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爱因斯坦晚年文集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6-21 20:5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爱因斯坦晚年文集经典读后感10篇

  《爱因斯坦晚年文集》是一本由(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著作,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6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爱因斯坦晚年文集》读后感(一):曾有这样一个伟大灵魂匆匆走过

  读《爱因斯坦文集》是在大学时,是在这个《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流行年代环境,抱读《文集》的我,很自然的被同学称为“考古物理学派”,而我却对此不以为然。我觉得至少从形象上一头蓬乱的白发眼神空洞皱纹布满额头的爱因斯坦要比歪坐在轮椅上、靠两根手指支配全身的霍金要强许多。

  一再阅读中,这位老人在我脑海中的形象愈发完整。从他的眼神中,我逐渐读出了忧伤、悲悯和对人类关怀。他在科学上的成就形成了太大的光环,以至于使人往往止步于对他的敬仰而忽略了他精神生活的其他方面,因而忽略了认识一个伟大而高尚心灵机会。在拜读《文集》时,我不敢过多涉猎他作品中的“科学”部分,但阅读时的激动仍常常让我掩卷沉思,被爱因斯坦对于人类整体状况深刻洞见和深刻忧虑所打动而不能自己

  读罢《文集》,你会和我一样发现自己眼中的爱因斯坦已不仅仅只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他是一位哲人,他对生命命运信念信仰领悟远远超过其他的科学家。他重视内心的信念,认为“苦难也罢,甜蜜也罢,都来自外界,而坚毅却来自内部,来自一个人的自身努力”;他认为从事具体研究的人不能忽视对“基本问题”的关注,他说:“一切宗教艺术和科学都是同一棵树上的不同分支。其目的都是为了人类的生活趋于高尚,使他从单纯胜利升华,并把个人引向自由。”;他追问人生的意义,觉得“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到那实际短暂而又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他对教育的认识极为深刻,认为学校“应该在青年身上培养那种有益于公共福利品质能力”,“学校的目的必须是培养能独立行动思考的个人,而这些个人又把为社会服务视为最高的生活问题”,此话虽出自半个多世纪前,可即使在今天看来也远未过时

  他是一位敏锐的社会观察者,时刻关注着他的时代趋势要求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他热切期盼和平。他在一战期间坚决反战,并毅然在反战的《告欧洲人书》上签上自己名字;而在二战前夕,他清醒的认识到与法西斯的战争不可避免,明确表示“现在我再不相信绝对被动的和平主义有效的了”、“当法律与人类尊严必须保卫时,我们一定要战斗。”在二战期间,他坚决支持反法西斯战争,并拍卖狭义相对论论文手稿以支持盟军。二战结束后,他敏锐的洞悉了世界形势,站在同时代人很难企及的高度宣称“战争赢了,和平却没有”,之后更是在《告美国公民书》中呼吁限制武器使用,并公开反对美国制造氢弹,指出美国扩充军备是对世界和平的障碍

  他深刻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弊端。1938年,在《留给后世的话》中,他写道“商品生产分配完全没有组织的”、“ 生活在不同国度人们在不定的时间里还互相残杀”,表达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现状不满,强调科学的进步并不能掩饰制度缺陷人民困苦。而他对社会主义理解也极具预见性,在1949年的《为什么是社会主义》一文中,他提出“计划经济并不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高度集中可能伴随着行政人员专制,而使个人权利无法得到保障。这些观点现在看来也还是正确看法

  他身为犹太人,却对犹太人及犹太文化有着客观思索。他严正谴责种族歧视纳粹种族灭绝政策深切的为犹太人的遭遇悲痛,但同时对犹太复国主义保持冷静客观的立场。他所倡导的犹太复国主义更多的是针对犹太民族的精神重建,而非犹太政权国家的重建,他一直以来都在希望中东犹太民族能和周边阿拉伯国家和平相处。在1952年接到以色列政府邀请他担任总统请求时,他拒绝了。他深知,政坛不是自己的乐园,科学才是。

  他似乎总能在纷繁的乱象中坚持单纯、朴素真理。的确,“当一种较低的价值正在取代我们的祖先宁愿不惜一切代价加以保护东西时”,我们需要爱因斯坦式的坚持与单纯。时代需要更多的人的觉醒,以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防止社会内部异化力量的吞噬。

  他充满理性,却又称得上是一位极富感情诗人拥有文学家笔触艺术家情感。他在居里夫人的悼念文中不吝热情的讴歌,称“她那人性中的伟大,使我的崇拜之情与日俱增。她的力量,她的意志,她的纯洁,她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她的客观公正,她的坚定不移判断力——所有这些不易发现品格都集中在她一人身上”。他的《圣雄甘地》全篇仅二百余字,以六个排比句一气呵成,尤其是最末一句“在未来的时代,可能极少有相信,这样一个血肉之躯曾在地球上匆匆走过”, 让人读罢意犹未尽。而他在《自画像》一文中的名句:“我孤寂的生活着,年轻痛苦万分,而在成熟之年却甘之若饴”,更是如拜伦的诗句经典隽永

