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科学革命》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7-19 05:5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科学革命》读后感10篇

  《科学革命》是一本由[美国] 劳伦斯•普林西比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页数:28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科学革命》读后感(一):希腊文化重生

  这是“牛津通识读本”的其中一个小分册,这套书的英文名叫做“very short introduction”,篇幅小,文字精炼,而且还得让人了解这些知识。牛津大学的出版人用心了,而这些写书的专家们也很专业,对于对世界好奇的我来说,这套书是最好不过的。这书是中英文双语出版的,方便有的时候看不懂译文自己可以去翻看原文。这本书的翻译不太好,所以前几个章节,都几乎看英文去了,但阅读速度实在是慢。

  科学革命是什么,作者说问10位科学史作家会有15个答案。从公元1500年左右开始大概两百余年的光景,大背景文艺复兴和中世纪。我们现在的所谓现代化的科技几乎都和这个时期有关联,因为这个时代出现的科学变化思想家改变了后来的世界。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没落以后,虽然有过两次小型的文艺复兴,但是都没有15世纪来临的大复兴来得迅猛,席卷整个欧洲,影响整个世界。繁荣的古希腊,产生了许多珍贵思想巨著与财富,随着罗马的入侵,基督教的普及,多神主义的希腊宗教伟大的思想财富一起消失了。然而,穆斯林世界继承了希腊的学术财富,所以那个时候的穆斯林世界,无论是天文学物理学医学还是数学工程领域,都要比拉丁西方要先进得多,于是渐渐有人(12世纪)开始将这些被翻译成阿拉伯文字的希腊财富,翻译成拉丁文,包括盖伦的医学,欧几里得的几何,托勒密的天文学以及今天能拥有的所有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成为了当时学术机构的基本学科,虽然最高级别的是神学,但是如果不掌握逻辑学,数学与自然哲学,就不可能成为一名神学家。文艺复兴是希腊文化的重生,经过了黑死病瘟疫后,出现了认为当下是一个新时代,这个时代应该结合古代人的成就一起衡量人文主义。他们通过研究和效仿古希腊和古罗马人来寻求艺术和文学的复兴。他们直接通过鄙视,造就了一个新词“中世纪”,他们认为公元5世纪前是一个文明世纪,当下也是个文明的开始,那么从公元5世纪到15世纪就被划分为“黑暗的中世纪”。意大利人成功推广金属活字印刷,发明清晰优雅的斜体,就是我们当先常用的“Italic”,word里头“Ctrl+I”就是这个意大利斜体。航海的大发现,也是科学革命得以兴起的一个因素,远洋航行除了需要很多新技术意外,远洋航行带回来的新知识也使得当下的知识体系难以承载,必须提出一个又一个新的能解释世界的观点。最后一个因素是基督教改革,基督教大学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革,纳入更多的其它主题,开设更多的学校,而且强调了亚里士多德方法的数学与科学,秉承“在万事万物中找到神”,这是整个科学革命的基石,而越来越多的用数学来研究世界也是整个科学革命的关键的一个因素。

  古希腊人对宇宙认识,和东方的中原人相当的类似,认为宇宙是一个秩序井然恰当安排整体。晚期的柏拉图主义者,认为存在一个自然阶梯(scala nature),万事万物在这个阶梯上有自己的位置顶端的是(the one译文为太一,我百思不得其解,翻看原文后豁然开朗,The One,造物主,非常好理解),The one流出的创造性力量,使得其它一切事物产生,接下来是精神性的存在,比如精灵娇小的神,接着是人、动物植物。所以很多时候,西方人追求精神上的提升和减少物质依赖是为了要沿着这个阶梯朝着The one上升。在这个阶梯设想中,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位置,所以它必然有一个比它高的东西,也必然有一个比它低的东西,(the great grain of being)所以是一个无间隙的、渐进的上升。他们接受柏拉图关于大宇宙(macrocosm)和小宇宙(microcosm)的概念,即恒星宇宙运行在大宇宙,人自身运行是个小宇宙,大宇宙发展了占星气象学,小宇宙发展了医学占星术。有一句著名格言能够描述这个关系“as above so below”(上行下效),不得不说在这个基础上,东方的易经,黄帝内经也是这么个描述,董仲舒还专门写了“天人合一”的学说,只是没被汉武帝采用罢了。黄帝内经几乎都是黄帝和岐伯的对话,曾有些材料说希腊的医圣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就是岐伯,不过这音还真有点像。不过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由4种元素组成,气,水,土,火,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由热,湿,冷,汗四种体液组成,也对应着春夏秋冬。这个对应,与我们的金木水火五行,燥风寒热湿对应,加上阴阳学变成五运六气的说法。话说天主教驱逐希腊异教,亚里士多德与希波克拉底的学说已经不在,剩余阿拉伯文手抄本,期间有没有可能弄错也就不得为之冷。科学革命时代,整个世界被划分成天地人三部分,天为月上世界(superlunar,意味月亮更远的地方),地为月下世界(sublunar,意为月亮到地球的世界),人体小宇宙就是第三部分了。

