去。

  “如果这场流行病继续以这种加速度蔓延,那么在短短的几个星期文明轻易地球上湮灭。”一个美国军医如此写道。

  随着病毒传染效率达到巅峰,另外两种自然作用参与到病毒的发展当中来,一种是人类免疫力的增强;另外一种则是病毒内部感染能力的下降。随着时间的发展,这次流感的“杀伤力”逐步下降。

  流感不仅能摧残人的身体还能消灭人的精神资料显示,许多人在流感痊愈后精神上都出现了问题作者认为,这次流感可能造成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由于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巴黎和会期间患上这严重的疾病,这极大地影响了他的精神状态。在这种不好的精神状态下他同意了,克里孟梭对于德国战后的处置条款。而在患病前,他曾激烈反对

  历史上曾有过流感周期性的大爆发,通常一个世纪中会发生几次。一种新型的流感病毒出现时,流感会大范围爆发,流感病毒的本性使其不可避免产生类型。在1688年光荣革命时期流感袭击了英格兰爱尔兰和弗吉尼亚地区;五年后流感再一次席卷欧洲。1699年1月马萨诸塞州几乎所有家庭都感染上了流感,十八世纪至少有三次,甚至六次这样的大型流行疾病袭击欧洲,而十九世纪至少有四次。1847年和1848年的伦敦死于流感的人数比1832年的霍乱还有多。二十世纪的爆发了三次大流感。

  那个年代,流感大流行一般会感染地区人数的百分之十五到四十。

  政治、疾病与现代医学

  这一灾难本来有可能避免。

  时值一战,威尔逊总统下达了对全国上下统一动员战争令,这直接导致数以百万计的。青壮年被投入军营在密集的营房里来自各个地方青年人相互交换着彼此的细菌。这也意味着大范围流行疾病的产生变得可能,并且确实发生了。

  战争优先的动员令是的军队的工作人员似乎忽视了对于流行疾病的防控,他们认为打造一支部队才是最重要的,而非关注部队中的疾病。军队的医学部主任向参议员报告说,“我从未得到过他们的信任,从来没有。”

  1918年9月,虽然流感已经在费城开始流行。但由于政府需要依靠发行公债来维持战争,兜售公债的游行集会并没有被取消。虽然卫生人员已经再三劝阻,但限于政府管制,没有媒体敢向公众说明集会的危险。再三劝阻无效后,市长又召开了集会。而三天之后市长无奈地宣布费城已经爆发了一次严重的流感病毒。全城三十一家医院的病床全部爆满,开始有患者死亡。10月1日是游行后的第三天,仅这一天死于流感的人数就超过了一百共一百一十七人死亡。后来,每日死于流感的人数就超过了费城平均每周其他所有原因死亡人数之和。

  流感本身就已足以令人恐慌,而流言则让人心生恐惧乃至崩溃。不论是政府官员的发言,抑或是新闻媒体的报道多少人们不知道这场疾病究竟真实情况如何。他们独到东西和周围人的死去并不符合,这让他们感到畏惧,无所适从。在事实之外留言也开始滋生。人们为了推卸责任,宁愿相信这一场恐怖的病毒是来自德国的细菌战。一名销售员因被怀疑是德国的间谍而遭到残忍的杀害。

  这次瘟疫对于彼时方兴未艾的美国医疗体系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挑战。1910年,《弗莱克斯纳报告》发布,报告显示,当时的美国医学院一百五十家中,一百二十家应该关门大吉。这一报告揭露的丑闻轰动一时,各种报纸头条争相报道。报告发布后四年,各州开始严格规范学院毕业生资质,大量的医学院被关闭。1904年到1920年医学学生的人数从两万八千人降到了一万四千人。而到了1930年,尽管国家人口仍旧上升,医学院的人数依旧比1904年少25%。顺便提一句,医学会改革领导者认为所有重整这个国家医疗教育荣誉都应该归功于美国医学会。但事实显然不是这样。美国医学会曾经避免将其公之于众,但最终是丑闻才最终迫使政府改变

  数量下降的背后是质量的上升,大量接受过物理化学训练的学生进入医学院。(在此之前,进入医学院是不需要学习这些的)现代科学的训练让他们具有严谨的科研能力,治疗疾病不再是仅仅依靠直觉经验判断,实验和可复制的研究成为诊断的一句。当大流感来临之际,也正是这些从医学院的走出的医生们在尽力挽留着自然面前一个个人类弱小脆弱的生命。

