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7-17 05:4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读后感10篇

  《一个独立教师语文之旅》是一本由郭初阳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页数:27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读后感(一):语文老师突围

  我们都很熟悉语文。拼音、汉字、阅读写作,在上学的日子里,语文是再普通不过的一门课程

  我们又都不懂语文。以为认识汉字,能背课文,写几篇文章考试拿个好分数,就算学好了它。

  这是语文的初衷吗?又或者说,是语文的背离?

  最近一段时间,杭州有四位老师先后出了和语文有关新书。他们以教育者的身份表达了对语文的困惑与不解,又试图以突破者的方式,与这门备受诟病学科达成和解。

  01

  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

  1月,在咖啡馆和郭初阳碰面。他正在忙着备课,手里是几张密密麻麻、布满小5号字的教案。两天后,他要给学生们上电影课,影片都很“高大上”,先是英国电影《罗拉快跑》,之后是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诫》。

  这是郭初阳告别体制的第六年。2008年,这位凭借新锐走红全国的语文老师离开杭州外国学校,成为一名自由人。

  他曾以为自己不会再教书了。因为疲惫和厌倦,辞职后的郭初阳去了一家单位内部的杂志社地点就在西湖边杭州花圃工作环境好,强度也比以前小,趁着闲暇,他和几位志同道合的老师搞起了给语文课本“排毒”的活儿,一年后,这份有关小学语文课本的“化验报告”在全国引起轰动

  去越读馆是计划之外,也是意料之中事情。当朋友找上门邀请,郭初阳最大的心动在于自己掌控。

  他说过,如果有一天离开学校,最深层的动因是每周一早上的升旗——这个问题在越读馆不会存在。在这个以课外培训形式存在的地方,郭初阳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上课,或者说,是一个成年人与一群未成年人的对话

  于是就有了这本《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因为离开学校,他才有了“独立”的可能;因为还在上课,他才得以保留“教师”的身份。

  “某种程度上,独立教师与独立候选人相似的,都得把自己完全地敞开,摆在社会公众面前。”这是郭初阳对“独立教师”的理解。他把这种状态称为“自我雇用”,一种不必拘泥于体制和教条的生存方式。

  这也是他的第一本个人随笔集。和过去几本课堂实录联合批判教育的书不同,它记录了郭初阳十多年来对语文教育的探索

  最早一篇写于1997年,那时他大学毕业,在翠苑中学当老师,写了一篇青年寻宝的寓言。“他感到身体僵硬,甚至也能感到,由于过多热情的注入,理想的僵硬。”短短几句话,使得一个年轻老师的迷茫若隐若现

  02

  更多教师的思考探讨

  郭初阳不是唯一对教育直言的老师。早在三年前,他和蔡朝阳、吕栋因为共同爱好编了一本《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获得了“浙江三教师”的称号。当年的他们用这种相对激进的方式掀起反思语文教育的旋风,如今,越来越多的教师愿意发声,表达对语文的看法

  最近一个多月,杭州有三场关于语文教育的沙龙分别在枫林晚书店、晓风书屋以及有间书房举行。

  倪江是杭州外国语学校教务处副主任。他在新书《理想语文——自由阅读与教学》的分享会上坦言,“语文很有可能成为一种禁锢工具,孩子学到的是规则的铁面,矫情的脂粉。”

  作为全国一流的中学语文老师,倪江也禁过书,逼迫过学生,追逐过分数……但他最终还是意识到,语文首先是跟生命体验在一起的——生命的本质正是自由。“阅读什么,怎么读,说到底是个人的天赋权利,教育中最本质的东西就是不能够随便剥夺人的基本权利。”他这样感慨

  和倪江不同,罗才军的语文之旅必须是引导的。他是杭州拱宸桥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每天要面对的,是那些思想价值观还未完全成形的孩子。

  如何让他们更好地领悟语文?罗才军的方式是挖掘文本之美。“把童话教成童话,把小说教成小说,还它一个本来面目。”新书《问道语文》中,罗才军这样表达他的教学实践。在他看来,一篇课文是小说、散文还是说明文,应该早一点培养孩子的文体意识,让他们体会到不同类型语言之美,而不是千篇一律比喻、形容和排比。

  在活跃的语文老师圈子中,王小庆是特别的一位。他原本是中学英语老师,听了一堂小学语文公开课,从此开始了“说三道四”的评课生涯

  “文学性、批判意识和生命力。”在新书《带着思想去评课》中,他用三个关键词点评郭初阳上过的一次公开课《比喻》。

  同时他也指出,公开课难免有“作秀”的嫌疑,但更多是对语文教学改革的探索。毕竟,老师们只有上公开课时,可以暂时跳出条条框框淋漓尽致展现自己。

  03

  当语文成为一种生活

  不要以为语文只是教育领域的事。

  刚刚过去的一年,鲁迅的《风筝》要“飞”出课本,北京的高考语文号称将升到180分,汉字听写大会让我们学会了自嘲“没文化”,黄秋生痛斥大陆人不会写繁体字……当它作为话题专业领域进入公共层面,语文就是生活、思想和行为方式。

  郭初阳还在教书,按照他喜欢的方式。

  相比多年前的振臂鼓呼,这个刚进入“四十不惑”的语文老师不再有那么多困惑。他说现在就像划了个小小地盘,在有限范围施展拳脚,范围之外的事,非他可控,只能等待

  他也不认为自己是别人嘴里那个语文教学的“革命者”,因为革命是需要流血牺牲,靠暴力手段完成的,而他顶多算个改良派,或者说回归

  “语文原本就是美的,我们只是让它回到最本质的层面。”郭初阳这样解释“回归”。在他看来,只有让语文变得有趣美好,孩子才会愿意来听课,这份“自愿”,又是学好东西的基础

  罗才军还在探索。这个在经典文本中寻找光亮的人,主张纯粹的语文,比如让孩子们体会到语言之美,而不是简单一个故事潦草应付一次考试。

  “上海作家赵丽宏有很多作品都收录进小学语文课本,可他自己说喜忧参半,因为他认为自己最好的作品都没选进。”这是罗才军的困惑,不是每一篇课文都有好的文本,甚至有一些以道德教育为主的课文,几乎谈不上阅读美感

  倪江站在兴趣应试中间,试图保持某种平衡。除了保送和出国,他的学生每年仍有三分之一面临高考。他坚持会阅读是会考试的前提,不愿牺牲语文的美好。

  离开三尺讲台的王小庆成为一名专职教研人员。他经常要给年轻老师做培训,研究他们的教学方法。不知他会不会对年轻的老师们这样说,“我只想做人,也希望我的学生能做人……”——这是他曾对自己说过的话。