  书中还讲到,要理解早期的自然哲学,需要摆脱一些现代假设偏见。首先,每一个欧洲人,包括科学革命中的科学思想家,都信仰并践行基督教,认为科学研究(无论是否现代)都需要无神论的观点,都是那些本身希望科学成为一种宗教的人在20世纪提出的一则神话。其次,对于早期的欧洲人,基督教教义并非意见或者个人选择,而是自然事实或者历史事实,和今天的科学一样,神学即逝一些经过商定的事实,又是关于存在真理的不断追寻牛顿,用纯数学的方式重新推导了行星运动定律证明引力的存在。但是这帮科学家感到欣慰,源于他们认为他们找到了更多的证据来表明上帝是按照和谐的数学方案创造了世界,牛顿把自然哲学的目的定位恢复关于整个宇宙体系的知识。动植物的本性是预成论(生物繁衍后代存在微缩的个体生殖细胞里)还是渐成论(胚胎结构是在妊娠期的各个阶段重新产生的),虽然现在看起来很可笑,但是即使是现代,只要科学家不相信一个生命形式是上帝神迹介入的,就只能相信是从非生命物质中自然形成的,这依旧是一个难题。这个时代,技术应用和科学发现是相互驱动和促进的,同时也出现了在现代依然会产生很多偏见的观点,科学发现重要还是技术应用更重要,作为一个计算机行业的从业人员深深的被所谓的科研和应用折磨透了,两家竟然可以吵得水火不容。培根爵士主张自然哲学要为现实所用,为国家社会福祉,深深的影响了后人

  同是宗教,同是科学,东西方的差距不可谓不大。不过也不可妄自菲薄,也不可生搬硬套,虽然我们没赶上文艺复兴的科学革命,但是如果东方真的要复兴,一场新的科学革命是不可避免的。

  《科学革命》读后感(二):不仅是此书,向此系列书致敬,大学生开拓视野首选

  我已经不是大学生了,但是工作上经常遇到一些常识问题,让我感到羞愧,与此同时,也非常需要一些可以开拓视野的书来让我Eye open.

  此书短小精悍,每个篇章毫无废话,几乎做到每句话都引经据典,并且讨论立场比较中立,用来入门是最好的。

  才100页左右的小书,如果要粗读,2个小时差不多读完。如果要精读是要下一番苦工的,里面提到的科学家的生平可以用维基百科去查查,最好的是把科学发展史用图展现出来它的变化过程,这样下至少能对得起作者。

  另外,书中令我有所感悟的是,科学的历史最早从阿里士多德开始,后面最重要的却是15到17世纪,那两百年是人类发生重大突破的时期,从那时开始人类才能开始系统地认识世界,犹如有了加速器,直到现在,我们发展的速度是越来愈快的。前期所有先人的工作并非无意义,他们的积累就是让后人理清方向,思想就像一个婴儿一样需要时间成熟。现在在努力人们,请不要气馁,只要继续努力,达到那个“奇点”,就能快速上升到另外的一个境界

  书中提到一点也是非常值得了解,最早时期的科学都是从宗教,神学中慢慢孵化的,所以你可以看到15时间牛顿等人最终都是想证明上帝是如何设定世界的。

  说到底,让我着迷的还是他们努力去思考的过程,如果可以,希望每个周末都想用一天去看他们实验的手稿,跟随他们的思考流逝在时间中。

  《科学革命》读后感(三):科学革命的发生

  1. the knowledge pool

  人类文明的发展虽说最显眼的是物质繁荣,但是物质的繁荣是建立在人类所形成的精神文明的基础上。可以说,人类发展的过程创建并不断填充一个knowledge pool,类似一个人类知识的云存储。最初,人类仅仅只能根据自己的日常经验缓慢地积累一些正确的或错误的知识,在自己身边有限的人之间传播。我印象钻石教授曾提到一个例子,一个小岛上有一个老太太活了很大年纪,关于一些在灾难岁月里才能吃的食物只有她了解,因为她小时候经历过灾难。这就是人肉存储的例子,人肉存储在空间上的人人传递实践上的代际传递时,可能会丢失或变异。这种无形单位被道金斯起名叫meme,但是和gene有很大差异。gene是一种实体代码也就是说一种独立运行而产生生命繁衍现象的实体对象;但是meme不是,meme是用于武装大脑智能结构的一种装备。所以我曾说,就如大脑里面有一些坑,meme用于来填充这些坑。没有坑的话,meme就填充不进来,比如克鲁苏的呼唤之中神秘大门打开后所无法表述的超空间物体,这就填充不进来;但是对于不敢提名字只说you-know-who,大家还是能想起他那鼻子看上去出了点问题的亲切形象

