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读在大好时光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4-21 20:3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读在大好时光读后感10篇

  《读在大好时光》是一本由魏小河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读在大好时光》读后感(一):【书评人俱乐部】读书是件幸福的事

  在这个人追求干货的年代,能静下心来读读闲书,陶冶情操的人可能并不多吧?至少我身边的大多数朋友都只读专业很强的书,人们都在追求快,大概忘记了慢一点,等等自己灵魂追上来。

  在我读大学以前,我也酷爱读散文,读经典名著,但后来一个学长跟我说,让我读一些跟自己未来前途相关的书,少读闲书,对自己将来没什么用处,我就极少涉猎文学之类的书了。

  幸好,还有小河。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关注的他的公众号,让我发现还有在读闲书的人,还有在不断追寻自我,完善性情的人。不管外面的人多快,多功力,他就常年累月地读着心灵之书,并且把他看到的书推荐给大家。读书这种事,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不用完全同意他看书的想法,但你要有自己的思考,从中找到自己合胃口的书来读一读也是极好的。

  小河的文字很清透甘洌,三言两语,很随意的写。他说他的书评是写给大家看的,也是给自己看的,他只不过是一个读者,把自己看的书做了记录,写了读书笔记。《读在大好时光》这本是,之前的《独立日.用一间书房抵抗全世界也是》。

  在这本《读在大好时光》的书里,我又读到了我很久没读的作者,或是现在有读的作者,像是与从前的好友重逢,想起了自己从前的心情。读到自己不知道的作者,发现那个作者很合我胃口,也会欣喜。像说到苏珊.桑塔格,我竟然就会感叹,这世上,真的有写日记写了一辈子的人最后日记出版了。曾经,这是我的小小梦想。当然,我现在也在写日记,从12岁开始写,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也是一天天的写啊写。我觉得人的一辈子,总有很多你记不得的小事,而写日记,就成了你的记录者,每每翻看,又会记起那个人来,很有中恍然如梦的感觉

  这本书,分为五个章节,分别是读在清晨,读在午后,读在深夜,读在路上,读在大好时光。从这几章文字中,可以看到小河绝对是一个勤劳的读者,而且是一个很用心的作者。他把一本书简单分析,由此及彼,让读者认识书中的故事,认识故事的作者,以及他的一些感受诉诸文字。

  有书读,是幸福的。在小河的影响下我也开始在读一些闲书了,我也要自己的灵魂追赶上我的身体,一起做完整的自己。

  《读在大好时光》读后感(二):读在大好时光

  在这个时代年轻人需要书吗?在那些大好时光,清晨、午后、深夜、旅途,以及美好青春中,是否有书相伴?其实回头想想,可能我们唯一重要东西就是时间,所以,怎么花这些自由支配的时间才是生命意义。本书精选魏小河书评新作,趣味性和思想性的成长,为读者提供诸多阅读的可能。青春有书相伴,不负大好时光。

  本书是青年书评人魏小河继《独立日:用一间书房抵抗全世界》畅销后又力作,也是“独立日”衍生系列书“在读Reading”的开篇,“在读Reading”提倡青年阅读,为爱书的年轻读者开拓一片新领域探索与书有关的一切!!!!

  《读在大好时光》读后感(三):只要开始读,就是大好时光

  昨天收到了小河即将出版的第二本书评,刚好下午我在香港机场候机,于是找了家人少的餐厅手机关机一口气读完了。

  对我来说书就像人一样,第一印象至关重要的。

  而对一本书的第一印象通常来自于书名坦白承认,比起《用一间书房抵抗全世界》,我当然是更喜欢《读在大好时光》。

  对小河熟悉的老朋友们都知道,书评就是“写书的书”。

  这本书总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读在清晨、读在午后、读在深夜、读在路上、读在大好时光。

  可别以为这样的分类纯粹只是为了应付书的章节划分需要,在魏小河同学这个“职业读书人”心里,什么时间读什么书,简直大有讲究

  他给出的建议是:

  清晨读短篇小说,因为和同时满足丰富轻盈

  午后窥探一下别人的日记,不为别的,因为无所事事和午后就是比较搭;

  深夜读一读现实文学,研究白天里不易现形的真相道理

  在路上则读旅行文学和长篇故事,看看别人的旅行方式以及用长篇小说锁住飞机、长途客车上的涣散时间;

  至于大好时光就读“和书有关的书。

  然后小河就针对每一个方向给出了进一步的详细建议,其中包括里书籍内容的索引、书籍作者的八卦边角料、以及他在相关的领域里推荐和不推荐的书又有哪些?