  《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读后感(二):笔记

  《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是郭初阳的首部教育随笔,记录了作者对语文教育十七年来的独立探索和实践。传播就是行动,行动就能改变,改变即成意义

  【《致女儿的信》:一次并不成功的性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的回答中蕴含着他的爱情观:

  1.爱情意味着对下一代负责生殖

  2.爱情双方持之以恒专一不贰(忠诚

  3.爱情是从性欲升华高尚情感(美)

  还有两个隐藏观点,一是性欲灾祸论,他否定了性本身的价值,直接宣判肉欲即罪恶;二是男性危险观,除了第一封信童话故事里的男人缺乏描写面目模糊之外,其他具体被提及的男子都是负面的形象。通过这两个观点,苏霍姆林斯基为自己的女儿筑起了两道防线,第一道用来控制自我,第二道用来远离男子。

  传统的爱情观认为,性的目的就是为了生殖,与生殖无关的性活动即为罪恶,需要限制。而现代社会普遍认为,性固然有生殖的功能,但还有性愉悦本身的价值、自尊和自我身份认同、接纳或拒绝交流功能。简而言之,现代社会肯定人类繁殖的必要,也充分肯定了性在生殖之外的多重价值。

  好的教育并不无限拔高爱情,只是尊重温柔对待青春期,了解“青春期前后对爱情的追寻,兴趣常常不在性交。”成长生活中的每个经验都很重要,不可以贬辱与恐吓的方式,仅仅为了防止青春期的性行为,就破坏了他们对世界谨慎合理的发问、探寻与梦想残忍地击碎了他们光彩隐现的美好而敏感的心。

  周作人:人人必经的性的道路,我们却用黑暗去遮掩,以为在暗中跌倒,不被觉察,就仿佛不存在。(装聋作哑的鸵鸟)

  《十四岁》沈花末

  寒冷月色

  烧亮你的眼神

  雪意深深的涌动过来

  你十四岁的柔情是一次

  温暖的雪崩

  《望眼欲穿性教育》是“回望民国教育系列”之《让性回归常识》的序言,对民国时期性教育做了一个文献综述类的研究,其结尾处写道:研究性教育的当代学者每有一种时间停滞之感,仿佛我们还是生活在中古时期,本土的性教育,如同卡夫卡笔下使者携带的那道圣旨,奋力地穿越但永远也通不过内宫的殿堂;即便通过去了,还有许多庭院;外面还有第二圈宫阙,接着又是石阶和庭院,然后又是一层宫殿,如此重重复重重,几千年也走不完——无论如何,我们依旧“在暮色中凭窗企盼,为它望眼欲穿”。(何止是性教育,一切曲折历程大多如此。)

  死亡教育

  在我们的文化背景中,使用了一百多个其他词语来回避“死”,成年人几乎从不跟少年讨论死亡问题。即便自杀已成为15至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我们依然一再拖延跟年轻一代共同思索死亡的时机

  漠视性教育,让人不懂得去爱自己伴侣影响的是今后的婚姻;漠视死亡教育,让人不懂得此生为人珍贵短暂,造成个体对生活的冷漠和生命的轻视。

  我只是一名语文教师,无论是性教育、死亡教育、公民教育,都不是我的专业擅长。只是因目前此类教育的严重缺失而生的强烈焦灼感,使得我的课屡屡从语文越界,选择了似乎不属于语言文学的话题,意在引起更多专业人士的研讨与建设

  死亡教育犹如一支小小的疫苗,能极大地增强生命体的抵抗力。(这个比喻有意思!)

  生死一体两面。泰戈尔在《飞鸟集》中有这样的阐释:

  死之流泉,使生的止水跳跃。死像大海的无限的歌声日夜冲击着生命的光明岛的四周。死亡隶属于生命,正与生一样。举足是走路,正如落足也是走路。

  对死亡话题的探讨,对于任何年龄阶段的孩子,若是生活中有了相应的契机,就可以谈论。死亡教育的内容相当广泛,涉及许多交叉的领域:生命历程(出生、成长、衰老与死亡);生命与死亡的意义;死亡主题的文学、音乐绘画艺术鉴赏;自杀极其预防;如何面对亲属或朋友的死亡;丧葬文化;保险遗嘱等。

  书如同撬棒,课堂是支点,书越多则撬棒之动力臂越长,那观念之石则可以被抬得越高,也不费力。(但是要注意不要掉书袋,把握理性分析感性体悟的平衡)

  【与性无关的纯洁——读《第一次抱母亲》】

  成年儿子与母亲长时间的身体亲密接触,有恋母情结意味

  孝的传统,实以性的阉割为代价失去了性的自觉、自由、独立,也就意味着丧失人格的自觉、自由、独立。

  究其病症,往往是由于父母之间的感情暌违,失意的母亲企图母子之爱取代夫妇之爱,以儿子取代丈夫母性大发会导致儿子独立人格的缺失、两性关系紊乱

  《儿子与情人》《金锁记》

  【从濒死五阶段看《祭十二郎文》】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萝丝在《论濒临死亡与死亡》一书中总结出,当人们得知无法医治的病情之后,往往会依次出现以下五个阶段的心态反应

  否认与孤立:不可能!

  愤怒:为什么是我?

  磋商:到底是怎么回事

  忧郁:这绝望宇宙……

  接受:就这样了,接下来……

  对应在《祭十二郎文》中——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拒绝承认事实,以梦境怀疑消息准确性的两种方式,对临近的死亡消息加以否认)

  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愤怒,连续三个反问句,情感激汹涌愤懑至极)

  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磋商)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继续磋商,重复愤怒时期的语句,但是语气转为哀叹,将不可抗拒的疾病与死亡归之于命运安排,是典型儒家思维方式)

  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从行文思路来看,这里突然插入关于自己老态的描写,跳跃幅度过大,似不可理解。其实,韩愈在这里说自己自觉死期临近,正是忧郁的集中体现)

  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由十二郎一人之死,推论自家孩童都难以成人自立,如此伤心昏话,只有在忧郁阶段才会说出)

  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未始以为忧也。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极乎?

  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耿兰之报无月日。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如耿兰之报,不知当言月日。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使者妄称以应之乎。其然乎?其不然乎?(开始推究致死的病因,查断死亡的确切日期,显然已经承认了死亡的事实,进入接受阶段,思维恢复正常,最后三节交代守丧、改葬、求田、教子等事宜,都是清晰具体的现实事务了)

  正因为有这样的心态变换流转的真实记录,本文才有催人泪下的力量。(这种解读从未见过!)

