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家世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7-20 05:1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家世经典读后感10篇

  《家世》是一本由余世存著作,北京时代文书有限公司出版的290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2013-11-2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家世》读后感(一):家世

  近日读余世存先生《家世》一书,颇有感触,未及读完就萌生写我的父母家庭念头想想自己已到而立之年额头鬓角白发已生,却谈不上事业有为,工作学识无所建树,但父母家庭教育培养让我踏实的过活这三十年,确有必要思考梳理。如余先生在书中序言所说,“我们中国人的人生立得晚,将立未立或立起来时总是忙碌异常少有心思做这类‘自我整理’。”念此,忆苦思甜也罢,慎终追远也好,吾虽达而立之年,但阅历经验认知层面仍有欠缺,斗胆一试,对父母家庭做一个不完备的“总结”,亦待后续可修可补。

  一

  开始我也想从家乡文化环境中寻找乡土文化对家族影响无奈学识浅薄,总结不出家乡有何文化底蕴。我的家乡鲁山地处河南西部,平原与山地接壤地带,算是历史悠久的县镇,县名由来已久春秋之前就有鲁阳之称呼,但从我的熟知的文化层面上来说,历史上鲁山文化名人并不多,墨子故里(存争议)、刘姓始祖刘累、在评传小说中较活现的岳飞部将牛皋算是可圈可点之人,其它我有印象的还有元次山碑(在我高中母校校园),有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一首《鲁山山行》: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从中看出,鲁山的山水环境应是不错的,现在家乡大力发展旅游业看来也是顺其自然而为。

  从历史文化上寻根受个人学识所限,未能溯本求源,但也可以看出家乡缺乏文化的主题性,无甚鲜明特点。如果非得溯本求源从历史文化环境讲起对社会人的影响,那么就从河南这个大的地域环境说起。河南自古是中原腹地,繁盛绵延数千年,文化、语言民族理念饮食早已互相交织分不清楚,缺乏形成特色文化的天然土壤

  这种情形下河南人也形成了鲜明的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土”,河南的方言就很土,给现代人感觉就是难登大雅之堂,至于网上流传诸多的河南话段子我都不再一一列举,有时电影电视中偶尔蹦出来一两句河南话我们自己也觉得不中听,惹人发笑。“土”往后延伸一个意思是易落地生根,另一个意思是老实能干活,这是第二个特点,路遥在《平凡世界》一书中将河南人称为“中国的吉卜赛人”,称如果没有国界的话河南人可以走遍地球生根发芽,并高度赞扬了河南人老实踏实能干的特点,这个从现代社会中河南大规模外省输出“农民工”就可以看出。第三个特点就是精明,这与前面所说的老实并不冲突,河南人老实但不笨,有着精明钻营劲儿但有时也会聪明过头,前些年社会上、网络上大规模声讨河南人行骗行径,就侧面反映了河南人精明的一面,但太精明了便是另一个极端了,反而影响到自己。

  当然,有着这种天然特点的地域环境,处于社会人的李家也是跟着“沾光”的。

  二

  实在的,我对李家祖上是否辉煌过并无了解过,既然无大人物传说故事流传给子孙后代,便只有老实平凡之说了。幼时没有资讯年代小孩子之间比牛,便是跟大人物同性者与有荣焉,记得李鹏当国家总理时,村里李性的小孩吹牛时都有了光彩

  村里有两家大姓--李、杨,至于李家这一支从哪里来,少时上了学懂了点知识后如此询问爷爷,爷爷神秘的让我把小脚丫伸出来,指着小脚趾甲上增生的一片指甲,说我们家的人很早是从山西大槐树迁过来的,这个增生的指甲便是证据,只要是大槐树那边过来的人都有。这个说法暂且解决了家族从哪里来的地域问题

  爷爷生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少时亡父,兄弟二人仅靠爷爷劳作为生,爷爷一生种地劳动,未离开农村忠厚老实;略通文字,写得一笔不错的毛笔字,至今每年家里春联都是爷爷亲笔所书。也由此“特长”,常被邀请处理些村里行政事务,渐渐的在庄上也有些许威信。父亲兄弟姊妹六人,他排行第二。他生前和我交流时,我了解到他小时候吃到的苦,幼时家里孩子多,生逢那个不缺乏精神信仰却无温饱的动乱年代,缺少粮食,常常吃不饱饭,还要上工赚工分,种地、砍柴、喂牲口,样样都干,正是吃壮饭长身体年纪,却无粮食可吃仅靠红薯充饥,大伯、父亲、三叔饿得面黄肌瘦肚子很大,父亲告诉我说经常吃红薯就是这样子,至今大伯、三叔不爱吃红薯。父亲那一代少年时期吃苦耐劳肯干持家,应该说现在仍有保留,父亲兄妹几个都不懒,会干活,能做家务,最大的特色就是都下得了厨房烧得一手好菜。应该说,这和他们年轻时吃苦劳作的经历一脉相承的。

