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大雪将至》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7-12 04:4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大雪将至》的读后感10篇

  《大雪将至》是一本由[奥地利]罗伯特•泽塔勒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页数:18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大雪将至》读后感(一):编辑手记 | 没有为一本书崩溃过的编辑不足谈人生

  如果你不是编辑,你大概体会不到能拿到一个好的稿子有多么幸运,《大雪将至》就是一本好稿子,所以我非常幸运。但这种幸运有时并不自知,尤其是在入行初期,对业内层次不齐的稿子并不十分了解,无法准确判断一本书的重量时候。那时对这一幸运毫不知情的我,根本无法预料到这本书的编校过程会长达一年,伴之而来的是长久的“折磨”。

  这种折磨来自于不满意:想了很多书名觉得还不够好,用了好几个设计师都没有做出想要的效果,因为不想随便地就把一件东西交出去,于是一次次地改,一次次地丧气满满,又不得不一次次重新打起精神来继续做。而就在一切编辑工作即将进入尾声时,又经历了差点更换译者风波,接着又是几个月的博弈。从书名、封面文案,到翻译、排版、印制,种种大坑小坑大坎儿小坎儿,这本书都经历过,所以它能出来真的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比生孩子都难(虽然我没有生过孩子,我的生理结构决定了我没法体会这一人生乐趣”)。

  而作为责编,在这一过程中耗费了巨大心力,甚至也有过想要放弃时刻,但另一个我提醒我,不要忘了当初不顾一切想做编辑是为了什么,这是对这本书的磨练,也是对你的磨练。或许每本书都有自己命运,而这就是《大雪将至》的命运,注定要经过不断的锤炼才能破茧而出,也正如每一场大雪将至前,天空阴灰,气压极低,但雪总是会降落

  至于这本书的内容我就不多说了,豆瓣条目里就有,溢美之词已不用我再赘述,入围布克奖短名单已说明了它的文本够好,麦克尤恩、阿努拉哈•罗伊等小说家都对这本书有过好评,更有全球各家报纸媒体不吝赞美

  我想分享的是这本书打动我的地方。首先一个打动我的就是,主人公艾格尔比较佛系,他的身上有股韧劲儿,他拥有过一个人能拥有的一切,却又被剥夺,不管剥夺者是雪崩,还是战争,他都不曾咆哮、愤怒怨恨,他只是沉默以对,他只是接受着降临到身上的一切,他只是活着而已,他像海上的一只小舟,无论风暴多么猛烈,你看他都快被淹没了,可是风暴过后,它还是静静地随海波漂流,一晃一晃,不急不慢。

  另外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是作者语言,文中随处可见作者诗意描写,如“有时候,当他在草地上躺得足够久的时候,他会感觉到大地在他的背下十分轻微地起伏。在这样的时刻,他知道,这是周围的群山呼吸。”“伤疤就像岁月一样,一个接着一个,一年又一年,所有的这些一起造就了一个人。”“他非常强壮,只是有些慢,他想得慢,说话慢,走路也慢,但是他的每一个想法、每一句话和每一个脚步都会留下痕迹,而且是精准地留在他认为应该属于它们的地方。”

  读着这些句子,仿佛自己也躺在奥地利山区雪地上,呼吸着山区清冷空气。那里远离城市,远离喧嚣,却更靠近自己。跟随着主人公艾格尔经历了他平凡却涌动着波涛一生,而在读完这本书后,我们又回到了所处的现代世界思索着自己这一生的意义

  最喜欢的一段文字是艾格尔在山上跟自己的对话

因为身边没有可以说话的人,他便和自己或者他四周的东西说话。他说:“你什么都干不了,你太钝了,我要在石头上磨磨你,然后我去下面村子里买一块上好的砂纸,再把你打磨一遍。我还要把你的手柄用皮革缠起来,这样拿在手里就舒服了,而且你看上去也会很好看,虽然这并不重要。你明白吗?”或者他说:“这样的天气里人会变得很阴郁,除了雾什么都看不到,连人的目光都要滑掉了,因为不知道要把目光放在哪里。再这样下去,雾肯定很快就钻到屋子里来了,桌子上面就会开始下很细很细的毛毛雨了。”他还会说:“春天马上就要来了,飞鸟已经看见她了,骨头里也有些什么在动,雪下面很深的地方洋葱都已经爆开、开始长了。”