  我深信,伟人如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者,这世上再无几人。倚在槐花香气飘动的窗前,读着这本文集,似乎整个身心都充盈喜悦,那是种关于生命本身的愉悦,单纯而无限趋近本真,如同与心仪的姑娘相恋在这人间四月天——那种感觉完美得值得纪念

  《爱因斯坦晚年文集》读后感(二):《爱因斯坦晚年文集》阅读札记(一)

  lt;爱因斯坦晚年文集》的出版介绍告诉读者:反映了本书作者哲学以及政治和社会态度。书中各章是由目前尚未出版式的讲演、论文、书信、呼吁以及各种不同类型的文章构成。

  伟大科学家的话题自然离不开科学,但这书中所收的文论,大多是作者对于社会科学人文关怀的思索与见解。正如序言所说: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认为,尽管爱因斯坦并未低估事实的价值,但他更加强调赋予一系列事实以意义的理论发展

  尽管大多数人们并不能弄懂坚涩的相对论,但作为专事科学探索人道主义者的爱因斯坦,他的“思想和观点仍在吸引着人们的想象力”。《晚年文集》的确是“一份令人感动文献,它记载了一位有良知的、影响深远的、具有深刻的高尚精神的人的活动”。 该文集分六大类:信念与信仰,科学,公共事务,科学与生活,伟大人物,我的人民。计六十余篇。

  伟大科学家并不否定宗教的意义。尽管我们现在已知爱因斯坦并不是一个虔诚的宗教信徒,他尤其反对“人格化的上帝”。 然而,他对宗教的关注相当深切,有着独特的思考和见解。这一点在他的晚年文集中十分明显

  在现代人生活中,科学与宗教似乎是两个冲突渐失又不可或缺的两个世界。科学和宗教对人类的生存发展的互辅关联已成为一种共识。西哲有言,所谓科学,就是告诉我们关于这个世界的因果关系,宗教则告诉我们关于人生的意义。是吧。尽管许多物事离不开科学的探索与阐释,然与人的精神有关的许多问题,并不是科学能够独立解决的。正因为此,人文关怀就显得特别重要。尽管宗教所含的人文原素往往是由人为的人格化之神构筑的,但能够成为人的精神之源和精神所倚,必有他者不可替代的无形吸力。当然,笔者这里所说的是普适的宗教信仰和精神依托,而非类同邪教的欺蒙与被蒙。

  记得年少时候,因了所受教育的偏狭,国人看待诸多事物喜欢用二元论来辨是非,不是唯心论就是唯物论,而且教课书上告诉我们,只有唯物论是正确的,唯心论是不足取的,甚至对唯心论判了死刑:唯心论是“反动”的。后来终于渐渐明白,若要排解内心的烦恼,梳理情绪的乱麻,甚至消解人生不幸所带来的种种挫折感和深重的创痛感,决非因为唯物论的信仰能够阐释和缓解的。难怪有人说,一个人只有碰到了钱都无法解决的麻烦,那才是真正的大麻烦。比如,失恋酸楚,丧亲失故的悲伤失去自由的压抑,被侮辱受欺凌的无地自容,等等,这些铭心刻骨的心灵苦痛,决不是一幢别墅,一辆好车,一叠厚厚的纸币能够消弥的,完全有赖于人格意志才可能得到抒缓。

  用唯物论很难解释超人的精神意志,也很难借助它来调适人的情绪失衡和低迷的精神状态。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明白此理,心态决定着人的生存追求和生活方式选择。心态,而非单纯物质的拥有状态决定着我们对待生活态度

  有人说,贫穷罪恶根源,然而,拥有权势权贵和拥有钱财的富人却更容易穷人造出危害更大后果影响更无法收拾的罪恶。比如贪渎,穷民不可能造就,比如欺行霸市,穷民没有这种势力,比如雇凶杀人,穷民的命总共只有自身一条,哪来的钱可以雇凶杀仇?可以这么说,穷,未必等同于穷凶极恶,富,也未必等同于乐善广施。穷民的节俭质朴热情,与富人的为富不仁冷漠,更多的是由于心因的信念所使,而非物质的贫富落差驱动。可见,唯心论往往对人具有更深层的作用和意义。

  爱因斯坦说:在一个最基础层次追寻某个理论或思想的发展,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即一种直接性,而如果原始材料被许多当代人的工作系统化地整理之后,这种直接性就会不复存在。(中文版序)

  人是情绪动物,因为理性与欲望需求在某些时候很难得到平衡。欲望需要催生的情绪也极易左右人的行为选择。这是动物人类学的困惑。对事实与意义的研判,其实就是直觉与理性的梳理。当人过于理性的时候,直觉的敏感性就不复存在。理性使人的行为选择变得谨慎,因而极易毁掉人的本真和性情。然而,为了免于某种灾难和灾难的延续,理性的追求又是必不可少的。

  《爱因斯坦晚年文集》读后感(三):少数的天才

  海南出版社发行的《爱因斯坦晚年文集》书中共收辑了爱因斯坦的62篇文章,分为“信念与信仰”、“科学”、“公共事务”、“科学生活”、“伟大人物”、“我的人民”6个部类,时间起迄自1934年至1955年,为爱因斯坦成名以后最后20年的各种著述。

