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办法"学Python》是一本由肖 (Zed A.Shaw)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9.00,页数:24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笨办法"学Python》读后感(一):别具一格的入门书,来点总结和勘误
1、总结
评分:★★★★☆
花了大半个月,断断续续的把这本书看完了。平心而论,这本书还是不错的,写法别具一格,但是Python入门的话仅仅靠这一本书是不够的,最好能配上搜索引擎和类似于《C++ Primer》那样字典类的书籍,因为LPTHW很少讲解一个具体的函数是什么样的,对于列表和字典讲解的也很少。我觉得要是能配上一本知识体系比较全的书可能更加容易的学习,我使用的是《Python核心编程》,也有人推荐《Python基础教程》,但是我觉得差不了多少,都是用来查阅的,而不是遍历的。配合着别的书,看完了LPTHW就可以自己做一些事情了,比如自己写一个网站,自己编一个小游戏都行,网上有人推荐过一条很不错方向:Python + flask及其源码剖析,学起来简单,适合已经毕业但是想转行的人员,据说坚持四个月,就能跳槽了。笔者其实对Web编程也很感兴趣,但是因为时间太紧了,只能放一放,剩下的一年时间里面要一边做毕设,一边学习数据结构和算法。不过不管你选择的是什么方向,都要记住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要不然看过的东西很快就会忘记。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2、勘误
版次:2014年11月第1版
印刷时间:2015年5月北京第3次印刷
字典括号问题比较严重,多处把大括号都写成了中括号,下面是是括号印错的地方:
age 114, Line 2, 8, 11, 15
age 144, Line 3, 9
age 161, Line 6, 17
age 167, “game.py” 的Line 6 ,“ex47_tests.py”的Line 10, 17, 26, 27, 28
age 195, Line 19
age 161, Line 6, 17
age 201, Line 105, 108, 112, 115, 117, 120, 122, 126
age 202, Line 9, 16, 25, 26, 27
age 74, “常见问题回答“第2 个问题,“import ex15”应为"import ex25”
age 122, “附加练习”第2题,“然后再类里”应为“然后在类里”
age 167, “编写测试用例”中的第4点,“删除所有的*.py文件”应为“删除所有的*.pyc文件”
age 179, “药调用的函数”应改为“要调用的函数”
age 181, urls中的“index”中的 i 应该大写,相应的下面的类名也应该大写。后面的章节此处的i就是大写
缩进问题:
age 126, Line 49~57应该都缩进一格
age 141, Line 18~24, Line 27~33应该都缩进一格
age 172, 代码块右上角的“ex48.py”应为“lexicon_tests.py”
age 177, 代码块右上角的“ex49.py”应为“parser.py”
age 181, 代码块右上角的“ex50.py”应为“app.py”
欢迎访问我的博客,大家一起学习http://blog.csdn.net/xuelabizp
《"笨办法"学Python》读后感(二):笨方法学 Python vs. 笨方法学写作
《笨方法学 Python》叫《笨方法练 Python》更准确。
古时的「学」有效法、模仿的意思,模仿就照着去做,一定要行动,不行动就算学,孔子曰「学而时习之」的意思就是说模仿行动后就要练习,反复练习才能增进技能。这样要注意,「习」的意思不是复习,而是练习。 现在「学」的意思变化了,变成了读书,读完书,学习理论才学算学。小时候老师说,你要学东西,并不是叫你去练字写作文而是叫你背文章,家长叫你去学东西,不是叫你去菜市场做算术题,而是记公式。
学习,本来意思是行动行动再行动,而不是读书读书再读书。
