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麓山野》》是一本由骆娟著作,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80,页数:26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南麓山野》》读后感(一):风景之所以壮美,因为伴着艰苦而来
久病不愈,求医问药便会成为生活的主要;久贫不富,对钱的追求便会成为生活的目标。当我们对某种东西保持长久的渴望,它便会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主体,以至于当追求在得到满足后,我们仍会继续延续这种渴望及生活习惯,仅仅是为了一种安全感,而非幸福。自从走在路上,早睡早起便成为了习惯,每天9点左右入睡,6点左右醒来,醒来正好可以看日出。在高原,云的故乡是雪山,若是有耐心,你可以慢慢等待朝日把雪山照亮,雪山顶上的浮云从宛若青丝渐渐聚拢成团,尔后象少女的秀发,被风吹向脑后,渐渐远去,落在天边,成为一片片洁白的云彩。欣赏美景的最高境界不是一声惊叹,而是百看不厌后的一种心灵安宁。难怪有那么多人喜欢每天在日光下品一杯香茗,静静地看着远山、云彩,任暖风拂过,让时光静静流淌。这种生活看似堕落,却能深深浸透人的心灵,把心中的浮躁和不快乐都慢慢淡去,只留下一抹淡淡的清香和浓浓的感动。美景往往是伴随着艰苦而来的,这场大雪给许多人带去了灾难和不便,却也给这一路的风景增加了更多的美丽和壮观。
《《南麓山野》》读后感(二):徒步喜马拉雅,给我一个旅行的充分理由
每天我们都会看到一些辞职去旅行的人们的精彩故事。美丽的风景、沿途的快乐和坦诚相待的当地人让我们一次次地羡慕与心动。不过,羡慕心动过后,我们依然要为现实中的种种所忙碌。与其说这是一种牵绊,不如说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对家庭和工作的责任。背包客的梦想在左,现实在右;远方的召唤在左,家庭、工作的担子在右。两者真的不可兼得?到一个不一样的地方去旅行,看尽世界的风光与人情。这本是每个普通人再平凡不过的愿望,我们希望不用辞职或是卖房就可以成全自己的愿望:走一条与热门旅游团不一样的精彩路线,不需要耗费自己太大的精力与体力,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去尽可能多的地方……第二届环喜马拉雅徒步大会就可以实现这个愿望。大会是“普通人的喜马拉雅”的深层含义就是,允许我们这些为生活奔波的普通人在难得的长假中最大限度地体验自然的壮美。这次大会的行程完善精练,安排涵盖了最吸引人的拉萨—江孜—日喀则—定日—珠峰大本营—绒布寺--樟木口岸—柯达里口岸—加德满都—卢卡拉—法克定—蒙卓—卢卡拉镇—蓝毗尼—加德满都—香港等地,可以说是一次这么短时间内将遗憾减到最少的旅行,一次接近完美的旅程,一次最贴近普通人的圆梦之旅。
《《南麓山野》》读后感(三):走一步是不需要勇气的
行走是一种状态,一种姿势,一种修行,一种深呼吸,一种生活方式,是每个人都可以凭借着率真的天性去实现的一种身体上与精神上的自由自在。西藏一直都是我的梦想圣地,有年假期正好可以不用想工作方面的事儿,孩子又还太小就放在娘家先让他姥姥姥爷带段时间,我正好就参加了一个喜马拉雅徒步旅行团,那时的我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可以登上世界之巅。有人问我是如何鼓足勇气完成伟大的喜马拉雅之旅的,我想了想,我所做的,只是走了一步,然后再走一步,再一步,我就到了那里。翻山越岭去看世界是一种岁月的浪漫,我们去极地,去珠峰,已不仅是为了去寻找某一座具体的山峰,而是去寻找无数可能存在的生活方式。这个世界无限大,总会有无数个远方你一生都无法到达。但如果你想去看另一种风景,过另一种生活,追寻心灵上的轻盈,现在就可以收拾好行装,背上包出发。事实上,走一步路是不需要鼓起勇气的。改变世界需要一万年,而改变自己可从当下着手。
《《南麓山野》》读后感(四):没有比心灵更宽广的天空,没有比脚步更远的路
