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6-12 20:5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读后感10篇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是一本由[美] 乔治·莱考夫 / [美] 马克· 约翰逊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5.00,页数:23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读后感(一):隐喻无处不在

  基本的隐喻来自日常生活,我们对这些基本隐喻的运用几乎是日用而不觉,因而说隐喻是无处不在的,是不可避免的。而复杂隐喻又由基本隐喻构成,尤其是抽象概念,如果没有隐喻,我们基本无法理解。爱是一记迷药,爱是冬日阳光,爱是一泓清泉。爱这个抽象概念被不同的隐喻构建,使得我们对其含义理解得更深。很多时候,隐喻的目标域和源域只有一部分映射是对应的,剩余部分要靠经验完形来填补。因此,在沟通交流中,有时使用隐喻是会产生歧义的,因为你不知道对方的经验完形和你的是否一致

  隐喻可以创建新现实,而并不是仅仅提供构建既存现实的方法

  我读的是中文版,十八章之前都读的挺艰难,我真正感兴趣的部分在十八章之后,尤其是经验主义相对于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展现优越性。

  本书作者声明,不认为客观真理存在,把理解看成真理的基础,把隐喻看成主要的理解手段。真理是基于经验相对地进行理解的,每个人对真理的理解都不同,因为每个人的经验不同。这一番阐述相当符合我的胃口,因为在经历了少年时死磕求道陷入玄空的思想不能自拔之后,我也对柏拉图所谓的essence产生更多的质疑,越来越倾向于“每个人创造自己的真理”一说,郝景芳在2016年8月开智大会上关于真宇宙和相宇宙的演讲让我对此兴趣更加浓厚

  客观主义认为我们获得关于这个世界知识,是通过体验客观世界中的客体、客体属性、以及客体之间的相互关联,客观现实是存在的,在客观表达中,人们也可以避免使用隐喻和其他修辞类语言。客观主义是理性的。

  而与之相对的主观主义认为,我们的感受审美、思想意识生活中最为重要的,艺术诗歌超越了理性,让我们接触到更重要的情感,隐喻这种想象的语言是表达经验最具个人意义的独特方面,客观主义错过了对个人来说最重要、最有意义东西。主观主义是感性的。

  客观主义处于统治地位,主观主义一直被打压。两者都较为绝对,较为孤立。客观主义的观点过于倚重物质本身,而主观主义过于强调个人意识。两者都未看到,我们是通过互动了解世界的,而经验主义认为,隐喻是富于想象力的理性,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之前无法理解的事物。因为理性包括范畴化、蕴涵和推论,而想象是从一种事物的角度看待另一种事物,而这角度是与一个人的经验完形相关的。(其实对从小就学了唯物辩证法的我们而言,这套折衷的理论听上去并不很新鲜。)

  此书最有趣地方在于,概念隐喻具有颠覆性,如果概念隐喻为真,那么客观主义有关意义和知识的所有观点就都是错的,在传统意义上对概念和知识作出解释做法可取,因为概念是死的,与我们并未产生互动。这将涉及到一系列本质问题,例如人究竟意味着什么。

  其实我对隐喻这个概念更多的好奇在于隐喻和类比是如何帮助我们思考思维的,但此书在此方面着墨不多,所以还是略感失望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读后感(二):我们了解世界的方式是通过与世界进行互动

  —有一个模糊感觉,也不知道对不对,就是虽然隐喻或者是概念,是理性客观的,但它们本质上来源人类的经验和感受,也就是感性的认识。我们能够交流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在可能类似社会环境,而一旦我们并未生活在同一层次的社会环境,我们的交流会出现障碍,也不能互相理解,就像那个典故「何不食肉糜」一样

  —是的,你的理解是对的!这也是认知语言学的最主要特点,有点像我们经常说的唯心主义,尽管这么说不太严谨,但的确有关联!认知强调了人的主观体验、感知特点,其实也可以说,正好论证了语言是人化的客观世界的说法。那体验、感知方式不同,语言理解自然有别,这是认知语言独特的解释力所在

  —我终于把书看到一半了,后面越看越吃力

  不过我又有一个新的感受,既然大部分的隐喻来自于几个基本的原型,那么当我们学习知识时,如果理解了几个基础的学科,在以后认识和理解世界上是不是就会更得心应手?(有些类似于“大道相通”)

  我觉得这本书在强调物理学重要性,我们构建概念时更多来自直接经验,而直接经验又与物理学紧密相连,所以我决定这本书看完了就去看看物理学入门。

  —认知语言学上,这本书被认为是开山之作。你的理解准确,深入,也看出这本书的厉害之处,通过语言来探究人化世界的本质,所以被称之为“体验哲学”流派!