  《祭十二郎文》作为中国典型朝代的典型文人作品,暴露了中国人典型的缺陷:情感失控,依赖感,借他人来确定自己,垂直型的家庭结构(只重父子/母子,不重夫妻关系),遇挫折自暴自弃。

  【陈情表?残肢令!】

  奴化教育

  【不意老山之中,有此嫩妇】(此解读真是惊世骇俗!)

  其实意象遥遥指向杨贵妃,被压抑的欲望,顽强地进入梦境,以光华四射的场景,打断了梦境最初的逻辑。在这个梦中,诗人惊悸了两次,内容不同,一惊身外宫廷之险恶,一惊心中僭越之欲望——取而代之,拥有江山与美人。

  【尴尬的孔孟——大陆现行中小学教材中的中国文化原典】

  新儒家学者杜维铭把中国人分成三种层次:第一,自然生命的中国人;第二,社会习俗的中国人;第三,文化意识的中国人。

  台湾《国学基本教材》值得借鉴!

  【古书绝对的不可读,倘若是强迫的令读】

  周作人《古书可读否的问题》:我以为古书绝对的可读,只要读的人是“通”的。我以为古书绝对是不可读,倘若是强迫的令读。

  米尔斯《社会学想象》:仅仅环顾四周,我们不能看到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们观察世界的每一事物都依赖于我们观察世界所通过的透镜。如果选用了新的透镜,我们就会看到先前看不到的东西,乃至社会生活的无形结构与隐蔽信号。语文就是这样一副透镜,通过它,打量这个世界,认识你自己。

  【牛尾巴为什么要翘起来?评《画家与牧童》】

  把艺术比作一面镜子,这种平板写实的理论,一方面将艺术家降低到了微不足道的地位,他只不过是亦步亦趋的虚空的记录者,自己一无所有,另一方面也无视艺术品独特的表现力,仅以像不像来定夺作品的价值。

  追求酷似,远远不是艺术创造中唯一需要解决的问题。呆板的现实主义者,乃是艺术的杀手。

  马蒂斯《画家笔记》:有两种表现事物的方式,一种是未经提炼地展示它们,另一种是通过艺术召唤它们,离开拘泥细节地反映动态,一个人就能获得更高的美和宏伟。

  艺术真实,并不等于低级的精确,艺术有属于自己的内在真理;只满足于形似到乱真,拘泥于无足道的细节表现的画家,将永远不会成为大师。

  为了心爱的孩子,我们总是选择最好的奶粉,然而我们在选择更为重要的精神养料时,却常常掉以轻心。每个孩子都会被一套糟糕的课本生吞活剥。

  【谎话说不圆——我看《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败笔:盲孩子莫名其妙地恢复了光明;视力是渐渐恢复的,违背了童话的“瞬间原则”(奇迹只有在瞬间发生,才能让人惊奇,让人在欢欣鼓舞中领悟到世界的不可思议);影子莫名其妙地变化成了人

  童话是天真的虚构,但是它的情节链是完整圆转的。

  【魔方的破碎——从《自私的巨人》到《巨人的花园》】

  巨人不巨,自私无私,孩子非孩(基督),《自私的巨人》中还多处印刻着与《圣经》相关的痕迹。这是一则关于爱和拯救的童话,生动地阐释着只有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才可以进天堂的道理。

  然而教材版与王尔德原版大相径庭,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文本。(比较两个文本可借鉴的几个角度)

  字数的凋零

  题目的改动

  情节的篡改

  文字的钝化

  【那一只断尾多年的麻雀】

  比较了八种译本

  【太少的文学,太多的政治——读《走,我们去植树》】

  布罗茨基:培养良好文学趣味的方式,就是阅读诗歌。一个人的诗读的越多,他就越难容忍各种各样的冗长,无论是在政治或哲学话语中,还是在历史、社会学科或小说艺术中。

  一首好的诗,会以它的精确度、加速度、密集度和空白度,以充满想象的方式,邀请读者作出自己的判断。

  【都是虚空,都是捕风——读《孔子拜师》】

  《孔子拜师》很多部分全无任何史料依据,并且不是以小说的面目出现在教材中,而是以叙述一段信史的确凿口吻,娓娓道来,让人以为一切都是真正发生过的。而读者是十来岁的孩童,尚无具备真实与虚构的能力,很自然地就会信以为真,全盘接受。

  刘再复:最可怜的人并非被打倒、被打败的人,而是像面团一样被任意揉捏的人。

  李长之《孔子的故事》(与季羡林、吴组缃、林庚合称“清华四剑客”)

  名曰“节选”而实为“分筋错骨”,声称“有删节”便索性随意篡改,更没有丝毫的解释与说明;既不尊重原著与译著的知识产权,也不顾及文章内里的气韵暗脉。

  生活与文学的原则不同:生活要尽量计算成本与收益,坚持精力节省原则;文学要尽量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敏感,“使石头现出石头的质感”,坚持陌生化原则。前者要节约时间、创造财富,后者要延长时间、醒觉生命。

  康德: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加入众人的游行与狂欢,是容易的;拥有独立之精神,坚持自由之思想,并通过写作说出真相,是困难的。孩子天然是国主,清醒是他的城堡。饮着狂泉长大的摇身为教师的我们,是否正暗藏着火艾针药,聚谋共执我们的孩子,对他进行着痛苦的治疗。

  【《老王》的四个关键词】

  1.不幸

  幸与不幸,来自与他人的比较,然而在一个充满仇恨的社会中,所有人都是不幸的,只有不幸者与更不幸者的区别

  2.善良

  3.愧怍

  情感投入的差别,老王把杨绛当作至亲的朋友,而杨绛只把老王当作普通朋友

  4.正义

  那是一个让人“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的动弹不得的时代,那是一个把自己降格为“货”的非人的时代。(这两句之前没有注意过)

  蔡朝阳 阿啃1919

  我们的日子像白米,每粒都是艰难,然而粒粒充实饱满。

  张爱玲:教书很难,又要做戏,又要做人。做人意味着诚实与正直,保持自己全部的生活经验和对世界的认知;做戏则出于课堂的要求,有时候你不得不在略带戏剧化的情境中渲染、夸张、重复,甚至扮演。

  越读馆的语文课程,全部是自选教材,选择标准是三有:有趣——符合孩子的年龄和心智;有料——新鲜的视域或悠久的经典,含有丰富的信息量,让孩子惊奇;有种——帮助培养现代公民的判断力、同情心、正义感、参与热情。

  师生是幸运的同路人,教师是平等者中的首席,课堂是向着真理直跑的旅程,生活充满常新的惊异之感,每一天都值得期待。

  也许课堂的中心不应该是教师或者学生,而是一个主体,即道、真理和生命。

  《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读后感(三):独立教师郭初阳

  我一边看友人写的《走神青年蔡朝阳》,一边随手编了个文章名:独立教师郭初阳。

  起完我就犯难了:我至少得有七八年没写过“写人”的文章了吧,算算我这不大的年岁,估计上次还是应试时的命题作文。——对了,在青岛见锅子时我就是这么盘算的:锅子刚教书时我好像正上初中,正是顶着班主任宠爱成天上课不听讲自己看书的时候,要是遇上锅子,会不会就认真听课了?

