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魏晋风度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4-26 20:4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魏晋风度经典读后感10篇

  《魏晋风度》是一本由易中天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2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魏晋风度》读后感(一):听说1990后都佛系了,我们220后有话说。

  220后是什么年代

  那是魏晋时代,是我嵇康所处的时代。

  后世人都知道,魏晋时出了一个名震历史男子偶像天团,叫“竹林七贤”。

  没错,也包括我嵇康。

  毫不客气的说,我是这个天团的精神领袖灵魂大咖。

  我们这个天团,不走穴圈钱,不参加圈儿里的盛典聚会,甚至七个人没有清晰的出道走红战略规划,但我们就是红得震古烁今。

  不要羡慕嫉妒恨,这是时代注定,一个混沌的时代需要一种强烈信仰支撑走向光明

  而我们,就是信仰。

  在世人眼中,我们是真正的名士

  我们不理会这个时代的喧嚣,管他曹魏的天下倾倒,还是司马式的政权腹黑。

  我们七个人就在竹音清风中看淡欲与求,对当官没兴趣,嫌搞人际关系麻烦,不爱到处跑……也不管世俗眼光,爱谁谁,按自己喜欢方式一生

  对,就是现在1990后所说的“佛系”,不过那个时候不叫“佛系”,叫“名士派”。

  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崇尚名士的时代。

  世人崇尚名士,其实崇尚的是一种超然物外,逍遥快活生活方式,他们在政权更迭中受尽苦楚,而名士的生活方式仿佛一道光劈开混沌的现实指引着他们更好的生活。

  所以世人崇尚我们,所以我们以火箭般的速度蹿红。

  然而,事实呢?

  “竹林七贤”偶像天团的无上光环,是自主选择、随心随性的真名士风流?还是被迫退守、避世隐居的假出仕伪装

  说句大实话,我们这个时代的名士们未必真的能像我一样超然物外,包括竹林七贤其他6位。

  有句话叫,人在江湖,生不由己,但很少有比我们这个时代更加身不由己的。

  名士们不愿混在各种政治势力中做炮灰,只能隐退山林,以待时飞。

  这一生,我唯一一个真正的朋友,阮籍,也是竹林七贤之一。

  他是真正乐在这竹林之中吗?我的好兄弟他真的畅快吗?

  他最喜欢的,是长啸于山林。

  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名士的身份标志之一,阮籍是一等一的高手

  长啸时,他该是快乐的,但未必真畅快。

  我从来都知道,他有济世之志,也有济世之能。

  如果曹魏政权仍在,如果曹魏政权清明,阮籍一定会好好创立一番事业

  但这是司马朝,所以他只能让自己烂醉如泥,装疯避世,终身不仕。

  只是,没有如果。

  再说说我们的老大哥,山涛。

  与其说山涛前半生是隐居山林,掩藏锋芒的高逸,倒不如说,他一直在等一个时机

  当初曹芳继位,曹爽司马懿辅政,斗的是昏天黑地,山涛自然不愿趟这浑水。

  所以,他等啊等,直到40岁,司马师掌权他才入仕为官,从此就在当官的路上一起绝尘而去了。

  也就是在山涛入司马一朝当官那年,我又大火了一把,因为给他写了一封声势浩大的绝交信——《与山巨源绝交书》。

  绝交归绝交,我还是爱山涛老大的,我死后还把儿子托付给山涛了呢。

  为什么呢?

  因为我只是要借这封信,和司马政权一刀两断,誓死不仕司马朝。

  而山涛老大的气质风度,人格魅力,我还是服气的。

  他当了高官之后,哪怕位列三公,也依然存有名士清峻通脱之气,这是世间难得啊。

  写下《与山巨源绝交书》,彻底与司马式撕破脸之后,我就知道,我的死期也近了。

  司马式为了征服人心,杀一个不配合司马家族统治的士子精神领袖嵇康,借他的脑袋来震慑天下士子,再合理不过。

  我死的那年,也是40岁。

  死之前,只弹了一首《广陵散》。

  我死后,迫于司马式的淫威,王戎、向秀都被拉去做官了。

  可惜了向秀啊,他性格内向,总爱跟在我屁股后头。

  天生文人风骨,自带45°角仰望天空忧郁气质。

  我打铁的时候,他默默地为我拉风箱。

  没事干的时候,就安静地看《庄子》《老子》,绝不惹事生非

  他是最该在竹林隐世生活的人啊。

  但是他气节不如我刚硬,最终被迫走向仕途,为统治者服务

  要说,真名士,真佛系,毫不客气地说,竹林七贤中也只有我嵇康堪此荣光啊。

  我才是那个“按照自己的想法活一生”的人。

  而所谓“名士派”里大多数,都有一颗争世之心。

  而所谓的“佛系”,大都是用佛性掩盖光芒

  其实,我们仔细想想

  竹林七贤联手出道,受世人推崇,其存在就真的具备合理性吗?

