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毫无必要的热情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18-06-17 21:02: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毫无必要的热情读后感精选10篇

  《毫无必要热情》是一本由刘天昭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元,页数:26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毫无必要的热情》读后感(一):都散了吧,精英的自娱自乐

  读了几篇,然后就放下了,因为浪费时间

  她活的优越智商高,平台高,又很早出国,见识的都是高知。所以,就想了解这些高知的生活状态思维方式秘密交易(说到底,高纯度的理性是什么样子),再不济幽微心灵风流韵事……o型血的人读书到底是想要点什么,庸俗的读者。

  可惜都没有,以上这些她当然都知道,但那么聪明,怎么会说。于是,就用疏离来写情绪,而这情绪,令人记恨的,也只是在写自己。对于读者有种隐隐的轻蔑:你就看着好了,反正你也不懂,就算看,我也不会让你看到全部。

  那么,这种文字就是自娱的,对于读者来说,可以在寂寞时候读一两篇,独处的寂寞,她写的真好。但,那不过是偶尔把玩的宋明小品,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舍了也没什么

  《毫无必要的热情》读后感(二):准确是更为稀少痛快

  从来没有一本随笔看得这么累。

  作者写的都是无用之事。其实,连事儿都没有,也没有drama queen和传奇人生。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稀松平常波澜不惊。但“累”并不是因为它太散,而是这散漫表面下,是高密度敏感观察自省

  比如她说:“过去十几年,始于一个疑问:如何生活才算正当。尤其是在中国。这不是兴趣,也不是梦想,我以为这是切的前提,许多时候兴高采烈岔开了,可是没办法忘记。然而生活自己就展开了,攒成越来越大的'真实',什么都像是理所当然。”

  然后末了来了一句:“这些话没法说,太像撒娇。”

  再比如,她说:“总想起在伦敦牛津街的Borders听唱片的事。大耳麦扣住,随便什么碟什么歌儿都是好的,正是要那偶遇。真想随歌摇摆,宣誓自由自在。”

  “宣誓自由自在”,啊,多好。正当你也跟着不由得轻快起来时,她来了一句:“玻璃窗外的街景,轻飘飘像要卷起来。自我感动达到一个强度,几乎可以乱真;”你还来不及觉得扫兴,她又反悔了:“回头想起来才明白,那无突围为的热情是真的。”

  难得看到她肯定自己的热情,觉得欣喜书名都叫《毫无必要的热情》。

  你可能会觉得这是毫无必要的“矫情”,至少是毫无必要的纠结。(特别当你知道她的老公、书里的小曾、前媒体人、现清华副教授曾繁旭像极了吴彦祖。)

  比起鸟儿,她的心绪更像风筝,线在她自己手里,每次飞出去不远,就拉了回来。这一拽,读者也跟着醒来。轻描淡写里充满了峰回路转

  读她的书,你从来不会觉得痛快,但若你也是有个“自省强迫症”的人,只会赞叹她写得准确。

  准确是更为稀少的痛快。

  她的闺蜜刘瑜说:“她花那样少的力气去生活,却花那样多的力气去俯瞰生活,我担心本末倒置,因此错过人生的很多乐趣,又生恐她被自己与上帝之间的奔波累得气喘吁吁。”

  可不是吗。在第三部分日记”里,风筝终于有一刻变成鸟,飞得不急不缓,叫人感动:

  “家里还有几块酱牛肉,我炒了西红柿,下了牛肉,面条做得很香,吐露吐露吃出一身汗。吃完又各自喝了一罐啤酒,真的就是想喝啤酒。像油腻灯光下吃花生米下酒的小老板。入境生情,我跟任何人没有两样。有时候清高孤傲只是幸运,我竟然并不像避免进入这情境,没有年轻时那种竭尽全力恐惧。”

  让我们干杯。

  《毫无必要的热情》读后感(三):宁愿把这本书回归到日常的诗意

  看这本书,其本属于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很多句子写得挺妙没错,这也是我愿挨的原因之一。