  对于我这类讲究知识来源靠谱信息体系速成的入门级别读者来说,小河这类书评十分对我的口味

  毕竟世界之大,书之多,我们要做一块海绵也要尽量保证你吸取的是“有点意思”的内容。

  你想想,有个人在你上班、吃饭、睡觉的时候花上千个小时的时间读书,然后把读完的书认真分别,挑出其中值得推荐的书组成有趣的线和点,再装订成一本书,让你花几十元的价格买到,几个小时的时间里读完,建立一张日常生活里碎片化信息获取所无法组成的书籍地图。选书和买书的时候更有把握,对已经读过的书了解更深一步。

  这难道不是超级值得?

  不过书里他和他推荐的书里始终强调这样的价值观

  1.推荐书就像去吃饭路上和好朋友聊起一部好电影一样自然

  2.看书也不是什么了不起事情,读一千本并不比犁一千片地更有价值

  3.甚至我们不要抱着开卷有益野心,读书只是因为喜欢读书这个私人又重要的小事情;

  4.顶多是像黎戈这样:不希望临终回望,自己一生尽忙着和烂人较劲儿,和神经病耗神,所以少谈八卦多读书。

  ......

  你认可一个人的推荐的东西,更高层面上你必须得认同这个人推荐这个动作背后承载的价值观。以上这些,我完全认同。

  所以对于这本《读在大好时光》我完全是抱着一种“自家的孩子自己怎么看怎么喜欢”的状态读完的。合上最后一页书席卷而来的感受是:哎,心满意足

  如果你也认同这些观点,赶紧买一本来读读,大概你会和我有一样的感受。

  附上一些我喜欢句子摘录:

  1.本书是“安得促膝,说彼平生”,通过努力去触碰和谈论一些最优秀的古典诗人,来丰富和安定自己的生命

  2.真正好的青春故事,大概总不能由青春期的少年来写。阳光正好的时候,你不一定感觉到阳光来了,只有天阴了,才想起有太阳日子

  3.关于(文学幻想派)这一门派的小说,许多人表示不懂,这很正常,因为这一门派的小说还有一特点,它生来就不是让你读懂,而是让你惊喜的。如果你不觉得惊喜,那么,请自罚三杯“博尔赫斯”。

  4.王小波的肉麻是一种被击中的肉麻,比如你听见一首特别的歌,看见一幅绝美的画,不知哪里漏了电,鸡皮疙瘩猝然碎了一地。肉麻是电流的表现形式,电流的发生在于真诚

  5.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惆怅孤独甚至仇恨,一旦被撕开一个口,那个饱和的气囊便开始漏气,我们见证了这一切,一个缓慢的,不是爆发,而是熄灭的过程

  6.想象力很重要是因为如果缺乏想象力,除了从自己的观点出发以外,就不能以其他的观点看待事物

  .....

  《读在大好时光》读后感(四):后记

  我原本并没有计划要写书评,只是因为喜欢读书,记性不好,读完书总要记几笔。有时候读到好书,也想吆喝一声,让朋友都来看看。这样,就写了一篇又一篇,一年又一年,写到出了一本书,现在,竟然又要出第二本。这当然得感谢读者的支持,若不是你们,可能我的人生轨迹会完全不一样。

  去年第一本书出版后,我经历了很多第一次,比如第一次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书的扉页上送给别人,一开始很不好意思,但看见对方高兴,我也高兴;比如在一个月之内,往返四五个城市,和不同的读者见面,说真的,那样匆匆忙忙的感觉,倒也不错,好像生活紧锣密鼓,热热烈烈的。

  后来,生活归于平静,回到自己的房间,读书,写作,很寂寥也很满足。读书,本来就是一件幸福的事,虽然很多人讲,书评是速朽的东西,是末流中的末流。不错,确实是这样,但也没有什么不好,万世苍苍,不是人人都要成为英雄,也不是每一件发明都必须改变时代。小道,未尝不是道。末流,也是流。能够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好好地生活,有滋有味的读点书,已不负这大好时光。