  如果说勤劳肯干是爷爷那一辈遵循,父辈后天经历也可培养出来的人生品格,那么勤俭节约是爷爷那一辈坚持至今的坚持了。爷爷奶奶保持了一贯的朴素、节约,从我小时上桌吃饭就告诫我,吃饭要按量盛,吃完碗里不准留饭;吃饭时饭粒不准掉到桌子上,不浪费一粒粮食;剩菜剩饭要么喂牲口,要么留好下顿接着吃。他们是这么要求我们的,也是这么做了一辈子,堂弟小时调皮吃饭撒一桌子没少挨二老训斥;前年,八十多岁的老两口在家吃剩饭闹肚子疼,被紧急送往医院住了一段时间;去年堂弟媳妇生孩子,奶奶欢天喜地照顾,没几天气冲冲的回去了,原因是堂弟家里剩菜剩饭统统都倒掉,她看不惯浪费粮食。在子女成家立业后,家庭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二老在村里穿着从不光鲜儿女们给买的新衣舍得穿,一直朴素示人。这样传统保守家风到我们第三代已经弱化的不得了了,时代在变在前进,在我们这一代养成大手大脚习惯同时,他们仍坚守宝贵的朴素的、勤俭持家的传统。抛开道德是非不谈,可以看到,我们家风的传承也有保守固执的一面。

  爷爷忠厚、平和平实善良性格传承了下来,三代以来无有大奸大恶之人。在我记忆中父亲一直是温和的,连动手打孩子都很少,父亲的忠厚、温和的长者之风为他攒下了不少的威信,我那年轻时顽劣的两个舅舅在父亲生前都很服他,家里的事或朋友的事很多人主动找他商量,请他拿主意。父亲的这种品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我,我自小就被家族中人称为老实孩子,品行端正成长以来我也谨言慎行,谨遵做事做人道理,这也是受父亲的影响。虽说忠厚老实渗透到家血液当中去,但老实不代表易受欺负,没有脾气,四叔年轻时和三叔争吵,脾气上来竟操起菜刀砍向三叔,在三叔腿上留了一道伤疤。我虽说从小被称为老实孩子,但脾气上来也被家里人称“犟得像头驴”。最让家里人头疼、性格最不像李家人的是五弟(排行第五),自小顽劣不堪,自小久经棍棒教育却一直无好转,信佛的大姆一度失望的认为这是前世的“报应”,全家人拿他没办法。随着年龄增长,这几年想不到五弟竟然愈来愈稳重,全不复少年之模样,实令全家欣慰总的来说,虽有性格暴躁突变,但温和、平实的基因还是在家族的血液中起着主要作用的。

  家人的另一个特征就是重教育。爷爷略通文字,但受文化教育程度不高,奶奶根本就没有上过学,一辈子都是老实巴交农民。就这样一个家庭,至今已培养出2个硕士、6个大学生,后面几个堂弟堂妹应该会让这个数字继续上涨。这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已然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成就。听父亲讲起,他和大伯当年考大学是奶奶拿着棍子打着去参加考试的。奶奶是个没有文化的人,但她是明大理的,比一些所谓文化人还要懂得学习对孩子人生的重要性,对一个家庭的重要性,懂得教育孩子去学习并付诸于行动;她的“棍棒”落下也是有重点的,她教育我的父母,孩子有时需要打,但打孩子不许打头部、扇耳光,可以打屁股手掌等身肉厚的部分。父亲兄弟姊妹六个上学能上到什么程度,她和爷爷就供到什么程度,只父亲这一代就出了1个硕士、2个大学生,其他3个都是高中毕业,这在当时的年代是很了不起事情。但她做到了,并且影响到整个家族对教育的重视。到我们这一代几个大点的孩子上学期间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这也是受家庭大环境的影响的。三叔上学读的师范,毕业后在中学教过数学,后来转到政府上班了,我读小学初中时候大姐、二姐没少受过三叔的辅导,一到周末就到家里给我们三个辅导功课,应该说,我们三个上学期间成绩都不错,有一份好底子,很大一份功劳是属于三叔的,虽然那时我们几个都很怕他,但现在我感谢他。

  三

  据说,当年奶奶棍棒教子进考场考大学,大伯是硬着头皮进去了,竟然一举而中,毕业后先是在中学教书,后走上仕途,“学而优则仕”,应该是平民家当时最好的前途了。而父亲也许是血液里倔强因子发挥了作用,执拗着没去考试。带着河南人身上“吉卜赛人”的天性,父亲背起背包同乡年轻人到外闯荡做生意去了,期间也收获了一门姻缘,也就是认识我的母亲。父母在外漂泊的经历,尤其是母亲全国大部分地方她都去过,对文化程度不高的父母来说,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使得他们的人生格局跳出来农村狭窄视角,不拘泥于农民旧时传统的思维,对很多事情的看法见解都有开放开明观点,这对他们所给予孩子的教育也是有益的。

  父亲年轻时候的事迹大多是母亲告诉我的,他们是在在外漂泊过程中相恋后来结合的。她说父亲年轻时一表人才,长的很帅,也很有才。这时母亲总记得“挖苦”我一下,你长得和你爸挺像,但你还是没有你爸帅,尤其是眼睛,你没有你爸眼睛大,何况你是单眼皮,你爸是双眼皮;你爸会吹笛子、口琴,会拉二胡;……母亲追忆起父亲来是一脸神往,还爱拿我作比较,我一般也接受这种“打击”,主动承认子不如父,虽然工作生活中也有人称赞我“帅”。可能我继承父亲的优点不多,母亲对我是不太满意的,但父亲温和的脾性我是勉强沿袭继承下来了。在我记忆中父亲一直是温和的,很少对我们发脾气,很少动手打我们,从我奶奶起家族里秉承“棍棒出孝子”的家教后,父亲的少动手甚至不动手,对子女后天性格的影响是有效的。至于父亲多才多艺以及对音乐有较好的辨识度,我是无所继承,我对“1234567”念成“哆来咪发嗦拉西”实在是颠倒不过来。母亲所说的父亲懂音乐在我记事之后应该表现的很少了,但我知道父亲识得音乐简谱,我上小学初中的音乐课本他随手捡起,就能识谱教我唱里面的歌曲