  但凑起来装成一本书,未免有点底气太足。

  个人感觉,比起《出神》掉下去些。

  《出神》也是有些妙句子,读完让人期待下一本,这是我会去挨的原因之二。

  《毫无必要的热情》则是读完有点错乱,哦,你们媒体人真会卖书。

  刘天昭的字我是喜欢的,她才华了得,常压着写。

  锦衣夜行。好像生怕过于惊艳,闹出什么动静,吓着人。

  灰色调里常有些句子一闪而过,赶紧划上扛扛,抓住,别溜走了。

  但整本看下来,让人通体不畅。

  到底为什么不畅,又到底说不出来。

  像是老实人吃了亏,张张嘴,半天又只能闭上。

  看了篇评论,是一个叫乔纳森写的。

  一看,吓了一跳。说此书一出就有了历史价值

  就时代,就全球,就中国人意识做了一番论述。

  我想,即便是刘天昭本人看到也会吓一跳吧。

  比起对中国的拷问,对时代的反思

  出于对她的喜欢,我宁愿把这本书回归到日常的诗意。

  也不愿与所谓时代的抽象搅和到一起,好像背后使了多少心机似的。

  或许还是自己的境界太low了,那么我也只能诚恳接受它。

  我眼里的生活就只是生活。

  小趣味也罢,小诗意也罢,小烦恼也罢,

  看到的云,去过的地方,收破烂大叔,秋天的风,

  构成的是对生活的个人观感,是属于自己的日常,

  是超越生活本身的小调子。

  这也是我依然对这本书保持一定程度欣赏的原因。

  出于对阅读尊重,个人推荐看她的诗。

  奇思妙语。

  耐看,耐细看。

  最后,谢谢汪曾祺的《人间草木》,把我从通体不畅出解救出来。

  2015.10.12

  《毫无必要的热情》读后感(四):傍晚时分

  我一直有一个隐秘审美偏好,喜欢阅读那些不以情节取胜,就是完全书写日常生活的书。猎奇是人类本性,看小姨子跟工厂老板跑了这种狗血故事,会很容易看下去,但这种读物犹如方便面,吃之前无比渴望,吃完后又无比厌恶。淡化情节,只是记录生活的书,是最能考验作者功底的,写好非常难,毕竟现在人人都很忙,应付自己的生活已经心力交瘁,哪还有兴趣关注别人的鸡毛蒜皮

  刘天昭果然不是俗类,年纪轻轻就开始如此写作,非但完全写的是情节性、故事性降到最低的日常生活,而且这日常生活比起常人,甚至都要更平静一些。如同这本书的名字,《毫无必要的热情》就是这样的一本灰调子的散文集。

  虽然很残酷,但对于写作者来说,的确是可以分为“有天赋的”和“没天赋的”,跟最终能不能写出好的作品并不具有必然关系。就算缺少天赋,仍然有可能写出优秀的作品,希望读者不要误解我的意思

  但这两者的作品呈现出来的气息确有差别。就我个人来说,阅读散文集我一定会找天赋型作家,你会更想看到一个高手如何心平气和庖丁解牛,你知道这个人是高手,一切都在其掌控之中,你只要安心看下去就可以。非天赋型作家的散文则常常让人担心,犹如看见一个瘦小的人颤颤巍巍的举着块巨石吃力的驾驭着,作为读者,实在是太过担心不知道在哪里作者就要彻底破功,那块巨石便狠狠的砸下来。

  对于散文集,最迷人的就是这股子松弛感。这本《毫无必要的热情》,没有写一桩惊天动地大事,只是写平静的生活:如何寻访亲友,如何出国求学,如何和丈夫一起搭建一个小家,又如何病了……毫无必要,琐碎仿佛没有尽头,却正是我们的生活。

  但刘天昭毕竟是刘天昭,她是极具天赋的作者,这些事幸亏是她来写,才能让人在这零情节、甚至表面上也是零感情的记述中,仍然随处可见一些生花妙语。

  比如写人人都有过的自我挣扎“但是偶尔,能够享受活着……另一些时候,活着是件怪事,怎么都不能自圆其说,不能和谐,不能自在。我是我自己的异物,或者污秽。逃不出去,也剔不干净。只剩下承受,算是尊严。谁让我无法化身星辰。”

