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夏先生的故事》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7-11 05:5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夏先生的故事》读后感10篇

  《夏先生故事》是一本由[德] 聚斯金德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12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夏先生的故事》读后感(一):不只是儿童文学

  虽已阔别童年许久,看到这本书还是非常理男主心情

  印象深刻地方比如男主花了整个周末的时间精心计划喜欢女孩子放学一起回家的路线,甚至是要说的笑话等等。周一期待了一整天,加上放学后等了她一个小时,而那个女生最后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今天不一起走了就离开了。又比如去钢琴老师家学琴,越紧张容易容易弹错,即使提前了好几个章节就想着那个音符,弹到该处却还是鬼使神差地弹错,然后感觉整个世界都崩塌了。

  在男主身上看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在夏先生身上则看到了自己成人后的影子。对于夏先生的结局深表遗憾,如果我是男主应该无论如何也会尽力防止悲剧发生。夏先生虽是一个奇怪存在,仔细想想,又何尝不像每日被琐事缠身而庸庸碌碌的我们?在孤独寂寞疲于奔命,仿佛一直在追寻着什么,却又终身不得。

  孩子心思如此柔软细腻需要我们的关心呵护。童年如此珍贵一去不复返。或许不知不觉间我也变成了自己小时候曾经讨厌的那种“大人”,行走于社会实属不易,但求在内心深处保留一份纯真宁静

  《夏先生的故事》读后感(二):圈外人 | 夏先生的故事

  (一)

  父亲说:“您这样会得病见阎王的。”

  母亲说:“夏先生总要在外面乱跑,因为他有幽闭恐怖症。”

  夏先生说:“求你们闭闭嘴,别再打搅我行不行。”

  (二)

  钢琴课后的“我”想着要么在世界上苟且偷生,要么报复这个世界,决定“用这种被雅称‘与世长辞’的行为一劳永逸地摆脱令人憎恶的行径不公正的遭遇,这一设想使我深感慰藉如释重负。”但,却听见树下夏先生瘆人的一声长叹,“不对,这决非叹息,因为叹气里包含着某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而夏先生的声音确实一种痛苦呻吟,一种发自肺腑深深幽怨,其中交织着对生活绝望和对解脱渴望。”

  “没有安宁,没有半点休息轻松

  (三)

  “尽管他本人还时不时地出现在别人的视线里,可在人们意识中他已不复存在了。所以,有人说,时间从夏先生身旁溜过去了。”

  (四)

  “他依然是那副匆匆忙忙,有事在身的架势,笔直地朝着西面,坚定不移走向湖心。”

  “只有那顶可笑草帽。慢慢地随波逐流朝西南方向漂去。我长久地目送着这帽子,直到它消失在远方的暮色里。”

  “其缘由在于,我耳边常回响起森林里的那痛苦的叹息,眼前老浮现出雨中那颤抖的嘴唇脑海里总萦绕着那句挥之不去话语‘求你们闭闭嘴,别再打搅我行不行!“——也正是这样的回忆,使得我当时默默地注视着夏先生走进湖里,沉入水中。”

  《夏先生的故事》读后感(三):对失败者尊重——读《夏先生的故事》

  对失败者的尊重——读《夏先生的故事》

  《夏先生的故事》

  【德】帕特里克.聚斯金德 著 宋建飞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年6月

  在图书馆偶尔看到这本书,红色封面很夺人目光小巧的开本和厚度,很吸引我这种不算勤奋的读者。我就心仪这样的书,首先是装帧精巧,却不花巧;然后翻开书页,排版很顺眼,并有彩色插图——借了之后第一时间就读,这种没有给人压迫感的书籍,总是能得到我这样的厚待。第一晚因其他事情中断了阅读,第二晚,也就是昨晚,就读完了。读到最后一页,不禁泪眼潸潸。

  最后一页上的文字是这样的:

  “我至今也不明白究竟是什么让我如此坚定执着,这般恪守沉默……不过我认为,这绝非出于害怕,也不是因为对此事的负罪感良心上受到某种谴责。其缘由在于,我耳边常回响起森林里的那痛苦的叹息,眼前老浮现出雨中那颤抖的嘴唇,脑海里总萦绕着那句挥之不去的话语,‘求你们闭闭嘴,别再打搅我行不行!’——也正是这些回忆,使得我当时默默地注视着夏先生走进湖里,沉入水中。”

  这部小书,名为《夏先生的故事》,其实说夏先生的部分有限,主要还是讲“我”的童年生活,这个怪人夏先生与“我”的交集全文不过三处;一处是“我”与父亲看赛马回家,逢上一场特别大的暴雨和冰雹,在这路上遇到行走中的夏先生,父亲想让夏先生上车来,可夏先生说:“求你们闭闭嘴,别再打搅我行不行!”

  一处是“我”在钢琴课上被严厉责骂,一时气愤打算自杀,爬上一棵高树要跳下来的时候,看到夏先生正在树底下,他的样子惊惶不安,像被人追赶,他的这副样子反倒让“我”打消了自杀的念头

  最后一处就是已经长成少年的“我”默默地看着夏先生沉湖自尽。

  夏先生是一位怪人,人们不知其缘由,只看到现象,现象就是他一刻也不停,不为办什么事总在奔走。一种比较靠谱说法,文中由“我”的母亲说出来:夏先生有幽闭恐惧症,所以不能呆在室内。可其实细想,这也是不能解释他为何要不停奔走的,而且他在奔走中像被要杀他的人追赶一样的恐惧。

  人们对周围的人,那些熟悉但又不算亲密的人,就是这样的态度一知半解,有时是顺着自己的心意胡乱猜测,这是一个普遍现象。

  对于夏先生的怪异译者在序言中说是放映战后德国经济迅速恢复物质生活日益优裕,但这样的生活也给人们“带来了极大压力负担,使人深陷其中,难以自拔”,“于是,作者便作了这样的设计,让夏先生在一个到处是苛求和束缚的世界里,只能通过长年累月从不间断的户外奔走来求得自己的生存。他在奔走中逃避人间烦恼,远离这尘世纷扰嘈杂;他在奔走中追寻并享受自己的一分自由,获得与世无争的安宁……”

  ——这样的解读,我觉得是“过度阐释”的一个典型

  我是觉得,阅读文学作品,还是以实在的态度回到文本上去。很明显,文本中的夏先生在奔走中既没有逃离了烦恼,更没有获得自由和安宁,他被恐惧不停的追赶,到最后以沉湖的方式才得到解脱。

  与其说是放映战后德国的经济复苏人们受到的压力,在“我”的身上确实有一点,但在夏先生身上,他的怪异,我作为普通读者,首先想到,也许是一种战争后遗症,但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夏先生的形象就是一个生活中失败者的形象,失败者有多种,其中一种是怪异型的,夏先生就是其一。

  我是这样理解的,对于这位失败者,少年的“我”开始理解他的痛苦。所以,当他看到夏先生沉湖的时候,他只是那样默默地看着,他尊重夏先生的这种选择:以自己的方式离开。

  人的成长总是这样的,开始我们只想要快乐幸福,对让我们伤心的事情感愤怒,会想“为什么这事会落到我身上!”,就像文中的“我”因受到钢琴老师的责骂要自杀。渐渐的,我们明白痛苦伤心也是不可避免的;然后,终于我们理解了,以怜悯的心情看待自己的和别人的痛苦,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我”就是如此。

  ——序言最后说,这书出版时,德国人将其归入严肃文学作品,而法国人则把它当成少儿读物——该佩服法国人的豁达吗?

