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在这坚硬的世界里,修得一颗柔软心》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5-05 21:3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在这坚硬的世界里,修得一颗柔软心》经典读后感10篇

  《在这坚硬世界里,修得一颗柔软心》是一本由林清玄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0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这坚硬的世界里,修得一颗柔软心》读后感(一):心洗则清,至清则柔。

  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呈现的是作者见历见闻真情实感精神见解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而这次由九州出版社出品的《在这坚硬的世界里,修得一颗柔软心》,就为我们带来台湾散文大家林清玄亲自甄选的心灵美文。

  林清玄台湾高雄人,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被喻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其文章《和时间赛跑》《桃花心木》曾入选小学语文课本

  《在这坚硬的世界里,修得一颗柔软心》共分六章,收录了其创作顶峰时期经典作品人间有味是清欢》《用欢喜心过生活》《生命的化妆》《白雪少年》等,同时也收录了《红心番薯》《咸也好,淡也好》等作品。

  既然是心灵美文,那么通篇的美不仅在于语言清新美丽情真意切,还在于文字带给我们心灵深处触动。作者通过讲述自己的事,与朋友的事,有谈人生,谈烦恼,谈理想,闻花香,品茶味等,从这些简单平凡的生活琐碎之事,将他理解的禅理,将很多生活哲理,以正能量,以积极向上心态,以真诚之心,将感悟智慧精华一一传递给我们。

  在台湾作一个畅销作家并不难,难在林清玄开了台湾当代禅理散文之先河,也让他在当代文坛上散放出熠熠光辉

  作者的散文美,还在于简洁质朴自然流畅。每一句,每一段,每一篇,读起来都是那么清新淡雅;每一篇都配有图片,那带有诗情画意美妙的插图,看似简单,却又让人感到新的生机带着清新之气迎面而来宁静致远引人深思。通过感悟达到新生,通过感悟来静身洗心。随书所赠带绿意盎然春天感觉明信片,让人在翻开书的同时,就看到了满眼绿色的春天,心灵得以洗涤,灵魂得以重生,也让人闻到了淡淡的花香,体会到浓浓美的意境

  作者的文章,给人感觉包罗万象,易读,含盖的范围之广,涉及的内容之宽。有如一杯清茶而需细细品,方得其味。复读,却让如醍醐灌顶,让人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作者将唐词宋词引入其中,阐述着自己的道理和见解,别有一番滋味,将裸理移入其中,却也妙哉妙哉,阅读时,需要用自己的心去发现文中的心,所以也可以说读散文可以静其身,洗其心,心洗则清,至清则柔。

  道家主张学说顺其自然万物相生相克,有时最柔软的事物才恰恰是最劲的东西弱点。让我们在面对这个坚硬的世界时,如作者一般修得一颗柔软心。因为柔软,所以能包容一切,涵盖一切。

  《在这坚硬的世界里,修得一颗柔软心》读后感(二):人间有味是清欢

  曾在央视的《开讲啦》看过林清玄的演讲,他说起小时候父亲讲自己的愿望:长大了要去一次埃及,要当作家,每天在家写写,钱就能到你的手里来。当时换来的是父亲一巴掌以及一顿嘲讽:要是真有这样的好事,我早就去做了,还用等着你?时间展现一切:林清玄在成年时候就去了埃及、在30岁之前得遍台湾所有的文学奖项,他的作品历经几十年畅销不衰。

  想了解林清玄的成功,要从他的文字里去找。《在这坚硬的世界里,修得一颗柔软心》是他最新的合集,收录了许多著名的作品。林清玄的文字有一种神秘的、净化的、安定力量,如同夏日里骤起一股清风,让人瞬间清凉无比;如同一股清澈溪流,帮你冲刷走污浊的世界;如同一位久未见面却仿佛时刻都在身边的朋友,随时随地能给你人生安慰

  林清玄擅长用最朴实的文字,讲述最璞真的生活。没有特别华丽的辞藻、没有高高在上指引,他就讲身边人身边事,把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记录下来,读起来很舒服并且愿意读下去。

