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个人,爱你如生命》是一本由卓晓然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总有一个人,爱你如生命》读后感(一):晓然,谢谢你。
拿到书后,一口气读完,心里只是满满感动,我看到了一种生活的向上。
我喜欢书里渐渐流露的文字,安静淡薄。安然把她的故事向我们娓娓道来。每一篇散文都是一种生活的经历,每一个故事都给人一种安稳的感觉。
晓然的生活有着幸也有着不幸,有着爱自己的父母,互相关心的妹妹,也有可爱的儿子,晓然去过那么多的国家,是个阅历丰富的知识女性,去过遥远的地方看过她想看的世界,她是幸福的。而晓然后来却遇人不淑,而后来的生活有了巨大转折,但这些她都坚强挺过来了。
我喜欢看书里的温暖镜头,锡安妈妈教儿子渐渐掌握一些能力,例如锡安在学会用吸管的时候,我的心也随着锡安妈妈的文字一同雀跃。锡安会指自己的鼻子,我也跟着一起流了泪。我喜欢锡安和妈妈在车里的交流,温暖而又可爱。我能想象的到,锡安和妈妈在面包店温暖的灯光下嬉戏的样子。
晓然为儿子吃了很多的苦,为儿子提供最好的医疗条件,还陪他一起去医院上课,在睡前和他在床上嬉闹,她是有耐心的,她的身上闪耀着母性的光辉。
晓然在书中提到的亲人们,都对锡安很好,关心着锡安。字里行间感觉出晓然对他们的感谢。对于她的丈夫,她也不会怨恨,即使是在那样的环境之下,她会怀恋,怀恋那时候的穷日子,我想,这或许就是为什么晓然一直可以如此坚强的原因,她的生活永远充满正能量。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多多少少大大小小的困难,可是,那些又有什么走不过的呢,心生阳光,暖暖向上,这也是晓然教我们的吧。无论面对怎么样的挫折,她都坚强,乐观,努力使得问题得到解决,她,是生活的智者。
书的封面很美,妈妈牵着孩子的手走向远去,孩子笑着,小狗奔跑着,这就是生活,无论如何,生活都在向前,虽不知前方会发生什么,但我想肯定是会越来越好的。
锡安,他都懂,只是无法表达出来。他真的都懂,我喜欢书中描写的他把小手给妈妈牵着,我喜欢他的笑,我喜欢他在发病后瘫倒在妈妈怀里,他真的都懂。他是个幸而又不幸的孩子,他有着永远支持着他的亲人,他有着一位非常优秀的妈妈,他即使身体不好,但我想他的心是暖的。
晓然,顺其自然吧。我想你会亲耳听见他说话他唱歌,他好好的生活,爱,是可以改变一切的,我们为你祈祷。
谢谢你,晓然,是你让我看到母爱的伟大,是你让我看到生活的力量与生活的希望,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幸,其实就在于你自己是如何对待它们。幸福就在不远处,你和锡安都会很幸福。
《总有一个人,爱你如生命》读后感(二):跳舞有时
那是个星期一下午。 入秋了,人行道两旁的枝桠随风摇摆,叶子还来不及转黄,
却因为风大,有些已经被扫了下来。 上班时间的台北街头,路人行色匆匆,驾驶见黄灯不停反加
速油门。我被红灯拦下,不情愿地拍打方向盘,心里盘算的都是 待会儿该说的话。要怎么将几年来的事在三分钟内提纲挈领地表 达?如何语意清晰地提问、态度坚定却不得罪对方?