  寥寥数语,就让人对这种自我挣扎感同身受。人类悲观源头之一是人从来不能决定自己的出生,只能接受。而人间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各种奇形怪状事情,它们冲击着每一颗敏感的心灵,只要是能坚持对自己保持诚实的人,恐怕都会有体会到人生的荒谬感的时候,这种微妙的感觉在刘天昭这里被精准表达为“我是我自己的异物”,读到这句我只觉寒气逼人,汗毛倒竖,觉得作者怎么能做到如此的精确程度,才华深不可测,犹如举着一把手术刀,行刀严丝合缝,”杀人不见血”。那能怎么样呢,“只剩下承受,算是尊严”,异物感已经很强了,与自己和谐相处宣告失败,只能负重前行,继续挣扎着。最后一声叹息”谁让我无法化身星辰”,则让人感慨自由对于人类,终究还是可望而不可及

  《毫无必要的热情》没有写任何事,这是它最迷人的地方。人对于故事的喜好变化很快,有可能今天觉得精彩的故事,明天就绝不想再翻开。可是《毫无必要的热情》不是这样的书,你可以永远看下去,可以翻开任何一页开始看起,她能永远待在你的床头陪伴你每个辗转反侧丢失睡眠的夜晚,打开小灯读一段,只有作者才华横溢又懂收敛的书,才能这样耐读。如果说故事性、冲击性强的书是正午时分,那么《毫无必要的热情》就已经到了傍晚时分。天色还没有黑透,还没有那么绝望。可也过了最炙热明亮的时候,天色暧昧的似暝非暝,阳光停止,色彩退去,一切都变成灰蒙蒙的。大多数人在这个时候开始走上归家的路,各怀心事雾气蒙蒙,刘天昭不知道站在哪个天台上,默默记录下了这一切,眼眸凝视处,有了这本《毫无必要的热情》。

  傍晚时分,暮色沉沉。一个人在广阔世间生活的情景大概就是这样。

  《毫无必要的热情》读后感(五):作为旁观者的刘天昭

  说实话,最近几年我已经很少读一些当代作家的散文随笔作品了。这么做,倒也有看上去颇为合理解释:自从博客时代到来后,作家们出版的散文随笔作品大多是个人的博客文集,而这类博客文章写作的内容不是生活的流水账记录,就是出席某个论坛演讲稿,其作为文学作品的价值不免就会大打折扣。倘若不是作者的忠实粉丝普通读者有必要为这样的博客文集买单吗?

  当然,我倒并非反对作家或出版商不能将博客文字做成图书。只是太多的作者缺少一种在网络时代写作应该秉持的自控力,这种自控力往小了说,是对自身文字风格缺少一种内在的坚持,同时将网络写作的标准看得也很低;往大了说,则是对读者的一种不尊重。

  机缘巧合,朋友推荐刘天昭散文新作《毫无必要的热情》,这里面也有我所言的一些“博客文字”吧,奇怪我竟一口气读完。在这之前,我只读过刘瑜为刘天昭上一本书《出神》写过的一篇评论,对作者个人经历、生活背景我是一无所知。但拿起书来,旋即被刘天昭的文字中散发出的强烈魅力所吸引。

  这本书算得上是一本“杂集”,散文、诗歌、日记三部分构成,虽说是三种题材的文字,却有一股气质鲜明的文风统御全书,它不是家庭主妇的甜腻生活百科纪录,而是一个刻意避开人群独行者在茫茫道路上的孤独呓语。

  刘天昭的文字灵动幽默,我猜,她生活中如果跟朋友开玩笑的话,想必是那种自己不会嘻嘻哈哈,却让周围朋友乐得前仰后合的人。在散文《看不见的安阿伯》中,她叙述自己有次在国外进到一家二手书店,翻阅到著名画家董其昌的一本画册。董的作品,她了解不多,深感羞愧。等她走出书店的时候,“我想象如果是陈丹青,刚才也许就是几要落泪的时刻”。这样颇有生活气息的想象情境、没有恶意调侃在全书中俯拾即是不动声色恰到好处

