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罗马人的故事(礼品装,全15册)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7-20 04:2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罗马人的故事(礼品装,全15册)读后感10篇

  《罗马人的故事礼品装,全15册)》是一本由盐野七生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00.00元,页数:525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罗马人的故事(礼品装,全15册)》读后感(一):I&II册读后小感

  整体来说在书中作者很有调理地叙述了罗马人的故事,有助于整合已有的很多碎片信息,例如:特洛伊战争,亚历山大大帝的影响,雅典的民主制度,罗马的共和政体,甚至有些有意思插曲,如:马拉松由来,阿基米德发明武器。。。再加上配有不少图片地图,能让读者对内容有更清晰理解。所以总的来说,此书作为入门书籍,可以一读。

  但是,从我已读的第一二本来看,此套书绝对没有任何文学价值(不知是否是翻译问题),和启发性(观点片面深刻)。

  首先,作者在书中没有能提出任何新颖独特的观点,甚至可以说简介非常的肤浅片面(但此套书完成时间前后有15年,也许随着作者知识积累,后面的见解会深刻一些)。从此书中能看出作者只是一味的对罗马人偏爱,对很多事件现象没有充分分析,只概括为罗马人品行好。我觉得作为一个学者,只以这样的原因解释发生的事件,实为草率和欠缺责任感,而且书中竟然还出现了“罗马人就是罗马人,所以。。。”这样的句子

  再则,由于作者多罗马人的过分偏爱,很多观点非常的不客观。例如:作者认为罗马人让迦太基人弃掉他们的都城迦太基且只能去里海岸线15公里处重新建城一点都不过分,是合情合理要求,而迦太基人不答应是太矫情(不愿意多走些路到海边),所以他们被灭是他们咎由自取,还让我很无语的列举了世上有多少大城市是离海边很远的。我想说迦太基几百年来的宗教文化就在那,那是迦太基人的根基,弃城就是弃掉自己的之所以是迦太基人一切而接受罗马的同化,这是任何一个有历史文明国家可能接受的。就像没有罗马城的罗马还是罗马吗,没有雅典的希腊还是希腊吗?不知是作者太爱罗马,还是必定不是一个真正的历史学家或什么大师,只能给出肤浅片面的业余分析。

  最后,此书语言上没有任何亮点,基本就是平铺直叙

  《罗马人的故事(礼品装,全15册)》读后感(二):版本瑕疵颇多,内容史料丰富,历史解释不足,读完感慨唏嘘

  版本评价:该版抛弃了原版封面的各时期雕像图片,代之以普通封面,有些小遗憾;15册中几乎每本书的译者都不相同,各册之间在某些人名上出现不同翻译,例如“费边”VS.“法比乌斯”,读来有些不习惯;错讹之处颇多,例如凯尔特人侵占罗马城的时间偶尔被写成“公元前290年”,编辑用心再校对一遍吧。

  内容评价:回顾罗马千年盛衰史,史料丰富,问题明确,但历史解释略显不足。

  1. 史料充足丰富:古罗马人的历史深深影响着后世欧洲,相关专著汗牛充栋,盐野七生的这套书以史料翔实而出彩。其历史参考资料书籍颇多,同时却不盲信,而是挖掘资料之间的联系和背后隐藏的信息;作者奔波于欧洲各地寻访古罗马遗迹,收集了各式金银币和雕像建筑而让读者形象感知古罗马人的变化;相关的历史时期形势图也可直观感受到罗马稳健扩张和面对蛮族入侵时的步步后退,如帝制时代国内各防线上的军团配置变化图。

  2. 问题明确:在追问罗马人为何衰落之前盐野七生思考的问题,和公元前2世纪希腊人波利比乌斯提出的问题一样,“罗马人其智力不及希腊人,其体力不及凯尔特人和日耳曼人,其技术不及伊特鲁利亚人,其经济不及迦太基人,但为何罗马人却战胜了其他而占地中海为内海?”大致因为“同化战败者”,“贵族平民利益共和”,“多神教的宗教宽容”,“法律契约精神”等。之后再尝试回答为何存续近千年的罗马和平最终走向衰亡,上升--平稳--衰落各5册。

  3. 历史解释不足。我一直很好奇为何凯撒极力推动帝制取代元老体制,是为了顺应历史必然性?盐野七生赞同并给出解释:将地中海变为内海后,元老院体制僵化并拒绝新兴阶层的加入,多人讨论制造行政效率低下。但为何帮助赢得第二次布匿战争的元老院没多久就迅速僵化?帝制是否能避免这些弊病?作者没有给出更为详细解答, 这一点让我有些失望。同时,2世纪的五贤帝时代之后就进入了蛮人入侵的3世纪,这是否也太快了点?盐野七生给出的解释依然模糊

  作者时常提起凯撒的名言“人不管是谁都无法看清现实中的一切,大多数人只希望看到想看到的和想要的现实而已”,我看完了自己眼中的古罗马史后,感慨如下

  1. 古罗马的帝制和古代中国的帝制存在了太多不同,例如罗马皇帝即位需要得到元老院和平民的认可,古中国皇帝即位只需要按血缘世袭即可;罗马皇帝需要以身作则,完成“攘外,安内,基础设施建设”这三项任务,古中国皇帝只要不逾矩即可。这些不同都证明了此皇帝非彼皇帝。