站在对街的她,让我突然停下思想。 当人群趁着闪烁的绿灯加快脚步,伫立的她于是显得突兀。
淡妆素雅,象牙白的丝质衬衫配戴样式简单的金色长项链;暗色 老爷裤,黑色尖头鞋。肩背电脑包,手里握着一杯咖啡,她啜着、等着,神态自若。齐肩的发,颈间那条色彩斑斓的丝巾,正
被风随意舞弄。 如同久未谋面的旧识,说不出名字,却又似曾相识。六十秒之后我随着她的步伐转头,舍不得让她离开视线,直到后面的车 不耐烦地按下喇叭。
那天又带锡安去看了哪一位医生、问什么又得到了什么答 案,我早已不复记忆。但这么多年以后,写这篇序之时,那天下 午的对街女子是如此清晰地浮现眼前。
那些年,我听到哪里有名医就奔波,何种疗法能改善就尝 试,可惜得到的诊断多半模棱两可,没有任何治疗能够改善锡安 的状况。这不是谁的错或不尽力,只因他的病情无法被归类,无 前例可循。医生曾说,或许有天医学上真能定义锡安的病,会以 他命名,就叫锡安症候群。
那个前往医院的下午,我彷佛在对街女子中遇见自己。曾有 那么一段时间,我对手里的工作有把握,对未来有规划,日子就 算不尽如意,我依然是我自己的主人,为我的梦想而活。
然后我成为妻子与母亲,不再只有自己,学习以家为我的重 心。儿子得病,我几乎不再有自己,从零开始、暗中摸索,做纪 录读数据跑医院,试着为他辟出一条路来。
我曾以为日子就会这么过下去。但几年之后,我卸下人妻身份,单亲妈妈兼职业妇女再次穿上套装,上下班、出国开会,为 锡安与我的生计打拼。
如今,我也扛着电脑与公文包在街头等红绿灯,只不过我是 属于即使剩下几秒也硬要小跑步过马路的一员。
锡安七岁这一年,我第三本书的简体版即将面世,出版社希 望我为读者写点话。直到现在,我仍惊奇并感激当初为了让亲友 知道锡安病情的书写、甚至时常是宣泄性的自我表述,能够结集 成册、获得回响。
时间是一直这么流着。我想起那些最初的悲伤、愤怒、怨天 尤人,抱着儿子站在九楼阳台上的黑暗念头。
那些决定坚持,但却变得麻木,只为不去感受心痛与孤单的 倔强。既然别人理所当然的梦想,对我而言只是妄想,我过一天 算一天、咬牙死撑的苦。
时间带我往前,我学会接受现实,尽力而为,不期待却也不 放弃希望。时间如飞而逝,我领悟,日子或许可以过得开心点? 面对困境我试着笑,即使别人都说我的幽默感很另类。
生有时,死有时;
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
杀戮有时,医治有时;
拆毁有时,建造有时;
哭有时,笑有时;
哀恸有时,跳舞有时;
抛掷石头有时,堆聚石头有时;
拥抱有时,不拥抱有时;
寻找有时,失落有时;
保守有时,舍弃有时;
撕裂有时,缝补有时;
静默有时,说话有时;
爱有时,恨有时;
曾有记者问我,如果人生能够选择,你还会选择结婚,当锡 安的母亲,过现在的生活吗?
坐在对面的姑娘正值花样年华,大大的眼睛眨呀眨的,这题 显然是为自己问。
我想了一下,说,如果有选择,我希望锡安不必被生下来受 苦;但如果他在这世上,我还是会选择做他的妈妈。
孩子的病痛几乎摧毁我,但他的勇敢、贴心与一点点进步, 都令我欣喜若狂。婚变撕裂我,来自四面八方的温暖,却如此绵 密的缝补、拥抱我。
不经过这些,我就不会是现在的我。而我喜欢自己现在的样子,所以还是会选择同样的路径。
我希望她满意我的解释,也懂得这是肺腑之言而非逞强。我 的确经过哭泣与失落,但我怎能否认之后的欢笑与寻见?