  可惜是没有“如果”的,正如俞琦杰老师序里所说:“郭初阳不可能跟全国的郭老师的思想有很多的交集。他只能是郭初阳。”在教学大纲标准试题与铁饭碗挂钩的年代,扔掉铁饭碗然后按自己想法教书的郭老师,全国能有几个?

  但毕竟还是有的。每个行业都有这么一些挑战者。他们随心而活,在别人看来好像是另类、是突围、是放弃了现实利益,但于他们自己,却是非如此而不能为也。尤其是当下的教育,有太多的事值得去做,太多的想法等着去实现,即使多费点力气,营造一个微循环空气净化系统,也总比待在雾霾天里来得好。

  阿老师对此另有说法,他称之为“走神”,简单说就是从正经世界里出走啦。你知道,不是每个人都有进到走神时世的能力的,而且走神的人走的神也都不太一样。但总之,我觉得这个说法好极了,就好像在庸俗的现实里发现了早就存在的秘密的平行时空,从而拓展出更丰富的内在来;而且往往走着走着就走到别的经去了。锅子在这本书里,名为探讨语文,实则有相当多的话题溢出了语文的界限: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教育制度的桎梏,性教育和死亡教育……每一个话题,都不仅仅是每位老师,更是更一个身为父母的人,所应当细思审思的。他给这本书的每个章节都起了很诗意的名字:“爱杀柴桑隐,名溪近讼庭。扫沙开野步,摇舸出闲汀。宿简邀诗伴,馀花在酒瓶。” 据我想,最后两句诗,“悠然南望意,自有岘山情。”是留给读者诸君的,祈盼我们可以一起努力,回到——或者不如说,创造出美好的年代。

  当然,写到这里郭初阳就很完美啦。但这只是书里的郭初阳。走神界的郭初阳,是书出版之前的那段时间,我必须在微信或QQ里呼唤才能得到回应,而手机十有六七保持关机状态的郭初阳。你看,一个更关心自己生活、而不是时时心系“教育理想”的锅子,才是让我有更多期待的——郭初阳。

  —————————————————————————————

  小窗广告个:推荐蔡朝阳——阿啃——阿老师和一众朋友搞的“新童年杂志”微信。里面有很多很多走神的童话和走神史。

  《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读后感(四):掀开自由主义者的盖头来——评《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

  读郭初阳老师的《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我只是选读。因为他所讲中小学课文中有超过半数的文章在我上学的时候没有,所以我也就不敢妄加评论,读了也是在浪费时间;索性不读为好。有些文章在上学的时候读过,但现在已经没有记忆了,读一读郭老师的文章,算是再回味一下上学的味道。唯有部分经典文章,现在我依然能背诵全文,或者是文章最经典的部分。这部分是我重点阅读的对象,所以评论就据此展开。

  郭老师的思考,是建立在广博的知识面上的(很多注解引文来自西方文化);但在李密的《陈情表》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我认为郭老师的考据还不够充分。没有把两位大文人的写作背景拿出来,反而借用后人的评价来作为自己的认知判断依据。而这两部作品,在我的记忆里还是印象蛮深刻的的经典作品。

  在文章《画家与牧童》,写到牧童指出画家的斗牛,牛尾巴翘起来,不符合事实。但郭老师的考据就很充分,证明没有被阉割的公牛,在斗牛的时候,某些情况下,就会翘着尾巴。这个证据来源刊登在《深圳特区报》上新疆的画家张录成18年来一直跟牛羊马生活,画了上万张有关牛的临摹。所以说,我们在对生活的认知是需要时间的积累的,而不是浅尝辄止。放在农耕里,所谓经验是需要反复用时间来证明的,而不能以个案来证明我们所认为的结论。(想到孔夫子和颜回之间的故事——眼见的未必就是真的。)

  看了郭老师解析韩愈的名篇《师说》,我不得不表示,郭老师注定是一个争议多多的人物。第一点:对“愚”的解读,我是不赞同的。韩愈所说的“愚”指的是: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而郭老师所指的“愚”是先天所决定的,不能改变。这就大错特错了,先天决定的,不能改变的,是“蠢”。所以建议郭老师先认真学习经典《说文解字》,不能信口雌黄。第二点,时间不分。韩愈讲:彼童子之师,肯定指的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中小学老师;但被郭老师说成21世纪的中小学老师。郭老师,你哪里是独立思考,我怀疑你是不是想借批经典来为自己的独立思考捞个名声。第三点,兴许郭老师说韩愈是挟师道自居者。但是我的问题是:可是韩愈老先生给出了选择好老师的三个标准:传道授业解惑。(有点遗憾,我没读出“道”的内容来,要是韩愈写清楚了,那就更是锦上添花的经典。)也有告知求学者需要有谦卑的态度,向老师学习,向众人学习。所以郭老师的解析带有点以偏概全的态度。

  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似乎我是在为我喜爱的经典摇旗呐喊。郭老师把体制内中小学的语文教科书批判的一塌糊涂,但我认为这是不对的。想想我中学毕业快12年了,但那些曾经的经典依然在滋养着我。譬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里的经典词句: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诸葛亮的《诫子书》的经典词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些能觉知人类灵魂的文章,是不会随岁月而溜走的。

  我所精读的文章中,郭老师都不乏拿出西方引文来证明我们在古典文学的教育上有多么的失败。所以可以看出郭老师深受西方自由主义影响。因为文化体系不同(基督教文化体系与中华儒文化体系),怎么可以强加附会呢?