  其中一个后果是,由于人类同源,所以不同族群的人大脑的坑都一样。比如说,大家不约而同都构思了神话和宗教。但是由于人类智力有限,所以不同的族群发展出不同的神话和宗教。康德曾提到的“纯粹理性”,虽然纯粹理性只有一个,但是实际上人是有限理性,所以想法各异。比方说,一道数学题,你会发现,咦,这么巧,做正确的同学答案都是同一个,但是做错的同学答案却各有各的不同。

  人类的云存储功能起了很大的作用,使得人类能够形成一种接力式的思想开发,不断积累知识。在空间上,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的人可以相互交流;在时间上,生活在后代的人可以站在前人肩膀上。所以普林西比说:我们现在有他们(几个世纪前的那些热切的研究者)所渴望知道的东西。我记得在某本书中,貌似是《伟大的超越》中,某个人说希望出生在五百年后来看看未来所给出的某个疑难的答案。我有时候也是同样的心情,想去千年之后,去了解一下那些在那些让我为之苦恼的想不明白的难题,这个愿望并不隐秘,“而我却被束缚住, 心灵挣扎完全归于枉然,哪儿才是我要奔向的无忧无虑路径?”

  2. paradigm shift

  库恩在论及科学革命时说,科学革命的结构是paradigm shift。为什么是paradigm shift呢?这是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人类从古至今研究的是同一个对象。比如说,柏拉图认为人类世界是一个影子,还存在一个真正的idea世界。但是显然全世界很多其他族群都不同意这个说法,而认为世界有不同的来源,无论是被鸭子从水底带来泥土塑造了世界(乌鸦印第安人?),还是开局一人一斧创造世界(?)。这些理论现在看起来都有些滑稽,这是因为,这些理论往往都是古代文学家的艺术创作,所以现在我们把它们归为神话。这就说明野马一样的想象力自身并不值得提倡,除非经历过知识和思考能力培养

  话说回来,在知识史上,越回溯,人们在这方面的积累就越少,也就越依靠想象力,也就越可能是荒诞不经的,或者,换句话说,缺乏逻辑性或合理性。就以乌鸦印第安人的理论来说,那么水是在哪里?水底的泥是在什么之上?说白了,就是剧情有bugs。这种bug就是人类大脑往往很笨蛋的一个特征,不是说印第安人笨蛋,全球同此笨蛋。就如后来指点科学家(据说是罗素?)的老太太所言,一只乌龟驮着这个世界不掉下去,然后为了这只乌龟不掉下去,下面还有一只乌龟驮着这只乌龟。如果你需要,当然下面还可以再来一只。多么聪明老太太。

  所以,人们往往对同一个对象有一种构思。这种构思,其实就是对世界的一种背后原理的一种描述,而不是肉眼所看到现象的一种描述。但是显然,世界远远超过人类的小小的天生智力,又回到那句老话,人类智力是以日常保命繁殖为中心的,如索罗斯在the age of fallibility所言,而且人类智力有限,别说科学难题,就是日常还常常想得不周到而犯错。从这个意义上,知识不是积累出来的,而是一种不断更新构思,更新一种理论框架,因此就是paradigm shift的过程。

  人的智力存在理解世界的动力,因为能从中获益嘛。就如自然呈现出一个有一定秩序的世界,于是很多人就尝试提出理论来解释。这种秩序,比如被柏拉图及其派人看作scala naturae,又有the great chain,这就是一种静观,从中尝试看到一种规律的做法。这种秩序难免会引人遐想,比如有个什么超级对象,设计了这个秩序,无论是the One还是the God。显然,更难想到的是,按照principles or laws同样能够产生秩序,但是,即使如此,还会有疑问:什么是prinicples and laws,又是这么产生的和怎么起作用的?黑箱之内,难以理解。人们难免就会走向“magic”。这正是人类思想发展史最初的一个典型特征,即所谓的“巫术”思维,包括占卜。普林西比说,magia naturalis曾作为一个分支,被基歇尔放在算术和医学之间。

  研究什么呢?就像,向日葵的向日旋转,就被看作存在一种“神秘”的联系。最初的研究难免是一种肉眼搜寻。所以,向日葵的黄和太阳的“黄”,向日葵的圆也像太阳的圆,那么二者之间存在的联系似乎也就有迹可循了。这种理论引发了一种doctrine of signature。其实这种思路普遍出现最初所有的思考之中,即以比喻或象征来构建对象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核桃能补脑吗?猪脑能补脑吗?犀牛角能壮阳吗?虎鞭能壮阳吗?电话号码结尾4为啥便宜,8要贵?这些问题都是出自同样的思维。 所以艾科在《诠释与过度诠释》中提到,中世纪的人曾经以为兰花性情淫荡,因为它们根上的球像男人的双球。王小波提到一个治内斗鸡的偏方,即备两颗牛眼,先吃一颗,然后坐上火车去千里之外,再吃一颗。还有人跟我说,蜂蜜中有神秘成分,所以包治百病,科学也有不能解释的。伤心呀,我生活在多么low的圈子中。努力,奋斗。