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绽放后枯萎,凋零再复生。当我 回想,才明白每段时光都有它的尽头,每个角色都有它的期限; 而我所能做的,就是尽本份并享受,享受每一段时光、每一次相 遇。不必害怕悲伤是永远,也无须感叹欢乐稍纵即逝。
哀恸有时,跳舞有时。 献给每位翻开书页的你。愿我们一起学着享受,生命里每段笑中带泪的时光。
——卓晓然简体自序
《总有一个人,爱你如生命》读后感(三):娘身上的肉
娘身上的肉
偷爱警/文
在外打拼的孩子,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在家享福的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襁褓中的孩子,四位老人加双亲的和照看。“孩子”无论到多大,在长辈面前,都是“孩子”。长辈的牵挂、宠爱、保护,被看做天经地义的事情。很多长辈人讲,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成家立业之后,当儿的自然知道当家的苦,到时候就知道,什么叫做拖家带口,讨生活。
长大意味着改变,改掉身上的秉性和脾气,改掉那些吹毛求疵的坏毛病,当然随之改掉的还有童真、幼稚、烂漫的童心。锡安是个罕病孩子,母亲带着他东北西走,求医问药,就是找不到病因,母亲终究是母亲,娘胎里掉下来的肉儿,儿有病,当妈的没有不操心的。锡安5岁了,病情依然没有确诊,没有医生能够诊治锡安的病症。锡安不会说会,只会咿咿呀呀的叫喊,叫一声“妈妈”,是一段艰辛而漫长的等待。
两口之家,支离破碎,奢侈品并不是女人的最爱。女人最爱的,是自己的孩子。再昂贵的包包,再奢华的化妆品,也抵不上娘胎的肉金贵。男人的爱护,除了大把大把的撒银子,除了甜言蜜语的讨欢喜,除了能够满足性高潮,带给孩子的呢?父爱、责任、帮助。而锡安的父亲,显然纸醉金迷,朝九晚五,喜欢奢靡的生活情调,喜欢高档次的味道,喜欢奢华的层次,看似最求高端大气,实际连一块腐肉都不如。自己的孩子,都不去爱的人,还能真爱谁,逢场作戏的男人,比比皆是,锡安的爸爸,显然就是其中之一,当初的许诺,当初那个海誓山盟的君子,因为孩子的罕病,因为妻子的关心过度,无端猜忌,让一个家庭,就此瓦解,是男人太小气,还是女人太矫情。
锡安妈妈从小就独立,一个人去求学,一个人去法国深造,一个人去新加坡就职。一路下来,锡安妈妈越走越远。儿大不由娘,锡安妈妈也是一个心气很高的女强人,在外打拼,从来不会因为困难和压力而倾倒,太好强的女人,会在家庭或者其他发面遇到更加棘手的问题,锡安或许就是锡安妈妈最大的问题,是的,问题出现,就要解决,就要想办法处理掉。锡安虽然不会说话,但他知道妈妈是爱护他的人,锡安知道深夜里妈妈的呕吐,是因为工作,黑暗中的小手,牵住的不仅仅是妈妈的手,而是一种温情的交流。
2013年用的最烂的两句话,“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情话谁不会说,照本宣科,网络搜索,挖出一大堆来。真正做到珍爱唯一,寥寥无几,有人说,浪漫纯粹是为了抱得美人归,得手之后,求实际才是真的。如果继续谈爱情,不是你太傻,就是我太天真,哪有那么多情啊,爱啊,如果信真爱,你就上当了。女人开始越发聪明的看待男人的哄骗与诱惑,尤其是那些经济上独立,事业上独立的女人,不缺少男人的追捧与奉承,更不需要什么男人的做作与体贴,当然,女人依旧是女人,需要爱人的保护与温暖,需要一颗细腻的心,来抚慰女人的柔情。
锡安是不幸的,来到这个世界,不能像一个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学习,与母爱交流,但锡安又是幸运的,在另一个世界里,尽情体验,母爱真情的伟大。
《总有一个人,爱你如生命》读后感(四):爱的勇气
