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沐猿而冠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6-01 21:5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沐猿而冠读后感10篇

  《沐猿而冠》是一本由辉格著作,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8.00,页数:33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沐猿而冠》读后感(一):整理小橘子解释

  微博@SW小橘子:偶然发现《沐猿而冠》在豆瓣上新增了很多差评,这说明,这本书扩展到了全新的读者群,这批新读者不了解辉格的学术叙事风格。辉格的假想读者,向来是已经有了基本语境共识的读者,而不愿意做过多背景式的说明。假如能够预计到读者群的扩大,那么一点背景解释或许是必要的。

  熟悉辉格的读者知道,辉格的叙事方式,是进化学家式的。就是说,首先,利益主体基因(有些时候是模因),只是透过个体行为,来实现基因传播的最大收益。其次,基因本身没有意向立场,但为了叙述方便,借用意向立场来描述基因对人的作用。这种叙事方式,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是容易造成误解的。

  比如说,在性策略男性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由于人类极高的后代抚养负担,所以对大多数资源条件一般的男人来说,稳妥保守都是优选策略,贪图多妻的进取策略只适合于资源条件特别优厚的男性,而浪子策略则处于边缘地位。”一个普通读者可能会从两方面产生误解。

  他可能认为,第一,性策略的选择,是个人意识做出的;第二,作者给出了基于个人禀赋的性策略选择建议。如果他产生了这样的误解,那么他做出“一派胡言”的评价,也就不足为奇了。

  《沐猿而冠》读后感(二):智识变成知识

  一句话概括:辉格所描绘的文化社会

  读后感:

  ”对人与社会的困惑则更为持久强烈,至今仍谈不上安宁,不过在此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和分析哲学一样的两个福星:进化论和经济,自从遇上它们之后,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收获,而不会像以前那样在泥潭原地挣扎了,否则的话,我大概也早已心灰意冷知难而退了。“——辉格 《自私的皮球》后记

  还记得一年前,我在某种机缘巧合下读到辉格的《自私的皮球》。在那本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六部分思想背景“,其中辉格交代了他的思想背景(包括哲学倾向、所奉行的方法原则、对一些基础问题看法等等)。很少有作者能像辉格这样开诚布公地交待自己原因有很多:或许是他们所写的书不必有这部分内容,或许是因为他们写书时不够真诚,或许是因为他们其实对自己的思想并不了解(他们没有好好反思过)......

  可贵的是,辉格成功地在那本书中向读者展示了他的思想概况——一个从小困惑、孜孜阅读、不断思索反省之人的思考方式。我从中受益良多,不仅是因为它解答了许多困惑我的问题,而且还因为它指明了一些强大的分析工具——分析哲学、进化论、经济......这让我少走了许多弯路,节省了很多阅读时间

  最近又拿起辉格的《沐猿而冠》——这本辉格对”人与社会的困惑“思索的集结。这本书的风格和《自私的皮球》类似,即案例分析式的写作,用某个理论来分析某个现实现象。在《自私的皮球》中,辉格用到的理论是激励分析、资源识别、均衡分析、信息风险分析。而这在本书中,进化论的思想随处可见。进化论的思想在国外普及程度很高,这里的进化论指的不是狭义上的生物学进化论,而是其思想内核。“如果要我选择一个历史上最重要的思想,我认为不是牛顿,也不是爱因斯坦,或是其他人,而是达尔文。自然选择的演化思想统一生命意义的疆界,还有可能会统一空间和时间、因果效应机能物理定律。”——丹内特。

  这种思想也可以被称为泛达尔文主义。在这个意义破碎、后现代主义横行的年代,进化论是一个强大的工具——”结构复杂性和意义不再需要一部吊车悬吊在空中,它们可以通过进化这部举升机从简单混沌中经由无意识的机械过程自发涌现。“进化论的思想,让人更清楚把握自己、理解社会。

  因为相关著作还未大量翻译成中文,这在中国还属于智识,远没有达到普及的程度。而辉格作为一个启蒙者,他用诚恳的写作让更多人可以看到原本属于少数人的认识,也就是从智识变成知识,甚至慢慢变成常识感谢辉格的思考与分享

  《沐猿而冠》读后感(三):从人类物种进化、社会环境角度深入剖析了文化对人性影响

  好友云霄推荐的本书,从人类物种进化、社会环境等角度,深入剖析了文化对人性的影响。

  人性之本能就是趋利避害,诸多思维方式都是经过数万年的长期博弈留存下来的,虽然个体间存在自由意志,但本性仍具有一致性!

  关于洗脑、影响他人:

  1、影响根本不需要以被影响者的理解为前提,只需要让他对特定信号做出条件反射式的特定反应即可。

  2、思想控制核心关键,首先是信息剥夺,想必也是天朝防火墙的首要目的

  关于消费升级

  1、本质上是由目前的为别人眼里的自己而消费,过渡到真正的为自己消费。

  2、表层表现为:从购买大众熟知的品牌、奢饰品。过渡到购买小众,真正符合自己喜好商品

  3、未在从事新农业领域的“农民收入,将要高于于城市普通白领收入,届时白领将成为即蓝领、农民之后的社会底层人群

  关于知识迭代:

  黑名单原则:摒弃掉一切通过科学手段已经证伪的结论;对没有被科学依据表明正确与否的结论保持包容

  《沐猿而冠》读后感(四):辉格需要写一本属于他自己的《三体》

  在网上看过一个访谈,内容是关于读书的,访谈的对象是做手机的罗永浩和办大象公会的黄章晋。具体来说访谈希望这二位能给读者们推荐一本对他们影响深远书籍。罗永浩认为这是一种简单化思维,好像读了一本书,就能解决全部问题:“回答这个问题我是比较难受的,因为不是一两本书塑造了你的思想你的人生观,而是一堆书。”

  不过在黄章晋看来,可能读一堆书也未见得能解决问题,“我碰到过两类蠢人,一类就是他不读书,他会变蠢;还有一些人读的书特别多,他也变蠢了——他读了一些不该读的书。”

  在我看来,一两本书可能无法塑造一个人的思想,但它绝对力量冲击一个人的固有思想。对此人们通常会有两种反应,一种是恐惧愤怒,把新观念当做洪水猛兽;另一种则是震惊和喜悦,仿佛眼前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很难讲哪一种反应就是对的,因为这因人而异,因书而异,有的书真就是不该读的书,而有的书,则有醍醐灌顶之功。

  我接下来要介绍学者辉格和他的作品《沐猿而冠》就属于后一种。这本书得到黄章晋隆重推荐,而辉格也是大象公会很重要的一位作者。

  一种写作

  大象公会以一种独特的写作方式走红于网络,简单理解就是文章以知识与信息密集见长,强调数据的梳理和跨学科研究

  举个有趣例子说明一下。作为同样文章以知识与信密集见长的媒体《壹读》杂志曾经刊发过一篇文章《重口味胜利逻辑》,文章通过详细的信息梳理和归纳,回答为什么湘、川、云、贵及江西部分地区偏好辣味,为何近年这些以辣为特征地方菜会盛行全国

  对于第一个问题,文章提出了一个很新颖观点,“按照西南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蓝勇先生的发现,如果将重辣口味的版图与《中国年太阳辐射量图》进行对照,重辣版图背后的秘密水落石出了。四川、湖南、湖北以及江西部分地域,换言之,长江中上流的大部分地区恰好与太阳辐射年总量低于110千卡的热量区相重合。那里的人之所以重口吃辣,是因为晒不到太阳。”

  而第二个问题,文章的解释是“吃辣比甜、鲜的成本低,时间成本也更低”:“1、因为鲜是高成本的,而辣是低成本的。麻辣可以掩盖食材新鲜度。2、品出鲜味,更需要食客分分钟钟都有一种悠然从容心境,这在当下显然是一种相当奢侈要求。3、依然居于全国第二口味的甜,其实更多的是正餐之外的甜,是餐后甜点,是街头巷尾的各种台式甜品。甜被从正式餐桌的主要环节中剥离了出来,而成为一种单独的点缀。”

  这个答案看上去既新奇有趣,又言之成理,但却没能说服大象公会的作者。黄章晋认为这篇文章的结论经不起推敲。推翻一个观点,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提出反例。大象公会的反驳文章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嗜辣的国家和地区很多,国内宁夏、新疆一带饮食也偏辣,而国际著名的嗜辣国家是墨西哥,其次还有印度和东南亚国家。而这些地区和国家都是日照强度很高的地方。而终年晒不到太阳的北欧国家,却偏偏没有吃辣的习惯。由此,《壹读》的观点恐怕就站不住脚了。

  而对于以辣为特征的地方菜的流行,大象公会的文章提出了更新颖的看法。作者黄章晋总结说:“中国人越来越流行嗜辣,其实可以这样概括:大众饮食文化的传播和流行方向,总是劳务输出地区向劳务输入地区,而劳务输入地区的饮食却很难在劳务输出地区大面积流行。”换句话说,是劳务输出的移民家乡的饮食带到了自己打工的地方。川菜流行的原因当然有好吃成分,但更重要的恐怕是因为四川是劳务输出大省。而高端的粤菜和淮扬菜则很难获得这样的普及。同样的道理,印度菜在英国流行,而墨西哥菜则走红于美国。

  辩论的输赢暂且按下不表,但这两家媒体的写作方式的确让人眼前一亮。这得益于互联网。媒体人段宇宏认为:“即使五十年前的学者也绝对想不到,今天哪怕一个住地下室的作者,只要凭着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就可以穿梭于全球各大图书馆论文库、档案馆(若他有此兴趣的话),也可以在自己的硬盘里建立非常庞大私人电子图书馆和数据库,若是从前,没有相当可观财富房产,这是不可实现的梦想。五十年前一个学者在顶级图书馆要花数月才能完成资料检索和收集工作,今天的学者利用电子化便利,可以几天就完成。”

  一位作者

  黄章晋把辉格看做大象公会最重要的“外脑”,也就是特约作者。这当然是因为辉格的水准,但更重要的一点是辉格的写作方式和大象公会是契合的。很难给辉格这样的作者分类,相对靠谱一点的说法可能是社会学者或人类学者,因为他的写作就是跨学科的。

  最早看辉格的文章还是在罗永浩办的那个网站上。得感谢罗永浩,他发掘了很多江湖奇人,这些人武功高绝而又无门无派。搁到以前,这些江湖功夫是各大名正派专家学者们敬而远之的,而专家学者们又掌握了话语权,所以这些高手展露才华并不容易。典型的例子就是王小波了。网络大大降低了表达门槛金子们也就熠熠生辉了。也有人把这些没有学术背景的江湖高手称作“高级票友”,对此辉格却并不反感:“票友可以不必理睬行当内的各种大小规矩,也无须讨好观众,这两条倒还真跟我蛮配的。”不过也因为无须讨好观众,辉格的文章有时候“用户体验非常差”,说白了就是看不懂啊。