  罗伯特用一种轻情节化的方式叙述了一个人的一生,字里行间散发着优美的诗意,读起来非常轻松愉快

  印厂寄来书后,这本书受到了很多赞美,还没上市,很多大号资源就来要这本书的信息,喜大普奔的场面让我露出了慈父般的微笑,这是我在刚开始不久的编辑生涯里,彼时彼刻交出的最好的答卷,而我也只能勉励自己:少犯错,做好书

  《大雪将至》豆瓣条目

  《大雪将至》当当传送门

  《大雪将至》读后感(二):大雪将至,夜尽天氤

  私生子小艾格尔在姑父康茨施托克尔家度过了黑暗童年时光,被役使、被虐待、被摧残。八岁时被姑父打断右腿潦草地医治后便一瘸一拐。长大一些的艾格尔说,“我只是想要我的清净,别的什么都不要。”开始与姑父对峙。后来,艾格尔长大了,能养活自己,并有了一些积蓄。一天,艾格尔在山上小屋发现羊角汉斯,在救助他下山途中,汉斯逃跑消失。并且在客栈认识了玛丽。很快他们相爱并且成婚了,艾格尔因此转去林场伐木。可惜快乐日子不长,在一个冬天,他们遭遇了雪崩,妻子玛丽丧生,艾格尔此后一生伴随着吞噬灵魂寒冷身体康复后,艾格尔从事索道的维修保养,度过了一段空洞而缄默的时光。战争爆发,艾格尔报名入伍被拒,却在四年后被召集去解放俄罗斯东部,可在军队的八年里(三个月前线+一年多驻山埋炸药+六年多俘虏),艾格尔像工具一样沉默麻木,战俘期间,他身边不得有人死于饥饿与寒冷,艾格尔对生活态度开始转变。战争结束返乡,艾格尔以沉默的惊奇接受所有改变,并且记忆在脑中重组。而这时艾格尔已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了,他得靠干农杂养活自己,偶然引导一对迷路的夫妇在山间游览后,艾格尔成为一名登山向导,并且在学校里认识了女老师安娜,由于某种胆怯,最终未能与安娜相伴余生。在七十多岁的时候,失踪的羊角汉斯重现,之间几乎隔着艾格尔的整整一生。生命最后几年,艾格尔搬进牲口居住忠诚体味生活,不停回忆过往,渐渐思维混乱,七十九岁死在二月的夜晚。在生命最后的时光,艾格尔努力想抓住些什么。

  说实话,书很短,第一遍看的太快,读完以后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没有动容,因为与朋友约好,便捋了一遍情节。但看第二遍,发现这本书太深情了,我被嘭地打动,文字、情节我都爱,发现写作技法娴熟。书里环境描写 作者下了大功夫,几乎代替了心理描写。艾格尔一生中下了很多场大雪,每次雪带来了一些转变。大雪过后,身边一些人离去,艾格尔都活着,他在人生最后一个九月的飘雪里轻声说:“还没有到这一步呢”。还有,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玛丽这个“寒冷的女人”是艾格尔一生甜蜜痛楚。我喜爱小说的最后几页,作者描写了主人公漫长的死亡,与小说中所有其他死亡相应。

