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如果没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18-04-13 21:1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如果没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读后感精选10篇

  《如果没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是一本由[瑞士] 伊夫·博萨尔特(Yves Bossart)著作民主建设出版社·读行者品牌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果没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读后感(一):算是读书感悟的感悟

  讲真的,其实断断续续地 终于算是看完了这本书,开始是抱着以想简简单单地了解关于哲学事情的,后来知道我遇见了这本书,感觉有点对哲学改观了,初初感觉哲学是一门枯燥学科,没想到它以形象生动的示例,告诉了我什么才是哲学。

  很多人都说哲学是这么多学科的基础,我现在终于明白了,它是一种世界观,是对世界的更加理智看法,以更加精准判断力来分析生活点点滴滴,似乎从此刻,开始久违的涨知识了。

  世界这么大,事情这么多,想法观念也并不是仅仅那么的一两种吧,细思极恐,我们的思考空间真的比较有限,因此,只能通过哲学来了解更加清晰的思考方式了。

  脑洞真的蛮大的,当我看完之后,总会有点怀疑人生莫名其妙思绪,似乎是在做梦,一场很长的梦,直到现在才醒来,而且醒来的时候已经泪眼阑珊,结果拼命地去用手擦拭,看清的竟然是更为扭曲的景象,我怀疑了人生,我怀疑了自己,我怀疑了周边的所有事物。渐渐地,我接受了这个环境般的现实

  其实,收获启发还是比较多的,其中,最大的算是自己的心灵了吧,感觉它在成长,而且这个成长是四年之后的首次成长,心灵已经长久没有进步了,差点就已经回到原点了。

  谢谢作者的这个作品,假如有朋友看到我写的这个感悟,可以给我点建议,又或者可以介绍一本书给我,希望可以再次成长。微笑脸。。。。。

  《如果没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读后感(二):哲学也许就是开个脑洞?

  假如你对逻辑有点兴趣肯定第一眼就会被这本书的标题所吸引,因为,我就是如此。

  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哲学是种深奥得无法理解又或者离我们很远的东西,大概是指“哲学家们鼓捣的奇怪玩意”。但看过这本书,我反而觉得哲学很可爱,甚至要比我们熟悉的某些定理、规则、冷知识等等要更令人亲近,因为,这本书中提到的某些“思想实验”,往往我们自己就想过,或者本就贴近我们的生活。

  本书的自我定位,是简明哲学+实验手册+脑洞集锦,而从前言之中,我们就能明确的理解,所谓的哲学,其实更多的就是哲学家的思想实验,而这些思想实验,很可能假设你是一条被系在车轮上的狗这样荒谬玩笑,又或者仅仅是关于你和朋友们做了一个蛋糕,该怎么分的琐事,但当我们跟随作者仔细读下去,就会发现不同意见的哲学家们已经为这些或相同或相反的问题准备了争锋相对的理论

  当然,作为一本“简明哲学”的书,作者更多的是在做介绍,将不同时期不同思想的哲学家的理论或见解,阐述给我们知道。真正深入的探究,以及犀利的剖析,并不多,大概是作者觉得,光是介绍一下,就够我们看的了吧,毕竟这是一本三百页都没有的“小书”。

  或许有人会问,知道这些哲学,有什么用呢?难道仅仅是以后可以当做有趣的谈资?

  相信我,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从火车假设这样残酷的,该看着五个人死,还是让一条命去换五条命的思想实验中,感受到什么有趣的。但很多时候,去思考一些两难的问题,比我们接受一目了然,又或者明明是偏见,我们却坚信不疑的东西,要好得多。

  毕竟,谁都不想自己仅仅是一个“想法的容器”,照着别人的话来看待这个世界,就比如尼采说过中国历史上的哲学都是小儿科,你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到处想要显摆。但你很可能贻笑大方,变成别人眼里的小丑,因为尼采大放厥词原因,是以为“中国哲学”=《论语》。

  只要读过这本书,你就能知道,哲学并非等于真理本身,而尼采和黑格尔,很多时候,你提到这两个名字,往往只能讲一些段子

  提供不同的角度,破除偏见和迷信,知道更多的想法,都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学会思考,而这本书恰恰就是做到了这些。

  最后回到这本书的名字,《如果没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我忍不住想要剧透,答案是否定的,至于为什么,书中自有门道