  辉格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但似乎并没有什么固定职业,主要靠给媒体写专栏和给人编代码为生。然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阅读和写作上。但这种生活必然清苦的,所以就有了伯乐的拔刀相助。黄章晋在推荐这本书的文章里写到:“我非常希望他能以思考、写作为生,但中国似乎只有写畅销或没任何知识含量的文字方能体面过活,而辉格为谋生还不得不写代码。我疯狂推荐它,就是希望从这本书开始,让小众读物的作者也能活下来。”同时,他还打算优秀的文字工作者主持正义:“一杯茶、一件T恤,甚至一蔸水果,都会因品质而有极大价格差别,而最能体现人类脑力劳动的书籍,反而没有因质定价的传统。文字像稻草一样,无论好坏都按量计价,书籍无论品质高下,一律按字数定价。这不合理,应该颠覆它。”大象公会给这本书定了一个不低的价格,而且不打折,就是为颠覆这种不合理投票。

  一门学科

  这本书被取名为“沐猿而冠”。按照辉格自己的解释,这个书名的3/4来自成语“沐猴而冠”,1/4来自德斯蒙德·莫里斯的“裸猿”一词。整本书讲的是人性,而对人性的塑造,辉格认为来自两部分,生物的和文化的。沐猴而冠这个成语尽管是贬义词,但却是一种人的文化性的表述。当人类穿上衣冠,就把自己和其它生物区分开了。但同时,人类又无法彻底摆脱作为猿的过去,动物原始本能仍然深深地铭刻在人类的基因中。辉格说:“我把这两个词捏在一起,是想强调:在人性的塑造中,生物和文化两方面的特性和过程是紧紧缠绕在一起、难以分离的,而且,假如我们以生物学的考察作为起点,对我们理解人性和文化都将十分有益。”

  以生物学的考察作为起点,去分析人类微妙心理,以及由此产生的丰富文化。这种分析方法正是时下非常热门的学科,叫做“进化心理学”。顾名思义,进化心理学是两门学科的嫁接,是生物进化论和认知心理学的结合体。这门新兴学科现在火得不得了,就像经济学家妄图把握人类一切行为规律一样,进化心理学家们似乎也有着解读人类一切行为背后动机的野心。

  我最早涉猎进化心理学的知识,还是来自那本《被劫持的私生活》。作者在书中运用进化心理学的知识,系统分析了婚恋中男女的各种策略以及背后的动机。相比之下,辉格走得更远,除了男女关系之外,他的视野还拓展到饮食、城乡、教育、传统、现代等等话题上来。

  进化心理学是怎么分析问题的呢?作为资深吃货,我还是那吃来做文章吧。做一个吃货很难,因为阻止你前进步伐的是缺钱,但不想做一个吃货可能更难,因为阻止你的是内在的欲望。我们的脑子里有一个杏仁体,是人在进化中保留下来的和动物比较相近的结构。据说杏仁体管理我们的情绪,这东西趋利避害,把我们塑造成了一个贪婪猥琐的人。从吃的角度来讲,当摄入糖分、脂肪、碳水化合物、咖啡因、尼古丁这类东西时,杏仁体会让我们感到满足和快乐。你对抗这些东西,就是在跟快乐对抗。它需要你的大脑前额叶提供理性,然而理性的人终究不多,所以我们才说,能够戒烟的男人和能够减肥的女人最可怕。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么个倒霉东西对于动物来讲至关重要,是自私的基因为了能够传承下去而特意设计的机关。试想一下,远古时代的人类,如果想要生存怎么办?只能大量摄取糖分、脂肪、碳水化合物。然而人类如何分辨哪一些食物富含这些东西呢?杏仁体告诉我们,那些让我们吃起来满足的食物富含这些东西。基因把欲望和生存链接到了一起,我们只需要追随欲望的脚步就能够生存下去。包括繁育后代,不是人类的理性意识到繁育后代是自身的使命,而是,用葛优的话来说,那事儿有意思。于是,在基因的支配下,我们就想一头追赶红萝卜的驴,奋勇向前。

  然而人类毕竟是人类,文明发展太过飞速,很快,我们已经不再为食物而担忧,但是杏仁体没能跟上形势,仍然傻傻的让我们去摄取早已经不需要的糖分、脂肪,结果,曾经保命的基因设计变成了毁掉我们身材、健康的凶手。这你跟谁说理去?你也不能把杏仁体从脑子里抠出去吧。人类如今面临的倒霉局面就像鱼缸里的金鱼,有一个不负责任的主人不断地往鱼缸里投食。金鱼的基因告诉它们,有的吃就赶紧吃,还不知道下顿在哪里呢?于是呆萌呆萌的金鱼就不停地吃,直到撑死自己为止。就这样,远古基因和现代文明合谋,让我们在健康和欲望之间疲于奔命。

  这个例子可以帮助你窥探到进化心理学的冰山一角,而当它悍然杀入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时,其颠覆性让人震撼。而《沐猿而冠》这本书,正是进化心理学的一次全面入侵。

  一点期待

  在黄章晋的那篇推荐文章里,他对辉格提出了严肃的批评:“在看本书的定稿时,我必须时时压抑重新编辑改写的冲动,甚至有时忍不住想破口大骂。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不能把它写得更吸引人呢?辉格很多文章,往往只满足于完成观念上的推理总结,缺少用于解释我们日常经验世界的意识,它不但使得文章中的智力成果传播价值大打折扣,也很容易让读者低估它的价值。”

