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思考的魅力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6-02 21:0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思考的魅力的读后感10篇

  《思考魅力》是一本由[法]伽利玛出版社著作,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0,页数:200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思考的魅力》读后感(一):童眼看哲学阅读悟生存----评《为什么会有死亡》

  在寻常人的眼中,哲学家们的言论谈吐往往都是语出惊人,暗藏玄机。费心地专研,耐心品味深入地挖掘,我们才可以豁然开朗地悟出话语之中的深意。尽管走入哲学的世界着实具有挑战性,但是它并更激发着我们众多想要征服其领域内心欲望。因为哲学之中有着相当丰富的内藏文章,更因为哲学之中更时刻散发着思考的魅力。

  曾经,我们立足站在”哲学巨人“的肩膀上领略浩瀚无垠思想光辉。今日我们更期待努力着将如此魅力十足的思想精髓分享孩子们。一套专门为孩子们精心设计的,科普百科童书《思考的魅力》就此问世了。一如那些知名媒体推荐的,这是一套有深度儿童读物。全套系列丛书共分列了24个主题,以不同的分册形式逐一启蒙着孩子们对世界的探索和思考。诚实守信正直责任等等内容让孩子们徜徉于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哲学殿堂

  在“存在“板块的《为什么会有死亡》分册中,我和孩子徜徉了一次与众不同的哲学生命探索之旅。常人眼中,“死亡”一词经常是那样地带着太多的苦涩,太多的回避,太多的忌讳。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孩子经常无法接受身边人或者其他生命的消亡。于他们而言,死亡着实让人恐怖,惧怕和逃避话题。哪怕是身为家长的我,也经常在孩子面前避讳这样的内容信息。因为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过早地接触此类的悲伤内容,也因为我传统地总觉得这样的话题讨论相当地不吉利。哪怕孩子在面对“死亡”的话题时充满着疑问,我都会一笔带过地不给予孩子正面答复解释。尽管这其中很多时候更存在着我自己主观意义上的偏见排斥,但是我也潜意识之中知道自己这样的教育孩子方法并不是科学合理。毕竟,人活于世总是需要面对“死亡”。毕竟”生,老,病,死“无人可以逃避。但是究竟应该怎么和孩子讲解却着实一直让我深感无助,我实在找寻不到比较理性却有生动直白讲述分析”死亡“的内容。在拿到这本名为《为什么会有死亡》书册时,我有种如释重负般的感觉。因为这本书册着实直白,明了,生动,详细娓娓道来有关于“死亡”主题的内容。尽管本书触及让人们避无可避的“死亡”忌讳观念,但是它用着相对比较平白的,科学的,理性的形式为孩子们细细分析和阐述着这一话题的深意。象征着“晦气”的“死亡”有着其客观存在的必然,但是我们却并不可以因为胆怯不敢正面去讨论。带着思索,给予讨论,辅以分析,分解叙述,生动剖析,摒除偏见,给予思考,引发探讨,剔除情感影响,一场关于“死亡存在论”的生动哲理课程就此在这本书册中得以最为直接的,客观的,生动的讲解。身为父母,我们可以借助着这本书册的基本要点,引领孩子们摒弃以往的逃避心理,直面生存的“死亡”必然结局。与其逃避,不如面对;与其忌讳,不如直面;与其无助,不如正视;与其物质,不如深入思考。领略思考的魅力,感悟“死亡”的哲理,《为什么会有死亡》一书之中引爆着孩子们思想的火花

  不可否认,这是一部相当亮具有思想深度的儿童读物内容。一读本套丛书,我们的孩子可以游戈在哲学的汪洋之中。领略思考的魅力,感悟人生的真谛体会哲学的深度。

  《思考的魅力》读后感(二):足球引发的思考。

  《思考的魅力》是一系列的童书,我拿到的一本恰好是关于足球的童书《足球教会了我我们什么》。对于足球,我并不是特别了解,时常能在父亲那里听到广州恒大、北京国安、山东鲁能等等国足的球队名。在这几年里,国足也越来越好了,希望今年的广州恒大能进亚冠前三。