  爱因斯坦无疑是人类历史光照千秋的科学伟人。但对于人世绝大多数凡夫俗子而言,芸芸众生对着爱因斯坦扯上一堆赞美之辞似乎仅仅表达了一种时髦而已。E=mc2的相对论公式在很多场合演绎装饰性的符号,乃至在中学教室的墙上宣传画里也屡见不鲜事实上,爱因斯坦本人不无风趣地说道,据他估计,对相对论感兴趣牧师多于对相对论感兴趣的物理学家。

  由此可以言及另一个有趣现象:一般公众往往对爱因斯坦怀有一种持久的迷恋。据说,爱因斯坦从来都不是一个循规蹈矩寒窗苦读的学子,即便在创立相对论的过程中,他也时常有求于其他数学家的帮助。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他在科学上的建树呢?我想,除了对物理学的敏感、热忱和专注外,与他那科学精神和智慧交相辉映的是一种来自于信仰的美感以及由此衍生的想象启示。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仿佛是“以一组不期而至富有想象力的洞见表现出来,一如诗人或作曲家的灵感”(伯特兰•罗素语)。毋庸置疑,这种罕见的想象力向往崇高的美、神秘的美和最终极的美﹔它仅仅为少数的天才所独有,甚至仅仅发生于天才人物生命中的短短瞬间。

  同时又可以指出,关于爱因斯坦的一切,包括他那纯澈严谨的思辨理性和奇异深邃的想象力显然受益于西方文明自由主义精神,受益于现代欧洲的教育科研制度。他曾倡言:“同欧洲的人文主义理想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言论自由、某种程度上个人的自由意志、在思想上追求客观性而不仅仅考虑实用性、对精神王国和兴趣领域里不同品味鼓励”。他还主张,“个人应当有时间精力去受最好的理智训练并按照他的爱好学术和艺术领域取得成就”。可以说只有在包容这种人文理想和追求的社会环境中才会诞育爱因斯坦这样的天才人物和他那旷世罕有的伟大建树。

  也正因为如此,爱因斯坦还时时关注着人生、社会和历史的演进。他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目睹或亲历了发生在人类社会中的种种丑恶和灾难。面对市俗政治的各种纷争和冲突,他不遗余力地以虔诚的宗教情感坚持着人道主义立场与良知,不断表达他的热望与真知,在严肃而热情的思考中抨击人类的迷失,并随着文明的发展而颂扬科学的进步。为此,他敬奉的理想是:“一切宗教、艺术和科学都是同一棵树上的不同分支。其目的都是为了让人类的生活趋于高尚,使它从单纯的生理存在中升华,并把个人引向自由”。

  作为一个犹太裔科学家,爱因斯坦将犹太民族历经苦难的精神特征归纳为两点:“首先是关于社会正义民主理想,辅之以全人类间互助互谅的理想”,其次是“对各种形式的理智追求及精神努力的崇尚”。他还特别指出,“犹太人对智慧上的成就的尊重,营造了一个特别有利于任何可能存在的天才发展的氛围。同时,强烈批判精神阻止了对任何权威的盲目服从”。从评述犹太民族精神的角度,爱因斯坦借以展示的是他所信奉的终极价值观,即人类文明的核心资源:民主、正义、友爱、互助、求知、进步、创新和形而上的批判精神。虽然爱因斯坦在经济学、社会学方面的某些主张未必可取,但这样的信仰始终贯穿着他的一生,构成了他完整的生命。

  爱因斯坦离我们远去已半个世纪。如今社会里潮流蔚为大观的是:科学昌明与物欲横流携手高歌、与时俱进,诸如对沃伦•巴菲特和比尔•盖茨的顶礼膜拜几近于新世纪最主流的时尚,如此等等。相比之下爱因斯坦及其科学和思想的遗产已很难为五花八门的大众人流所熟知,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失去了烛照人间与时空的光彩,并不意味着这一精神的、文化的、科学的高度相形见绌于任何一种商业成功或奇迹,相反它仍将——并且永远亲近着人类文明已有的灿烂和更多的灿烂。在谈到牛顿、爱因斯坦等物理学家划时代的贡献时,杨振宁先生曾赞叹道:“它们提炼了几个世纪的实验工作和唯象理论的精髓,达到了科学研究的最高境界。它们以极度浓缩的数学语言写出了物理世界的基本结构,可以说它们是造物主的诗篇”。

  假如这样的诗篇至今仍为一些人们所景仰,而你仍然愿意把爱因斯坦看作是一位神话级的天才人物,看作是人类自身的一个奇迹,那么当你仰望头上众星璀璨的天空时,你就会深切地体味到爱因斯坦的自我评述:“我孤寂地活着,年轻时痛苦万分,而在成熟之年里却甘之如饴”。

