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把日子过成诗》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4-24 20:3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把日子过成诗》经典读后感10篇

  《把日子过成诗》是一本由祥子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把日子过成诗》读后感(一):【百味书屋】原来日子还可以这样过!

  看了书名,我以为通篇会讲述山居生活诗情画意,而书中讲述的却是祥子怎样与终南山的结缘和山居生活的实际情况。整本书其实就是作者的生活纪实,一个个小故事和小发现,让我们知道,山居生活是要糊墙、扎篱笆、种菜的等等,也是要有生活的技能智慧的。让我想起《鲁滨孙漂流记》中,一个人在野外生存的方式,要把日子过成诗是一种境界,是自己内心感觉

  祥子把这种生活写下来,在我阅读细腻表达文字时,就好比是听一个恬静小姑娘,在娓娓道来自己的故事。我们看惯了城市钢筋水泥丛林行色匆匆人群,为名利争夺,为名利厮杀,大家都是削尖了脑袋争取更高的职位,谋求最大的利益回报。没房子的想着买房子,有了房子的想着更大的更豪华别墅;坐公交的奔着私家车,有车的想着换高级车。本来只是为了饱腹的一日三餐,也变成了攀比的对象。“对外界过多的关注人们忽略了回归自己的内心,待热闹散去,该面对自己的时候,很多人反而倍感空虚,不知何去何从。”

  而祥子,在终南山居住,同样需要住所,一件小茅棚就可以满足遮风挡雨的基本需要;同样需要温饱,一件粗布衣一碗菜汤面就解决了吃饱穿暖的需要。这不就是我们现在当下倡导的“断舍利”的极简生活吗?当一个人对生活的基本条件没有什么奢侈想法的时候,就会追求精神富足闲暇时的静读,黑夜的静思,哪怕是冬日的静想,都能使祥子的心灵得到升华,才有了这样如诗般的生活。

  不理解的人会有疑问:为什么一个如花般年纪姑娘,放着好好的职业收入不在城市生活,跑到大山里受苦受冻?在有些人眼里这样的生活是很“苦”的,但是在热爱这样生活的人的眼里,这样的生活才是有味道的。在祥子的眼中,始终认为“在追随自我内心的道路上,我一直走得又勇又猛,豪不吝啬付出努力。”为了坚持的自己的梦想,即使遇到扎篱笆时手被扎破,住的小屋被人盗,山中借宿突遇大火等等始料未及的意外,祥子也好不退缩。“现代的很多年轻人,空怀一腔梦想,但大多又安于现状,缺少为梦想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去努力耐心勇气。”

  只有对大自然的热爱,才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才能参透到大自然的奥秘,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就是修行的通达俗世的智慧吧!

  《把日子过成诗》读后感(二):[拾光书屋(书评)]做你自己,需要勇气

  其实在拿到书以前,已经被微博微信上带几十祯图片新闻给包围过了。还特意是百度过:终南山,道教主流全真派发祥圣地,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是秦岭山脉的一段,西起宝鸡市眉县、东至西安市蓝田县,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终南山现已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成为我国西北地区首个地质公园。主峰位于长安区境内,海拔2604米。终南山地形险阻、道路崎岖,大谷有五,小谷过百,连绵数百里。《左传》称终南山“九州之险”,《史记》说秦岭是“天下之阻”。宋人所撰《长安县志》载:“终南横亘关中南面,西起秦陇,东至蓝田,相距八百里,昔人言山之大者,太行而外,莫如终南。”至于它的丽肌秀姿,那真是千峰碧屏,深谷幽雅,令人陶醉。而且那里的人文对住山是包容的,因为在国内几乎没有这样可以随意搭建窝棚就住山的地方了。而且它的旅游口号也是响当当的“问道终南山”。很神奇的地方不是嘛?

