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22-04-06 03:33:1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经典读后感10篇

  《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是一本由[英]汤姆·斯丹迪奇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读后感(一):社交媒体的前世今生

  当下来看,社交媒体不算什么,但是回到古罗马时代,考证那时的社交媒体就别具一番风味。

  从早期的莎草纸卷、诗歌和小册子之类的社交媒体,甚至更具原始雏形的咖啡馆,交流信息是这些媒体不断发展的强需。在互联网大众化泛滥的今天,研读社交媒体的前世今生,也更清晰地看到历史上政府对社交媒体的利用、引导和控制,包括历史上曾经对大众媒体的控制失败事件。《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回归生态与历史的考量,还原2000年社交媒体的全貌,也反思社交媒体的利弊得失。

  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中说,更大的言论自由意味着坏思想会和好思想一样流传,但也意味着更有可能对坏思想提出质疑。媒体平台存在的意义,让人微言轻,无人理睬的小人物们提供了可以向全球发言的话筒,“让世界听到我的声音”。平台提供了更便捷的沟通方式,更精准的信息推送,更丰厚的利益,然而,任何新媒体都是一把双刃剑。当网络成为喷子发泄的臭水沟,当社交网站成了浪费时间、毫无产出的空有关系网。

  说起来,看此书时,眼前的情形确实让人担心,网络的发展让后代们对真正经典内容的忽视。新一代小朋友抱着手机看视频,不好好学习;成年人整天拿着手机看新闻,抢红包,即便新年相聚,也还是人人一个手机,各顾看各人的手机。。。------真是让人发愁!

  作者观察社交媒体在办公室中的应用,并用麦肯锡公司研究成果验证公司内的社交网可以使熟练知识员工的生产率提高20%到25%,而70%的应用公司中有90%称已获得收益。所以,这一点对商业软件来说,是个好消息。

  《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读后感(二):历史告知我们,社交媒体何以可能

  罗马通过对莎草信纸的应用建立了人类历史上首个社交媒体生态系统;路德在宗教改革过程中疯狂传播的历史现象里折射了社交媒体的作用。历史上的社交媒体的自我表现和自我推销,释放着一种流动的属性。通常认为,舆论的形成应该是由下而上的,具有社会性的、大众化的舆论。但是,该书揭示了早期的舆论形成是由上层社会那些能够书写、识字的人通过私人社会关系网传播实现的。这是因为学会读写需要大量的训练,既费时又费钱,只有精英阶层的少数人能够掌握这一技能,即使是在书写发明后的15个世纪里,依然只有一小部分人能读会写。正是这些能够书写、能够识字的上层人群推动了舆论的形成。他们通过与统一阶层的人互相分享信息,在分享的过程中评论、发表观点,达成共识,形成圈子式的舆论,最终推动社会变革。因此,从早期的舆论形成过程来看,实际上是一种精英式的舆论,与普通大众无关。

  尽管社交媒体天然与舆论相联系,但是这并不是说媒体代表的舆论就天然具有正当性和合法性。如果说社交媒体代表的舆论具有民间性的话,随着媒介的集中化发展,其作为一种政治力量开始被政治控制。尤其是当这一强大的力量被专制集权政府控制的时候,更显示出舆论的负作用。广播就是一个代表性的例子。在二战时期的德国,广播这种集中化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手段被希特勒政府控制,同时也实现了对舆论的控制。但是,这种舆论并不就是真实的舆论,与现代政治中的民意更是无关。在这里,舆论并没有成为促进民主的重要力量,反而成为专制独裁制度的帮凶。但是,这并不是媒体本身的错误,作为一种技术力量的存在,同时也是一种体制存在,媒体既可以引发正面的舆论,又可以成为专制政府的帮凶,说到底,这种舆论的正当性与合法性与否在于政府本身。

  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中说,更大的言论自由意味着坏思想会和好思想一样流传,但也意味着更有可能对坏思想提出质疑。给偏执和成见发泄的机会,以对它们进行反驳和争辩,这比假装这些观点和持有这些观点的人不存在要好得多。互联网让世界有了更多的可能,我们在思考历史周末和媒介的表现同时也是在反思眼下媒体发展的种种可能。以一种纵向的视角思考社交是很有必要的,发展的何以可能就是在前后的对比中得以呈现。