  想想当初,我为什么想看郭老师的文章?主要是他观点鲜明的给站在主流教育的对立面。正如我正在从事的生态农耕,也是站在化学农业和大规模设施农业的对立面;所以对郭老师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当我看了之后,似乎有种感觉:远观挺好,近看就有点不爽。虽然不爽,但还是有很多成长,所以还是值得的。

  《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读后感(五):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我不是一位语文老师,所以对于书中关于当前语文教育现状的控诉因为已经告别语文课时光久远而没有能够太过感同身受。但从书中仍然能够感受到郭初阳老师对于语文的热爱,对于正义、真理以及人文光环的热切追求。

  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好处莫过于让我知道天呐,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那么多的好书,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如此热爱文学。他不像愤青文,不像说教文,更不像鸡汤文,只是在字里行间书单一一展开,让我有了重新摸索文学的色彩。

  除了一个现实的此生外,人们还应该有个诗意的世界。

  文中引用了元稹的诗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郭老师的语文之旅无疑是孤独的,但是他相信,他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的真善美,他也相信语文教育会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走向独立自由。

  当看着别人对于事业、对于某一样事物的狂烈热爱时,我的心也好像会变得坚定起来。

  同时,文中自由的笔触也会带着人浮想联翩,“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

  工作累了,生活烦了,读这样一本小书,感受下文字的悦动,这便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快乐。

  《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读后感(六):语文教育与灵魂的品位(一)

  语文教育与灵魂的品位(一)

  ——评郭初阳的“语文之旅”

  “尽管我对个人自由的长期辩护,但我从来没有被诱惑到像有些人那样,以这种个人自由为名而否定自己从属于某一特定的民族、社群、文化、传统、语言……在我看来,这种对自然纽带的拒绝诚然崇高但却误入歧途。当人们抱怨孤独时,他们的意思就是说没有人理解他们在说什么,因为被理解意味著分享一种共同的历史,共同的情感,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想法,以及亲密的交流的可能,简言之,分享共同的生活方式。这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否认这种需要是危险的谬误。”

  ——伯林(Isaian Berlin)《我生活的三个组成部分》

  一、“敢于思考”的语文老师

  2004年刘小枫在浙大讲座时,据说郭初阳场场必到。蔡朝阳写道,《拯救与逍遥》令他们“目瞪口呆”,认为绪论《论诗人自杀的意义》开启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不啻刘小枫的精神之子。十年之后,儿子们成熟了,骄傲地宣称:“全然不懂中国的古书,一点也不妨碍我们的孩子做一个文明优雅的现代人;事实上,全然不懂中国的古书,一点也不妨碍我们自己在目前的环境里做一个好教师。”在新著《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中,郭初阳把手术刀对准中学语文的经典文本,“新论”迭出——《陈情表》“丧失人性”,“乃一种陈旧的情感的表演”;《祭十二郎文》“暴露了中国人典型的缺陷:情感失控,依赖感,借他人来确定自己,垂直型的家庭结构(只重父子/母子,不重夫妻关系),遇挫折自暴自弃”;《师说》诠释了“什么叫好为人师,什么是挟道者的傲慢”。

  好多语文老师教了十几年、几十年书,但如此读法令他们“目瞪口呆”,以至于一篇网络文章写道:“从没有在中学语文课堂上见过如此的经典文本解读,它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解读方式:接受美学,文化社会学,女性主义批评,存在主义,解构和建构,神话原型批评……不一而足。各种各样的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粉墨登场,都成为郭初阳的解读工具。我在佩服他的同时,不禁为自己感到汗颜,愧为人师。”连语文教育界的权威王荣生教授亦认为《愚公移山》“是一堂很富于冲击力的课”,因为“它满足一堂‘好课’的标准”。这里的“好课”是指:教师对教学内容有明确意识,知道自己所教的内容及其意义;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集中,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作为课程论专家,王荣生教授关心语文课有没有明确的教学内容,语文老师对所教内容有没有明确意识,因为这关系到语文课的质量和效率。至于如此解读带来的是教育品质的提升,还是败坏,语文专家似乎不太关心。同在浙江的语文教育权威王尚文先生对郭初阳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态度大为赞赏,认为《弟子规》课“积极引导学生与包括经典在内的所有文本进行平等对话”,因此“这是我们当代小学语文教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教学案例”。

  笔者对语文权威一向尊敬有加,从教十年,如今尤感“愧为人师”——尽管也学过弗洛伊德、姚斯、德里达,怎么教《论语》时就从来不会学以致用?你看好多人用精神分析学读《离骚》,就看出屈原跟楚王的关系不同寻常……看来还是不会独立思考,没有自由思想,活该做一辈子的“封建臣民”!

  二、何谓文本解读

  现代社会拿教师资格证的人越来越多,教师却越来越稀罕——体制内的教师灌输着与价值、信念无关的专业知识,可谓无能于教育;体制外的教师自诩批判,但存心教唆,摆脱不了鼓动青年造反的嫌疑,可谓无意于教育。后者经常批评前者缺乏健全的理性精神,堕落为意识形态的鼓吹手。而语文教材中的选文也容易招致质疑,一些古典作品被视为封建专制意识的残留,而一部分描写现代生活的时文又因删改过多,被认为有意粉饰不自由不民主的政治现实。郑宇与蔡朝阳的争辩,可以看作体制内外的价值冲突的表达——尽管后者身在体制,但心已不在。

  与蔡朝阳一样,郭初阳对教材的研究可谓孜孜不倦。新著《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主要在两个层面展开批评:一是针对选文的评论,二是对教材的编选理念及技术的探讨。前者属于广义的文学批评和文化批评,但它与教材编撰并非毫无干系。因为文学和文化观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什么样的文章能进入教材,什么样的文章不适宜进入。《与性无关的纯洁》、《从濒死五阶段看<祭十二郎文>》、《陈情表?残肢令!》等侧重于文本的理解及批判,而像《尴尬的孔孟》、《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属于前者。《与性无关的纯洁》分析的是小学课文《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叙述很朴实,篇幅很短,谈不上有何深刻意味,但一经郭初阳解读,立刻不同凡响。郭初阳旁征博引,不仅比照劳伦斯的著名小说《儿子与情人》,而且动用了堪称前卫的精神分析。对于小学语文教育笔者是外行,但文本解读乃语文老师基本功,就此而言,《与性无关的纯洁》的解读实在说不上合格。