  林清玄令人敬佩的一点是对生活的挖掘和思考。《清净之莲》里,日常偶然的一瞥一见,都能引发他的思索,比如洗手时看到水的流逝,想到也许流走的不是水而是心情或者思绪呢?偶遇飘落的蝴蝶花,就联想这是不是蝴蝶的幻影呢?正是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认真对待热爱,才让他有源源不断创作的动力。他用一颗纯真的心去描写生活,文字是真诚的,作品才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喜欢

  现在社会步伐很快,人们形色匆匆;社会的现代化程度也很高,人迹罕至的幽谷、清净的小径,也都慢慢有了人烟、热闹了起来。小时候看过真正的青青的山和透明的水,现在很少看到了,我们很快适应了这样的变化,甚至有点麻木的生活了。林清玄却把这样的转变、这样的心境用文字写下来并且思考。在《人间有味是清欢》中,他写道“山还是原来的山,寺还是原来的寺,为什么感觉完全不同了,失去了什么吗?失去的正是清欢”,他也这样疑问“马会老是我知道的事,人会转变是我知道的事,而在有马的地方机器马,在跑马的地方没有一株草则是我不能理解的事”。他始终保持一颗拥有清欢的心去看待世界并与自己对话,在他的一字一句的描写,我们浮华的心也慢慢的静了下来,渐渐的找回遗失的本心。

  以小写大、从普通事写最真的人生道理,读林清玄的文字,是一次自我修复之旅、是自我找寻之旅。读着他的文字,修得一颗柔软心,来包容凡世的变化,拥有一方自己的清欢天地

  《在这坚硬的世界里,修得一颗柔软心》读后感(三):『书评俱乐部』且安浮尘幻事心

  佛法之中常提及的布施有三种,分别为“财布施”、“法布施”、“无畏施”,财布施又分“内财布施”与“外财布施”,既身体力行的去做事利益他人或施舍钱财帮助别人。法布施则讲法令人心开意解,无畏施则令人离于畏怖心得安乐

  读林清玄先生的散文集《在这坚硬的世界里,修行一颗柔软心》,能清晰感受到他身体力行布施之事。不论是对生活困苦之人的财布施,还是文中对佛法奥义的真实阐述的法布施,他的文章令人读了趋向宁静解脱,有无畏施的功效。因此在读这本书时便有了领受布施的感觉,而究其所以然,盖因文章之中流露出的悲悯与智慧,而这一切又都源于他心中的那份柔软。

  《柔软心》一书收录了林先生早年至今的文章,我们可以从这些文章数十年的跨度里体味出其生活滋味。柔软,是一种智慧体现。在中国传统智慧之中以弱胜强,以少胜多,这体现了柔弱智慧中蕴含着的力量。而在佛法并未进入中国之前,老子就已经提出了上善若水这样的智慧,林清玄更是将此典故书于序中。

  林清玄先生在文章《修得一颗柔软心》中如是说:“‘凡夫’的‘凡’字就是中间多一了一颗心,刚强难化的心与柔软温和的心并无别异。具有柔软心的人,即使面对的是草木,也能将心比心,也能与草木至诚地相见。”面对草木且见其至诚,这是何等心境。在《楞严经》之中,佛言:“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歧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心中有了慈悲,走路且不忍心伤害草木,更不会有意拔弄。慈悲,便是常言所说的将心比心,而这颗心,便是柔软的。林清玄先生对于草木的慈悲,有着与佛法相印的至诚,这也因此他的文章有慈悲于其中。

  释迦牟尼佛在《地藏经》中如是云:“南阎浮提众生,其性刚强,难调难伏。”意指我们这个世间的众生其心性刚硬,不信不受,难以降伏。此经素有佛门孝经之称,是释迦牟尼佛当年于忉利天为母亲所说,意在教导弟子度化众生亦应如子忆母,母忆子一般,心当柔软无碍,尽管众生刚强,但佛菩萨却从不舍弃一位众生。

