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平如美棠》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22-05-17 02:06:5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平如美棠》读后感精选10篇

  《平如美棠》是一本由饶平如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页数:3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平如美棠》读后感(一):人的味道

  清晨四点半,高原上寒风凛冽,我从西藏电教馆出来乘出租车到贡嘎机场。门口等我的司机是位50岁出头的大叔,一口湖湘口音,打问之下才知道是湖北孝感人。

  行驶在机场高速上,大叔跟我热烈的攀谈起来,说起他16年前下岗后,一行五人开着车直奔高原来讨生活,出租车一开就是16年。老伴儿前几年还在拉萨陪着,但时间长了,还是受不了这高原的气候,回孝感老家抱孙女儿去了。儿子是84年出生的,去年刚刚生了个孙女儿,一家人其乐融融,却唯独缺了这一家之主,话语里虽然有些辛酸,但老人说起媳妇儿和孙女儿时的喜悦却溢于言表。

  一个小时的车程,雅江在十六日凌晨明亮的月光下熠熠生辉,让我想起了一个礼拜以前在青藏铁路上看完的《平如美棠》,也让我想起了这几个月来从未中断过思念的她,和她的味道。

  推荐给我这本书的时候,她的表情还历历在目,而今物是人非。也许多数人追求的,就是《平如美棠》那般平淡且浓郁的爱情,不管世道如何变迁,社会怎么更迭,结婚生子享敦伦之乐才是目标。经历了战争洗礼的爱情,似乎显得格外鲜艳。

  平如先生在整本书里,几乎没有提到自己的所思所想。他所做的,只不过是如实地记录日常生活点点滴滴。从南城的小吃,到南昌城的宅邸;从战争的记忆,到和美棠订婚的印象;从艰苦的劳动改造,到阖家团圆的敦伦之乐。平实是这本配上画作的作品里随处可见的风格。

  然而,他和她,都非小人物。

  平如成长的环境算得上是旧中国非常好的家庭了。除了家底殷实,也不乏文化韵味。尤其是平如母亲所写的诗篇,仅列出的两三篇也让人钦佩,只可惜大部分平如母亲的诗稿都已难觅踪迹。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平如,虽有些许叛逆,毅然决心奔赴沙场,但也铸就了平如性格的大半。前半生的衣食无忧,和后半生在体制环境下为生活的奔波形成鲜明对比。难得的是,连三言两语的抱怨,在平如的记忆中都没有出现。

  美棠更是出众。且不说旧中国的文艺女青年已是稀缺,仅仅看平如先生笔下的美棠,以及那几张珍贵的照片,就让人艳羡不已。美貌是女性强大的武器之一,然而,真正步入婚姻生活之后的女性又成了另外一番模样。年轻时风花雪月的浪漫情怀随着时光渐渐飘散,留下的则是日常生活中鸡毛蒜皮的琐事,在捉襟见肘的岁月和新时代的生活中还能腾挪有余的美棠,也许是许多男人梦想中的女神吧。

  民国年代的人,多少都带着点不一样的气质在身上。就算是在动乱的年代,在清洗的年代,在荒诞的年代,他们仍然会保持着一点儿传统中国古老的味道——人的味道,有名有姓,有血有肉。

  《平如美棠》读后感(二):卷珠帘,点绛唇,世间仍有痴情人

  当时看只是因为一个电视台推荐了这本书,从此便存了这份心思。双十一的时候买来看,最近看完,很是感动。

  旧中国的远去,新中国的成立,于寻常百姓的改变,莫不如此。

  看到《问归期》前面是一直很喜悦的,即使偶有伤感,但大体是很好的。平如美棠经历的一切零零碎碎,吃过的东西、住过的店、玩过的地方、做过的事,虽然琐屑平常,但亦有一番趣味。当然这与他们此时衣食无忧,家境尚好,时代未变是分不开的。

  他们所经历的美好,少时的一些事,饶先生花了很多笔墨,但对于此后种种,苦难艰辛,却所言甚少,大抵,是因为最苦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吧,所以之后所经历的一切,不都是最苦。

  饶先生上过战场,看过那么多生死,却舍不得美棠。即使后来明知她已非她,却仍固执地想为她做她想做的事。

  书里最有感触的一句话就是:此景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我们各自是香梦沉酣的天真岁月,相逢也是惘然。每次看到会热泪盈眶。年少不知事,逢面徒奈何。