活着9.3余华 / 2012 / 作家出版社

  从我的角度看,艾格尔与徐福贵极相似,他们都是普通人,一生被摧残、被击毁。生命超出想象坚韧。不过怪异的是,《大雪将至》全书快乐的笔述不多、也不过分描摹苦难,太冷漠与疏离。书中一切人物都围绕艾格尔展开,他却给人挥之不散的孤独感,仿佛这个人一生只与玛丽建立了联结,并且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事。其实这个故事普通——情节不算跌宕起伏,但写出来便要被赋予意义。书没有很强的冲击力,却一切恰到好处,甚至督促我去想到更多。大多数人,刚开始对生活据理力争有快乐痛苦,在某个时刻之后就很少自主选择生活,而是被时间推着往前走,接着沉默地赶路,最后对生命无比眷恋,艾格尔也是,不过他活在那书里,在不停切换的环境里,显得生命无比顽强。想到若是现世里的普通人,同样缄默无言,虽饱经摧残,也会很快消散在风里吧。人生待完成,这样的设定想来可怕,每个人生待实践。被毁灭,被摧残,生命中的异喜被掠夺,被寒冷侵蚀,但要一直活着,便会习惯那些甜蜜的苦楚

  “和所有的人一样,在他的一生里,也曾怀有过自己的想象和梦想,其中的一些是他自己实现的,有一些是命运赠予给他的,很多是从来都无法实现的,或者是刚刚得到,就又被从手中掠夺走的。但是他一直还活着。”

  “死亡真是太糟糕的一件事了,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失去越来越多的东西。这个人快一点,另一个可能就持续得久一点。从一出生开始你就一点接一点地在失去什么,一开始是一只脚趾,然后是一只胳膊;一开始是一颗牙,然后是整副牙齿;一开始是一点回忆,然后就是整个记忆,就是类似这样的,一直到某个时刻什么都没留下了。然后他们把你最后那部分剩余扔进一个洞里,填土埋起来,然后就完了。”

  《大雪将至》读后感(三):独自前行

  《大雪将至》(Ein ganzes Leben)是罗伯特·泽塔勒2015年出版的中篇小说。罗伯特·泽塔勒出生于1968年奥地利的维也纳。他不仅仅是一位作家,还时不时在一些欧洲电影里客串一些小角色,也给电影写过剧本

imdb中罗伯特·泽塔勒参加过的影视作品

  大部分的电影都是德语的片名,我认得出来的,应该也是这里面最出名的电影,正是里面唯一的英语片名,保罗·索伦蒂诺的作品《年轻气盛》。

年轻气盛 (2015)8.22015 / 意大利 法国 瑞士 英国 / 剧情 喜剧 / 保罗·索伦蒂诺 / 蕾切尔·薇兹 简·方达

  罗伯特·泽塔勒在其中客串出演一位登山者,剧中的他征服过各种山峰,让人产生一种莫名依赖感,但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好像《大雪将至》里的主角安德里亚斯· 艾格尔。艾格尔最了解的,正是他居住的小镇旁边的巍峨雪山

《年轻气盛》中的罗伯特·泽塔勒

  虽然罗伯特·泽塔勒所有作品中的地点都是虚构的,但故事中的周遭环境都包含着他的年轻经历,有一定的情绪投射于其中。但群山带给作者的恐惧远甚于它的壮美,正如同他笔下艾格尔的生活中的山麓,不可思议、令人恐惧。但艾格尔却令读者充满了力量

那个胖胖的女人微笑着。“我想,我应该是没有受伤,”她说,“只有大腿上有点疼。现在我们两个可以一起瘸着腿走下山谷了。”“不,”艾格尔说着,站了起来,“我自己走!每个人瘸着腿自己走自己的!”

  艾格尔这位硬汉,被残酷自然以及无情的战争夺走了所拥有的一切美好,但他始终负重前行,充满尊严地度过了如此不凡的平凡人生。

  这正是令我佩服作者的地方,往往文艺作品的主人公总会有一些英雄壮举,而读者也期盼幻想着他们的超人之举,但如此平庸凡人辗转曲折人生路,带给我的震撼思考是我始料未及的。罗伯特·泽塔勒展现了他特有的人生信条冷静淡然、直面人生。

  罗伯特·泽塔勒的作品标题震撼,内容向来简短。泽塔勒表示“当你回看一个人的一生时,它将缩减为许多个片段,这些片段是一直能伴随着我们的。”正如作者笔下的艾格尔,他瘸着腿步履蹒跚的模样,充满威严,普通但令我动容。

