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好剧本是改出来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5-09 21:1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好剧本是改出来的读后感10篇

  《好剧本是改出来的》是一本由[美]保罗·齐特里克(Paul Chitlik)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18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好剧本是改出来的》读后感(一):可以把书架上的麦基和悉德菲尔德都扔了

  很久很久以前,我就买过麦基和悉德菲尔德的编剧书(们),发现前者的书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故事就是冲突”,后者的书总结下来也是一句话“一部片子有三幕”。对于编剧来说,这两句话真的听再多遍也不嫌多,但抛开这两句话,感觉师爷们的干货就很少了。

  而这本书恰恰相反,没有笼而统之的概括,有的都是干货。随便摘抄一些如下

  *在大多数故事里,中心故事是故事A,人物关系情感作为次要情节的故事B,个人成长是作为次要情节的故事C。ABC都会遵循故事的节拍表。

  *为你的主人公写一个简要的人物小传,包括名字生理(包括年纪情况社会背景与关系、心理情况、目标情况、阻碍他的性格缺点

  *最重要的是,主人公的缺点、怪癖让我们认同他们。冲突的一个方面,就是主人公与他性格中的这些负面特征做斗争。缺点构成了人物弧。

  *一个人物说什么很重要,他用什么样的方式说也很重要。

  *当人物的真实意图隐藏在他所说的话中,也就是在潜台词中,对白才最有意思

  *剧本中有一两句对白对你的人物尤其重要,它们往往被称为“性格台词”(character line),也就是通过这些话,真正地揭示你的主人公是怎样的人,他们已经开始或者将要开始怎样一段旅程

  *在每一部电影里,即使是动作电影里,都必须有核心情感关系。

  以上只是很少的一部分金句量,你大概可以看出来,这些金句不但有用,而且最重要的是,非常具体!具体到你可以拿着这些话去验证市面上所有的电影,看看那些好片子是怎么做到的,而烂片子又烂在了哪儿。

  其实书里还有很多对于这些金句的阐释和举例说明,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规律是的,好莱坞运转如今必定依循着强大的规律。不敢说这本书讲出了百分百,但绝对是之前没有人如此清晰总结并且传播的那部分。

  推荐

  《好剧本是改出来的》读后感(二):关于修改故事的书和事

  有人说写故事最难做到的两件事,一是“开始写”,二是“不要停”。万事开头难,迎头碰上了就别退缩;开始了就坚持下去别放弃,算没白忙一场也对得住自己。但到了扫尾时的修改也是一场累心的事。每次写完东西了,心情不错,转念一想要再修一下或许会更好,可经常只是改正了一些病句、错别字和标点,就没有什么了......这就算修改了?还要修点啥?这时我常常会陷入某种惆怅之中。我真的很想问问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时他到底修了点什么。

  小时候跟和一个师傅学过木匠活儿,不过也是游戏心态学的。师傅喋喋不休地告诉我一张桌子各个零件的特点和做的方法,接着就是组装的技术。要是哪里出了问题,他就告诉你要检查到底是零件本身问题还是组装出了事。后来我把这经验用到故事上,先弄清故事的“零件”,然后学它的“组装方式”,出了问题就去查“零件”和“组装方式”。不过讲故事真心不是做桌子,有时虚幻得很,似乎是个人都能讲故事和提各种意见(苦笑)。

  这本书里讲的还是好莱坞剧作法里的那套东西,老生常谈式的,告诉你一下故事的“零件”(人物、冲突、主题什么的)和“组装方式”(结构什么的)是什么,还告诉你应该怎么修改的基本方法——结构注意七个情节点啊,主角要强大啊,反派要给力啊,每场戏要有冲突啊,这样这样......不要问我为啥这样做,因为这是好莱坞积累的经验,观众最爱看这个了。接着似乎也觉得这么说太空泛了,就拿出自己的写过的剧本详细地告诉你我具体是怎么修改的,有点像我那个木匠师傅,关讲理论不行,还给你看具体操作,我是这么做的,好好学着点。