  3. 革命的发生时机

  普林西比所说的科学革命,是针对科学的发展在中世纪末期和现代世界初期的一段突然繁荣而言。但是,实际上,这里面没有什么浪漫可言。靠近了看,没有革命,没有英雄主义的反抗,没有天才引领人类智力的飞跃。科学的萌芽,甚至是在宗教和古典哲学的指引和辅助下才萌发出来。从长远来看,即当我们眼光回望,一眼扫过几个世纪甚至前年,未免会产生一种科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以一种对抗宗教、否定宗教并革宗教的命的姿态出现。就如普林西比所言,伽利略也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被宗教裁判所迫害,而哥白尼也没有被吓得死后才发表他的作品。在哥白尼的例子中,普林西比说,哥白尼自己几十年也不发表自己的日心说,还是一些教士催促下他最终才发表出来。普林西比说,发了当时也没几个人相信哥白尼的理论。

  16世纪到18世纪的科学的兴起,可能和几个因素有关。类似科学研究这种现象,有一个研究的环境,有搞研究的一伙人,就足够了。不过,在我看来,人的因素虽然存在一种偶然性,但是当人的基数很大的时候,这种偶然性就会被削弱。我的意思是说,像人类之中的巨人如苏格拉底、莎士比亚、牛顿、贝多芬,能够在某个时代出现,存在一种偶然性。并非是说,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的种子,给了环境就能长成人类历史上最为出色的人物。但是,确实如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所言,有许多种子等待发芽,类似门德尔松、色诺芬、约翰逊、哈耶克这样的人物,能一抓一大把。没有任何个人能够形成一种局面,而只有群体才能形成一种局面,就如歌中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这些一时的风气。最为出色的那些人物是无法形成一种风气的,因为他们往往代表了一种人类所能体现的最为完备的理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即使带有某种气质或倾向,但是他们不会属于某种偏颇的派别,而必然代表了一种eclecticism。这是最聪明的人身上所具有的一种特征,就如最近我接触到的约翰·斯图亚特·米尔,他虽然坚持自由主义,却在“分配”问题上放弃了他的自由至上论;他倡导功利主义,然而却在“更高级的愉快”上背叛了功利主义。这一切让我对他佩服之至,在我看来,他在这一点上,正是因为看到了复杂性,看到没有任何一种单纯的理论能够一以贯之“合理”解决所有问题,因而在不同问题上采取变通,这正是他比哈耶克和Bentham高明的地方。

  普林西比提到8世纪在皇权或宗教支持下建立的大学和研究中心,这种专业云存储内容研究编辑的工作重心出现,就如普林西比所说,怎么强调其重要性也不过分。普林西比又提到,11世纪开始世界进入一个变暖期,这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更舒适的生活条件,这可能是使得人们安居乐业又有闲暇之后搞点想入非非的副业——特别搞搞“学问”装装文化人,而给文化带来促进的一种有利因素。普林斯比还提到航海大发现,这可能是对所有那些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的人一种极大的精神刺激——就是我反复提到的一定会迷失在迷宫之中的“我们”;以及宗教改革,可能导致了宗教对人们思想钳制的松懈,导致人们的想法多元化,从而提供了很多的思维空间。

  《科学革命》读后感(四):科学:当代最成功的宗教

  前言里说“多年来深受实证主义及辉格式科学史影响的中国读者,读读本书,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这句话让我对后边的阅读充满了期待,其实我期待的不只是眼前一亮,而是当头一棒。一段时间以来阅读的一些科普读物,关于现代物理、宇宙学、数学,还有哲学和宗教的书籍,早已经让我渐渐对科学的本来面目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怀疑,那堵长久以来挡在眼前的科学的高墙正在不断往下掉落砖块,纷乱的问题在头脑里不断涌出,科学的哲学边界到底在哪里?它如何绑架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又用什么高明的手段使我们丧失了质疑的能力?还有最根本的——什么是科学?我意识到想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回过头去仔细看看科学的成长史。虽然挡在眼前的那堵高墙正在慢慢垮塌,但是墙后隐隐显露出的是一幅更加壮阔却支离破碎的人类思想演进的图景,而脚下散落的砖块也绝不是废物,只是我没有能力凭自己的思考来重新组织这幅拼图,因而十分希望有一本书来帮我理清这些纷繁复杂的头绪。

  应该说,这本书写得很好,翻译也完全不露痕迹,根本看不出是一部翻译作品。在有些段落里作者毫不留情地批判和嘲笑现代人的无知和误解,读起来非常地痛快。但是这本书主要还是在努力澄清这样一件事:科学(自然哲学)并不是作为神学的对手发展起来的,它简直就是神学的产物。当我满心期待着作者接下来讲讲科学这个神学的私生子是如何慢慢长大,然后把它的父王打败又取而代之登上王座的时候,书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只抛下一句话“这一转变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论述它超出了本书的范围。”真是不过瘾!除了纵向时间上的限制,其实书里展现的横向视野也不够宽广,比如笛卡尔,他的思想这么深刻地影响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书里却只是寥寥几笔带过,我只能认为这些遗憾大概是受限于篇幅和作者的研究范围吧。虽然这本书没有直接给我想要的答案,但是阅读的过程还是激发了很多思考。