  2. 古罗马的政治体制中都提到了执政官或者皇帝的合法来源于元老院和平民大会的认可,一旦被取消,则可能面临元老院最终劝告而成为国家公敌,合法性基础丧失后紧接着就只能如尼禄般的自杀。这也难怪为何启蒙运动时期西欧盛行“社会契约”理论,毕竟古罗马传统上国家的权力来自于公民的认可。

  3. 罗马的执政官体制糅合了寡头政体,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的诸多优点,这一高效且集合社会各阶层利益的政治体制,如今是否可以借鉴之?将社会各阶层利益包括进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共和”,不像当下贫富分化后形成仇富现象。

  4. 古罗马的兴盛经验之一是同化战败者,这一点在罗马从城邦国家扩张为帝国过程中得到了验证,甚至在3世纪蛮族入侵时,帝国也尝试着同化蛮族。但为何此时却行不通?是日耳曼民族太过于坚持自己的民族特色精神,还是此时罗马已经失去了同化背后强大实力支撑?中国也属于多民族国家,民族融合一直是主流,但为何近来民族问题却越来越严重?融合是不会错的,那错的又是什么呢?

  《罗马人的故事(礼品装,全15册)》读后感(三):读《罗马人的故事》 长中国人的智慧——品读《罗马人的故事》

  作者:李玲

  中信出版社推出了一套书,叫做《罗马人的故事》,可以说是皇皇巨著。这套书有十五本,大约350万字,作者千辛万苦写了十五年,确实是大部头著作了。我们读书,其实很多大部头都没有读完的,比如说红楼梦》、《西游记》,说是大家都读过,其实能从头到尾认真读完的人,没几个的。但这套书就不一样了,十五本你不需要从头到尾来读,可以挑自己感兴趣的那部分开始。说到底,《罗马人的故事》怎么说也是故事书,所以呢,就当故事来看,就不会那么累了。

  先把书稍微介绍一下。《罗马人的故事》这套书,虽然是讲故事,但它是历史故事书,作者把古罗马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人物经过梳理,透过历史表象给我们做了理性的概括。不仅把故事叙述的惊心动魄,也没有忘记描写人性伟大温情,作者把自己毕生的研究成果和对古罗马的理性思考融入其中。所以说这套书不仅可以当故事读,更可以当作智慧源泉,够我们长久学习和汲取营养

  再来说说作者。这套书虽然写的是“罗马人”的故事,但是并不是意大利人写的,甚至都不是欧洲人的作品,而是一位日本人。这个日本人,还是一位女性,她叫做盐野七生。这位盐野七生老太太现在七十多岁了。她在罗马定居了30多年,花了大半生的时间研究古罗马历史,心沥血的完成了这套巨著。这套书出版以后,不仅得到了意大利的国家勋章,在日本也得到了很多奖项,甚至在全世界研究古罗马的书籍当中,也算是鼎鼎有名的。所以我们不能以为这只是一本野史、或者纯属消遣的小故事书。

  那这套书究竟写了什么,我们去读的话,又能感受到、得到什么呢?

  顾名思义,《罗马人的故事》,当然是写罗马人的故事。我们都听说过“条条大路通罗马”、“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些话,那么我们看了书以后,就知道为什么这么说了。这本书主要写的是古罗马帝国的历史、人物和故事,还有风土人情等等。这里面有战神汉尼拔,有凯撒大帝,有安东尼和埃及艳后的故事,也有基督诞生。盐野七生老太太写这本书的时候,虽然笔下描绘的是历史,但并没有用阶级分析的观点来处理文史资料,也没有进行教科书式的写作,所以让我们读起来不会觉得吃力。她从古罗马从七个山丘开始发展的初始,到成为横跨欧亚非的巨大帝国,到最后帝国的消亡衰败,写了诸多生动鲜活的人物和事件。她根据自己在意大利的多年研究,对帝国的发迹和衰亡,从制度的设计变革,人性的角度来书写历史,让人丝毫不觉得乏味,简直像活生生的面对和体验着历史一样。

  现在很多中国人都在读这套书,像有名的那些企业家王石啊、俞敏洪啊,都纷纷写文章推荐。我今天也来推荐,因为我觉得我们读这套书的话,会有下面几点收获建议大家可以选其中的一两本先读来试试

  首先呢,我觉得再怎么说,这套书还是故事书,那我们无聊的时候拿起来看看,既打发了时间,又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总比玩手机要好的多。多少也能增长点见识,为我们以后聊天的时候增加点谈资。如果以后我们去意大利旅游,说不定还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起码对那些地名和古建筑有一点点了解了。

  其次,当然是能让我们真的能学到知识。我们整天说的日本帝国、万恶的美帝、大清帝国、法兰西共和国、美利坚合众国这些话,其实我们有些人,是分不清楚什么是帝国、什么是共和国,分不清什么叫联邦什么叫邦联,如果借这个机会让我们对这些有点了解,也算是补了一课了。罗马帝国虽然解体了,但是罗马还在。罗马所有的政治体制、文化、艺术交通道路建设、法律,相当一部分被现代欧洲甚至亚洲和全世界传承下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说罗马并没有完全消失。尤其是古罗马完善的法律制度,对我们今天世界的民主制度、法律体系建设,绝对有着不可取代的参考价值。

  第三,让我们能够活的更开心点。我这样说,可能有人不赞同了。是啊,历史总是厚重的,各种阴谋、战争、腥风血雨,怎么可能还开心呢。我们人活在世上,尤其是我们现在,生活节奏很快,自然有很多烦恼。我们在生活里面会遇到很多想不开事情,比如说工作不顺利、夫妻吵架、被人误解,还有生活的各种艰难困苦。可是当我们去读罗马人的故事,我们会发现,我们面临的那些问题,古人都早已经遇到过。我们今天的故事,在过去其实已经发生过。凯撒大帝那么伟大,也曾经欠过一屁股债务,他也离过婚,他也曾经受到排挤和打击。用句流行的话说,把古人的那些伤心事拿出来说说,可能我们就会开心一点了。

