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当时只道是寻常》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18-07-13 05:0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当时只道是寻常》读后感精选10篇

  《当时只道是寻常》是一本由季羡林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2014-3,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当时只道是寻常》读后感(一):古今中外共通的情感

  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的著名词句,前些年被安意如用来做书名,使得这句词更加脍炙人口。安书也畅销一时。季老喜欢诗词,并曾以'当时只道是寻常'为题做过文章。他开篇即说,这是古今中外的人所共通的情感。如今本书以此为名,选季老忆往,悼亡,述怀的文章,实在贴切经历了近一个世纪风雨经历亲人师长挚友的纷纷亡故,再说''当时只道是寻常'',那份椎心彻骨,不难想见。正因如此,这本书文字平淡质朴内敛,但带给人的感动却是自然而然,不见无病呻吟,不见丝毫做作。文如其人,人如其文。长者已逝,读其文念其人,把感动留给自己。有一天,我们每个人,都会慢慢品味专属于自己那独特的----当时只道是寻常!

  《当时只道是寻常》读后感(二):触摸大师“寻常”的心灵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

  在季羡林辞世(2009年7月11日)四年半余的时间,某日清晨,我翻开了《当时只道是寻常:跟季羡林品百味人生》这本书。读得通透,读得彻悟。,轻轻慨叹一声: “当时只道是寻常。”

  季羡林(1911.8.6—2009.7.11),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位从事吐火罗语研究学者之一。1956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曾历任北京大学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季羡林全集》(30卷)等。在大陆被许多人尊重,并被一些人奉为中国大陆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季羡林的著作颇丰,平时也读过一些,虽不系统,但也是感慨诸多。再次捧读他的作品,又一次触摸到了他“寻常”的心灵。《当时只道是寻常:跟季羡林品百味人生》是全新选本,所选文章皆为季羡林先生的怀旧散文,包括故园父母之思(《碎乡心梦不成》章节)、痛悼师友(《望天涯涕泪遥》章节)、同学朋友之念(《同欢乐也同愁》章节)、忆往述怀(《思往事立残阳》章节)等等。深浅不一的回忆中,清晰再现了那些逝去年代的人和事:衣钵相传,恩德无限;斑驳的场景,多舛的人生;在省察自我、梳理时代脉络过程中,娓娓道出对幸福深刻理解体验、人生的悲苦辛酸丰富的情感,浓郁诗意纯朴文笔催人泪下诉说,带给读者不尽的遐思与感动。

  大师,其情也浓,其人也真。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非常明白易懂的话,道出了古今中外人人都有的感觉。钟敬文在大师88岁大寿时说:“文学最高境界朴素,季先生的作品就达到了这个境界。他朴素,是因为他真诚。……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全书文章,皆是如此。故园之情,父母之思,痛悼师友,忆往述怀……朴素的笔调抒写百岁老人一个世纪的悲欢离合。他说:“宋代伟大的词人辛稼轩(就是辛弃疾)写过一首叫做《丑奴儿》的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要勉强说愁,则感情虚伪的、空洞的,写出的东西,连自己都不能感动,如何能感动别人呢?”突然想到了大师1934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时所写的一段抱怨考试日记:“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日记出版时曾被建议删改,他则决定一字不改:“我70年前不是圣人,今后也不会成为圣人。”真性情也。

  大师,有大作为,怀大谦逊。他1973年开始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1977年完成全译本。他先后培养了5位硕士和5位博士,共指导了9位研究生,包括:任远、段晴、王邦维、葛维钧、钱文忠、辛岛静志(日本人,同时是季羡林仅有的1位不是中国籍的研究生)、李南、高鸿、刘波。大师曾被授予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中称:“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反映。”在被奉为中国大陆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之后,他却在《病榻杂记》中力辞这三顶“桂冠”:“我对哪一部古典,哪一个作家都没有下过死工夫,因为我从来没想成为一个国学家。除了尚能背诵几百首诗词和几十篇古文外;除了尚能在最大的宏观上谈一些与国学有关的自谓是大而有当的问题比如天人合一外,自己的国学知识并没有增加。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我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论‘大师’!”“我一直担任行政工作,想要做出什么成绩,岂不戛戛乎难矣哉!我这个‘泰斗’从哪里讲起呢?”“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当时只道是寻常:跟季羡林品百味人生》这本书再现了季羡林最真挚的情,最动人的忆,最永久的悔,最透彻的悟。让我们跟着大师看花开花落,品世事沧桑。大师远去,一路走好。

  《当时只道是寻常》读后感(三):静水流深的岁月

  人生百味,世事沧桑。季羡林老先生的人和文,都值得景仰。一本《当时只道是寻常》是先生的怀旧散文,对故园、对师友还有父母都怀有深切怀念和思恋。那些尘封的往事,有着酒的醇香醇厚,更有人文情怀蕴蓄其中,读来令人嘘唏缅怀,时代脉络的纵横交错,抒写出人生的百般滋味。