  可是翻开书你依然会被作者真诚言语所吸引。她是真正的想住在山中。

  作者是个自由摄影师,年纪轻轻的她行走过中国的以及东南亚的许多地方,跟从心,执着,自己养活自己,享受着生活,不物质从容。直到和友人相遇终南山。然后一见如故决定住山。我特别同意她写过的一句话,“一个人走在山里,并没有惧怕感,除了感觉到大山特有的幽静,还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好像它就在这里等我一般,等着我来与它相遇”。这段话特别有感,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是真有过的!为了她这真挚的感觉,我喜欢上了这个毫不造作的女子

  称她为女子而不是女孩,我觉得她的坚韧完全成就了她!从修缮租来的黄泥屋,到修篱笆,学种菜,打饮用水,储备冬天的柴火(终南山冬天是有雪的),认识一只狗养一只猫,布衣天地,到学会一个人独处,客服黑暗,平复心态,回首成长童年的伤青年叛逆,一直追逐内心的脚步,停下来的沉淀,自我的反思绽放。都成就了这美丽的女子。用心感悟生活,聆听生命的脚步,做自己,勇气可嘉。其实这些就是书的一大半章节了!简单真情切切,而且详细细致,完全没有一丁点的秀和造作。让人觉得,终南山也许前世真的来过。

  书的后面写得终南山的春夏秋冬的美,当然还有多祯的照片,我们的作者是个摄影师。美好是需要眼睛来发现的不是嘛?还有在山上的各种修行的人和事,以一个住山者的角度真实的展现修道人的世界。从老子开始,中国的道家文化有俩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深邃神秘的道家文化因为将就的隐而不被大多数的人了解。就像开篇任道长所说“若用一棵大树比喻,道家是根,儒家是干,佛家是花。道家将就深藏不露,关键时刻才会出其不意。”说得简单而通俗。其实道家最讲究的是双修,就是丰富精神世界健康的体魄,也就是规律的生活习惯

  作者是勇敢的!生活的本身不就是努力的创造的,不将就不盲从,从心从德,扎根土地挣扎灿烂阳光放肆的成长嘛!

  愿所有的心灵安稳,每一种生活方式都是呼应。

  《把日子过成诗》读后感(三):现实的日子,诗意的生活

  看到这本书的封面,只是油然生出一种感觉 ,这个安静淡然的女子,可真是美,连带着整个画面都生出一种超脱安静的气质素雅干净的画框中,窗外的乌蒙还未苏醒,就像每一个微亮的清晨,执手莲蓬,素缕为装,低眉仰望。

  祥子老师的文字和摄影,就如同她在封面上所展现的气质那样,都是一种亲近但又体贴,拿捏到位。《把日子过成诗》记录的是祥子老师在南山的日子, 包含了她对于自然生活的全情的敬畏欢喜,对于内心和生活方式的自由探求。

  长期居住在山间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就如祥子老师那样,当你从内心做出决定的时候,所有的困难都不再能够打倒你,这样的生活态度其实在任何梦想面前都是适用的。祥子遇到南山,是冥冥之中命定的安排一见倾心,再见即不敢忘怀,大概可以形容这种感觉吧。

  祥子老师坦然道:山居生活有清风白云为伴,有诗,书,琴,茶为伴,然而与这些美好诗意同时存在的是物质的极度匮乏与生活便利的脱节,还有对体力耐力甚至是智力的多重考验。在她的多处文字中,也时不时提到了这种美好背后所面临的一些窘境和困难,这些事实存在着的现实,她从来不会回避在记录中提出。这也是大众游记或生活记录中所难以体现的一点,过分的渲染了美好和诗意,却忽略了去提及背后的辛苦

  全书基本复原了祥子老师从遇见终南山,到选择终南山,再到和它相互融合温暖的全部过程。我尤其喜欢她在第一部分描述的构建桃花源的这一过程,她亲手种植起小院一草一木,清扫整理这方寸室内的一物一人,小院外的篱笆墙扎成可爱模样,有山中的温柔忠诚的小黄狗为伴,还有流浪猫窝窝的索求的爱护,祥子的桃花源一点点繁盛起来。