  最后,这本书绝对可以让我们学以致用。我们现在国家在建设和谐社会,搞法治建设,搞经济建设,都可以参考古罗马的兴衰经验。所谓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以古鉴今,能少走很多弯路。很多企业家把罗马帝国看成一个巨大的跨国企业,研究它的管理制度、兴衰原因。很多军事家研究罗马的那些经典案例,学习排兵布阵。还有很多律师在学习古罗马的第一律师西塞罗的口才,学习他的辩论之术。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抱着不同的目的去学习和阅读,自然会得到我们想要的知识。

  所谓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去读这套书,自然也有我们各人不同的收获和理解。我衷心的建议大家有空的时候读读这套。打发时间之余,能够增长我们的智慧。让我们能够从历史中看懂现在,能够独立思考我们面临的各种问题。借鉴古人的智慧,来更美好的生活和工作,为我们的家庭、社会甚至国家世界的进步,贡献我们的力量

  《罗马人的故事(礼品装,全15册)》读后感(四):看了两个月,陆续摘抄的77句话

  1. 对国内总是心生不安统治者通常会努力把对外关系做到最好。

  2. 一个国家共同体,在最初阶段,应该说更适合中央集权制。因为一个社会组织尚处于幼小期时,如果不加以呵护,难免会中途夭折。所以,在这种时候,由一个人作决定,由一个人坐镇指挥明显有效的多。

  3. 曾经的周边变成了中心,在它周围又形成了新的周边。

  4. 希腊的两次殖民运动:经过第一次殖民运动,爱琴海变成了希腊人的内海,经过第二次殖民运动,希腊人的世界又扩展到了整个地中海。

  5. 无政府状态往往孕育暴政,也就是独裁政治。

  6. 将体制改革得更加民主。

  7. 没有比同化被征服者的作法更能使罗马强大的了。

  8. 来库古废除了之前在斯巴达流通股的金币和银币,决定以铁币为流通货币。因为使用铁质货币,别国商人就不愿意来通商,一切艰苦朴素的生活无关的东西也就不会再进入斯巴达的境内。

  9. 我们尊重个人利益,却是为了更关心公共利益,这是因为在追求个人利益为目的的事业中表现出的能力,同样可以服务于公共事业。

  10. 民主政体作为一个体系的弱点,那就是,必须有像伯里克利这样的人物才能充分发挥体制的优越性,否则将变成群愚政治。

  11. 政治家对于民众的理解能力从来不抱幻想吗,相反,哲学家都把自己一生奉献给了提高民众的理解能力。

  12. 我想如果把民主党译为“民意优先党”,把共和党翻译为“公共利益”党,我想会更明白点。

  13. 失业问题不仅是靠充实福利就能化解的。对失业者来说,失业不仅仅是失去了谋生手段,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作为一个有尊严的人的生存理由。

  14. 在罗马人看来,一个人失败的原因不一定是因为这个人能力不行,或许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原因,因为失败不是由于某一个单纯的原因造成的,所以再给失败者一次机会,在人才活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当然,如果连续失败的话,那是不行的。

  15. 如果年轻的时候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那就尽可能尝试多的事情,找出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16. 寒冷天气下河:可在暖和的身体上涂油,防水防寒。

  17. 人们很难对之前证明行之有效的事情实施改革。罗马重装步兵常胜500年,但不如骑兵时却难以实行改革。正如当今海陆空天电等部队,必须对陆军实施改革。

  18. 公元前4世纪,骑士便因双脚长时间下垂淤血导致脚疾苦恼不已,但一直到公元11世纪,1400年过去了,才普及了马镫,一个简单的措施竟如此难产。

  19. 战场上,你的师父就是你的敌人,所以汉尼拔是亚历山大的弟子,西庇阿是汉尼拔的弟子。

  20. 因为成功,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当情况发生改变需要变革时,这种自信妨碍了他们选择其他的道路。因此,需要从根本上改革的时候,只能依靠那些才能出众、且不曾受曾经成羁绊的人。改革往往由年轻一代来完成。

  21. 以消灭罗马为终身夙愿的汉尼拔给了罗马比其他任何人任何国家更强大的力量。

  22. 人是关注短期行为的动物,超越大多数人认识水平的改革不容易成功。

  “没有武力做后盾的先行者难以避免失败的命运”——马基雅维利

  23. 法律执行的越严格,越容易与人性发生摩擦,为了防止这种摩擦而起润滑剂作用的,就是所谓的“义理人情”。

  24. 对朋友来说,没有比苏拉更好的人,对敌人来说,没有比苏拉更坏的人。

  25. 政治既非职业也非技术,而是高度紧张的生活状态。

  26. 所谓虚荣心,就是想到被别人认为优秀而感到欢喜的心情。

  27. 越过此河,将是悲惨的人间世界。但若不越过,吾将毁灭。前进吧,到诸神等待的地方,到侮辱我们的敌人之处,孤注一掷。——凯撒战前动员

  28. 色子已经掷出了。不是靠言论,也非靠法律,而是以武力分胜负的时刻来临了。

  29. 他们像流血一样止不住的崩散。

  30. 在凯撒的眼里,战争本就该通过反复施行小规模试探——获得战机,然后一鼓作气进行决战。

  31. 不论用什么方法,战术最重要的是能实现成功包围敌人。而这个包围战术最根本的目的是快速瓦解敌人主要战斗力。

  32. VENI VIDI VICI 我来 我见 我征服

  33. 罗马仍处于骨骼已经成熟但内在机体尚不发达状态

  34. 凡得自由之地,皆是我心中之罗马——布鲁图(刺杀凯撒之人,凯撒与情人之子)

