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你在世界的每一处》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6-12 21:0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你在世界的每一处》经典读后感10篇

  《你在世界的每一处》是一本由陈晨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96图书,本书定价:32.80,页数:2015-1-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你在世界的每一处》读后感(一):hello gorgeous!

  现在00:20,夜班后遗症还没过,依旧很清醒,把论文会给期刊社之后温了一杯牛奶就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

  用我工作专业术语来形容这本书的话就是PCI,缓解心塞。

  看之前我以为我会更喜欢那些照片,没想到看完以后唯独对chen!去南方报道后毅然去北京看自那个应该属于自己学校还有他那个少女心很可爱母亲记忆深刻

  工作了以后才发现悲伤这种事情,如果你常常碰到生离死别,蛮蛮好的人分分钟就没了的话,那么很多事情就都不算什么事了,所以更喜欢看这种看似淡淡却有感情文章

  原本我买了两本,一本给自己,另一本给朋友,看完就立刻又买了一本打算周三送给科室实习的小男生,一个男生念四年护理是件非常难以想象的事情,他有很多心中的小梦想,但是高就业率却不允许他去quit,我很想告诉他,改变任何时候都不迟。

  还有,杭州菜的味道对我来说是东坡肉和糖藕。

  《你在世界的每一处》读后感(二):愿你带着最丰盈的梦想流浪

  我选择把屋里所有的灯都关掉,塞上耳机。来写这篇读后感。

  陈晨说,这是他19岁到现在的光阴。他写了几本小说,我买了看,可还是最爱他的散文

  从几年前喜欢他到现在,看他行走在炎热贫瘠的东南亚,再到如今的雪国多伦多。他写后海,写临海小镇,写旅行,写比赛,写艺考,都像在那些字里行间里看见了自己的青春,合上整本书的那一刻,好像自己也从那段岁月里重新碾过一样

  所有文章里,最爱的那篇是《眼睛是沉睡的湖》,那篇文章一直激励我走过高三很多无眠的夜晚,那时候还没有这本散文集,只能去贴吧找出来复制到文档里,然后保存在手机里翻看,我最爱里面凌说的那句话:“每个人都在艰难但勇敢坚持下去,你一定也要这样。”坚持不下去的时刻脑海中浮现出这句话,告诉自己,你一定要坚持下去呀,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在和你一起用力的奔跑。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咬着牙走很远的路。

  故事里的女生还说,梦想是永远不会实现东西。可是我一点也不同意这句话。这些年来梦想这个词被说烂了,再也不是那么澄澈透明了,很多人都对它嗤之以鼻。可每个怀有梦想的人,是不是都天真赤诚努力过呢。那些实现了的人,一定是比我们多出了很多倍的努力,他们靠的不是运气

  旅行这个词也被说烂了,西藏还是丽江,也没有那么神圣了。旅行似乎成了当代文艺青年标签,不管热爱与否,都会为自己贴上。我一度很抗拒那些辞职去旅行后写出的读物。可是陈晨却不同,他把故事贯穿到旅行里写,我更热爱这样的表达方式。看他写过的地方,就有种想去的冲动。几年前看他写在北京艺考,去后海。我就深深的被吸引住了,直到去年,终于站在那的一刻,心里才有一块地方突然落了下来。希望有一天,我可以走遍他笔下写过的地方。