  林先生对佛法的深刻理解,想来是其而立之年上山学佛的成就,虽然入山数年后再涉尘世,旁人不知这其中是一种怎样的领悟。但从他文章之中所流露出来开阔视野宽广心胸,便能感受到佛法于其中的运用。如其在文章《走向生命的大美》便是他对这些问题的释疑,“唯有清明的心,才能体验到什么是真实的美。唯有不断地觉悟,才能体验到更深刻、广大、雄浑的美。也唯有无上正觉的人,才能迈向生命的大美、至美、完美。” 每每读起林清玄先生的散文,都能感受到一股力量,或许是因为他文章之中所流露出对佛法的彻悟,对世间事物的领悟。他在《万物的心》中说:“树木为了生命的美好欣欣向荣”,树木且知道要追求生命的美好,自视为高等生命的人类则更应该去找寻与实践生命的真理。柔软,便是通向生命真谛,林清玄通过文字令读者去发现他所领悟的。

  林先生其散文的特点,不论是人们评价的质朴、清新、还是真纯,所指都是其在行文之端显露于文字流露出的赤子诚心。在这本《柔软心》展现的淋漓尽致,但于其文章之中不论是高深佛法的阐述,还是平常事物的感悟,都贵于真实,不论是早年所历的世事变幻,还是后来对生命真谛的彻悟,都能令人在读阅之时感同身受。若以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上的观点,便是“不隔”。

  《在这坚硬的世界里,修得一颗柔软心》读后感(四):谢谢你来到这世界

  一直很喜欢林清玄老师的文章,淡雅,安静,又充满着哲理。在现代社会,我们面临的压力挑战越来越多,承受挫折绝望次数也越来越多。这个坚硬的世界里,你应该有一颗柔软的心。

  我是一个非常纠结的人,对自己的亲人苛刻,对自己更是苛刻。总是后悔自己做过的事,这件事做错了,早知道那样做就好了,那句话说错了,早知道就不说了。我为什么不这么做,我为什么不那么说,我是不是得罪什么人了,本来很好的事情家人搅黄了,他们不应该那么说那么做,真会帮倒忙

  我抱怨着自己和他人,可能是完美主义者吧,可能是对自己要求太严格吧,可能是对功名利禄紧张了吧,总之,我被这些事情烦恼着,因为这些事情感不安,其实一路走来发现那些我担心的事情,不过都是过眼云烟

  就像在《在这坚硬的世界里,修得一颗柔软心》这本书中提到的,我们幸福的感受不全然是世界所给予的,而是来自我们对外在或内在的价值判断,我们幸福与否,正是由自我的价值观决定的。

  不要再抱怨家人,也不要在抱怨自己,对自己和他人都宽容些,才发现世界很大,我们很小,学会知足,学会感恩。就像书中说的,感恩这人世缺憾,使我们警醒不至于堕落。感恩这都市污染,使我们有追求明净的智慧。感恩那些看似无知的花树,使我们深刻地认清自我。

  做一个快乐的人,很简单也很难。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迎接每一个未知的明天。就像作者说的,快乐地活在当下,是除了承担之外,希望有期许、有愿望、有好的心情,不只坦然和自然,还希望能扭转此时此刻的生活,使自己永葆喜悦之心。

  这个世界很坚硬,谢谢你来到这个世界,谢谢自己。

  《在这坚硬的世界里,修得一颗柔软心》读后感(五):钢筋铁土的世界,感谢美文的抚慰

  我有过一颗柔软之心。一种错觉,那时候我常怀念这样的文字。

  你说你懂得生之微末,我便做了这壮大与你看,你说再热闹也终需离散,我便做了这一辈子与你看,你说冷暖自知,我便做了这冬花与夏雪与你看,你说恋恋旧日好时光,我便做了这描金绣凤的浮世绘与你看。你说应愁高处不胜寒,我便拱手河山,讨你欢。到了头,伤心只是和寂寞搭讪。

  柔软到淡淡的伤感。然而生活的钢筋铁土,让我渐渐坚硬迷失

  直到读了林清玄,读他的豁达和宽怀,我渐渐看开。钢筋铁土的世界,感谢美文的抚慰。林先生说,他也在城市里的打磨过生活,老父亲送来红薯,想要种在他的院子里,结果发现他住在楼里,根本接触不到土,怎么可能种得了红薯呢。其实我也见过许多人家,每天窗门紧闭,一丝灰尘也不染。进到他家里,感觉不到生活气息,太干净了,也太掬束了。我后来喜欢打开自家的窗,虽然很多尘土,但是却安心,觉得有地气,也觉得我自己比较自在。这种喜好,不被亲人和朋友看好,纷纷责怪我不搞卫生,家里凌乱