  你爸是个好人,但好人不长命,母亲是这么说父亲的。父亲是个真正的好人,他活了四十岁,一生吃苦无数,该到他享受生活享受子女人伦之乐的时间,他的生命戛然而止。父亲在外闯荡几年后,就到县里梁洼镇的国企煤矿去谋生,从最基层工人干起,到组长生产队长,到后来的副矿长,事业正隆时却因一场病延喘五六年之久,恰逢上个世纪末单位效益不佳,国企体制改革医药费单位没帮上什么忙,他辛苦攒下还算殷实家底也随他而去,财富由他创造亦由他带走。但父亲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他是个宽厚、知礼的好人,却也不乏智慧精明。“上得了厅堂”,他从基层步步干起,有基层经验也有领导能力,说话办事很有思路,常给亲人朋友出谋划策;也“下得了厨房”,食人间烟火,他对父母至孝,礼妻子,爱孩子,脾气随和,勤劳能做家务,还烧得一手好菜,以前家里来客人都是父亲主厨。父亲的品格赢得了周围亲友信任,在这种氛围下,耳濡目染的我不可避免的受到父亲的部分影响。

  父亲虽没有上过大学,但好读书,喜读史书。这也许跟家庭教育环境有关,父亲兄弟几个都喜欢读书,我们这一代兄妹几人也大多爱读书。家中好读书以大伯尤甚,大伯家中藏书也颇丰,多经典历史文化典籍和外文经典,对少年时代的我,大伯家无疑是个梦寐以求的宝库,我上学空余就喜欢到大伯家书房看书,也许是那个时代课程教育的影响,我大量阅读外国经典小说著作,后来发觉外国人思想思维写作方法现实教育传统相差较大,慢慢转向中国古典传统文化的书籍中去,但西方小说著述无疑也开拓了我的思维,给了我平等民主自由观念。我受父亲影响,也对历史地理痴迷,那时常和父亲一起讨论历史,父亲也不以我年小而忽视我的意见,如此也促进了我在历史地理课程上的进步,从小我的历史地理都是班级上最好的,语文底子也非常之好。父亲教我知礼、守礼,注重对我礼仪的养成,他教我如何待人接物,如何从小节处保持良好形象。自小他带我勤洗澡、勤剪发,不蓄胡须,教我做一个干净的人,他在去世前的一天,在病床上看到我几天未打理的头发,嘱托我现在长大了,男孩子以后要注意人形象了,头发要勤洗要收拾的利利索索。我至今仍记得并做得。

  相对于父亲的宽,母亲对我们的要求就严多了,她很好的秉承奶奶的棍棒理论,坚信对于孩子来说,皮肉的记性要比脑子好。自我记事从小到大挨的打基本上来自母亲,她对我们的很多要求基本是靠棍来监督贯彻的,所以从小我都不怕父亲,但怕母亲。母亲只有初中文化,但对子女的教育无疑是非常重视的,小学时我先是在老家农村读了两年小学,母亲发现我读书还是个苗子,怕在农村耽误了,便让父亲把我转学到父亲所在单位的小学;又读了两年发现我读书还是快料儿,又让父亲花钱找门路给办了商品粮户口,转学到县城最好的小学去读书。古有“孟母三迁”,母亲也不遑多让,她虽然文化不高,但多年走南闯北增进了她的见识,开阔了眼界,加之我家一贯对教育的重视,使得母亲对我们的学习要求近乎偏执了,当时到县城转学还有入学考试,母亲顶着七月酷暑,每天骑车带我到学校找老师给我指点辅导功课。入了学之后四年级的一次中考,考完试回到家我对母亲说考的不好,母亲生气了立马把我揍了一顿,不过后来的考试结果让我和母亲傻眼了--我考了班级第三名,这应该是我记忆中挨打最冤的一次了。母亲对我学习的要求一直持续到现在,甚至我工作之后她还时常在电话中询问我学习了没有,到这两年才很少问起。

  母亲无疑是坚强的,从我父亲去世起,我和姐姐还小,她一人扛下了家庭所有的负担。姐姐出嫁时,她认为完成了父亲留给她的一项任务;我上大学、工作、结婚,至此她才认为彻底完成了父亲留给她的任务。她任劳而少恩怨,满心想着都是她的一双儿女能过好、活好,至于生活的艰难、无奈无望,她大多憋在了心里。跟父亲一样,她爱干活,爱干净,她每次一来我郑州的家里,都是先收拾屋子,回老家前也是把屋子收拾利索,能洗的衣物全部洗了才走。虽说母亲对我们学习上要求很严,但在生活上一直宠着我,要求比较随便,这多少也影响了我的人生习惯,稍懒易随意。培养一个好习惯不容易,等我后来多明白时已经晚了。