  黄章晋的批评有两层意思,一层是从传播角度讲,辉格的文章可以写得更有趣;另一层则是从学术的角度讲,辉格对很多命题的看法,往往浅尝辄止了。我想第一层意思不大容易改变,尽管钱很重要,但并不是每个作家都会为了迎合读者而写作。就比如周作人,他曾把作文比作演讲,演讲者总是要看台下观众的反应。他不想看观众的反应,他只想表达自我,读者爱看不看。辉格在一次访谈中说:“互联网创造了一个极为通畅的传播环境,所以你只要把想法公开发表,并让文本持久存在,那么,可能成为知己的人早晚会找到你。”

  黄章晋的第二层意思就重要得多了,“之所以要对《沐猿而冠》格外苛刻,是因为在我看来,辉格是极少数能成为中国的德斯蒙德·莫里斯或贾雷德·戴蒙德的人,虽然我认为本书个别文章涉及的话题,他并不算中国写的最好的,但他具备实现《沐猿而冠》序言中野心的知识和见识。很可惜,他没有写出这样的书。”

  德斯蒙德·莫里斯是《裸猿》的作者,贾雷德·戴蒙德是《枪炮、病菌与钢铁》的作者。这两本书堪称人类学的巅峰之作,以极为广阔的视野和详尽的数据分别研究了人类的起源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这两个无比宏大的命题。而这样的作家,在中国还没有。其实即便在世界范围内,往前倒退一百年,都不会有诞生这种作家的土壤。并不是古人不够天才,而是整体人类文明的发达程度不够。可以把他们比作文学界的托尔金和乔治·马丁,这二位是《指环王》和《冰与火之歌》的作者,用段宇宏的话说:“他们构筑起一个庞大的体系,所拥有的历史、地理、语言、宗教等知识,非前一代大师可企望。这样的作者和作品,需要文明高度发达并积淀到一定程度才能产生。”

  按照上面的比喻,辉格怎么也可以算是人类学领域的刘慈欣。不过他通过一篇篇小短文把自己的观点都零售了。辉格自己也承认,“永远停留在零敲碎打状态也是不可取的”,他还需要写出一部像《三体》那样的书。

  《沐猿而冠》读后感(五):《沐猿而冠》人性的历史根源

  在双十一临近的时刻,我开始写起这篇书评,我想告知自己:万事顺心而为,切莫随波逐流。

  此书还未读完,已完成大半。至此我没有特别强烈的感触和心理上的高潮,但有些润物细无声的思想体会,分享一二。

  该书的题目很好的概括了书的内容:自然社会长久以来的历史文化是如何塑造出如今的人类特性;我们现在的所想所为是源于怎样的环境和生理的影响等等。这本书告知我们,生而为人所有的一切想法都是有章可循的,比如男性的风流、女性的备胎、婚姻的形态、出轨的普遍等,都是源于自然生存下的动物天性使然。这些人类天生带有的人格缺陷,在被了解和认识之后,反而变的更易被人接受。我认为人最需要的不是假装完美,而是承认缺陷。

  书中针对人们对城市的向往、对传统的鄙夷、对名牌的追求、对高考的压力等等做了包含前因后果的分析,浅显而易懂,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加之最末的作者简单分析,给读者以科普的感觉,真实而可信。

  阅读行文中感受到作者是一个资深的理科生和程序员,以物理形态和编程逻辑等理科思维方式讲述文化之于生活。这样的叙述方式对于文科生来讲可能会有些晦涩,而对于理科生的我来说,比较享受于作者的思维方式并基本能够理解。

  然而对我而言,此书大多数言论较为浅显、论据缺乏严密的逻辑性,深度不足。罗列事实,只能表明某事最表面的形成原因,而作者最深度的解释只是引用人类祖先猩猩的生活习性。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书中谈论的都是最贴近生活的话题,用较为温和的方式给困在生活中的人们一些事实的阐述和揭露,让读者有简单的反思和顿悟。形成的效果如水面的涟漪,对于工作之外的闲书而言已足矣。

  前段时间看了一部历史纪录片,颠覆了我这个生长在红旗下的优良少女的世界观。这个社会虚假编造的东西太多了,很多让我深以为然的事实可能是最没有依据的事情,当然从《蒋介石传》开始我已经有了这种感觉。我深感自己越发的向往赤裸裸的现实,人性最深处的声音。然而,我意识到,所有经人脑过滤的文字和语言都会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真实度都无法予以认证,所以,只有广泛的涉猎读物,系统的整理自己的观念,才能离真相越来越近。

  《沐猿而冠》读后感(六):文化经济学

  嗷,第一次在豆瓣上写读书笔记呢,好紧张。

  在大王的力荐之下,读完了这本书,本来3天左右就应该读完了,可是偏偏中间夹了好多事情,剩下薄薄的十多页,愣是拖了2个多星期。

  好了,开始正题。

  其实被这本最初的吸引,在于其书背后的节选。

  quot;劝酒与社会地位有怎样微妙的关联"——"最近胃不舒服,小李你去替我敬一圈"当然是只有领导才有资格说的话。替领导挡子弹可是难得的效忠机会。⋯⋯

  quot;喜当爹的几率有多大"、"找不到对象时因为挑花了眼?"