书名起的很恰当,很难想象像锡安这样有着罕见病的小孩,他的单亲妈妈要如何带大他,要经历多少的无奈、绝望和无助。在陪伴和照顾锡安中,在家人和朋友的温情中,锡安妈妈很平凡也很不平凡的生活着。平凡的就像普通妈妈一样,欣喜于锡安的一举一动,一点点进步,悲伤于锡安的病情恶化,感动于锡安为她努力的学会发病时控制自己。她又绝对不是一个平凡的妈妈和女人,不是因为在与不负责任的老公离婚后独自一人带着锡安,也不是因为为了治疗锡安常年来四处奔走,而是这样的困境中她依然还能微笑,还能保持平和的心态,并且还具有一定的幽默感。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如何平时是看不出来,只有在逆境中才能看到。也许是生活的打磨,岁月的摧残,锡安妈妈的坚强和勇气在字句间缓缓流露,让我感动万分。换个角度,如果我是锡安妈妈的处境,也许我会活不下去,会哭天抢地的质问上天为何要待我如此的不公平,所有不好的事情为什么都要降到我的身上。当然,锡安妈妈也曾崩溃过,然而重新站起来的她身上散发着一道光芒,那是面对生活的强大勇气和追求,同时,伴随着成熟女人的坚强和淡然。人就是这样的动物,喜欢比较。在学校里,比分数,在职场上比职位和薪水,在生活里比另一半和孩子,这样的比较不在乎比较对象的数量,而在于自己所处的位置,是顶峰还是低谷,是中上还是中下,但总的来说,只要有人垫底就还能自我安慰。锡安妈妈并不介意别人拿她当幸福的参照物。但我想读者们会不自觉的通过这种比较自我感觉良好,然后比较过后你又会敬佩这样一位妈妈,即使生活再累再艰辛她还是相信毅力,相信只要奋力向前,就算是爬着也好,也会离过去越来越远。她是走过谷底的人,种种遭遇丰富了她的经历,磨砺了她的内心,却没有带走她的笑容。当她带着微笑和淡如清风的气息从谷底走来,一切风景都是让人宽心的,更何况有亲朋好友做她的坚强后盾和支持。爱情,生活都是如此,邂逅不一定都是好的开始,离开也未必是最坏的结果。心态,还是心态问题。很喜欢锡安妈妈的这段话:“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绽放后枯萎、凋零再复生。当我回想,才明白每段时光都有它的尽头,每个角色都有它的期限;而我能做的,就是尽本分并享受,享受每一段时光、每一次相遇。不必害怕悲伤是永远,也无须感叹欢乐稍纵即逝。”
《总有一个人,爱你如生命》读后感(五):爱,使我们在软弱处刚强
我不敢妄言,我全然了解了爱。对于一个没有经历过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人来说,理解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与付出,难免牵强附会。但是因着对“苦难”的理解,我得以与锡安妈妈同感一灵,与哀哭的人同哀哭,与欢乐的人同欢乐。因为我们知道,经过流泪谷,如何到达喜乐泉。
《总有一个人,爱你如生命》是卓晓然继《30年的准备,只为你》、《你是我的唯一》之后出的第三本与儿子锡安有关的书。书中收录了卓晓然成为罕病儿母亲之后的点滴心情,她在序中谦卑说道,这些内容只是“当初为了让亲友知道锡安病情的书写,甚至时常是宣泄性的自我表述”,字里行间,泪笑歌哭,却像是那些在黑暗中的点点灯光,照进我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恐惧,也照见了我们本相里的软弱。
没有谁,在苦难面前,可以坦然地说我丝毫不怕的。锡安妈妈也承认,在得知儿子可能患病时的最初,震惊、脑中空白、甚至手脚发抖。当医生宣布儿子将永远不能走时,她也曾悲愤、绝望,曾想过死。我们或许无法理解作为一个母亲的绝望,但只要我们想起自己面对无助之时,或是身体的病痛、或是事业的失败、或是情人的分离,或是亲人的失去……我们便也就能与锡安妈妈感同身受了。
然而,爱,却使我们在软弱处刚强。
这轻轻的一个字,说起来似乎好简单。有时路过牵手的情侣身边,会不小心听到一句“我爱你”,有时会看到国外的小孩,稚嫩地大声对妈妈说“I love you”,只是这样浪漫或温馨的方式,却很难在锡安妈妈和锡安身上用以准确传递爱。