再回到《笨方法学 Python》这本书的书名,「笨方法」是说对了,但「学」字按照今人的理解可能有误导,更准确的是「练」,这本书一共 52 节,一节一个练习,有题目有答案,叫你一字不差的敲下来,你表面看这种方法笨吧,只需要模仿复制即可,但事实上很多人做不到,于是就想着有一本轻薄神秘小书,高人费尽七十年心血写就,里面藏七天就可让你成为高手的秘籍。这样的小书市场有没有卖?当然有,五块钱一斤,但如此练成的高手有没有?不好意思,一个都没有。
我看《笨方法学 Python》,除了学习编程,还有另一个想法:我想写一本《笨方法学写作》,不知道怎么写,就只能学,就从这本《笨方法学 Python》开始,先作为 100% 纯新手按照《笨方法学 Python》的练习原原本本练习一遍,感知难度变化,同时记录每次学习新知识领域的心态变化,最后回顾记录,模仿写出这本《笨方法学写作》。
所以,我可以很坦白地讲,《笨方法学写作》就是《笨方法学 Python》的模仿之作。模仿并没有什么可耻,好东西就学,学得到就是自己的。
在这篇文章,我已经尽量删去与Python 相关的术语,力图将此变成一篇学习卡片写作相关的教程,所以请放心阅读。
自 2017 年 9 月 8 日开始练习,至 2017 年 10 月 19 日,每天敲一两节练习,历时 41 天,敲练与记录心得同时完成,再花一天修订,刚刚是 42 天。我正按此书为蓝本写《笨方法学写作》,地址是 https://cnfeat.gitbooks.io/learnwritingthehardway/content/
这本小书的目的是让学习卡片写作技能。书名叫笨方法,但书中使用的教学原理及练习题目并不笨,笨方法是指书中的练习方式,因为此书以习题为中心,你不能靠速成的阅读来学习写作,而能通过长时间的写作练习来学会写作。写作,是写作者的必经之路。
本书特点:
注重实践。主张学即是练,练即是学,不要问怎么开始学,先练了再说,练了再问。 注重最小行动。主张「日日不断,拱卒之功,不紧不慢,不疾而速」去做一件事。每天都要做的意思是,不能说今天忙把功课放到明天,也不能说今天比较闲,把明天的工作先做了,一定要每天做,每天做到哪里就是哪里,忠实自己,对得起良知。
本书结构
由 52 个习题构成,每个习题格式基本一致:目标技能、习题布置、优秀示范和加分题目。
你需要做的是
本书只有一个提醒:坚持练习。万事开头难,但相信我,只要开始练,一切困难都会变得容易。学习任何知识都要付出时间练习,今天开始,给自己一段固定写卡片的时间吧,先行动起来,做完再说。开始了就不要放弃,你可以想象这是一段锻炼自己的坚持心智旅程,坚持是可贵的品质,获得这种品质是值得骄傲的事情。
写此书,我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始终为写作新手服务;二是以道侍君,不可则止。如果你觉得此书是模仿拙劣之作,狗尾续貂不可学,那就不学,我也懒得解释,只能说你可能不属于我认为的写作新手,你可以继续找那种 7 天教你写 10W+ 的教程看。
没有什么技能是不能通过练习获得的,在练习写作过程中。你可能会陆续收到各种写作高手给你的建议,你可以在印象笔记建立一个「写作建议」的笔记本,将所有你听到看到的写作建议都放到那里收藏着,然后继续练习,一边练习,一边写练习感想,直到完成书中所有练习,你再回头看那些别人的「写作建议」,你会发现,那只不过你练习感想的另一种重复。
笨方法学写作,无非就是想告诉,别人告诉你的都不算自己的,自己做过的才算是自己的。
不要害怕,一个一个文字写下来,你的勇气就充盈起来了,原来你以为很复杂的东西,其实可以手把手地教。 你可以在简书「笨方法学写作」专题投稿你的作品,标题按习题序号命名,普通习题格式为「笨方法学写作01:我的文章标题」,加分题格式为「笨方法学写作01加分题」,这样每个人看到同样的前缀标题就可以对号入座,对比同样题目下彼此文章或习作的不同,相互学习。
相信学生有动手的能力,教会了一个步骤之后,之后不再赘述,不懂可以自己搜寻答案。
你的问题也是别人的问题,不妨去找寻别人的答案。
但没有参考答案,这些答案需要自己在社区寻找。其实对比别人的想法也是找到同好的过程。
勉强可读懂题目和答案,但需要回顾以往知识点和加分题。加分题可能不会做,但没关系,看别人的答案还可以继续,千万不要卡住就好。记住要写下所有的疑惑,这些疑惑可能会随着练习的深入而解开。