  母亲也是跟潮流的,她很乐意接受新事物,这点我觉得我遗传了母亲的优点,我一直对新事物、新思想有较好的接受度。她现在可以用手机跟我、儿媳妇聊QQ,可以在QQ群里和朋友聊天,懂得用微信发语音,前些日子还打电话请教我如何发空间状态。但母亲在思想观念上还有保守固执的一面,她迷恋于家族传统观念,并且信奉神佛和命理之说,我考上大学后她不顾身体孱弱非要奔波去到佛祖面前还愿;我多次用科学给她解释鬼神的荒谬,但她从来不信我的学说,性格里的偏执让我每次都是白费口舌。其实这也是受家庭大环境的影响,祖父辈、父辈们对此说一直持保留态度,甚至于相信,但我们这一代孩子都是疑且不信的,从小与大人争辩,这也说明了家庭对我们年轻一代的科学教育还是有效的。其实母亲这样,我想到一个更深的原因,就是在父亲病后多年治疗未愈,母亲也许对此产生了绝望,祈求在神佛中获得希望,亦望此庇护她的儿女。我同情并理解母亲在精神上的寄求,在心里包容她,我爱母亲。

  五

  把父母亲人这样梳理一遍,尽量希望平静、客观、理性的去述说,但中间仍有几次感慨,父亲的英年早逝是我心中最大的遗憾,如果他还在,我想我现在会更好。真正的生命旅程都是从零开始的,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哪一环都是遗憾,若能以完满的人生姿态与社会去碰撞,经历才谈得上可能完全理解并实现人生。但毕竟世界是残缺的,这样的人太少。

  我已经知足了,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家庭,但父母亲人为我们充当了渡船人,把我们渡向彼岸,渡向幸福光明。应该说,父亲这一代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了农村,认清了农村之外的格局,又把我们第三代人送到了大城市,现在我们堂兄妹多人都生活在了郑州,并找到了各自的事业。去年,家里第四代中第一个男丁来到世上,也算是“四世同堂”了。但这对于生活在中国普通一家庭来说,是很大的福分了。

  尽管现代家庭渐渐从传统的“四世同堂”演变为从西方社会舶来的“小家庭”,但家族的意义、亲人的意义不该也不应该被现代潮流所拍在沙滩上消逝。我们只有在继承的层面上才可能将好的家风、家规显现出来,后代人可以记住前代人的教训,在这个既功利又理性的社会上明白存在的意义,去珍惜生活,慎终追远,继往开来。

  谨以此文献给我至亲的家人。

  《家世》读后感(二):家世中看到的读书意义

  “一代人的时势权力并不重要,要在自己是否给予了孙命运展开的空间,要在子孙是否跟自己构成一种精神的谱系。”

  《家世》是一部围绕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家族的传记作品。以姓氏入手,整理历史典籍并评论,或从身边的名人好友追溯到其前辈。写儒家“孔”、道家“张”等17个家族,外加世界十大财阀家族之一——对金钱狂热的罗斯柴尔德家族。

  在最后的章节也写了自己本家余家,附录里写了对母亲的功德,并对“世族”与“士族”做了简要的概述和科普。

  整本书语言朴实,没有华丽的歌功颂德,平实的语句中体现了从家族、家训、家风永不衰竭的精神传承中,其中的每一名成员命运造就的自然与必然。

  这本书是以部分姓氏为代表的文人将士家世的缩影,从第一代的出生,到每个历史节点名人的境遇,有饱读诗书的圣人,有白手起家的富豪,无不例外都因勤勉,与命运抗争。而家族精神的延续离不开前辈的榜样作用,离不开前辈对后辈的教育,离不开家人血脉相连的小情怀,更离不开家国的民族大情怀。

  01朝内无人莫做官,家门无关莫经商

  “朝内无人莫做官,家门无官莫经商”,此话出于一位老太太,在她丈夫去世后,继承丈夫的遗志,全力培养儿子们读书。而她就是为救国创办京师大学堂的孙家鼎的母亲。她认为,在官本位的中国,最终必须以官为中心,而读书就是为了改变命运。正是老太太朴素却极具真理的对人生的看法,这是一种家人奋斗目标的确立,造就了后来孙家五兄弟都是进士,四个官至侍郎。

  孙家鼎一生做官,从未与商界结缘,但是他的家族却异军突起,迅速成了闻名中外的实业家族。其中原因也得益于联姻。帝党孙家鼎和后党李鸿章同为安徽老乡,相邻情谊冲破了政治立场扩大到了儿孙的婚姻上来。

  读书成才做了官,官场上有了政治地位,有机会接触了商,正应了老太太那句真理,而读书是改变命运的源头。

  02书读与做官

  钱家开创之祖钱镠之雄才在钱家历史上有着空前的影响,虽布衣出身,一生却极具智慧,如何保住家人的富贵是他关心的主要问题,六十岁时立家训八条,而后人将其平时言行记录整理为《钱氏家训》,分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四大内容,这也是为什么钱家能成为一个绵延千年未曾中断且代有人杰的典范。

  钱家在近代院士级的学者就有一百多人,最负盛名的是“三钱”: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一诺奖、二外交家、三科学家、四国学大师、五全国政协主席、十八两院士”。

  吴越王钱镠是钱家人发奋学习的榜样,虽出身贫寒,以武起家,但晚年好学对后代的教育也非常看重,家训中“子孙虽愚,诗书须读”。世界著名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先生曾戏说:“我们钱家人喜欢读书,书读多了容易当官,当官的容易出名。”而这种“好读书”的家学渊源相传至今。