  这本书成为我个人阅读经历中的一份永久的记忆。我为爱因斯坦光彩异人的科学睿智和庄严神圣的人道主义精神所仰叹,也为他那优美流畅的文笔和隽永平和的情趣而折服。

  《爱因斯坦晚年文集》读后感(四):爱因斯坦的人文境界

  罗兰•巴特曾在《爱因斯坦的大脑》中,提到这样一个场景:爱因斯坦站在一块黑板旁,黑板上布满了复杂的符号。他分析道:这幅爱因斯坦的漫画,显示他手上还握着粉笔,才开始要在空白的黑板上写字,仿佛在毫无准备的情形下,要写出这个世界最神奇的公式来。这个神奇的公式并不是指伟大的E=mc2,而是爱因斯坦倾尽晚年心血期待发现的“这世界何以被包围的秘密方程式”。结果,就如人们所知,爱因斯坦失败了。

  其实,爱因斯坦的失败是必要的,因为这世界还在不停地运转,因为研究也在不断增殖,而且,必须给上帝留个位置。我想,象爱因斯坦这么天才的人,一定知道自己在做着什么。他的这种宗教般的努力,重要性在于使人类的一个永恒之梦得以具体化:对自然和谐之谜的苦苦追寻。

  爱因斯坦曾对他的好友菲立普•弗兰克说过:据他估计,对相对论感兴趣的牧师多于对相对论感兴趣的物理学家,因为牧师们更关心一般自然规律,而物理学家却常常不是这样。在爱因斯坦看来,很多物理学家所做的不过是拿出一块木板,专找最薄的地方,然后钻一大堆孔,因为钻孔是很容易的事情。

  正是基于这样的对普遍事物的关怀,爱因斯坦常常对政治问题发表看法,总想解决它们。在习惯于把政治仅仅理解为权势变更的中国人看来,爱因斯坦的这种政治热情似乎有越界之嫌疑。但爱因斯坦的政治关怀,却是对普通人生存状态的关怀,对世界的和平与安宁的关怀。爱因斯坦的那些看法常被说成是天真幼稚。事实上,爱因斯坦的那些看法,“不但不幼稚,而且深深地知道人类的愁苦和愚昧的天性,虽然他对政治问题的见解并不是立刻可行”(派依斯语)。20年代,他支持全面裁军和建立统一的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极力提倡世界政府的思想,主张和平利用而只能和平利用原子能。到了他的暮年,世界政府依然是他不断谈论的话题。他甚至被邀请担任以色列首任总统,当然被他谦虚地拒绝了。他的建议或许有些不切实际,或许不太成熟,但可以肯定,它们都来自于一个清晰的头脑和强烈的道德信念。

  爱因斯坦在《科学与宗教》中写道:有关“是”什么的知识并不直接打开通向“应该是”什么之门。人们可以对“是”什么的知识有最清楚最完备的认识,可还是不能从中推论出我们人类渴望的“目标”是什么。“科学”给了我们的生活一个“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崭新世界,这个美妙新世界如此五彩缤纷如此斑博芜杂,以于我们几乎失去了方向,几乎完全把自己交给了摧枯拉朽的“科学”之手。爱因斯坦,这位科学巨头,却认为:科学没有宗教,是跛足的;宗教没有科学,则是盲目的。

  爱因斯坦不仅仔细探究宗教与科学的微妙关系,也深入分析过自由、道德、情感和教育在人的心灵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毫不夸张地说,爱因斯坦就是我们时代的人道主人标本。他为自己“画”过一幅自画像:“苦难也罢,甜蜜也罢,都来自外届,而坚毅却来自内心,来自一个人自身的努力。……我孤寂地生活着,年轻时痛苦万分,而在成熟之年里却甘之如饴。”老年爱因斯坦“甘之如饴”的秘诀,我们可以在他生命结束之前最后一次演讲中发现:我所追求的东西非常简单,我要以我微弱的力量,冒着不讨任何人喜欢的危险,服务于真理和正义。

  《爱因斯坦晚年文集》读后感(五):我孤寂地活着,年轻时痛苦万分,而在成熟之年里却甘之如饴”。

  记得在百书遭禁的文革时期,曾有幸从朋友处辗转借到一本关于爱因斯坦的文集(一本破旧的书)。当时私人之间的借阅往往限期甚苛,为了在24小时内归还,我囫囵吞枣地读了一个通宵。坦率地讲,至今我对相对论仍不甚了了,恐怕连一知半解都谈不上,但那本文集却成为我个人阅读经历中的一份永久的记忆。我为爱因斯坦光彩 异人的科学睿智和庄严神圣的人道主义精神所仰叹,也为他那优美流畅的文笔和隽永平和的情趣而折服。

  《爱因斯坦晚年文集》书中共收辑了爱因斯坦的62篇文章,分为“信念与信仰”、“科学”、“公共事务”、“科学生活”、“伟大人物”、“我的人民”6个部类,时间起迄自1934年至1955年,为爱因斯坦成名以后最后20年的各种著述。

  爱因斯坦无疑是人类历史上光照千秋的科学伟人。但对于人世上绝大多数的凡夫俗子而言,芸芸众生对着爱因斯坦扯上一堆赞美之辞似乎仅仅表达了一种时髦而已。E=mc2的相对论公式在很多场合被演绎为装饰性的符号,乃至在中学教室的墙上宣传画里也屡见不鲜。事实上,爱因斯坦本人不无风趣地说道,据他估计,对相对论感兴趣的牧师多于对相对论感兴趣的物理学家。