此时你的知识已经可以在网上帮助解答一部分人的疑惑。因为你肯定不是第一遇到这个问题的人,也不是最后一个,所以,将你的理解分享出去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例题都是一张张的卡片组合,部分可以看懂,但出现疑问,不得不回头看以往的解释,不过看了半个小时依然看不明白,没有办法,一边敲一边跳过去吧,看看后面是否有更好的实际。这就有点不求甚解却真切笃行的意思了——果然,第一天理解不了的东西,第二天一大早醒来就突然开窍懂了。是的,可能是精神的问题,也有可能是问题还在你的后台运行。
一开始要快速搭建好框架,想到后续可能出现的问题,然后才基础上添加一砖一瓦,将你想象中的图纸逐步变成现实。
列出一张你学过的所有知识点关键字,先尝试回忆出定义,写下来,不懂的再在网络上搜查答案。这个步骤很笨,但很重要,一定要做。我说过的,做过的,才算是自己的。
利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阅读别人的文章
这些讲解或许第一次看不懂,做完习题也看不懂,不妨到做完整本书的习题再来看一看,要相信自己。学习的畏惧往往都是自己给的,开始做了,那又不一样了。如果不懂,一定要标记,反正这个知识点你要重看一次的。
依然是看不懂,挑战舒适区,但不要紧,继续一个字一个字地敲, 敲完你就知道了。依然还是喜欢自己通过实践搞懂的东西呀,以后要学任何知识,还是极其希望以实践带动理论,当然,自己写的教程也必须是这样。
但其实如果你熟悉各个代码的组块,核心信息也就那么几个,不要急,慢慢敲,敲下来,慢慢看,看不懂,看别人的理解。学习也就是那么一回事,所有代码都会变成你的专家组块。
发现另一个版本的《笨方法学Python》里面有不同的注解,全部学习完之后可以回头再看看这个版本的解释。
对上一道难题的程式演变,此时的习题难度忽然变得陡峭起来,稍微会有点不知所措,在网络也找不到相应的答案教程,嗯,其实对于新手还是挺难的,他日完全学会再回头过来看看这些习题,再做一做可能会有更深的理解。已经做到了 42 题,也就不怕继续前行了,你已经走到的人迹罕至之地,这里的风景特别美。
编程最好的实践就是制作一个项目,不管这个项目过程如何,你的目标就是先完成,再完美。为达成目标,你可以在网络搜索,可以请求帮助……总之使用你能想到的方法去完成——这都是你能力的证明。
如果对应到写作,你的任务就是开始写一本书的目录,尽可能参考市场最佳实践——畅销书,先写下目录卡片,再调整,再完善,最后再给师友给予建议。
到这个时候,你最好加入一个实践共同体或者一个师傅,you are not alone。
笨方法其实就是认知学徒制的编程实践,前 4/5 是师傅带着学徒一起学习讲解,有反馈有指导,师傅在此阶段不灌输、不评价,核心是守,让学徒一个字一个字复制师傅的代码。到后面的 1/5 阶段,师傅帮助学徒设定目标,让学徒自行操作,不再教书本知识,而是以真实目标任务带动实践,间中给予原则或操作风格的正确指导,例如:
让你写的文本之间预留空白,营造呼吸感,舒服的文本才是好文本。 让你写的文本可以朗读,朗读可以让你思维与阅读速度一同降下来,同时并发现文本的可改进之处。 发现你喜欢的文本风格,不妨刻意模仿,直至找到自己的风格为止。 写代码遵从墨菲定律,一旦感觉一段代码需要注释,就要写注释,一定要写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写,短小精悍,就像是泰山上的诗句石刻一样。
重点解读的是你在之前为减轻认知负荷而不愿意解释给别人的概念。 使用隐喻、例子和习题让人明白你在说什么,但注意,解释是要让问题变得更简单,而不是更复杂。
为组建项目搭建脚手架,但是这个脚手架需要你自己去搭,师傅只告诉你搭建的方法,师傅的作用是指导,不是帮你动手。 注意分清重点,先做重点且难的部分,后面简单且可用搜索引擎可以搞掂的事情,师傅就可以不参与了。 项目演示很「酷」,但搭建项目的过程会很「烦」,因为建立好的基础总是需要好长好长的时间,就像是你每天早上五六起床反复敲代码般寂静。前路漫漫,习惯就好。
在师傅的协助下做小项目,师傅在实践中解释知识的工作原理,同时教学徒如何教——教自己与教别人。
学习也会无趣,有时你需要面对冗长枯燥的清单,也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啃下去,当然你也要为解决某个问题快速学习,懂得使用最小成本法则搜索到答案。创作并非单纯的创造,创作也是学习。