  有150年的时间,人对人的媒体被广播模式的集中化大众媒体所湮没,现在钟摆又荡了回来。流行几世纪之久,基于分享、抄送和个人推荐的社交形式的媒体如今借互联网的东风强势回归。现代社交媒体使任何人都能轻而易举地迅速与他人分享信息,因此使普通人获得了集体设置议题的力量,而这种力量过去只掌握在大出版公司和广播公司手中。确定这一新的媒体环境的影响及其长期的后果是人类目前集体进行的一场巨大实验。实验刚刚开始,但我们可以从历史中获得一些有用的线索。

  无论是印刷机形式还是互联网形式的社交媒体也可以是推动自由和开放的力量,原因很简单:操纵塑造民众的世界观经常是强势政府赖以维持的手段,而如果媒体环境更加开放,就很难做到这一点。但事情并不是一边倒的;与这个好处抗衡的是,社交媒体也可以使管控更加容易。

  今天,自媒体是新型的小册子,微博和社交网站是新型的咖啡馆,媒体分享网站则是新型的摘记簿。它们都是共享的社交平台,使思想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沿着社会关系网一波波传送,而不是非得挤过广播媒体那严格把关的瓶颈。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的重生代表着一个深远的转变,也是在许多方面也是对历史的回归。

  《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读后感(三):社交媒体的昨日今生 ——读《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

  社交媒体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作者带领我们通过回顾社交媒体的昨日,以期更好地认识它的今生。一方面,社交媒体可以看作探寻历史的切入点,通过社交媒体把人类社会历史的重要阶段串起来了;另一方面,以史为鉴,最终目的是探寻今日互联网媒体的性质及其对社会和人们生活将可能产生的影响。

  书中详细介绍了历史中曾出现过的社交媒体形式,并且探讨了社交媒体在历史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作者首先从生物层面说明了人类需要分享信息和社会交往,这是由人类的天性决定的。

  接下来,作者详细介绍了社交媒体的历史演变过程,而这一过程主要是由技术推动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开始仅仅是使用语言,文字的产生使得书写成为了人类传递信息的手段。在古罗马时代,人们用莎草纸或者蜡版写的信件通过人力投送,形成了早期的社交生态系统。随着中国造纸术的传入以及铅字印刷术的发明,可以印制大量书和小册子,使得马丁·路德的观点迅速传播,掀起了宗教改革。咖啡的传入使得咖啡馆成为流行的交流形式。蒸汽印刷机使得报纸成为了大众媒体,而无线电技术则让单向传输的广播媒体成为了大众媒体,电视可以看作是带图像的广播。现如今的网络技术催生出的互联网媒体,又回归到社交媒体最初的社交属性,即人对人进行的双向信息传播。

  社交媒体在历史进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古罗马的媒体系统在政治生活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传递信息的作用;在宗教方面,媒体系统不仅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和发展,而且马丁·路德娴熟运用媒体环境,最终引起了宗教改革;英国宫廷的诗歌创作和传播,则表明通过社交媒体可以自我表达、自我表现,有的人甚至通过诗歌得到了赏识,有点像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不过中国的诗歌重在“诗以言志”;在科学技术创新中,咖啡馆的社交媒体形式曾经功不可没;在社会变革方面,美国独立战争中社交媒体促使人们最终选择了追求独立自由的道路。

  另外,就社交媒体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作者一再强调的是,社交媒体并不是点火者,而只是助燃剂。比如作者认为马丁·路德所使用的社交媒体本身不能触发宗教改革,但是它号召了那些对宗教现状不满并且想改革的人们一起行动起来。

  关于社交媒体的管控,一直以来争论不断。在英国以及法国,社交媒体都曾受到政府的严格管控。这种管控也遭到了很多反对,比如弥尔顿的《论出版的自由》主张允许一切作品出版,“让真理和谬误互相争斗”。但有些人看到出版自由导致的谣言和谎言满天飞,以及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自由媒体导致暴政,却主张对出版采取许可制度等管控措施。面对今日开放的互联网媒体,类似的批评声不绝于耳,但是作者说“每当发表的门开的大一点,权威都要大声疾呼予以抵制。”应该“让真理和谬误互相争斗吧!”阐明自己支持弥尔顿在《论出版的自由》中的主张。

  以社交媒体的历史为参照,我们如何看待今日的互联网?