  可惜的是书本和我那个木匠师傅最大的不同是,师傅可以手把手地教我该怎么具体修改,而书毕竟隔着一层,它永远不会教给你该怎么把你现在手头写的东西改好。所以,我觉得学写故事真心有个好师傅带才是最幸运的。可是这也不是哪个人都能碰上的,世上幸运儿的概率啊......多数时候还是要依靠自己悟性努力了,只能多读、多写、多思考才能慢慢弄明白属于自己的写作。这书可以看做你身边一个能时时提醒你改剧本的朋友,别忘了检查一下结构啊,这场戏有没有没冲突啊,人物人物......这样看来有这么个朋友也不错。真心希望有那么一天,我改完一个故事,连自己都会惊呼“我去!神TM修改!”

  《好剧本是改出来的》读后感(三):“真正的写作是在改稿中完成的”

  传授编剧技巧的书有很多,较为经典的有《电影剧本写作基础》《编剧的艺术》《好莱坞的叙事方法》等等。《好剧本是改出来的》则是针对一部剧作创作过程中的修改环节而编写的实用参考书。好剧本总要经过千锤百炼,才有脱胎换骨可能。说起修改剧本,对于编剧来说很可能是比从无到有的创作过程中更头疼的事。如何使后来的版本相比比原始版本有较大程度改善,若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很容易令编剧茫然无措。而《好剧本是改出来的》奉献出满满的干货,使编剧对如何升华原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作者明确强调自己在书中主要讨论的是好莱坞类型电影,这些方法并不能适用于艺术片。类型电影往往有着较为明晰的线索以及固定元素,便于总结出通用的规则。从这本书的目录中我们即可看到一部优秀的类型片应遵循怎样的逻辑进行修改。编剧面对自己的初稿,应按照如下顺序从如下方面逐一进行检查、修改:

  首先考虑整体结构,找出七个情节点(日常生活激励事件、第一幕终点、中点或转折点、低点、最后的挑战、回归日常生活),这让我想起结构主义普洛普在《故事形态学》中总结出的一系列元素和模式,当然前者更加通俗易懂。随后再坚实主角、对手、单场戏、段落配角,继而删减多余的部分,检查书写形式

  在每一章的结尾都附有可操作性很强的练习,讲练结合。尤其令我感到惊喜的是,附录以《青少年》为例,提供了一个真实而详尽的改稿示范,每一个小细节都呈现得十分清楚完整

  译者周舟文笔流畅轻快,使得阅读过程充满愉悦。可是编剧这个活儿,知道了怎样去做远远不够,必须亲自修改,不断修改,努力将书中语言化为实践,才能真正得到提高。凭借《撞车》获得奥斯卡最佳编剧奖的罗伯特•莫雷斯科说“真正的写作是在改稿中完成的。”窃深以为然。

  《好剧本是改出来的》读后感(四):一本简练又精准工具

  学习本身是一件很枯燥事儿,有时往往一时兴起信誓旦旦大干一场结果日复一日蹉跎着。 看过一些蛮拼的编剧书,努力着要全面彻底兼尽善尽美,翻阅过程中咬文嚼字的吃力感,让顿悟延迟。总结说是此生,读不尽,不断读,才是学习的硬道理

  直到有一天真的开始写了,从哪下笔的惜字感,无限蔓延。好多问题油然而生,情节千变万化不离其中,如何才能写出一些与众不同场景

  “用一句话说明主人公的对手的欲望。”

  不得不说,我遇到了一些智慧小伙伴,虽然这不代表我们的作品是何等的优秀,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我获得了最有效的方法和经验。

  我当时的确低估了剧本修改这个过程的残酷性,来自不同的文化教育程度,不同人生经历,不同立场导演、制片人、投资人演员五花八门的炮轰几乎每次都如原子弹般的火力,除了体力上的透支,还有精神上的毁灭。现在我手里拿着这本书的时候,我可以轻松回忆着,并感慨,如果当时可以遇到它,至少我可以去勇敢引导修改的方向,至少心理建设工程坚不可摧的。