  “读在大好时光”这个书名、主题结构是我的编辑邝芮建议的,这名字好听,也很有意思。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在科技的帮助下节省了很多时间,从北京到上海只需要五个小时,再也不是“车、马、邮件都慢”的从前了。

  不过我们节省出来的时间,用来做什么呢?人们发明了更为有效的“杀时间”工具,比如游戏、网剧、综艺……回头想想,时间可能是我们唯一重要的东西,所以怎么花这些自由支配的时间,才是生活的意义。我选择在这大好时光与书相伴,这其中的趣味,你读完书或许也就懂得了。

  《独立日:用一间书房抵抗全世界》是我的上一个开始,这本书,可能是我又一个开始。关于书的一切,我会在这个“在读”系列里跟读者进一步交流,也希望大家能继续支持,一起感受在读之乐。

  《读在大好时光》读后感(五):读书之乐

  对于爱读书的人来说,只要任何与书有关的书籍都会忍不住拿到手里看看,就如与知己谈论自己最喜欢的爱好一般赏心悦事,而一位经常写书评的(或者勉强能叫读后感的东西)人看到一本荐书评论的书籍,那例必也要仔细一读,因为在对书籍的品读之后,急于想知道这本书在他人心目中碰撞出的火花

  这本《读在大好时光》是书评人魏小河第二本关于书评的力作,上一部《独立日:用一间书房抵抗全世界》恰巧我也读过,比较来说,相同点是装帧都考究漂亮,令人不忍释卷,不同点则是上一部文字比较严肃出发点星期的每天阅读书籍,而这本看起来更加圆融轻松,为我们推荐的是一天中的清晨、午后、深夜、路上以及大好时光,作者当然也是有一层规劝大家多读书的意思,无论是早起的清晨、闲适的午后、深邃的夜晚以及那些所有的大好时光,不妨都用来读书吧,个人更加喜爱后一种设定,最近一直觉得时间不够用,不够时间去做自己喜爱的事情,尽管人类寿命相较其他动物来说算得上漫长,但是不妨以天来衡量生命的过程,那样一定可以督促自己珍惜每一个时间的轮回。我想对于爱书之人来说,如果清晨、午后以及夜晚都有喜爱的书相伴的话,真算得上无上的享受了。

  作者为在一本并不厚重的书中为我们推荐了52本书,却又不仅仅限于这些书,书的类型包括了小说、诗歌游记等等类型,作者的笔调轻快思维飘忽,即使没有阅读过那些书籍的读者依然可以轻松阅读,在这些文字中,不仅可以了解到书籍的信息,也能了解到每位作者的生平相似作品的比较、魏小河自己的生活经历感悟以及对于书籍的领悟,甚至文坛的八卦,轻易激起读者阅读欲望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本身对于读书的热爱,那种谈到心爱之物的从容快乐,从文字中满溢出来,是无法掩藏的。应该说这本书首先是一本对于书籍的献祭,而祭品就是内心对于书籍的热爱,与全部的身心

  相信每一位热爱读书的人都应该有此同感,阅读一本书就如与一个人的思想进行交谈,而在阅读的时候,我们享有充分的自由,可以轻易破除时空的阻隔与任何时代的任何巨匠交流,那是一种无上的快乐,一种醍醐灌顶喜悦,一种可以领略的快乐,而“独立日”与“在读Reading”系列无疑就是带领每个人去熟悉并领略这种快乐的一双手,一步阶梯

  《读在大好时光》读后感(六):你读了,也就懂了

  文/文小妖

  汪曾祺的小说《徒》里的主人公中学教师高北溟对待教学态度让人难忘,他曾表示,“只有我自己熟读,真懂,我所喜爱的文章,我自己为之感动过的,我才讲得好。”由此可见,高先生是真的懂得何谓“教”。同样,在读完魏小河的书评集《读在大好时光》后,我想,魏小河是真的懂得何谓“读”。