  由此可以言及另一个有趣的现象:一般公众往往对爱因斯坦怀有一种持久的迷恋。据说,爱因斯坦从来都不是一个循规蹈矩、寒窗苦读的学子,即便在创立相对论的过程中,他也时常有求于其他数学家的帮助。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他在科学上的建树呢?我想,除了对物理学的敏感、热忱和专注外,与他那科学精神和智慧交相辉映的是一种来自于信仰的美感以及由此衍生的想象与启示。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仿佛是“以一组不期而至的富有想像力的洞见表现出来,一如诗人或作曲家的灵感”(伯特兰·罗素语)。毋庸置疑,这种罕见的想像力向往着崇高的美、神秘的美和最终极的美;它仅仅为少数的天才所独有,甚至仅仅发生于天才人物生命中的短短瞬间。

  同时又可以指出,关于爱因斯坦的一切,包括他那纯澈严谨的思辨理性和奇异深邃的想像力显然受益于西方文明的自由主义精神,受益于现代欧洲的教育科研制度。他曾倡言:“同欧洲的人文主义理想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言论自由、某种程度上个人的自由意志、在思想上追求客观性而不仅仅考虑实用性、对精神王国和兴趣领域里不同品味的鼓励”。他还主张,“个人应当有时间和精力去受最好的理智训练并按照他的爱好在学术和艺术领域取得成就”。可以说只有在包容这种人文理想和追求的社会环境中才会诞育爱因斯坦这样的天才人物和他那旷世罕有的伟大建树。

  也正因为如此,爱因斯坦还时时关注着人生、社会和历史的演进。他一生中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目睹或亲历了发生在人类社会中的种种丑恶和灾难。面对市俗政治的各种纷争和冲突,他不遗余力地以虔诚的宗教情感坚持着人道主义立场与良知,不断表达他的热望与真知,在严肃而热情的思考中抨击人类的迷失,并随着文明的发展而颂扬科学的进步。为此,他敬奉的理想是:“一切宗教、艺术和科学都是同一棵树上的不同分支。其目的都是为了让人类的生活趋于高尚,使它从单纯的生理存在中升华,并把个人引向自由”。

  作为一个犹太裔科学家,爱因斯坦将犹太民族历经苦难的精神特征归纳为两点:“首先是关于社会正义的民主理想,辅之以全人类间互助互谅的理想”,其次是“对各种形式的理智追求及精神努力的崇尚”。他还特别指出,“犹太人对智慧上的成就的尊重,营造了一个特别有利于任何可能存在的天才发展的氛围。同时,强烈的批判精神阻止了对任何权威的盲目服从”。从评述犹太民族精神的角度,爱因斯坦借以展示的是他所信奉的终极价值观,即人类文明的核心资源:民主、正义、友爱、互助、求知、进步、创新和形而上的批判精神。虽然爱因斯坦在经济学、社会学方面的某些主张未必可取,但这样的信仰始终贯穿着他的一生,构成了他完整的生命。

  爱因斯坦离我们远去已半个世纪。如今社会里潮流蔚为大观的是:科学昌明与物欲横流携手高歌、与时俱进,诸如对沃伦·巴菲特和比尔·盖茨的顶礼膜拜几近于新世纪最主流的时尚,如此等等。相比之下爱因斯坦及其科学和思想的遗产已很难为五花八门的大众人流所熟知,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失去了烛照人间与时空的光彩,并不意味着这一精神的、文化的、科学的高度相形见绌于任何一种商业成功或奇迹,相反它仍将——并且永远亲近着人类文明已有的灿烂和更多的灿烂。在谈到牛顿、爱因斯坦等物理学家划时代的贡献时,杨振宁先生曾赞叹道:“它们提炼了几个世纪的实验工作和唯象理论的精髓,达到了科学研究的最高境界。它们以极度浓缩的数学语言写出了物理世界的基本结构,可以说它们是造物主的诗篇”。

  假如这样的诗篇至今仍为一些人们所景仰,而你仍然愿意把爱因斯坦看作是一位神话级的天才人物,看作是人类自身的一个奇迹,那么当你仰望头上众星璀璨的天空时,你就会深切地体味到爱因斯坦的自我评述:“我孤寂地活着,年轻时痛苦万分,而在成熟之年里却甘之如饴”。

  《爱因斯坦晚年文集》读后感(六):曾有这样一个伟大的灵魂匆匆走过 ——评《爱因斯坦晚年文集》

  初读《爱因斯坦晚年文集》是在大学时,那是一个《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流行的年代和环境,抱读《文集》的我,很自然的被同学称为“考古物理学派”,而我却对此不以为然。我觉得至少从形象上一头蓬乱的白发、眼神空洞、皱纹布满额头的爱因斯坦要比歪坐在轮椅上、靠两根手指支配全身的霍金要强许多。