  这本书是采用对话的形式展开的,克里斯托弗提问,苏格拉底回答。而这位回答的苏格拉底自然不是古希腊的哲学家,而是一位足球运动员。书中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介绍了足球:

  足球是怎么产生

  足球一开始是一项粗暴游戏比赛规则临时制定,一般只要将球带出对方地盘或是带入自己的地盘就能得分。这样简单的规则,常常会有人为了赢得比赛而耍小手段。1863年以后,英国人开始为足球比赛制定一系列的规则,让“力量的游戏”变的文明起来。足球是一项与社会息息相关运动

  足球到底是什么

  当今时代,足球已经成为全世界流行的运动。而观众注意力都会集中到自己喜欢球员身上,把他们当成英雄那样崇拜。而如今足球也变得商业化起来,每一个球员都有自身的买卖价格优秀的受欢迎的球员就会被有名体育俱乐部高价买入,反之,球员资质一般的就会由一般的体育俱乐部用低价买入。球场上,除了球员起到重要作用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又被赋予高度权利角色,这就是裁判。裁判是规则的代表,也是规范正常比赛的重要因素。苏格拉底说,任何一种游戏,重要明确规则,就会有漏洞。当今的每一项游戏运动,它的规则都在不断的改进中完善,让游戏更加公平性。而足球运动,成为了很多球迷精神鸦片,为了看球,吃饭都忘了。凡事都有两面性,用辩证的眼光事物,从而分析,这才是客观的。

  足球的作用

  足球和其他游戏一样,具有消遣、娱乐的作用。那足球和其他球类有什么不同?最大的区别就是,足球是一种禁止手和手臂碰触到球的运动,守门员除外。为了体现集体生活的意义,就得要求个人认可社会规则,这些以民主形式制定的规则能够保障我们的社会生活顺利进行。我们无法要求每个人都遵纪守法,但有一点无需质疑,就是没有这些规则,不仅社会神火,乃至任何球类运动,都是无法开展的。

  克里斯托佛和苏格拉底的谈话,让我重新认识了足球,每一项运动都有它存在的意义。也许有些事情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但对于每一件事,我们都需要学会思考

  :作品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豆邮或24685251@qq.com联系笔者

  《思考的魅力》读后感(三):互馈的礼物

  互馈的礼物------

  读《 怎样和别人好好交流

  人为什么需要交流?我们是靠什么来进行交流的?为什么机器不能和我们进行交流?当孩子向我提问的时候我有点懵了?小小年纪思想还真复杂~有幸近日我看到了这样一套可以给孩子答疑解惑的书《思考的魅力》,全书包括:思考、共存、勇敢友情、自我、爱情、生命、存在、守时、公正沟通、社会、分寸个性职业自由融合差异和平审美视野戏剧艺术、运动个24主题。

  这几个主题都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让我们无法简单的面对,无法随意的回答,引发的是深深的思考,让孩子通过阅读学会认知,学会思考,培养孩子良好品德性格

  就拿孩子的提问来说,之前我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交流谁不会啊?我们每天都在和家人同事朋友陌生人进行交流,可以说作为一个人和别人交流是最基本的社会活动。我们只有通过和平友好的交流才能知道彼此内心的真实想法,能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

  此时我想起前段时间快6.1节了我带孩子去超市购物,超市在做购物满61元可以抽奖的活动。我们也可以去抽,一开始售货员让孩子自己去抽,无奈她太小了手伸不到抽奖箱的底部拿不到抽奖号,她让我帮她抽,可惜我没抽到幸运号码6或者是1,没有奖品。看着周围很多人都抽到了小礼物小本子或是一张小贴纸,她依依不舍很不情愿就这样走了,一直和我说妈妈我还想抽奖的,被磨烦了我就告诉她,你自己去和阿姨说能不能再给你抽一次,如果可以你就去抽,如果不可以我们就回家好吧?结果这个小孩果真转身去和阿姨交涉去了,我就在不远处看着,好像阿姨同意了给她再次抽奖了,自己很兴奋用力的用小手去捞奖球,结果可想而知还是没中奖,不过她还是很高兴的跑回来了,这次没哭也没闹乖乖的和我一起走了。我不知道小小的她是如何与阿姨交流沟通的,我只是看到了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到了自己想做的事,实现了自己的小小心愿。这也许就是良好的沟通,完美的交流带来的小思考、小自信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她会走的更远,说的更多,讲的更好。