  郭初阳的解读大约分三步走。首先,作者颇为细致地分析儿子“抱”母亲这个动作,然后笔锋一转:“然而业已成年的儿子与母亲长时间的身体亲密接触,总让人觉得有些怪异”。因为“倘若儿子过分亲密、长期依赖母亲,……也终究不过是个体化不彻底、心理上未成年的儿童。”也就说,本该成年的儿子却如此依赖母亲,是精神上未断奶的表现。接下来作者宕开一笔,引了一段《儿子与情人》中母亲抱儿子的动作描写。郭初阳这次不是为了突出我国教材中的课文与西方文学作品的差距,而是为了引出精神分析对母子关系的批判:“若是深入追踪此类症状发生的原因,往往是父母之间的感情睽违,失意的母亲企图以母子之爱取代夫妇之爱,以儿子取代丈夫。”最后,郭初阳引导读者重读儿子“让我抱你入睡吧”这句话,并征引弗洛伊德和狄德罗,强调《第一次抱母亲》带有明显的性与恋母的意味。

  简单说,此文的思路是借精神分析对《儿子与情人》的批评来揭示《第一次抱母亲》的文本意义。这里的问题在于,两个文本的主题能否等同?只有在文本高度趋同的情况下,对《儿子与情人》的批评才能适用于《第一次抱母亲》。没有这个前提,再详尽的分析,再广博的征引,都是无的放矢。按照比较文学的基本要求,郭初阳至少应该注意到《第一次抱母亲》描写的是当代中国生活(姑且认为它是虚构的故事),《儿子与情人》刻画的是19世纪末的英国社会。两者的差别不可以道里计,但是他一句话就打发了:“书中有个片段,与《第一次抱母亲》形成互文”。这实在说不上是什么分析,遑论严肃的论证,而全文正是在这样粗糙而随意的基础上展开的。

  《儿子与情人》是20世纪文学史上比较特殊的小说。劳伦斯的大部分创作是在精神分析理论指导下的产物,反映了西方社会人伦关系颠倒混乱的悲惨事实。就此而言,劳伦斯的作品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于经历过严厉甚至严酷的罗马法统治的西方人而言,对父权的恐惧是根深蒂固的反应。罗马人引以为傲的《十二铜表法》第四表“家长权”规定:

  一、对畸形怪状的婴儿,应即杀之。

  二、家属终身在家长权的支配下。家长得监察之、殴打之、使作苦役,甚至出卖之或杀死之;纵使子孙担任了国家高级公职的亦同。

  三、家长如三次出卖其子的,该子即脱离家长权而获得解放。

  四、夫得向妻索回钥匙,令其随带自身物件,将其逐出。

  五、婴儿自父死后十个月内出生的,推定其为婚生子女。

  虽然第三条规定了儿子如三次被出卖,就可脱离家长权,以此来限制对父权的滥用,但它并没有否定父权的其他内容。他们可以把子女出卖为奴,亦可剥夺其生命。以至于马克思感叹,罗马的家长对于家庭经济范围内的一切,包括作为劳动力的家庭成员,拥有绝对的权力。罗马法不仅对西欧的法律、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形塑了欧洲社会的经典形态。在此背景下,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郭初阳所提到的英国评论家約翰•默里对《儿子与情人》的意见:“一个少年与其以这样的方式被这样的力量所强制,那真还不如死掉的好”。

  从精神分析进入劳伦斯的创作,不仅恰如其分,而且是文本解读的内在要求。当然这个主题并非仅仅属于劳伦斯,在文学史和思想史上,《俄狄浦斯王》、《阿伽门农》等古希腊戏剧带给西方人的思考更为深远。精神分析学部分地揭示了人类精神的真相,特别是对精神疾病和病态性格有出色的分析。不了解作为文学理论的精神分析,会对我们解读和鉴赏一部分西方文学作品构成阻碍。但同时我们要意识到,首先,由于精神分析首先针对的是特定的西方文化母题(父权、弑父、恋母),特别是精神分析的视角过于褊狭、单一,很容易陷入鲁迅所说的“道学家看见淫”的怪圈,难以解释丰富复杂的人类精神现象,因此理解其批判的内容及其意义,就必须首先回到特定的文化传统之中;其次,也不是任何西方文学作品都可以如此阐释,像莎士比亚的剧作,托尔斯泰的小说,甚至带有浓重的父权阴影的卡夫卡小说,也不能机械地套用,否则和可能会遮蔽伟大作品的文化和哲学意蕴。这就是为什么如今的文学批评很少纯粹使用精神分析的原因。

  实际上,郭初阳的真正目的在于通过《儿子与情人》的分析来完成对“孝道”的文化批判。通过上文的辨析可以看到,把“孝道”等同于西方小说描述的特殊文化现象,首先在逻辑上就不能成立。其次,批判“孝”亦用不着如此“曲线救国”——《第一次抱母亲》不过是“孝”的文学表达。所谓“孔子志在春秋,行在孝经”,真正的批判须直面经典文字,要进入历史上关于“孝”的论述,用胡适的话说,就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几分材料说几分话。否则面对《第一次抱母亲》这样质朴的叙述,就只好像郭初阳一样“恶意地揣度”,认为课文对父亲只字不提,是因为他“比保罗的父亲瓦尔特•莫雷尔还要糟糕,他是家庭不幸的制造者,自然成了家庭成员都不愿意触及的隐痛”。笔者佩服郭初阳的文学想象力,并且对其想象力的取向十分感兴趣——也许我们也可以按照精神分析学来对背后的“隐痛”作一番揭示?

  三、尴尬的不是孔孟

  《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读后感(七):短评超了字数

  只是随感,谈不上对书的评论。想了解本书的读者可以在此打住。

  4.5。多半星是对郭初阳本人教育理念的欣赏。扣一星因为抒情太多哈哈哈。文章情感化的同时也带来很多新观点。半天读完,非常通俗的书。以下我谈谈对郭教育理念的一些看法,加上对某些评论的反驳。

  看到有评论指责作者搞精英教育。我没受过精英教育,不懂也不搞这个。作者也丝毫没有说他是搞精英教育的,恰恰相反,他是在思考怎样教育好一个合格的平民,我们能为教育做些什么。难道有的人认为平民教育就是应试应试高考,屈服在伟大意识形态的领导下?难道平民教育就是拒绝像“精英”那样思考?没见过好的教育,便把“好的教育”归类为精英教育,自动地把自己化为“平民”一边与之对立。我不得不说这些人受的可真是“平民教育”啊。