  在书中她讲到了自己一个人在终南山的生活,从书中看来虽然苦难重重,但是乐趣也是多多。就如封面所定位的那样,这样一个怀揣着对大自然的真诚欢喜的人,才能带着一双慧眼,去发现自然中所有的美好。她通过一头相机拍摄下乡村的一草一花,在无人的地方安静盛开的模样,拍摄下大自然最宁静样子。她镜头里的物品,仿佛都带着安静的灵魂在唱歌,唱着一首给大自然的赞歌,在有关四季的记录中,每个季节都能找到最独特的美丽。

  一个人的生活最能用来思索人生,祥子老师也不例外。在幽然的日子里,她找到了自己以往为何被那么多痛苦烦恼源泉, 那便是被各种无端的情绪所烦扰和牵绊,无法掌握自己的情绪,而是被动地跟着游离。她还领悟了有关她的成长的片段节点,逐渐领悟到这一场与内心的相会和共通,与外在世界和社会关系的心结所在

  我最喜欢祥子在书中的态度,她心目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她的梦想,但从不会劝诫世人都来实践这样的梦想,或许声色犬马是另一些人的所爱,她只是在文字当中轻描淡写地抒发着她的追求和生活,不批判也不声讨其他人的选择,我喜欢这份淡然和从容。我想,这也是包括祥子老师在内的很多幽居的人共同的气质吧。

  祥子老师的探索很美,但这样的日子终归取决于我们自己的选择,我们身负牵绊,哪怕无法做到这般自在,这样为梦想点滴努力的精神确是我们可以学习的。

  在我看来,最高明的手法,不是在每一个百无聊赖的日子仰望未来遥不可及的诗和远方,而是努力把每一个无聊的日子都变成一首现实的诗歌

  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找到自己的诗意年华,不辜负当下的时光,诚然如此,再好不过了。

  《把日子过成诗》读后感(四):居庙堂自高,也要有一颗处江湖之远的心

  “对自己心动的事物坐视不管,那才是人生最大的遗憾。”

  ——《把日子过成诗》

  从前看《白蛇传》,只知晓白娘子素贞,因千年前还是一只幼蛇时,承蒙许仙搭救,才有了千年后因报恩而幻化成人,与官人许仙喜结良缘,悬壶济世。若没有和尚法海的阻挠,也许他们生生世世都会相爱相伴。最终的结局众所周知,许仙入了雷峰塔,成了一名放下红尘俗世种种的僧人

  放下红尘中的种种?从前看影视剧不免有这样的桥段,只有心无杂念,觉得俗世与空门并无不同,而今想来,当时心境澄澈,无欲无求。现在想来,一旦拥有过滚滚红尘中诱人的种种,便很难放下一切。四大皆空,谈何容易

  年轻人讲奋斗,讲物质,精神世界的丰富,这些大家苦苦追求,终于得以享受的这一切如何轻易放得下?

  我们都喜欢云烟袅袅的山巅,爱山林蔚蓝,并为之震撼,但我们放不下对世俗依恋念头终究只是念头而已。

  但祥子做到了,在她二十四岁的年纪。

  她就像年少时的我们,为爱奋不顾身,吃苦抑不是苦,亦或没那么悲壮,更日常一些。她像当初的我们一样,觉得这一切理所当然

  有些人,注定可以早日取得不菲成绩,像一个善于表演的江湖艺人,可以早早收拾关门离场;而大部分人,如我,需要早起晚归,如此操劳数十年。

  无论何种选择,其实都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即使深居庙堂,也可以永葆一颗梦想处江湖之远的心。

  《把日子过成诗》读后感(五):悠然见南山

  把日子过成诗,那是一种极高的境界,是我向往的生活方式。生活里有太多繁琐扰人的事,日子总有总要油盐酱醋茶,仿佛总有做不完的事,于是乎,人莫名地变得有些烦躁了。但是祥子却把日子过成了诗。