  此后多年的一再阅读中,这位老人在我脑海中的形象愈发完整。从他的眼神中,我逐渐读出了忧伤、悲悯和对人类的关怀。他在科学上的成就形成了太大的光环,以至于使人往往止步于对他的敬仰而忽略了他精神生活的其他方面,因而忽略了认识一个伟大而高尚心灵的机会。在拜读《文集》时,我不敢过多涉猎他作品中的“科学”部分,但阅读时的激动仍常常让我掩卷沉思,被爱因斯坦对于人类整体状况的深刻洞见和深刻忧虑所打动而不能自己。

  读罢《文集》,你会和我一样,发现自己眼中的爱因斯坦已不仅仅只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他是一位哲人,他对生命、命运、信念、信仰的领悟远远超过其他的科学家。他重视内心的信念,认为“苦难也罢,甜蜜也罢,都来自外界,而坚毅却来自内部,来自一个人的自身努力”;他认为从事具体研究的人不能忽视对“基本问题”的关注,他说:“一切宗教、艺术和科学都是同一棵树上的不同分支。其目的都是为了人类的生活趋于高尚,使他从单纯的胜利中升华,并把个人引向自由。”;他追问人生的意义,觉得“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到那实际上短暂而又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他对教育的认识极为深刻,认为学校“应该在青年身上培养那种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能力”,“学校的目的必须是培养能独立行动和思考的个人,而这些个人又把为社会服务视为最高的生活问题”,此话虽出自半个多世纪前,可即使在今天看来也远未过时。

  他是一位敏锐的社会观察者,时刻关注着他的时代的趋势和要求,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他热切期盼和平。他在一战期间坚决反战,并毅然在反战的《告欧洲人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而在二战前夕,他清醒的认识到与法西斯的战争不可避免,明确表示“现在我再不相信绝对的被动的和平主义是有效的了”、“当法律与人类尊严必须保卫时,我们一定要战斗。”在二战期间,他坚决支持反法西斯战争,并拍卖狭义相对论论文手稿以支持盟军。二战结束后,他敏锐的洞悉了世界形势,站在同时代人很难企及的高度宣称“战争赢了,和平却没有”,之后更是在《告美国公民书》中呼吁限制核武器的使用,并公开反对美国制造氢弹,指出美国扩充军备是对世界和平的障碍。

  他深刻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1938年,在《留给后世的话》中,他写道“商品的生产和分配是完全没有组织的”、“ 生活在不同国度的人们在不定的时间里还互相残杀”,表达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现状的不满,强调科学的进步并不能掩饰制度的缺陷和人民的困苦。而他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也极具预见性,在1949年的《为什么是社会主义》一文中,他提出“计划经济并不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高度集中可能伴随着行政人员的专制,而使个人权利无法得到保障。这些观点现在看来也还是正确的看法。

  他身为犹太人,却对犹太人及犹太文化有着客观的思索。他严正谴责种族歧视和纳粹的种族灭绝政策,深切的为犹太人的遭遇而悲痛,但同时对犹太复国主义保持冷静客观的立场。他所倡导的犹太复国主义更多的是针对犹太民族的精神重建,而非犹太政权国家的重建,他一直以来都在希望中东犹太民族能和周边阿拉伯国家和平相处。在1952年接到以色列政府邀请他担任总统的请求时,他拒绝了。他深知,政坛不是自己的乐园,科学才是。

  他似乎总能在纷繁的乱象中坚持单纯、朴素的真理。的确,“当一种较低的价值正在取代我们的祖先宁愿不惜一切代价加以保护的东西时”,我们需要爱因斯坦式的坚持与单纯。时代需要更多的人的觉醒,以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防止社会内部异化力量的吞噬。

  他充满理性,却又称得上是一位极富感情的诗人,拥有文学家的笔触和艺术家的情感。他在居里夫人的悼念文中不吝热情的讴歌,称“她那人性中的伟大,使我的崇拜之情与日俱增。她的力量,她的意志,她的纯洁,她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她的客观公正,她的坚定不移的判断力——所有这些不易发现的品格都集中在她一人身上”。他的《圣雄甘地》全篇仅二百余字,以六个排比句一气呵成,尤其是最末一句“在未来的时代,可能极少有人相信,这样一个血肉之躯曾在地球上匆匆走过”, 让人读罢意犹未尽。而他在《自画像》一文中的名句:“我孤寂的生活着,年轻时痛苦万分,而在成熟之年却甘之若饴”,更是如拜伦的诗句般经典隽永。

  我深信,伟人如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者,这世上再无几人。倚在槐花香气飘动的窗前,读着这本文集,似乎整个身心都充盈喜悦,那是种关于生命本身的愉悦,单纯而无限趋近本真,如同与心仪的姑娘相恋在这人间四月天——那种感觉完美得值得纪念。

  《爱因斯坦晚年文集》读后感(七):作为知识分子的爱因斯坦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爱因斯坦走下物理学圣坛。他晚年不多的文字,都是从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与道义出发而做的呐喊,不管是关于人类社会的命运还是其他公共事务,爱因斯坦都有许多远远超出其专业领域的意见。