  大量高标准的医学院催生了一代青年医学研究者,他们其中有很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那个时代生命科学的发展水平限制了他们在控制大流感方面尝试——但这不影响他们的在抗击流感方面的努力,大量医务工作者牺牲在抗击流感的岗位上。

  面对疾病的无力感驱使着这些人思考和继续自己的研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创始人韦尔奇曾召集过一个处理肺炎的委员会,每一个被他选中的人都参与到这次与流感的战争中,他们最后无一例外地成为了美国科学院院士

  如果说战争是科技发动机,那么抗击流感的战争也催生了大量医学的成就——系统的公共卫生调查、关于细菌和病毒更深入认识,都成为这次流感的留给人类的瑰宝。他这次流感留在人体内的免疫力一起,将随着人类文明代代相传

  《大流感》读后感(二):早期现代医学在美国的历史

  Johns Hopkins Bloomber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位于 Baltimore

  最初资助者是 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

  首任院长 William H. Welch (1916—1927)

  这本书就是围绕该医学院展开的。

  Welch 发掘了 William Stewart Halsted, William Osler, and Howard Kelly.(当时创院的 the Big Four)

  Welch 的昵称是 Popsy,书中译为「美人

  内容梗概:

  霍普金斯大学校长吉尔曼和赫胥黎登台演讲

  科学的两部分:

  What can i know

  How can i know it

  Thomas Kuhn范式

  16th century 的三个医学人 Paracelus, Vesalius, Fracastorius

  1628 Harvey 血液循环

  1753 Lind 治疗败血症

  英勇治疗(放血) 柳叶刀本是用来切开血管

  1820 用温度

  Louis 巴黎 第一次建立医学数据

  1800s Laennec 发明听诊器

  1840s Snow 找出霍乱原因 Budd 伤寒

  以上都是古代能做的,但反映了新的世界观方法论、研究方式和数学应用

  virchow 德国 细胞理学 1843的博士

  1868 第一次分离dna

  1810 Hahnemann 顺势疗法

  1876 霍普金斯大学建立 1893 其建立医学院

  Welch 巴斯德 Koch Ehrlich

  德国科学 1接受有充分准备的学生 2学院有独立经济来源 3政府及大学对研究的支持

  illings 负责招募霍普金斯的职员 出版过 Index medius

  Welch天赋有二 1拥有知识和判断力 2激发他人灵感

  所有人任命时都很年轻

  Welch 34 Osler 40 临床 霍尔斯特德 37 外科思维 Kelly 31 妇产放射 Abel 36 肾上腺素 Howell 生理学家

  1890.12 Behring和Kitasato 破伤风

  1891圣诞节第一次治愈患者

  弗兰克斯纳 洛克菲勒研究所 医学本身被当做领域

  权威的转移(从欧洲到美国):科赫分离了结核菌,科学孤立了科赫。

  科尔cole认为 医院和医生也应该从事重要研究

  亚伯拉罕 1910 发表弗兰克斯纳报告

  科尔邀请 埃弗里 他们都热衷研究肺炎

  埃弗里没有私生活

  流感嗜热杆菌 菲佛氏杆菌 并非初始原因,只是继发病因。

  纽约公共卫生部 帕克 威廉斯

  医生们对这场流感的了解,并不比14世纪佛罗伦萨医生对黑死病的了解更多。

  问题是什么引发了流感,病原体是什么。

  1928 Griffith 肺炎 荚膜 球菌

  埃弗里 1944.2 确定 DNA 作为肺炎荚膜球菌的变异原因

  帕克 医学传教士,埃弗里 艺术家狩猎者,刘易斯 殉难

  《大流感》读后感(三):水准之作

  (2017年3月21日)

  首先纠错。

  121,第4自然段,“不会造成如1889—1990年……时那样席卷世界的大流感”。时间有误,有其他读者也发现了。

  406,第3自然段,“虽为并发但症状仍属常见的普通肺炎”。未见到原文,不知是否有误,但这样的翻译方式,有一点让读者去猜的感觉了。提请商榷。

  507,第1自然段,“留下光现象的研究没人继续做”。意义不明。

  509,第2自然段,“肖普已经60岁了”。从上下文判断,1929年时肖普28岁,如果肖普60岁,应该是在1961年,并非是此段文字提及的20世纪30年代。此为比较严重的内容差错。

  还有一处,有一个介词用法有误,导致句子无法表达原先的意思。当时看到时,觉得这本书应该没有什么差错值得专开一篇来写,就没有记;现在看来,也不是那么绝对。

  另外,此书的后记、致谢、注释和译后记均未从奇数页开始,是否有其他考虑?