  摄影师,祥子,一个二十几岁的女孩,离开繁华都市,隐居终南山,住在无水无电的桃园小屋。这样的日子,也许在有的人看来是洒脱,但确实是不容易的。首先,当我们习惯了便利的生活方式时,忽然间要放弃这些,去过一种清贫的日子,难免有些不习惯。而且没有水没有电,是多么地不方便,就连最基本的吃喝住行都受到了限制。但是祥子却超凡脱俗。当一个人克服了欲望,让心真正地静下来,这本身是不容易的。而且在深山里,在周边没有邻居的情况下,一个人住在那里,难免会害怕。这一点,祥子也在书里写到过,但是她的好友改变了她,心无旁骛无所畏惧。正如祥子说的”大多数的恐惧,原来都只是我们内心的幻影而已。当你看到了,也就放下了,当你放下了,也就无惧了。”

  虽然是隐居生活,但是祥子依然是个有追求的女子,她专攻摄影,在这本书里随处可见她的摄影作品漂亮的照片和清新的文字浑然天成。我喜欢她的文字,浅显却有一定道理,虽简短却耐读,而且文笔优美,从她如何选择在终南山生活,再细写到她居住的小院,她亲手打理院落,再写到她居住的周边环境,终南山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致,看着文字,就觉得特别生动,何况还有祥子的摄影作品为辅,清透,让人向往。

  孩子选择去山里隐居,大多数的父母总是不放心,对于祥子来说,栖居终南山是她的梦想,过着采菊东篱下的生活,是美好,但是在现实面前却有不少障碍,首先要过的就是父母这一关。祥子在第三章写道自己的一路成长,与父母的从统一到分裂、对峙再走到现在的和解,这一路,不仅仅是选择山居生活的原因,还有个人成长中那些与家庭、父母的矛盾与冲突。看到这个章节里的文字,可以说对当 下我们的育儿生活也是有所启发的,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地陪伴孩子,父母缺席孩子的成长,对孩子的心理是有一定影响的。祥子写自己的童年是飘零的,寄人篱下,父母不在身旁,是孤独的,看着不免让人心酸。好在,每个人都是可以健康成长起来的,长大以后的她是独立的,也并不缺乏爱,但是童年那段回忆依然透着酸楚。

  祥子的生活叫人羡慕,但是如果真的放弃优渥的生活去过清苦的山居生活,是需要毅力的。那些住山人,他们已然摒弃诱惑,在复杂的世界里做自己,这是诗意的人生。

  文/ashley

  书评原创,转载刊用请豆邮联系~

  《把日子过成诗》读后感(六):走近大自然,找回真自我 | 读《把日子过成诗》想到的

  文/花样年华

  读了几页,就已经深深被大自然吸引,被祥子的自给自足所打动,恨不得自己也抓紧向大自然迈进的脚步。说起来,我们最原始、最伟大、最应感谢的母亲,就是大自然。如果说母爱是无私的,和大自然比起来,人类的母爱那就太自私了。我们身为地球的孩子,大自然用她最美的身躯营造最好的环境供我们生存与选择,是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礼物。我们走近21世纪,也大面积地实现了以前从不敢想象的现代科技生活,而这些都要感谢那个为我们提供平台的大自然。深深地吸一口气吧,这是大自然母亲为我们提供的它和我们最贴近的爱的方式。

  其实以前我看过《瓦尔登湖》,就已经很向往和大自然相处的日子了,后来又读了《最后的日记》,不敢说那些能够找到自己灵魂的人都与大自然对过话,但是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体悟到生命的珍贵之后,都能找到自己的灵魂。

  所以,在看到《把日子过成诗》这本书后,我心里对于一个现实生活中面对的问题已经有了答案。感谢时光,让我有机会拥有一个小院子,我想我会经营好的。我也知道我的目标了。感谢这本书的启发。