  以前我总觉得,在对思想的束缚上,现代人对科学的迷信和古人对宗教的迷信简直如出一辙,而这本讲科学早期历史的小书,又让我常常联想起宗教的历史,两相对照一下竟也如此相像,对应于充满活力和开拓精神的早期基督教时期,科学革命就像是早期“科学教”时期,而对应于上帝全方位主宰着世俗世界的思想和生活的“中世纪”,我们现在不正是处于科学全方位主宰着思想和生活的“科学教”的中世纪吗?书的最后一节,讲到17、18世纪的社会公众对科学的普遍兴趣和参与度,普罗大众坐在咖啡馆里讨论最新的科学话题,我就想起了世纪初,上帝曾经是联系和启示着每一个人的,而进入中世纪后,和上帝的沟通慢慢变成了神职人员的特权——上帝成了宗教的人质。那么科学的命运呢?“在接下来几个世纪,科学工作逐渐专业化,“业余的”自然哲学家渐渐消失。由于日益需要一些知识渊博、值得信赖的人用科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大学必须用更加正式和严格的训练来培养这些人,这又导致了思想和进路的进一步标准化。由此累计的结果便是19世纪出现了作为一种职业的“科学”,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和职业阶层的“科学家”,近代早期的世界也逐步演变为现代的科学技术世界。” 科学也变成了科学家的人质。

  书里说“对于近代早期的人而言,基督教教义并非意见或个人选择,而是自然事实或历史事实”,对于现代的我们,科学也并非意见或个人选择,而是事实,从我们生下来起,所受的教育根本就没有给我们站在广阔的哲学地图上选择的机会,甚至都没有给我们提出质疑的权力,所以长久以来我都不知道,科学只是我们构建对象世界的诸多方法的其中一种。然后我又意识到,生活在这样一个科学的“中世纪”,科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一定也从我们身上夺走了很多东西,最悲哀的是不知道什么被夺走了,最可怕的是思想的能力被夺走了。

  书里有这样一段话“虽然现代科学对天界运行的解释比过去更好,但现代技术的运用却使大多数人不再亲眼看到夜空的运行、感受天界的存在并赞叹它的美,这显得讽刺而有悲剧意味。今人要想像先人那样看到绚丽的夜空,就必须远离光污染和工业污染。”这不只是一种讽刺,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隐喻,星空不只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它标志着我们原本之所属的,和我们原本所拥有的,我指的并不是某种象征,而是其中实在的东西,然而科学(公正地说其实是“科学教”)把我们和这些慢慢分隔开了,在这里,我们失去的是康德曾经提到过的东西:“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我想,那种深沉的思考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去了。

  《科学革命》读后感(五):革命就是自我否定和超越

  中世纪科学向现代科学转变。非西方科学都没有产生现代科学,只有西方科学发生了科学革命。科学家对自然界的认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本书是各种基本科学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革命性转变,在长期积累的过程中。

  1.西方科学家如何认识自然?

  月上世界和月下世界。人的身体四元素,决定了人的气质。柏拉图强调严格的数学和理论来解释自然。从看似杂乱无章的现象中总结出规律。深受亚里士多德主义和柏拉图主义的影响。

  2.神学科学宗教的联系与发展

  耶稣会学校教授新观念新思想。神经和自然。用数学语言系统。自然哲学继承了古希腊的传统。文艺复兴时代对隐秘的关联特别有兴趣,富有想象力的目光看待自然,强调万事万物都是互相联系的,发现自然中的内在原则。保持了西方科学的理性传统。

  3.现代科学最终突破了中世纪科学的延续。所变革之处在于知识的内容,科学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是西方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我否定和超越。是一种延续性的眼光来审视,才有科学的思考。

  《科学革命》读后感(六):同出而异途

  读这本书有两点收获:

  1、“科学家和教会激烈斗争,最终突破宗教的牢笼”, 原来并不是事实。事实是当时的科学家大都是笃信基督教的,甚至很多都是教会出身和神学家。并不存在一个对立的科学家团队和教会团体。上帝的存在是毫无疑义的,只是大家对于上帝如何创造世界的解释不同。

  2、西方也曾经存在过一个”广泛联系”的时代,比如核桃和头颅的形象如此接近,一定是共同受到了某种看不见的神秘力量的影响,因此核桃应该对补脑有好处。 这种观念并非我国所独有,也不是所谓的愚昧,而是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理性的人对世界进行理性思考而得到的理性的结果。

  现在西方科学统治当代,虽然物质文明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但是科学学科变得越来越支离破碎,整体性和广泛联系性被破弃,这点从长远来看,究竟是进步还是退步犹未可知。