  如何才能和别人好好交流,这时需要我们最好能够面对面的交流,有适合交谈的氛围,如安静咖啡厅房间海滩或是草地一角。在交谈中还需要加入合适肢体语言,有共同的话题,有相互倾诉、相互倾听的意愿,有包容,有尊重有理解,学会谦逊、懂得保持缄默,不合时宜的话题要懂得避开,不插话、不打断别人、不能只顾自己滔滔不绝,能做到这些才是一个好的交流对象。还记得伏尔泰说过“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还有某句谚语说过:“上帝给我们一张嘴巴,两只耳朵就是要让我们学会少说多听”,这也就是让我们在交流的过程中要学会用心倾听,用心交流。

  美好的沟通交流就像是一首美妙的合奏,在你来我往的对话里大家感受到了身心愉悦,不同的语言碰撞出了不同的思想火花,大家从这里获得了相互馈赠的礼物。

  《思考的魅力》读后感(四):关于《有绝对的公平吗》

  只看过一本,但也来说说我的感想

  文字加配图,文字会标注重点,边上会有注解。上面的图画有趣。对于孩子来说是蛮好的读物。

  看这书前,我一直有疑问,有绝对的公平吗?就像耿耿于怀好人并不是就有好报。

  这世界本就是复杂多变,我们人类就像不规则物体生长一样。并没法按一个形状去要求怎么做。法律道德可以约束,所以大部份人也都以好的方式发展

  所以想要知道有没有绝对的公平,先做好自己,不伤人害已,把自己磨成一块更有价值石头

  《思考的魅力》读后感(五):辩证地看待我们心中的那些恐惧

  《思考的魅力——我们为什么会害怕怪兽

  如果,你告诉我,你小的时候没有害怕怪兽,我还真是不相信

  我承认,我小的时候,害怕过;而今,我的孩子,也会自己吓自己,用怪兽之类的话题把自己吓得不敢一个人去没亮灯的房间或是穿过黑暗走廊。因为孩子坚信,黑暗里面就躲藏着怪兽。

  其实不论是孩子还是大人,都多多少少会害怕一些自己不知道的事物。孩子到了某些年龄段的时候,会表现出十分地胆小;即使是成人,也会对神灵产生敬畏,而那些长得稀奇古怪生物,尤其是从来没有见过的野兽之类的,忽然间一看到,也会平白无故滋生莫名的恐慌心理。怪兽不一定是真实存在的,有的则是存在人类心里的暗区,那些深夜里出来为非作歹同类,或面目狰狞,或手持武器,都是我们所害怕的“怪兽”。

  《思考的魅力——我们为什么会害怕怪兽》从哲学的视角来分析什么是“怪兽”,怪兽是奇怪的,它与正常之间的区别,为什么会产生怪兽,怪兽与人类之间的区别、人们心中的怪兽、怪兽般的历史政治,并且还在书中介绍了神话故事里的各种怪兽。怪兽、人类的心理,这些话题有时候很难从科学的角度去辨别是非对错,然而从哲学的视角辩证地去讲,既肯定了人类、尤其是孩子的心理,因为思考,所以会有这些概念的产生;同时又让孩子明白如何正视“怪兽”,不因害怕而阻碍自己的成长

  该书引用了一些著名哲学家的与“怪兽”话题相关的名言哲理,并从这些哲理中引申、解释,用孩子能听明白的语言来讲述,结合剪影图片,让孩子在阅读时不觉得枯燥。在我们常人看来,哲学往往高深莫测,而此书作为写给孩子看的哲学书,正是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年龄特征来撰写。