  03读书与经商

  荣氏二兄弟荣宗敬、荣德生早年因家境贫寒,先后离开了学堂去上海谋生,起先在钱庄当学徒,而后开了自己的钱庄,后遇生意清淡,二人带着小积蓄南下广东、香港开了眼界。

  对香港的繁荣大为惊叹,荣德生拼命阅读香港出版书籍,其中《美国十大富豪记》和《西方事业杂志》对其影响深远,直到七十多岁接受采访时,还能一口气背出美国十大富豪中的八位。

  从外国进口的物资中,发现了面粉需求的商机,兄弟二人引进新机器制造面粉,刚起步遇到股东撤资,咬牙坚持下来,最终发展到在国内首屈一指,多加面粉厂经营,同时创办了纱厂,引进国外机器,提高产量,荣家两兄弟成为当时无人能敌的“面粉大王”,“纱布大王”。此外,荣氏兄弟还致力于家乡教育公益,并集资建桥。

  荣德仁为荣德生的四子,喜好资本运营。荣家是当时国内最大的资本家,但遇到国家要公私合营时候,好不犹豫的顺应时代的发展,支持国家的政策。改革开放时期,提出了吸引外资兴办实业的建议,这也是中国国际投资信托公司的由来,简称“中信”(CICIC)。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2005年辞世时,新华社发的通电称他是“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卓越的国家领导人,伟大的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战士。”

  04读书与做人

  在书的最后章节提到了作者本家姓氏余,没有显赫的命门望族的背景,作者很谦逊的称余家从零起步,家族历史无从追溯,没有丰功伟绩的显赫,父辈老实做人,勤恳一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给两个儿子成就了根红苗正的背景而可以参军的机会。

  母亲虽然自己识字不多,但一直要求孩子都好好念书。作者亲历的事情读起来更加的感人,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父母亲以及对于这个大家庭的爱,让作者学会了珍惜当下的生活,学会了感恩和身上肩负的责任与对社会的回报。

  通览全书可以看出一个家族兴盛的延续都离不开读书,读书赋予了人们智慧,智慧去指导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智慧的凝聚化作一种持续的精神动力,前人奋进的力量带动了后人的继续前行。家运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而家运的兴衰与家训、家风息息相关,与是否重视教育,是否好读书相关。

  而当下,浮躁教育的背后的唯分数论依然存在,读书更多是为高分,为了功利。所以可能原有的因喜欢读书的热情,在很大程度上被泯灭。我们不否认读书会给我们带来更接近目标的影响,只是如果我们因喜欢读书而读书,而后由读书带来的水到渠成的效果,那便是再好不过了。

  《家世》读后感(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成百年人家无非积善,天下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家世。这是余世存先生随书附赠的条幅,也是正本书的核心。

  初读字条不禁赧然,好像是读书的广告语,不过细细想来,倒也道出了书中众多百年之家的共同点。在书中的众多家族里,大都是家族中有一名强人的出现,通过权威的声音建立一种价值观和积极向上顽强拼搏的精神,从此无论族人身处何方,身至何位,都可以家族精神自立(也就是所谓的精神归属吧),自此人才层出不穷也自在情理之中。

  就这本书而言,题材很吸引人,语言平实,但每篇文章结构雷同,材料似乎也欠充实,后几个家族貌似想引至寻常百姓家,不过就读者角度而言,很是不成功。满分十分,此书5.9分。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天下第一善事唯有读书!

  《家世》读后感(四):【摘录】+【感想:庞大标题下力不从心的作者】

  【感想】

  标题庞大但是内容浅白没有力度;史料堆砌的简单无力,都没有进行稍微有点深度的挖掘;抒发的自我见解既没有独到的角度,也没有鲜明的态度;强行穿插的文言白话显得不伦不类。白糟蹋了一个吸引人的题材。

  【摘录】

  “每一代人中,只有少数人能完全理解和完全实现人类的才能,而其余的人都背叛了它。不过这并不重要。正是这极少数人将人类推向前进,而且使生命具有了意义。”

  “真正的知识分子,一定天然地具有不带偏见的批评政府的自由倾向。这种倾向的产生便是缘于社会良心。而社会良心,产生于对利益的超脱和漠视、对公正的崇拜和信仰,还有人性的爱。”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在人生道路上不趋于低俗,在识见上不流于浅薄”。

  《家世》读后感(五):家世之后,再无世家

  家族给我带来了什么,这是我读完余先生的《家世》一直问自己的问题,于是我想到了自己的名字,在朋友圈写下“加倍努力,事在人为”八个字......

  数百年风云际会,十七家荣辱起落。“富二代”的光鲜背后,都有一段先辈的创业艰辛。后世代的家业凋零,都在风光时埋下祸根。这让我想到近日重读红楼梦的感受,似乎是无可逃避的盛极而衰的轮回。 然而中华文明的传承一直有着这样的哲学矛盾,一方面,寄望长治久安,千秋万代;一方面,推崇盈而未满,顺应天命。余先生书中所言这历历世家传承的文明精华,正是我中华千年,人类与规律抗争为我当代之人所留下的宝贵财富。

  所谓兴衰,现于名利;所谓传承,现于精神。创业先贤留给后人最可宝贵的,并不是物质的财富,而是精神的教化。无论是钱家的家训,还是罗家的家规。无论他们所信是儒,是释,还是道,甚至是基督耶稣。世家给后代带来更好平台的同时,更多的是带来了更加沉重的责任。负担家族传承兴衰的担当;负担社会大义的大器与生杀决断的魄力。这是我等屌丝出身所不具备的教化环境。我一直认为,所谓家教,来自于“言传身教,耳濡目染”。这也是近些年,我自觉差距,也越发的肯定出身决定论了。