  我的柔软的小心脏啊,仍然死性不改。

  林先生的大名如雷贯耳。不曾想先生的文字如此朴实低调,非常的接地气,那么的平静自然地道出真实生活中的种种心迹和心态,以他的大度之心,和出世之勇,淡定的做自己,来感动和感化着我们。他现在去了山里,不知道山居的日子如何的清贫简朴,但是我知道他是跟自己一起生活,不像城市中的我们,永远跟自己分离着,永远委屈着灵魂做着一个与本我陌路的人。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意境如林先生所述,在现代的生活里越来越难。而我们有时候,是不肯高声语,因为我们在生活的重压之下,不敢抬头争辩,只能自己低诉,在一纸美文中低回品尝另一份美好,这美好如此的不真实,却是林先生的真实。

  享受清欢,非常的难。今天一个朋友还说,这城市已经没有聆听的机会了,无论白天和黑夜,都是嘈杂的不想入耳的声音。

  林清玄的文章从来不缺诗意和他自己的味道,你总能从文字中遇见他的生活和他的内心。他向往的世界,和他品味的生活,以及他也有过的纠结。淡淡的简单的文字,真诚抵达内心的,是面对心灵的苦心和欢乐。特别想走进大山里,走进一座庙,结识一位陌生的修行人,求他暂时收留我孤寂的灵魂。现在林先生已经去寻找自己的清欢世界了,我想要的片刻领悟,就是多读书,或者是遇见某个修行人,让他的目光开悟我。

  乐观的生活,和勇敢的舍弃。林先生能做到,而我这样的平凡小生,确实很难做得到。但是清欢的世界,还是会留存内心,许它入梦来。

  《在这坚硬的世界里,修得一颗柔软心》读后感(六):捧一弯清泉,洗去尘世喧哗

  看世间繁华,熙熙攘攘的街头,有多少是内心曾渴望过的美好;转身与回眸间,芸芸众生之中,又会期待与谁的相遇;前路的行程,用双脚去丈量,用心去感恩,一步步,点点滴滴,化作内心的宁静与温柔。

  走在一步步拼搏奋进的路上,是太过卖力,还是走的匆忙?当露珠滑落叶尖,闪耀在朝阳下的刹那,有多少人的心不再荡起涟漪;当春雨清柔斜落,与大地合着淅淅沥沥的韵律,有多久没有升起一丝轻柔;当傍晚暮色将至,数万的生灵归家的途中,又有多久不曾感受到那份暖暖的踏实。

  曾有太多的理由让人们变得越来越疏远,但活得自在的理由只有一个,拥有一颗柔软温暖的心。作者林清玄用自己前半生的奔波,换来了成就,留下来的是迷茫与内心的空荡。到底什么可以填满人生的意义,又为何要在天地间来回的踟蹰,四季周而复始的美,或许早已在舍弃孩童般的天真时,一并丢失在了岁月的某个角落。老人的话总是充满了智慧,头不接天,脚玄于地的生活是违背天道的,脱离了天地的滋养,有再多的成就也只是数字。当林清玄重新回归自然,他用自己的所感所悟为读者们讲述着人生中曾被忽略的美好。

  禅宗的智慧得益于自然的赋予,“生命的幸福原来不在于人的环境、人的地位、人所能享受的物质,而在于人的心灵如何与生活对应。”一念缘起,哪怕是跌落于红尘中的一草一木,也可以看到其难得的柔和一面。一念缘落,即便是满山缤纷、莺歌燕舞,也难争得片刻自在。越清雅的花越香溢飘远,越宁静淡雅的心越魅力旷达。“一朵花里,就能看到宇宙的庄严,看到美以及不屈服的意志。”一叶绿中,就能看到流动的灵性,看到顽强以及生生不息的希望。一世心房,也会看到容纳无常的宽厚,看到本真以及静跃动然的温存。