  世事无常,人的一生总有一些往事值得回顾和追忆。人生过去的某一个阶段,是寻常,更是不寻常。古往今来文人雅士怀旧追忆的情感,在书中一一流露和呈现,真挚的情感,素朴的回忆,驱除不了的心头悔,以及云烟苍茫之后的大彻大悟,读者从花开花落中自然感受到世事的沧桑与难料。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季羡林先生的文字,的确如此。

  《当时只道是寻常》一书共分四辑:聒碎乡心梦不成——季羡林忆故乡和亲人;怅望天涯涕泪遥——季羡林忆师长;也同欢乐也同愁——季羡林忆同学和朋友;沉思往事立残阳——季羡林忆往抒怀。每一辑,都体现着一种“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的天然自得和淳朴感动,留给读者的是无尽的遐思和仰望。

  《我的童年》一文,先生说“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让读者感知过去那段岁月的艰难和贫困,以及不为人知的辛酸;《一条老狗》里的老狗,有灵性善意,简直比很多人都还有人情味儿,是它陪伴着先生的母亲走过风走过雨,让她得到一点儿温暖和一丝慰藉,以致于先生泪花闪现,说“等到我离开这个世界以后,我会在天上或者地下什么地方与母亲相会,趴在她脚下的仍然是这一条老狗”,就这条忠心耿耿的老狗,揪着作者的心,一揪就是七十年;《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一文,季羡林先生将悲痛和怀念转变成文字,却找寻不到心灵的宁静,“我耳朵里仿佛听到了他那铿锵有节奏的北京话。我浑身颤抖,连灵魂也在剧烈地震动”里,我读到了老舍先生道德品质厚重,光如日月,巍如山斗。

  做人脚踏实地,朝着梦想目标一步步前进;为文,潜心学问,埋首书堆,终成一代大家。就像作者自己所说,未来的路也不会比过去的更笔直,更平坦,当时不要恐惧,眼前肯定还会闪动野百合和野蔷薇影子。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向前,纵使艰难,也要奔跑。

  《当时只道是寻常》读后感(四):凭文追忆,和印象中的大师面对面

  很惭愧地说,我知道季羡林是从小学课本和网上的片言只语中看到的,他的著作看得很少。我只知道小学课本里有好几篇他的散文;知道他是北大唯一的“终身教授”;精通九国语言,并是世界上少数精通吐火罗文的人;知道他是“国学大师、文学泰斗、国宝”;也知道他曾经写过文章,力辞这三个“桂冠”。但也只限于人所共知的那些。

  我想,这么厉害的人写的书一定是非深奥难懂的吧,可写的事一定很多, 和名人之间的事啦,自己的成就啦,获奖的各种趣事啦,等等。这些都是作者愿意写,读者也愿意看的吧。

  可是,看完手中这本封面淡雅的《当时只道是寻常》的回忆散文集,我却有点失望惊讶了。书一共分了四辑,分别是大师回忆故乡与亲人、师长、同学朋友的散文、悼文,还有就是回忆往昔,抒发胸臆的序言、感慨。每篇文章都朴素得不像一个“国学大师”写的。什么嘛,一点自恋情结都没有,几乎都是“家长里短”一类的小事,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成就炫耀,没有佶屈聱牙的词汇,就像钟敬文在季羡林88岁米寿时说的那样:“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 你从中看到的是普通的人对亲人的怀念,对师长的感恩,对朋友的友谊,对生活反思憧憬。朴素却感情深沉真挚,每每读来,常常情不自禁,尤其是有关母亲的文字,更是字字深情,让人五味杂陈。“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季先生的作品就达到了这个境界。他朴素,是因为他真诚”。

  当然了,由于作者特殊身份和成就,即使文章很朴素,很平实,你依然能从中看到“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大家身影。可即使是和这些大家交往故事,作者记叙的也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没有什么就“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却又最能体现人物的性情和品质。而我们也从中看到这么“大牌“的大师级人物谦虚平和态度。对于自己的成就,作者只是客观叙述,基本不带任何感情色彩,说得仿佛炒菜要放盐一样自然。

  对于荣誉地位,作者认为已经达到顶峰了,没什么不满意的,反倒有点于心不安。只当了一个星期的副教授就转为正教授的殊荣作者也只当做北大的一段佳话,对当时的推荐人充满感激。对各种名目的会,也只是当做老友见面聚会的一个契机。对于身居要职的朋友不巴结不逢迎,自有自己的原则在,“只要你对我稍摆官谱,从此我就不再理你,见了面也不打招呼”。淡泊名利至此,真真是体现了老一辈知识分子风骨

  对于一个长寿的知识分子而言,作者活到了98岁(1911.8.6——2009.7.11),给很多师长、朋友、亲人写了悼文,也知道自己早晚有一天会和他们相聚。但他已经看淡了生死,除了自我的批判和对亲人、友人怀念外,还有对自己的勉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大师不止在一篇文章中写到这一句话。他对未来的生活依然充满乐观向往。大师这种“不必扬鞭自奋蹄”的精神真是让虚度年华的我读来汗颜!