对于锡安妈妈而言,爱很艰难。爱是《唇齿之间》里,每天用牙刷掰开儿子的门牙,帮他刷牙;是一遍又一遍地教儿子舔果酱,为了训练舌头运动的灵活度;是看到儿子终于会用吸管喝东西时的泪流满面,爱就是这些唇齿之间,一点点地磨练,磨练自己的耐心、爱心。爱是恒久忍耐,锡安妈妈用现实告诉我们这才是爱的真谛。
爱,使原本骄傲的我们,变得谦卑,使原本有各样缺陷的我们,变得完全,使我们在黑暗的幽谷时,仍有满心的指望。一如锡安妈妈说:“我曾经期待你能走路说话、写字唱歌;你只咿咿呀呀,我虽然有点失落,但我还是相信你有一天可以看着我喊妈妈。”指望使我们不至于在苦难中沉沦。
若不是锡安,或许今天我们读不到这样一本书,若不是爱,我们也无法从中得着一点帮助我们走出黑暗幽谷的亮光。如今,看似是苦难,倒成了祝福,看似不幸的人,反成了祝福别人的人。看《总有一个人,爱你如生命》时,并不觉得苦,反而满得安慰,还有感动在涌流。我想,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打动人,除了内心的爱。
《总有一个人,爱你如生命》读后感(六):把苦放下,让难走开
我看这本书的时候,正处在大低潮中的小低潮,面对接踵而至的无常和难以应付的生活,感觉自己像是上帝的弃儿一样,只觉得心力交瘁。
那段时间整个人充满了负能量,被压得喘不过气,就觉得我那么认真那么用力的生活,为什么上帝动一动小拇指头就可以把一切摧毁,还让你无处申诉。那段时间一直在奔波,有时候遇到乘坐的交通工具出现bug,比如飞机遇到气流颠簸,订好的客车无故停班,好端端的出租车就和旁边的大货车蹭一块去了……虽然都没什么事儿,可是当时真的有忍不住想干脆来场事故让我死了算了,还赚得有人陪葬。
看到那些励志的正能量的心灵鸡汤类的东西就想反驳,像个恶毒的怨妇。我知道自己是钻到牛角尖里去了,可是我一点也不想出来。
如果是在以前看这样一本书,我不会有这么深刻的感触,我顶多会觉得作者的经历很不寻常,会为她的选择和坚持鞠一把感动的泪。可是在当时那种充满负能量的情境下读这本书,我却看到了更深层次的东西。
作者的每一分苦我都能感受到,锡安从没听说过的病症,发作的样子像撞鬼,吼叫,打人,六亲不认,就像无预警的触电一样;教了一遍一遍又一遍的东西却一点效果都没有;甚至连饿了要吃,疼了就哭的本能也不会……这打击还不够,还要让小孩子整个左边身子都长黑斑,同样找不到缘由;命运之手至此还没有消停,丈夫出轨,请回来的保姆一个两个都难以让人满意,重翻职场找新工作不被信任……同样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看书的我完完全全能感受到面对这些状况时的那种措手不及和无力感。
我面对这样的情形的时候就是一种命门永远被捏在别人手里的感觉,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打击是什么,所以永远提着一口气,一刻也不得放松。连笑都要偷偷的,怕被上帝看到。可是锡安妈妈不同,她会笑,会自嘲,她从没丢下自己的幽默感,她的文字一点也不似她的经历沉重。
看得出来锡安妈妈曾经也是一个爱美的喜欢浪漫的小女孩,生活生生把她变成了一个女战士。
可是难得的是她能以平常心接受女战士这个身份,她并不是与天斗与地斗,而是与生活和解,这个女战士的铠甲中还是一个女人。
她的文字中有气愤也有宽容有不甘也有感恩,却独独没有怨气,这是最让我触动的地方。
一个女人一旦心中有了怨气就会面目可憎。
最近很火的《等风来》,很多人不喜欢,理由是影片传达出的价值观有问题,这非议主要是针对片中主编和王灿的两段话,似有说穷人就不该心比天高的意味。我同样不喜欢这部片子,理由却刚好相反,我不喜欢的是程天爽那副苦大仇深好像全世界都欠她的面目。就她受的那点挫折哪能叫挫折,那点苦哪能叫苦,她是不知道真正的苦是什么样的罢了。
可是看了这本书之后,我不这样想了,苦难不是资本,没有谁可以因为自己比别人受的苦更多就鄙视别人的苦。
锡安妈妈也面临过这种情况,她年轻的时候,前辈们视她为“小资”,觉得她没有经过生活的历练,对她是一脸的不认同;她生下锡安以后,看到别人为一点小事抱怨也会有睥睨众生的感觉。可是后来她悟了。