  《读在大好时光》是魏小河继《独立日:用一间书房抵抗全世界》之后的第二本书评集。随着信息化网络时代的兴起,各种电子产品充斥在年轻人之间,真正喜爱阅读的人越来越少。因此,魏小河对阅读的这份热爱反而显得难能可贵起来。从公众号“不止读书”开始,一直关注小河,通过他的文字打开对不同书籍的认知,仿佛寻得了一条条通往不同世界的路标。他的书评带着一丝丝感性可爱,不摆谱,不拽文,读懂多少写多少,观点精炼干净,完全没有高深莫测之感。

  《读在大好时光》分为五章,从清晨、午后、深夜、路上到大好时光,灵魂和身体总有一个在路上。全书52篇书评,从文学到哲学,再从回忆录到游记……小河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向读者们一一道来,他以每一个文字来透露出自己对阅读的理解和态度。同时,这本书几乎满足了很多年轻读者的阅读口味,让读者从中选取适合自己或是感兴趣的书籍。这样的荐书方式我喜欢,随性而率真。

  小河曾说,“我只是想在做一个读者之余,将阅读好书的体会和喜悦分享给更多人。”于是便有了这一篇篇带着诚意的书评。我认为,看别人评论书,其实看的是一种品格,也是信服。当年梁文道先生主在凤凰卫视中文台主持的《开卷八分钟》好评如潮,这跟梁先生广博而深厚的阅读功底有很大的关系,他深谙每一部书的思想精髓,懂得把书中有趣而奇妙的东西讲给读者听,从而激发出他们的阅读欲。因而很多读者喜欢这个节目,也喜欢梁先生推荐的书。同样,魏小河的书评也同梁文道的节目初衷一样,与世人分享更多的好书。只不过梁先生靠讲,小河靠写。

  阅读是一场妙不可言的体验,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智者,从字里行间中分享他们的智慧、心得和经历。我们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也能看到别人的影子。有时候,别人的文字会教会我们许许多多东西,而这些东西也许我们一辈子都无法触及。我想,这便是阅读的乐趣。最后,小河写道,“我选择在这大好时光与书相伴,这其中的趣味,你读完书或许也就懂得了。”

  嗯哼!我想我已经懂得了!

  《读在大好时光》读后感(七):【书评人俱乐部】捧着一本书,就是捧着一段时光

  拿到魏小河的第二本书评集《读在大好时光》,我首先有点自卑:对于一个北京上班族来说,多数时候我都“堵在大好时光”中,要么在单位“堵心”,要么在回家路上“堵车”。好容易到家,有些闲暇,下水道又堵了……还要做饭、打扫、追影视剧、玩儿手机,往往是心中有无限“闲事清单”,劈柴喂马、料理多肉,可好容易从手机屏里抬出头来:“咦,这就该睡觉了?”

  这便不算“大好时光”。“大好时光”应是值得回忆的,大多是相对陌生的经验,有时甚至是一种瞬间的永恒。它不必绵延多长揪着不放,也无需沐浴更衣静待到来,它就和呼吸一样,总在,却疏于捕捉。

  你要问,碎片化的现代生活,此般时光哪来得那么轻巧?其实,时光从未“碎片”过,是人把它过成了碎片。注意力不在一物,心思便多,心气才乱,于是忙忙叨叨不可终日,碎碎念中抱负难平——那些时光是溜走的,不是我们真正度过的。所以,人需要书籍,不仅是因为它们为读者提供知识、放宽眼界、供给乐趣,更是一种媒介,让文字随着眼神游走,入心、静心、定心,因此也是一种统摄与归纳:捧着一本书,就是捧着一段时光。

  小河的书评便是这一路的,他不讲什么大道理,甚至连正襟危坐都没有,慵懒又很有精神地讲自己从书里读到的情绪。他不推荐、不指摘、不点评,文笔也是那种轻快易懂的风格,短句子、不絮叨,没什么浓烈的感情,也不见矫揉造作。比如他将切尔诺贝利的核辐射描述为“旷野里站着一只巨兽,但是没有人看得见它”;比如将人类的“文化演化”比作“快车道”,区别于“基因演化”的塞车道;再如谈到何伟的写作风格时,他写下“这正是一个富有魅力的作家的标志,我们想读的是他写的故事,而不仅仅是故事”……