  耳机里循环着张悬的歌,我特意选这首。因为他很喜欢

  歌词里说:“你握有誓言般的梦想,即不能停止流浪。” 也愿他一直带着最丰盈的梦想去流浪,就像他说的,未来依然会前行

  《你在世界的每一处》读后感(三):相似的勉励

  【不能算是书评吧】

  恩,是高三生呢。

  在纠结于写历史还是看剧的时候,一鼓作气,从书架上找出这本到了还未拆封的书,坐回床上开始看。

  才刚开始看了一点点就来开电脑了。

  同是浙江的考生,在开头那里无比的相似,虽然我们学校没有扭动可以调节亮度的电灯

  停下来是因为看到了那个高考报名的艺术文,猛地想起自己的高考报名还有一点东西没有填完。

  幸好今天翻开了这本书呢。

  因为还没看下去,所以想说的也就只有开篇的高考。

  没有逃课出学校的经历。我逃过课,只不过是逃了自修去洗澡或者是吃饭。

  这样的出走经历从来没有过。也不敢吧。青春的不羁,需要环境吧。

  初中在辖区学校,中考进了市直第三的中学吧。不再是之前那样无论怎样不学也能保持着排名。所以放松惯了的自己现在还只是徘徊在二本公费的边缘

  之前在艺术类报名的最后一天报了艺术,是编导。省考虽然划着合格线过去了,但是想要放弃了呢。同伴没过,自己也是从未学过去考试,如果要去校考的话,一定上不了吧。

  总以为可以再寒假有那个激情学习,但是只要在家里就想着躺下,拿起手机。

  朋友的信可以是激励,但是看过淡忘之后,就打回原形

  这本书,起码是之前的这几十页是激励,那么之后呢。

  说要对自己的未来负责,也不是一个愿意输的人,想要努力怎么就这么难呢。

  你说呢。

  之前那本双CHEN记,买了两回,第一回,那一大箱书还没到手就被爸爸撕了一半,其他的书就没再补了,就是把双CHEN补了,果然值得。

  就看过一遍,内容淡忘了,但是我是喜欢那种游记的。因为也是自己的梦想啊。

  这一次,要好好的看这本呢。

  先这样。

  《你在世界的每一处》读后感(四):我小学语文真的是体育老师教的

  突然能理解付寒为什么会选择***了,他想死,于是就***了。一个人悲伤到极致,一个人想死到极致,就会***。

  虽说付寒的死与《你在世界的每一处》没有关系,但这是我在读《你在世界的每一处》时想明白的。关于付寒为什么选择***,我不止一次问CHEN,但我从未得到过回应,连梦里去询问也没有得到答案。可是现在没关系了,我大概已经知道了。

  朋友跟我说《你在世界的每一处》里面的故事或真或假,她不知道怎么去分辨,我说如果你足够了解一个人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他的哪些话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其实我不怎么分辨得出来,但是没关系,无论是真是假,只要能读懂CHEN想要表达的东西就行了。

  《你在世界的每一次》里有些篇章我在他的博客和《最小说》《疯狂阅读》里看到过,现在就算是再看一遍也依然觉得十八九岁的他还在。真好。

  啊,对了,莎士比亚的妻子好像是叫安妮·海瑟薇。

  《你在世界的每一处》读后感(五):你是我灵感来源,也是我唯一的冒险。

  第一次见你是在2011年 我14岁 初二

  不是2007 也不是2008

  所以我不知道当时小开本的《最小说》是什么样的

  也不知道最初在最小说上发表文字时的你是什么样子

  之后看完《南夏》之后

  在网上找了很多你的散文来看

  但毕竟是零碎

  况且 总觉得那些文字要作为铅字印在书上拿在手里 才更加亲切

  一直期待着散文集的出现

  所幸 有一天 我等到了它

  《你在世界的每一处》

  像当年读《南夏》那样

  我用了一个假期 一点一点地 读完了这本书

  这里有艺考时为了梦想努力的你 有年少时与父母作对的轻狂的你 有退学后对未来迷茫的你

  当然 也有行走在世界上每一处的你

  我也终于更加了解你当时的生活 也终于明白北海对你的意义

  像是看到那时的你 弥补了未能参与遗憾 又陪你走过了这些年的青春

  看着你如何从青涩走向成熟 从冲动走向稳重 从与世界为敌到已经能与这个世界安然相处

  却依然是少年

  不是有句话说 “当你见证了你喜欢的明星从跌倒再到爬起,你见证了他平凡一面和光耀的一面后,当你看着他从幼稚变得成熟,从退缩变得勇敢,你就再也放不下对他的喜欢了”

  你不是明星不是偶像 对我的意义却胜过他们

  虽然我心里的未来的样子还不是很明晰

  但因为有你 总觉得 自己是在朝着正确方向走去啊

  你说 在我心里 哪怕隔着千山万水 青草是你 海风也是你

  我说 无论是无垠的北国 还是炙热的炎境 在后海 在北海 在西湖边

  你都在 这个世界的每一处

  你一直都在流浪 你不曾停止流浪 你不能停止流浪

  但你又是 少有的 流浪着 内心温柔坚定的人

  于是你把这些年的所见 所闻 所感 记录下来

  化成文字 被印在纸上

  你用这本书 回首了过去 然后 更好的走下去

  你在世界的每一处

  而我呢 我在通往梦想的那个世界的路上

  《你在世界的每一处》读后感(六):不是书评的书评

  刚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时心里冒出一句无关痛痒的话:原来你们那么久之前就在这个世界上生生不息。然后看到海报突然心里有一种可笑喜悦感,之后便是漫长的钝痛与挣扎