  刘天昭也文艺,只是当她处于文艺时刻时,却不像一般的文艺女青年那样奋不顾身全情投入。她总是适当地与过分文艺的生活保持着距离,如一个生活的旁观者。没有轰轰烈烈激情澎湃,可也多出了一份清醒认知

  你喜不喜欢一个作家的作品,看看他(她)喜欢的那些作家和你重合度如何。长期以来,阅读某位从未接触过的作家作品时,我总是奉行以上的阅读原则。在这本书中,刘天昭在日记部分多次谈到过阅读,她说她不喜欢钱钟书,讨厌那些“机巧的刻薄”。而对于鲁迅和张爱玲的“刻薄”却充满好感,“他们的刻薄里有人情,钱钟书的刻薄里只有智力快意”。刘天昭的这段犀利的短评,让我立刻对她的阅读品位充满好感。还在上学读书的时候,我不喜欢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宏大叙事,嫌其臃肿拖沓,枝蔓太多,哪里有钱钟书《围城》里的机警和讽刺来的绝妙?及至在社会摸爬滚打几年,才慢慢体会到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流露出的悲悯情怀,而这也正是钱钟书、李敖式的快意文字所不及的。

  刘天昭也记录生活中的流水账,只是在阅读她的文字时,你会强烈感知到,这些文字绝不是那种在键盘上“信笔拈来”的,她真的是在用一种高度节制审慎的文字,来叙述一种众生无法逃离的生活。她不是盲目的乐观者,却也绝非内心灰暗绝望的代言人,那种非黑即白式的调子永远不会出现在刘天昭的内心感受里。

  在网络上查阅资料得知,刘天昭几年前在南方都市报任职,执笔社评写作。众所周知,所有的社评都是理中客文风,于是自然想到她真是进可做公共知识分子,退可做才情女作家的。这一点也像她的朋友刘瑜,不过刘瑜的文风热情平实,深入浅出,晓畅通达,而刘天昭的文字则更洗练、优雅而深沉。

  《毫无必要的热情》读后感(六):与文字洁癖患者碰杯

  薄薄的小册子,看了很久,因为生气——准确、留白、绝不铺陈,有不给人后路的敏锐,不知道杀死了自己多少回。

  只是这样已足够沮丧,没想到她还如此坦诚。

  “我可真是长期自欺得很好呢,到积重难返的程度。也只是知道这扇门是虚掩的,没有推,惶恐失落了一个下午,就混过去了。 ”这样直接的剖白,我只敢想,不敢写。总觉得正当的写作应该克制,事情讲好是本分,这之上要么提供思想、要么引发共鸣,作者要藏起来,没有声音最好,自我容易沉溺。

  但天昭的不藏却更有力量——原来她也是这么想的,原来我不是一个人,原来可以坦然接受自己无趣。于是生出勇气。

  比起情节起伏,我向来偏爱人物性格、处境选择,不论什么文体,最后打动我的都是文字背后的作者本人(这点和天昭一样),哪怕感觉多是意淫也觉得好,是私密的阅读乐趣。这些年渐渐觉得,可能只有“自我”的写作最正当,不怕曲解夸大,没有道德困境,否则就是大量功课、小心谨慎,毕竟要讲别人的事。这里的“自我”不是围绕写作者的自传体回忆,而是从“自我”生发出去,自己的情感、偏好、价值判断、对世界的关心,不要妄图“无我”了,自我的边界在哪儿就到哪儿,不满意慢慢扩展就是,要对自己诚实。总之不能刻意,创作、为人都是。至少天昭是这样,即便有些地方沉溺了,但因她的自我冷洁,教人无法厌恶。

  或许,小说写作里这种心理剖白也更重要。生活已足够魔幻,故事里就不需要一波三折的桥段了,反而是不同处境截面里看看别人的选择反应,或许更有启发。

  不持这种美学的人可能会感到太过琐碎了,只是敏感。但对我而言,从视角到表达,都心有戚戚。

  《毫无必要的热情》读后感(七):精心炮制给1%的人的非处方良药,另外99%也可放心服用,无毒无副作用,只是感觉不到效果而已。

  头一次这样不在乎情节得读完一本书,也是头一次如此慢得,每一面都能找到"哇我就是这么想的她怎么能写得这么妙来来来拿笔画下来错过了可能得后悔一辈子"的语句。

  那些意识流的文字,我通常是读不进去的,但这次不知为何,每段都有能这么贴合心意能去看懂去感知的心思。可能早一年读这本书都完全不会像现在这么深刻 (书是我一年前在文化市场上因为书皮好看设计得不凡而买的,一直没看,幸亏一直没看)。已经超过静下心来看看书的境界了,这么清冷的文字我却读得火热。