  觉得这几个选题都非常的有趣,而且贴近现实。翻开认真读了之后,才发现原来这本书时用经济学工具对饮食、交往、婚恋和家庭习俗等论题进行论证。因为自己的经济学学了个二半吊子,所以读这本书还甚觉有趣。同时对大叔的思维逻辑所折服,毕竟是清华经管系的吖。

  说说自己印象比较深刻的吧。

  当然是对婚恋了。首先,suppose:两个人决定在一起的目的是为了繁衍。男生的策略是尽可能多的去繁衍后代,而女生的策略则是尽可能好的抚育后代。所以婚姻的产生,就是女性赋予伴侣一种责任,让其能更好的照顾自己和孩子,并且和男性策略选择的一种博弈的结果。在原始社会,吃饱穿暖才是王道,而女性是无法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抚育后代,需要依靠男性出去觅食,所以在选择伴侣的时候,就要考量这个男性是不是有足够的能力提供生活上的保障。而男性为了能够生猴子,首先得吸引女性吧,就要想方设法的达到女性的考量和要求。所以,相亲的时候,丈母娘才会问你房子车子和存款。在原始社会,男性强壮,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食物的保障。而在现在这个社会,房子车子和 存款也成为了能否很好的抚育后代的一个重要考量。一个要求数量,一个要求质量,在博弈中,就产生了婚姻这样一种彼此的约定。

  另,在传统的农牧社会,需要一种合作制。所以,婚姻中,一夫多妻制中,众多妻子则可以相互合作,但是生活在一起则会提升妒忌和利益冲突的成本。所以当有2个以上的妻子的时候,冲突的成本就会降低,大家会相互监督,减少对孩子的伤害。想起了宫斗⋯⋯

  但是,现在的女性越来越有能力单独去抚养小孩子。婚姻的假设就不存在了。另外,我根本就不想要小孩子,所以整个理论的框架对我而言,好像并没有什么用耶。

  再来说说喜当爹?我记得书里面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一种橙猴、蓝猴和黄猴,对伴侣3种不同的策略。橙猴霸道,侵占蓝猴的领地和配偶,蓝猴保守,小心翼翼的看守自己的领地和配偶,黄猴浪荡,专门找其他两种猴子挖墙脚。橙猴虽然善于攻占,但是不擅于守护,领地一多,就容易被黄猴偷腥了去,蓝猴虽然不善攻击,可是却擅于守护,所以黄猴就很难偷腥。当橙猴多的时候,就会去攻击蓝猴,导致橙猴偷腥,反而减少了数量,蓝猴被攻击的少了,也就更繁衍的多了,蓝猴多了,橙猴就去攻击,反正就是这样多多少少,相互牵制。就很像人类社会的成功人士、顾家暖男和浪子。

  呃,语言得精炼了。

  反正还有好多好多好多例子,都用经济学的那套理论来呈现的。棒棒的。

  比如,相亲。不是因没有选择,而是因为选择太多,不是因为没有决裂的勇气,而是因为这种选择的暧昧不清的关系,才不得不接受所谓的安排好的相亲。想自己找,却怕找不到合适的。

  啊,大叔,把你的书写成这样了,捂脸。

  《沐猿而冠》读后感(七):沐猿而冠:从野蛮动物到理性动物

  本人是从老罗的微博推荐中看到了这本书,今年7月4日参加E签宝的活动时在书店买了这本书。到今天7月20日,每天利用一些零散时间阅读,两个星期左右读完。

  整本书从裸猿切入,从饮食、男女、家庭、教育、传统、现代、城乡、文化、人性等9个方面进行切入,最后到达理性动物结论的过程。

  人从出生开始就注定要接触到上面9个要素,辉格从大量的资料中寻找,分析并给出了一些自认为的结论,还有一些内容是开放式的结果。归根结底,他都是从人性的角度对人类进行的分析。如果按照他的逻辑来想,其实我写这篇评论或者他在写文章乃至最后出书的过程都只不过是人性的体现。有一个疑问,文化是塑造人性的最重要的因素么?

  出于本心的行为,却可能有着更加深刻的社会和传统的原因,无论好坏的结果,却可能和人最初的出发点截然相反。其实每个人依然是“裸猿”,只不过社会和制度给人们穿上了一层又一层的外衣,人性本恶,在道德和法律的制约下人们有秩序地生活。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追求自由,他们认为自由便是无拘无束,不用负任何责任,其实他们反倒是被自己所认为的自由给绑架了,但辩证来看,谁又说我们没被绑架呢?看到最后,我认同哈耶克的古典自由主义原则:自由是且只是免于强制。

  文中大部分内容为辉格的个人想法,阅读时还需要辩证来看,其中很多文字比较拗口和古典,部分内容需要反复咀嚼。

  《沐猿而冠》读后感(八):思维的乐趣

  你有没有想过,处女情结其实是有其合理性的。在父系亲子关系难以确认的年代,男性想要保证自己不会「喜当爹」,要求配偶是处女是一项很有效的措施。这种情结在如今这个亲子鉴定手段已经简便高效的时代,已经没有了实际作用,却渐渐演变成了一种思维方式甚至文化现象,依然不合时宜地存留着。并且在女性主义高涨的当下,由于有物化女性的嫌疑,也是政治不正确的。

  这种环境已变,不再适用的策略以文化传统的形式保持惯性继续存留的例子不胜枚举。拿「随份子」来说,在传统上这是一种民间集资的方式,因为对于平民家庭来说,婚丧嫁娶这种大事的花费往往是难以单独承受的,所以家族内、邻里间自发地为办大事的家庭集资。当其他家庭需要时,之前被帮助的家庭反过来又成为帮助者中的一员。当然,也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债券。以这种形式,家族内、邻里间形成了经济互助社团。现如今,集资才能办大事的需求已经不存在了,然而集资行为却以随份子的形式继续存留,又在制度和社会风气的助长下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可见这种文化传统的惯性之大。