  以上为和老师的交流探讨。

  「他将“我问题的解决”理解为大量的液体起着泡,冒着烟,包含了你所有的问题,这些问题要么被溶解,要么沉淀下去,因为催化剂不断地(暂时)溶解一些问题并沉淀出其他问题。」

  「问题的再现被视为一种自然存在,而非你寻求“正确的解决方法”的努力已经失败。」

  这个隐喻真的绝了,再联想到最近的感悟根本就不可能有真正安宁的一天,人的一生就是在解决完一个问题下一个问题又来临的跌宕中度过的。就像以前看见王小波说的「一个人活在世上就是为了忍受一切摧残,想通了这一点,任何事情都能泰然处之」,还想不懂,现在有些明白了。例如熵增原理(虽然还是没有搞懂是什么鬼)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读后感(三):隐喻认知的先驱们

  其实这本书的开创性意义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我们可以去看1975年出版的利科《活的隐喻》这本书,里面就已经有关于隐喻的认知意义的分析了。更早的也有,1960年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里面关于概念构成一节,中译本里洪汉鼎老先生没有把metaphor这个词翻译成"隐喻",就错失了这个词的意义。在gadamer那里,隐喻也是具有认知和存在论的意义的。其实Gadamer是受海德格尔关于亚里士多德的研究影响。早期偏多,《路标》里《论physis的概念与本质》开始那段也是类似的意思,论时间差不多比《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早了半个世纪了。

  iPad上手抠的,妄言妄听。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读后感(四):一些总结、思考与态度

  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不仅仅是词的多义性(弱同音观点),也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修辞手法,隐喻来源于我们身体、社会等经验,是一种认知手段并且改变着我们的认知。所以他们在不停地完善日常生活中涉及到的概念隐喻,如爱情战争,时间是金钱等,而不太重视新奇隐喻(文学中大多数都是这类),认为新奇隐喻要么是独立的,要么是概念隐喻的多重使用。同时约翰逊还是写了文学隐喻的相关文章(未读)。

  隐喻不仅仅是两种不同范畴的事物间的相似性(虽然相似性在很大范围内存在),因此利用目标域的特点来剔除源域的元素这一做法有局限性。”与隐喻相关的唯一相似性是经验相似性,而不是客观相似性“。

  最令我吃惊地是他们大胆否定逻辑实证主义,认为世界上不存在精确的真理(”我们仍要强调,真理问题是隐喻研究中出现的最不相关、最无趣的问题之一“),隐喻是由可能相互矛盾、可能有一致性的经验构成的,能解释隐喻句的只能是另一个隐喻(如,”你在浪费我的时间“的解释是”时间是金钱“)因此试图用客观主义的手段来计算机化、形式化隐喻是徒劳的。我转念想了想,那计算语言学都被一棍子打死了,但是现在还有人在尝试道路呢。

  他们构造了一个多重维度来解释概念,包括对象关系动作结果等序列。这点是很好的,他们称作”经验完形“。但是计算机什么时候才能自动生成这些来对目标域进行投射啊。

  具有部分共同特征,来自同一/不同领域的概念可以次范畴化,也就是说某种意义下(模糊限制语),它们可以是同一个范畴的。太矛盾了,要么从不同领域的概念间投射,要么找出共同领域,两种方法选一个嘛。另外提到的方法还有属性互动以及特征合成还有概念的家族相似性。如果能寻找出哪类隐喻适合哪种方法也是好的。

  形式化隐喻利用隐喻蕴涵,这条路能走多远?知识库仅利用概念隐喻知识,然后大前提是要理解的隐喻句,结论是理解结果。

  概念隐喻的概念不仅是把词当作概念而不仅仅是语言学上的字眼,他们认为”时间是金钱“这个才叫概念。

  他们对于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乃至容器隐喻、道德隐喻、管道隐喻、投射隐喻等定义并不算清楚,至少它们之间的关系没有解释到。他们都是常规隐喻。

  文中还提到了转喻与隐喻的差别,接下来几天看热奈特的《转喻》。

  我认为对隐喻的理解虽然受语境以及个人认知的影响很大,但是词本身也被赋予了意义。因此从词的层次着手,替换字义还是NLP非常主流的做法。他们也写道”句法不是独立于意义,尤其是意义的隐喻方面“。

  总之这本书有新鲜的观点,也有激进想法。否定了我研究上的许多idea,我尚且看看有什么是值得坚持的。新的观点举例:未来可能在前可能在后,是基于不动点的选择。如果人不动,时间就在前边,如果时间不动,人走向时间,时间就在后边。”隐喻的一致性是不可能的,但连贯性是存在的“。逻辑系统不一致的话,推导不出东西来吧。

  他们很兴奋地想要构造一个概念隐喻的系统,矛盾之处就通过优先权来选择。我就觉得,系统不还是要稳定的啊,稳定的系统不也是要由客观的定理支撑的啊,凭什么就否定掉客观主义。经验主义并不能让我们理解更多,它对情感、事件活动、想法的描述都基于物理或文字经验,并不能创造新的相似性。另外经验的东西和先验的东西并不矛盾,先验是基于预测,即使很多时候思维走了捷径会有荒谬的结果,但是我认为用人观念中的隐喻来对隐喻进行分类理解总结是比较能让人接受的想法。死隐喻/常规隐喻实在没意思了。而找出隐喻句中的基本隐喻对理解真的有帮助吗?反正对于人来说,抽象程度越高越不容易寻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

  同时我还是觉得自己太嫩了,抓不定主意,没办法真正思考出一个solution来否决它。还想说看书就能有idea呢,现在却只是枪毙掉idea、多了些偏见而已。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读后感(五):很有启发