  内容的评论,留待后续。整体印象是,开篇神作,后续疲软。作者在处理时间线时,能力有限。很多素材未能形成完美的逻辑,但作者对于医学科学和社会现象的思考和理解相当有启发性。

  材料堆积而逻辑性缺乏的一个例证是:P10,“首先”之后,“其次”(或“第二”)迟迟未再出现。

  《大流感》读后感(四):关于医学、科学、社会和人性的历史切片

  这本书是周老师推荐的。准确地说,是帮周老师还书,周老师给我介绍并推荐了三本生物相关的书,《大流感》是其中一部。与周老师推荐的另外两部书,《基因泰克》和《盲眼钟表匠》,相比,《大流感》真的是一本大厚书,封皮很简单,纸页单薄,然而整本书的厚度却几乎和另外两本包装精美的书加起来一样厚。《大流感》看上去是一部很“实惠”的书。

  《大流感》聚焦在1918年在世界范围内爆发的大流感,讲述了流感爆发前的若干年,美国的医疗体制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发生了重大改革,走出了愚昧,走向了现代化,描述了流感如何爆发,如何扩散,人们在流感中的应对,科学家们和医务工作者是如何奋力抗击流感,也述说了大多数情况下的政府的不作为少作为等及对疾病传播的影响。作为一本有关科学有关社会的历史读物,该书的情节安排非常具有可读性,对事件和人物的描述很生动具体。同时,也因为该书的翻译团队有着很好的科学背景,翻译很尽心尽责,才能使得这么一部严肃而生动的大部头能够精准地以中文展现。

  因为曾经经历过2003年的SARS,所以我对书中描述到的很多情节是有着感性的认识的。书中的美国政府因为面临一战,国内的各种宣传和生产都是为战争服务。为了防止人民出现恐慌,美国政府在关于流感的消息上和行动上就很消极,这和2003年中国政府采取的措施非常不同。我记得 2003 年,SARS主要在大城市爆发,我家的小城市依然采取了最严厉的隔离措施。最开始是在公共场所中定时定点地消毒灭菌,包括军队医院在内的各大医院也修建出了专门处理发热病人的隔离病房,每个人都需要戴口罩(妈妈还亲自缝制了很多很好的口罩),每天每个人都要测量体温,稍稍有些发烧就需要报备并被送入发热门诊中去。后来疫情进一步严重后,学校等公众场所和非必要单位都停工停课了。因为学校停课,我们一帮子小孩就可以“赋闲”在家,说实话当时还是很高兴不用上学的。好在市儿童图书馆还定时开放,我得以在书籍和电视中消磨时光。当时的电视上的新闻铺天盖地全是疫情通报,最新的新增发病数量,死亡数量,对小汤山医院等专门医院中殉职的医生护士的缅怀等等。然而,在我们小地方,也许是因为防控措施到位,也许就是因为人流量少最终确诊和死亡人数很少,也许是因为我还太无知,当时并没有觉得恐惧。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我在一个炎热的午后,一个人走在空旷的被热辣辣的夏日照射得明晃晃的操场上的情形,想象着自己是电影中经常演的大灾难后唯一的幸存者。相比之下,在1918年的美国费城,虽然颇有远见的医生警告了在当地军营中爆发的疫情及其有可能出现的在平民中的流行,当地的政府官员依然允许了宣传购买战争国债的大游行。而后不出所料,费城陷入了大流感的大爆发,众多病人因为疾病死去,而负责的政府官员引咎自杀。而军队卫生官员警告将领限制军队调动的建议也未被采纳,使得疾病跨区域大流行。甚至很有可能传播到了欧洲,间接造成了当时德国军队的溃败。

