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颜色的故事》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18-04-22 21:1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颜色的故事》读后感精选10篇

  《颜色故事》是一本由[英]维多利亚.芬利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43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颜色的故事》读后感(一):读《颜色的故事》(2)

  作者芬利是一个从来没有走向一条通往玻璃制造甚至是通往艺术道路也就是说小时候对颜色的好奇随着年龄增长已经忘记,没受一点艺术启发,还是一个完全缺乏绘画技能孩子。以后选择读了社会人类学,供职于报社新闻记者,又变成了艺术记者。在做艺术记者时间里,听到了关于太多色彩传说,孩提时代记忆再次激荡!

  其实,关于色彩的问题,真的应该好好看看这本书。我过去对色彩比较敏感,走过一个地方,对这个地方记不太清楚了,但对于色彩的记忆印象深刻。所以,在习画的过程中,我突然也有了对色彩来源强烈需求和探究的愿望。芬利的这本书给了我很好的满足。芬利会对“印度红”、“荷兰粉红”、“茜红”、“紫红色”去探个究竟,努力发现更多有关色彩颜料的书籍。这本书并不是讨论配色和颜色科学的书,而是一本充满故事、逸闻、历史和冒险的书。

  既通俗神秘感是这本书的特点全书引领着你到监狱,到澳大利亚原住民居住地,到大教堂去看看了解色彩的故事。

  这里说到的色彩颜料都不是化学调配出来的,而是山岩、树皮、树根研磨混合而成。最早画家作画的基本程序第一道关就是调色配色混合磨制,这要占画家作画的一半时间。很多颜色的区分和定名也都是有来源的。早前的书关于色彩的定义比如:“印度黄:一种在印度制造,通过芒果叶子的母牛的尿加热而得到的一种优黄原酸(euantic acid),呈旧红色。”“翡翠绿:最鲜艳绿色,因含有剧毒,如今已经普遍禁用……而作为杀虫剂销售。”这些词条仅仅限于对这个颜色的解释,但是关于它们的故事和来源却没有更多的文字了。

  芬利的这本书就是为后者而写的。为此,芬利对自己提出了很多疑问:比如:为什么天空蓝色的?怎样在阿富汗地图上找群青矿?胭脂虫长得什么样?要撰写一本颜色故事的第一挑战,是颜色本身并不存在!这个理论好像又接触到了宇宙空间事物物理变化。也就是说,固体液态气体或真空都在不停地变化震动随时改变自身!因此颜色的变化无常随着这些变化而变化!物理中的光、电磁波、射线都可以制造出不同颜色。探究色彩来源的面太宽泛。

  我突然想起樱花色彩的变化也可 能算是气体物质的变化带来色彩的变化吧。樱花还是花苞时是玫红色的,渐渐绽开时又是粉白色的,完全盛开时呈现嫩粉白色的花瓣和粉红透枯黄色花蕊!这个变化也就在一个星期吧。这是题外话了。

  芬利对几个主要色彩开始了旅游到访。她开始一个个去揭示赭色,褐色和黑色,白色,红色等等的发源地和它们的故事……

  一拿到此书居然就不愿放下。仔细地跟着芬利去认识色彩,去探究色彩的来源和历史。

  《颜色的故事》读后感(二):读《颜色的故事》(4)

  维多利亚.芬利讲述她的探索颜色之旅,选了11种颜色来分章列出:标题也很有意思:导言:亲历色彩启蒙;前言 彩虹开端;概述: 颜料盒,紧接着就开始了颜料的传奇故事的旅行——赭色,黑色和褐色,白色,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靛蓝,紫色。每个颜色的背后都有许多神秘面纱,而芬利把这块面纱慢慢地揭开,使人在了解颜色的史诗般故事中读到人类祖先智慧结晶,这些保存完好的山岩画树皮画由于天然颜料的原因给我们留下了历史。每一种颜色都有一个个传奇故事。比如黄色,芬利这样写道:黄色是脉动的颜色,是稻谷金子,是神灵光环,也是胆汁的颜色,在亚洲,黄色是权力的颜色,比如中国皇帝是唯一可以穿着阳光般黄色长袍的人。黄色还是一种腐朽力量。一张发黄的脸意味疾病,秋天的黄叶意味着生命流逝树叶发黄,表明它已无法继续吸收阳光的能量。黄色,剥夺了树叶体内那支持生命的养分。黄色又分印度黄,芬利又把我们带到了印度。印度黄究竟是怎样得来的?它真的是母牛的鸟提炼的吗?这些疑问让芬利疑惑不已,她乘飞机火车来到蒙吉尔的乡村,问遍多人连同绘画说明印度黄的来历,甚至被领到挤奶人的家中,画出芒果叶子,母牛,水桶,最后挤出母牛的尿,但颜色并未达到印度黄,无意中的与当地人合影,她正往后一退,脚下发出啪地一声,她的脚陷进了最黏最黄也最臭的稀牛粪中,她好高兴,这是她来印度发现了一种与寻找的印度黄相似的黄色。那么话说回来,关于母牛的尿,芒果叶子等芬利亲自看见母牛一闻到芒果叶子的味道就避开了,究竟是否与印度黄相关,就已经很清楚了。这个传说对后来英国温莎和牛顿公司也不同意母牛的尿的问题。