现在的户外活动越来越多,有自驾的、有骑行的,而我更喜欢用徒步旅行的方式去放松自己,因为徒步旅行可以看到最原始的自然景观,用相机留下最美的风景。在这样的队伍里,人与人之间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利害关系,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有的只是相互间的帮助,互爱。驴友们忘却了都市的喧嚣和生活的烦躁,大家动情、放松地置身于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着徒步带来的乐趣。放下所有的包袱,抛开一切的烦恼,背上行囊,出去感受一下大自然,你会在徒步中找到快乐,那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水和连绵起伏的山脉,都会使你心中澎湃不止。看看绿色,呼吸新鲜的空气,真的是生活减压的一种好办法。有一个感觉,去过的人还想再去,徒步完后第二天会精神抖擞,特别有活力,好像全身有使不完的劲。 徒步中会有一段路程需要用意志来完成,会很累,但是只要坚持,就会和他人一样,到达目的地。其实每个人都会累,当你爬过一道坡,一座山时,征服了大山时,你会很自信,有山高人为峰的自豪感觉。总是要经历许多艰险的,随之迎来的是轻松还有很放松的感觉。在徒步中去感受人生,原来不是每一条路都是平坦的。在徒步中去领悟做人,不要总是抬头傲视远方,因为要看自己脚下的路是对还是错!可能就在这抬头与低头之间改变一个人。用心去感受徒步,你会觉得在每次的旅程中,它变化成不同的角色陪伴着我们的心情!我会一直走下去,用我的心走下去!
《《南麓山野》》读后感(五):有一种状态叫“自由”
“徒步旅行”这四个字,据说最早出现在柏拉图《理想国》第八章里。书中记录,当年其师苏格拉底说到那些或行军或朝圣或徒步旅行的人们时,总是充满敬畏之情。而在几百年后,英文单词里第一次出现了peregrinate这个动词,即“徒步旅行”,其名词pilgrim(怀着虔诚信念的旅行者)起源于拉丁语peregrinus,意思也是信念坚定的“移动者”,他们或是独自一人或是三五结伴,怀揣着对于目的地的向往一路前行。后来这样一种旅行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在旅行目的也不只是想要看看不一样的风景。据说,当年青年毛泽东为磨砺意志,就曾经和蔡和森徒步游历了湖南,一条毛巾,一把雨伞,一双凉鞋就是全部行装,在旅行途中,露宿野外,以野果为食,条件艰苦,但是其中所得所感,却不是其他人所能够体会。
《《南麓山野》》读后感(六):尼泊尔像一块神奇的磁铁
尼泊尔是个名副其实的山国,其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是山区。直到今天,尼泊尔大部分偏远山区仍未通公路,山民们依然靠徒步出入其间。许多山路已走过好几个世纪,是千年的古道。在尼泊尔徒步游就是加入当地人的行列沿着这些古道步行,穿越数不尽的山脉,经过一个又一个偏远的村庄,并来到喜玛拉雅雪山脚下,仰视这圣洁的雪峰,获得从未有过的感受,这将是人生一次非常有价值的经历。 在尼泊尔徒步游,与纯粹的攀登高山或在一座人迹罕至的地质公园徒步旅行不同,经常会有当地人赶着马队或扛着重物从你身边经过,还有遇见了都会互相道安的来自世界各国的徒步者,在这条路上步行,你不会感到孤独无助,你会发现,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对在路上的旅人表现出难以置信的友善和乐于助人。沿着这些路线行走,每隔一段不太远的距离就有可供食宿的村庄,或可供休息的茶馆和石台。在这些村庄中,你能遇见属于不同民族的村民和家庭,他们的热情、友好、亲切、幽默以及民俗和宗教节日,将使徒步游变得轻松愉快和更加有趣。在这里步行数周你甚至无需自带帐篷和干粮,世界上也恐怕只有尼泊尔才有如此完善的徒步游设施。也因此,尼泊尔像一块神奇的磁铁,深深地吸引着全世界众多的徒步旅行者和登山运动员。
《《南麓山野》》读后感(七):别样人生