  与政府的消极相比,科学家和医生们在抗击流感中的工作就颇为可圈可点了。在一战和大流感之前若干年,美国的医生水平还非常低下,很多医生没有正统的科学的医学训练。而韦尔奇等人为了改变美国的医疗状况,使得美国的医疗水平能够跟得上欧洲的前沿水平,对美国的医疗研究体系作出了巨大的改革。韦尔奇等人参与创立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洛克菲勒研究所等培养经过专业训练的医生培养体系。这些新创立的医学院和研究所极大地改变了美国的医疗体系,为美国在一战和抗击大流感中提供了众多的合格的医生和科学家,虽然数量上依然远远少于需求。这些一流的研究所和医学院为美国后来的生命科学研究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基础。在对抗流感的战争中,因为政府为了减少居民的恐慌,隐瞒信息,并且没有采取很多必要的隔离措施,使得人们大量被感染,这些使得本来就过载的医疗系统愈发岌岌可危。没有足够的医生,没有足够的护士,没有足够的床铺,同时相当多医务人员也在大流感中殉职,这些情况都加重了与疾病抗争的医护人员的负担。然而这些医生和护士们依然超负荷地在危险的环境中工作,试图抢救一条条生命。同时,科研人员们夜以继日试图搞清楚究竟是怎样的疾病在吞噬着鲜活地生命,又是怎样的致病因子造成了这样的流行病。科学探索本来就是一件很艰难耗时的事情,在大流感期间,时间更是极端缺乏。研究人员们做出了众多错误的结论,也做出了众多正确的研究。有的医生专心致志争分夺秒搞对疾病的一个具体细节的研究,也有绝望的医生毫无头绪的做各种尝试。但不管怎样,人们都在为抗击流感做着所有自己能够做的事情。书中对众多具有杰出贡献的研究者和医生的人格的描述都十分精彩,发人深思。

  涉及社会和公共的事情基于科学却也绝不是科学,正如书中提到的:医学极其贴近于科学却又永远不能成为科学。大流感或许不可避免,但是依据医生已知的科学知识,政府采取正确的措施完全有可能避免众多的死亡,然而政府没有做到自己该做的事情。在大流感的初期,医生和护士们固然不知道该怎样治好病人,然而医生和护士们忙碌的身影就是人们的坚定的支柱,人们的恐惧会减少,行动会增多。现实世界从来是复杂的,多变的,然而我们正是生活于这复杂的,多变的现实之中,逃避不得。

  《大流感》是非常好的描述关于医学、科学、社会和人性的历史中的一个片段的书。书以一场大流感反映了那个年代与那个年代的人。反映了那个年代的社会中的一个具体的角度,医学与科学的发展,公共卫生的发展。也反映了疾病对于人类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的不可磨灭的影响。这是一部非常值得认真阅读的书,希望有机会我可以看看原版。

  《大流感》读后感(五):血的史诗,医学踏血前行

  在读这本书之前就已经知道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人类历史上最璀璨的时代之一,不过那时候是只知道对物理学和化学而言是这样,现在才明白那个年代果真是现代自然科学的辉煌年代,是有金色光芒笼罩的黄金时代。大流感的那个年代,1918年前后,恰好是一战快要结束的时候,那是刚从世纪之交中苏醒过来的世界,整个世界在不断地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一战虽然只限于欧洲,20年后二战的战火就已经燃烧了全球。这本书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建立谈起,那是在大流感发生之前的事情,但正是因为霍普金斯,美国医学的面貌改变了,才有足够的实力去对抗大流感,才会有艾弗里(Avery)在基于肺炎链球菌的研究——一项与大流感直接相关的研究上引发了现代生命科学的一场革命,最终造就了现代分子生物学。

  从历史纪实的角度来讲,这本书讲得有点过多。虽然我理解作者讲了那么多韦尔奇的故事、霍普金斯的故事美国为何参战的故事其实是为了扩充这个背景,毕竟历史不是一个横断面,每一个事件的发生都有它的背景在,可是这样让整本书显得冗长,让我差点读不下去。不过大流感——从书中讲的那些事中可以判断——确实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大事件,所承的"前"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医学随自然科学发展而走向现代、美国医学教育体系开始变得现代化的一个大背景,启的"后"则是大流感时期的研究所直接导致的一系列大事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艾弗里研究的肺炎链球菌所导致的现代分子生物学革命。