  印度黄,暗黄但明亮,是一种美丽纯净的黄色。它区分于藤黄雌黄!

  《颜色的故事》读后感(三):读《颜色的故事》

  这不是一般的泛泛而谈的色彩的书,这是作者自有记忆以来对色彩就充满好奇心,长大后决定去寻找色彩的起源的一本奇迹的书。既是一本漫长的旅行游记,又是一本关于探索那些不为人知的颜料来源的神奇故事。有了这些故事,你就可以理解古老的山岩画和藏在深山老林里的原住民们用山里的石头磨成粉成了有色的颜料,然后用他们智慧的头脑和超出常人思维绘制出的一幅幅画作。百年之后甚至更长的时间以后,这些原始颜料依然保存着它们固有的鲜艳色彩。作者维多利亚.芬利是一个英国人,在她8岁那年第一次走进夏特尔大教堂,教堂里蓝光与红光在白石头上跳舞的感觉深深地留在她的记忆里。她问他父亲:那个蓝色是如何配制出来的?父亲告诉她:那个彩色玻璃是在大约800年前创造出来的!从那以后,芬利就下定决心要去发现“色彩”。多年以后,一本《色彩——调色版的自然史》出现在旧金山的一家书店,2003年,被王天兵引荐给三联书店,这样,有了中文版。我因为特别喜爱三联书店的这套《新知文库》,已经购买了多本,恰逢又在习画,学习色彩知识,于是看到此书就毫不犹豫地购入。

  《颜色的故事》读后感(四):读《颜色的故事》(5)

  可能人们怎么也不会想到紫色是从一种贝类软体动物染料骨螺中提炼出来。为寻找紫色的发源地,维多利亚.芬利来到贝鲁特寻找紫色,酒店大堂经理建议她向北行驶,到基督地区,会发现许多腓尼基人的遗体……腓尼基人在公元前3世纪从阿拉伯半岛来到黎巴嫩,是早期黎巴嫩的居民,他们建起了长长的石头海岸。他们也是海上探险家、商人、画家和木匠,他们拥有星辰掌握方向本领,据说他们还是字母发明人。

  而腓尼基这个民族名称来源于紫色!“Phoennicians'(腓尼基人)一词来源于希腊文的紫色“Phoinis'。芬利的紫色之旅开始了。

  这里描述的紫色太充满传奇了。芬利她们穿越贝卡平原,从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巨大的巴勒贝克柱子。到了提尔,芬利住在了慕瑞克斯旅馆(Hotel Murex),这个旅馆的名字取自于两种贝类软体动物染料骨螺(Murex brandaris)和根干骨螺(Murex trycults)的拉丁文名字,这正是芬利在寻找的种类

  大部分骨螺带点儿潜在的紫色,这种紫色来源于靠近肛门的腺体,最好的紫色来源于生长泥巴里的染料骨螺,以及海底的岩层里找到的根干骨螺。骨螺的壳一破裂,里面无色的颜料一接触空气就会立刻自动变成紫色,但是这种紫色不溶于水,用软体动物做成的这种紫色是颜料不是染料!

  要了解紫色来源,这几个词条是必须的:腓尼基人、西顿、提尔!有时会在字里行间见到提尔紫,西顿紫或是罗得紫,甚至英国人曾经想命名为布里斯托紫色,皆因为在布里斯托海滩发现了能够制造紫色的那种软体动物!骨螺就是那种软体动物。

  这一章里对紫色的描述太有意思了,可以说引人入胜也不为过。

  1856年,一个叫威廉.亨利.珀金(当时18岁)的皇家化学学院的高才生在寻找奎宁的替代品,就在他清洗玻璃试管的时候注意到一些黑色的沉淀物,就在他准备丢弃沉淀物时,忽然发现“结果这种沉淀的溶液居然呈现出奇怪美丽的颜色。”这就是“珀金紫”。

  在光的照射下变换无穷的七彩色带给我们的想象空间让我们感受到颜色的魅力自然界中的各色充满了活力,水是什么颜色,天空是什么颜色?雪是什 么颜色?甚至你个人也想选择一个颜色作为你的个性签名!“色彩的名字就是历史”!芬利在书末后这样写道。宇宙中还有很多很多意想不到惊喜和意外,颜色就是如此。整个宇宙的颜色故事仍然等着人们去发现!