  就如书中所言:“怪物是一种让人难以置信的存在,在心理上引诱着人类。”确实如此,即使我们知道怪兽并不存在,但是还是会因为某种或某些原因,而深信怪兽是存在的,然后怪兽就时不时地在我们的潜意识中跑出来,让我们感到慌张恐惧。特别是当孩子因为“怪兽”原因而感到害怕,表现出十分胆小怯懦样子时,作为成人的我们,非但不设身处地去排解孩子的恐慌,反而为了自己的解脱埋怨责备孩子。可是哪个成人不是从小这样成长起来的,而且即使是成人以后,依然也会在自己的心里设想着其他的怪物。那些让孩子或是让我们害怕的事物,它们依然存在的,未必是真实存在,而仅仅是我们自己的心理意识造成;我们可能依然会害怕它们,但是看过这本书后,请告诉自己和孩子,害怕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我们成长着,我们阅读着,我们思考着,势必也会越加勇敢。

  而那些神话故事里的怪兽们,虽然狰狞,但是人类却依然期待着去阅读这些怪兽的故事,从中表达自己对美丑善恶的各种情感。

  文/ashley

  书评原创,转载刊用请豆邮联系~

  《思考的魅力》读后感(六):为什么必须读过“死亡”

  谈第八分册《存在:为什么会有死亡》:

  这是给孩子们的人生启蒙课

  却也值得成人思考

  哲学这东西,你思考的时候,离着很近

  你停滞的时候,它便距离遥远

  而思考,却往往是与阅读一起进行的

  阅读不止,思考不停

  死亡,很晦气的名词

  每个人却都必须面对

  也许,读过,才能看透

  人类无法治愈死亡、痛苦和无知,

  所以,

  为了使自己开心,

  只能肆无忌惮地忽视这些问题

  又或者

  我们可以像伊壁鸠鲁般安慰自己

  “死亡虽然恐怖,但却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当我们存在时,死亡没有到来

  当死亡降临时,我们已经不存在了”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为了这样的一个深邃,

  为了孩子的榜样,

  读过“死亡”,做有意义的事

  好好活

  《思考的魅力》读后感(七):其实我也不自由

  --------读《思考的魅力》之《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家有小女一枚,呆萌乖巧。从她2岁多的时候开始,就表现出来是一个非常有规则意识的孩子。年岁渐长,听话乖巧之余,她也有了自己的许多小心思。

  也许她还不知道自由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但是关于自由的概念她一定感触颇深。2岁半的时候她会说,等我5岁就可以用洗面奶了,3岁的时候她则说,等我11岁就可以穿高跟鞋了。这,也许就是自由意识萌芽状态对自由的向往吧,因为太小,所以被妈妈爸爸规定了很多不可以做,但却向往的事,于是便寄托长大,长大到一定的年纪就可以去做了。

  但是,孩子啊, 你可知道,就算被你视为天的爸爸妈妈,也是如此不自由?我们有时也会带着倦怠的心,不得不去上班;我们有时也会摸摸钱包,清空一下自己的购物清单;我们有时也会恨得牙痒痒想要打你一下,却按压住愤怒的情绪。你瞧,即使爸爸妈妈已是成人,独立自主,却还是不自由。所以,当你也明白自由并且开始追求自由的时候,我会带着你一起来读这一本《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小小的你也许觉得,越长大越自由,其实有时反而越长大越不自由,因为我们懂得的更多,思考的更多,顾虑的更多,对自我的约束也更多。刚才我们说了那么多不自由,那么能做所有自己想做的那些事,就是真正的享有自由了吗?回答之前,还是先来看看什么是自由。

  人,生而有自由,追求自由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哪怕是奴隶、哪怕是皇帝。看起来,站在社会的巅峰处也比趴在社会的最低端自由要大得多,但是,若是一味追求随心所欲,盲从与自己的欲望,那也不过是欲望的奴隶。

  我们的身体囿于这世界,自然法则束缚着我们,我们不可以象鸟人一样翱翔在蓝天,也不可以象人鱼一样畅游于海底,而我们的思想则不同,这是造物主赋予我们最大的财富,也是我们之所以是人的基准。一个自由的人,一定是精神独立的人,不依赖他人、不盲从他人、不浑浑噩噩、不随波逐流,有自己的目标和梦想,不易受外界蛊惑或影响。人类的生存条件决定了我们无法完全绝对意义上自由,因此,“对于一个人来讲,真正的自由,是能够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亲爱的宝贝,爸爸妈妈永远无法决定你将、或者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尽力引导你去思考,去探索,让你发现自己的思想,让你学会去思考,做一个有主见的自由人,永不成为灵魂依附于他人的藤蔓。

  《思考的魅力》读后感(八):让孩子有责任意识——你是一个付责任的人吗?