  最难忘的一幅画就是美棠卷起竹帘,对镜涂抹口红。说不清为什么记得那么深。

  柴静说得真好:这是对两个人的背影隔了岁月的凝视。

  还有啊,饶先生的画风好萌啊!画得真挚可爱,很有些丰子恺的味道。

  《平如美棠》读后感(三):如若爱你,尘世变天堂

  真正动人的都是细节部分。平如说俩人真正争吵只有一次,是什么原因却忘了,其实夫妻的争吵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口出恶言就不会伤人。平如有一次生病便秘,实在痛苦,美棠给一块儿块儿地抠碎才能通便,这是亲情啊,我妈妈也为我做过这样的事,我本以为只有妈妈才能这样做。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是关于美棠的记忆好多都与藏钱有关,哈哈,想来这对于动乱年代的富有人家确实是个问题。有一次是美棠的金镯子被掰成直的镶在了鞋里,美棠怕被贼发现硬是回去确认了一下有没有锁门,还有一次是坐车,车夫把钱藏在车的一个三角木里,夫妻俩人担心路上有强盗差点半途而废。还有就是俩人的吃货时光,味蕾是有记忆功能的,但是因为伴随时间流逝,记忆中的是最好的,饶老说到吃的的时候总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文革的时候,家里无以为继,美棠把最后一金镯子拿出来给闺女戴了一夜,想着给孩子没留下什么很是难过,但是还是第二天就典当了。甚至那件平如母亲留给美棠的大衣也不得不忍痛割爱。好的婚姻就是这样,有钱的时候能扛住日子的好,没落的时候还能救得了日子的坏,即便是身处泥潭,也有脱身的那天。

  想想自己的爱情,不禁叹息。平如和海棠是那个年代的缔结婚盟,风风雨雨都过来了,感情甚笃,然而平和年代,却经不起种种诱惑对于婚姻的打击和瓦解。我们一面羡慕着,一面又把爱情捧向神话的壁龛,想着生活富足一点,婚姻或许才能足够稳定,爱情才能得到保鲜的土壤。爱情也

  《平如美棠》读后感(四):婚姻最好的状态

  5趟公交的路程,翻完了饶平如老先生的《平如美棠》。老先生的文字字字饱满,掷地有声,语气虽是坦然,但里面的情意深重即是能完全感受到。晚年太平,病痛折磨。这世上安得双全法。

  想起父母,父亲曾遭横祸,右腿完全骨折,仅靠植入钢筋站立,母亲一直侍奉在前,彼时家庭并不宽裕。现今说起,母亲也并无任何一句怨言。

  还有,说到,“人家教训老公关你们什么事”不禁哑然失笑。那时,我刚参加高考,高考成绩并不理想,内心难免意难平。脾气暴躁,母亲却终日念叨父亲的无能,什么都不会。父亲平日迁就母亲的表现我看在眼里,就出声喝止了母亲。父亲就出声说:关你们小孩子什么事,你母亲确实很不容易,她骂的都对。我记得那时我还特别生气,埋怨父亲不识好人心。

  如今到成年岁月,愈发觉得父母亲的感情珍贵。我常跟别人说我对婚姻的信心完全来自于我的父母,即使常有婚姻破裂的例子,我也仍然怀抱最美好的希冀。

  《平如美棠》读后感(五):我们可曾想过生活最简单的模样?

  这本书的内容再简单不过了,平如和美棠是一对一起走过近一个世纪的平常夫妻,患难与共,相濡以沫,妻子美棠不幸先于丈夫百年而去,丈夫平如思妻万分,悲恸不已,便决定通过写作和绘画来回忆夫妻二人的种种往事,以寄哀思。

  “87岁时,饶老先生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妻子美棠去世。那之后有半年时间,他无以排遣,每日睡前醒后,都是难过,只好去他俩曾经去过的地方、结婚的地方,到处坐坐看看,聊以安慰。后来终于决定画下他俩的故事,他觉得死是没有办法的事,但画下来的时候,人还能存在。“

  于是,他一笔一笔,从美棠童年画起······就这样亲手构建和存留下了的一个普通中国家庭的记忆,也记录下了中国人最美、最好的精神世界。

  平如美棠的一生可谓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小缩影,两个人的个人命运在历史的洪流面前几乎没有了任何可选择的余地,机会这个词在他们的生活中基本不曾出现,物质用匮乏来形容再贴切不过,经历抗日、大跃进到文革,再到改革开放,对他们来说,寻常人家基本的相守都成了奢侈,可是他们却得到了最美最永恒的爱情。

  柴米油盐酱醋茶,平淡生活中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平淡的生活不代表不美好,美好的生活也不代表我们不需要面对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最平凡的问题,平如老人在叙述夫妻二人故事中,后数次感叹经济贫寒,无法为家人创造良好生活环境的无奈,附录中附了数封美棠给先生的书信,几乎每一封里都提到了经济问题,那个时代,物质是匮乏的,可是平如和美棠通过勤劳的双手,精打细算,供完几个孩子读书,看着孩子们成家立业,盼来了家中不再为衣食担忧的日子。

  而自从饶平如的画册出了名,偶尔总有神通广大的媒体打听了联系方式,拨通上海家里的电话想要约采访,九旬的饶平如精神头不错,每每十分有耐心的应下,但又一直强调,“我不是什么婚姻学家、伦理学家,我说不出高深的理论。我只能告诉你,我这一辈子的经过”。

  也是,其实并不需要问饶平如,问问自己,我们可曾想过生活最简单的模样?