  一个大谈玄学不干实事组织,具备让你信任特质

  一个开始讲佛的时代,真的可以大放光芒?

  这个“名士派”,“佛系”是真的真的随缘、随心、随性吗?

  其实,并不是。

  “派”与“系”,就像某个圈层,好像加入这个圈层人们就有了光芒万丈标签,仿佛人们周身属性就靠拢了主流价值观,其存在是否合理已经不太有人注意

  但其实大多数人都在强融这个圈子

  毕竟,这个世界上,我嵇康只是太少数,太少数。

  所以啊,如果你生在政治清明,前程似锦的年代,如果你没有遁入空门,真入佛门的决心,就不要大谈佛性了。

  不要再用“佛系青年欺骗自己丧下去,还在那儿沾沾自喜

  《魏晋风度》读后感(二):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

  《易中天中华史》易中天(2017.3.21)

  浅显易懂,风趣幽默。适合我这种没有研究精神的人看的历史书

  看完对魏晋风度的看法不如以前了。至少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本书收获

  1、司马炎确实应该惭愧,因为他和他王朝虚伪。这个靠阴谋诡计和巧取豪夺建立的帝国,可谓集贪婪奢侈残忍、狡诈、荒淫于一身,高高举起的却是儒家伦理道德旗帜

  2、没错,这是一个无望的时代。国土四分五裂,政权频繁更迭,时局瞬息万变战火连绵不绝,谁都不知道自己是否真有安全感,包括那些皇帝在内。

  3、很清楚:英和雄是一回事,即卓异突出,只不过植物中最优秀的叫英,动物中最杰出的叫雄。这就像群和众是一回事,只不过动物叫群,人类叫众。

  4、东汉更重道德而魏晋更重审美

  5、政治家和政客的区别在于:前者多少有些理想,后者却只有现实。

  6、至少有三种风尚由死于非命的何晏开风气之先,这就是谈玄、嗑药、男人女性化。

  7、魏晋的时代特征就是充满矛盾漂亮丑陋清高又贪婪,潇洒又势利,高雅庸俗真实又虚伪。

  8、以顾恺之和王羲之为代表不同前人观念开始产生作为纯粹艺术绘画书法已是展露头角或呼之欲出

  9、新文化的创建不能指望士族地主阶级,甚至不能单靠汉民族完成。政治需要新制度文明需要新生命,民族需要新血液

  10、魏晋的男人虽然女性化,魏晋的女人却相当出色能干

  《魏晋风度》读后感(三):魏晋之风

  2017.9 五胡十六国前半段主角,前赵(匈奴),后赵(羯),前燕(鲜卑),前秦(氐),后秦(羌),冉魏(汉)。后半段是属于鲜卑人的北魏。 东晋元帝司马睿及其后二帝,都依靠王导(堂哥王敦造反)。王导虽然有很强的公关之才,但是整个东晋仍然是关系复杂混乱。恒温与简文帝的搭档确是奇怪而又符合魏晋风度。魏晋风度重要特征之一是不装,而谢安却内心跋扈外表淡泊,即便如此谢安仍然是时代宠儿,真宰相。谢安虽然爱装,却也代表了魏晋风度的另一个特征,器量。

  英雄与名士,是汉末和魏晋时期的重要力量,仰天长啸(口哨)竟然是派头的一种。大体上,汉末重气节,魏时喜放荡,东晋尚超脱。东晋之后,名士不再放荡,开始清淡,毕竟批判武器敌不过武器的批判。阮籍,刘伶,嵇康都是酒鬼,以酒逃避表达对当时的不满。陶渊明却直接辞官回乡一直隐居。名士皇帝司马昱没有被废,也源于魏晋精神,对人格的敬重。

  东晋四大执政(王导,恒温,谢安,庾亮),其中庾亮长相最好却执政能力最差。长相好的还有潘安,攀附权贵却被杀头。魏晋是士族的天下,王羲之,王献之,顾恺之都是这个时期的人物。魏晋风度重视漂亮,人漂亮就占便宜,但更重要的是“人要活的漂亮”!

  真性情,美仪容,尚自然,爱智慧,重门第,加在一起便是魏晋风度!

  魏晋相当于春秋,南北朝相当于战国,都是为了修正华夏文明的问题。周的差错在制度,汉的问题在文化,无论过程怎样,都让华夏文明继续下去了。春秋战国够是秦帝国(第一帝国)崛起(新制度),魏晋南北朝后是隋唐帝国(第二帝国)和唐文明(新文明)!