  《科学革命》读后感(七):科学革命读后感

  《牛津通识读本-科学革命》作者劳伦斯·普林西比是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科学技术史系和化学系教授。西方文明对于近现代的中国的影响毋庸置疑,所以个人对于西方文明发展史以及那些创造了西方辉煌文明的大牛也比较感兴趣。这本书概要的介绍了科学革命时期(15-17世纪)西方文明从自然哲学到专业化的科学研究的演变,也许因为作者本身是专业学术出身,所以叙述的角度和思路非常客观,看待整个科学革命时期的态度也比较公正,并没有那种宗教势力迫害进步思想,压抑科学精神的训诫;有的是对于整个历史阶段的自然哲学家饱含热情的探索,不断试错,不断提出对于世界的看法和理解的肯定;也绝非只是单纯是非对错的角度,而是从大的文明演进的角度,对于那个时期所有的自然哲学家们不断的继承前人的成果,提出新的见解,不断的推翻,肯定,不断的进步的讲述; 作者说:“伽利略从未如民间传说中的那样被判为异端,遭到关押或者囚禁”,因为其中更有其复杂的恩怨关系和社会背景; 除此之外,结尾处作者也表达了对于从自然哲学研究到专业科学分化之后的一些忧虑和思考 “促使近代早期自然哲学家研究自然之书—寻找造物主在受造世界中的反映—的深刻的宗教信仰动机,不再是科学研究的主要驱动力。那种恒常不变的历史认识,即认为自己属于一种长期累积的探究自然的传统,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不复存在了。今天,很少有科学家会像开普勒那样把支持哥白尼学说的教科书冠以“亚里士多德补遗”的副标题,或者像牛顿寻求引力原因那样在古代文献中寻找答案。由于放弃了意义和目的问题,缩小了视野和目标,拘泥于字面意义因而无法理解对于近代早期思想来说如此根本的类比和隐喻,那种内在紧密关联的宇宙图景已经彻底瓦解。具有宽广的思想、活动、经验和专门技能的自然哲学家已经被专业化、专门化的技术科学家所取代。结果导致了一个与更广阔的人类文化和生存视野分离的科学领域。虽然我们必须承认,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使物质财富和思想成果达到了惊人的水平,但我们无法不认为自己因为丧失了近代早期那种全面的眼界而变得更加可怜。 科学革命时期夹杂着连续和变革,交织着创新和传统。近代早期自然哲学家来自欧洲各地、各个宗教派别、各种社会背景,既有煽动性的创新者,也有谨慎的传统主义者。这些不同角色共同致力于建立对于今天的整个科学世界至关重要的知识体系、机构和方法,这个科学世界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我们可以讲述很多他们极度渴望知道的东西,他们或许也会讲述我们极度渴望听到的东西。”