  《平如美棠》读后感(六):不这么做,我心就不安,理就不得

  quot;不这么做,我心就不安,理就不得,就这么一句话,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做了,我心里就没什么愧疚,不做,倒是一个永远的谴责,那一辈子就不会好做,拷问自己,人生当中,你可以做的事情为什么不去做。"

  这是柴静序中的最后一部分,亦是我一开始读这书和最后回味时最动心的部分。

  2016年6月5日,是我23年来最黑暗也是最难忘的一天。我约她和J君一同去看三体舞台剧,前一天,我做足了准备:见面时,拥抱她,在其耳边说:"想你";看舞台剧时,牵住她的手,望着她的眼睛说:"我喜欢你";临走时,和她说"到家回个信息"…然而当天12点到晚9点,我一件事都没做成。

  我的人生再也没有第二个2016年6月5日了,所有的一切再也不能重来了,我丢失了一次表白的机会,却像是丢了整个世界。回家的路上胸口疼痛的不行,呼吸时感觉肺里能渗出血。我让出租车司机停在离家不远的桥边,在附近便利店买了罐啤酒,想着吹着江风借酒消愁,好好哭一场。然而夜巡保安破坏了一切。我又找了个亭子,抱着腿埋着头悲伤了一会,就是掉不出一滴泪。回到家洗好澡,躺床上失眠一夜,在孤寂中抱怨着自己的种种。凌晨5点26,痛到丧失理智,发了她句"闻到了自己身上失败者的味道"。9点18,想给她打电话,但仍没有勇气。"我昨天就想找机会跟你说,但是…就是…在你面前什么都说不出来,嗯…我觉得今天如果再不说的话…我就真的…这辈子有点死不瞑目的感觉(苦笑),就是…我喜欢你,超级喜欢你的那种。"10点20我用尽全力发了这条语音。十一点整,她回"做朋友吧"。"好~"不知道为什么,心中除了不甘还有些解脱后的轻松。

  时间是一堵向前不停推动的墙,碾过的一切都将成为不可改变的记忆,若想无憾,只有在其到来之前做好该做的事。

  …

  《平如美棠》读后感(七):《我俩的故事 平如美棠》

  花了差不多三个晚上,看完了《我俩的故事 平如 美棠》。现在九点还没到。一个体会是,时间真的是靠挤出来的,平时的晚上都不知道做了什么,时间就刷刷地没了。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都是各种羡慕嫉妒,平如和美棠良好的家庭背景,有文化底蕴,家庭和睦安详。也不用担心找对象的事-_-||也非常喜欢书里的画,朴实无华。能从这些画里想象一个没有受过正式训练的老人在认认真真一边回忆一边一笔一划地画出回忆。他在劳改期间坚持学英语练乐器也让我印象深刻。最后美棠得了痴呆很心酸。附录里面看美棠写给平如的信心情开始变得沉重。信里几乎都是关于吃的穿的,劳累的工作,非常紧缺的钱,以及病痛,对孩子们的牵挂和担忧。在这种情况下,信中也会交流一些看的电影电视等等,能看出一个曾经养尊处优的女孩子面临拮据生活时的变化,但是他们又是能把机械的日子努力过得有诗意。看到美棠给平如写的一封信里,想象以后他们老了之后的简单的生活。等老了大家一块出去走走,看看电影,买点吃的,多好。我们对另一半的追求大抵也就是这样简单又难得。

  《平如美棠》读后感(八):爱情无关风月

  最近都是在看古诗词及一些杂文,几乎已经认定不能再静静地看完一整本与爱情有关的小说。原来,并不是不会,而只是没有遇到喜欢的书。每天都会在笔记本上写读书笔记,喜欢笔在纸上摩擦的沙沙声,一般都是写了自己也几乎很少再去翻看,但实在觉得这部书很不错,所以这篇读书笔记才会写在这,希望大家有机会读一下,不为别的,只是让自己在这躁动的年代看看前人是如何守护自己的爱情的。