  35. “3.15事件”是怀旧主义者们自我陶醉式的,弊大于利的悲剧,是一群道德情操高尚的人没有看到时代的变化。

  36. 奥古斯都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合乎共和体制下的法律规定,而这些事情串联在一起,最终将演变成反共和制法律的帝制。这就是他的卓越之处。

  37. 人必须通过认认真真完成每一件事情才能获得成长。

  38. 无论是谁,都会认为耳提面命好过被遥控操纵。

  39. 世事,通情达理永远是少数,对剩下的大多数,威胁往往是最有效的手段。当多数人都屈服于强大的军事力量下时,通情达理的少数派会立刻占据上风,这就是威胁的优点。

  40. 奥古斯都大动脉时代,克劳狄乌斯微血管时代。

  41. 现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我们引用了许多先人的例子,而在将来,这件事也会成为供后人引用的先例。

  42. 战争是拿着武器的外交,外交是没拿武器的战争。

  43. 亲近和敬意难以共存。

  44. 统治三要素:正当性、权威、力量

  正当性:元老院和罗马公民的认可(上下阶层认可)

  权威:与奥古斯都的血缘继承关系(关系,尊称、血统)

  力量:安全和粮食的保障(能力)

  45.我本人既不是善于言辞的政治家,也不是律师,因而我选择了通过武器让罗马公民的存在理由获得认可的方式。

  46.对于接到命令镇压游行的警察部队队长来说,最难得不是驱散游行人众,而是对于手下队员的掌握。

  47.面包与马戏:食物与娱乐

  48.罗马军队以镐取胜

  49.如果对所有人都和蔼可亲的话,难道不是说明他对所有人都不和蔼可亲吗?

  50.你现在置身于充满苦恼的地方,是全天下最适合修行哲学的环境。

  51.马克.奥勒留如果不把皇帝传给亲儿子康茂德可行吗?

  答案很明显,帝国无疑会陷入内战。不管怎么样广施仁政,反对派总是存在的。因为能使所有人同样满意的统治肯定就不是统治了,不论是出于公义还是私愤,对最高统治者不满的人迟早会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适合的人,反对派就会拥戴他,而皇子则是最好的人选,而且他个人本身也心有不甘,易被利用。

  这就存在一个矛盾:皇帝肯定想多生儿子,儿子能力不行要想让贤于他人又易引发内战,传给儿子如果无能又容易带国家至毁灭,两难境地。

  52.凭借武力得以幸存的统治者最重要的任务,也还是寻求正统性。没有正统性,权力的行使会变得十分困难。正统性和武力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

  53.什么叫乱世呢?就是以下犯上的世道。

  54.一个人一旦“渡过卢比孔河”,那他就只能继续前进。

  55.掌握着权力的人其实远没有我们想像的那样自由,但正因为他们能忍耐这种“不自由”,人们才愿意把权力托付给他。

  56.据说鱼都是从头部开始腐烂的,罗马帝国也是如此。

  57.每个人都有的东西,就相当于每个人都没有。

  58.人并不只是因为事实而相信,还会因为希望而相信。

  59.简洁是优点,坦率也不坏,但是既简洁又坦率就会拉低一个人的品味。

  60.政权交替时,是矛盾由压抑到释放的状态,新上任的权者为了转移国内的不满情绪,一般情况下都会选择将危机转嫁出去,值得注意。

  61.持续即力量。

  62.实力至上的政策与人类社会所有的现象一样,有利也有弊。实力至上主义会使昨天还和自己平起平坐的人,今天就变成对自己发号施令的人。要想接受这个事实很难。同时,下层民众对于王侯将相这种一生下来就高高在上的阶级却拥有莫名的敬意。或许对于人类来说,更容易接受不合理的感性而不是合理的理性。

  那么通过实力取得地位的人,要如何树立自己的权威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和人民保持距离。

  (我个人认为,人们一般不会对既有事实不满,而会对在眼前发生的事实不满,而从眼前发生的事实变为既有事实,需要时间。斯巴达克斯之所以可以成为起义领袖,因为其他罗马奴隶被奴役是生下来既有的事实,而斯巴达克斯是眼前正在发生的事实,所以他这种情况更容易起义。)

  63.抱持一个疑问,这种情况下的“抱持”,意大利文是accarezzare,意思是“爱抚”,我长年“爱抚”这个问题。

  64.曾经稳健地伫立在大地上的双脚,现在已经衰老到几乎无法支撑其自身的庞大重量。

  65.中年女人的恋情,不像少女那样充满幻想,而是多数源于绝望。

  66.罗马人曾经三次统治世界,第一次以军团,第二次以法律,第三次以基督教。

  67.权力固然会使人“堕落”,但没有权力同样使人“堕落”。

  68.人一旦习惯归属于某个组织,担任某项人物后,就会产生不希望其他领域的人员干涉的心态,而且,不希望别人干涉的心态,也就衍生出不去管他人事项的作风。这种思想,必然带来所属组织的膨胀化后果。为了不被干涉,不必向外求援,即使现在没有存在的必要的单位或个人,也会继续保留,以备不时之需。若从效率方面来讲,“专职专责”似乎是一个合理的体系,但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陷阱。