  首先,互联网媒体是一种历史的回归,回到了古罗马时期的那种人对人的信息传送和分享。

  其次,即使互联网存在严格监管或者被政府作为舆论收集工具,但最珍贵之处是每个普通人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

  最后,互联网作为新技术受到批评很正常,古已有之,而且互联网的发展仍在继续。

  《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读后感(四):社交媒体的前世今生

  在青年人中间,“低头一族”随处可见,地铁上、公交车上、商场里,等车的、排队的,总有几个人在玩手机。在玩手机的人中间,刷微信的占了绝大部分。为什么微信有这么大的魅力和吸引人?因为微信是一款能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通过微信这个平台,人们可以即时交流和共享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等信息,非常方便。换句话说,微信就是一个社交媒体,一个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现阶段,在中国,微信、微博、博客、论坛等等是主要的工具和平台。Twitter、维基、播客等也是大行其道。社交是人与人交往的需要,社交媒体是重要的交流平台,不能缺少。社交媒体是现在的说法,作为人们交流经验、意见、观点的工具和平台,其实是古已有之。不夸张地说,2000多年前就已有“点赞”,2000多年前就已有“朋友圈”。

  不过后来的情况有所改变。特别是到近代,蒸汽印刷机的出现,加上20 世纪收音机和电视的发明,产生了所谓的“大众媒体”。这些新的大众传播技术使得信息的传递几乎采取了一种单向、集中、广播的方式,压倒了过去双向、交流、社会化传递的传统。在这种背景下,大众传媒技术催生了庞大的传媒帝国,也培育了一种国家认同感,并使专制政府的宣传如虎添翼。不过近几十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情况又有所变化。互联网使得社交媒体的触及范围和规模有了空前的扩大。Twitter、维基、脸书等社交媒体成了新兴的力量。这必将产生深远的社会和政治影响。

  《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读后感(五):寒冬腊月里的精神粮草

  我有一段时间没有在书籍里接触到新鲜的东西了,我指的新鲜不是内容,而是如何在千篇一律的内容里感知到思维上的新意。举个例子说,我们都知道文艺复兴,知道这是从对神的关注转到对人自身的关注上来,像各种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品啊,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啊。我们都知道了,但这些都是说的内容上面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谁提出了文艺复兴,或者说找出了这样的一种演变规律。

  我看到《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这本书的时候,根据这个题目我想到一些东西,比如说,这本书一定是讲纵向历程的,然后再看书的厚度,我基本可以断定横向一定不会说得很充分,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但我依然要看它,因为这个点很新颖。

  从内容上说,我在这本书看到什么新鲜的东西么,答案是并没有。因为这是讲社交媒体演变的,所以必然要提到人类的社会性,还有社交方式。我在这里还找到了很多我曾经看到过的知识点,比如说言语与语言的这对二元项,但我看到的是为了翻转这二元对立项,与社交没有直接联系。这里提到它就不同。

  然后我看到了这二千年来的有关社交媒体的一个基本框架的梳理。依然在内容上没有什么震撼我的地方,比如说莎草纸啊,庞贝古城啊,咖啡馆啊,尤其是咖啡馆啊,和我们茶馆有的一拼,你觉得生活很枯燥么,那么去坐茶店吧,包你听到匪人所思的新闻。咖啡馆也有这个性质。而且蛮有趣的是,大家都担心那是个不务正业的地方,会耽误学业事业。再延伸一下,就是今天的互联网,我们还是担心会沉迷它。

  就是这些我们或多或少都晓得的内容,找来一些相关的数据,材料,穿成一个串来写成了这本书。说起来蛮简单,好像谁都可以写一写,但实际情况是,我没想到可以这样写,这就是我敬服作者的地方了。