  书中开始其实一直在讲一个人——韦尔奇,一个在当今医学教材中只有在提到产气荚膜杆菌的时候才可能会提到的人。在没有读这本书之前,我甚至不清楚这个人的存在,不知道他在美国现代医学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便是世界范围内现代医学的发展中起到了如此重要的作用。他有着一种神奇的魅力和慧眼识珠的天赋,他改造了美国医学的教学模式,使霍普金斯从零变成如今全美乃至全世界最好的医学院。可是他却不为常人所知,他终身未婚、他孤僻,但他又很善于笼络他人。韦尔奇像是一个幕后的英雄——对于普通大众而言,而对于那些被普通大众视为英雄的人——那些科学家们,他们明白韦尔奇的贡献无人可及。书中提到的其他人物多少有些韦尔奇的影子在里面,保罗·刘易斯、艾弗里还有其他与大流感直接相关的人,他们被韦尔奇所吸引,他们是韦尔奇所挑选,他们也是韦尔奇的一片影。

  抛去这些冗长的背景和人物,这本书对大流感本身的描述相当不错。从威尔逊政府的作为到科学家们的努力,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大流感流行的惨状,每一丝都很有画面感。这场被当时的人称作"西班牙流感",后来又被认为是黑死病的流感流行开始于美国的一个偏远小镇,病毒随征兵流散到了军营,又从军营流散到另一个军营,然后随军队流散到了欧洲战场,随劳工流散到亚洲——尤其是印度和中国。死亡率之高,远超普通的流感,并且当时刚开始在医学中使用数学——简单的数学,尤其是统计学的那群医生发现,死去的往往是青壮年。可以想象当时的美国和全世界有多惶恐。那时现代医学才刚刚开始有了理论,科赫的病菌学说刚刚被承认为事实,抗生素尚未发现,旧的医学被推翻了,现代的有效的医学尚未完全建立。当时对免疫系统的研究较多,已经有了抗毒素血清,但是肺炎链球菌——流感最常见的继发感染血清型大多,难以出现一种完全有效的血清。总的来说,科学家在努力,但是死亡在继续。而政府,像在战争中的所有政府一样,在封锁消息,在试图消除惶恐。当时流感还未流行以前,美国上下已经是同仇敌忾,已经在战争状态,监视国民,监视外来移民——尤其是德裔移民。流感爆发以后,为了不让士气低落,消息一直被封锁,政府不做任何事来防止流感的流行——害怕引起民众恐慌,直到大批大批的民众开始死亡。在军队,军队领导完全无视医生的建议,毕竟当时的医学还尚在襁褓,流感一直在军队中蔓延,一直蔓延到全世界。这是现代医学发展开始以来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医学与各种领域的摩擦,以及其他领域之间相互的摩擦将深深地影响我们的世界,造就了我们现在所见的一切。

  从很多角度来看,上个世纪初是全世界非常非常辉煌的一个时代。物理学的相对论与量子论,化学借由量子力学而发展起来的现代理论,遗传学理论的再发现,医学借由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的发展而日臻完善。可以说那是一个奇迹的时代,那个时代所涌现出的杰出科学家们创造了传奇。人类历史上从来不缺天灾人祸,可偏偏就是这些灾祸铸就了每一个时代以及后继时代的基调。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可能要感谢大流感,感谢大流感带给我们现在这个医疗完善的时代。

  但是我还要多说两句,这本书的第一章回忆了医学史,里面有几个很有趣的观点。其中有一部分关于理性演绎与逻辑思考而产生的医学——传统(希波克拉底-盖伦)医学与实验与理论并重的科学化的现代医学之间的过渡。盖伦将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高度抽象化,使其变成不可知的非实体概念,因为这个学说与"解剖事实不符"。听起来很熟悉吧,简直如同我们的传统中医一样。可是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这样纯粹理性的逻辑演绎不适用与自然科学中的很多部分。我们首先要有一个观察和实验得出的坚实基础,才能去使用逻辑。其实要做的工作很简单,所用的数学——大多数是统计学也很简单,可是这背后所蕴含的现代思想,则要在希波克拉底诞生千年之后才出现。而这样的思想一但出现,传统医学马上土崩瓦解,转而逐渐形成我们现在的现代医学。

  其实书中还有很多地方我没有提到,有很多地方穿插着一些非常有趣的观点。好多东西可能要等我再次读完之后再来补充。总而言之,一句话:这本书确实是一部杰作,值得一读再读。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大流感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