这个项目可能需要一个礼拜或者一个月才能完成,最好是有日日不断之功,每天写一点点,间中可能会遇上各种的问题,遇到暂时搞不明白可以先略过,因为这个项目仅仅是你学习的开始,日后你会阅读大量的书籍、论文和攻略,发现其他人对这个问题的描述,自然清晰明朗,所以不要怕,日日不断之功会为你积累自信。 学习任何东西都需要投入时间,所有人学习任意一方面知识之前都是笨人,使用笨功夫才是适合新手的平常方法,不要以为看几本畅销的速成方法书即可,你需要知道这些书往往是那些特殊的人写的,正因为他们特殊,才有出书的价值。
可怕的是人往往不相信这一套功夫,以为自己也是特殊的,就一直问,我都已经使用了你的方法,怎么还没成功?相信我吧,你我都是平常人,耐心做好自己,耐心学习,好事自然会来。
我学习写作、认知科学、阳明心学、编程,也并不是想赚更多的钱,学习本身就是学习最好的奖赏,我学写作是想让自己更清晰思考,学认知科学是要做事更麻利,学阳明心学是想按良知做事,编程是想拓展认知边界……遗憾的是,以上任意一门知识目前都还不能成为我的职业,但如果你是医生,也会一点写作;你是产品经理,也懂一点认知科学;你是交警,也略知阳明心学;你是公务员,也会一些编程……那你就跟其他同事区别开来,这种「额外」的知识会让你获得尊重与自信,成为你赢得各种机会的秘密武器。
不过你仍需记住,成就是学习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好好学习,好运气自然会来。
未来此文章将在《笨方法学写作》 Gitbook 更新:https://cnfeat.gitbooks.io/learnwritingthehardway/content/
《"笨办法"学Python》读后感(三):关于“笨办法”学 Python 的后记
“笨办法”的后记是这样写的。
你已经完成了这本书而且打算继续编程。也许这会成为你的一门职业,也许你只是作为业余爱好玩玩。无论如何,你都需要一些建议以保证你在正确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并且让这项新的爱好为你带来最大程度的享受。
我从事编程已经太长时间,长到对我来说编程已经是非常乏味的事情了。我写这本书的时候,已经懂得大约 20 种编程语言,而且可以在大约一天或者一个星期内学会一门编程语言(取决于这门语言有多古怪)。现在对我来说编程这件事情已经很无聊,已经谈不上什么兴趣了。当然这不是说编程本身是一件无聊的事情,也不是说你以后也一定会这样觉得,这只是我个人在当前的感觉而已。
在这么久的旅程下来我的体会是:编程语言这东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用这些语言做的事情。事实上我一直知道这一点,不过以前我会周期性地被各种编程语言分神而忘记了这一点。现在我是永远不会忘记这一点了,你也不应该忘记这一点。
你学到和用到的编程语言并不重要。不要被围绕某一种语言的宗教把你扯进去,这只会让你忘掉了语言的真正目的,也就是作为你的工具来实现有趣的事情。
编程作为一项智力活动,是唯一一种能让你创建交互式艺术的艺术形式。你可以创建项目让别人使用,而且你可以间接地和使用者沟通。没有其他的艺术形式能做到如此程度的交互性。电影领着观众走向一个方向,绘画是不会动的。而代码却是双向互动的。
编程作为一项职业只是一般般有趣而已。编程可能是一份好工作,但如果你想赚更多的钱而且过得更快乐,你其实开一间快餐分店就可以了。你最好的选择是将你的编程技术作为你其他职业的秘密武器。
技术公司里边会编程的人多到一毛钱一打,根本得不到什么尊敬。而在生物学、医药学、政府部门、社会学、物理学、数学等行业领域从事编程的人就能得到足够的尊敬,而且你可以使用这项技能在这些领域做出令人惊异的成就。
当然,所有的这些建议都是没啥意义的。如果你跟着这本书学习写软件而且觉得很喜欢这件事情的话,那你完全可以将其当作一门职业去追求。你应该继续深入拓展这个近五十年来极少有人探索过的奇异而美妙的智力工作领域。若能从中得到乐趣当然就更好了。
最后我要说的是学习创造软件的过程会改变你而让你与众不同。不是说更好或更坏,只是不同了。你也许会发现因为你会写软件而人们对你的态度有些怪异,也许会用“怪人”这样的词来形容你。也许你会发现因为你会戳穿他们的逻辑漏洞而他们开始讨厌和你争辩。甚至你可能会发现有人因为你懂得计算机怎么工作而觉得你是个讨厌的怪人。