  我们偶然窥探到世界的一个真相,就以为知道了什么是世界,但往往我们是以真理换来了误解

  《如果没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读后感(三):疯狂大脑——《如果没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有感

  lue编辑

  在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对于每天都在忙碌工作人们来说,在每天的高强度工作之后适当休息放松放松可以说是相当重要的,君不见现在的新闻报纸或者网上媒体是不是就会冒出“XXX因为XXX而猝死”之类骇人听闻的新闻,这些往往就是因为没有注意适当休息的下场。所以现在的数独,三国杀,狼人杀等既挑战大脑又能够放松心情活动受到广大青年男女欢迎。但是休闲娱乐的活动不仅仅限于这些,其实相关的头脑风暴书籍也是不少,例如逻辑学方面的书籍。但是爱好阅读的你听说过哲学书籍也可以拿来头脑风暴吗?可能很多读者看到这个问题就选择了不回答,因为我们从小接触的哲学可能都是那些讲述的关于人类发展社会进步之类的异常高深晦涩的问题。我到现在都还记得之前在上学期间接触的最多的哲学还是——马克思哲学,相信很多人有和我一样的感受。

  但是今天我带来的这本由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发行,瑞士国家学术基金奖学金得主伊夫·博萨尔特编著的《如果没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可以说就是挑战我们大脑思维想象力的一本哲学方面的书籍。当我在看到这本书的书名的时候,其实就已经被书名这个问题给难住了,因为按照道理说没有今天的话,那么明天肯定就没有昨天,那么既然没有昨天的话,那么是不是可以认为今天的昨天也是不存在的呢?但是这又有昨天已经真实的存在并且已经过去这个事实冲突的,这里面肯定是有矛盾的,只不过我的思维定势导致我忽略了而已。可能有读者杂看起来觉得本书更应该归类于逻辑学悖论之类的书籍,不能属于哲学,但是我在打开这本书之后,发现本书讲述的这55篇小故事其实也是55个哲学的思维小实验,不能简单的认为是悖论。

  本书正文的这55个小实验被作者划分归类为十一个大类,这样更容易让读者系统性的来思考。本书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不需要我们按部就班的从头到尾依次来阅读,而是想到哪就可以看到哪,每篇文章谈到的问题相互的关联度不是很大,这也很方便读者业余时间来放松。

  这里面提到的问题其实有的不仅仅是考验我们的智商,更大的程度是考验我们的人性,考验我们如何选择,答案不是唯一的,也不分对错,但是不管哪种选择都是极具争议的。例如在第一部分幸福”里有一个问题就问到了‘身后的幸福’,我们应该如何判定我们的人生是否幸福,准确的说是如何判定自己的一生是否幸福。我再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发现不管我怎么回答,其实都感觉答案都有问题,可以说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这个问题本身都是相当有争议的,作者在书中也不是简单的给一个参考答案,而是尽力为我们读者展现这个问题的提出背景以及通过类似苏格拉底的三段式的体温发来挖掘深层次的东西,例如在这个问题中作者最后提到的问题中就有这样一个:“人类的目的是什么?”

  相信眼前的读者认真阅读本书,认真思考本书提到的这些问题的时候,可能不一定能够马上想的明白,但是我相信你在看了这些之后,你在紧张工作之后的那种颓废感会在本书的阅读过程中逐渐的消失,而且会越来越精神,因为你的大脑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你会得到别样的“休息”的。

  《如果没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读后感(四):如果没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

  哲学这种东西总是会有种庸人自扰的感觉,人类自行设置一个个充满选择困难的问题,然后引发思想激荡,很多时候这般强烈思想碰撞后仍是没有答案,但或许答案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思考的过程中对自己产生的摇摆困惑进行思忖吧。

  也不知从何时开始对神秘的哲学产生好奇,若干年前看公开课《公正》的视频时,被一个有一个有名的哲学难题吸引,而后看了原著书,而后又到了这一本。其实本书并没有什么太艰深的理论或是晦涩的文字,就是提供一些小案例和思想实验让大家思考,而后进行理论阐述,其中也包括了很多《公正》里提出的难题和理论,所以对我而言倒也有些相辅相成意味

  自我感觉有些东西读虽读过了,但有点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可能还需要多看几遍,才会有更深刻体验,而且不同心境下去看,才能体会更深刻的含义吧!