  《大雪将至》读后感(四):我喜欢雪的冷、艾格尔的静。

  台湾版的《一生如寄》或许这个书名会给我一种成长沉重感,在这一点上我会倾向于《大雪将至》这个版本,首先有我喜欢的雪,雪的意境将你慢慢带入生活,带入背后的点点滴滴,至少是我喜欢的节奏,即使中途出现雪崩塌我内心也能承受

  这本书的主人公艾格尔从出生开始就是一个不幸,是个经历过母亲早逝的私生子,注定不被人喜欢。他终于熬到成年才摆脱养父的魔掌,但还是被养父打废一条腿,后来他就瘸着走路,再是后来的雪崩及战争中一次次幸免于死亡,他还是依然努力的活着,不论是他遇见不幸还是爱,他的背景永远是刚下过一场雪的静态,我从他脸上辨别不出低落高亢,就这样叙述完他的故事。

  “伤疤就像岁月一样,一个接着一个,一年又一年,所有的这些一起造就了一个人。 ” “从一出生开始你就一点接一点地在失去什么,一开始是一只脚趾,然后是一只胳膊;一开始是一颗牙,然后是整幅牙齿;一开始是一点回忆,然后就是整个记忆,就是类似这样的,一直到某个时刻什么都没有留下来。然后他们把你最后那部分剩余扔进一个洞里,田土埋起来,然后就完了。”我很喜欢上面两段话。除了语言文字的美之外,还可明白主人公艾格尔为什么能这么冷静地面对“暴风雪”。

  《大雪将至》读后感(五):一曲小人物的挽歌

  小说是以一个年份开篇的,犹如作者的前作《读报纸的人》一样,故事的背景都设定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小说开篇的1933年也是个颇具象征意义的年份,这一年三月,一位前奥地利的落魄画家在经历一番明争暗斗后终于当选为德国总理,几个月后,他又当选为德国总统。选择这样一个年份作为小说的背景,可谓是意味深长,小说的唯一重要的角色艾格尔,与那个转换了身份的大人物形成了某种映照关系,同样是来自于底层,却在1933年时迎来身份的巨大差距,唯一的原因皆在于他们的野心。

  封闭的山区,质朴的人物,平淡的情节推进,这都会让人想起一位奥地利的前辈大师——阿达尔贝特•施蒂夫特,小说中的人物,也仿佛来自《晚来的夏天》,没有太多的欲望,生活的目的就是生存,安安稳稳地过完平淡的一生就是唯一的理想。

  “雪“作为一种死亡的隐喻以及对生存的考验贯穿了整本书,开篇艾格尔拯救濒临死亡的牧羊人就是一个大雪天,而到了小说的中段,作为幸福象征的新婚妻子也死于雪崩,雪不止埋没了艾格尔的妻子,有埋葬了他的人生希望。 正如作者借助小说中的人物所说,死亡没有孕育任何东西,死亡就是那个寒冷的女人。正是这个寒冷的女人陪着艾格尔过完了他的一生。

  小说的原书名是一生,台译本的书名是一生如寄,可如果看完全书,会觉得书名应该叫一生悲催最恰当,作为一个私生子,从小就不人待见,在人世的每一天都面临挑战,可能也是这种从小的磨练,让他自身产生了某种抗体,使他在以后的人生中面临重大挫折时,能够坦然面对。

  和另一位写过雪山与死亡的奥地利前辈作家伯恩哈德不同,泽塔勒没有让自己的人物变成一个话痨,甚至于在整本小说,主人公艾格尔说的话都不多,也难怪,在那样的环境下,沉默才是多数人的表现。而死亡也不是最糟的,这句话从小说的开启者牧羊人“羊角汉斯”的口中说出,可谓是起到了点睛的作用,对于过完了碌碌无为的一生的主人公来说,死亡当然不是最糟的,孤独才是,也正是因为孤独,他才会在新婚妻子死去没多久,就选择去参军,去人多的地方,妄图通过这个来战胜孤独,可在他被俘虏后,在战俘度过八年之后,他才明白一个道理,孤独是不可战胜的,即使他在人群中,作者这样描写,仿佛在说,一个小人物不可怕,一个思索自己存在的小人物才可怕。