  《科学革命》读后感(八):承前启后的科学革命

  好像无论中外,对于真实的历史,都喜欢用一种夸张的方式来进行描述,更要命的是,为了简化人们对于该历史事件的理解,人们还常常试图用一种二元化的方式来进行叙述。 用二元化的简化法则来看待世界,这是我们老祖先传给我们的法则,对于远古时期的人类在险恶条件下的生存,简化对于周围世界的认识,是极有必要的,然而这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却会让我们现代人类经常对历史人物的臧否有失偏颇。 比如对于人类科学革命史上的两个重要人物哥白尼和伽利略来说,人们通常的历史记述是:把他们两人描写成正义凛然的,不受胁迫利诱的忠实科学教徒,而那帮教会一干人员,便是邪恶的化身,甚至把追求真理的布鲁诺烧死在了火刑架上。 然而,哥白尼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担任大教堂的教士,甚至,如果不是几位有地位教士的催促,可能哥白尼的科学成果永远都不会发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当教皇的私人秘书于1533年讲述了哥白尼体系后,当时的教皇克雷芒七世和一些红衣主教听后显得很高兴。 根据书中的说法,甚至科学巨匠开普勒之所以确信哥白尼的学说,部分原因是因为日心宇宙为三位一体提供了物理上的对应:位于中心的太阳象征圣父,接收和反射太阳光的恒星天球象征圣子,两者之间充满光的空间则象征圣灵——而哥白尼也曾经对《圣经》中的某些段落作了重新阐释以便支持日心说。 从以上描述我们知道,那种“科学家”与“宗教人士”奋力斗争的模式并非主流,中世纪到17世纪这段时间,很多时候“科学家”本人就是虔诚的宗教徒,神职人员与自然科学研究者的重合比例也相当高,只不过人们为了让故事好看或者其他目的,而对真实事件进行了简化和夸张,甚至编造了部分历史,比如对于伽利略对天文现象的观测,罗马的耶稣会提供了关键支持,甚至还在1611年举办盛宴向伽利略表示敬意。 而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伽利略被软禁的真实过程是:教会要求伽利略在找到强有力的证据之前不得认为日心说是正确的,伽利略也同意了,然而伽利略在经过教皇许可的出版作品《对话》中,还是在述的末尾表述了日心说的观点,尽管教皇要求严惩伽利略,但几位红衣主教都没有在判决书上签字,他最后只是被软禁在了一座别墅中——他在那里继续工作、讲说和著述。 事实上,不仅是科学革命与宗教密不可分,近代科学与中世纪的研究也不能分割,根据书中作者的描述,近代早期的人试图回答的许多问题都是在中世纪提出的,而用于回答它们的许多方法也源自中世纪的研究者。 之所以如此,就不得不提到文艺复兴了,14世纪中叶,一场黑死病席卷欧洲,甚至一半儿欧洲人因此丧命。幸存下来的人们开始逐渐审视起了人本身的意义和力量,米开朗基罗著名的雕像《大卫》便是强有力的注解,也就是“人文主义”。 人们开始重新重视起了古代的传统,古罗马与古希腊的建筑与文字开始重新被重视起来,大量的古代天文学、物理学、医学、光学、炼金术、数学和工程领域知识开始被人们重新认知并发现了其价值。 科技开始进步,观念也随之创新,在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进行了地理大发现和基督教改革之后,终于也为后来的科学革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哥白尼的日心说、哈维的血液循环理论、牛顿的万有引力平方反比定律——则构成了我们现代对世界的理解的基础。其中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她的重要意义如何强调也不过分:在此之前,人们尽管也有着惊人的科学发现和快速的发展,然而却未成体系,很多科学成果还处于各自为战的阶段,正是人类历史上仅次于伊甸园的一颗苹果,敲开了人类发现现代科学的大门,人们终于开始把地面上的物体与天体运动对立统一起来,也终于发现了力的规律对于自然的重要意义,终于有了能够上天入地的基础理论,并且也因此推翻了很多神学论上的假说,解放了人类的思想…… 不过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越来越深入,像牛顿这种横跨几个领域的大牛学者也越来越少了,比如当代的很多诺贝尔物理学生物学等奖项得主很多都成了多人协作研究共享,现代科学的研究者的学术范围也越来越专业化和塔尖化,普通人再也无法理解当代的前沿科学都在做些什么和其意义。我们的物质和思想发展确实越来越成熟——只不过,不知我们未来是否还具有因为全面而开放的眼界,而再一次出现爆炸发展的能力。

  《科学革命》读后感(九):回望:数百年后再看科学革命

  文/吴情

  “这件事听起来不怎么科学。”“多多少少得信一点科学。”我们今天常常会把“科学”一词挂在嘴边。其实,在有意无意之中,这里的“科学”与“理性”、“实际”等概念相互纠缠。那么,“科学”一词何以在语言之中广泛渗透呢?这不得不追溯到几百年前的“科学革命”。通常认为,科学革命(scientific revolution)指的是发生在16世纪到17世纪(或1500年到1700年)之间的科学领域内一系列重大变革的统称。

  不过,对于“革命”(revolution)一词及其概念的内涵外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各怀己见,不尽相同。伯纳德·科恩通过在《科学革命史》中追溯其系谱指出,“‘革命’(revolution)意味着重又回来,进行着循环过程,像一年四季的交替,或像潮水的涨落运动。在科学中,它就因此暗指在所有变化中的一种不变性,一种无止境的重复,一种从头再度开始的结尾。就像我们理解的‘行星在其轨道上旋转’这句话中的‘旋转’(revolution)的意思。然而,‘科学革命’或‘科学中的革命’这样的表达,根本没有这种持续性和永恒性的意思。反之,它意味着持续性的打破,与过去割断联系的新秩序的建立,它是一条明显的裂缝,一边是旧的、熟悉的东西,另一边是新的、生疏的东西。”因此,以“革命”(revolution)一词描述科学史上确确实实出现的诸多新事物不甚确切。但考虑到这一称呼已经沿用许久,暂不做更改,只为我们探讨和研究这一时期历史现象的其他方面提供方便。

  对于科学革命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诸多科学史家的论述并不清晰,且在方法论上有着“崇今抑古”倾向,在论述近代科学革命的伟大意义时,几乎将产生于中世纪的技术发明一概抹杀。在《科学革命》一书中,劳伦斯·普林西比首先要求自我纠正这一历史和社会强加的偏见。他认为,“虽然中世纪与科学革命之间存在着许多重要的连续性,但这并不能否认16、17世纪以令人震惊的重要方式改造了中世纪的遗产。”在梳理科学革命的主要经过时,劳伦斯以时间为纵轴,以大宇宙(月上世界、月下世界)的变革和小宇宙(微观生命世界)的澶变为横轴,在主流的天文学——数学——物理学的革命,这一科学革命史叙事传统之外,重视并强调了占星术——炼金术等化学领域的革新,以及人体解剖、医学、动物学等领域内出现的新气象。