  超国家组织是爱因斯坦晚年谈论比较多的话题之一。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如何避免人类再次遭受战争的蹂躏,爱因斯坦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成立超国家组织。在爱因斯坦看来,这个超国家组织的基本特征是:通过司法仲裁解决国家间的冲突;由宪章赋予世界性政府对进攻性武器唯一的处置权;全部军事力量的非国家化;对于少数人压制大多数人的暴政进行超越主权的干涉;超国家组织掌控原子能等等。在今天看来,尤其是了解联合国运作的举步维艰之后,爱因斯坦的想法可能会让人觉得很天真,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爱因斯坦关注人类命运的良知致敬。

  爱因斯坦不是那种眼高手低的知识分子,他对于建设超国家组织有着清晰的思路。作为建设世界性政府的第一步,爱因斯坦提议,应该在各主要军事强国之间相互检查用于生产进攻性武器的方法与装置,互相交换相关技术与发现,降低不信任感。实现这一步的具体方法,则是不同国家军队军事技术人员的互相交换。

  就连超国家组织宪章的制定,爱因斯坦都有具体而微的考虑:由美国、英国和苏联各派出一人来全权制定。而且,这个制定的过程不一定是非等到三个国家的自由状况都一致的时候进行。宪章由三个起草国同意并接纳后,应当邀请小国家加入。小国家可以不加入,加入与否并不能影响其对于安全状况的感觉。甚至,爱因斯坦对于当时冷战格局逐渐形成的世界局势也有着清醒的认识:“组成一个世界,而不是两个世界”,认为应当由美国发起成立,对包括苏联在内任何非成员国都敞开,任何非成员国都可以在平等的基础上加入进来;即便苏联不愿意加入,也应该邀请其成为观察员,而不要被苏联误解为一个针对社会主义的同盟,“这样一个局部性世界政府不能以一个同盟的身份与世界另一部分发生对抗。”

  除了上述关于超国家组织的理性构思之外,在晚年,爱因斯坦对教育、种族、犹太建国、社会主义等问题,也都有发人深省的呼吁与阐述。比如在教育方面,他提出培养的目标应该是使学生在离开学校的时候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远应该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这种教育理念在今天看来也不过时。

  不能不提及爱因斯坦婉拒担任以色列总统的事迹。无论以色列的政体总统有没有实权,爱因斯坦的婉拒,至少表明爱因斯坦并不是一个贪恋权力的知识分子。对于中国读者,理解这一点恐怕并不容易,“学而优则仕”几千年来一直是读书人的梦想,何况是“伯利玺天德”(编者注:“President”(总统)一词最早的中文译名)。我们且看看爱因斯坦的谢绝辞:“我为我们国家以色列的提议所深深感动了。当然,我在为此悲伤的同时又羞愧难当,因为我不可能接受这个职位。我一辈子都在跟客观事物打交道,我生性缺乏恰当地与人打交道和行政管理的经验与能力。因此,仅此一点我就不是担当如此重任的恰当人选,即使我越来越大的年龄不会影响我的体力。”

  《爱因斯坦晚年文集》读后感(八):少数的天才

  《爱因斯坦晚年文集》这本书中共收辑了爱因斯坦的62篇文章,分为“信念与信仰”、“科学”、“公共事务”、“科学生活”、“伟大人物”、“我的人民”6个部类,时间起迄自1934年至1955年,为爱因斯坦成名以后最后20年的各种著述。

  爱因斯坦无疑是人类历史上光照千秋的科学伟人。但对于人世上绝大多数的凡夫俗子而言,芸芸众生对着爱因斯坦扯上一堆赞美之辞似乎仅仅表达了一种时髦而已。E=mc2的相对论公式在很多场合被演绎为装饰性的符号,乃至在中学教室的墙上宣传画里也屡见不鲜。事实上,爱因斯坦本人不无风趣地说道,据他估计,对相对论感兴趣的牧师多于对相对论感兴趣的物理学家。

  由此可以言及另一个有趣的现象:一般公众往往对爱因斯坦怀有一种持久的迷恋。据说,爱因斯坦从来都不是一个循规蹈矩、寒窗苦读的学子,即便在创立相对论的过程中,他也时常有求于其他数学家的帮助。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他在科学上的建树呢?我想,除了对物理学的敏感、热忱和专注外,与他那科学精神和智慧交相辉映的是一种来自于信仰的美感以及由此衍生的想象与启示。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仿佛是“以一组不期而至的富有想象力的洞见表现出来,一如诗人或作曲家的灵感”(伯特兰•罗素语)。毋庸置疑,这种罕见的想象力向往着崇高的美、神秘的美和最终极的美﹔它仅仅为少数的天才所独有,甚至仅仅发生于天才人物生命中的短短瞬间。

  同时又可以指出,关于爱因斯坦的一切,包括他那纯澈严谨的思辨理性和奇异深邃的想象力显然受益于西方文明的自由主义精神,受益于现代欧洲的教育科研制度。他曾倡言:“同欧洲的人文主义理想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言论自由、某种程度上个人的自由意志、在思想上追求客观性而不仅仅考虑实用性、对精神王国和兴趣领域里不同品味的鼓励”。他还主张,“个人应当有时间和精力去受最好的理智训练并按照他的爱好在学术和艺术领域取得成就”。可以说只有在包容这种人文理想和追求的社会环境中才会诞育爱因斯坦这样的天才人物和他那旷世罕有的伟大建树。