  这是一本语言学的书,主要探究语言中的隐喻。这本书极富颠覆性,颠覆了传统的隐喻只是语言问题,与概念无关的观念,对我们的认知与理解具有重要意义。它在语言学、认知学、数学、哲学等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这本书认为,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的问题,还与概念有关,它构建了概念隐喻系统系统。隐喻基于自身、他人、环境以及人与环境互动的经验当中。例如,方位隐喻是基于人与环境的相对性,因此有了前后左右上下。在我们的文化中通常认为,上为多,下为少,通常会有“经济正在上升”的表述,这便是在人与环境互动当中产生的方位隐喻。在本体隐喻中,概念被视为“实体”,例如“时间是金钱”,这里的金钱就是一种实体,这也是基于人的经验。与常规隐喻不同,结构隐喻是新隐喻,通过构建相似性来创造新的意义,可以无限接近事物。 在隐喻系统的构建具有连贯性、部分性、系统性,能够凸显和隐藏概念的维度。 隐喻是认识世界、理解真理的重要手段,可以达到真实,也通往想象。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读后感(六):语言观的颠覆

  说起隐喻我们首先想到文学,但这本书指出隐喻绝不是文学的专利。从我们的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语言,到严肃的公共政治言论,再到被认为最客观精准的数学与科学,都离不开隐喻。本书出版后20年,已经在人脑里找到了隐喻神经学基础。

  隐喻的根基建立在人的身体经验(如“上为好”的隐喻建立在直立行走上)和生活经验上(如爱情是旅行),是人与环境的互动中生成的。这里看到了精神分析的“投射”、格式心理学和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影子,对环境的认知都刻上了人的烙印,人为自然环境主体化”,给它画出界限(如森林是容器,意味着有界限),再去量化、描述它。

  这对我们的传统语言观无疑造成了颠覆,我们想知道一个词的意思,第一反应失去词典,但作者对词典的“同音异义”观作出猛烈抨击。隐喻并不是已经变成一个“死”词语(尼采说的“疲乏的隐喻部队”,罗蒂说的“死隐喻的珊瑚礁”),不是一个客观、抽象、孤立、封闭的范畴与定义,而是在具体语境与人互动中不断生成新的含义的,是对现象凸显和隐藏而成的雕刻品。

  隐喻也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而是对事物的某一方面作出凸显,而对另一方面作出隐藏,隐喻并不能构建出一个客观的真理。很多看似真理的话语其实也是种别有用心的隐喻,背后是权力的支撑去凸显和隐藏某些方面。(这让人想起尼采和鲍曼说的“真理是权力修辞术”。)

  文化的竞争和变革,其实就是隐喻的竞争和变革,这是全球化时代意识形态最为隐蔽的战场,如“时间就是金钱”这个西方隐喻(可量化、投资、预算等)成功地统一了全球的时间观。隐喻是权力与真理的中介,消解与重构文化与思维。

  作者的笔锋最终指向盛行于分析哲学界的客观主义神话以及盛行于欧陆哲学界的主观主义神话(即认为隐喻是纯粹主观、没有规律的)那里,认为两者都错误地预设了人独立于环境,而从这种隐喻语言观里面可以推导出一种不同于两者的“经验主义”,经验主义的真理并不是独立于人的,而是依靠人的理解的,真理可以说是一种理解情景的功能(161)。

  这本书还有非常多的隐喻实例,粗略理解起来不困难,难就难在怎么把这个理论应用于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上,这是很有挑战性也是很有趣的事情。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读后感(七):读书笔记

  大致来说,本书的隐喻是从经验/原型到概念/语言之间的关键桥梁,我们与世界的互动产生(身体/文化)经验,经验的成功运作留存为一套结构化的、相合的范畴,即完形,里面包含了一系列认知原型,我们将经验完形跨领域地映射到其他范畴,突显和隐藏其中的部分特征,以一种结构化的隐喻方式达成理解、形成概念、并结晶在日常语言中,比如“思想像容器”、“理论像建筑”、“争论像战斗”等,这些隐喻是能够且不断再组织的,以反映出概念的不同侧面。这种根植于认知活动中的隐喻功能,帮助我们理解世界、达成共识、参与行动,并作用于现实——我们赖以生存的现实。

  作者提出了一种经验主义Experientialism的哲学观(台版翻译为“体验论”,区别于休谟、洛克那一派的Empiricism),强调人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互动属性,本质上,它采取了一种不同的视角,即人是环境的一部分,且不断地在与环境交互,这里的环境既包括物理也包括人文,这里的交互既是影响也是改变,因此互动属性实际上是一种双向输入输出的属性,从这点上看,它比较亲近现象学中的意向行为参与对象的完成,以及海德格尔说的此在敞开状态中对世界的“烦”,这种互动在“前反思”阶段就已发生和自足,里面包含了前述的认知结构,概念应运而生。人在世界的成功运作,即生存繁衍的现实,证明了互动的有效。

  在我看来,除了中和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冲突(这里面其实是唯理论和经验论的深刻分歧),这种体验论下的隐喻理论还很好地解决了一个问题:即语言无法把握真实,或者更进一步说,蕴藏于语言中的概念无法完全对应认知到的真实。认知的基础是范畴化,将实体/经验的材料放进家族相似的类(如男人/女人)中,形成完形之类的连贯结构(不同性别发生交媾),继而参与生成诸如性爱之类的概念。问题在于,在范畴化实体/经验时,我们会凸显某些特征/属性而忽视另一些(在男女概念中,性别的特征被突显,而其他诸如同属人类的特征被隐藏),我们无法穷尽、遍历事物的全部特征,我们甚至无法保持一个稳定的特征组,它随情境变化,导致对概念的理解产生差异,影响我们的交流和共识(同性恋就是一个例子),苏格拉底追问那个将军勇气到底是什么、以及公孙龙白马非马的思辨就是基于此,一直到后面唯名论和唯实论的纷争,都是人脑无法“桥接”虚构概念与现实对象的体现。隐喻理论的好处在于,它不需要一个固定的概念解释,它让概念在不同情境的理解中变化,以适应不同情境的真实,听上去很简单,但仔细想想,这符合我们在复杂多变的生活中的实际感知,维特根斯坦说的语言游戏其实也有这层含义,这也是“活隐喻”中活之所在。