  那么,其实我向往的生活并不是物质的极端丰富,而是心灵的充盈和满足,以及个人能力的最大提升。意识到这一点,面对人生的选择其实就简单多了。拥有时间独处用以思考,拥有克服困难不断获得新技能的能力,拥有依靠头脑和双手改变生活方式和状态的行动力。我想,其实我的人生可以自己选择。

  那些忙碌到没有时间陪伴家人、没有时间观照自己内心的人的生活,不是我要的生活。他们或许很有钱,或许表面光鲜亮丽,但是我不能肯定,他们是否自在快乐。人生的终极目标如果是自在快乐的话,那么我希望我可以早一点实现,最好在每天都能践行并享受着。或许有人忙忙碌碌却也能够自得其乐,他们能够在忙碌中看到自己,那也无可厚非,我非常敬佩。但是这样的人又有几个呢?我个人还是比较欣赏物质可以不那么丰富,但是心灵一定要充盈饱满的日子。因为依靠外物的所有事情,都没办法从中获得大快乐。只有依靠自我精神和意志,从内在的自己找到力量,向外的过程才不会因违心而痛苦了。

  上面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感情生活,我承认我是世俗之人,我还是向往有一个小家庭,能够拥有一份从古至今的人们都追求的平凡生活。在感情中,同样是需要低下头来,看到自己,依靠自己的力量,找到自己的爱好,成为自己的人。再去抬头看看四周,这时是否有同样心灵相通的人走近来,也是带着淡定从容的微笑,那么这个过程才是最美妙的。当我们都找到了自己,也就能够很轻易地找到对方,而这个过程或许会让我们体会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灵魂伴侣”。那么在走到一起之后,便不会产生怀疑、不会产生不安、不会制造麻烦了。

  《把日子过成诗》读后感(七):诗就是生活《把日子过成诗》

  看完才知道作者还是九零后,祥子的生活就好像书名一样,把生活过成了一首诗。不过这诗并不都是浪漫,并不是爱情诗,也不是浪漫诗,而是田园诗。

  作者是一个叛逆的小姑娘,不喜欢妈妈为自己规划的路线,不想当一个会计,于是开始追寻自己的梦想,这个梦想很简单就是当一个摄影师。从家乡太原做一个摄影助理开始,每个月只有三百多块钱,祥子就开始了独立生活,不再向父母要钱。其实父母对子女的担忧,主要是从经济角度考虑的。想让孩子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是对未来社会充满了担心。当孩子能够独立生活,能够自己挣钱养活自己,这种担心也就可以放下来了。

  祥子为了梦想,离开家乡真正成为了一名摄影师,随着摄影水平的提高,随着知名度的提高,收入也越来越多了。可是她不甘心做一个影楼的摄影师,按部就班,每天重复工作。于是成为了一名独立摄影师。专门为女性摄影。而且利用自己的收入开始走遍全国,甚至出国。哪个城市只要有几个人预约,她就会前往拍摄,开始座硬座,吃方便面。随着收入提高,也开始座高铁,座打折航空。

  这样的生活是诗吗?也许只能成为是现实主义的写实诗。不过祥子对这样的生活还是不满足。终于有一天,她来到了终南山,并且看到了一个破落的小院子,没有人住,可是她却喜欢得不得了。于是租了下来,开始了一个摄影师的山居生活。

  没有水,没有电,这样的日子你能接受吗?终南山中有很多很多这样的隐士,有僧侣,有道士,有基督徒,也有喜欢大自然的平民,还有曾经收入丰厚的成功人士放弃了公司和事业,到这里过最简单的生活。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喜欢。

  一个人生火做饭,一个人挑水砍柴,一个人扎篱笆,一个人种菜采果子,一个人点蜡烛看书。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和自然在一起生活,那种久违了的日子,其实没我们想象的那么无聊那么孤单,其实很有趣很美好。虽然很辛苦,很忙碌,但是难道我们的城市生活不辛苦不忙碌吗?