  《夏先生的故事》读后感(四):镌刻在童年记忆中的伤感之痕

  《夏先生的故事》是聚斯金德1991年的作品,仅3.4万字,却有法国国宝级插画大师让-雅克•桑贝(Jean-Jacques Sempé)的25幅彩色插图,文字和插图之相映成趣,令我颇有些爱不释手

  《夏先生的故事》准确说是一个孩子的童年故事,第一人称写就。“夏先生”是小主人公童年记忆中最奇特、最深刻的部分,也是他理解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这也是这个分明是“我的童年故事”的故事,却以“夏先生的故事”命名的原因吧。人生每个阶段固然可以铺开许多深深浅浅的记忆,但往往总有一些特别的事件人物强硬地凸起,成为某个人生阶段,甚至整个人生的标志性事件或者标志性人物。夏先生本来是属于大众的,而且公众记忆之中的他也不会有多大出入,“我”却不同。“我”对夏先生那些特殊、深刻的记忆,本身就反映了小主公敏感善良内向、孤独的性格特征,还有独立思考能力

  《夏先生的故事》是这样开头的: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都已经过去好多年,好几十年。那时候,我还是个喜欢爬树的孩子,个头一米挂零,脚穿二十八码的鞋,体重轻得简直可以飞起来,……”

  接着便说起了飞,幻想他飞起来后家人将会如何惊奇,但考虑降落难度,他放弃了飞的尝试。又由降落之难说到了他的最爱——同样上难下易——爬树,以及一次最惨重的坠树事件,还引了一大通伽利略第一落体定律严重坠树事件的后果,是后脑勺多了个作用堪比晴雨表的大包,对雨雪天气的预告非常准确。“那么现在言归正传”,以为要讲夏先生了,却不是,还是爬树:

  “呵,说来你也许不信,我童年时代的大部分光阴就是在树上度过的……”那种轻度话痨的写法和关于童年的记忆,令我想起奥威尔笔下胖子保灵(乔治•奥威尔《上来透口气》),保灵大部分童年时光是在钓鱼中度过的。“我”在树上放眼四望,望着望着,像电影里的蒙太奇镜头,在树上极目远眺的小主人公长大了,“身高已一米十八,体重亦达二十三公斤”。

  “天晓得我怎么会在这儿大谈什么飞翔啦、爬树啦的鬼事!唠叨什么伽利略的落体定律和让我神志紊乱的后脑勺晴雨表效应!而我本来要讲的完全是另外一码事,……”这是这本薄薄小书写作上的又一个特点,就是过上不等的页数,作者会对前面的内容来上一个高度概括;或者对将要叙述的内容,甚至写作意图进行预告。比如在故事将近尾声时,“我”唠叨了一通父亲不同意电视机给“我”看电视造成的麻烦后,自我提醒道,得结束牢骚,把注意力集中到最想说的事情上来,“也就是讲讲与夏先生的最后那次相遇,以便结束他的同时也结束本书的故事。”从这些小细节可以看出聚斯金德令人印像深刻的理性和克制,《香水》那般奇诡陆离的作品,他能写得那么紧凑,何况一个单纯的童年故事呢。而他广博知识,在这本小书里,也一再闪光

  夏先生一年四季就两季着装,夏季那套更是从三月初一直穿到十月底。他冬天戴一顶红色带穗线帽,身披一件又长又宽的黑色大氅,脚蹬一双胶皮靴;夏天则戴一顶缠黑布带的扁草帽,穿一件酱色衬衫和一条同色短裤,脚上是一双笨重的蹬山鞋,坚韧的长腿上青筋毕露。不过一年四季中有两件东西他从不离身:拐杖和背囊。拐杖是一条条长长的核桃木棍,像是他的第三条腿。

  夏先生的故事看似简单,他患有幽闭恐怖症,因此长年累月从早到晚没完没了地奔走,跨田野,越草地,穿森森,绕湖泊,在城乡之间走村串镇,穿行在大街小巷。他从不答理人,对所有寒暄都不耐烦地嘟嘟囔囔。只有一次,“我”从夏先生嘴里听到了一个完整句子:“求你们闭闭嘴,别再打搅我行不行!”伴着这句话的,是他“睁得贼大且呈惊恐状的眼睛”。当时“我”和父亲在回家的路上,天突降冰雹,父亲打开车门一再热情邀请行走在冰雹中的夏先生上车。夏先生便撂下了这句话,并摔上车门,继续独自行走在冰雹中。