  《在这坚硬的世界里,修得一颗柔软的心》伴着一幅幅意境盎然的照片,细数洒落其间的点滴智慧,一颦一簇都拥着深远,耐人寻味。 很多个生活中的你我常遇到的小事,在林清玄看来别有一番寓意,随手指到一句都有惊喜的发现。儒道佛的思想就存在于身边的每个地方,修好了这颗心,便能够发现那些等待发掘的真谛。

  “在每一寸的时光中都有欢喜,在每个地方都有禅悦。”在这变换的世间修得一颗柔软的心,捧一弯清泉,洗去尘世喧哗,证悟人生的美妙慧境。

  《在这坚硬的世界里,修得一颗柔软心》读后感(七):人生有限,欢喜活在当下

  有人说,林清玄的文是一碗清淡的、有一定营养的鸡汤。

  林清玄17岁开始发表文,30岁的时候已经揽获了台湾各种文学奖项,也是这个时候,他学佛学,对于心性以及文字风格有了极大的影响。在他的文字里,你总是能感受到一种浓浓的禅意,和因其所带来的一种对于生活的豁达。

  很多时候,总被执念困住。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敏锐,和别人对待事情的不一样的见解,对于现状的担忧和未来的迷惘……一些很小的事情会让自己惴惴不安感到受伤,这些都爬在一张网,看到就眼花缭乱,心间早就纷乱得烦躁不已,别说怎样静静思考解决了。

  当然,瞬间也可以把状态带动到愉悦,比如安静的聊天的过程,心里渐渐觉得安然美好。有时也会突然感到这种幸福而乐呵一番。

  欢喜和忧愁、平和与躁乱。这些状态反反复复的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但是生命不就是甜蜜与苦涩、希望与失望,所有事物及所获得的感慨的相对面都是共存的,全然不可避免。而这个时候呢,我们要做的不过是把握好情绪,使得内心平静。

  林清玄就说需要一场内心的修炼,也就是一次次成长的觉悟。可能是从暴躁变成哲思了,从苛刻变成宽容了,从茫然自卑到欢乐信仰更为一种……

  这本林清玄的散文合集取名《在这坚硬的世界里,修得一颗柔软心》,收录了不少他的著名作品。拿在手上觉得很厚重,翻开却感受到清风徐徐。书中配图大多是花草自然之物,加上一小句文摘语录,好像突然点醒了我原本的浮躁。还有一大亮点就是林清玄的手写序言,字好看。他说,这本书里收录了这么多年来的创作核心,仿佛天边的一朵云突然飘进窗里,令人欢喜。

  要不断的觉悟才会渐渐走向生命的大美。

  一直真的很羡慕这些人,可以把生活过成诗。就如林清玄,但他也说道做到并不是一件易事,看他的文字,只感到自然流畅和到处的禅意,总流露的生活的清雅舒服,真的让人在阅读之中趋向一种特别的安静。随意翻上一篇,可能就获得一份隐约领悟。

  人到了三十岁,人生会走下坡,生命就充满了悲情。

  那要怎么办,不过是要努力的过好,并不是只能眼巴巴等着“死亡”来找。人生有限,要相信更好的在前方,无论如何还有幸福,还有期待。林清玄先生说,幸福与否是由自己的价值观决定。也是心。心啊,是很重要的东西。他充满智慧的文字里,总是一再强调:欢喜的心、谦卑的心、感恩的心、柔软的心、清净的心……心带动你的选择,决定你的人生。