  书中特别提到了志鹏杨家,三代贫苦,历世历劫,无不讲述大时代下卑微者的苦痛挣扎。在书中显赫名门映衬下极为扎眼,甚至不忍细读。阅后合掌,却对此书有了更高的评价,对家世有了全新的认识。即便是苦寒之家,也有为后世传承留下精神财富,修身自省,以方教化。待日否极泰来,开天辟地。

  另外罗斯柴尔德家族在书中出现,似乎是种“乱入”,西方人的家族理念,犹太人的金钱帝国似乎是面奇怪的镜子,照着镜子里的自己似是而非。民主社会下的家族企业神话似乎正在土崩瓦解,遥远东方世家文化的传承能量却从未退出。

  现代中国主宰文明进程的依然是几大家族,几大世家。现代中国的人文教化依然来自家庭。无非世家的概念淡薄些,家族的体系也有了微妙的变化,不必细数。

  回首就业十余年历程,常以“满腹草莽,碌碌至今”自嘲,以“天生几分灵,自强不息”自诩。今读《家世》,竟茫茫然。深感自责不足,自评过誉。然痛定思痛也好,怒儿发奋也罢,便有了开篇的那八个字,原来我的家教家风,家世传承精华,全然掩藏在我的名字当中,竟不能悟。

  家世之后,再无世家。自此发愿,望后人悼曰“无时无刻不在跟命运抗争,从未妥协;无时无刻不充满世俗欲望,从未满足。”足矣。

  《家世》读后感(六):承优良家风,以垂范后世 ——余世存《家世》

  14家百年家族传记,追寻几代中国人逝去的家族传承。 17位家族精英传奇,重温中断一个世纪的大家风范。作者以平和质朴的笔调,旨在唤回当代家庭伦理和教育,说清一个人的来处,以指明其去处。

  初读余世存的文字,一支生花妙笔,字里行间尽是文气和正气,一本《家世》,追溯百年中国家族兴衰,看千年传统的宗亲文化何以能根深蒂固的影响着今人的生活。作者笔下,既有宋家、卢家、蒋家、查家等的名门望族,也有蔡家、杨家、余家这样的平凡百姓家庭。无论伟大亦或是平凡,都呈现了家风家教的本源教育意义。慎终追远,养生伤逝,于《家世》中体会中国人的修身齐家之理。

  一个家族,历经世代传承,后代子孙无论是涉足商道如何巧手经营,还是跻身政坛大展雄才,亦或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时代在延展,后世子孙也在做着自我选择,各行各业虽不尽相同,但是一脉相承的却是一个家族的内在精神,或是说一种信念,一种家族的共同意识,一旦这种信念在家人之间形成,就在潜移默化中达成了一个家族的共识,并以一种隐而不见的方式影响着后来人。读《家世》,就是要读这份内在的力量。而今中国,虽已鲜见“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家庭成员也是分散各地,更多的是小家庭的组织模式,虽已难切身体会这份厚重传承的力量,但是父母的言传身教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吾今众辈为父母者,为子者,亦应在阅读中汲取最朴素的做人之道,施及子孙最好的言行示范。

  读宋家家世,感受到一种自由包容,汇通中西的磅礴大气。熟知“国母”宋庆龄,“第一夫人”宋美龄,就不能不知宋氏大家族。宋家的光耀成就悉不可数,隐于后的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宋耀如夫妇对孩子们实行近乎严苛的生存训练和意志训练,他们要求孩子“纳于大麓,列风雷雨不迷”。在雨横风狂的日子里,宋耀如带着孩子们顶风冒雨,忍饥挨饿,在野外徒步跋涉,以此锻炼孩子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他们对中西文化的汇通和包容,放眼世界的眼光仍是今天心灵封闭的中国人所应学习的。

  读卢家家世,肃然而起崇敬之心,不免感慨到一种圣人无我的境地。卢作孚说过:“人生的快慰不是享受幸福,而是创造幸福,不在创造个人的幸福,供给个人欣赏,而在创造公众幸福,与公众一同欣赏。”此等无私无我,一生俭朴只为大众服务的“现代完人”,也把这份理念很好的传承,他的儿孙们也多这样实践了。

  读蒋家家世,抛去两代王朝五世而斩的家族命运,蒋介石对蒋家“异数”蒋经国的包容、接纳和培养仍可见一个父亲的拳拳之心。抛去政治因素,父慈子孝的良好家风仍为今人赞叹。

  读梁家家世,方可知什么是“中国的脊梁”。梁济一生清廉,以自殉唤起“国人共知国性为立国之必要”,儿子梁漱溟秉承家风,一身正气,直道而行,被视为中国最后的儒家,即使在最压迫的时候,也敢于讲真话,担负起知识分子的应有之义。他的宽恕教育贯穿始终,后代子孙更是受此熏陶,淡薄明志,宁静致远。

  此外,任家的规矩,查家的谨慎内敛,聂家的清正,南家的周密等等,都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和体会。但是贯穿其中的家风家教并不是多么高深莫难懂的道理,反而是一些极浅显,极朴素,极原始的理念传承,包括坚韧、勤劳、好学、宽容、无私、正直等等。大为可惜的是,这些最朴素的道理却是今人难以企及和做到的,甚而是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渐渐的被抛弃了。