  这种文化惯性甚至会在源头已经逐渐湮灭的情况下演变成某种偏执甚至迷信,比如正月剪头死舅舅、新娘下车脚不能沾地之类。在愚昧的帮助下,还会不断形成新的迷信,近年来颇为流行的「平安果」就很有这个潜质。各种文化惯性相互交织,形成一张大网,这就是「文化模因」。文化模因就像是基因,基因使一种生物不同于另一种生物,文化模因使一个族群不同于另一个族群,同时也使一个族群保持文化上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也就是说,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不光要靠转一些帖子,还要靠不断传递的文化模因。

  促使我思考这些问题的,是一本叫做《沐猿而冠》的书。作者叫辉格,常读「大象公会」文章的人对这个名字一定不会陌生。他写的关于男女求偶策略的系列文章让人印象深刻,获得了强烈反响。

  在这本书中,除了对男女求偶策略进行分析之外,辉格对于基因对人的影响,文化模因对族群的影响,都进行了很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这些问题思考得深了,会很容易得出一个悲观的结论:我们自以为的自由其实往往是源自基因出于自私的指挥和文化符号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只不过是被基因和模因共同操纵的傀儡。不过,作者提出,自由意志还是存在的。人并不仅仅是基因和模因的双重奴隶,在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局限性的前提下,还是能够开辟出自主选择的空间的。这就是思考的意义,思考让我们突破自身的局限,到达原以为难以企及的高度和广度。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这句话在中学政治课本中被定性为主观唯心主义。但是,在了解到基因和模因的情况下,这句话恰恰是唯物主义的,还是马列主义的。

  王小波有本书叫做《思维的乐趣》。我想,像辉格那样思考,就是思维的乐趣吧。

  微信公众号:小盆哟『littlebasinyo』

  《沐猿而冠》读后感(九):孰是孰非

  读辉格的《沐猴而冠》,里面有一个观点对我冲击很大,是说我们小时候历史学过的“母系阶段论,即认为早期人类社会普遍采用从妻居模式,按母系组成血缘群体”是基于意识形态而编写的官方历史。

  马、恩认为母系社会理论适合为他们空洞干枯的历史唯物主义添加血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注定会从原始状态开始,在阶级斗争推动下,经历一系列特定阶段,最终进入共产主义。母系社会理论主要被用于描绘上述过程的第一步。大意是:血亲关系和阶级关系是组织社会的两种相互排斥的力量,在原始状态,只有血缘而没有阶级,又因父子关系无从识别,所以原始社会必然是母系的。后来,男性为获得支配地位,合谋对女性加以控制,并建立父系家庭和父权,从而破坏了血缘氏族组同时家庭的出现导致了私有财产权建立,而为了维护家庭、父权和财产权,又建立了国家机器。最终,原本由血缘关系维持的社会,变成了一些阶级统治其他阶级的社会。

  并举例黑猩猩的例子来阐述他的观点。认为黑猩猩在战争行为和政治行为方面和人类很像,通过对黑猩猩的观察得出群体间对抗只能以雄性为主力,而假如黑猩猩群体是母系的,其中成年雄性并非近亲,那他们就很难形成持久的合作关系来集体守卫领地和发动战争,进而证明母系阶段是谬论。

  在对黑猩猩的观察中,灵长类学家发现它们在两个关键方面和人类很像:一是战争行为,简·古道尔(Jane Goodall)和西田利贞(Nishida Toshisada)在各自研究中都发现,黑猩猩群体的雄性成员会组成巡逻队守卫领地,并在巡逻过程中伺机猎杀相邻黑猩猩群体中的落单个体或数量占下风的小团伙。那些在战争中命运不济的群体,常在几十年内被逐渐消灭,或者在一次成功的偷袭中遭到毁灭性打击,这与人类学家在亚马孙丛林、新几内亚高地、吕宋山区、南部非洲的部落社会中见到的情形极为相似。实际上,这种由群体内雄性结伙对相邻同类发动经常性战争的行为,在前文明无国家社会中普遍存在,但在整个动物界却是极为罕见的。第二个相似点是政治,弗兰斯·德瓦尔(Frans de Waal)发现,黑猩猩群体内雄性在争夺首领地位从而获取多数交配机会的过程中,会像人类那样施展马基雅维利式的政治伎俩,合纵连横尔虞我诈见风使舵。比如雄一号用各种甜头诱使雄三号合作阻止雄二号夺位,一旦雄一号显出颓势或二号实力提升,三号便伺机背叛与二号合谋篡位。

  是不是说的很有道理,看完后我觉得辉格的观点逻辑是通顺的,论据也是真实的,但是母系社会真的只是基于意识形态而来的产物吗?难道我们从小接受的这个知识真的完全是谬误吗?在知乎看到放际的答案,对这个观点又有一番说法,通过对倭黑猩猩的举例证实母系社会的存在,一下为原文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170156/answer/50940740