  希望有一颗柔软的感恩的超越的心,欢喜的活在当下,不断思考及领会。在这五味杂陈中,发现生活的美丽之处。

  书中说柔软心在于清明,在于随顺。清欢是清淡的欢愉。

  生活中有期待,有真心,有发现美的能力。

  《在这坚硬的世界里,修得一颗柔软心》读后感(八):散文,我只服林清玄

  要是那本《当下的力量》能写的像林清玄的文章这么美,我可能就看下去了。讲的其实都是一个道理,用欢喜心过生活,快乐地活在当下。培养一双善于观察和发现美的眼睛。这文笔实在是清新、素雅、优美、流畅。颇有禅意,在每个生活细节中洞见生命的秘密和生活的道理,正可谓一花一世界。至繁归于至简是苹果产品的设计理念,乔布斯时代的产品是不是极具简洁之美?就是因为乔布斯早年学习禅宗而得益与此。不管是饮茶品酒,一朵花的开放,一片叶的飘落,一粒米的甘香都能被作者品出味道,升华出智慧。林先生信奉佛教,但是对于宗教他说:“我觉得一个人有没有宗教信仰其实不是那么重要的,但一个人一定要有宗教的思想与宗教的情操。即使完全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也应该透过不断地觉醒来改造自己,把自我提升到更高远的精神境地,这样,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个安身立命的所在;这样,无论从事的工作多么渺小卑微,都能有更大的识见,活得更有尊严、更自在、更有兴味。”

  随便来几句摘抄:

  放茶具的手,要有和爱人分离的心情,就是在行为上绵绵密密,即使简单如放茶具的动作,也要轻巧、有深沉的心思与情感,才算是个懂茶的人。

  一个人和爱人分离的心情,若能如放下名贵茶具的手那么细心,把诀别的痛苦化为祝福的愿望,心中没有丝毫憎恨,留存的只有珍惜与关怀,才是懂得爱情的人。

  花开时一种有情,是一种内在生命的完成,这是多么亲切呀!使我想起,我们也应该蓄积、饱满、开放,永远追求自我的完成。

  我时常一个人坐着喝茶,同一泡茶,在第一泡时苦涩,第二泡时甘香,第三泡时浓沉,第四泡时清冽,第五泡时清淡,再好的茶,过了第五泡就失去味道了。

  犹如人生苍凉历尽之后,中夜观心,看见并且感觉,少年时沸腾的热血,仍在心口。

  我想我们可以说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基于许多人对更高更深自我的开启,而人类创造的源泉则是基于人的觉醒。

  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她的皮肤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再深一层的化妆师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的最后一件小事。我用三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师是生命的化妆。

  生活品质是一种求好的精神,是一个人在有限的条件下寻求该条件下最好的风格与方式,这才是生活品质。

  柔软心并不是和稀泥一样的泥巴,柔软心是有着包容的见地,它超越一切、包容一切。

  当一个人,走过了辉煌的少年时代,有许多人就开始在孤单与寂寞的煎熬中过日子;当一个人,失去了情爱与生命的理想,可能就会在无奈的孤独中忍受一生;当一个人,不能体会到独处的丰富与幸福时,他的生命之火就开始黯然褪色......

  想到少年时代我们的情感都是如此纠缠的,因为不能了解一切都是偶然。

  年龄不能作为智慧的依据,因为每个人都是宇宙的老人,上帝未生之前,我就存在了,这是宇宙的真实。

  如果我们不饥饿,就无法真正享受食物;如果我们不生病,就不知道健康的可贵;如果我们不年老,青春对我们就没有意义;如果我们要种莲花,没有烂泥巴是不行的......

  我要得到更好、更珍贵、更真实的爱,首先是使我的心得到自由。

  如果是我,是我动心的异性,是那些有生机、有活力,能微笑走在风里的人,而不是怀有丧志、满腹愤恨的人呀!

  《在这坚硬的世界里,修得一颗柔软心》读后感(九):大羹必有淡味——读林清玄《在这坚硬的世界里,修得一颗柔软心》

  大概是90年代中,我在杂志上看过林清玄先生写的一篇文章,说的是在棺材铺打工的年轻学生,没有地方午睡,都躺在棺材里睡,没有那么多忌讳,反倒觉得安静和凉快,有时躺在里面想想人生,觉得心中百味杂陈。后来又相继读过他写的黄玫瑰等一些小品文,他从不是站在高处夸夸其谈,而是在和缓的故事或随处可见的静物中悟出发人深省的道理,这些道理又离我们很近,很容易懂,很容易让人认同,让一个懵懂少年在青春期的迷惘和躁动中看到希望的光亮。我大概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认识、崇敬林清玄先生的,算一算,20年过去了。