  69.顺势而为,逆流而上,全身而退。

  70.尽快挽回损失的是最后的赢家。(本土作战优势)

  71.战场上的输赢,往往不是哪一方人多,而是看谁能掌握主动权。

  72.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当一个人发现别人需要自己时,会感到十分欣喜。

  73.相对于留下失误的前任,继任者最强之处,就是还没有做过任何事情,因此,新官上任之处的好评是没有价值的。

  74.罗马帝国不是灭亡的,而是溶解的。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当然也不会一天结束。

  75.一旦自己对霸主有用,对霸权的抵触感就会淡化。

  76.SCHOOL的原意是提高充分发挥每个人精神力量所需要的技能。

  77.必要之恶:为了更大的福祉必须去牺牲一些个人的幸福。比如对高收入的人克重税,强制义务教育,拆迁等。

  《罗马人的故事(礼品装,全15册)》读后感(五):《罗马人的故事》——千年孤寂

  这是一套严肃性,严谨性不高但是可读性较高的历史故事书,所以它不叫做《罗马史》而是《罗马人的故事》。《罗马人的故事》一系列共15卷,从公元前800年左右罗马王国的建立,到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故事(东罗马帝国灭亡与公元1543年)。

  以时间轴为主线,讲述了古罗马政治体制的发展,政治的发展带动了军事以及经济的发展,军事力量的提升令罗马帝国的版图不断地扩张;但同样的,罗马帝国在最巅峰的时候,没有人(或者说只有少数人)能够察觉到当时的政治体制已经与辽阔的版图、发达的社会经济不相匹配,凌驾于罗马公民以及行省人民之上的政治团体已经违背了当初产生这个阶层的社会意志。北方蛮族匈奴的入侵、东方防线战乱以及高卢地区的动荡,都只是瓦解罗马帝国这一庞然大物的导火索,而基督教坎坷的发展,以及到后来的全面兴起,这其中与罗马政治诉求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也正是基督教的最后兴起,成为了压倒罗马这个名存实亡的帝国最后一根稻草。

  本书的第1卷到第5卷,阐述了罗马王国的产生,以及罗马慢慢的强大。这一时期,是罗马对外战争的主要时期,也是罗马帝国高速发展的时期。罗马人以其“罗马的精神”对战败者的包容、同化,迅速第扩张自己的版图,把原先独立的王国、部落,变成罗马帝国的行省或者行省的一部分。同时,罗马的政治体制也从开始的王政,到后来的共和政体,再到凯撒时期的披着共和政体外衣的元首政体出现。在这段时期,作者用浓重的笔墨,着重描写了汉尼拔、西庇阿、凯撒以及成为奥古斯都之前的屋大维。个人认为写的最精彩之处,莫过于第二次布匿战争与扎马会战,汉尼拔以一己之力翻越阿尔卑斯山,横扫意大利;西庇阿在罗马遭受第二次布匿战争的失败之后,收复失地,扎马会战打败汉尼拔称霸地中海。而凯撒时期作者对于凯撒个人的描写过于神化,甚至已经到了痴迷的境界,连后续几卷也是见缝插针地提起凯撒,而事实上凯撒并没有像作者那样描写得高大上,第4、5卷中关于凯撒空手套白狼(借钱)的情节不乏少见。

  第6卷到11卷,描写了罗马帝国从共和罗马逐渐变成帝政罗马,这段时期是罗马帝国稳定发展的时期。这一段“罗马治下的和平”时期与前五卷最大的区别在于:相对于前期迅速征战扩张的罗马帝国而已,这段时期下的罗马帝国,维护秩序、维护和平成为了这一时期执政者的重要课题。凯撒、奥古斯都以及提比略在攘除外患之后,大力兴建公共建筑、公路桥梁以及港口。这段时期也是以元老院代表的共和制与皇帝代表的帝制不断博弈,斗争的时期,从提比略之后皇帝频频更换,“我是歌手——尼禄皇帝”更是第一位被处于“记录抹杀刑”的皇帝。尼禄之死,导致了“凯撒神君”血统的传承的中断。军队开始介入政治,皇位的不稳定导致内战连连,社会动荡不安。动乱的结束,始于罗马“五贤帝 ”的登场,他们分别是:涅尔瓦(凑数)、图拉真(帝国版图达到最大极限)、哈德良(差点被“记录抹杀 ”,在不列颠建了长城)、安东尼·庇护(罗马帝国达到巅峰)以及马可·奥勒留(哲学家皇帝,《沉思录》作者)。五人先后相继,使罗马帝国得到了近一百年的和平与安定,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繁荣,人民富裕,与之前一百年的腥风血雨成很大的对比。五贤帝时代权力交替方法非常平安,在罗马历代帝王中,此五人以和平传位而闻名。作者将第10卷独立了出来,重点罗列介绍了罗马帝国的公路、桥梁、港口码头、浴场等公共基础建筑,以及医疗、教育等先进制度。在完善软硬件设施制度保障下,罗马帝国度过了一段繁荣和平的时期。马可之后的康茂德时期,罗马帝国开始进入内乱暗杀的时期。皇位的更换以及军人的地位节节攀升,最后军人皇帝登基,以其铁血手段开启了帝国血雨腥风的时代。