  比如说对互联网社交我们都有体验到这种实际情况,报纸报刊再熟悉不过,关于咖啡馆交际我曾经深入到了解咖啡的起源与种植,巴黎左岸的咖啡馆文化,民间言语的传播方式,人类的社会性更是不知道在多少本社科书籍里看到过,人类的语言文字演变历程也有过系统的了解,然而尽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却很遗憾不曾以社交的视角抽出其中的演变逻辑。

  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此。它再次验证了我的无知,我的思维不够敏锐。我的慵懒与不够勤勉。此时此刻,它给予我一种动力,作为一个女人,最靠谱的事情莫过于拥有敏锐的洞察力,非此必将消弱自身的独立性。

  《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读后感(六):<把握不变>

  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

  本书结合《乌合之众》与《公众舆论》一起品读有奇效。

  《莎草纸》以历时的顺序,讲述在历史中长期存在的社交现象和社交媒体。

  《乌合之众》作者勒庞在19世纪即揭示了群体极化现象,个人在进

  入群体后将表现出从众、情绪极化等特点。时至今日,在互联网空间

  中仍然适用。人肉搜索、极端评论等网络暴力行为无不体现此种现

  象。

  《公众舆论》同样出生于19世纪的李普曼在其书中提出“刻板印

  象”“拟态环境”等概念,沿用至今。

  我们常说,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太多的改变,每一次生

  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工业

  革命见证了标准化生产方式的诞生,20世纪见证了劳动力成本的急

  速下降,21世纪将要见证思想和信息传递成本下降。

  然而,在这么多急剧的变革中,人们的心理状态、基本需求、人性的

  善与恶是永恒不变的。把握这一点,就能够让我们从善如流面对社会

  的变迁,发现历史变迁的不变趋势。

  《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读后感(七):《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社交媒体,信息传递

  文/吴情

  生活在繁忙的现今,你多久会查看一次QQ、微信、微博?是每隔几分钟,十几分钟一次?还是数小时一次?抑或(耐力好的人)小半天一次,集中在中午午休时分以及晚上睡觉前?再问一个问题,当使用以上这些社交媒体时,我们意识到究竟做了什么吗?分享新鲜见闻?调侃大事小情?又或者是分享经历、沟通感情、发泄情绪、寻找归属感?想必或许都曾有过。社交媒体如此广泛而深入地渗透进日常生活中,以至于我们很少发觉,就像空气一样普通。

  《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Writing on the Wall:Social Media-The First 2,000 Years),牛津大学高材生汤姆·斯丹迪奇(Tom Standage)著。斯丹迪奇大学时主修工程和电脑科技,现为《经济学人》杂志数字编辑,也是多家大牌杂志的专栏作家,主要作品包括:《人类食物的历史》、《六个杯子中的世界史》和《维多利亚时代的互联网》等。在《莎草纸到互联网》一书中,斯丹迪奇追溯了社交媒体的前世今生,并为读者厘清了诸多先入之见。

  通常以为,社交媒体是伴随着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分享方式。然而,在斯丹迪奇看来,情况并非如此。从社交媒体在生活中所扮演的功能着眼,社交媒体早在古罗马时已经出现。再往前回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之前的原初社会已有产生社交媒体的趋势(暂时缺少实证)。古罗马时期,西塞罗和其他古罗马政治家、思想家之间用莎草纸誊抄书信内容,分享信息,就是彼时社交媒体存在的一个例证,尽管其传播和分享信息的途径有限,影响力较为一般。

  随着造纸技术和印刷术的进步,西方社交媒体也得到迅速发展,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历史的进程。十五世纪中期,德国的约翰·古登堡经过反复试验改进了印刷技术,为信息与知识通过书籍记录、传播和分享创造了巨大便利。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在法国启蒙运动中,在美国革命、法国革命中,各种宣传新思想的小册子、思想家的著作,俯拾即是。而沙龙、辩论会、社会团体等各类组织同时也在进行着自己的思想活动,以思想改变世界。