  也正因为如此,爱因斯坦还时时关注着人生、社会和历史的演进。他一生中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目睹或亲历了发生在人类社会中的种种丑恶和灾难。面对市俗政治的各种纷争和冲突,他不遗余力地以虔诚的宗教情感坚持着人道主义立场与良知,不断表达他的热望与真知,在严肃而热情的思考中抨击人类的迷失,并随着文明的发展而颂扬科学的进步。为此,他敬奉的理想是:“一切宗教、艺术和科学都是同一棵树上的不同分支。其目的都是为了让人类的生活趋于高尚,使它从单纯的生理存在中升华,并把个人引向自由”。

  作为一个犹太裔科学家,爱因斯坦将犹太民族历经苦难的精神特征归纳为两点:“首先是关于社会正义的民主理想,辅之以全人类间互助互谅的理想”,其次是“对各种形式的理智追求及精神努力的崇尚”。他还特别指出,“犹太人对智慧上的成就的尊重,营造了一个特别有利于任何可能存在的天才发展的氛围。同时,强烈的批判精神阻止了对任何权威的盲目服从”。从评述犹太民族精神的角度,爱因斯坦借以展示的是他所信奉的终极价值观,即人类文明的核心资源:民主、正义、友爱、互助、求知、进步、创新和形而上的批判精神。虽然爱因斯坦在经济学、社会学方面的某些主张未必可取,但这样的信仰始终贯穿着他的一生,构成了他完整的生命。

  爱因斯坦离我们远去已半个世纪。如今社会里潮流蔚为大观的是:科学昌明与物欲横流携手高歌、与时俱进,诸如对沃伦•巴菲特和比尔•盖茨的顶礼膜拜几近于新世纪最主流的时尚,如此等等。相比之下爱因斯坦及其科学和思想的遗产已很难为五花八门的大众人流所熟知,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失去了烛照人间与时空的光彩,并不意味着这一精神的、文化的、科学的高度相形见绌于任何一种商业成功或奇迹,相反它仍将——并且永远亲近着人类文明已有的灿烂和更多的灿烂。在谈到牛顿、爱因斯坦等物理学家划时代的贡献时,杨振宁先生曾赞叹道:“它们提炼了几个世纪的实验工作和唯象理论的精髓,达到了科学研究的最高境界。它们以极度浓缩的数学语言写出了物理世界的基本结构,可以说它们是造物主的诗篇”。

  假如这样的诗篇至今仍为一些人们所景仰,而你仍然愿意把爱因斯坦看作是一位神话级的天才人物,看作是人类自身的一个奇迹,那么当你仰望头上众星璀璨的天空时,你就会深切地体味到爱因斯坦的自我评述:“我孤寂地活着,年轻时痛苦万分,而在成熟之年里却甘之如饴”。

  这本书成为我个人阅读经历中的一份永久的记忆。我为爱因斯坦光彩异人的科学睿智和庄严神圣的人道主义精神所仰叹,也为他那优美流畅的文笔和隽永平和的情趣而折服。

  《爱因斯坦晚年文集》读后感(九):爱因斯坦既是科学巨匠同时也是散文大师

  据方在庆先生介绍,《爱因斯坦晚年文集》一书是爱因斯坦生前出版的一部非常重要的文献。自出版至今已多次再版,并被译成多国文字。本书共分六部分。涉及到了公共事务、科学、宗教、犹太人、伟大人物等方面。中文本据英文版译出,同时依德文版在最后增加了两篇重要的文章。

  这本书充分也领略到这一点:爱因斯坦是科学巨匠的同时也是罕见的德国散文大师。

  生活在“地球村”时代的我们,应对爱因斯坦在书中提出的“世界政府”的概念感到惊叹,尽管我们不一定完全同意他的分析,但他对世事的洞见却一定会让我们深思。他对人物心理的恰如其分的掌握(如悼念埃伦费斯特的文单章),更让我们惊叹。读他优美而安宁的作品,让我们的灵魂不自觉地得到净化。书中关于科学的部分,更是用明了和通俗的语言写成,非专业人员也一定会从中得益匪浅。

  《爱因斯坦晚年文集》读后感(十):爱因斯坦的文字,余音绕梁也。

  尤其喜欢开篇的“自画像”:“对于一个人自身的存在,何者是有意义的,他自己并不知晓......苦难也罢,甜蜜也罢,都来自外界,而坚毅却来自内部,来自一个人自身的努力......”。文集中有很多太专业性的科学论文我不甚感兴趣,但大多是人文、哲学、社会性的文字,人格的魅力如此强大。对于他的文字,我无法评论,只能静静地读,静静地想,静静地感受。结合《爱因斯坦传》读,也很有意思。

  一如他往常的风格,谦虚而又充满对人类的关怀。里面如科学与宗教,道德的情感对于我们中国人理解为何有些伟大的人相信宗教,有很好的帮助。“难道我们不是一个父亲的孩子”?指得是我们在作为上帝的子民,具有人格的平等。推荐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爱因斯坦晚年文集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