  第11卷到15卷,也是最后的部分,罗马帝国开始步入了衰亡时期。公元三世纪,日耳曼名族日益强大不断侵扰罗马;东方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帝国不断挑衅;这个时期的罗马皇帝,奔波于莱茵河、多瑙河、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等帝国防线,面对蛮族与邻国不断骚扰,皇帝疲于奔命,死在奔波途中的皇帝也不少。这个时期的皇帝上任犹如走马观花,甚至有些皇帝在边境上任后,连罗马都没到过就已经丧命。更出现了罗马帝国第一位被俘虏的皇帝,以及第一位战死的皇帝。边线战争频发,国内也不安稳,动荡的局势人心惶惶,这个时候基督教成为了人们心灵的寄托,基督教开始成为一股社会力量,虽然遭到了官方的压迫。随着北方蛮族的日益强大,国力不断衰退的罗马帝国面对辽阔的版图,已然有心无力。公元284年,戴克里先“两帝而治”开始了罗马帝国“东西分治”的时代。20年后,出现了“四帝共治”,从此罗马帝国的中央集权,行省自治制度完全覆灭。“四帝共治”虽然短时间内解决了罗马无力应对外敌的局面,但也加剧了罗马的内战,直到君士坦丁成为罗马唯一皇帝。这个时期的基督教进入一个突飞猛进的时期,世俗权利(皇帝)开始借用、臣服神权(基督教),借用上帝的权威加强对罗马子民的管治。随着君士坦丁的逝世,罗马不断遭受入侵,而基督教愈发强大,开始排挤、消灭传承了一千多年的罗马多神教,基督教开始了异教徒以及异端的清洗。

  罗马帝国的最后,东西罗马帝国已经完全分裂,在北方蛮族的入侵下已自身难保。哥特人占据了西罗马帝国首都罗马,“蛮族”成为了西罗马帝国的主人。高卢、西班牙、北非、等行省陆陆续续分别宣告独立,蛮族出身的奥多亚克在意大利称“意大利王”(公元476年)标志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而东罗马帝国也是忙于自保,虽然出现了查士丁尼皇帝,但也只是回光返照。随着查士丁尼皇帝的去世,东罗马帝国不断受到阿拉伯人入侵,公元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攻陷,东罗马帝国灭亡。

  台大中文系的教授吕世浩在讲《史记》的时候说过:读史书,要记住两点,一是要代入当时的历史背景去思考书中人物的所作所为;二是要在无字处读书,思考作者为何要这样写。断断续续半年时间读完《罗马人的故事》15卷,最大的感受就是历史的车轮对罗马帝国碾压的那种无情,虽然作者用许多感性的词语来讲述罗马人的故事,虽然古罗马人给现代人类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但在历史的长河里,这些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无论是不可一世的汉尼拔、西庇阿,后世称为“神君”的凯撒、奥古斯都,或者是臭名昭著的“卡拉卡拉”等暴君。种种人物在时间的清洗治下,也只是称为了一段话、一个章节、或者一卷书而已。况且,所谓的历史也只是片面的。无论有没有历史的记录,罗马帝国以及帝国的人们,都会存在也都会消失。正如王菲的《百年孤寂》歌词写的“背影是真的,人是假的,没什么执着;一百年前,你不是你,我不是我;悲哀是真的,泪是假的,本来没因果;一百年后,没有你,也没有我。”——end

  《罗马人的故事(礼品装,全15册)》读后感(六):中信出版社请你认真对待自己出版的书

  这套书作为普及读物是十分不错的,故事戏剧性十足,全面生动。 那么小伙伴们肯定要问了,“为什么我给了一分呢?” 是这样的,我买的第三本胜者的迷思不知为何有一部分书页是完全错乱的,90页后面是97页,接下来的30页左右全是错乱的(不是简单的页码错误,简单说就是每一页印好了然后给你乱装订一通)。

  我不知道这种SB情况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遇到了,但是作为一个顾客,买到这种残次品我只能说体验极差。可是啊,我自大学起到现在买了也有四百多本书了,这种智障错误第一推动没做到,商务没做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也没做到,唯独就中信做到了,可以可以。

  所以我只能给一分,在这个简单的有理数计算中负四是加给中信的,看重内容的读者不用在意,你翻来覆去的倒腾还是能看得。

  《罗马人的故事(礼品装,全15册)》读后感(七):罗马如何崛起,我们就如何取胜

  罗马人,战斗力没有高卢人强,没有希腊人有文化,没有非尼基人会经商,全方面的落后,但他们是如何崛起的。如何成为世界霸主,直接影响到今天的人类社会的。植得深思。

  历史学家认为,第一主要原因是宗教。

  罗马上信仰万神,与其说是信仰神灵,不如说是信仰生活。信仰自己。神同世人,神和世人生活在一起。

  一神教与多神教的差异在哪里???