  夏先生和太太是战后搬来的,我不禁猜测他的疾患会不会是战争后遗症?当然作者并无交代。“我”跟夏先生还有一次更加非同寻常的“接触”。那天“我”由于在钢琴老师冯克尔小姐那里受了奇耻大辱,决定自杀。哈哈哈!请原谅我的没心没肺,因为最直接的诱因是“我”不得不在沾了冯克尔小姐鼻屎的钢琴琴键上,被强迫弹了五遍!当然还有一连串别的悲催经历,聚斯金德把那些几乎要了小主人公性命的事写得既跌宕起伏,又幽默诙谐。总之,“我”决定“与世长辞”,以死报复世间一切的不公正,“一劳永逸地摆脱一切令人憎恶的行径和不公正的遭遇”。“我”爬上一棵最高的树,准备坠树身亡。“我”幻想了一番“我”葬礼的盛况,慢慢离开了主干,仅双手死抠住树枝,像只鸟似的悬在空中。这时,夏先生远远走来了,并在“我”准备坠落的位置停了下来。他在确认远近无人后,扔掉草帽、拐杖和背囊,倒地发出一声疹人的痛苦呻吟,那是“一种发自肺腑的深深的幽怨,交织着对生活的绝望和对解脱的渴望。接着又是一声令人毛骨悚然的呻吟,”紧接着,他没有片刻休息,三下五除二吞下背囊里的面包,如惊弓之鸟般地启程了。这个一辈子都在逃生的人,令“我”为自己为一颗鼻屎要寻死的行为感到无比羞愧,爬回了地面。说是夏先生救了小主人公,似乎也不为过。

  关于孩子自杀的消息从不稀缺小说中的这一段虽然刻意幽默化处理,我前面也大笑对之,但内心所受的冲击不可不谓强烈。以自杀报复给自己制造痛苦和屈辱的人——往往是父母或者老师——的念头,在孩子中间出现的比例有多高?他们如何处置这种念头?有谁可以诉说?又有多少孩子能够自我从生活中的“夏先生”们身上,学习成长和敬畏生命?这些问题全都无解。再想想我们的童年,以及我们孩子的童年,实话说,真不知是该庆幸还是该后怕。

  作品第三次出现“我”的个头、体重、鞋码时,标志着小主人公又长大了,长成一米七的小伙子了。这已经是五六年以后了。——这些写法像极了分镜头剧本,说不定真跟聚斯金德最初写作是从剧本开始的有关。有天晚上,“我”在朋友家看完电视,骑车回家,车掉链子,修好后去湖边找干树叶擦手,就看到夏先生正一步一步走向湖心,直至没顶。“我”并未呼救,也未阻拦,并对此一直保持沉默,甚至在家人也加入猜测夏先生去向的讨论时,“我”仍然守口如瓶。这一切最根本的原因,是“我”知道夏先生活得多么痛苦!多么渴求解脱!

  《夏先生的故事》从孩子的视觉,用孩子的语言,对战后经济复苏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各种变化,有着直观和简洁的描述。它一方面自然而然地交待了故事的时间背景,另一方面也令一个客观事实自然浮现:身处经济起步及经济成长期的人们,热情投入到物质生活的改善中,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种种利益,脚步匆匆。而那些原本就边缘、弱势的人,势必更加边缘和弱势,直至被人遗忘。夏先生死后,如果不是房东记挂着房租,甚至没人注意到那个一直在奔走的身影已经消失。孩子的世界,却由于距离以成人为主导的世俗世界尚有一定的距离,于是他们除了拥有任由喜怒哀乐自由生长的时空——这当然又是暗含着各种危险的,还将大自然的风吹草动,不见容于主流社会的边缘或弱势人士统统收入自己童真的视野和幼小的心灵。

  “我”的童年故事虽不复杂,但童趣盎然,除了上述种种,还有朦胧初恋,骑车弹琴……心思行为,样样都有来龙有去脉,读来珍贵得很。“我”及夏先生之外,父母、哥哥、姐姐、钢琴教师及钢琴教师的母亲,着墨不多,都栩栩如生。

  夏先生无疑是镌刻在“我”童年记忆中的伤感之痕,不会随岁月的流逝而消减,因为籍由此,“我”理解了生命的复杂,并学会了对生命的敬畏!这是这个故事最可宝贵之处。

  (请勿转载)