  之前读《哲学科学常识》时,陈嘉映提到人倾向于对世界形成整体理解,在初民这里就有初步的建构,体现为神话、巫术等,用韦伯的话说,前现代的社会,也就是祛魅之前的社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把世界理解为一个统一的、充满意义的整体。理解也是本书里强调的关键动机,从体验论的哲学观出发,世界的真实、陈述的真值以及普遍意义上的真理都基于理解,而理解需要联想,即关联与想象,考察“电流”这个概念,可以发现这个复合词既是描述性的也是解释性的,“流”包含了我们对其形式的理解,which是隐喻建构的,日常直接经验中的“水流”被结构化地对应到电子运动的形式,hence,我们通达了“电流是什么”,所以海森堡说“任何理解最终必须根据自然语言,因为只有在那里我们才能确实地接触到实在”。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隐喻建构的概念化是以映射mapping为模式的,或者说,是语词的编码lexical与解码(理解),我认为其来源是人类大脑中普遍运作的关联、对应思维,用陈嘉映的话说,是“感应思维”。

  隐喻式的联想本质上是智力的创造性活动,将不同类的事物(实体或经验)予以连接,它让理解插上翅膀,可以通达如此复杂世界的方方面面,尤其是,那些超越日常经验的抽象、晦涩、间接的概念,比如粒子自旋,或者国家、公司这种虚构的共同体,在这个意义上,作者说隐喻是“富于想象力的理性”,这个概括真是非常精妙。

  在隐喻结构中,连贯性coherence(台版译为相合性)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由于隐喻的结构化特征,内部(多个特征/属性之间的组织)与外部(隐喻与隐喻的合成)的连贯性决定了隐喻的有效性(而非胡思乱想),事实上,按照本书的理解,人生的意义(就像其他事件一样)是被叙事(“人生是故事”的隐喻)发明出来的,它基于一种理解上的连贯性which会有目的地突显和隐藏事实,或者说给予不同的权重,来合乎一定的目的(情感/虚荣/教育等),其实对人类历史也是这样,讲故事是人类心智的本能,一种无意识的不择手段的本能,这就是为什么齐泽克说我们现在回溯过去时会创造新的现实,也是小说、电影等作品具有移情作用的关键。 书里还提到,新的隐喻(指的是那些常规隐喻之外的隐喻)创造新的理解,继而通过人与世界的互动,创造新的现实(BTW新的隐喻也创造出诗意——尽管诗意并非诗歌艺术价值的全部,对此可参见宇文所安对北岛“世界诗歌”的批评),书里举了人生充满无意义的喧哗与骚动、问题是溶液中的沉淀物两个例子,由于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我想再举一个简单例子,崔健的《一块红布》,这首歌的歌词字面意思如此简单,以至于除了解读为政治/爱情隐喻外几乎没有趣味,但在政治隐喻的解读中,歌词的意涵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它映射出来的对象、关系与动作如此充满想象与力度,又如此精准地切中现实,以至于不宜说太细。总之,这种新的、政治意味的理解,让一块红布超越字面,化为一种图征icon,并在反复传播中逐渐固化为经典,包括演出时蒙着红纱弹吉他的造型,注意这里已经扩大为非语言的图像/情景。更进一步的是,它引起了注意,于是,在一年中的某些日子,你搜索不到这首歌——新的现实就是如此创造的。 隐喻理论提出后经过了极大的充实和发展,在2003年的后记中,提到隐喻已经得到了神经科学的实证研究支持——在孩童幼儿时期,一些基本隐喻(如亲情是温暖)已经可以由同时激活大脑不同区域的神经元形成,换言之,是一种物理现象,而在一些对手语手势的研究中,也发现了隐喻结构,它们都指向了隐喻不依赖狭义语言的属性,是一种大脑认知的基本属性,“我们无法选择是否要隐喻式地思考,因为隐喻地图是我们大脑的一部分”,这差不多是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说的人类有虚构概念能力的更精致版本,这也解释了无论在什么文化中,我们都共享一些极为相似的基本概念,由此,隐喻连接着我们,在这样全球化的时代中,构成(无论是否强加)时间是金钱、劳动是资源这样的普世观念,但却从来没有被这样重视,这正是隐喻的吊诡之处:正因为我们赖以生存,我们视而不见。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读后感(八):一切皆是隐喻

  隐喻框限了我们的思考方式。除非不思考,隐喻便是唯一的思考方式。隐喻是我们身体机能的一部分。只要我们在思考,隐喻的模式就正在发生。这是以感知经验的相似性为基础的,从一重概念领域映射到另一重概念领域。首先是空间上的方位与实体,然后是以此为基础展开的隐喻联想。

  “思想从我嘴巴里出来”,抽象的思想变成了实体,能够从嘴巴“出来”。其次是一种空间方位的安置,嘴巴成为了一种有内部容量的空间,思想先逗留期间,然后才是被某种驱力“说出来”。如果不用这种形象的方式,如何能说出“表达观点”这一概念呢。