徒步旅行的意义是什么?”有人说徒步旅行是为了在有生之年好好看看这个世界;有人说徒步旅行是为了遇到更好的自己;还有人说旅行是为了完成埋藏心中多年的梦想……极限户外网小编给你介绍史上最全尼泊尔徒步旅行指南,让你感受徒步旅行不仅是为了看风景,而是别样的人生体验。"> 很多人常常追问“徒步旅行的意义是什么?”有人说是为了在有生之年好好看看这个世界;有人说徒步旅行是为了遇到更好的自己;还有人说是为了完成埋藏心中多年的梦想。在此,小编给你介绍史上最全尼泊尔徒步旅行指南,让你感受徒步旅行不仅是为了看风景,而是别样的人生体验。徒步是靠走路来观赏风景的一项持续几日的户外活动,不是一项专业的运动,不需要太多的技巧,特别一些短途线路,下至6岁的儿童,上至60岁的老人,大都可以走下来,无需担心体力问题。
《《南麓山野》》读后感(八):一览众山小
徒步、旅行,获得的不仅是外在地域空间的广阔和美丽,更重要的是,是一种自然带来的宁静和专注,以及在这种心境下,心灵上的不断感悟。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讲,去尼泊尔、去安娜普尔纳、去山的高处和高处的山,都像是一次次去往自我心灵之旅的探寻。俗世的喧嚣纷繁,就如同日常生活中我们心灵的喧嚣和浮躁,而进入山,则是远离尘世,向心灵的深处进发。徒步,像一种苦修,而心灵也是需要苦修的,得到自然山野的滋养,心灵也会变得踏实和饱满起来。更不要提去往那纯粹的雪山和冰湖,那是我们内心深处最安静而深邃的所在。越接近山,触摸到的景观越壮阔,就如同一个人在探寻自己心灵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来越发现自己的渺小和谦卑。
《《南麓山野》》读后感(九):将最美的时光留在路上
每个人的一生,总有那么两次冲动——义无反顾的爱情和说走就走的旅行。突然间想去完成一场别开生面的旅行,一来是觉得寂寞惯了,再者是因为孤独久了,想要重新找回曾经那个迷失的自己,找回那个积极乐观的自己。生活在这样的大都市里,天气的无序变脸和因为生存而受到的压力相比,简直不是什么事儿,但是人们谈及生活的种种不尽人意时总要顺口抱怨如今天气的今不如昔,这或许是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的矜持与无奈。我们今天的城市越建越大,人越来越多,可是却无端的感到生活空间越发狭小,身边的真心知己更加稀少,环顾四周难觅可以真心诉说的同伴与知音。我们如今的生活物欲充斥,人们就像被丢进一个布满绳套的深坑中,尽管拼命挣扎却被绳套牢牢锁住,当有一天我们挣扎不动了,乏了,累了,就会静静的仰面朝天躺下,看着深邃的苍穹回忆起往事钩沉,半生的挣扎究竟是为了什么,难道就是为追随物欲和名利而去舍身相许,或许我们这时才记起古代先哲的训诫和箴言,明白了人生或许应该换一种活法。
《《南麓山野》》读后感(十):徒步的天堂
尼泊尔被誉为“徒步者的天堂”,有着世界上最多、最好、最美、最完善的徒步路线,其中最负盛名的便是环安娜普纳地区环线(我们称为大环线)和珠峰地区线路(EBC线)。向往安娜普尔纳的缘由是以前看过某个论坛里一位MM写的那篇《那一场风花雪月的约会》的游记,让我对安娜普尔纳有了些初步认识。安娜普尔纳地区位于尼泊尔北部,喜马拉雅山中段。安娜普尔纳山脉高峰林立,有着无数座海拔5000米、6000米以上的山峰,海拔7000米以上的雪峰就有7座。从海拔800米左右的Pokhara一步步上升到海拔5416的Thorong-la pass再一步步回到Pokhara,海拨落差很大,一路上的植被地貌种类非常的丰富,从平原的阔叶森林到高海拨的高山草甸,再到寸草不生的垭口,美艳绝路伦的雪山,还有那蓝得令人目眩的高山湖泊以及线路西段的荒漠和干热河谷,几乎能将尼泊尔各种的山地都走个遍。再加上一路上还有许多各具特色的小村子和各个民族的居民。垂直高度的变化带来绝美的风景体验——森林、草甸、田园、雪山、湖泊;从安娜普尔纳山脉东坡绕着大圈走到西坡,安娜普尔纳的绝色秀丽或是荒漠干燥,都成为途中变化的风景,在你的前面每天都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这是一次超越自我的徒步。在山里的那些日子里,我们每天与自然为伴,见识了最美的山、最美的水与最美的笑颜!十七天的行走,每天都在领略不同的风景,感受不同的心情,有着不同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