  加缪的存在主义认为生命有意义,如同希绪弗斯的处境,“人类唯一的尊严,就在于其有这种反叛的姿态”,因为愤怒进而团结捍卫某事物,并为之奋斗,就是所谓的尊严。

  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里“所以我们记忆美好的部分乃在我们身外,存在于带雨点的一丝微风吹拂之中,存在于一间卧房发霉的味道之中,或存在于第一个火苗气味之中,在凡是我们的头脑没有加以思考,不屑于加以记忆,可是我们自己追寻到了的地方。这是往日的最后留存,也是最美妙的部分,到了我们的泪水似乎已完全枯竭的时候,它仍能叫我们流下热泪。” 所以有着我们记忆的环境事实上也是属于自我的一部分。

  对这两个片段印象最为深刻,其他想法太过零碎或理解不够透彻,很难自己组织表达出来,所以说这本书还是值得一看,值得思考,而且是可以反复进行的过程!以上!

  《如果没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读后感(五):于我,过去、现在,及未来

  大概用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断断续续的读完了这本书。在我看来《如果没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这本书并没有想象中哲学类书籍的晦涩难懂,也并没有大段很大段的专业术语一骑绝尘的在前面等着让我们难以望其项背不可捉摸,我不敢说这本书的亮点就是这里,但无疑作者的高屋建瓴确实给我们构筑了一个相对温和的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引领我们用比较基础的对世界的认知去思考哲学性问题。

  我之前也质疑过哲学于我,或哲学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否也如食色一般重要。甚至于我曾觉得哲学类书籍于我等理工科学生更是如镜中花一般不可捉摸,曾经唯一读过的《苏菲的世界》也仅仅是以欣赏小说形式去理解故事人物的成长与剧情的发展。但这本《如果》确确实实的让我在对哲学的认知发生天翻地覆改变

  我曾以为哲学只是一些对哲学有着非常透彻了解的人对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的思索,从事哲学性行业专家在我看来更如同青菜之于汉堡包一样在这个社会里只是充当添加一份别样色彩及味道的角色比喻可能不很恰当,但与绝大多数人的好恶无缘这一共通点好像没错。

  但自此之后我的观点改变了,

  哲学是一个在社会上不可缺少的课题,或者说,从这本书里我了解到正是因为有了哲学我们现在的社会才有了更为深邃道德伦理,才会有千姿百态的人生与那么多充实而有趣的灵魂。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这来自于哲学的教育。而这本书只是更为明显的让我感觉到自己精神上的升华,说升华觉得有些夸大其词,但这本书的确稳固了我的人格,在我构建起属于自己认知世界的方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它讲述了包括幸福、知识、道德、美与艺术自由、法理与公平正义心智与大脑、上帝信仰、逻辑与语言、空间与时间到最后的自我共十一个课题,看似无序却让结构水到渠成,看似无关却又层层递进,而且课题的最后都没有在末尾留下标准答案,起初觉得似乎有些无疾而终不明所以,但随着我对思索的深入以及内容的延伸我发现这也是《如果》的独到之处,它提出了一个尖锐的矛盾问题,引领着我看似最寻常的方式,用在我们脑海中埋下的一个个故事为伏笔浅浅的铺出一条思索方向,以最后不了了之的来勾起我们对通往自己对问题的认知的道路上更为深远的思索,而此时之前的平铺直叙泛泛而谈到了这里仿佛如泉涌一般猝起,自然而然的深化了我们对该哲学性课题的认知。

  其实我知道它在短时间内对我的改变可以说是忽略不计的,但长久来看这本书深化了我对世界的认知,强化了我对一些本来模糊概念的理解,巩固了我的自我,或者说是从另一个方面帮助我塑造了更坚强三观。我不确定大家都是抱着什么期望去读书的,但我觉得用心读起码不会失望

  至于,题目和内容有关吗……?

  可能有吧,也可能我只是想这样写罢了。

  《如果没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读后感(六):一本“实用主义”的哲学入门

  《写给无神论者》中有一个观点很吸引我,德波顿认为。现在的博物馆只按照地点时间派别来分类,无法在观展人的情感层面上实现一致性,因此也无法拥有教堂和庙宇编排的艺术品的教化力量。

  如果说从目的来考虑,博物馆应该利用藏品来让人们变得更加和善和智慧,例如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中艺术品的归类方法,打乱了作品的风格和年代,纯粹按照人们的关注点来排列组合。

  出于实用主义,读哲学也应该试试从这种角度切入,会更好懂好用。《如果》是我第一次见到以这种方式来梳理框架的哲学入门书,所以觉得很值得一读。以下笔记以“幸福观”为例整理(结合了喜马拉雅《哲学100问》有声节目的内容):

  ·幸福观

  亚里士多德

  万事万物为目的存在

  →达成目的即为美德

  ↓

  人为了思考存在,智慧即为美德

  →有美德的人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凡事适度),且美德可学习

  →美德是人能努力得到的带来幸福的心灵资产(外界条件不可控)