  小说在技法上是顾彬很推崇的那类德语小说,故事已经不是作者所追求的,现代派的技法嫁接于毕德迈尔式的小说模型之上,主人公的各个时期的经历被剪切成一个个段落,段落的排序服务于整本小说的气氛营造,最终把一个小人物的一生呈现给读者。

  《大雪将至》读后感(六):《大雪将至》:活着,对抗世界的修行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文学似乎无须关注人的心灵,它可以是无限延宕的语言游戏,永远不会抵达任何所在或能指,它也可以是各类文学技巧的展览,就仿佛世界陶瓷大会,它还可以是五花八门的知识的集合,以权威的方式高高在上,迫使你不敢轻易言说。然而,有一类作家,对此并不热衷,他们笔下的文学,仍带有冒犯色彩地直面我们的生活,叩问存在本身。

  奥地利的罗伯特·泽塔勒就是这样一个作家,而他的小说《大雪将至》(Ein ganzes Leben)就是这样一部作品。故事发生在奥地利一处小村庄及其周围,偶尔才会涉及遥远的俄罗斯。在这片宁静却也不乏生存威胁的土地上,一个名叫安德里亚斯·艾格尔的男人,经历了饱含苦难甚至可称之为悲剧的一生。如同你我,他的生命中既有因爱而颤抖的时刻,又有只能够自己独自承受、无法由人代劳的孤独瞬间,其中甚至带有求死本能或死亡欲望。

  除了近乎“零度叙事”、小说的诗化、不甚典型的意识流,很难在《大雪将至》中找到格外引人注目的技巧,文学“极限运动爱好者”或许会对此不很感冒。不过,无法否认的则是,恰恰是这种近乎稚拙——当然是有意为之,也是匠心所在——的叙事,成全了这部小说本身,也造就了泽塔勒,使其步入布克国际奖短名单的行列。

  根据前述内容,泽塔勒因而注定是一个悲观主义者?某种程度上或许如此,但却不妨称其为乐观的悲观主义者。漫漫一生,暂时的欢愉总难匹敌永恒的痛苦,叔本华的世界正是如此。然而,就像加缪的《卡利古拉》所暗示的那样,世界呈现在我们面前,总是以阻力的形式,这方面,无论卡利古拉,还是艾格尔,都不例外。我们对此应该有何作为,则是每一个体都需要处理的问题。

  虽然艾格尔不善于反思生活,无法做到像分析哲学家那样化解一切难题,但他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承受苦难。这并不意味着反复上演的死亡令他无动于衷,相反,他因为死亡变得敏感,会为生命中的偶然、无常报以同情,与此同时,也许更深的层次上,他接受了生命的偶然、无常,在持续的痛苦过后认识到,这一切原本就是生命的常态或宿命,就像雪必将会落下,花朵必然枯萎。他对苦难的对抗,并非求助医药、健身、劳动、革命、为所谓主义前赴后继,而是通过肯定苦涩交织的生命本身。

  阅读《大雪将至》,很难不联想起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中国作家余华的《活着》,毕竟,这些小说都极大地检视了人对苦难的承受力,而终极的苦难,莫过于死亡或目睹死亡却无能为力。读速稍慢——本书也不建议快读——的读者可以发现,这部小长篇中至少出现了不下七八例死亡,而死亡的主角,有艾格尔的爱人玛丽,也有他的好友,以及对他来说不那么重要、但却作为熟人自有一份亲密的“羊角汉斯”,这些共同塑造了幸存者艾格尔。

  除却对存在的探寻以外,《大雪将至》还难得地触及社会转型时期的阵痛,尽管是以简短而富有寓言意味的方式。艾格尔,他既是这一社会转型的见证者,又不可避免地成为受害人。最终,他成了身在其中的社会的局外人,面对外界的变化手足无措,被目为疯子,孤独死去,这自然算不上自然主义者笔下的死亡,却表现出一种失落的天真。比起年老体衰、记忆减退,读者记住的,或许是他对生命的认真与热情。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大雪将至》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