  可能是因为时间太快,看你的第一本书时是11年末,那时还没满十二岁,抱着一种小女生都喜欢帅哥想法,虽然很幼稚但却很真实。后来我便把你当成最喜欢的作家,埋藏在心里,因为身边的同学都在追星,也没有那种称之为“知己”的东西?就连第一次玩微博也是突然想到了你,然后一找,心里的喜悦蔓延开来,在冬天的深夜里默默地翻完了你所有的微博,到现在这个冬天或许已经过去了一、两年,不算长。每个人可能都会为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喜欢的人做一些看起来很傻却执著的事情,无可厚非,那是一种很纯粹的感情,长大以后便销声匿迹

  昨天又把你的160 170 180看了一遍,这是第三遍了,前两次看觉得这可能是你所有书里面最无聊的一本,可能因为那时还小,看不懂。再看完之后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体会,这么说可能有点夸张,从来不喜欢小说里面的女主角,可能是因为她们大多矫情无知。这次看完以后很喜欢沫丽丽,我觉得她是最应该幸福的一个人,可是你却给了她一个不完美结局,可能人生大抵如此吧,在我们将要得到之时满怀期待张开怀抱却又被生活狠狠地踹了一脚。

  从来老师让写书评都是抄的,今天自发地写了一篇,好吧我承认这不是什么书评,只是像很多读者一样内心的想法罢了。

  其实最感慨的就是时间过得太快,当初的你现在也不小了,十年一晃便消逝,对你来说远去的高中时代于我而言还未开始,但我却有了一种老年人才有的对时间的无奈和对生命苍白

  没有切实的感同身受原谅我不能给你一篇好的书评,我只是个普通的读者,像很多人一样默默地读着你的书。若你能看到,也愿你新年快乐,未来的路走的更远。

  最后用你的书名来说:你在世界的每一处,每一处就是遍地鲜花雨露

  《你在世界的每一处》读后感(七):暖阳

  看完这本书后感触挺多的。我很羡慕和敬佩你独自走出家门到他乡到异国勇气,也很欣赏你对生活态度。你用很细腻笔触叙述你在家乡的故事、你对家乡的情感、你对走过的地方的感受、你对身边人的看法……你用文字诉说你的喜与悲,很多话都暖入我心里。

  我刚步入高一,你描述的高三场景让我感到害怕。在一个优秀集体中所有人都在拼命往前,我不得不嘴上骂着中国教育却在行动不懈努力。除了学习我不知道还能做什么,我觉得很累,可我还没到最累的时刻。看到你说你在化学问答题上画猪脸,刚开始觉得挺搞笑,后来心里却有些许伤感:这样的事是我们大多数人想做却没有勇气做的。无关对与错,觉得你好勇敢。

  看到〈当静脉爬满天空〉时,我满心激动,因为去年8月我刚好去了屯溪。你在文中写到的老街、宏村我都是去过的。印象里的场景好像与你描绘的有一些差池。我去宏村的那天并没有如火的夕阳,并未感受到像布满静脉一样的天空。我们在不同的时代来到同一片土地,虽然看的是不一样的风景,却让我感到人与人也可以这样被联系起来。

  (我好像在写读后感不在写书评...)

  这本书让我肯定了我想要追求的东西,也让我增长前进的勇气。很多事情我都没有经历过,所以有些内容我现在无法理解,但以后我会时常拿出来翻翻看看,相信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很感谢你,感谢你的文字。

  《你在世界的每一处》读后感(八):当我鼓起勇气飞行

  其实最初你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最小说上面的照片。真不知道小四为什么要在作品前都放上作者的照片。于是,我就开始一惊一乍...这种风格竟然出自一个看起来很猥琐大叔!萌妹子怎么写口味这么重的文章!(好几次打破我的幻想)。而你呢,我第一次看的是那篇《我们》,风格很简洁,又清新世俗麻木中还有一些温情。然后,前面那张非主流的照片真的是让我流泪! 好在,最小说我一直都在买,你也离当年那个非主流少年越来越远。

  时间的先后我也有点记不清了,是先看的南夏,或是看你的博客知道你也喜欢张悬,还是在五周年特典上被那个白衬衫男孩惊到。(其实我也知道摄影技术啊后期啊也有很大关系)结果是我发现我开始羡慕你了,羡慕你有那样的父母,不会过多的干涉你哪怕过于任性的选择。羡慕你年少却已经可以做想做的事,也可以很好的养活自己。羡慕你年少轻狂少不更事时的决定不是你人生中令你后悔的事,而是你至今都认为正确的冒险。羡慕你去过那么多地方,遇见过那么多人和事,拥有那么多票根和回忆。羡慕你看得清自己的远方,又很坚定地一步步走去。