  我读《香水》:一个嗜香魔鬼的“芳香上帝”之梦

  http://book.douban.com/review/7187453/

  《夏先生的故事》读后感(五):最后几页才明白作者是要让夏先生“死”

  刚看的时候,以为夏先生会是个很有逼格的人物,有令人仰慕的技能之类,看到说他到处跑是因为幽闭恐惧症,才明白讲的是个小人物,但依然以为,夏先生会是HE,比如和男主经历了什么什么敞开心扉。。标准好莱坞式桥段。。。甚至到最后一次回忆夏先生,还这么认为,写到看到他在湖边,还以为男主会救他,然后HE,结局真是万万没想到的沉重,又完全在情理之中。这本书让我反省了下自己的思维固化问题,太习惯好莱坞式的HE,一路猜错剧情。。。Süskind的小说基调其实都是很写实的,不会有什么童话结局。还有男主儿童视角看待生死的观点也很触动。有人一辈子都在逃离死亡,“我”却为了一个鼻屎想永世长辞。最近想开些事情,回顾没脑子的那段时间,经常为了“鼻屎”类事情,闹情绪。。。

  不过现实中其实很难靠遇到夏先生这类人来觉悟,现在最不缺的就是卖惨的新闻,感觉当代人麻木也是媒体报道太多,相关题材影视剧太多,于是苦和惨,逐渐的变成了一种标签,无法感触内心。。

  要觉悟,还是必须真的搞明白内外逻辑,才好让自己从容易被情绪影响摘出去。。。

  看到好多人抱怨这书贵,其实贵在作者有名气,原版书的二手书,他的书都要60以上,夏先生和香水要100,而同个出版社的口袋书系列的二手书,都是20-30。可见。。。我正好网上找到了免费的原版,也就没去纠结了。。。

  《夏先生的故事》读后感(六):作者是最吸引人的因素

  如果我说实话,不知道会不会被大家鄙视:

  在我看来,这本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夏先生的故事》讲述了一个爱爬树的孩子的童年——期待与喜欢的女孩子一起放学回家、被钢琴老师打骂、学骑自行车、想自杀来让父母亲友痛苦……

  而在这些事情中,一个人的身影断断续续地出现,那就是夏先生。

  夏先生整天都迈开结实的双腿,不停休地走路,急匆匆地走路。他不怎么说话,也不和别人聊天。别人与他说话,让他觉得非常困扰。

  最后,主人公眼睁睁地看着夏先生走进湖里,自杀。

  这本中篇小说究竟好看在哪里呢?

  也许可以称作成人童话,包含了太多的哲理(但是我没看出来)。

  反而是这本书的作者,实在是最大的亮点。

  帕特里克 • 聚斯金德,本书作者,德国人。

  而让他久负盛名的,是一本惊悚小说《香水》。

  《香水》讲述了一名制香师为了制作一款让人闻到就会情不自禁爱上自己的香水,杀掉了无数少女,从少女身上收集体香,最终制成了小小的一瓶香水。与此同时,他的罪行暴露,被捕了。

  在刑场上,制香师打碎了香水瓶。现场数以千计的民众闻到了香味,瞬间失控,脱光了衣服,与身边的陌生人做爱,然后沉沉睡去,直到第二天。

  制香师趁着这混乱,远走高飞。

  《香水》让帕特里克 • 聚斯金德成为世界一流作家,也给他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

  帕特里克 • 聚斯金德却像《夏先生的故事》里面的夏先生一样,搬到了乡村,躲藏起来,很少抛头露面。

  而在《香水》之后,帕特里克 • 聚斯金德仅仅写了两部小说。其中最后一部发表于1991年,正是这本《夏先生的故事》。

  帕特里克 • 聚斯金德再也没有发表过文字,他说已经没有什么让他想写的了。

  面对这样一位作家,身为读者的我绝对会痴迷不已。

  所以我打算过几年再读一遍这本书,或许就有了不同的感觉。

  ---------------------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共微信号

  ook-life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夏先生的故事》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