在被多次当成别人的对照组之后,她说“困扰多年以后我才领悟,原来我总是遇到一群比我伟大的人,他们走过的艰难不是我能想象的,而我在平庸环境所形成的思想、意见与烦扰,在他们眼里都是如此难耐。
如今我终于明白了,因为当我听到父母抱怨小孩爱问为什么,有人失恋事业就闹自杀,拥有健康却嫌钱赚得太少……我压抑住喊叫的冲动。你知道吗,有多少母亲还在等孩子叫她妈妈?爸妈把你养大多么辛苦,你有什么资格说走就走?就算赚得全世界,配上自己的姓名又有何益处?你们这些烦人的凡人!未经苦难雕逐的庸俗!我就快要睥睨众生老了。
是的,温室的花朵真令人反感。笑话不知道外头的风雨有多冷,守了一点寒就嗷嗷叫,殊不知你受尽风吹雨打却仍得咬牙死撑。是的,花朵无视人间疾苦,沉溺在自以为是的喜怒哀乐里,但那是它们的人生。如果可以帮它们开一扇窗透透气,那就尽量去做,若是不行,我就该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经历过苦难,并不意味着我就有资格鄙视他人,每个人走的路原本就不一样。如果不能从困境中学到仁慈与宽容,只落得愤世嫉俗,自以为是,那我岂不比之前俗气的小资产阶级更糟吗?”
是的,不同的人对苦难有不同的标准,不过是因为所处的环境不同罢了。
豆瓣上那些北漂的南漂的无病呻吟,以前我也会看得心有戚戚焉。可是当自己面临接踵而至的打击的时候,再看它们,却只觉厌烦:人家躺在病床上连眼睛都睁不开,他们哀嚎的是早上要早起挤公交;人家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为了省钱要坐几十个小时的硬座,他们却在抱怨经济舱里坐在邻座的人素质太低……
可是他们有错吗?在他们接触到的世界里,他们自己的境况确实算是差的,觉得苦也很正常,有怨言也是可以理解的。我觉得他们矫情,可是如果我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可能也会有更苦的人觉得矫情。
苦难不是资本,更没有可比性,我要做的是把它们放下。我现在明白,那些无常和意外不是你提着一颗心就可以预防的,倒不如放下心来,轻轻松松的生活,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说不定当你放下了心中的苦和怨,你会发现难自动走开了,因为你已经不惧怕它了。
《总有一个人,爱你如生命》读后感(七):都是你自己选的
看书的时候又哭了,不知道为什么,我好像总是很想念妈妈,尽管每周都回家,每周都会跟她在一起,我还是会想念妈妈。长大以后,尤其是自己要做妈妈以后,回想起小时候的事,总是会想念妈妈。
看到锡安妈妈说“我决定顺其自然,这辈子我不再逼你奋斗,不再告诉自己不能放弃。你能就能、不能就不能,我要好好当个母亲,别再把我自己当教练。”眼泪一下就流下来了。我妈从来没有勉强过我,连锡安妈妈这种转折都没有。从小她就没有企图让我做一个别人眼中的“成功者”。她一直坚持让我做我自己,我喜欢什么就做什么,我做什么快乐,就可以做什么。我从小长的没有姐姐们漂亮,没有她们学习好,性格那么差没有她们招老师喜欢,甚至课外班都没有像她们一样选择能够站在舞台上的合唱团,非要选站在台下的鼓手。这些一定让她在妯娌们面前很难堪吧!可是就是这样,她都没有勉强我。她还是告诉我,你不喜欢就不用做,你选你喜欢的就好。
就连长大以后,面对结婚这种事,她也一直在说,你选你喜欢的,你想要的人,我们都会支持你。我才发现其实她做出的这些选择,是让我一直那么勇敢的做我自己的动力,而这些选择需要是因为她是这世上爱我如生命的人。而她只是希望我幸福、快乐、做我自己。
人总是这样,似乎只有站在黑色面前,你才会发现甚至相信手中的白色果真是白的。世界是不公平的,但每天升起的太阳是公平的,它照好人,也照坏人。都是你自己选的,你愿意面对阳光就能看见阳光,你愿意面对自己的影子,就在黑暗中。如果你觉得世界对你不公平,看过了锡安妈妈的努力,就收起你的抱怨,为自己、为你爱的人,为爱你的人做点什么吧!