  斯多亚(斯多葛)学派(芝诺等)

  禁欲主义

  世界由律法统治(逻各斯)

  →命运被律法控制

  ↓

  人不能改变无法掌控的事物→

  人应服从命运、改变心态→

  平静的心带来幸福

  伊壁鸠鲁(唯物主义)

  享乐主义

  人生为了享受快乐

  →快乐分暂时和长久,长久的快乐是无痛苦、无强烈匮乏的状态

  →长久的快乐带来真正的幸福

  不快乐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自然灾害←神明不能干涉自然

  死亡恐惧←人体验不到死亡

  人际关系←由契约关系建立和谐社会

  叔本华(悲观)

  康德:世界是现象 + 佛教:一切生命都是痛苦 + 世界被求存本能(意志)控制 = 叔本华哲学观

  “人生就是一团欲望。当欲望得不到满足便痛苦,当欲望得到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摇摆”

  解脱之道——否定自我意志→达到无欲

  暂时方法:忘我地欣赏艺术

  彻底方法:彻底的禁欲主义

  尼采(乐观)

  肯定酒神精神→提出强力意志(生命力)

  批判苏格拉底主义→价值重建

  反对过度发达的理性主义,认为克制不如放纵,要挑战、创造,承认生命的原始冲动,享受永恒的生命狂欢

  加缪

  存在主义

  生命无意义,人活在没有计划的世界里,但人有绝对自由

  人生就是“西绪弗斯的任务”,无意义、无用处;但人应该享受存在的面貌,积极地把此时此刻过得更好

  诺奇克(现代)

  反驳:幸福是最高价值

  连接虚幻的幸福机器还是过真实人生?

  →好的人生不只是幸福的体验,而是真实的、真正的生活

  :

  其实现在最实用也最受心理学家推崇的人生观是:

  放弃自己不能掌控的,控制自己力所能及的

  + 活在当下

  (到底还是有点鸡汤)

  《如果没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读后感(七):谈谈自由,美与艺术

  文章已首发于个人微信公众号:仙姑的碎碎念 更多游记/书评/感想/文学史都在这里~

  林夕说,没什么烦恼就想生存意义想到没完没了。哲学探索的就是这些问题。的确有一些我经常想到睡不着。我在追求什么?语言是怎么运作的?我们能脱离语言而思考吗?精神和身体怎么连接?真爱是否存在?全身细胞7年更新完毕,7年后的我还是我吗?以前我觉得自己是小仙女,愿望是成为大作家,现在我是共产主义+无神论者,愿望是租个一室一厅养条狗。是什么一直未变。让“我”一直是“我”?

  在幸福这章里,亚里士多德说,所谓成功的人生,就在于去做那些相应于自己本性的事,活出你的天赋,你做那件你做的最好的事。想到之前看到一个网络作家说,我最擅长的事就是写文章,你问我为什么没钱?因为我做的最好的事就是不赚钱阿。可是我也自食其力了,赚不到钱不是我和我的天赋的错。这句话让我心里涨满了勇气和心酸。可是如果换成尼采的哲学观点——永劫轮回来看,你所做的所有事会不断重复,那你还敢做你现在选择的事吗?我想了想,那还是要阅读写作,因为只有这件事永远做也不会害怕。如果是别的事,永劫轮回我还是吓得抖了一个激灵。

  尼采说如果你爱一个人,你会愿意和他堕入永劫轮回,重复你们的生活一遍一遍。想想都可怕,人生,还是一次就好。就是因为只有一次,所以我才敢放心大胆地爱你。在我们这一次的相遇,我要把所有热烈的爱都给你,因为只爱这一次,那这些委屈我还能承受,因为只爱这一次,所以我还能再咬咬牙坚持。

  这本书里讨论了十个论题,几乎每个都绕不开一个人的名言。那就是康德。康德在道德上有个论题特别打动我,我们对我们自身也负有义务。不要剥削你自己,也不要让自己徒自荒废。我们有义务实现我们的天分和可能性,谁要是日复一日地成天坐在电视前面,那就是犯下道德的错误。

  有什么事情是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准对自己做的呢?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身体总是在支持我,包容我,原谅我。面对这样友好的朋友,我都做了什么呢?