  而二十世纪,先期报刊业经历了漫长的成长、发展和繁荣期,然后是广播、电视的霸权统治,直至新近涌现的互联网建立起无边的帝国。原先小范围的信息分享依然存在,但更大范围内的信息生产、传播、分享和评价机制在某种程度上日益主宰了我们的凡俗生活。互联网上,互联网下,时时互动,不分你我。每一个人既是一个客观的实在,有着自己的情绪和意志,同时也是网上一个虚拟的人物,一个冷冰冰的代号。

  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社交媒体也在时刻进行自我发展。现今在法律监管下运行的的互联网,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对世界大事小情的时时关注,做到“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与整个世界保持密切联系,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参与社会生活,在信息较为充分的前提下。不过,社交媒体有利有弊,例如,它是现今我们参与政治的一个有效方式。可偶尔,它也会使某些人脱离生活实际,沉溺于虚拟空间之中无法自拔,读者如我辈应当警惕。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读后感(八):笔记

  第一章 社交媒体的古老基础

  1. 年轻人使用社交网站通常主要是为了和朋友交流,年级大的人则借之与家人保持联系。

  2. 有些网站专为分享特定类型的信息:flickr用来分享图片,SoundCloud用来分享音响段落,YouTube用来分享视频。然而,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能使人与社会的关系网内的朋友或追随者分享信息(而他们又会把信息和别人分享),还能让人们就分享的内容展开讨论。使用这类网站的人不只是被动地接收信息,他们也发出信息,对信息展开评论、分享、讨论,甚至改动。结果创造出一个共有的社交环境,在分享各地的网友之间形成一种归属感。

  3. 是什么使人们做这些事情如此其乐无穷.....第一点,也是最根本的一点...使群体能够更加有效的运作。第二点,人在社交网络中评估和维持自己地位的一个主要方法是与别人交流信息和交流关于别人的信息。人通过传播流言,可以宣誓自己在群体的中地位,表现自己有知识,有信誉,是可交的同盟或朋友。

  4. 邓巴分析了类人猿的大脑体积和群体规模后得出结论说,鉴于人类新大脑皮层的体积,人类群体的平均规模应为148人,四舍五入为150人。

  《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读后感(九):万万没想到:2000年前就有了“点赞”

  文章好看点个赞,段子有趣点个赞、歌曲好听点个赞,美图漂亮点个赞……点赞是网民习以为常的行为,必不可少的网络社交手段。微信、微博、论坛、豆瓣、百度贴吧、QQ空间,凡网络社区几乎都有点赞或类似功能。万万没想到:点赞,不是现在才出现的,早在2000年前就有了啊!

  我不是空口说白话,不相信你就去看一本书——《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作者汤姆•斯丹迪奇是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数字编辑,还是《卫报》《每日电讯报》和《纽约时报》的特约撰稿人。我去年阅读他写的《舌尖上的历史:食物、世界大事件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就已经喜欢上这个作者,他擅长从纷杂复杂的人类历史中揪出一个线头,而且他抓的点都很有意思、和我们当前的生活挂着勾,然后他捋顺了这条线,明明白白地把那些事儿说给你听。这本《从莎草纸到互联网》延续了斯丹迪奇的一贯风格。

  好故事往往需要好开头。前言名曰“西塞罗的网络”,一下子就把久远的历史拉到了我们的眼前。这个开局扣人心弦,从西塞罗和凯撒的斗争开始讲起。西塞罗被迫离开罗马,远赴西西里岛,他交代朋友兼门生鲁弗斯一定要把每天的《每日纪事》抄本递送给他。《每日纪事》是当时罗马公共广场上的公告,很多人用莎草纸誊写副本并广泛流传。很明显,西塞罗想以此了解罗马的形势。有个细节很重要:西塞罗要求鲁弗斯必须事先整理,只传送那些流传最广的、大家纷纷议论的内容。显然这是一种高效率的做法。鲁弗斯为此必须熟知罗马社交圈的动向,嗯,他要有自己的朋友圈,还要在朋友圈一堆乱糟糟的推送中找出最有价值的信息,这时候就要看“点赞”率啦。