  书中既有大家族的家风,也有小家庭的家教。对杨家的叙写以及作者对自己余家的记叙,可以看做中国小家庭式的传承和影响。这些影响少了那些大家族的辉煌,如果说之前叙写的大家族都曾对中国历史的前进或改革有过推动作用,那么这些更贴近现代中国人的小家庭则是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了一种个人的价值,像杨志鹏先生,余世存先生,他们从普通的农村家庭生活中,受到父辈的影响,目睹现实生活的穷窘,从而奋发努力实现人生的一个更高阶段。

  《家世》的感人之处在于写自己家,也就是余家父母兄弟的际遇,非常普通的农村农民,非常普通的琐碎家事,就是我们身边熟悉的家庭和生命。从家庭家人联想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让我们看到自己,看到身边无数个生命,无数个家庭的存在的现实缩影。联想到父母晚年的孤寂病痛,不禁暗自叹息。

  《家世》一书,通过叙述十七个家族的兴衰命运,让我们看到了家风家教的传承和影响作用。中国人自古重视家人,重视家庭,更应让优良的家风传统代代传承。吾今国人,亦应反思和自省,一言一行,应为后辈之楷模,修身齐家,方可治国平天下。

  《家世》读后感(七):一本书提升我灵魂的高度

  文/Anlan

  我还深深地记得那样一个瞬间,在一间屋子里,我独自一人,趴在床上,闭着双眼,思考过去十年本应努力奋斗的青春时光,追悔莫及。现在,已是在这个世界存在的第26个年头,走上了工作岗位,开始对自己的人生有了现实的规划,期盼着未来几年后的自己将要成为的那个模样,为自己制定了一系列的学习计划,告诫自己,十年后不要再次悔恨不已。

  在一段时光里,我的思想被“工作”二字深深占据,努力追赶着一种说不清的社会环境,经常被“恐惧”围绕,恐惧着未来,内心经常挣扎着和很多优秀的人做比较,我开始学习多种技能让自己提升,希望自己在多年后拥有总是被人评论的“核心竞争力”。

  当我深深地陷在这样的境况中不可自拔之时,我忽略了很多除了工作以外的内容,在比较中生存,每天想着很多现实的问题,我逐渐慌乱起来,开始认真思索起到底什么是人生,什么样的人生才是适合自己的,才是真正应该拥有的,抛开数不胜数的、天花乱坠的外加条件,我,作为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走一回,到底该怎么做?怎么走?我该拥有怎样的心性,该有怎样的胸怀,该承担怎样的责任?

  这是一次从外在到内在的深入思考,感谢一本书,余世存老师的《家世》,让我能够在人生的这个阶段开始反哺内心世界,重审心性,提升灵魂的高度,它一定会影响我的一生,会指导着我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家世》这本书共记录了十七个家族,从蒋宋联姻这种大家族说到农民家族,对于前者,我只是仰慕、钦佩、赞叹,对于后者,却是唏嘘、感叹、领悟,多次留下泪水,为了别人的家族,也为了自己的家族,我逐渐明晰自己现在的性格和作为所形成的一些既定原因。我从一个小镇上长大,父母做些小生意,没有读这本书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家庭对自己最深刻的影响是什么,妈妈脾气不好,爸爸做事左顾右盼,但两个人却有着共同的品质——善良、朴实,我曾很浅显地想过或许两个人的性格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现在却能顿悟一些深层因素的力量,在性格及做事风格的背后,还有一个词叫做明心见性,我不是特别能理解它的内涵,在我能认知、感悟的范围内,在我认识到自己缺失的某种东西的情境中,觉着它是一种宽广的胸怀,一种隐忍、内敛、淡泊、安澜、自信、平和的心境,一种诚信、奉献、大爱、至善的美德。这样的心性能够让一个人舍己惠人、慎终追远,被后人铭记。

  书中蔡家家母郑秀莲是信佛之人,拥有并接受一切至善的信念,其家风是这位母亲示范的亲切、温和与情爱。在河南天灾发生的那几年,她忍饥挨饿,吃食留给并非亲生的孩子们,她经受了各种各样的苦难,为了供孩子们读书成才,挺过了所有的苦难过后,她却极为淡然。虽然是没有文化的母亲,却一直鼓励孩子们要干大事。因为有这样一位母亲,儿子蔡文斌也是一个宽厚而包容的人,做了很多伟大的事情,虽坎坎坷坷,却得道多助。他的孝更是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母亲在五十多岁得了一身病,在他的悉心照顾下,活到了九十七岁。

  富贵家族都有自己的家风,而穷苦家族的苦难是相似的教育,从杨志鹏先生的家族中看到了穷苦家族所接受的生、老、病、死的苦难剪影,但虽然都要经历这些过程,如何接受、用何种心态来接受仍然相差甚远。杨先生的祖母虔诚地修行,为了烧香,天不亮就出发,走夜路才能到家,这样的精神带给后人福慧。福慧到底来源于哪?是认清了即使辉煌的生命中琐碎也是占据着大多数的光阴之后,还能坦然去迎接、去享受;是能够接受生命的重创,做到脱离生死;是对苦命的生活永远保持一个笑脸……

  本书作者余世存老师在最后一章写了自己的家族,在他写母亲的话语里,有几句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她任劳而少任怨,对生活的艰难,无奈无望,她无法憋在心里自己消化,多少发泄了出来。跟父亲一样,她爱干净,却也时而用心,时而随便。多少影响了我们兄弟姐妹的人生习惯。培养一个好习惯不容易,等我们后来多少明白已经晚了。”写到年老的母亲,作者很是辛酸,像是厌倦了活着,一心想奔向另一个世界,母亲走时紧闭着嘴,不想再要这个世界的一点施舍。作者写道:“穷苦、病苦、弃绝都是母亲示现的方式,我愿像母亲一样有坦白生活在当下中国的人生观。”