  用两天读完《好剧本是改出来的》这本书,一个自嘲有信息量过大阅读障碍患者,可以读得这么恣意畅快完全是因为整本书,言简意赅的表述出了我的那段曾经,自我摸索的创作经历。

  想起上学的时候,常常因为吸收理解能力慢,到了回家复习的时候觉得恐慌。直到巧手偶得一本老师备课用的工具书。最后我的学习方法就是在老师讲课前先通读一遍备课书中第二天要学习的内容。这真是我学生时代的葵花宝典。

  当然,我现在并不鼓励大家用这个投机取巧的方法,一份创意性的工作,如果失去了探索创造的过程,你会很快开始在意其中繁缛和负能量的部分,不是因为你厌倦了,是你没有真正领会其中的方法让自己更强大更乐在其中。

  喜欢这本书的指导兼具练习的设计。基本上这书是至今为止,我读过的编剧类丛书中最单刀直入一针见血一本。重要的是很容易理解没有废话

  我在一些总结上做了标读,可以简单摘述几段。

  “人物产生动作,动作产生冲突,冲突就是戏剧。我们能过人物对冲突的反应,即追求目标过程中对障碍的反应来以解他。”

  “每一场戏里要有冲突并不意味着必须有争吵,只是说你必须设置相反的目标。”

  “你必须找到一种方法,它能够通过动作和对白表达你想说的一切。”

  “现在,写下你的故事的前提。不要用‘是’这个学眼,不要讲述这个故事,只写下一个你想要证明它是事实观点。”

  从以上几点我发现,这是一本非常符合处女座属性的书,总结方法的小细节做得深得人心。也捎带着照顾了强迫性患者的心理需求

  “写作时尽可能分成小的段落,并且用动读代替名词。”

  追忆那段时间的后面,我就开始这样的方法,不断的把故事推翻重来,每一次如果还能让我小心脏噗噗噗,我就觉得好像只要不被打倒就可能让自己一直兴奋的写下去。当然你在创作的时候,一定要遵循着把故事的每一段情节都像列车车厢一样,随时做好拆开重组的任意可能,又或者如同乐高玩具般,随意又轻松。如果不是因为有过这段创作经历,在翻阅这本书后面的剧本修改的部分,我可能就一带而过了。当我兴奋的找出每一次微小的不同,我开始给那一天的自己点赞。就是那一遍遍的变化让我自己也一点一点的成长。

  不断的鼓励自己去试验,并在其中找到乐趣,不管是创作还是人生,掌握这个技巧,你都会收获很多美好

  经历过一次次不断自我否定重来的炼狱般的创作修改,当有人再找我合作,我更关注的是:“要同情那些剧本的审读者们,他们需要空白让自己放松。如果剧本能减轻视觉疲劳,他们会更乐于看你的剧本。”

  留白处,你在想什么呢?

  《好剧本是改出来的》读后感(五):工具书的精准气质

  对这本书的感兴趣原因是因为它的名字,质朴到有点恶趣味诚实

  等拿到书,一口气读完第一章,有种重塑世界观奇妙感。原来,一切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有章可循,创作故事上几乎所有的困惑都有了答案

  完全可以一边摊开自己的剧本,一边对照着这本书来逐一修改。可以说,在剧本创作上,这是本比字典更有用的工具书。

  是的,工具书。

  不歪曲、不夸张、老老实实的告诉你剧本的规则和技巧。从基本的情节构架,到人物塑造,再到台词写作技巧,细微到剧本基本形式的规则,如何出售剧本,甚至还有拯救拖延症的剧本现状报告表(这个简直23333333)。

  作者保罗先生用他25年的职业生涯经历,把所有(至少在我看来)剧本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给出了答案。于是花了三个小时看完,又花了两周来做笔记,现在的我除了努力给大家卖安利外,还跃跃欲试想搞点什么大东西出来。

  因为我知道即使剧本创作依旧艰难,但我们在一片黑暗挣扎摸索时,终于有了清晰的轨迹世界从未变得如此有章可循。

  尤其喜欢书里的附带的练习部分,精准的提出问题,而且可操作性极其高,堪称本书的精华所在,真真的工具书气质。

  我简单摘录几个:

  “把你故事的七个情节点简要地写下来,对每个情节点的叙述不要超过一句话。要确保激励事件发生之后,每个情节点都与你的主要人物的目标有关。”

  “为三场戏分别写出一句话,通过描述人物在每场戏里的行为来展示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检查剧本中的描述性段落,看看能否去掉所有副词,以及尽可能多地去掉形容词和名词。缩短你的句子和段落。”

  “检查故事的节奏。如果可以画成图,它看起来应该像一连串山峰,有尖锐悬崖和通向下一个山峰的缓坡。当你审读自己的剧本时,看看它是不是这样的。”

  所以,你还在等什么?

  《好剧本是改出来的》读后感(六):论如何对自己的作品庖丁解牛

  关掉某个剧本第七稿的文档,我长舒了一口气。

  写剧本或说写故事是个很奇妙的过程,刚刚打上一稿的淡出后。面对着这个从自己手下一点点诞生出来的新生儿,在我们刚刚运行完毕还在微微发烫的大脑刺激下,我们觉得它仿佛是世界上最完美的作品。但是当我们丢下它,过个几天再回头看时,它又变得如此面目可憎。这时候只有一个办法——改!但是结构好象不对、节奏拖沓、人物说的都不是人话……哪哪都是问题,又改从哪儿改起呢?

  《好剧本是改出来的》提供了一把把解剖自己作品的手术刀。

  刚入行的编剧往往被市面上各种汗牛充栋的编剧书搞的眼花缭乱,好像不知道“人物弧”、不“救救猫咪”、不列个情节点一二三就会非常不专业。对比其他大部头的编剧书,《好剧本是改出来的》不失为一本言简意赅的入门指南。

  依笔者个人的半块划分,本书大致分为这个几个板块:结构(第一章强化故事和结构);人物(第二章强大的主角、第三章称职的对手和第六章主角身边的配角);单场戏的写作(第四章确保每一场戏都充满活力和第五章写出精彩的描述性段落);如何删减戏以及剧本格式等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几乎囊括了剧本修改的方方面面。

  开篇前言里作者就挑明,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好莱坞电影的写作,也就是主流大众叙事类电影的写作。(没错,指望着看完本书可以写作《都灵之马》或者《聂隐娘》的同学可以撤退了。)一上来的第一章是电影结构。几乎所有的编剧书的结构部分,都是对希德·菲尔德三幕结构的注释。本书也给了挺耳目一新的注解——七个情节点构成电影的主体骨架。分别是:日常生活、激励事件、第一幕终点、中点或转折点、低点、、最后的挑战、回归日常生活。抓住这情节点便可以保证整个剧本的骨架不散。再往细节方面说,这七个情节点也是每一场戏都充满活力的保证。

  除此之外,本书还有诸多让人眼前一亮的简约略短。比如提及人物写作时,作者指出“人物出自前提,前提来自人物”,清楚点明主人公和故事主题的关系。谈及结构时,作者指出“主人公其实要踏上三条旅程:A故事——情节;B故事——人物关系;C故事——关于自我缺点的内心之旅”。再比如,强化人物核心情感关系有两种模式:“要么建立一种情感关系,要么修复一种情感关系”。

  除此之外,本书还给了个小贴士——《剧本现状报告》。不说了,开始再次痛下狠手去改剧本了……

  《好剧本是改出来的》读后感(七):暴力其實從來不冷

  父母会虐待自己看不顺眼的子女,尤其是子女比他们优秀太多时,更容易成為被虐的对象。典型的作法是嘲笑子女的身体特徵或者生活习惯,给他们取丢脸的绰号,抱怨子女不够尽心,挑拨子女与其他兄弟姊妹之间的关係。