  前不久我说闻见了春天夜里的味道。在心智与外部的连接这篇里,我仿佛也看见了哲学的论述。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有个名段,我通过汤匙碰到上颚而忆起过去。“我们记忆最美好的部分乃在身外,存在于带雨点的一丝微风之中……”有天晚上回家看到道上开着一树树玉兰花,我才知道春天夜里的味道来自哪里,这味道让我想起大学从澡堂出来,头发半干在操场散步的时光。我把这份简单的记忆保存在了玉兰花香里。

  有次我很正经地问人,觉得我美在哪里。他说单拎出来好像没什么特别美的,但组合在一起就是很和谐,耐看。我就在想美是否就是一种能让人愉悦的和谐?司汤达说,美是幸福的承诺。一个人美丽的脸或者你眼见的美丽的景色,他们给了你怎样的承诺?美丽的物品中又蕴藏着什么样的生活理想?或许所谓美,只是我爱的人的另一种版本。所有的人事物我们觉得美,追根究底是因为他们符合我们的性格和情绪状态,是我们喜欢的,乐于追求的。所以我在想,我们爱的人事物其实只是我们自己的某一个投射面,我们爱的终究还是自己。我所爱的人和物都是一部分的自我认同。

  那么艺术呢?我觉得可以和自由联系在一起谈。当我们热爱一种艺术的时候,(可以是文学,音乐,绘画,雕塑等等)它们让我们觉得自由和满足。艺术可以让你觉得平静或者疼痛,更加辽阔或者更加遁入,他让你得其所欲。

  关于意志自由,是我一直向内探求的,究竟什么是我发自内心想要的而不是外力灌输导致我想要的?我什么时候在表演?以及我可以随心所欲过我的生活吗?很多朋友都告诉我,不可以。因为你的随心是幼稚的行为,你的随心会有更糟糕的后果要你之后来承担。一个成熟的人要自律,自律意味着不被本能驱使。如果我们屈服于本能,身体的冲动或者激情,那就是不自由。因为你没有选择。你只是屈服了。做一个自由的人就跟认识自己是谁一样困难。

  《如果没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读后感(八):人人都是哲学家

  人人都是哲学家。这并不是要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哲学”,而是要说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哲学,无论有意无意,直接间接,我们的生活就是和哲学绑定的。

  《如果没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这本书里分类讨论了55个有意思的思想实验,分别归属于“幸福”“知识”“道德”“美与艺术”“自由”“法理与公平正义”“心智与大脑”“上帝与信仰”“逻辑与语言”“空间与时间”“自我”等11个类别。光看这些类别的名称,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总会在生活中有意无意地论及这些词,直接间接地使用这些词。伊夫·博萨尔特用55个思想实验——正如书的副标题说的“让人类疯狂”——来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往各种哲学学说的大门,他的企图大概也是想告诉读者哲学并非遥不可及,哲学家并非高高在上。

  试想在生活中,你在桥上,目睹电车即将撞上轨道上的五个人,拯救他们的唯一办法,就是把站在你身旁的一个人推下去,你会怎么选择?就像这样,这本书常常将我们置身在生活的情境中,然后引出这种生活情境对应的哲学讨论。自然,紧接着伊夫·博萨尔特梳理了自英国哲学家菲利帕·富特到美国哲学家朱迪思·汤姆森对电车问题的讨论,从而引出伦理学中关于效益论和义务论的异同。

  读到这本有趣的哲学书的时候,正是《生活危机·终章》上映的时候,将电影与哲学一联系,哲学的趣味就凸显了出来。生化危机的出现本身就是保护伞公司在道德伦理上的一种选择——既然预见了人类必然灭亡,那不如由保护伞公司主动参与进去,留下“该留下的”,杀死“该杀死的”。6部电影里都少不了这样哲学的思辨。为了不让“丧尸疫情”蔓延,封城是一个好的选择,然而封城又会置在城里但是没被感染的人于死地,这个时候我们该如何选择?在第2部中,一个桥段意味深长。神父的妹妹感染了“尸毒”,神父面临两难的境地。出于安全考量,神父应该杀死妹妹;出于亲情考量,神父应该满足妹妹嗜肉的需求。那么神父的最终选择是什么呢?他颇有“中庸”哲学的意识,选择了把妹妹绑起来,并向她投喂人肉。

  如果我们能被《如果没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这本书引进哲学的大门,那么我们自然会发现,原来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哲学,只是曾经不具哲学眼光的我们没有意识到而已。当然,这本书能给我们带来的又何止如此。作为哲学思想的提出者和论说者,哲学家这种身份听起来好像就是高高在上的。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叔本华、尼采……,这些名字总给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事实上,哲学家本身就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人。

  就像尼采,他打碎一切,宣告了上帝的死亡,他的作品透露出强大的人格力量,他是个巨人。但另一方面,他一生饱受病痛的折磨,他是个病人。他嘲笑同情心,可当他自己看到车夫用鞭子抽打马匹时又潸然落泪。他一开始推崇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后来却摇身一变,成就了欢乐哲学。这样复杂纠结的哲学家和我们这种每天早上纠结“要不要再多睡十分钟”,中午纠结“吃什么”,晚上纠结“再玩五分钟手机就睡觉”的“凡人”有什么区别?