对于这些我只有一个建议: 让他们去死吧。这个世界需要更多的怪人,他们知道东西是怎么工作的而且喜欢找到答案。当他们那样对你时,只要记住这是你的旅程,不是他们的。“与众不同”不是谁的错,告诉你“与众不同是一种错”的人只是嫉妒你掌握了他们做梦都不能想到的技能而已。
你会编程。他们不会。这真***酷。
看得我热血沸腾。
《"笨办法"学Python》读后感(四):这书真的很笨
真是我读过的最烂的书,这不是给没有编程基础的人看的,这是给智力障碍的人看的。
a = "%s %s" % (v, u)这段代码,差不多讲了20章,但是最有意思的是讲了20章都没讲明白,后面的(v,u)是个tuple一直都没讲,然后接受args,(a,b,c) = args赋值的规则也没讲,反反复复的就是让你练习,举个例子,教你了1+1=2,1+2=3,2+3=5然后反复问你1+2+3等于多少,1+2+3再+4等于多少,然后再问你1+2+3+4+5等于多少,90%的话都是废话。后面的制作游戏稍微看了下,大概有100-200行代码,90%的代码都是字符串用来打印的,主旨思想是讲if else,贼蠢。然后for循环一笔带过,让有点代码基础的我看了好久都没看懂,我都不懂让新手怎么看。
拿去当幼儿园的教材还不错,举一反三天天就像个乘法口诀要教孩子教一个学期。
《"笨办法"学Python》读后感(五):谈特点与适用对象
这本书以实践为主,通过重复练习习得技能,即“指令式教学”。这种方式对于没有方向的初学者很有效,它指明了方向。同时,反复练习使人有“编程实感”,更有学习动力。
其次,“不说废话,放码过来”的单刀直入的风格很符合“Python 哲学”。每个习题后有“常见问题回答”,在书的开篇、结尾、偶尔在习题中会给一些编程建议,体现了这本书对新手的友好。
但是,它没有系统的知识讲解。通常一本系统的书,会将数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语句、函数等部分按一定的顺序分章讲解,而这本书并不系统,比如,习题 38、习题 39 练习列表和字典,但到习题 48 才提及元组。它也很少为你总结,你需要自己去归纳提炼,比如,习题 22 就是让你自己去归纳。因此,它不适合想要先了解特性或是想系统学习的读者。
综上,这本书适合初学者,尤其适合零基础的初学者,不适合讲求系统性的读者。(这方面推荐《简明 Python》)
《"笨办法"学Python》读后感(六):很基础,适合没有基础,学python的第一本书
1. 一本超级入门,超级简单的书,非常适合没有任何编程基础的人,如果你有其他编程基础而学python,那这本书对于你来说有点简单
2. 代码很多,新手练习训练代码感很不错
3. 虽说是新手入门书,但没有每本书都介绍的python安装步骤,我个人觉得,真没有必要每本python的基础教程类的书都讲到如何在MAC,Linux,Windows下如何安装python,感觉他们有点在充字数的感觉。但是这本入门书却没有专门花个几十页来讲如何安装,这点很不错。不过,本来这本书就只有200多页。
4. 该书作者很酷,从文章的最后一章“老程序员的建议”可以看出来。而且该书作者还专门建了一个网页“http://learnpythonthehardway.org”,该网页有练习题和问题解答。
《"笨办法"学Python》读后感(七):考后的第一本入门书,一个41题后基本懵过去的读者声音
我是一个对编程0基础的,我学到41题这里对类的理解一脸懵,
作者定义类的时候有解释有__init__函数的情况是给python进行初始化,前期学习定义的时候也都有这个函数,后面几节又没有了,对这个类初始化等理论问题的疑惑没有解决,导致我是直接把类看成个调用语法比较特殊的函数,如果让我自己写的话我是会直接写成函数而不是类。
后面是去看head feist python 第189页对类的定义才比较明确用类的优势,具有相同的特性(代码)不同的属性(数据)。从骨架,自动化测试基本上是看网上的笔记弄起来的。这本书我到这里也算是结束了,后面也如同作者所说自己将会去找一些自己想要的功能代码去和模仿。
本书40节以后占了全书近一半的篇幅,从我下载到的几种电子版中看到这也是作者改动最多的部分。
我这里给4星(如果可以我会给三星半),一星是后半部分不够流畅还有提高空间,半星是后半部分直接放养模式十有八九自己查不如直接给我个任务表自己搞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