  ☉ 亲子关系

  比起容易识别跟介入的体罚,亲子间的精神虐待更加难以杜绝。

  子女无法逃出这段受虐关係,一方面是因為他们依然渴望得到父母的爱,另一方面则是施虐者总有两面手法:他们不会鬆口承认你的好,但他们也不会让你走。

  精神虐待的极致艺术,就是不断指控对方歇斯底里、人格有问题、情绪有问题、懒惰不尽力、一无是处,但又偶尔略施小惠,让对方自我怀疑是否真是自己的错,直到受虐者彻底崩溃,变成施虐者口中的那种神经兮兮的疯子,不受外界谅解為止。

  為了打破这样的迴圈,必须要有一个「知情见证者」,从较為客观的角度观察这段关係是否濒临虐待。如果不幸,始终没有知情见证者介入,那麼亲子之间的虐待是难以打破的。

  ☉ 婚姻关系

  配偶之间的精神虐待,则没有那麼单纯。

  有时候受虐与施虐的关係,正好就是这段恋情之所以建立的原因。要打造一段以精神虐待為基调的伴侣关係,只需要一个充满爱心、喜欢自省的受虐者,加上一个没有悔意的病态自恋者就可以了。

  自恋是人类常见的倾向,跟偏执狂有一点类似,自恋跟渴望权力的特质,容易使人產生羞辱、虐待他人的行為。

  正如伊里戈扬所说,「在打击别人的有利形象上,人类的想像力是没有止境的」。

  但问题是,什麼样的状况才会使偶发性的攻击行為,升级為货真价实的精神虐待?答案是在於悔意的有无。正常有良心的人,在伤害别人之后都会讨厌自己或者感到后悔。但施虐者不会,他们反而洋洋得意,觉得一切都在自己掌握之下。

  亲密关係中的被害者,确实具备某种特定倾向:譬如原本就具有忧郁倾向的女性,容易寻求施虐者作為伴侣。她们对於痛苦相当敏感,而且很容易產生罪恶感,所以很适合当个受虐者。

  对痛苦和自我归责的敏感可能来自於童年的创伤,不过讽刺的是,这样的人其实同时又很有生命力,不容易被完全打倒。于是施虐者不断从受虐者身上吸取生命力,直到对方完全被摧毁為止。

  ☉ 职场关系

  职场的精神虐待,则好发於那些尽责而且热爱自己工作的人身上。而导致这样的人遭到群体或者个人(包括上司与同僚)攻击的原因,主要就是自恋而引发的妒意。

  伊里戈扬主张,在群体霸凌的状况下,群体的意志本身已经独立於施暴的个别个体之外,成為一种新的东西。不过,撇开这些精神分析词汇不谈,赤裸裸而无耻的嫉妒,依然是非常明显的导火线。

  施虐者一方面尽其可能地贬低受虐者,说他们没有表面上看起来好、人很难相处、对团体有害无益,但另一方面内心却羡慕嫉妒受虐者身上丰沛的才华跟能量,想要透过施虐佔為己有。但问题是,施虐者想要掠夺的,通常都是夺不走的特质,属於受虐者人格的一部分。施虐者愈尝试,就会愈认识到自己的空虚,而备加愤怒。

  ▌施虐与受虐关係有时很难从表面上看出来

  因為许多施虐者都自认為是受害者,譬如自己婚姻失败而虐待子女的母亲,经常变成满嘴抱怨「子女不肖」的哀怨老人;自私自利的施虐情人,在关係破裂之后总会说出一段以他的视角為主的情伤故事,抱怨分手的对象有多薄情,藉以引诱下一个被虐者上鉤。

  事实上,他们从来无法从施虐行為中得到真正的快乐,因為人类本来就无法从长期持续且毫无道理的践踏跟贬低他人中得到幸福。

  就理论而言,我们应该学会辨识精神虐待关係,指认施虐者,支持受虐者果断离开,然后让施虐者在自己充满自恋与匱乏的小世界裡孤独地腐烂。

  但现实状况却是,只要活著一天,施虐者总是可以找到新的受虐者,甚至利用自己厚顏无耻的自恋特质,成名立万坐上高位。仍然相信善良与自制的人们不应只是自求多福避免受虐,而更应该团结起来,透过体制的力量,让精神虐待的恶行彻底受到唾弃与遏止。