  读完此书,我简直想踩着芬利的脚印走一趟颜色之旅!

  《颜色的故事》读后感(五):读《颜色的故事》(3)

  .

  芬利把赭色作为她写颜色故事的第一个颜色。赭石:又名氧化铁——是世界上第一种颜料,出现在五千年前。赭石的发现在历史上存在于每一位画家的画板里。探究在澳大利亚所拥有的四万年前穴居人类使用过的同一种颜料对芬利来说更具有魅力!

  在澳大利亚到处都是赭石。北部顶端地区已经开发出了大型的赭石采矿石场。从北到南端,从西海岸到昆士兰海滨,商人们都在交换珍贵物品,而赭石,真正的不含杂质的赭石是各类货品中最有价值的一种。土著人守护着赭石,后来白人农民来到澳大利亚带来了羊群土地登记制度,但土著人更感兴趣的是羊群,他们在去布卡图途中会顺手牵羊的在路上杀了吃肉,于是引起了白人和他们之间的战争,直至于1863年,赭石战争变成了赭石屠杀,大批土著被白人殖民者杀害。后来当局提出解决方案,把山带给土著。也就是说把布卡图运到土著人那里。但是又遇到问题了,土著们的年度探险是一次朝圣之旅,很多东西可以买到,但心灵升华来自于途中的过程。

  土著人不愿走几步就得到一点点免费的赭石。无法达成他们的庆祝心愿;其次赭石交易是物物交换,他们得到的免费赭石换不回珍珠贝和烟草,将皮特尤里树叶制成麻醉剂的秘密配方部落里最珍贵的高级秘密,只有几个长老知道,土著人拿着他们自己采集的珍贵的赭石去交换皮特尤里秘方才是对等的。一旦采矿权都失去,就没有了交换秘密的价值了。他们的赭石就不珍贵了。再有就是赭色用来绘制仪式装饰,但当地的考莱红赭没有圣矿的赭石好,缺少布卡图赭石中一种叫做“汞”的元素,因为它绘制在人身上时没有那么闪亮,而土著人相信,神灵的光辉是会在圣者身上显现出来的,只有闪亮的色彩涂画在身上自己才能够不仅仅在仪式上装扮神灵,而且真的能够使神灵在人世间化身出现。

  关于赭石芬利在书中还有很多相关的传说和仪式需要,可以说,赭石是这里土著人不可或缺重要原料。最早的土著人是在树皮上作画,他们用天然赭色做颜料,,画上充斥了各种斜纹和剖面线组成的形状,其他的画还有动物图腾,如鱼或是沙鼠或是鳄鱼,这些画都环绕在人和祖先的故事周围。事实证明了土著人的绘画是来自于自然界的生灵现象。芬利曾经看过一幅海 龟的图画,周围有一些斜纹,开初芬利以为是土著人的想象,画的是装饰斜纹而已,有一次,芬利在海滩边守了一夜,目睹一只四十年龟龄的绿背母龟在海滩上产完蛋后慢慢地挪回海里,海鳍在海滩上留下了一串串斜纹印迹。土著人画的斜纹是实实在在的对现实景象忠实描绘。现在这些画存在达尔文博物馆里,鲜艳的赭色依然如故

  赭色还分红赭,意即“梦幻时代”的标志。有多少部落,就有多少关于红赭的神话。红赭还是男孩成人仪式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如:在阿纳姆地东北,男孩们的胸脯上要使用赭色涂抹神圣的部落纹样,颜料是成人仪式的重大秘密的一部分,而赭色正是秘密本身!

  有一种理论是:红赭中的铁元素多少带有某种磁力,从而为人类的祖先和土著居民们展示了通往圣迹之路。

  红赭是还有很多奇妙作用,因为含铁,铁分子具有类似指南针的性质;在澳大利亚以及非洲,美洲和欧洲,给尸体抹上红赭是一个延续几千年的习俗

  在赭石的乱伦禁忌中,提维人的赭色有四种色组成并分别代表一个族,红赭是太阳族,黑赭是石头族,白赭是棕榈族,黄色是梭鱼族。红黑只能与黑白通婚:“强”色只能与“弱”色般配

  很多传说和故事听起来那么迷人,仅仅一个赭色就有那么多的奇妙故事,可见它的历史之长。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颜色的故事》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