  读了《家世》,你会感悟到更多以前从来没有深入思考过的问题,我也认真地想到了我的家族,我未婚夫的家族以及我们未来家庭组合之后呈现的模样,我有害怕,也有恐慌,因为父母们并没有那种心性,当他们面临病痛、死亡之时,面临生活的琐碎之时,他们不会很淡然,不会很超脱,这也有未虔诚修行的原因。想到父母,更想到自己,父母那一辈我无法去改变,那么我自己呢?我该如何去修炼自己的心性?在未来,我的心性不仅会影响我的一生,更会影响到下一代,那么,我又该做一个什么样的母亲呢?

  那些关键词——淡泊、安澜、平和、诚信、奉献、大爱、至善,是要践行的,在最终死亡来临的时候,微笑着离开,脱离死亡,这一生,修行结束。当有一天,我的孩子回忆母亲时,我希望她能说:“我的母亲任劳任怨,为我树立了榜样。”

  读完这本书,思绪万千,叩问心灵世界,品出一些超脱的滋味,一个人的能力与心性需要共同进步,又攀比些什么?又着急什么?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愿自己慢慢修行。

  《家世》读后感(八):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读《家世》

  “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

  曾经听父亲谈起过家族的历史,那有趣的描述总觉得在听传奇,从未能跟自己的出生成长联系在一起。父亲说我们这一支许氏家族晚唐时期由于某些原因迁移到江西,选择了一个远离喧嚣、宁静清秀的小村庄繁衍生息。这小村庄在江西境内也并不出名,但正因为它的平凡和安静,能够在城市翻天覆地的更新,人们急功近利的进步时,保存着某些古老的味道,比如它美丽的古塔,它标志难懂的方言,它独特的食物……

  在我的记忆里能模糊调出一个画面,大概5、6岁的时候,老家乡下的祠堂里,爷爷父亲等长辈们拿出了一本非常非常厚的书,当时被告知,那叫家谱。小孩子,刚会写自己的名字,在这样一本厚厚的书里,被指引着寻找自己的存在,当时留下的,只有新奇和莫名。

  家谱、祠堂、祖辈,这些词,因为一本书,于我有了新的生命。

  最近,跟朋友谈起想读描写大家族的书,朋友推荐了《家世》。这样一本书,介绍了17个家族的故事。初翻阅此书目录,前十几个家族均是国人耳熟能详的知名家族。必须承认,我是带着对这些家族何以成功的好奇心开始阅读的,但读过第一个家族的故事后,这书中不断渗透的家庭教育痕迹让我开始欲罢不能,越读越有味道。

  宋氏家族的故事已经在各种书籍、荧屏被我们了解透了,而宋家三姐妹是如何长大的令我觉得甚是有趣。他们的父亲,宋耀如,一个拥有各种头衔的大人物,在教育女儿们的时候,竟是“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实践者。我感动于宋耀如夫妇对子女实行的近乎严苛的生存训练和意志训练,这使他们的子女均拥有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在送女儿去美国留学时,宋耀如对孩子说:“爸爸要你们到美国去,不是让你们去看西洋景,而是要将你们造就为不平凡的人。这是一条艰苦的、荆棘丛生的路,要准备付出代价。不管多么艰苦,都不能终止你们的追求。”在这样家教培养下的孩子,不仅能够利用自身优越的条件吸收先进的知识,同时塑造了坚毅的性格和远大的理想,就这一点而言,是可成为影响中国人的大家族。

  说到梁漱溟,能想到的是他的著作,他的乡村建设实验,但我看到的,却是他给两个儿子取的名字。他说,因为“宽恕是我一生的自勉”,所以两个儿子取名培宽、培恕。宽恕,人类难得的体验,以毕生的追求为自己的孩子定下一生为人的基调,是可学习的典范。而这一点,也让我看到了学者之家的智慧传承。

  当然,这本书里还提到了很多大家族,比如卢作孚卢家、荣毅仁荣家、黄兴黄家、吴越钱家等等,他们各有各的成功之道,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各自守家的能力。一个家族的繁荣往往源于一个人或某一代人的成功,而成功之后为何还能够福泽几代人,甚至绵延几个世纪?从这本书里,也许能够找到不那么全面的答案: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对规矩、品德的养成、对子女个性性格的培养,还有,也许就是一种家族精神与个体的融合。

  说回我的那本家谱,我家乡那小小的简陋的祠堂。我从不记得祠堂上那几张老照片里祖辈人的名字,我也不懂过年时应该如何祭祖,我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回到那个平凡而安静的家乡,以后还有没有人能够记得许家的这些故事。不过,我庆幸我的记忆里有过这样的画面,我感谢父亲给我讲过的那些如童话般的片段。

  而这本《家世》带给我的思考和感受,让我感动。实话说,这不能算一本易读的书,它琐碎、凌乱,似乎能够看到很多,可是每一个又不深刻,让人容易迷惑。但是,正如这本书向人传达的理念,看过这些家族,我们要想的不是过去,而是如何在自己的家庭教育中吸收借鉴,你想向你的孩子传达些什么,传承些什么,是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家世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