  在灵长类动物中,与人类关系最为接近的有两种:黑猩猩(生活于刚果河以北)和倭黑猩猩(生活于刚果河以南)。它们的基因非常接近,与人类基因的关系远近也差不多。但是他们最主要的差别,是社会组织形态。黑猩猩是“父系社会”,群体中有雄性首领,通过斗争产生。黑猩猩好斗,不同群体之间也经常相互打斗。还曾经有人拍到过黑猩猩群之间的“战争”行为,几只黑猩猩为了争夺领地和食物合力将其他群体的黑猩猩围殴致死。而倭黑猩猩则是“母系社会”,带领群体的是温和的年长母黑猩猩,群体中个体之间的关系以及群体之间的关系都非常融洽。而最有特色的,是倭黑猩猩将性行为作为一种“社交手段”,母的倭黑猩猩经常通过与不同的雄性发生性行为而“进行交流”(比如化解矛盾,得到食物等)。

  而具体去考究黑猩猩和倭黑猩猩的这种差别,有一种理论认为,是刚果河的形成造成了它们生存于不同的生活环境,进而导致不同行为的产生的。具体来说,在刚果河形成之前,黑猩猩和倭黑猩猩没有差别。它们的原始群体与大猩猩生活在一起,有生存竞争。后来刚果河形成,将原始的猩猩种群分为了河南和河北两群,而气候变化又导致了刚果河以南的大猩猩灭绝了(今天大猩猩只存在于刚果河以北)。这样,生活于河北的种群需要与大猩猩竞争,因而自然选择的群体是好斗的,富于攻击性的;而河南的种群不需要与大猩猩竞争,食物也相对充足,因而就形成了较为和平的生活方式。

  通过这个事件让我认识到我们平常所接触的知识,好多都是二手或是三手甚至四手等,并且中间夹杂各种各样片面或者歪曲的观点,而我们并不自知。这对我们的认知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啊!如果这个知识是个主观话题,那么这种主观概念对我们认知产生的影响就会更大,会影响我们对事物的判断。比如人性,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提出了无数种看法,但至今也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各说纷纭,孔子说性本善,荀子说性本恶等等。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大方向的认知陷进,必须要保持最基本的知识必须是客观的,有数据支撑且经过验证的。而符合这一项的就只有科学(使用事实和逻辑为标准,组织起来的思想体系)。

  在最基本的知识体系是符合客观规律且准确的情况下,我们才会拥有真正的不容易被干扰的独立思考能力,才能真正的判别孰是孰非。

  《沐猿而冠》读后感(十):「沐猿而冠」读书笔记

  动物学家德斯蒙德·莫里斯将人类称为是唯一体表没有浓密毛发的猿类,在中国也有衣冠禽兽、衣冠南渡和沐猴而冠的说法,衣服对于人类来说不仅仅是遮羞、保暖的物品,也起到了标签和符号的作用。作者辉格给人类献上了一个雅号——衣冠之猿,并以人性之生物学方面作为起点,探讨文化对人性的塑造与影响。

  饮食

  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活动必须摄入一定量的食物以补充能量,这是作为其生理功能。而在另一方面,饮食同时具备其社会功能,比如在原始部落家庭,部落成员团队合作捕猎大型动物,猎取动物的肉食不易保存,必须在食物腐烂之前食用完,为了避免浪费集体飨宴往往成为了消费肉食的主要方式。这种消费方式也为强化部落关系担当了其社会职能,所以人们编织了种种理由设立节日、祭祖和庆祝仪式。

  辉格还提到了喝酒这一行为,在社交中喝酒是社会性消费,酒精的消费是为了满足某种社会性功能,最常见的就是助兴。随着社会流动性的增大,人们彼此之间建立信任关系的成本越来越高,警惕机制的阈值逐渐提高,酒精的麻醉功效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此时的喝酒是为了让人进入某种状态,因为酒精可以解除大脑对某些低级冲动的抑制,让人变得更加放松、解除警惕甚至放纵。而在中国,酒精还进化了一种「变态的」功能,它成为了一件对抗性武器:「剥夺对方的自控与协调能力,但尽可能保持自己的」、或者互相干倒对方以达到某种妥协。还有比较有趣的一点,酒精在某些场合还可以用来确定社会地位,比如先干为敬是一种轻度的自谦,自罚三杯、「吹瓶」就是屈膝称臣了,而「今天胃不舒服,xx先代我去敬一圈」、推辞好几轮之后终于干了一杯那才是Boss的权力。

  以我的亲身经历,在自然情形下,比如家庭成员的生日、添丁、婚宴,或者家庭成员的自然死亡,这些时间催生的各种红白喜事往往「目的不纯」。在这些活动之中,很有趣的一点,那就是理应是这些活动的「主角」的却往往「戏份不足」。事实上,除了其原有的庆祝功能,那些活动更多的是为平时没有机会见面的人们提供了社交的理由,不仅强化家庭联系纽带,还可以重新确立群体之间的秩序。

  男女与家庭

  作者在书中这样表述婚姻和家庭两个概念:「如果说婚姻是男女为合作养育孩子而订立的契约,那么家庭就是实现目标合作的联合企业」。

  其实站在上帝视角看这些问题是十分有趣的,雄性历来偏好广种薄收的理念,能够把自己的基因传播多广就多广,但是这样做也有一个坏处,那就是他无法确定到底是谁继承了他的基因。而雌性虽然是基因传递的载体,却往往因为抚养能力的有限而不得不采取手段迫使雄性将所有资源用到他们的后代上。

  传递「正统」基因的需要使得雄性不得不经营长期关系,他们为了抚养后代要做出巨大的投入,退出成本相当高昂,这也是雄性与雌性遵守契约的重要砝码。于是一整套婚姻契约和性伦理规范就由此产生,双方都必须忠诚守诺。