  童年是无忧无虑的,童书一般也就走轻松愉悦的路线。思考人生、思考社会等重大问题还是留待长大点再考虑吧。但也有例外,比如这套《思考的魅力》丛书。虽然每一本都小小的,薄薄的,但思考的问题确实很有深度,比如我手上这本——《你是一个负责人的人吗》。

  我们中的某些大人也是不负责任的,小孩子虽小,但也要有责任的意识。犯了错误就要承担后果,也就是责任。虽然可能会因为你小,而逃脱惩罚,但你的家长,监护人却要代你承担责任,或者道歉,或者赔钱。如我所料,大话题,只能小角度引入,深入浅出是最好的。这书就从一个孩子很熟悉的例子开始,一个小朋友打破了教室的玻璃,破坏了公物自然要赔偿。孩子气的地方在于,文中的“我”于是认为责任是一个不好的词。什么是负责人呢?承担责任就是为行为负责。

  一个小孩子走路摔倒了,哭起来。我们一些大人会这样安慰孩子,跑过去,把孩子扶起来,然后用脚踩地,然后说:“地,都怪你,把我家孩子的弄得摔跤了,你不好。我打你,我踩你。”孩子可能就破涕为笑了。这种教育方法行不行呢?当然是不行的。因为本来是孩子自己不小心,现在责任跑到地哪里去了。这本书说得好,只有人才可以负责。孩子摔着了,让孩子自己爬起来,让孩子小心,走慢点,不就行了?责怪地,孩子会检讨走路的方法么?

  这本书探讨了好心办坏事,更有思辨色彩。不光是好心就可以 了,还要考虑自己行为带来的后果,好心不一定能办成好事,由于疏忽也会造成重大的失误,造成不良后果。这些都要承担责任。书上的配图很好,让孩子更容易理解。

  我们常常会在判断一个孩子的错误严重程度的时候,会考虑孩子是不是故意的。孩子在犯了错误的时候,也会说:“我不是故意的。”我们常常在孩子不是故意的就减轻了对孩子错误的惩罚。有的孩子明明是故意的,也会借口说是不是故意的,是不小心的。承担责任是需要勇气的,这个观点应该好理解。这本书开头提到的例子,打碎玻璃的同学是不想承认的。如果没有人看见,你会主动承认吗?这本书告诉孩子,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对他人负责。

  让孩子有责任意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应该是个好事情。最起码知道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不是老师、家长的事,也是不错的。

  《思考的魅力》读后感(九):引导思考能力很重要

  引导思考能力很重要

  我曾经教过一门课《**创新设计》,里面重要的内容和目标就是引导创新思维。说到大脑的神经机能,有10的11次方个神经元,是个巨型的网络系统,思维的特性有多层性、间接性、概括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影响创新思维的因素有:1是先天赋予的能力(遗传的大脑生理结构)。“天赋能力”只是一种资质、一种倾向,只有遇到合适的条件,“天赋能力”才能充分的展现,如果缺少必要的现实条件,“天赋”再高的人也无能为力。

  2是生活实践的影响(环境对大脑机能的影响),后天的实践活动对于个人思维能力具有积极意义。3是科学安排的思维训练。当时我跟学生们讲解思考能力和技法,例如5W2H分析法,奥斯本头脑风暴等等的时候,学生们的兴趣很一般。问他们则答,思维能力已经很难再突破了。当时我就觉得,如果他们现在是十岁以下的孩子,关于思考能力的训练应该比较容易引导,作用也应该更显著。