  但属于他的也就这些了,剩下的都是书和作者。说得形象点儿,“它们”才是主角,而他则是摄像师。你不能说摄像充其量只是一种视角,那是摄像头;也不能说摄像的意义凌驾于对象之上,那又是一种侵犯。情绪和技巧,透过对象表现出来,像穿越切面诡谲的透镜,读者所见的就既不全是原书的模样,也不全是书评人的看法。所以,平时读书评常令我产生一种冲动,就是去看原书。我甚至在读到这本书前,认为这是判定一篇好书评的唯一方法。但在读完它之后,我似乎完全没有搜书、下单,甚至是读几段原著的欲望。

  于是,我有了一些新的标准:也许好的书评本就囊括了两个维度,一是写书中“干货”,但挂一漏万,令人坐立难安,恨不得马上将之摆上书桌,大口吞嚼;二是写读书时的真实感受,不必系统,只谈当下,如捧着肚皮突然想到人生。前者偏向于“学”,将知识突显;后者偏向于“习”,令品味浮现——前者是吸收,后者是消化。

  所以,小河在序文就写下的“我从来不是一个批评家,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志愿,只想在做一个读者之余,将阅读好书的体会和喜悦分享给更多的人,同时锻炼自己思考和写作的能力”,便显得有些偏颇且讨巧了。作为一个爱读书评的“三传手”,作为一个期待“在读”系列“永远在路上”的读者,期待小河向“另一条路”上探探脚。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期待第三本会更好!

  《读在大好时光》读后感(八):生活与书相伴 读在大好时光

  《读在大好时光》

  作者:魏小河

  出版社: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魏小河,生于江西,现居深圳。喜爱阅读,业余写作。一条未知终点的河。著有《独立日:用一间书房抵抗全世界》

  偶然的原因得了这本书,一下就喜欢上了,果然是不管文艺还是装文艺都喜欢的设计,拿在手里不看内容只看封面眼睛就被迷住了,干净的封面,没有夸张的为了营销设计的腰封,侧边是天蓝色布面设计,白色阴刻的书名,干净利落。书的名字也很好听,读书到天荒地老的感觉,比起上一本《用一间书房抵抗全世界》我更喜欢这一本的名字。

  这是一本年轻人的书,一本关于读书的书,一个年轻人讲给年轻人关于书的故事。

  小河的每一篇书评都没有什么正襟危坐的大道理,年轻人的笔触更能引起年轻人的共鸣,正如他序中所说“我从来不是一个批评家,也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志愿,我只是想在做一个读者之余,将阅读好书的体会和喜悦分享给更多的人,同时锻炼自己思考和写作的能力,这就是我的初衷,和在去吃饭的路上对朋友说起一部好电影一样自然。”

  这里有自己读过的书,认识的作者,然而大部分我都还没有读过,所以经常会有被痒痒挠搔中的感觉,心想着也要买一本来看。

  时间和书 书和时间 是这本书的主脉络,小河带着我们“读在清晨”、“读在午后”、“读在深夜”、“读在路上”、“读在大好时光”。

  每一段旅程给你讲述不同类型的书的故事。

  清晨,清丽美好,小河带着我们领略短篇小说的美妙。“让每一个清晨都轻盈一点,在丰富一点。”

  午后,闲适慵懒,小河带着我们感受读闲书的乐趣,闲书和慵懒的午后更配哦,顺便也满足我们猫一样的好奇心和窥私欲。“在这个懒洋洋的下午,给无用的书一点时间吧。”

  深夜,深沉宁静,小河带着我们从美好闲适走进社会现实,深刻的读一读现实文学,探索这个时间的真相。“在深夜,和灵魂对话。”

  路上,说走就走,小河如导游般带我们任性的跟着保罗·索鲁、舒国治、迈克尔·布斯、丁青松......走遍世界的角落,寻找陌生的自己。“没错,旅行,就是为了发现自己。”

  青春,大好时光,你我是否与书相伴?小河带着我们去一些行家那里取经,听听他们关于读书的想法与分享,可能还有以下武林秘籍。“读书真是一件好事,全然不负你我这大好时光。”