  士族就是文化暴发户,炫富和标榜,用佯狂,醉酒和男人女性化来实现,说明此阶级无底气。选拔人才依靠门第,豪门生来就当官又可以不担责任,怎么会不亡国呢?士族只能是文化的过客

  附文中的几位智慧女子,倒是让人眼前一亮,可惜那个时代女人再有才也无出头之日

  《魏晋风度》读后感(四):深入浅出,当年明月风格

  这一套书自高中开始阅读,购买过《百家争鸣》和《从春秋到战国》总体体验感觉行文流畅,但是所谈的东西比较浅薄的感觉。曾经看过一个关于易中天的采访视频,他的行文是受侦探小说影响的,所以经常会作出问答。比如31页处,“君臣共治,岂非很好?”“结果又是什么呢?”吸引读者,一般阅读速度在30分钟左右。类似书籍近年有许多《明朝那些事》等等。这是一种适合时代发展写作和阅读方式。有趣而又不失真实。总体而言还是一个科普性的读物,深入了解还需要读《晋书》,《三国志》,《世说新语》等等。

  从目录上看,先分析了时代大背景,魏,晋,十六国都是非正统取得政治统治地位的,所以立国不稳。人物节选了影响东晋历史的重要人物,简单介绍并分析。符合其在采访中提出的观点只介绍关键节点的问题。精神,风尚,价值观总体可以归为魏晋的文化层面值得一提的是,后记为女人立传,符合现在时代的风向。

  003一切重大的世界历史变故和人物,一般地说都会出现两次,这是黑格尔的话。而且马克思补充;一次是悲剧,一次作为笑剧。曹魏政权夺取汉家天下的时候,是汉家的悲剧;被西晋取代的时候就显得荒唐可笑了。

  004士族的问题贯穿汉晋。我觉得根源血缘制度和选官制度,血缘是人类都比较喜欢讲求的问题,西方人也是一样,具体表现在问某某是谁的子孙,或者自报家门的时候要带着父祖的名号。而延续封建制度,汉的征辟察举制度,都存在利益的权谋交换,其实时至今日也是一样(可能好一点)

  006《三国演义》中这里装病提到是青州,这里提的是荆州,可以再查《三国志》

  008图不全,可以查

  010同性诸侯的问题,魏晋以外,还有明朝

  015利益第一,为了利益而来的八王,也会因为更大的利益而互相杀戮,做宰相不够还有做皇帝。国运不长的原因是因为来历不明,名不正,言不顺,后代难以为继

  关于“五胡乱华”。蛮夷反而比中原更加强盛。是因为文化的原因吗?是的,从春秋战国时期就是这样,齐楚秦燕赵魏韩开始的时候都是边缘小国,土地都不是富饶的,民众都是不服教化的。可是就是这些人最后成为了霸主。原因在于不按照规则去做,规则是强者定下去限制弱者变强以威胁到自身统治地位的。弱者如果不变强就会被吞噬,所以只好打破规则。

  023王与马,共天下,士族与皇帝分权而制是比较理想的政治状态,和政党基本差不多,或者更像州权和中央的关系,因为士族代表的还是一个地区文化。

  033腐败,文化导致了乱局

  037两汉经学的特点繁琐迂腐,妖妄荒唐。因为官学作为统治地位而必不可少的导致了人们的反感。因为其政治性,权威失去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活力敌人少了,就懈怠了。

  047追求个人价值的魏晋

  048不明白为什么镇住了南方士族,因为他们文武全才?长得好看?展示了他们的拥护?

  064识人之能可以体现出一个人阅历。说明看见过的案例,听说的消息多,日积月累,自然就拥有识人之能了。

  气质是那个时候追求的珍品,而气质是可以被训练,被假装的产物。魏晋任诞风流是为了防止政治危机惹祸上身的一种避祸手段,是病态独立。我们的文化在此时僵化了,需要那些名士去打破种僵化的现状。佛作为外来文化还在发展,道家玄学作为本土力量开始发挥作用

  从《世说新语》中透露出的那种气度,是一种率真的自然。因为假的东西太多了,不如放下面具,大家真诚交流,所以产生种种趣闻传说。那些人物,风骨在今天也是值得学习的。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魏晋也是一种文化的小型繁荣,或者称之为唐宋文化的开端,同样存在战乱与分割,导致思想迸发,但其主要的目的不在天下而在保护自己,保护家族,所以可能在高度方面不如春秋,唐宋和民国时期的文化大繁荣。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魏晋风度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