  我以我的经历,要大力推荐这套《思维的魅力》丛书,它是一套非常有意义的书,因为它是写给孩子们的,致力于开发孩子们思维能力和引导思维方法的书。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不一样,有的简单,有的复杂,有的高级,有的低级,合力的引导和训练真的大有益处。并且思维的宝藏越早开发越有效,这套书如果在小学开成一门课,我是非常赞成的。

  讲到职业,讲到“我们为什么要工作”的时候,作者充分利用了思维的发散性,从一个点发散出去,再回收到一个点,来向孩子们讲述职业和工作这个人人都得面对的问题。大人们都去上班了,虽然上班有烦恼,但是他们还是必须得去上班,因为要赚钱要生活,同时也要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我们长大了也要去上班,可以为别人上班,也可以为自己上班,工作中可以认识更多的人,工作中可以获得来自工作上的乐趣,工作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有了工作,我们会获得经验,获得进步,当然也可以赚到钱让家庭更富有,如果我们没有工作,我们的社会地位,我们的生活保障及我们的信用都会受到影响。当我们老了,我们还会退休。我们要爱工作,在工作中获得爱和付出爱,工作与社会发展等,思维的多线性发散,引导孩子们进行丰富的思考,对于职业的问题,作者真的引发了一场适合孩子们理解的思维风暴,非常全面,也非常的有创造性和建设性。

  我觉得这样的书,可能没有漫画更吸引孩子,但是又没有在学校形成一门课,重点是思考能力的训练真的很需要,所以呢,我建议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一起读这本书,一起从一个起点开始发散思维,来一场思维的演练。举个简单的例子,体育运动员某方面的体育能力非常突出,因为他进行了庞大的有序的训练才能达到的。思考能力也同样,如果训练方法得当,将启发孩子们开启大脑的宝藏,这个意义真的非常重大。

  所以我建议大家都来关注这套书,并且把它应用到对孩子的教育管理中。

  《思考的魅力》读后感(十):让孩子学会爱,学会思考—— 读《思考的魅力—你了解动物朋友吗?》

  让孩子学会爱,学会思考—— 读《思考的魅力—你了解动物朋友吗?》

  文/wg114135602

  很久以前,我也喜欢养小动物。

  很久以后,我从不养宠物。

  养动物,大概是出于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后来不养宠物,原因则是多方面的,譬如没有时间,没有耐心,囊中羞涩的理由是尚上不得台面也不便言说的。但最主要的一条,其实是,每一个动物最终的俗名往往是死于非命。看过了太多的小动物在自己的手中死去,无奈或无能为力之余,我再也不喜欢养动物了,即使别人如何晒自己的宠物,晒自己与宠物的一往情深,我自岿然不动。

  但这却丝毫不影响我探知动物知识的好奇性。《思考的魅力——你了解动物朋友吗》?就是一本这样的书。严格讲,这不是一本童书,他的定位更倾向于青少年,但它,同样适用于每一个成人,每一个知之甚多却又往往语焉不详的成人。我们似乎对什么多能侃侃而谈,但其实,我们对什么的了解却往往流于表面,换个说法,给孩子讲故事,往往我们手中拿着书,或者叫教材,我们的发挥比起自己讲述要好得多。

  思考是与生俱来的权利,但常常被我们放弃。有时候我们接受某种思考的结晶-----信仰,有时候我们求助于神灵,有时候我们做植物状毫无反应,但是思考一直在进行。 有时候,思考就是唯一的存在证明。思考是人生的拐杖,也是人生的解剖刀,我们不愿意思考,是不愿面对赤裸裸的现实或自己的内心。

  动物会说话吗?动物有喜怒哀乐吗?以动物的思维看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的?从儿童时期培养思考的习惯,可以指导人的行动,可以丰富人的内心,可以引导友善的行动。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

  思考是大脑的属性,思考和大脑天然地在一起。 喜欢思考,以及思考带来快乐和智慧。所以,拿起枕边的书吧,哪怕它只是一本三岁孩子可以读的书,你会发现,其中自由乐趣在。而《思考的魅力》无疑就是这样一套让你拿得起,放不下的书。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思考的魅力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