  人都说“文如其人”,虽然没有见过大师,但我们仍能从大师留下的文字中追忆大师的为人处事,仿佛坐在大师对面和他谈天,并从中找到了自己需要的精神动力

  所谓榜样力量大抵如此!

  《当时只道是寻常》读后感(五):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时候读书,我特不喜欢名家的散文,那平平淡淡的叙述,很难吸引我的注意力。同学们也说,只因为是名家写出来的,人们就说好。如果那文章是我们写出来的,在考试中都很难获得高分。等到了中年,我才渐渐明白那样的文字其实是好的,平平淡淡才是生活之常态。而那些颇有故事性的散文,反倒是编造的多。

  季羡林的散文集《当时只道是寻常》中的文字,差不多可以称之为鸡毛蒜皮平淡无奇的述说吧。在我甄选书目时,编辑友善意地提醒我,这本书写的可都是生活小事儿。我说:只要真实就好。

  虽说也有人称季羡林为文学家,虽说他也写了六十多年的散文,总量在八十万字左右,但是在我看来,季羡林不以文笔见长,学术研究才是其强项。尽管他在散文《我写我》表示:散文“自己真正满意的也屈指可数。在另一方面,别人的散文,真正觉得好的也十分有限。”尽管《当时只道是寻常》这本集子中也有出众的文章,比如书中的代序——《当时只道是寻常》,我读起来就觉得很有味道,还有《我的家》等,但总的来说,他的文字功夫,照比一流的散文家,还是有着差距的。

  他的文字真实,不矫揉造作,这是值得称道的。钟敬文说:“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季先生的作品就达到了这个境界。他朴素,是因为他真诚。”“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另外,季羡林学识广博阅历丰富,并且与老舍、梁实秋、沈从文、冯友兰、陈寅恪,这些名字如雷贯耳的大家都有过交往,这已足够吸引我读这本书了。

  这本随笔集收录的大都是季羡林晚年的文字,上了年纪的人,多生活在回忆中,书中有自省慎思,有悼念师友,还有抒发故园之情等,以朴素的笔调抒写百岁老人一个世纪的悲欢离合

  不过,我本想在他的回忆文字中,找到些许名人的经典故事,可是一无所获。他对那些名人的回忆,写得实在过于平淡了,没啥故事性,更没戏剧性。这样的文章,如果让励志文写手们写,一定会写得山路十八弯,即便不让人潸然泪下,也能发人深省。真是白瞎了他拥有的那么多的好题材了。

  由于不伪装,不做作,尽管季羡林也是一位大名人,但是他的文字,与大众生活不隔,书中很多文字让我产生共鸣。

  十几年前,我重访了我曾待过十年的德国哥廷根。我的老师瓦尔德施密特教授夫妇都还健在,但已今非昔比——房子捐给梵学研究所,汽车也已卖掉。他们只有一个独生子,“二战”中阵亡。此时老夫妇二人孤零零地住在一座十分豪华的养老院里。院里设备十分齐全,游泳池、网球场等等一应俱全。但是,这些设备对七八十岁八九十岁的老人有什么用处呢?让老人们触目惊心的是,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某一个房号空了出来,主人见上帝去了。这对老人们的刺激之大是不言而喻的。我的来临大出教授的意料,他简直有点喜不自胜的意味。夫人摆出了当年我在哥廷根时常吃的点心。教授仿佛返老还童,回到了当年去了。他笑着说:“让我们好好地过一过当年过的日子,说一说当年常说的话!”我含着眼泪离开了教授夫妇,嘴里说着连自己都不相信的话:“过几年,我还会来看你们的。”

  在书中,读到这段文字时,我禁不住流下了眼泪。前年,我陪父母回山东老家。父亲十几年没能回老家了,在老家待的一周时间里,他多次说:这可能是我最后一趟回来看看了。我们临走时,我见伯父偷偷地抹眼泪,我对伯父说:别听我爸的,有时间我会带他们回来的。虽然我是一脸自信地说了,可等我上车一扭头,我的眼泪就簌簌而下。我能做到吗?是否我还能有机会做到呢?面对无情的岁月,面对无常的世事,我们常常深感无可奈何。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是一句非常明白易懂的话,却道出了几乎人人都有的感觉。所谓‘当时’者,指人生过去的某一个阶段。处在这个阶段中时,觉得过日子也不过如此,是很寻常的。过了十几二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回头一看,当时实在有不寻常者在。”季羡林如此感悟“当时只道是寻常”这句话。可是,寻常,不寻常,又能怎样呢?还不都是无可奈何花落去,“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当时只道是寻常》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