  大学的时候,我读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总觉得哲学艰涩难懂,这形而上学对我而言就是“不行别上了”。这次读伊夫·博萨尔特的《如果没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便觉得哲学和蔼可亲,它用极为有趣的方式让人接触到哲学,更重要的是传递出了一种哲学并非遥不可及,人人都是哲学家的观念。

  《如果没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读后感(九):如果没有时间,你会是一个什么样存在?

  《如果没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是一位瑞士作者——伊夫·博萨尔特所著的一本关于哲学思想的普及书目,以一种简单明了的叙述方式以及哲学命题展开形式向读者介绍了各种哲学理论,作者以独特的风格,在分析各个哲学命题的时候,都会加入与这个哲学命题相关的哲学“思想实验”,让本身抽象的哲学问题,更加的具体化、更加的清晰明了,就像在脑中建立了一个哲学实验室一般,轻松愉悦的语言,使得读者能够更为容易的了解和学习到一些本是远离大众的哲学知识。

  本书的书名就十分的富有哲学意味,深深吸引着读者进行阅读,想要从书中寻找答案。可有趣的是,作者在本书中以十几个哲学命题展开论述,包含了55个经典有趣的“思想实验”,但每个哲学问题的论述,作者都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也许作者此举的用意就在于,给予读者自我思考的空间,让哲学思想能够更深入人心,让读者能够自由的徜徉在无尽的哲学问答之中,没有答案,其实也就是最好的答案。在生活中多一些开放的思想,多问一些疯狂的问题,然后再不断地去解答问题,岂不就是哲学家的日常行为吗?所以,只要保持一颗开阔的心,能够细致的对生活中的问题有着独立自由的思考,奇思妙想地大开脑洞,那每个人都能算是一名“哲学家”了。这也可能正是作者著此书,普及哲学思想的初衷吧。

  本书是以哲学命题的方式展开此书的,而且每个哲学命题都不会相互联系,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取相关命题进行阅读,而不必一定要从头开始读到尾,这是本书的一大特点。既然本书是这样的一种风格,我便也依据这样的风格论述我的感想,但也不会按照书中的顺序进行阐述,也会依据我的理解有我自己的排序原则,下面我就逐一地展开:

  逻辑与语言

  讲到哲学,首先最应该弄清楚的事情就是语言,其次就是弄清楚语言的逻辑。因为语言是一切思想的表达的基础,如果一个语言没有明确清晰的被使用,那也就会毫无逻辑可言,模糊不清的表达,将会使人产生误解,这便是语言的重要性。但是,语言字词的意义具体又是什么,语言是否拥有一套规则手册?通过各种思想实验,语言可是说是有规则手册,也可以说是没有规则手册,语言字词含义是一种使用方式,是一种实践,其既不是外在世界的客体,也不是心智中的想象。语言不仅可以描述世界,同意也能用语言采取行动,我们不能完全理解语言,也不会完全不理解语言,而是一点一点地越来越理解,这不仅是与语言来说,对万事万物都是如此。这是哲学中一种关于理解问题的诠释学,其认为我们的理解过程总是从整体通往部分,然后又从部分回到整体,如此循环往复。所以,当我们运用语言的时候,同时包含着一种个人期待的循环,即与自我的思想与他者的思想互相交融。不仅如此,语言必然不有深刻的逻辑性,即包含着言下之意也包含着隐含之意,是人类独有的富有色彩的伟大产物,语言的用法能在片刻间让整个世界改变,是充满无限力量的宝贵手段。因此,失去语言的人类社会,将是空洞的、无意义的,人类也就既无法理解世界,也无法理解他人,更无法理解自己。