  祥子的书还有一个亮点,那就是带有大量的照片,不仅仅是风光和农舍,还有很多祥子的照片,只是不知道是谁拍的。

  《把日子过成诗》读后感(八):诗意的居住地°

  ——评《把日子过成诗》

  文/蓦烟如雪

  不知道为何,突然想到了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尤其是那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我和作者情况有些不同,我生活在镇上,对于城市而言,这就是个乡村,有山有水有田,可以说,那种“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状况,我是常常见到的。作为一位城市摄影师,她选择放弃北京做摄影工作室的打算,执着去山里生活的态度,还是难得的。

  不过,在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植入性的想到了前阵子我看过的《借山而居》,比起冬子朋友圈的火爆,祥子就更为沉寂一些。

  或许社会太过浮躁,每一个人都渴望有一个心灵的栖息地,而逃离城市或许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逃离也好,自己喜欢也罢。这些都要付出心力。

  毕竟,“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并不是像诗那么简易,它要付出的劳心劳力也不是一日两日就可以达到。

  诗意,不是拍几张照片,给几句言语的赞美就是诗。

  而栖息,也不是住个几天就是回归自然。

  《把日子过成诗》这本书在装帧上,都是非常唯美的,包括插图,间距的排列,但我有看过相类似的书后,我就会改不了毛病,想一较高下,然而如果让我重读一边这种诗意。

  我会更喜欢《借山而居》。当然我并没有讽刺这本书的意思。

  只是相对于栖息在深山中,那种诗意的美好,我在这本书里,看到的也只是散文式的感叹,而《借山而居》里面,我依然记得那个叫幼婷的鹅,叫红艳、春花、凤霞的老母鸡,甚至公鸡都有与众不同,叫上了建国,当然这些虽然是一种生活的情趣,但是也让人感觉到生活的鲜活。

  当然这本书里也有鲜活的元素,比如作者自己种菜,那些和新芽一起破土而出,让她哭笑不得的杂草,比如她种了西红柿、黄瓜、豆角以及全军覆没的红薯。这些都是鲜活的基调,让人在文字之外看到她与自然亲近的段落。

  当然,我也喜欢她和阿黄相伴的点滴,她对人与狗的理解,“有的人说动物是没有感情的,与人类在一起只是为了一点儿口粮而已,对此我是不认可的,因为在阿黄身上,我已经收获了太多温暖与感动。”在遇见流浪猫窝窝后,她又把猫和狗,两相对比,说狗是人类的守护者,而猫与狗相反,它需要你用极大的耐心去守护它、包容它,与猫在一起就是要学会“舍”。

  最重要的是“每一份关系里,不要心怀期待,不要去试图掌控,更不要强迫对方去改变。好的关系,只是纯粹的彼此存在与陪伴。

  这何尝不是生活的真谛呢?

  跟《借山而居》的冬子不同,祥子是个女生,这么说并非有歧视的意味,毕竟一个女孩子家,在外头,在深山里,是危险的,毕竟冬子并没有遭遇过贼,而祥子遭遇了,所以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她学会的不仅仅是与深山为伴,还学会了独处。

  独处是静心内省的过程,是与自己灵魂坦诚相见的通道。

  我想她感受的比我们多得多,我不会觉得这是做作。

  相对比,我很佩服她的勇敢,她的敢于实践。

  诗意是美好的,诗意也是要付出行动的。

  我喜欢这份栖息的美好。

  《把日子过成诗》读后感(九):在物质社会找到生活、精神均自由的空间!

  国庆期间去了一趟东山岛,同样是海边,景色不输三亚、青岛,并且游人相对较少,生态环境暂时未被破坏。当我吹着海风,沿着平缓的沙滩步行,让浪花一阵阵的拍打脚面.....心里不停地涌出一股强烈的冲动,“要是能住在海边多好啊!”