  这样的信仰,不会出现自我约束,没有边界。

  人性永恒不变,罗马人给落后民族以基础建设,舒适的生活,斗兽场,托加,浴场,这些罗马人生活方式都是落后民族所向住的。

  你也要思考,如果你的国度是先进的,先进在哪里,如何吸引世人。

  第二个原因是军事的强大。

  个人军事力量不如敌人,但集合后的集体战斗力,纪律,耐久性,团队。整体远超过野蛮人国度。

  怎么做到的,一是纪律,规划。罗马人做事,凡事皆有条例。

  那我们也应思考,你的条例原则是什么。这样的条例原则,只有一个,就是战胜商场上的敌人。

  二是战略指挥家。就是我。

  员工,团队,指挥者都一样,要的都是坚忍不拨,屡败屡战和决心。毫不动摇。

  同时要学习阿皮阿,如阳光般灿烂,晴朗的气场。领导者的主要作用,即是要营造一种气氛。气场。晴朗。

  第三是兼容并蓄。

  他能通过各种方式,集合所有的力量。

  能够将平民的贵族的力量,一起发崛出来。能平民以表达权,上升通道。给贵族以地位,荣誉。当然还有不断的胜利。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被尊重,听取他们的意见,这是关键的关键。

  能将战败民族的力量整合,将其一起融合到新的帝国中。前提当然是帝国本身有战斗力。

  能够尊重失败者,从不惩罚失败者。

  我们应当邀请合作公司的员工和领导人,来绿羽工作,来绿羽生活。参与决策。重要决策会议。

  四是规则的力量

  为什么能够联合,一是信仰,宗教场所。二是军事力量,战斗力。三是包容心,认同不同的信仰,语言。

  他们能在罗马得到本土没有东西。当然,除了兼容之外,更要有强权。

  《罗马人的故事(礼品装,全15册)》读后感(八):古罗马成长史

  盐田七生比人类简史的作家会写多了,可以看得出来作者脑子里就是装下了这些历史。和阿拉伯的劳伦斯有几分相似之处,历史在地图上变迁。纵使汉尼拔在战术上功勋卓著,但古罗马出过很多谋略不在他之下的。而汉尼拔之所以能名声在外,我想主要是战争时期的罗马总司令官每年都得新选,不稳定,不像汉尼拔这样可以在军队中建立长期稳定的威信和对军队的熟悉、管理。第二,罗马是个很单纯乐天的国家,它不会去蓄意几十年去报复一个国家或者去侵略它。汉尼拔可是从小立志复仇罗马的,几十年的布局谋略占了上风也是情理之中。汉尼拔的确有谋略,但我很庆幸这第二次布匿战争罗马赢了。我是打心底里欣赏古罗马一直以来对战败国实施的政策。

  第二次布匿战争前期战役里,罗马军被吊打。看到汉尼拔坚定的复仇之心下的杀戮,真的很心痛罗马人民。遇上愚蠢的执政官真糟心。等待贤才出现。

  跳到战争结束那一页,面对失败后的和谈,汉尼拔没有做任何争取,一反常态,平静得很。失去了和他一起翻越阿尔卑斯山脉的战士这种伤痛,大概一般人无法体会…

  到坎尼会战,汉尼拔以开始2w多的人累计杀了10多万的罗马战士[泪]可见罗马当时已经有多么强大,换成任何一个中等国家,处于这样的境地大概是熬不下去了。正因罗马强大,才耗得起16年,等待带领他胜利的那个伟人出现。战争为什么持续了16年才结束,就是因为没有一个人能打败汉尼拔。我也承认汉尼拔是名旷世奇才。看得出来汉尼拔也有不知所以的时候。最后他遇到了和自己一样从小跟着父亲打仗有谋才伟略的对手。

  《罗马人的故事(礼品装,全15册)》读后感(九):从历史读懂人:《罗马人的故事》书评

  读司马迁的《史记》,你会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畅快感,这种畅快不仅来自叙事的优美,更源于司马迁让文本与读者构成了紧密的联系——古今多少事,仿佛近在眼前。

  给我同样感觉的还有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按理说,我这个与修昔底德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年代的读者,几乎不可能读懂这部大部头,更何况它讲述的是一段我读前全然不知的历史。

  可事实上,这本书读起来没有丝毫的阻碍。

  在我看来,其中的原因在于,通过修昔底德的文字(哪怕是翻译文本),你能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理性:因为修昔底德读懂了人、也读透了整件事背后的前因后果与各方博弈,所以你可以很清楚地意识到,他所讲述的就是2000年前那段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历史。

  这种理性源于一位观察家深远又透彻的洞见。经历并意识到母国雅典的彻底失败后,修昔底德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愤怒,这种愤怒驱使他尽可能将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前后原委记录下来,用书为一蹶不振的祖国送葬。这种因情绪催生的理性,是很难犯错的。它让作为当事人的作者彻底从事件中跳脱出来,可以更准确地评价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事件。

  这也是我为什么愿意相信,修昔底德诉说的就是真实发生过的历史:在这种独特情绪的促使下,作者读懂了人——纵然世殊时异、岁月变迁,人的情绪、诉求、愿望、抉择与离合却几乎没未改变。

  作为一位历史学科的门外汉,我无比尊重对史实的研究;然而,我始终认为,历史最核心的意义在于认识人。

  上面这段话同样适应于盐野七生和《罗马人的故事》。你很难想象,一个前世与意大利和古罗马没什么关系的人会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罗马、爱上罗马人。可你也将因此相信,这是源于这种热爱,让盐野七生不愿也不可能把材料拼接起来便草草了事。

  发乎于心、纠之以理,盐野七生用她的笔描写了那段璀璨光辉、群星闪耀的古典时代。因情绪产生理性、再因理性铸就对人深刻洞见,我们也愿意相信盐野七生笔下的罗马就是真实发生过的历史。

  正因如此,我愿意将这套《罗马人的故事》推荐给各位。我相信,看完这套书之后,你会和我一样,平静而深邃地看待这个文明的全部——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直到最终一声巨响,众神消逝,浓墨重彩的历史画上句点。

神君奥古斯都

  我也相信,看完这套书后,你会叹息于罗马人的命运与品格:

  爱上尤里乌斯·凯撒,即爱上他的全部。他是一位野心和虚荣心都无比膨胀的独裁者、也是一名公私分明的卓越领袖、更是一个风度翩翩又学识渊博的罗马人。他是罗马共和国失败的拯救者,也是罗马帝国最优秀的神君和掌舵人。

  惋惜西庇阿,就是惋惜一位天才的有幸与不幸。心怀大才而又年少有为他是何等有幸,能与同样不世出的汉尼拔棋逢对手,拯救罗马共和国于危局;可他又是如此不幸,甚至被自己拯救过的祖国送上法庭——可是,平稳发展的共和国并不需要一人独大、甚至并不允许有一位英雄。

  同情尼禄,就是同情一名从未长大过的艺术家为何会有这样跌宕起伏的人生。像尼禄这样的人,明明在诸多领域都有着非凡的才华,可他却无法将这些才华串接在一起。人必须通过认认真真完成每件事、历经生存和意志的考验才能完成成长,而非蜻蜓点水、无所专长。这种因难以抉择而造成的不安,是尼禄的悲剧,也是多面手们的宿命。

暴君尼禄

  我更相信的是,你能跟随着盐野七生的文字,感受并理解人。

  书写一部800年的通史绝非易事,其中绝大多数事件的记录都是残破不全的。然而,既然自居以“小说家”的身份来写历史,盐野七生也便没了那么多的顾虑,她在通过自己对人那种精微的把握,一点点还原事件的真相。

  纵使没有多少材料的支撑(绝大多数时候是根本没有材料),可我们依然愿意相信这是真实的——因为这同样是身临其境时,我们自己的选择。

  这也是我推荐这本书最大的理由。你能通过盐野七生的文字去感受她对历史和人的理解。她从来不会强迫你去接受书中的一家之言。书中所有属于个人观点的部分都已做了特别的说明,作者给读者留下了提出自己看法的空间。

  为这本书写一篇书评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今天我终于完成了它。我衷心地邀请各位能去翻翻这本书,不求读明白罗马史,也不求能一下子记住那么多地名或人名——但求能和作者一道,细细品读罗马人,直至读懂我们自己。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本文原载于本人公众号“追忆多年以后”,转载请注明出处)

  《罗马人的故事(礼品装,全15册)》读后感(十):盛者必衰 诸行无常

  历时4个月上班偷懒,下班熬夜拜读了盐野女士浩浩荡荡15本的《罗马人的故事》。盐野女士深入浅出,事无巨细,反复剖析的写作方式极为适合我这种没有脑子,记忆挂机的历史小白。合上最后一页,罗马帝国终于落幕,跟随着作者,从诞生到死亡,追随的罗马这一生,不,确切的说,是罗马人的这一生,放佛见证了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孩到暮暮老矣,千疮百孔的挣扎。回首翻起最初一本《罗马人的诞生》,放佛于罗马时光更迭,轮回重生般,竟欣慰至极。 脑海里还浮现大西庇阿联合努比底亚王国釜底抽薪汉尼拔的扎马会战;死亡人数比战士数量都多的从元老院源源输送至战场的“意大利之盾”; 一身红袍的凯撒率领战队防守阿莱夏,带领云雀军团们在卢比孔河彼岸最终决定向理想跨进的那一声战友们,站在朱庇特神庙决定拆除塞尔维乌斯城墙建设“PAX ROMANIA”的那一声令下;因凯旋仪式后也可佩带月桂冠遮盖越来越少的头发而大喜过望的凯撒;与集智慧与美丽的克娄巴特拉戏游尼罗河的凯撒;明知阴谋出现,却只是在倒下前用托架下摆裹起自己的身体,不呈丑态的” stilus”; 那个说出“从我手上获得自由的人,哪怕再次用剑指向我,我也绝无后悔。不管面临何种状况,我始终要求忠实自己的内心而活”的罗马开国皇帝,带领罗马从飞速发展期驶入平稳繁荣期的尤里乌斯•凯撒大帝。 头批全白托架的美少年奥古斯都在全白托加中举行拜年祭典前在硫磺和焦油的烟雾中净身的样子;在Pozzuoli被吟唱“因您所赐,我们才有今天的生活。因您所赐,我们才有安全之旅。因您所赐,我们才有自由,享受和平”的老皇帝; 内心抑郁,喜好孤独远程遥控帝国的提比略;首筑日耳曼长城的图拉真;一生铁骑踏遍帝国limes的奥勒良;手机日耳曼长城的哲学家马可奥勒留;力挽狂澜的 “叛教者”尤里安; 起初10本书,无论战役多么艰难,无论蛮族多么凶残,无论罗马遭受多少浩劫心中都是平静的,因为知道我罗是一定能坚挺过来的,总会有英雄出现战恶龙。而紧接的5本,每一丝银币含量的减少,内斗中每一名罗马人的死亡,皇冠上每一粒珍贵宝石的出现,每一句宦官的谗言都让我心惊胆战,每一根,都是最后的稻草。最终,希腊与罗马的文明覆灭,最后一个罗马人提斯里克被杀;象征罗马精神的西罗马覆灭,东罗马苟延残喘后终于覆灭。罗马的故事在时光中慢慢斑驳,最终只留下沙漠中的断岩残壁。地中海终于不再是“我们的海”,不再属于同一个文明圈。如盐野老师所说: “如果这就是历史之理的话,那么我们后人应该正冠整衣目送历史,正是我们对先人孜孜努力积累起来的历史应有的礼貌。”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罗马人的故事(礼品装,全15册)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