  “表达观点”,似乎是纯然的抽象,一种哲学话语的逻辑建构。但“表达”,难道不是已经预设了某种空间概念和实体概念:一种实体移动在另一种实体空间内外。看来没有隐喻的表达似乎是不可能的,只会有程度的差别。而这正是为何说我们“赖以”隐喻“生存”的原因。

  到处都是隐喻。只是我们习以为常罢了。我们的思维就是以程度不一的隐喻模式建构的。有些很明显,像是书面中文学表达(诗歌),有些就显得隐蔽些了,日常生活中有趣的表达其事都是隐喻作用使然。不用“隐喻”,我们便不能说话。因为隐喻是我们最基本的思维方式。

  但一种意思,可以用不同的隐喻模式表达。我们的思维方式选择了怎样的隐喻模式来建构,便决定了我们怎么看待这个世界。“一寸光阴一寸金”,是将时间比拟为金钱,因此时间需要被珍惜;而在资本家看来,“时间就是金钱”则转换为时间是能够换取利润的东西,因而需要克扣劳动力。

  同一个意思从两种隐喻模式看去,便有了不同的结果。一者要我们珍惜宝贵的时间,另一种则不断地压榨时间,将其转换为利润。政治家所宣扬的政治话语,难道不是同一种道理吗?其背后就有隐喻操作的逻辑,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相信他观念里的世界。此为隐喻之影响。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读后感(九):隐喻森林集合论

  ### 隐喻系统

  隐喻不仅是语言的事情,人类的思维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隐喻性的。广义的隐喻在语言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原始人类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接收来自外界环境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认知系统的处理,大脑内部功能区域和身体内部状态和机能对其作出不同反应。在意识产生之后,对这种反应本身产生元认知,例如抓起一块石头,石头的视觉信息,握在五指和手心之间的触感,以及体感系统感受到的重量感,都是认知系统对相关信息的身体反应;意识对当时情境下各种身体反应的抽象概括,产生语言之前的”抓握“认知,本身就是对当时情境下外界信息的一种隐喻。

  人类的概念系统是隐喻构成的。随着意识的发展,能够对一些简单行为构成的复杂行为产生认知。比如原始人类与其他动物搏斗,搏斗行为本身就是由”抓握“石头进行击打等基本动作构成的;而对于”搏斗“对应的一系列身体反应的认知,也是由”抓握“等基本身体反应的认知所构成的。随着认知层次复杂度的提升,也产生了对于事物进行组块(chunks)归纳的能力,比如将搏斗的胜利,将敌人击败高高在上的状态归纳为”在上方“这一组块隐喻。每一个组块本身即是一种对应特定情境下事件、活动、行为、情感、状态的隐喻,也是一个由一系列基本隐喻元素所组成的隐喻集合。

  随着在适宜的环境气候条件下,随着人类社会行为的增加,以及脑容量的不断增长,人类社会团体规模不断扩大,社会交流的需要,导致了语言的诞生。实验证明,语言的社会性作用大于功能性作用,并且大于华丽辞藻的作用,说明语言的诞生主要还是用于社会性作用。最初的语言,是不同个体之间对类似事件、活动、行为、情感、状态的隐喻进行交流的符号,最后在社会团体之中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隐喻。语言与对应的认知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同等意义,都是对特定情境下外界信息的一种隐喻性认知。随着社会团体和语言的发展,语言的每一个词语,也就是每一个隐喻自身也代表一个认知、语义和文化的连贯系统,都是由一系列基本隐喻元素,或者隐喻子集所组成的隐喻集合。连贯系统的意义,是说这一集合包括了对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下发生的类似事件、活动、行为、情感、状态的一种相互之间特征差异极小的隐喻归纳。

  #### 结构隐喻

  一个概念以另一个概念来进行隐喻建构,即是说一个隐喻集合由来自于其他隐喻集合的隐喻子集或基本隐喻元素来进行建构。这些隐喻子集或元素对这一隐喻集合(概念)的建构只是部分的;如果是全面的,那么这个隐喻集合(概念)实际上就是另一个隐喻集合(概念)。争论由战争的部分概念来进行建构,但争论不可能对应战争所包含的所有隐喻子集和元素,争论还包含着交流、和解等隐喻子集。语言就是这样一种概念(隐喻集合)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建构的结构隐喻体系。

  比如我们要学习一个新概念,当我们意识到新概念时,我们已经对新概念这一隐喻集合的部分子集有所了解。我们用部分子集与其重叠的其他多个概念来认识、建构这一概念,在对这些概念的刻意批量学习过程中,建立起彼此之间的子集网络,新概念的其他开始未曾认识到的子集会在这一网络中慢慢涌现,最终达成对新概念大部分子集产生认识的目的。

  扩展到新学科新领域,这一方法应该也可以同样使用。

  #### 管道隐喻

  思想或意义是物体,语言表达是容器,交流是发送。管道隐喻就是对人类交流过程的隐喻。人类的意识形成一个本质上为隐喻集合/子集/元素的思想或意义,为了与其他人交流这种思想或意义,选择语言表达的形式作为这种思想或意义的载体,以发音或文字系统在物理世界中进行发送。例如,想要与其他人交流“搏斗”这个隐喻集合的思想或意义,那么在语言系统中选择搏斗这个单词,用话语或文字表达系统发送到别人的认知系统,使其他人在自身的记忆中搜寻搏斗这个单词所能联想起来的“搏斗”这一思想或意义的连贯系统,从而与其他人之间用搏斗建立关于“搏斗”的共识,以达到对“搏斗”进行交流的目的。