  还有,为什么不可以尝试用西方文化角度品评中国古代文化?虽说造成了一定的隔阂,但给我们一个新的视角,无论是解读还是教育,都能给我们启发,让我们更理性和全面地看待自己的文化。这是一种可能和尝试。谁说中国古代文化只能从自己文化体系去解读?难道一篇文章只能作者自己解读,其他人的角度都不能解读?作者对《师说》一文确实有误解,但不能对此否定他用西方文化视角看古文。以偏概全了。

  作者之所以被争议,大多来自于另辟蹊径的观点。否定郭初阳是容易的,因为只需要“立足文本”然后循规蹈矩就事论事就可以了。但要在资料上开拓出新视角,可就没那么简单了。郭初阳有时确实“想多了”,但某些教师恐怕想都没想过呢,或是懒得想。可提供教育新可能的往往是作者这类人。某些人只会跟着课文一起僵化。多汲取精华吧。

  之前有很多人批评郭初阳的课太高深,让学生似懂非懂,难度超出其年龄。我之前学着他的样子深挖中学文本,结果也被评课老师说太过。布鲁纳说:“任何学科的基本原理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人。”人文学科少有基本原理,更多的是关乎人性的共鸣,对此思考的越深越广愈好(对中学生来说)。我一向认为不是内容深不该教,而是不会教。 我们为什么想当然地觉得孩子肯定不懂?你从来没教过他,你就那么肯定他不懂?你不教,他不教,孩子们得不到前辈的引导和共鸣,那就诉诸无知?最起码教教试试嘛,有人不懂,可万一启发了某些灵性的孩子呢?更何况只是引发思考,并没灌输标准答案。

  另外还有人评价郭初阳的课教师给的太多,学生缺少自主性。我认为关键看学生收获。

  阅读时间是个问题。学生一定要在课上才开始接触文本么?如果是这样,那讲得多确实就剥夺了学生自主阅读。(倒可以采取在学生的提问下逐渐深入文本的套路,那样就讲不了很多东西。私以为郭讲的内容比较有启发意义,不讲可惜)。如果没有预习,郭的课真的大打折扣。

  郭带给学生的是批判精神,教他们用不同角度看课文;学生的自主阅读也会有个人的感受和想法。不管哪个占时间多,重要的是要感受和思考并存的课堂。这就是有收获的好课。

  以上是我的想法。只停留在理念层面。接受心平气和的沟通。

  《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读后感(八):(转)以独立看待语文

  苏祖祥老师对《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题解。

  郭初阳在书中饱含爱意地讨论了汉语语境里一直避而不提的死亡和性这两个话题,他认为这是教育在过去和现在的两大缺失。他之所以不避烦难地一再鼓与呼,是因为这两个话题与生命息息相关,正如说到白天就无法回避黑夜,说到光明就必须提到黑暗一样。

  一句话说一遍,没有多少人听,就说十遍;如果说十遍不够,就说一百遍,一千遍;如果说一千遍不够,就说一千零一遍。言说之不足故讲课之,讲课之不足故写作之,写作之不足故践行之:这就是郭初阳新书《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的意义之所在。谓予不信,那就请跟随他来一次澡雪心神的语文之旅,并且留意旅途上的如下几个路标——

  路标一 守护经典

  郭初阳对经典有一种近乎执着的较真和守护。还是在2006年4月,他就对现行教材随意删减《套中人》进行挖掘和分析,之后是他对教材编写者随意删减经典的温和而又坚定的否定态度。他下足工夫,尽可能搜集各种版本的译本或原文,不断加以校勘、比较、参核、咀嚼、体悟,从一个字、一个标点,到段落、篇章、题旨,努力做到既有充足让人信服的证据,又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结论。

  在当今这个思想荒漠化、艺术贫瘠化的时代,创造力萎缩的人们以恶搞经典为乐事,来掩盖灌木丛生的真实状态。更有一些无知大胆的人,缺乏对经典的最起码了解和尊重,自认为掌握了宇宙终极真理,比屈原、戴嵩、苏轼、曹雪芹、安徒生、契诃夫、王尔德……都要高明得多,轻率而自负地拿起手中的剪刀,把经典剪得七零八落,然后得意洋洋地宣称:这样就可以消除其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

  这种佛头着粪、焚琴煮鹤之举,郭初阳则能按捺住自己的情感,一一指陈种种肢解、割裂之处:《画家与牧童》妄解艺术,自诩高明;《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不顾童话逻辑,拙劣模仿安徒生;《巨人的花园》唐突鲁莽;《麻雀》肢解屠格涅夫;《伟大的悲剧》对茨威格使出分筋错骨手的招数,随意窜改。他像那个指出皇帝是光屁股的小孩那样,把人们习焉不察的事实逐一指陈出来,让我们看到一些教材编写者实则是剪刀手的一面。

  捍卫经典,是不是就意味着经典处于神圣不可动摇的地位呢?当然不是。郭初阳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韩愈《师说》的解读,别开生面地展示批评意识、质疑精神的可贵,也让我们得到“不可跪着读经典”的启发。

  路标二 捍卫独立

  郭初阳十分看重自己作为独立教师的意义,独立的意义起码有三层:教师自身的人格和地位的独立,教师致力于培养学生珍视并追求自身独立的意识,教育应该有着独立而超越的地位。

  本来,郭初阳在体制内有着令我等艳羡和眼热的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他并不汲汲于此:他要以自己独特的姿态表明,在这个时代“离开这一行,也能活得很好”。他要摆脱蔓生植物的攀缘附丽状态,他要成长为独自面对阳光雨露的高大乔木。独立的意义,既体现为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自主自立,又体现为情感和思想的“壁立千仞无依倚”,还体现为践行“培育学生独立人格,坚守教育中立立场”的教育理想。

  独立还有另一层更重要的意义。郭初阳并没有走“呵佛骂祖”这一条路径,以标榜自己的遗世独立和特立独行,因为他有另一条路径。其实,真正的独立之人并不期许自己是餐风、吸露、乘云的藐姑射之神人,或者是“随风飘飘天地任逍遥”的超人,而是把独立建立在有所依傍、有所信靠的信仰之上。唯有在信、望、爱的指引下,我们这些迷途者才能找到回家的路径。

  路标三 坚持平等

  关于死亡教育和性教育,郭初阳说道:“漠视死亡教育,让人不懂得此生为人的珍贵与短暂,造成个体对生活的冷漠和生命的珍视;漠视性教育,让人不懂得去爱自己的伴侣,影响的是今后的婚姻。”他要努力打破几千年来有关死亡和性的禁忌,和学生一起,在感性——知性——理性——德性——灵性——神性的维度上均衡发展。

  在《〈我选我〉之后》这篇文章里,郭初阳以约翰·密尔的论述作为思想依据,以罗伯特议事规则作为行为依据,指出《我选我》这篇文章在选举上存在三处程序缺失:

  “第一,关于选举这件事,林老师并没有事先通知班级成员……第二,主持会议时,林老师相当于大会主席的角色,她知道全班同学事先没有充分考虑,本可以给出一段时间,让大家磋商讨论,推举适当选举人,然而她没有……第三,即使是在如此仓促匆忙的情况下开始选举,当有人以自我推荐的方式参加竞选之后,林老师还有挽回的机会,发挥大会主席的功能,问同学们:是不是还有别的竞选者?”

