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腾讯之道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4-27 20:4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腾讯之道读后感10篇

  《腾讯之道》是一本由艾永亮 / 刘官华 / 梁璐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腾讯之道》读后感(一):《腾讯之道——概念版》

  这本书我把他当做Google的《重新定义公司》的中国版本。 适合有一定管理经验的人看。 其实很多内容,在网上有看过类似的文章,但难得作者从内部做了一个系统总结和归纳。就是很多地方,只是讲了一个概念,毕竟人家是混咨询行业的,要真刀真枪的落地只能去找他们做咨询。所以,要结合自己日常的管理经验去看。 对比Google的《重新定义公司》,非常希望作者有一个大幅度增订版,就像他们做产品一样。保留一星,等待增订版。 这种书对于没有管理经验的人就当了解一下腾讯内部的机制吧。 最后提醒一下,想从里面学一招半式的人,一定不要忘记,腾讯是不可复制的。他们有沉淀了20多年的组织架构,团队工作方法工具。所以学习之前,先要看清自己公司的现状

  《腾讯之道》读后感(二):泛娱乐的战略开放平台,腾讯式创新,宽松的管理

  泛娱乐的战略,体现领导层独到、长远眼光;开放的平台,是3Q大战后腾讯的华丽转身;腾讯式创新、有损服务,也许这会是一直存在争议,但腾讯已利用它获得丰厚收入;宽松的管理,是同行员工羡慕的工作环境,大规模集团却能一直保持创新,创业公司都想要有腾讯的员工,不得不服。

  创新的东西不仅要新颖出人意料,还要非常实用。如果你的产品只是满足消费者提出的需求,那你就不是创新,只是做出回应

  拥抱失控,只在产品架构上制定几个最简单规则,其余的都不会去过多加以规定。所有区腾讯广州研发部的面试者如果读过《失控》这本书,可以立即通过面试。

  产品至上,百度以技术导向,阿里巴巴以商业运营为向导向,而腾讯则以产品为导向。

  在传统项目管理过程中,时间成本质量是三大核心企业管理者的工作就是要不断平衡这三者的关系。但在互联网领域,这三者之间的平衡被彻底打破,时间上升为绝对优先级的因素。为了满足时间,质量和成本都可以让步。

  有损服务,西方人的思想是,坚持看准的一条路,头也不回地走下去。Google就是这样,在遇到问题时候会花大力气解决。比如宽带不支持10张缩略图,Google就会耗大力气创造出一种新的图片格式以降低流量。而腾讯则采用东方人的智慧,遇到问题绕道而行,用一些“有损服务”来解决问题。

  《腾讯之道》读后感(三):读完你就会忘记的腾讯之道

  三个人在腾讯工作10年的人站在自己的角度,写出的腾讯之道。读起来轻松愉快,就像读一个成功人物传记顺畅一鸣惊人-遇到挑战-横扫千军-登上巅峰。从战略上的方向,到运营到研发。一本不到300页的书似乎想将腾讯的精华收录无疑,但却都浅尝辄止作为一个运营小专业,翻了一下运营章节发现毫无新意,UGC,KOL,线上线下。其实都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提出没有给出整体框架

  全书前半本就一个主旋律,创新!后半段,就是不断强调产品化,管理产品化,运营产品化...听上去头头是道,却并没有一个逻辑框机可以支持。

  总结:对腾讯感兴趣的读者,想粗略了解一下可以看看此书。如果想要详细了解腾讯发展建议吴晓波的书。 书中有些会让你眼前一亮的句子,但是整书呈现碎片化。成功后倒退成功史其实很难做到公正。5星给3星吧,值得闲下来读一读。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腾讯之道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