《总有一个人,爱你如生命》读后感(八):爱的伟大,你何曾品尝
《总有一个人,爱你如生命》 如果一个人抛开身边的浮华与喧闹,恐怕心中剩下最多的应该是爱和情了。但是男女的爱情很多时候是一时的,而亲情却是永恒的。今天还在一个朋友的微博里看到一句话“也只有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才会觉得留在自己身边的是亲情与朋友”。一个单身妈妈的书,让我感触到更多。 人生到处在吟唱爱情的酸甜苦辣,却总是把亲情掩在心底。俗话说不养孩子不知父母心,这句话流传了这么多年肯定有它的正确。这本书,我怀着淡淡的心情开始阅读,用触动的心去感受每一处的感动,最后舒一口气,只觉得书里书外都是真。切不说一个单亲妈妈带着饱受病痛折磨的孩子錫安的艰难,单单这生活的艰辛和旁人的温暖都让人觉得生活的奇妙,好像所有的事都是在冥冥之中注定的一样。作者,她曾怀揣梦想,踩着高跟鞋奋斗在职场。后遭遇了老公的背叛,她勇敢地离婚。最大的灾难儿子锡安得了癫闲,她辞去工作,带着儿子访遍名医,只要有一丝希望便奔波而去。为了儿子的医药费,她再次走进职场。然而,这一切并没有结束。锡安的病并没有明显好转,在一次一次的发作和一次一次的治疗中,这位母亲虽然疲惫不堪,但仍坚强地走着。同时,她也一直在关注着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点点滴滴。父爱如天,母爱如天,如果没有一些生活的变故,很难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和自己对孩子的爱。生生不息,这是爱。 每一次的远离都加深了我对你的盼望,每一次的相见又让我更加的安心,虽说你我不曾远离,可我总觉得没有那么的安全。坚强不单单是给自己,因为是爱,我有了一个坚强的理由。几乎是含着泪读了很多的篇章,我从没有因为书中描述了太多的细节而觉得它有太多雕琢,反因这些更加感受到一个人的用心。接受爱付出爱,都没有那么简单,你需要坚强,也需要用心。要知道,会有人在你的背后给你很多的力量。从来不差一个回头的距离,从来只是做到不让你失望。总有一个人爱你如生命,总有一个人他默默的付出着。父亲母亲,我,孩子,一代一代,都是一种“宿命”,可也是幸运!
《总有一个人,爱你如生命》读后感(九):A hero lies in you
“So when you feel like hope is gone
Look inside you and be strong
And you'll finally see the truth
That a hero lies in you.”