  心智与大脑

  说完语言,再探讨一番同样是人类独有的一个重要器官:大脑。此处的哲学辩证问题在于,我们的心智是否存在于大脑之中,两者之间如何相互影响。自古以来,哲学家就对精神心智是否有别于大脑展开着剧烈的辩论,即有认为二者相互独立者,也有认为二者相互联系者,亦或者是否大脑只是一个功能的存在,可以寻找创造一个与之具有同样功能的存在将其替代?但实际情况是,我们的心智不只是简单的存在于我们的大脑里,同样也存在于我们的周遭环境,没有独立的灵魂存在于世,而是环境投射到人类的心中,使得环境也成为自我的一个部分。同时,每个人又都是一个独立的心智,因此我们永远也不能从自我的内心出发,去认识另外一个存在的意识,我们唯一能够认识的存在只有自己的心智,我们不能体会到另一个存在的内心,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本身。

  法理与公平正义

  我们都各自生活在一个具有法的国家之中,可是否法就代表着绝对的公平正义呢?在这个问题上有着法实证论论者和自然法支持者之间相互争论的双方,法实证论论者认为正义就是遵循法理,而自然法支持者认为,人天生有着固然的权利,无论国家是否承认,无论是否注之于法之中,都无法剥夺,这才是正义。因此,这就有延伸出了一个是否需要一个国家的问题。以霍布斯为主的哲学家认为,人类需要国家,人类也本非天生邪恶,但是毕竟通过一定的社会契约约束,放弃自由来换取和平,是属于理性范畴的;而以卢梭为主的哲学家则认为,人生而自由,人类的本性是善的,是社会的种种问题,让人坏的一面显露出来,人类不应该放弃本身所固有的自由去换取在社会生活中变得更加自私自利,卢梭认为,免于人类变坏最有效的方法在于良好的教育,保护好小孩子的思想,才能把坏逐渐隔绝开来,建立一个体现好的本性的环境。然而,无论是法还是自由,都给不出绝对公平正义,即便是在“无知之幕”下所建立的所谓最为公平正义的社会,也并不能保证绝对的公平与正义。这就像是一个平衡机制,在法与自由之间相互牵制,最终达成平衡,但仍然不能够将天平静止不动的矗立在所有人群之下。正如卢梭所言:“人生而自由,但却处处都在枷锁之中。”,这便是人类,这便是社会。

  上帝与信仰

  上帝是否存在?是否有一个超越人类认识的存在凌驾于人类之上?这是人类无尽的辩论之一,无神论认为无,有神论则认为有,都有各自独特的理由,同时还有第三种说法,就是不做判断。毕竟这个谜团,从上帝“存在”开始,就一直持续至今,也并没有真正的得到解开。但是上帝存在与否似乎无关紧要,想象的存在,也许比真实的存在更有信仰的理由,如果上帝真真切切的存在于世上,人们也许将不会对其有太多的信仰,毕竟上帝创造了世界,却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创世者,既然为全知全能的上帝,为何不对满布苦难的世界给予帮助呢?当然,无论如何,信仰也都会在相信上帝存在的人中持续下去。

  空间与时间

  时间无时不刻都在流逝着,不曾停留,也不曾倒退,空间也无尽的向外延伸着,至少,我们所知的空间,还无法看到尽头。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有些东西是我们无论怎么想都无法摆脱的。没错,我们想象不到没有时间流逝的世界,因为即便是一切静止的情况下,也仍然是处于时间里的世界,只有处于时间之中,事物才有静止与运动可言,一切都需要在时间中才有可能,没有时间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还有同样无法摆脱的性质,譬如颜色、空间、事务与性质、因果事件等,抛去这些东西的存在都是无法想象的。我们不能想象出没有颜色的物体,不是白色黑色,而是没有任何颜色,这不可能,同时,我们想象不到一个东西坏了,而没有任何原因,无论怎么样,都应该存在一个外因或者内因,这个东西才有可能坏掉,所以时空是我们人类的必要属性,是无法改变的。我们的想象力和理解力摆脱不了这些性质带给我们的束缚,这个束缚就像是一副我们永远也摘不下的蓝色眼镜,通过这幅眼镜,我们所看之物,都将只能是蓝色,无法改变。