  故事是由九十多岁高龄的饶平如老先生为纪念他妻子毛美棠而写的,两人皆是出自名门之家,家境丰厚,两家是世交,两人的婚姻虽是父母之命,但当时的饶平如是国民党的青年军官,毛美棠是摩登富家女,两人倒也一见倾心,婚后两人一直和和气气地过着富足的小日子。直到一九五七年他们有了五个孩子,也是在这一年,他们的命运发生了改变。饶平如没有任何缘由地去到安徽劳教,自此开始了与家人二十二年的分别。美棠在照顾五个孩子之余,怕自己丈夫想不开,还特地去拍了张全家福寄去,照片背面写着,“看,我们都好着呢!”,二十二年间,只有春节平如能回家呆两天,平时都是夫妻两信件往来,此书的最后有附一些美棠写给平如的信,看着那些家长里短的文字,却让我好几次湿了眼眶。

  两人平平淡淡过了没多久,美棠病了,人也变得糊涂了,当平如意识到妻子思绪可能不会再清楚时,竟然当场失声痛哭。有次半夜美棠突然想吃杏花楼的马蹄小蛋糕,家附近没有,时年八十七岁的平如当时就骑车去更远的地方买。这点也让我很感动,热恋中的人因为恋人想吃什么,半夜跑去买点什么,着实很好理解,可是八十七岁的人,洞穿世事的人,半夜骑车出去买糕点,确实会让人会心疼。

  最后美棠离开之后,平如的悼词也让我着实感动了一番:

  “ 坎坷岁月费操持,渐入平康,奈何天不假年,恸今朝,君竟归去;

  沧桑世事谁能料?阅尽荣枯,从此红尘看破,盼来世,再续姻缘。”

  真正的爱从来无关风月,只在平淡的流年里化作永恒!

  《平如美棠》读后感(九):此情无计可消除

  記得最後他寫道 海並不深 懷念一個人比海還要深 ><整本書看的時候哭了好多次 為平如為美棠為其二人相濡以沫艱難相守的情 此二人深情 不思量 自難忘啊 相思始覺海非深 記得最後他寫道 還並不深 懷念一個人比海還要深 ><整本書看的時候哭了好多次 為平如為美棠為其二人相濡以沫艱難相守的情 此二人深情 不思量 自難忘啊 相思始覺海非深 記得最後他寫道 還並不深 懷念一個人比海還要深 ><整本書看的時候哭了好多次 為平如為美棠為其二人相濡以沫艱難相守的情 此二人深情 不思量 自難忘啊 相思始覺海非深 記得最後他寫道 還並不深 懷念一個人比海還要深 ><整本書看的時候哭了好多次 為平如為美棠為其二人相濡以沫艱難相守的情 此二人深情 不思量 自難忘啊 相思始覺海非深 記得最後他寫道 還並不深 懷念一個人比海還要深 ><整本書看的時候哭了好多次 為平如為美棠為其二人相濡以沫艱難相守的情 此二人深情 不思量 自難忘啊 相思始覺海非深 記得最後他寫道 還並不深 懷念一個人比海還要深 ><整本書看的時候哭了好多次 為平如為美棠為其二人相濡以沫艱難相守的情 此二人深情 不思量 自難忘啊 相思始覺海非深 記得最後他寫道 還並不深 懷念一個人比海還要深 ><整本書看的時候哭了好多次 為平如為美棠為其二人相濡以沫艱難相守的情 此二人深情 不思量 自難忘啊 相思始覺海非深

  《平如美棠》读后感(十):美好回忆,堂棣花开

  美好回忆,棠棣开花

  平生鸿爪,如此年华

  在平如与美棠牵手即将60年的时候,美棠永远离开了平如。已近九旬高龄的平如老人,以自己的方式,用图画和文字回忆与美棠共渡的一甲子人生经历,看似那样平凡,却又十分不凡。

  刚刚牵手之时,家境殷实的平如和美棠曾希望自己的生活如《浮生六记》里那样“买绕屋菜园十亩,课仆妪,植瓜蔬……布衣饭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记也”。但在时代大势中,夫妻俩的命运起起伏伏,虽谈不上惊天动地、悲欢离合,却也是跌宕起伏、聚少离多。

  在平如老人的回忆中,没有惆怅和哀怨,甚至丰子恺式的漫画插图也总是色彩斑斓。因为,平如老人认为,“对于我们平凡人而言,生命中许多细微小事,并没有什么特别缘故地就在心深处留下印记,天长日久便成为弥足珍贵的回忆”。

  尽管老人对自己的思想和旧军官的经历有所保留,但对于夫妻间真情的毫无保留,读过之后让人深怀感动与温暖。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平如美棠》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