  你早不是那个十九岁的少年,但依然在走,依然在写。我也依然在读。所以,这本书中的所有文章,我都有看过。那些重复的人,事,地方,熟悉又真实。像你说的,这是你成长中的一份纪念,其实,也是我们的纪念。好像那些路不只你走过,我们也跟着你一起去看了。我们其实一起在成长。你去了多伦多之后,似乎因为学业和新的小说,很少会写散文了,包括这本书也没有新的文章。世界那一头忙碌着的你也不要忘了我们都等着和你一起 继续去看看这个世界。

  你对于我,和很多和我一样在世界每一处努力生活着的人来说,不只是一个讲故事的人。你让我们相信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梦想生活,哪怕忙碌辛苦,也好过默默无闻地死在这无情的世界。

  现在是深夜,我默默忍受独自前行,但我还有明天,阳光即将照耀我们年轻的脸庞。我就可以向着太阳前行。

  虽然是为了明信片才写下的书评,但是现在却觉得若是你看了这篇书评,便是一件很值得庆幸的事了。(多么容易满足)

  或许我们会再相遇,当我鼓起勇气飞行。你继续讲,我继续听。

  《你在世界的每一处》读后感(九):总有一个角度,你看到你在这个世界上是高大的。

  “2012-4-16 07:25 可是在我心里,哪怕隔着千山万水,青草是你,海风也是你。”

  自多伦多以前,你的时光好像总留在夏天。就像你夏日的南国旅行,还有一些于己来说了不得的梦想。

  勇敢,是我对这本书最先的感受。大概是受《双chen记》的影响吧,总觉得你做什么事都是坚定勇敢的代名词。你一个人行走从北到南,从东到西。目录里加粗的黑体字是你脚步所及,每一步下都是故事。做事不拖拉,想到的就去实现。就好像以前看过的一句话:“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你行走的姿态和方式就像封面上那个小小的白色剪影,和倒映在你眼中的,与众不同的世界。

  青春,是第二个感受。一页一页的翻过,重走青春是怎样的感受。在小学的时候曾经记过两个月的日记,那时候真的是一字不落的写一天的所有事。从吃饭太慢被妈妈说教到出门遇见很多小麻雀真的很开心,几乎没有修饰词但却依旧恋恋不舍。现在作为一名准高三党,每天在战线上匍匐前进,再翻阅你的文字,所有的时光倒回去重新回味,从第一次偷偷地在教科书下塞上小说,第一次在物理课感到困意,第一次在老师不注意的时候闭上眼睛或是传个纸条开始倒带回我刚刚开始青春的时光。你在青春的尾巴上带来这样正式厚重的纪念。真好,我遇见了这样一个难以忘怀青春的少年。

  图片是更直观的感受。我喜欢你镜头下充满笑意的孩子,巴肯山和洛杉矶的日落,熙熙攘攘的东京街道,雾蒙蒙的上海,落雪的多伦多和层层叠叠的天空下的影子。喜欢你照片里浓郁的生活气息,耀眼的灯光,变幻莫测的风景。

  也许有一天,当我踏上了另一块土地,当喜欢进入一个烦躁期。我还依然记得你说过的一句话:总有一个角度,你看到你在这个世界上是高大的。

  谢谢你给予的正能量,还有不放弃的勇气。你也许真的在世界的每一处。

  《你在世界的每一处》读后感(十):像星光闪耀(不算书评的书评)

  我从来没有写过书评,所以才拖到今天。其实这也只是我一个人读完之后的想法。

  那个在梦想地旅途上行走的少年,那些透过你文字看到的城市,都让我觉得这个世界离我如此之近。我也曾在追梦的路上一去不复返,而高中三年的光阴虚度,也只能让最初的梦想只是想想。我从来不是父母,老师眼里的好孩子,做事心血来潮,脾气倔,不撞南墙不回头。哪怕是现在我也依然做不到他人要的温驯贤良。我也曾被逼着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我的喜好在他们眼里似乎一文不值。可是我又无法做到他们想要拥有的模样。我也想像你一样一人独自行走,正因为不想留在那个生活十几年的城市,才想着要报离家很远的学校。陌生地城市反而让我有了安全感,而读你的路途让我愈加不彷徨。现在我可以一坐图书馆一整天地看专业书,可以捧着散文集一看就忘了时间,做自己渴望做的事。我只想着要去充实自己,不愿屈从于生活,只因我还欠自己一个勇敢,也不愿意这梦想再一次破碎。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你在世界的每一处》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