  民主不仅仅是一种政治运转模式,也应该是一种日常生活方式和态度。从小就对学生进行公民权利的熏染,明确程序正义和目的正义的不可或缺,是郭初阳的自觉、自为的追求。

  师生之间的平等人格、相互扶持,体现在《教师是负伤的治疗者》里。在这篇文章里,他也质疑了一直关注语文教育的钱理群先生的矛盾之处——“《南方周末》的报道中还有一处奇怪的矛盾,一方面说‘眼光向下,立足于自身。而且面对的永远是一些具体的个人,面对的永远是具体的学生,一个一个的学生。所以它是一个草根运动’;另一方面又总结出‘我们正在培养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怎么可以断言每一个学生都是‘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呢?”(内容取自《南方周末》对钱理群采访)

  《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可以在几天内读完,但语文教师的求索之路仍然向无穷的远方延伸——好在像别尔嘉耶夫、司徒卢威等人寻找“路标”那样,我们也可以搜寻旅程上的“路标”;好在像阿玛蒂亚·森“用自由看待发展”那样,我们也可以“用独立看待语文”。 □苏祖祥(仙桃中学教师)

  《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读后感(九):中国的教育不能成为麦当劳

  中国的教育不能成为麦当劳

  ——访《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作者郭初阳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今年2月出版的《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是“独立语文教师”郭初阳近年来对语文教育的评论合集,包括学科建设、教材批评和对教师身份的思考。曾经多次获得全国课堂教学大赛第一名的他,如今已离开学校。但对于学校语文教育,他有着源于课堂而超越课堂的见解。

  “教育的麦当劳化”

  在《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这本书中,郭初阳对当下的语文教育多有批判。如,让少年硬读、硬背古书,写作不重视虚构能力和想象力的培养,缺乏性教育和死亡教育等。

  他把当下的学校教育用“教育的麦当劳化”来概括。它包含4个特征:一是追求效率,越快越好。麦当劳食品生产讲求高效率。学校教育则把知识快速灌输到孩子脑中,对时间的控制同样非常精准;二是可计算性,凡事都能量化。麦当劳食品讲求规范化。在学校,各门学科也都变成一个分数。甚至生活也能量化,如,寝室整洁程度、着装,都可以打分;三是可预测性。麦当劳无论在北京、上海还是杭州其食物讲求一统化。全国的学校也整齐化一、缺乏特色。四是缺乏人性化。麦当劳在服务规范使员工的着装和对话经过训练,但在学校有着诸多刚性规定。学生按点上课、做眼保健操、发言要举手,老师则用统一方式教授指定内容。

  郭初阳说:“麦当劳作为一条产业链可以如此,但学校教育面对的是孩子。从个性自由发展的层面,面对现代社会中独立个体的丰富需求,中国的教育不能成为麦当劳。”

  读“伟大的书”

  现行语文教材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版本。近年来,陆续有人开始尝试编一本不走寻常路的语文书。《收获》杂志副编审叶开不久前在媒体上批评,语文教材最大的问题是“以道德教化为主”、“规定动作太多”。他编的《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于近日出版。该书大胆选入梁实秋、莫言、王小波等中国作家的作品,以及卡夫卡、E.B.怀特、宫泽贤治等世界大师名篇,网络销售3天就卖出了两万余册。近代史学者傅国涌则回溯民国教育,陆续出版了《如何培养好公民》、《让性回归常识》等民国时期的教材合集。

  郭初阳认为,当下中国校园内的教材可选择性太小,教材市场必须开放。“应该让每个学校、班级,以至每个老师,有比较大的自由度,根据自身特长和学术生态选择适合的书。每一套教材都应该由独立的专家委员会做一个高标准、中立的审定,并符合同一套课程大纲。”

  郭初阳现在杭州一家独立教育机构“越读馆”任教。他手上没有一本“语文教材”,因为他认为,好的语文课不需要语文书。“好的教材不是一本由单篇文章拼成的语文书,而是由一本一本‘伟大的书’构成的——书店、图书馆、互联网,都是语文课堂。”

  什么是“伟大的书”?郭初阳解释:“对小学生而言,《小王子》、《夏洛的网》就是伟大的书。我正带着孩子一起读《动物农场》。”对于孩子能否理解这本寓言的含义,他并不担心:“课堂是一次小小的冒险,就像暴走,不一定要走到目的地,每个人都能享受过程。”

  语文教师同时也是学者和作家

  大部分学生对语文课堂的记忆是学字词、概括段落大意、挖掘中心思想,然后写作文。郭初阳认为,这样的授课方式是有必要的,但每节课都如此就会让人难以忍受。因为,“麦当劳偶尔吃一次没问题,天天吃就很恐怖”。

  郭初阳说:“好的语文教师应该同时拥有3种身份。如,教贺知章的《咏柳》时,主业是教师,但也可以是学者,对中国诗词中柳树意象做一番梳理。同时还可以是作家,引导学生思考,‘还能用什么文字表现春天’?甚至可以是记者,对柳树做一番‘采访’。”

  《说文解字》中写道:“语,论也。”论有两种形式,说出来和写下来。在郭初阳看来,语文培养的无非是听说读写的能力,但好的语文不仅限于此。探讨人生重要的问题、对世界有自己的判断、敢于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态度、准确说出内心的感受……这些才是语文教育的主旨。

  在《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的封底有这样一段话:“语文教师是一个普通劳动者,他耐心、勤恳、勇敢,不抱怨、不谦虚、也不骄傲,乐于倾听,拥有普通的生活,更重视精神生活。他仿佛一个手工业者,他的榜样是斯宾诺莎(记者注:西方近代哲学史最重要的理性主义者之一)。”

  郭初阳说:“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写了《获得教养的途径》,语文就是这个途径。好的语文能帮助一个人能更好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语文好的人才可以说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明人。好的语文,让人摆脱恐惧、走向自由。”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