  《好剧本是改出来的》读后感(八):写完不改稿,根本不算完。

  任何画面的呈现首先都有一个酝酿的过程。即使是摄影师在按下快门的时候心中也会默默的打一个构图的腹稿。电影作为一门综合且年轻的艺术不过一百多年。从感官上她是台词、画面、声音、剪辑的一个糅合。单一元素的相互叠加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整个电影实践的进步就像古代的炼丹方士到现在的化学家。电影就是这样从刀耕火种的洪荒到现在的电影工业。从无声到有声,从2D到3D,VR或者未来的全息投影。而“工业”最重要的标准就是量化,量化的前提就是一切都变得可控,那么一切也就有迹可循。

  按理说电影作为一门综合的艺术不应该用工业的标准去衡量,就像你用审查建筑图纸的眼光去欣赏莫奈的画。但是电影作为一个生意,一个巨大的市场一切就变得不同了。

  作者保罗·齐特里克也说了:“我不知道怎么为法国新浪潮电影、意大利现实主义电影、前佛朗哥时期后佛朗哥时期的西班牙电影、印度独立后的电影撰写剧本,这些好电影一直深深打动着它们的国人,甚至打动着我们这些粗鄙的美国佬。但平心而论,对大多数美国观众来说,这些电影从结构、方法、内容方面都是外来而陌生的,所以它不为大多数好莱坞电影制片厂和电影公司所接受。而我假定的目标,一直是制作一部美国电影制片厂可能会买、美国电影观众可能会欣赏的电影。”换句话说,这是一本教你如何撰写一个商业类型电影的方法论书籍,也就是如何让大众喜闻乐见的接受你讲述的故事,明白这一点对接下来的阅读非常重要。本书不为注重写意的现实主义题材独立电影提供行之有效的改稿方法,但是如果你愿意给你故事加一点有趣的料,或许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剧本将生活本身创造性地转化为更有力度、更加明确、更富意味的体验。它搜寻出我们日常时光的内在特质,将其重新构建成一个使生活更加丰富的故事。在此之后我们对转瞬即逝的生活灵感也会随着实践的推移不断产生新的定义,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肯定下来并且不断强化这一过程,俗话说:改稿!

  好莱坞每年有五万多个剧本被编剧协会登记,而每年投入拍摄的只有350部左右。这幸运的投入拍摄的故事本身是出类拔萃的,即使如此也很经历至少十几二十遍脱胎换骨的改稿。

  大鹏的《煎饼侠》将近四万字一稿,听说改了20多稿。所以也就能明白有些段落的设计确实抓人笑点。罗伯特·麦基 的《故事》是教你如何建立一个房子的结构,那么保罗·齐特里克就是教你如何进行一场行之有效的精装修。

  《好剧本是改出来的》读后感(九):好剧本是改出来的,改过的剧本不一定就是好剧本

  不同的剧本写作参考书都在用不同的表达方法来描述同一件事情,如何讲好一个故事。

  这本书其实并不太适合剧本新手去看。从一开始强调本书针对的是好莱坞商业类型作品起,到后面每一章节的内容,都是关于如何在一个比较成熟的本子上不断加强戏剧和情节的建议。但是你要做到这点,首先你要有一个比较成熟的本子。所以这本书并没有在剧本的基础上讨论太多,而是默认你已经有了这些。

  对新手来说,除了考虑商业性之外,还要大胆地考虑自己想在故事里表达什么。这个话题其实接近于玄学。你故事的主题、情绪,写得太明显,就像学生作文,不断强调中心思想;努力将之埋在一环又一环的故事里,很容易就搞不清楚自己想说什么。

  好故事背后都有统一的主题,每个主题,比如“坚持到最后一米”,可能也有一万种表达方式。难点不是想一个创新的主题(当然这其实也足够难的),而是从头到尾一致的表达。

  假设你已经自认有了上述的一切,回过头看这本书,你会发现这是一本工具书,一本操作手册,提醒你检查哪些点,一步一步操作。

  我会比较推荐你先看第七章。把剧本删减一遍之后,看起来才会没那么费劲,以及将问题和优点放大。最主要是,大多数人写的本子都太啰嗦,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以为自己写的本子很啰嗦,并且努力大刀阔斧地删减。