  很高兴林先生又有作品问世,语言和风格依然是现实又超脱,散淡又治愈,仿佛一位看透悟透的长者在循循善诱、娓娓道来。虽流露对现实环境的失望和无奈,但更多的是发现身边事物中蕴含道理的柳暗花明的欣慰,仿佛给俗世中被蒙蔽了的我们揭开面纱,濯净眼睛和灵魂。

  收到书之前几天,一位久未谋面的小学同学突然跟我联系,又借出差到我所在的城市,发了个手机定位给我,我约他吃饭。席间,多年没有交集的陌生和尴尬让我不知该聊些什么,但这位同学从他的工作说起,到吃完饭时,我已经知道了他的7位数年薪、他和妻子的座驾、新购置的别墅以及另外的N辆车、N套房产。之后,他又从我的生活中消失了,就像他来之前的若干年一样。讲真,我是个对物质缺少追求的人,但是这位同学给他小时候所谓“别人家的孩子”——我所展示的他的生活,在我心里激起了涟漪。我开始反观自己的薪水、房子、车……原本也令人羡慕的生活,却让我觉得寒酸、索然无味起来,我讨厌这种情绪,却又没办法抗拒。

  恰逢这种情绪有蔓延趋势之际,我收到了这本书——《在这坚硬的世界里,修得一颗柔软心》。细细读来,在涓涓细流般的语言中,在如明信片般美丽的画面中,在林先生抽丝剥茧般努力呈现的道理中,自己的心似乎渐渐沉静了下来。世界是坚硬的,许多人选择剽悍并以此为荣,这是他们的权利。但对另一些人来说,他们的世界正像林先生所说:“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生活的馈赠本已丰厚,大羹必有淡味,我想,我属于后者。

  《在这坚硬的世界里,修得一颗柔软心》读后感(十):你的心决定看到世界的颜色

  穿梭的人流有多拥挤,来往的车流有多匆忙,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道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人生来奔波,因为我们有很多的需要,需要让自己过得更好,需要让在乎的人过得更好,需要遇上更好的人,需要很多很多。似乎一旦在追逐就不能停歇,因为这个世界太残酷,不会对任何人多一丝的怜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实现自己的抱负就是不能变得软弱,软弱意味着示弱,意味着可能会失去很多的机遇。

  渐渐的开始学会让自己变得坚硬如同这个坚硬的社会,开始牢牢占据着自己已经获取的资源,以此来增加自己的倚靠,多一点资本去与这个世界斡旋,来不及等待,做任何事情开始一味地追求结果,关心结果,眼里和心里装的就只剩下结果。

  会讨厌这样的自己,觉得换个方式可能会过得更好,不一定是物质上有多大的品质的提升,但至少如那些故事教会我们的那样,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变得不那么多抱怨也是好的。

  林清玄先生在这本《在这坚硬的世界里,修得一颗柔软心》的亲笔序言中有一个拉近彼此距离的小细节,他也会将自己写错的字任意涂抹,不是划斜杠或者画圈加上电话曲线那样的修改符号,看到这里的时候会想起自己写错字时的坏毛病,这样的涂抹会被判定为卷面不整洁,在未来的岁月里,时刻提醒自己要记得改正,多年后看见有个人还在这样一如既往,还是很亲切。

  林清玄先生在书中有一段对荷花的描写也超越了一直以来周敦宇的《爱莲说》,大约从来没有人会觉得莲花会带着一点生活的心酸,一如我们在忙碌中屡屡碰壁,会遇到很多生活的坎坷,但他依然以一种最柔软的姿态面对世人,扎根淤泥中,长出雪白的根茎,露出水面的的茎干更是摇摇晃晃,夏日里的一场大雨就会倾斜它挺拔的身子,花瓣更是在莲蓬逐渐变成熟后落入流水。如果将莲花的自身条件作出一个比对的话,那他真的是很劣势,但是他依旧顽强,并作为圣洁的象征。历来佛祖的佛像也都是与莲花台相称。文人爱赞美莲的高洁,古人爱用莲花图案做常用的调羹,会雕刻于房檐屋内。

  生活会艰难,咬着牙度过越过一段山丘,也还会想要翻越下一座,风景始终都在,怎么能轻易停歇脚步,一颗柔软的心才会感受世间百味,多彩世界。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在这坚硬的世界里,修得一颗柔软心》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