  在男性的性策略中,广泛撒种是他们的愿望,亲子关系的不确定是约束男性的重要条件,确保后代身上流淌的是自己的血液是最终极的目标。进取型的男性为了防止戴绿帽会采取严厉的防范措施,稳妥顾家型的也有可能会寻求多妻,但是不会因为贪多而降低养育子女的标准,浪子也会娶妻生子,但与经营家庭相比,他们更倾向于四处播种。

  由于男性死亡率高,寿命短,对于女性来说,缺少备胎是一件危险的事情,除此之外她们还有被遗弃的风险。之于女性的性策略,她们更加要采取一种暧昧的姿态,让追求者保持希望,可以给那些疯狂想着「撒种」的男性一些甜头,但又不能太过分,以免危及已有的婚姻。另外在两性关系上,女性会尽可能维持模糊策略,让对方捉摸不透,潜在地也透漏出一个信息:你得把我看紧了。

  除了男女性策略的分析,作者还从市场的角度总结了买春、强奸和童贞崇拜的原因。

  就中国而言,城市化进程扩展了个人的择偶空间,但是它的流动性和关系的松散性却压缩了每个人对候选对象的了解机会,所以在择偶策略上更加偏向于短期关系,同时捕捉更好的机会。制度以及社会差异使年轻人习惯和满足于短期关系;中间组织的缺乏也满足不了社会需求,更加拖延了婚姻的建立。随着女性能力的增强,以及人口关系的松弛,在婚姻关系中孩子的地位可能变得不那么重要,而情感因素将会得到更多的考虑。

  现代教育与现代

  对于个人而言,教育是习得一种语言和它所包含的知识,一套生活与社会技能,一组口味、偏好、价值观和伦理规范的过程。教育能够延伸我们的感官,扩大我们选择空间,让我们意识到原来生活还有这么多种可能性。

  作者谈到为什么高等教育正源源不断地制造着失业的人群,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现有的教育给予学生的地位和未来职业生涯规划让他们产生了不切实际的预期,同时有没有帮助他们获得当前市场真正需要的技能。正是过高的预期和不切实际的定位使得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宁愿选择低报酬的白领工作也不愿去干工资更高的蓝领,仅仅是不愿承受从理所应当的白领跌落到蓝领的失落。

  「这种由国民教育所认为造就的虚幻期望和相应的挫折感,是许多现代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动荡因素,也是构成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套索之一」,此外作者还认为现有的国民教育中,论投入时间和费用,其效果远远不如早先的学徒制、实习制和民间的商业职业学校。

  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了社会的流动性,个体所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比几十年前高了好几倍,然而正是这种高流动性造成了现代人特有的身份焦虑感。身份焦虑感,即个体在群体中的无归属感,一旦这种感觉出现,人们便会急切地寻找一些符号性的元素、流行的标签赋予到自己身上,借以彰显自己的身份。因为和直接的感受相比,符号更适合、更容易标示身份,比如当社会发生了一次比较重大的灾难的时候,人们迫切地需要表现表明立场和证明善意的言论或者举动,然而那种言论和举动并没有什么用,于是灾难很多时候就成为了廉价的情感消费品。无论身份焦虑者是否真的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或者热爱,他们关心的只是别人的看法和自己的归属,所以他们往往活在别人构建的世界里,失去了自由想法,活得很累。但这种身份焦虑同时也是一种压力,正是由于在意别人的看法,他们才会努力工作,维持体面的生活,恪守更高的道德标准。

  传统

  传统是我们在生产活动中所形成的固定套路和生活方式,传统得以形成和延续,在于其稳定性。我们不能完全否定传统,因为我们做多数事情时,面临的选择太多,随机改变以获得成功的机会很渺茫;很多破除传统的行为可能是无心所获、偶然粗心导致的,而这些行为大多是有害的,只有少数的几率能够走向成功;超越传统的代价往往巨大。

  在我们身边具有最常见的传统便是回家过年,无论身在何方,几乎每一个中国人在农历年末都会想尽一切办法赶回家乡和家人团聚。过年并非只是简简单单一群人聚到一起吃饭那么简单,而是成员们相互展示的绝好机会。在外打拼获得成功的年轻人回到家乡能吸引更多的赞赏和目光,这个过程将帮助他重新确立在家族中的地位、秩序,简而言之,过年的社会性功能便是一次对社会关系高效重新洗牌。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观察过年,这个习俗往往伴随着巨大的文化冲突。新生代的人更难以忍受父母长辈的安排,他们更愿意按照自己的个性与喜好去发展社会关系,也不愿意接受来自传统的评价。在城市工作学习多年的人,过年回到乡村或者城镇,常常会发现自己在同龄人中显得格格不入。

  城乡

  在古代社会,限制城市人口壮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交通,交通的不发达导致社会流动性差,从而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会陷入瓶颈。到了现代,由于运输成本不断下降,这个问题有所缓和,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人口逐渐向城市迁移,不同文化背景、信仰不同宗教、持有不同价值观的各色人等汇集一点,这样的环境将减少我们对陌生和差异的恐惧,对待异己者也会更加包容。

  在中国,城市化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影响是:「城市化吸干了农村的大部分精英,导致了农村的严重空心化」,如果吸引新生代回到家乡的溢价不够高,那么从事农业的人口数量在未来二十年将严重缺乏。要阻止这个问题变得更严重,最好的办法是实现教育资源的平等分配。

  后记

  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真是一个可怕的群体,我们日常所忽略的、理所应当的、持刻板印象的活动其背后都有着深刻合理的解释,这些解释往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沐猿而冠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