  交流的本质是信息的传递,交流这一概念本身就是管道隐喻,语言只是方式之一。物体+容器+发送这一公式可以映射具体情境下的各种信息传递,在构思信息传递预案时,可以套用公式如下:

  - 物体:传递的信息内容是什么;

  - 容器:信息的有效载体是什么;

  - 发送:传递的有效渠道是什么。

  - 前馈与回馈:公式前后可以增加步骤前馈与回馈步骤,前者思考传递信息的目的是什么,后者观察、总结目的是否达成,达成效果如何。

  这个公式与李嘉文的”协议x交互“相比要臃肿一些,区别在于强调了选择信息载体这一中间过程,激发对于暗默知识(如想法/情绪/情景等)向形式知识(如对应语言/动作/表情等)转换这一过程的元认知,有利于提高思维精度。

  #### 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是与我们的方位认知相关的隐喻,如上——下,内——外,前——后等。方位隐喻与我们的身体和社会基础紧密相关,大多数隐喻都与方位相关。每一个方位隐喻内部存在一个连贯系统,在外部也存在一个全局系统。例如,作为多次搏斗后的胜利者,运用人类特有的组块能力,意识开始产生作为冲突、搏斗、压制、击败、示威等隐喻集合的、胜利之后高高在上/上位这一更综合、更高层次的“控制为上,被强迫为下”隐喻集合组块,在这一集合组块更进一步包含了局部细节可能不同但整体情况类似的集合,形成内部的连贯系统;并且在日常社会生活的其他经验中,产生同类的隐喻集合如下,构成了关于”上——下“方位隐喻的外部全局系统:

  - “高兴为上,悲伤为下”

  - “有意识为上,无意识为下”

  - “健康和生命为上,疾病和死亡为下”

  - “更多为上,更少为下”

  - “可预见的未来事件为上,或者在前”

  - “地位高为上,地位低为下”

  - “好为上,坏为下”

  - “道德为上、堕落为下”

  - “理性化为上,情绪化为下”

  并在社会活动中运用上面提到的管道隐喻——交流,使得关于”上——下“方位隐喻的外部全局系统在某一范围内的人类社会中达成一致性的方位隐喻集体记忆。

  方位隐喻的本质,是形成一种相当于**线性判断系统模型**的较为抽象的个体/集体隐喻集合,这一抽象隐喻集合包含了各种具体的线性判断系统模型,帮助人类判断多种情境下的好恶倾向程度。

  #### 本体隐喻

  本体隐喻将事件、活动、情感、想法等比喻为实体或物质。这一组块能力表面上改变了事物的性质和状态,在运用过程中实则为时空变形,使得我们打破时间的序度,跨越空间的距离。心灵和经验种种,如同天上的繁星,任我们随心摘取,再投射到不同的时空之中,灵活运用。

  时空变形的本质,是意识层次在不同范围内的延展或收敛。既可退守内心,将身体视为外物,又可外投诸于环境,驾驭金阁出海,更能够纵横时空,笑看历史循环,大道往复,天地之间,任凭潇洒。

  #### 容器隐喻

  容器隐喻将物理空间、视野和事件、活动、行为和状态比喻为容器。

  我们感知物理空间,在个体-环境的情景关系中,以边界条件形成物理空间的范围感。我们在物理空间的不同范围中活动,不同的物理空间则形成了我们活动的容器。不同的生命故事在不同的物理空间内发生,形成个体与特定场所的特别记忆,这种特别记忆在我们回忆或重新进入特定场所时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促使我们反过来进一步感受并参与到该特定场所之中。一个特定的物理空间,可能容纳一定数量人群各自不同但有关联的特别记忆,形成关于该场所的文化模因,反过来又可以促使该场所的特定发展。

  我们将近180度的视野,反映了某一时刻我们对环境的视觉感知。视野既是对物理环境视觉信息的容器,也反映了对时间序列上某个截面的容纳。环境中的介质、边界、光线和我们观察的视角共同构成了视野容器的范围,我见故我在的本能让视野隐喻对我们产生了意义。

  事件、活动、行为和状态的容器隐喻反映了这些集合中的时间/空间维度上的子集构成,共同的特点是本体与客体在空间场所中一段时间内的活动与相互影响反应。

  ### 隐喻体系的理解与应用

  意识对环境信息的感知进行提取,形成某个基本概念,这个基本概念本身即是对某种特定情境下的环境信息的隐喻。对基本概念进行综合概括,进而形成泛指某种环境信息的隐喻,形成了由基本隐喻元素构成的隐喻集合。隐喻集合作为更大集合的子集,相互组合形成包含子集更多,范围更大的新的隐喻集合;隐喻集合共同拥有的子集将不同隐喻集合联系起来,形成隐喻集合的网络,在这种网络不断复杂化的过程之中,由新的隐喻子集形成的新的隐喻集合又不断产生。因此,隐喻体系的内在复杂度和精度的层次不断细化,而外在的外延也在不断扩大。

  语言是隐喻体系的表现形式之一。语言为了社会交流目的而产生,是内在隐喻概念的外化容器,用以在社会团体不同个体之间对不同隐喻集合进行交流,隐喻体系的生成主体由个体转为共同体,逐渐形成社会的隐喻体系网络,社会个体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加速促进了隐喻体系网络的对内对外生长。