  斯丹迪奇认为,世界是个大社会,和别人建立关系,与他们交流信息,这是人的本能。解剖学、考古学的研究证明了灵长类动物拥有“社会性大脑”,人类的大脑就是为了建立社交关系网而生成的。斯丹迪奇将当今流行的“脸书”与灵长类的“梳毛”群体进行了对比,两者在互动形式上存在着很多相同点。比如,圈子意识都很强,同质化倾向明显,都鼓励流言蜚语。斯丹迪奇还引用了英国牛津大学进化人类学教授罗宾•邓巴的观点,不管是在新石器时代部落、罗马帝国还是现代企业里,150人始终是最常见的群体规模。这个数字也是网络社交群的最佳人数,不管一个群成员数量有多么庞大,活跃的总是那么一些人,相互点赞是成员之间维系情感的重要方式。

  作为社会共同体成员,人类一直处于信息流的各个节点,从莎草纸到印刷书、电报电话、互联网,信息流动的本质从来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技术。但技术革新也会带来思维方式的改变。印刷书极大地拓展了新思想传播的速度。如果没有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德国宗教改革的星星之火就难以燎原,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以小册子印刷品的形式席卷而获得民众的广泛支持。同理,还有潘恩的《常识》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舆论导向作用。印刷术促使大众出版业兴起,推动了报刊这一类公众媒体喉舌出现,带来了信息传播的革命。电报和电话的作用在于它创造了一个匿名的、不需要上下文的信息世界,这是跨越空间传播信息的巨大突破,同时扩大了现在的即时性和同时性,信息量因此而迅速猛增。而今天,我们身陷于互联网,更多担忧的并非信息的不足,而是在信息海洋中如何获取自己需要的?

  从历史发展的趋势,信息传播越来越开放、越来越自由。互联网时代,信息的生成和传播都极为便捷。点赞,这是一种信息认同状态,用简单快速的方式助推一个观点,众多的点赞可以转化成信息流瀑,实现由点及面、由少到多的滚雪球效应。但是,人们对于是否选择相信或者认可某种理念有着不同的心理基准线,在点赞形成的群体氛围中,个人要怎样保持自己的清醒判断?当点赞越来越变得机械、刻板之后,我们可以信赖的社交手段,将来还会有哪些呢?

  原创书评,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本人。

  《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读后感(十):人类社交舞台如魔方

  说起来,人类几千年来的社交方式进化,从动物之间的吼叫,到人类的语言沟通,再到甲骨文,竹简,然后有了活字印刷,造纸,逐步演变出报纸,有线广播,无线广播和黑白电视,发展到今天的互联网,催生出电子邮件,博客,微博,微信,qq空间。所能利用的社交媒介之更替,简直如万花筒般的魔方,让人眼花缭乱。

  不难发现,历史上社交媒体的转换,总伴着阵痛和不安,甚至是刀光剑影。有时敌对情绪可谓水火不容。

  如此广阔社交舞台,又被历朝历代的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文化、教育、生活所裹挟,聚光灯、探照灯、地灯、顶灯、角灯,从不同方向照于舞台,社交媒介的故事,想说也说不完,社交媒介的连续剧,恐怕永远不会闭幕。人类是在转推历史并同时创造未来。

  《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这本书即是很好的一个注解。

  顺着这本书的蛛丝马迹发现,社交舞台有些规律还是有点蛛丝马迹的。比如说,即使你打得死去活来,仍发现,古往今来各种交流的工具,彼此共生共长,相融相补,互促互争,兼容并蓄,给人类沟通联系修路补桥,搭建畅通渠道。这一直是主旋律,大格局。

  《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这本书提醒我们,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鉴古而知今,我们还是且行且珍惜吧。此时此刻,今日今时,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剧、微电影、网络动漫,多渠道传输、多平台展示、多终端推送。众生在地球村功能不同的社交平台上,可以展现自我,展示才华,阐明观点,传播信息,传递思想,碰撞创新的火花,探讨生命,丰富生活,表明心迹,这不是一种享受么。

  不可否认,尽管IP热也存在种种负面影响,但网络的未来新空间,无疑将会更加自由、便捷。这毕竟是不可阻挡的新趋势。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