  你一定做不到把书里说到的每个问题全都考虑一遍。而且事实是,当你不需要全都考虑一遍时,至少证明你把剧本卖出了,公司会找更多人来一遍一遍修改。这是一件很值得开心的事情。在工业细分的年代,没人需要面面俱到。你只要做到一个方面很强已经不错。

  当然对于目前着急开戏的全国大小制片方来说,有个能操作的本子比一切都重要。这意味着如果你能提供一个剧本,里面有一大堆读起来很有意思的剧情,或者有个大概齐的故事架构,也能赚点饭钱图个温饱。要改几遍,有多少个人情怀,纯看个人。

  但有一个事情可能比较接近真理,你越觉得你的剧本不需要改,你的剧本可能越接近shi。

  《好剧本是改出来的》读后感(十):写作:磨的艺术

  写作:磨的艺术

  y 芭蕉上人

  高中的时候,我被红楼梦的故事迷住了。我不但敬仰曹雪芹的才情,对他的毅力也十分敬佩,红楼梦的第一章就提到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写成了这本巨作。同时,我很想知道文章应该如何正确地修改。不曾想到新近出版的《好剧本是改出来的》中,作者齐特里克给出了一个西方式的答案。

  先磨心态。

  可能在齐特里克看来,平日里随手写就的只能称之为写文章,而不是写作。据他从业几十年的经历,好剧本都是磨出来的,开拍之前修改一二十遍绝不罕见。看到这里,一些熟知文学史的人也许会说:“凯鲁亚克只用三个星期就写完了《在路上》”。其实他在接受《巴黎评论》采访时就承认:写之前所有的细节早“在头脑里反复思考”,“已经将整个故事铺陈好了”。所以这三个星期只是他的打字时间,这前面也许有几个月甚至几年的积淀。

  写作与仓促无关,精雕细琢是它的座右铭。转变浮躁的心态,是你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如果你没有这样的心态,齐特里克也直言不讳地说出了结局:“家里所有的抽屉都塞满了可能永远不会再见天日的手稿”。

  再磨结构

  有一个人;他有一个目标;在他和目标之间有堵墙;打破墙达到目标的过程,就是故事。这就是齐特里克对故事的理解,简洁却不简单。我自己所写的小说总是被人诟病“体态臃肿”,这下终于找到病因了。情节首先要考虑的是是否推进故事或者提供主角信息,否则即使再有趣的也要挥泪砍掉。

  让我更感到相见恨晚的是作者提到的“七个情节点”和“三重结构”理论。前者是作者把故事分拆成七个阶段,每个阶段作者都制定了详细的要求。我小说中篇幅比例失调、“头重脚轻”的毛病也可痊愈。后者则是把故事分成了三个维度,情节、人物关系和关于自我缺点的内心之旅。这三个部分并不是互相割裂的,而是互为表里的三个层次,实际上三者结合得越紧密,就会越精彩。

  最后磨文字

  故事讲的不仅仅是情节,归根结底要落实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角色,特别是主角和重要配角,万万不能成为一群清一色的“纸片人”。对于不同的角色,要有一定的区分度和辨识度。仅举对白为例,不同的说话方式,暗含着他的受教育的程度、出生地、思想状态。同样要表达 “怎么了”,如果说“咋地啦”就暗示这是个东北人,如果说“组撒”就意味着这人来自上海。人物形象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地累积起来的。所以修改需要字字计较,每一个微小的差别可能就会对人物带来完全不同的感觉。

  也许是齐特里克深感写作打“磨”的过程太过艰辛,所以他所写的《好剧本是改出来的》尽可能避免折“磨”未来的作者。其中不但有细致的指导,更辅以大量知名影片作为例子,而且在每一段结束之后及时地设置贴心的练习。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兼具理论指导性和实际操作性的改稿指南。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好剧本是改出来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