  学科、知识和模型是我们在隐喻森林中,划分、识别某个领域范围内的隐喻集合体系的一种努力。元学科和高阶模型是一个领域的抽象集合,相比其他的学科和模型,用最精炼优美的信息,最大范围的涵盖了相关领域广泛的子集。工作、生活、学习中的遇到的具体问题也是一个次级隐喻子集,属于我们认识自我和世界的隐喻体系的一部分,其中不同内容可能被不同高阶隐喻集合所包含。对具体现象进行抽象的过程,就是从相关集合系统自下而上顺着不同路径提炼不同高阶模型的过程。一个或多个高阶模型,可能覆盖具体问题的大部分子集,从而使我们接近于掌握该问题的全貌,高阶模型带来解决方法的类似经验,或者在该问题的子集网络中自然浮现。对多个高阶模型各自包含的隐喻子集的熟悉,让我们在遇到新问题时迅速认识该问题的相关子集,通过隐喻集合的树形结构路线,追溯到一个或多个高阶模型。这一过程也是高阶模型在意识中互相之间产生联系的过程,在不断增加的联系中,高阶模型网络自然生成,进一步扩大所共同覆盖的隐喻子集范围,让我们对隐喻森林的意识范围也随之不断扩大。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读后感(十):古人赖以生存的“隐喻”

  古人赖以生存的“隐喻”

  1、三种隐喻

  顷读乔治莱考夫氏《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始知吾人日用之说,莫不含隐喻于其间,而不能察之久矣,若夫以“战争”隐喻“争论”、以“旅行”隐喻“生活”,亦寻常矣;其又析“争论”之隐喻,或比之于“建筑”,故一人之观念有所谓建构之基础者,或比之于“旅行”,故一番会话有所谓方向者,或比之于“容器”,故有所谓空洞观点与核心论点之名也。

  吾乃欲凭私意以伸引之,盖所谓容器隐喻者,或可以球坐标系考察之也,所谓建筑隐喻者,或可以柱坐标考察之也,所谓旅行隐喻者,或可以直角坐标系考察之也。

  吾执此三者以反观古人之书,因知前人多有用之,而可随类以判,今乃试论之。

  2、二维极坐标性之隐喻

  此间球坐标与柱坐标系均为三维之考察,今可降维以论其通者。二者降维,则为极坐标系也,《墨经》曰:“圜,一中同长也”,即此也。

  所谓“四方”者,其实亦为简化之极坐标,凡方向,粗而为四方,细而为二十四向,莫不有中也。

  观夫五藏山经、史书之地理志等,凡言地道,莫不先举参考之地(即原点o也),次言方向(θ),再标里程(r),而未量地势起伏(z),此即所谓极坐标投影法也。邹衍之大九州、《淮南子<坠形训>》之天下,皆为一种同心圆式之展开,而印度传说仅四洲而无中,此其不同甚显。

  古之天文,有盖天说者,其“七衡六间图”中皆同心圆之轨道,与地道之理同。

  盖人处空间之内,莫不以己为中心也,一部族处大地上,莫不以己为中心也。故《尚书<尧典>》曰:

  “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大学》曰: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克明俊德,修身也;以亲九族,齐家也;平章百姓,治国也;协和万邦,平天下也。身为中心,渐推以至天下,此为常用之式,如《老子》: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列子》亦曰:

  “侨闻治身以及家,治家以及国,此言自于近以至于远也。”

  其类甚多,不尽举,而皆以自身所处为原点o,而其变化皆在径向 (r)也。

  此言身外,其实身内亦如之,《荀子》:

  “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

  又曰:

  “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接也,夫是之谓天官。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

  此何预乎极坐标耶?岂不闻孔子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此为其象。

  若夫五服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狄荒服”(《国语》),以王畿为中心而作同心圆以划五层则得之,虽不合实际,亦可见其理想。

  3、从极坐标走向柱坐标

  凡此上所言,皆天下之事也,古人每于潜意识中投影天下之事于天上,合天地上下而观,于是二维之极坐标系乃成一柱坐标系焉。

  观《国语》所记“绝地天通”之事,其言上古地天能通而“民神不杂”,而后“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于是有“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其变化只在z坐标方向上。

  《内经》曰: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此即天地之通也。秦始皇在世则造宫殿以摹天象,死后则居地宫以拟人间,亦是陟降之事,想通乎天地者也;再如马王堆之升天图,亦其类也。

  又《尧典》有“光被四表,格于上下”,故知其于身、家、国、天下之平面极坐标系外复有z方向之事也,综其全文,知为一柱坐标系明矣。

  又《吕氏春秋》曰:“明堂中方外圆,通达四出”,前人已言明堂为“天下”之缩影(邢义田),其属极坐标系之产物明矣,而又有祭祀之用,故通于天,故其又为柱坐标系下之世界之缩影也。

  岂唯中国,它种文明亦如之。多种文明之创世传说中均有所谓宇宙之支柱者,能沟通三界,若阿奇帕人之神圣木杆、考奇多人之铜柱、中国之建木等,伊利亚德总结此种宇宙体系之特征为:

  以显圣之物确定中心,此中心处有一宇宙之柱,宇宙沿此柱而有若干层次,此柱如梯而成一通道,世界以此柱为轴而环绕之。(《神圣与世俗》)