  在清晨、在午后、在深夜、在堵车的路上、在拥挤的地铁上……时间很瘦,指缝很宽,一不小心这些扯碎的时间就悄悄的从手指缝里流走了,所以我用它来看书,或者捧着大小适当的纸质书或者捧着手机电子书,就像我喜欢的拼布DIY一样,把这扯碎的时间一块一块用读书拼缝起来,拼缝起我的大好时光。

  与我,读书的时光就是大好时光。

  世界正在变小,效率的不断提高让我可以节省出越来越多的时间,当洗碗机在工作的时候,我们应该做点儿什么呢?我们要怎样安排我们可以支配的自由时间?在这本书的后记里小河说“我们节省出来的时间,用来做什么呢?人们发明了更为有效的的“杀时间”工具,比如游戏、网剧、综艺……回头想想,时间可能是我们唯一重要的东西,所以怎么花这些自由支配的时间,才是生活的意义。我选择在这大好时光与书相伴,这其中的趣味,你读完书或许也就懂得了。”

  非常,非常,期待小河的新书。

  《读在大好时光》读后感(九):单纯的阅读最快乐

  在上学的时候,为了优异的成绩,我们总是为读书而读书。而现在,早已脱离学校,可我还是禁不住书籍的诱惑。每天能够看看书,这种单纯的阅读令人感到幸福。人终究是健忘的,有时候连自己都忘记到底读过些什么,只知道那些文字偶尔会在脑海中出现,并在不知不觉中融入自身的灵魂而浑然不知。

  偶然间进入豆瓣,接触了一些对书籍极度喜欢的图书爱好者。或许,也可以把他们成为“书评人”,魏小河就是其中之一。他先后著作了两本书,一本是《独立日:用一间书房抵抗世界》,另一本就是我刚刚看过的《读在大好时光》。这本32开的书 拿在手里显得小巧玲珑,而其中的内容正是由52篇书评组成,每一篇都饱含韵味,但又显得自由不羁,没有那些所谓的专业模式限制,文字如流水般侃侃而谈,读起来非常流畅。

  全书共五大部分,分别为读在清晨、读在午后、读在深夜、读在路上和读在大好时光。一篇篇的文章单独而立,既是书评,也可以当作日常消遣。闲暇时来翻阅,可轻松拿起,也可轻松放下,毫无压力。他推荐的书籍多种多样,有关于古诗的《既见君子:过去时代的诗与人》,有描写男女、描写过去的《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有陈述历史的《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有诉说故乡的《皮囊》,也有令人趋之若鹜《岛上书店》......伴随着书籍的简介中也掺杂着作者的所思所感,那些生动的文字真说到人的心坎里去了,毕竟绝大多数人都会为相似的经历而引为知音,更何况来自这么多书籍的感悟,总有那么一句让人难以忘记。

  对于书籍,我是喜爱的。对于阅读,我是热爱的。记得作者在自己写的序中说到:“我从来不是一个批评家,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志愿,我只是想在做一个读者之余,将阅读好书的体会和喜悦分享给更多的人,同时锻炼自己思考和写作的能力,这就是我的初衷,和在去吃饭的路上对朋友说起一部好电影一样自然。”这段文字令人印象印刻,同时也说明了他对阅读的热爱,以及这份对好书的不忍辜负。若能如此坚持下去,也是一种令人身心愉悦的幸福,愿我们都能做到不忘初心!

  《读在大好时光》读后感(十):时光与书的趣味

  “不止读书”公众号创办人魏小河的第二本书评集,仍然充满树影斑驳下的淡淡书香味道。

  在小河看来,时间可能是我们唯一重要的东西,所以怎么花这些自由支配的时间,才是生活的意义,能够有滋有味地读点书,才会不负这大好时光。

  很赞同小河,每个喜欢读书的人都是贪婪鬼,他们四处搜寻好书,并且希望听到别人对他读过的书的评价,他们必然会在书架上给关于书的书留上一个位置。

  本书分为五个篇章,分别是读在清晨、读在午后、读在深夜、读在路上、读在大好时光,其中必有你我曾经读过或正在读的那本书。如同小河前一本书《独立日:用一间书房抵抗全世界》一样,小河读书没有一定之规,完全随性而读,如此自在的思想游走,让读书变得淋漓畅快。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读在大好时光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