  可能是经历、性格和心思跟她有一点点相像,所以她的文字让我格外感到共鸣。说不清为什么,但感觉哇原来不止我一个人这个样啊哇原来这世界上真的存在陌不相识的知己。

  这些像是口味独特的秘制鸡汤,99%的人喝了觉得像盐水,1%的人喝了那是良药。

  现代社会不断地在提倡做自己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做一个有生命力有性格的人,然而结果还是得不到大部分人的尊重和理解,更不要说认可。我不敢说理解作者的境遇,但我期待着活出她的不俗和坦荡。

  再翻开一页,又有人陪我走一段路,真好。

  《毫无必要的热情》读后感(八):跳动的火苗皆是凝滞之光

  看过刘天昭以前的随笔集《出神》,封面是张黑白照片,一个小男孩蹲在地上,眼睛睁得很大,俯身仰望。眼神里似乎在渴求着什么,又像犯了错的小朋友,在跟大人认错,或者他只是在闲暇中开个小差而已。照片上方,是印刷体的“出神”二字,看了那些散漫的思绪,日常的唠叨,才能理解作者的出神之妙。

  这本文集,叫《毫无必要的热情》,懂她的读者暗笑,这种晦涩的句子,便是刘天昭式的书名。翻开书后,那些熟悉的字符跳动起来:遇见金发碧眼的小姑娘想拉人家一下手,却又收回来,“大概是人际关系太稀疏,一丝一粒都看得过分清楚”;汽车驶进黑夜的辽阔之地,“诗意是笼罩性的存在,简直有窒息之感”;她与旧友在大楼里茶叙,夜色深沉,影子映在窗上,显得孤寒,“人在广阔的世间交几个朋友的情形,可能就是这样。”刘天昭的视角独特,不急不躁,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对抗生活中的黯淡与萧瑟,这些热情看上去毫无必要,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体会生活的全新视角。

  读这本书时,城市被阴霾包围。下午三四点钟,一切显得慵懒和毫无生气。窗外是一幢幢高楼大厦,冰冷匮乏,远处机关广场的旗帜也不像宣传惯用语里写得轻舞飘扬,只是耷拉在旗杆上。路上行人不多,一辆辆汽车飞驰而过,与建筑群们构成冷漠的城市场景。小学里已经放学,长辈们搀着孩子踱起小步,可能是城市中为数不多的让人兴奋的时刻。

  这让我想起刘天昭在书里写到的安阿伯往事。在学校里上学,她看见学院坚实的建筑,显示出其强大的秩序,有一种奇异的徒劳之感。看望远房亲戚,坐了二十站的地铁,破旧的列车有工业时代遗风,在黑暗的隧道里叮叮咣咣,她说这像是来自历史深处的自信心,令人嫉妒。春假期间与恋人出游,在纽约帝国大厦里俯瞰整个城市,灯火繁盛,文明炫耀。在安阿伯的时候是冬季,一个人来到陌生的城市,作者想用不在乎的方式去抵抗这种疏离感,却因为要抓紧时间访学不得不快速融入新的生活与环境。为什么要来此地?也许只是为了脱轨,失重,真空,“始于一个疑问:如何生活才算正当。”