一直很喜欢这段歌词,它陪伴我走过了一次又一次艰辛到想要放弃的旅途。每个人身体中都藏着一颗英雄一般勇敢坚韧而强大的内心,却很少能有人看到。但是,对于母亲来说,这种源自于内心的力量,却散发着太阳般的光芒,每时每刻都照耀在孩子身上。
母亲照料自己的孩子,似乎是一种天经地义的本能,但是当这个孩子有点异于常人呢?锡安妈妈有一个患有罕见病症的孩子,她叫他“大头”。大头不会说话,不会像其他宝宝一样上蹿下跳,经常在半夜流很多很多鼻血,经常横冲直撞惊声尖叫。如果锡安妈妈是圣母一般的形象,她会欣然接受这个孩子,温柔慈爱幸福地养育这个孩子。
可是,锡安妈妈只是一个母亲,一个同样有七情六欲的普通的母亲。母亲也是人,也会哭泣也会难过也会软弱。锡安妈妈也会有不想看见大头的时候,也会有万念俱灰想要放弃的时候。然而正是这种黑暗中挣扎后收获的坚韧与温情,才更让人动容。大头那一只胖胖的手指点上他小小的鼻头时,才会让所有见证、经历过绝望的人感动到落泪。
锡安妈妈的小书是一位母亲挣扎着变强大的见证,是一个女儿成长轨迹的一抹笔迹,是一个姐姐不断收货的宝藏,也是一个妻子独立的勇敢与坚强。
《总有一个人,爱你如生命》读后感(十):总有一个人爱你如生命
总有一个人爱你如生命
〝你从不孤单。因为,这个世界肯定有一个人,正努力地走在你的身边。〞摘自《总有一个人,爱你如生命》 卓晓然(锡安妈妈)
正如内容简介所说,神选择将锡安交到她手中,因为知道她耐得住养育特别孩子的艰苦,挺得住只身抵御大风大浪的孤独,也悟得出拥抱关爱不是示弱而是福分。
其实每一个的身边都有-个人爱你如生命!
我的成长过程没有锡安这种独特的经历,但也差点品尝到被抛弃的滋味。这个就得从我的诞生说起,且不说我的出生的那一天是母亲的受难日,我老妈因为我是一个女孩耍被奶奶〝唠叨〞。农村重男轻女的风气在我出生时依然很重。因为我是头胎,奶奶更是建议老奶把我送给珀玕住在某个山路不止十八弯的山里姑婆养,躲着再生一个孩子(当然期望的是男孩)。当时生二胎是要符合一胎和=胎要有一定的年龄差,低于年龄差也是得跟超生一样罚钱的。老妈说她想到那里的条件实在是不忍心将我送过去。此处顺带省去老妈告诉我的三千煽情的字!我也曾就这个问题有跟老妈浅浅地讨论过。大妈告诉过我一句话,不会生儿子的妇女在农村家里是没地位的,在村里也是抬不起头的。这句话我至今还记得,我也能从中体会老妈当初的压力。一句话总结:都是命呀,命中注定老妈要爱我。
然后的我跟所有新生baby 一样,会生病。有一次发高烧送医院,医生叹息
说:‘’这个囡里就算保住了,也会烧成一个=见(东乡话 傻子)〞。后来我妈每次跟我转过都会加一句,e 个医生莫是打乱哇哩哦,看你现在多聪明。每每都觉得老妈想把那个医生揪到面前来质问。每个孩子在妈妈的眼里都是最最聪明的,我相信即使我像医生说的那样,老妈还是会打心底里觉得我聪明,不输给其他正常的孩子。她会像锡安妈妈一样会被我的小小进步拉出低潮。别人家的孩子再好也终归是别人的孩子,对她来说,你是她无可替代的唯一。
写到这里想起了一件趣事,我的天门比较高,额头上面一点点的头发从小就金贵。我问老妈这是为什么,她一点都没犹豫地告诉我是吃多了武平(我那边卖新鲜牛奶的人)家的牛奶,太热,导致你那里生瘌子,阻止了头发的生长,头发错过了生长期,所以导致现在的结果。还告诉我,如果以后有人因为这个取笑我,就坚定地告诉他,聪明才会绝顶!老妈还说算命的说过我是文曲星下凡,最近这个梗听多了,我终于释怀我不是文曲星这个事实。但我一直将我的那地方的过错归到牛奶身上。这个有可能不符合主题,大家就权当它是餐后甜点,笑笑嘛,没事。这点东西无伤本人的〝气质〞哈!
我不是会记得常打电话回家的人,但是我会尽力让爱我如生命的人放心,而且是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