  脑海里想像着自己在海边拥有一套别墅,每天早、晚在海边走走,抓寄居蟹、小螃蟹,然后再放回大海,或者只是坐在岸堤上,静静地看着一浪高过一浪的海水,轻轻地抿一下嘴唇,品尝海的味道......

  在海边度假的感觉是美妙的,虽然很令人迷恋,但我还是按照计划在假期即将结束时离开东山岛,返程回家。

  “住在海边”只是我的一个念头而已,很多事情无法放下,工作怎么办?以后要怎么生活?家人会有什么想法?

  “抛开俗事,融入大自然,追寻一种自由的生活。”我想许多人或多或少都曾浮现过这个念头,一部分人按下念头,按部就班地照常生活;也有一部人追随自己的内心,开启人生的另一段旅程。

  《把日子过成诗:一位女摄影师的山居笔记 》,就是一本讲述自由、梦想的散文集。作者祥子,90后摄影师,在一次郊游中,来到了终南山,终南山的景致深深地震撼住了她,她感到自己内心向往的山居生活就在眼前。书中原文写道:“望着眼前的景致,我整个人仿佛魔怔一般:这不是我梦中出现过的场景吗?”祥子遵从自己内心的渴望,没有过多地犹豫,很快在终南山定居,修葺空置多年的泥土房,开荒种地,写作看书,过着非常简朴、原始的生活。

  祥子笔下,还介绍了许多向她这样,离开喧嚣世界,在幽雅僻静处安然生活的人。如,

  在终南山修行的心佛师傅,出家前是上海的名医,在自己最辉煌的时候选择剃度落发遁入空门,为万物生命祈福消业。

  云老师,先做了近二十年的出家人,还俗后,遇到了现在的爱人,于是,两人携手隐居山林。

  无论放下红尘,还是重拾红尘,这些山居生活者都在终南山找到了自己理想的生活模式。

  房外有桃林、有溪水;房内有竹帘,有茶香,多么恬静、清新的画面啊!但是,这种诗画般的日子,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只能想想,或以旁观者的角度张望一下。

  首先,生活条件的清苦是一般人不能承受的。山里没有电、没有自来水,3-5天才能洗一次澡,一切都要自给自足。如果仅靠着朴素淡泊的心境,是无法长期坚持的。这些山居生活者,都是在充分认识、理解自己后,才选择的这种原始生活方式。

  其次,作者并不是没有收入来源,在山里过着苦行僧的日子。入山之前,作者积累了丰富的摄影经验,应该是在摄影界小有名气,选择隐于山后,吸引了部分人专程到山里找她拍摄。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作者辛苦劳作之余,坚持观察、读书、思考和写作,让自己持续成长。

  通过祥子的故事,我们不难看出,坚持、实现自己的梦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一旦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就会真切地感受到人生的喜悦。

  按照梦想去生活!应该是每个人的理想。

  但是,没有钱怎么办?

  我们可以选择一份解决生计问题的工作,然后利用工作外的时间追寻我们的理想;我们可以专注于自己的理想,并以此谋生。无论怎么选择,我们都要观察、倾听、感受自己最真实的愿望,找到自己未来的方向,不要随随便便的度过一生。

  我比较喜欢的一个作者周国平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倘若有了自己真正钟爱的事和人,就可以算是在实现自我了。”

  所以,我们不一定要做大自然的孩子,在物质社会中我们也一定能找到生活、精神均自由的空间!

  《把日子过成诗》读后感(十):诗意的生活就是随遇而安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句话成了挣脱现实、追求诗意生活的代名词。好像这句话一脱口,整个人也连带着提升了档次和格局。

  却不知,即便手不释卷、茶香缭绕、吟诗作对、身居水秀山青的绝佳境地,但却没有一颗热爱生活、感受生活、欣赏万事万物的心,也难说那是真正诗意的生活。

  在我看来,真正诗意的生活是随遇而安。

  (图片来自祥子的终南山居笔记,版权所属祥子)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把日子过成诗》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