  全书分为三章,第一部分是刘天昭在《人物》杂志一年的专栏,取名直截了当,叫“在安阿伯”,据说读者回馈是截然两分,喜欢的喜欢得不行,买杂志就为这一篇,忽略的就当没看过——我是中间的那部分,因了刘天昭的名去买杂志,然后跟着去网络上追专栏,看着看着,有种迷离之感,哦,原来生活也可以这么写,又顿感亲切,想着无论是在安阿伯,在望京,在浦东,抑或是在吉林的乾安县(作者老家),生活都是无时无刻的持续上演。第二部分是诗歌,刘天昭十分珍视,因为完全真实,自然而然。无论是恋人打球还是看NBA,买油麦菜或是看韩剧,作者感到生命充沛,于是高兴极了!第三部分是日记,生活中的琐屑,微风中的絮语,刘天昭总是不会端着,她不厌其烦地跟你坦露自己的生活,平淡自然,细腻入微。

  初次阅读刘天昭,可能会产生不适应感,认为作者的情绪低迷,迹简意淡。深入后便觉得进入一个新的叙述语境,作者哪里是意志低沉,她太熟悉生活的各种场景,用玲珑的语言讲给你听,散步踏上陌生的小路,逛书店时买英文版《杜甫诗集》作友人礼物,人生飘忽不定,在多个城市之间辗转,这分明是最普通生活的片段。只是刘天昭不以为意,认为这是生活的恣意与闲笔,她太热爱生活,用心去感受着生活的每一处善意与痛楚,轻飘与恣肆,那么,浮生之后,便是无可抓取的自在,也配得上这毫无必要的热情。

  李海鹏给刘天昭写序,说她是旷野里燃烧的火苗,但是只有那些变成漫天大火的火苗才有意义。刘天昭在静静地烧,那些闪动的火苗,它们是美的,她们在风中跳动,并且凝滞,发散出漂亮的光芒。

  《毫无必要的热情》读后感(九):险途人生 我们骄傲前行

  “是一条多么危险的窄路里,我驱使自己在那上面旅行”

  知道刘天昭是因为看刘瑜的《观念的水位》 ,她评价天昭的写作是向下潜沉,通过文字给一个个貌似无意义的事物做人工呼吸,企图唤起它们的温度和心跳。后来就在京东下单了,同时到的有好几本书,但一下子就被《毫无必要的热情》的封面给吸引住了,茫然无际的绿色,是坐飞机时最喜欢看的风景,绿色中孕育着什么,包含着什么?

  《毫无必要的热情》是一本书集,收集了刘天昭2011年—2014年间所写的文章,有随笔有日记更有不循常规的诗作,记录了其辗转美国安阿伯、北京、长春、广州等地的生活。刘天昭的文字表面上看着冷冰冰,初读会惊异于一个女人的这么干脆利落的文字风格,读到深处,又会被文字下面潜伏的对人的热情真诚所深深打动。

  其中收录的一篇随笔“险途”让我感触至深

  险途是讲了三个女人的经历,以叔美的经历为主线,还有天昭同学以及同学的朋友的经历,说实话第一次读,也没觉得什么,后来读到结尾处,突然被一句话打动“不,我们年轻时走的不是弯路”,当时有种瞬间流泪的冲动,后来就把这篇文章看了一遍,又看了一遍,才发现天昭所要表达的,潜藏在文字下的东西是那么平静,又是那么骄傲。

  叔美是天昭伦敦读书时的同学,台湾人,一直都很喜欢文艺,台湾男朋友也是玩吉他的,叔美的毕业论文也是写的地下文艺,“她毕业又待半年才回台湾,工作恋爱都像临时的。忍受漂浮感,不妥协自欺,叔美是比谁都更有勇气有坚持”。

  “她终于承认自己照片拍的好——心里有一件事是踏实的,未来好像就清晰一点”。后来叔美在美国夏令营认识了凯文,两年后终于考到了波士顿读艺术系,而凯文在几个月之后就查出了癌症。叔美一直与凯文生活在一起,虽然家人极力反对,因为凯文已经五十岁了,而且没有固定的工作。凯文是个让人容易依赖的人,平静坦然,不挣扎。

  临走前,叔美和天昭一起吃饭,谈到凯文住院,她独自回家,也会觉得真的撑不住,后来叔美说“不过也真的没什么可以抱怨的”,生活的压力很大,追求艺术的心思也不想动摇,“终于说到以后,想去考在医院做翻译的资格,或者做按摩师,全职工作就无法做艺术,艺术当然不赚钱。我像是放了心,又有点替她骄傲——她绝不会放弃。