  则此柱为柱坐标系中之z轴也,其所述为一种柱坐标系下之宇宙也。

  4、球坐标隐喻

  于柱坐标系之外,复有球坐标系者,即“容器”隐喻之一种也。

  贾谊《鹏鸟赋》:“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炉为容器也;道教“内丹”之说,则以人体为炉,亦容器也。

  《庄子》曰:“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六合有内外,是容器也。

  又如颜回坐忘、虚心实腹之说,皆以人为容器也。

  解《经》用注,注者灌也,是以《经》为容器也;《文心雕龙<宗经>》曰:“百家腾跃,终入环内”,亦以《经》为容器也。

  容器而有中心者,乃能用彼球坐标系。天文中之浑天说,以鸡卵喻宇宙,亦是容器也,其说曰

  “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天转如车毂之运也,周旋无端,其形浑浑,故曰浑天。”

  故为以球坐标系观察之也。

  此言宇宙,若夫人体亦有中心。常言有诸内而形诸外,其在径向有如是之变化也,故《诗品》曰:“大用外腓,真体内充”。扁鹊论病曰:

  “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柰之何。”

  以身体为容器,其病之层面沿径向而加深也。又如《伤寒论》之六经病症,自表至里,自肌肤至脏腑,亦沿径向而变。

  又若“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乃为一种立体之推扩也,即《中庸》之所谓:

  “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其较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多一维度,无所不均,无所不平,其“仁”之辐射也非若球面而何?所谓“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即球面沿径向之变化也。

  5、直角坐标系隐喻

  若夫旅行隐喻者,最显者莫过于“道”也,英译之为“path”。其外,则有“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与夫古人论“终始”等,皆隐用旅行之喻也。

  又直角坐标系之考察中,旅行为动态之隐喻,又有一静态之隐喻者,即丝线也,所谓经、纬、纲、纪、组、纽皆是之属。

  6、隐喻复合例析之桓谭《新论》

  桓谭《新论》曰:

  “宓羲氏谓之‘易’,老子谓之‘道’,孔子谓之‘元’,而扬雄谓之‘玄’。”

  “易”者,生生之谓易也;“生生”者,化也、育也,化字之形,象一人臀下有一倒人,与育字之形同义,皆生育之意也;“孕”象大人包小人,以母体为容器也;故“易”为容器隐喻。

  王弼曰:“夫道也者,取乎万物之所由也”,故“道”为旅行隐喻。

  王弼曰:“玄也者,取乎幽冥之所出也”,幽冥出乎玄,故“玄”为容器隐喻也。

  《论衡》:“《易》之‘乾坤’,《春秋》之‘元’,杨氏之‘玄’,卜气号不均也”,故知孔子之元,谓《春秋》之元也。

  《公羊传》曰:“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王正月”之意义,殆即伊利亚德所谓“被显现出之原始神话时间”也,其为一种对原初时间之永恒回归,于是时间有宗教意义上之再生,综言之曰“世界向混沌状态之定期倒退”也,故自倒退言之,其为旅行隐喻,自混沌与再生言之,其为容器隐喻。

  又公羊三世之说曰:

  “于所传闻之世,见治起于衰乱之中,用心尚麤觕,故内其国而外诸夏…于所闻之世,见治升平,内诸夏而外夷狄…至所见之世,著至太平,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大小若一,用心尤深而详。”

  自本国而诸夏而夷狄,与前此之极坐标之推进相同也;“见治起于衰乱之中”者,即原初时间之混沌状态,蕴含多种可能性者也,此《春秋》之元也。又,三世之推进,厥为旅行之隐喻无疑也。

  7、隐喻复合例析之《中庸》

  《中庸》曰: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命者,英译“gifted”,赋之也,是以身为容器也。率性之道,旅行隐喻也。修道所以立身、所以成材,建筑隐喻也。

  又曰: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本”者基也,建筑隐喻也,“达道”者旅行隐喻也,“天地位、万物育”,容器隐喻也。

  8、隐喻复合例析之《诗谱序》《报任安叔》

  郑玄《诗谱序》曰:

  “立斯谱,欲知源流清浊之所处,则循其上下而省之,欲知风化芳臭气泽之所及,则傍行而观之;此诗之大纲也,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源流”者,旅行隐喻也;风化芳臭者,极坐标系上之扩散也;纲目者,丝线隐喻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曰: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无能之辞可托,是以辞为容器也;旧闻可以网罗,是有容器置之也;事而可行,且有“终始”,是譬之于旅行也,其用“综”字,亦有丝线隐喻在其中也;“成败兴坏之纪”,丝线隐喻也;天人之间有“际”,以“绝地天通”之故也,其为以柱坐标考察之建筑也;“通”者达也,自古徂今,旅行隐喻也。

  9、结论

  大抵直角坐标系下之旅行隐喻源乎古人对时间之感知(神圣时间、《春秋》之元),柱坐标系下之建筑隐喻源乎古人对空间之感知(宇宙之柱、大九州),球坐标系下之容器隐喻源乎古人对生命之感知(病理、爱物)。

  自余所述观之,若将古人隐喻一一提契而出,则将破碎大道也;而舍夫隐喻之术,则常语多不能用;得鱼忘筌、得意忘言,此以言为筌,筌,容器也,隐喻亦容器也。其意至实,则不需夫隐喻,其意至虚,则愈需夫隐喻。盛实者之容器易舍,纳虚者之容器难去,而意之虚者常高深乎实者,嗟乎隐喻之不可须臾离也。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