  在考察科学革命的原因时,普林西比并不仅仅局限于科学领域内百家理论的交锋和争辩,而更多的是从社会历史等外部条件出发,溯源至古希腊的“逻各斯”传统、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倡导的“理性”、地理大发现时代对科技革新的客观需求和宗教改革时期宗教内部的思想倾向等。普林西比并没有武断地将科学革命的发生完全归结于某一因素的单方面作用下,而是从叙事的角度分析科学理论和实践带来的客观影响,让读者知晓科学内、外部的互动,以及由此引起的科学内部的变化。他没有强加外在的因果关系,而是代之以以相关性和概率。

  这场科学革命对人类历史具有重大影响。它改变了西方人的思想观念。基于试验的自然科学,在很大程度上与人们的感官经验和主观臆测相悖,然而它的结论不可质疑,由此使得西方人的理性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张扬。它使人在宇宙自然面前不再是无力的、只能听天由命的奴隶,相反,人类可以通过理性把握自然和社会的规律,因此确立了人之为人的尊严,法国文学家帕斯卡曾在《思想录》中说“人是一棵能思想的苇草”,这一譬喻便彰显了人对理性的自信。同时,自然科学不再仅仅是书斋里的学问,束之高阁,相反,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密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理性思考,而非依靠单纯的感性直觉和个人经验,是对文艺复兴的继承与反拨。在很大程度上,科学革命中的新知识为后来的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为西方走在世界的前列、实现殖民扩张创造了方便。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曾提出“李约瑟难题”: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这一问题可视为对科学革命的延伸。尽管李约瑟难题近来被学者视为伪命题,但确实为我们看待西方科学革命提供了另类视角。对于科学革命,史学家的研究固然有范式可以遵循,但在某种程度上,它具有极强的偶然性。,并非先天预设的历史过程,也不是单一历史进化观下始终强调的历史必然,比如,近代中国和其他国家就没有首先发展出科学革命。

  也许,科学革命已经远去,且在多数情况下很少被人提及,但对数百年后的我们来说,我们依旧享受着它带来的各个方面的杰出成果,无论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还是生活方式上的革新。对今天的读者而言,似乎没有必要要求每个人都能完全理清科学革命的线索,但亲近历史、发现真实,总能让你生出些许讶异表情。历史从来都不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一颗颗炽热的好奇追问的心。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科学革命》读后感(十):语言流畅,引人入胜,填补中世纪到近代早期gap的科学史

  此书非常好读,译者译笔极流畅,原本以为会很枯燥的,结果竟是在地铁上看的差点踩进了自动门的gap。此外插图很详细,妙趣横生,插图本身就是很好的艺术品。

  这本书很符合我对历史的看法:历史是很复杂的,事件背后的真相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甚至可以说历史不存在真相一说。很多普及性的历史书(包括历史教材)都有将历史归于简单因果的问题,做出譬如哥白尼的日心说违背教会的地心说而见弃啊,什么牛顿后半生致力于神学再无建树啊之类的论断。这些论断其实根本经不起推敲。历史是一个缓慢而连续的进程,是由背后七七八八的各种原因推动着的。对于科学史,我们往往只记住了若干大人物的事迹,并以此来概括一个时代,这种历史是断裂的,离散的历史。而历史其实是连续的:在牛顿的时代并不只有牛顿,还有其他很多学者开展研究。

  这本书的赞点就是让科学史丰满了起来,科学史不再是由大人物和大发现串联起来的了,科学史在此书中是由科学思潮的发展驱动的。地心说不会一下子就变成日心说了,这中间还有如此这般的曲折和努力;重力的发现不是一个苹果砸出来的,这中间还有学者们的好一番纠结。

  此外,此书还引导我们尽量以历史中的思维去看待历史。我们对待科学史很苛刻,相比之下,我们对艺术史始终都抱有理解的态度,尽力站在作者的角度欣赏艺术品,甚至将无法理解古代艺术品归因为自己缺乏悟性,看不懂等等。但对于科学,我们总带有轻蔑的态度,觉得古人迷信和幼稚。这是因为现代的科学思想将科学视为真理,有对有错,而对于艺术,却无所谓对错。其实科学仅仅就是“认识和改造世界”,既然是认识世界,就会有一定的深度,每个时代的人,无不认为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比前人深刻,同理,现代的认识,又会被未来超越。此书让读者置身于以前的时代,让读者切身的体会到,那时的人类认识世界之艰难绝不下于当下,那时的人类对于自己对世界认识,也有相当的自信。

  这本书虽薄,但内容可谓周详,天文医学动植物学地理学的沿革无不涉及。且这本书说的是中世纪到近代这三四百年的科学发展,这一段时间的科学史,从没被很好地普及过。我们平日里津津乐道的,大抵是近代那堆科学家们的掌故,对于哥白尼,伽利略,只是历史课本中的印象了。最多小时候对天文感兴趣,天文书中有过涉及,也是极粗略的。我们只道第谷记下天文数据,开普勒继承之一拍脑袋三大定律诞生,哪知道这三大定律其实想破脑袋,发现的过程真是有趣之极呢!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科学革命》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