  另一位女性是天昭的中学同学,独自在波士顿生活,离异,儿子在国内。“同学十分欢乐,讲前夫的狗血故事都咯咯咯笑不停,像个婴幼儿”“那天分别,她站在老四川门口目送我们过马路,下午的阳光斜落在浅粉色大衣上,清浅一页甜美,与命运违和”,天昭从不明确写出她们仍然积极乐观的生活这种话语,她只是描述场景,她只是冷静的写,但你分明能在这些文字中看到积极的力量,看到她对人的爱。

  第三位女性是同学的朋友,来自上海,生物博士后,“有过一次短暂的似乎毫不可惜的婚姻”,“同学讲起她,她似乎总要打断纠正,说一句又放弃不讲,表明三言两语说不清,那心情里有种骄傲,我的人生不止于此”

  很喜欢刘天昭的文字运用和写法,同样的事情,换成一个情感作家来写,可能就平铺直叙一泻千里了,顺便还带些点名带字的比如“她不屈服啊,依然乐观的生活着啊”之类的,但表达同样的意思,天昭写的就要隐秘许多,她从不直接明确的表达情感,她只是去写,去写场景,只有静下心来,才能感觉的文字地下潜藏的浓密的情感,这种情感,不矫揉,不做作,不自怜,不自卑,甚至还有一些些骄傲。

  她之所以能写出这样的文字,因为她恰恰就是这样的人,作家的文字是对作家的生活态度的反映,虽然这种反映有时候隐藏的比较深,同样,读者会跟作家有共鸣,也是因为曾经有过同样的情感经历,在那是那刻,那个情感是那样相同,让人觉得不再那么孤独。

  书摘

  叔美思念男朋友的描写:“深夜小路上,乐器店橱窗亮着灯,叔美贴到玻璃上去看,我站在路对面等她。

  友谊与其他一切一样,有一个尽头的地方令人失望,可是能到这里就值得感激

  有时候想起来,心里攥成一团

  这旁观者的不甘心,对叔美是一种迫害,哪有谁的处境命运禁得起同情

  对生活深处平静的触摸,是年轻时不能体悟的,好吧,一切都是值得的

  过度缜密的体贴里有一股强烈的意志

  坚决反抗人类文明对个人的压迫

  “被遗忘的人独自骄傲地生活,绝不让自己变得可怜。

  《毫无必要的热情》读后感(十):一碗没有放盐的宇宙

  我向来是不爱读散文的。就像平日里吃惯炸鸡甜甜圈的人,开始吃一棵蔬菜配凉白开。这年头谁都能写个散文,却大多是套餐里的鸡汤,一水的咸腻。

  贾平凹说,散文是写给自己看的。散文更像是自言自语,也是生活琐碎的照映。华丽如张爱玲的散文,炫目,馋人,有着世俗小资小乐。质朴如村上春树的散文,有趣好读,是脑洞之日常。可是初读刘天昭,我却有些不习惯。

  嗯,怎么会有人这样写字?像冬夜,像枯秋,又冷淡又优雅,李海鹏说这是“高级灰”,感觉是复杂难摸的,但她却能捕捉到一片不曾开发的字眼,用清冷的笔调,疏淡几笔勾勒出魂魄来。不写实,乃是写意,却极准确的,若放在唐宋,那叫“炼字”。如刘瑜说的,她给一个个貌似毫无意义的事物做人工呼吸,企图唤起它们的心跳和温度。

  刘天昭早年给《南都》写社论,清华大学建筑系出身,克制冷静的文字符合她的理科生属性。谈及回忆的书写,她在书中这么说的:“记忆是这样轻柔的东西,非要点了卤水才能成形,从此也就毁了。”她偏不点那卤水,像意识流电影,没有旁白解释,没有特效渲染,只是把那一帧一帧的故事剪碎、缝补、粘结。她写故乡、恋人、友人,并无直接的情绪,你却懂她,平静之下涌动的共鸣,像是隐藏的器官,隐隐作痛。

  不放盐的汤,原本却也是好喝的。

  (原文载于《女报》)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毫无必要的热情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