  当然,抛开时空必须存在于有着心智、有着灵魂的人类当中,在心智之外没有过去、现在未来不说,人类对时空的研究,最深层次的向往莫过于时空之旅。可时空之旅真的是可能存在的吗?现在的科技并未给出答案,但是对于哲学,其认为时空旅行无法回到过去、亦无法改变过去,但是却是有可能穿梭到未来的。无法回到时空的过去是因为有着很严酷的逻辑挑战,最简单的一条是,如果你回到过去,过去有一个你,而你本身就处于过去,同一个时空无法共存同一个绝对一致的存在,所以,你回到过去就成为一种自相矛盾的事情。即便是一个平行时空的设想,可以假设人可以返回到过去,可是既然是处于平行时空,那你所返回到的那个世界,其实应该说是另外一个世界,也就是你不会回到你所存在的世界的过去,而是到了一个和你原来所在的世界非常相像的世界去,也就是所谓“平行世界”。而在这个世界,你可以改变未来,杀死你的祖父而不会造成自己本身死亡和未来已经没有你不可能回到过去杀死祖父的矛盾,但是,这里所改变的的未来,将是这个世界的未来,而不是你所在世界的未来,所以即便你杀死了这个世界的祖父,你仍然只是杀死了一个和你祖父非常相像的存在,而不是你的祖父,这就是时空之旅无法回到过去的种种逻辑矛盾。

  但是人们又会在想,既然无法回到过去,那到底能不能穿梭到未来呢?答案是可能的,而且非常的简单,也是发生在过的事情。根据广义相对论,只要物体运动的速度够快,时间的行进也会更快,当物体运动速度接近光速后,也就跳进了未来,十年的距离,只需要一分钟就走完了,那不就进行了一场时间旅行了吗?所以前往未来是时空之旅是一个理论可行的问题。但为什么说是发什么过的事情呢?因为在生活中,我们感到无聊的时候,总会觉得时间流逝的相当漫长,而当我们正在做一件有趣的事情,完全沉浸其中后,时间就过的特别快,在你还未反应过来的时候,就过去了好几个小时了,由此,这算的上是一个小小的时空之旅了。所以,我们可以把生活过的更为充实有趣些,比起无聊的漫长等待,将会有更多值得回忆的过去。

  美与艺术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可美和艺术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艺术就都是美的存在吗?首先,应该先谈谈什么是美。根据席勒与利普斯的理论——美是感官所感知的自由,也就是说,只有通过美,人们才能走向更为自由的道路。而我们如何感觉到美呢?其实是无法用明确的准则加以判断的,对美的判断,是通过人所有的美感经验自主产生的,所以需要的是一种审美经验以及对美的敏感度。同时,再谈及艺术,但谈及艺术是,不能把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分开,也就是应该把艺术的定义问题和艺术的功能问题分开看待。而艺术是否就是美的?美的是否就是艺术?这些其实都无关紧要,并没有明确的是否的答案,大可自由的关注这些或那些艺术品,无论是美还是艺术,只要你能够享受其中,便是美的艺术,即便你无法像专家那般富有美感,但在生活中多问问“这些为什么是美的?”、“为什么会喜欢这些东西呢?”、“喜欢这个东西什么地方?”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美学自然而然会改变我们观看事物的方式。

  道德

  道德哲学也就是所谓的伦理学,目的是要找出哪些事情是应该做得,为什么一个行为在道德上是正确的或是错误的,同时也要找出的是:是什么东西让行为成为道德错误,又是什么东西让行为在道德上错误?这里要涉及的是两个道德理论,一个是主张道德价值由行为结果来衡量的效益论,一个则是道德价值取决于行为本身的义务论。所以哲学家提出的“电车与胖子”的思想实验,是道德哲学上最为出名的问题,不仅涉及了效益论和义务论的抉择,同时也反应了积极作为与消极作为的心理差异难以界定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以此产生一种道德要求:坏的效应不应该被当成实现好结果的工具。正如康德的“自身即目的表述”说说:“你的形式作为,无论在什么时候,不只要把你自己,也要把旁人作为人类的资格视为目的,永远不要仅仅当成是手段来使用。”——即:人不是手段,包括自己。

  此外,在道德判断之外,还有一种德性伦理学,其关注的是行为者的性格。道德判断中产生的问题是:“我该做什么?”,而德性伦理学产生的问题则是:“我应该做哪一种人?”。真正的富有美的道德行为者,不应该只是跟随一个性格的驱使,也不应该只是拥有正确思想,而是两者的相互结合,性格与理智的结合,性格确定目标,理智负责找出达成目标的手段与途径。

  其实道德的意义并不在于对与错,也说不清实际意义上的对与错,道德只是人们愿意遵从的普遍法则下的信条罢了,如果有一个社会,人们普遍认为杀伐决断,饮血茹毛是属于一种善的行为,那么这个社会道德法则又有谁说得出是对与错呢?

  知识

  哲学上的知识首先是在于对世界的思考。根据柏拉图的理论,认为我们感官可见的世界其实并不是真实的,只是一种虚幻的世界,还有更加高级的真实存在,叫做“理型”的世界,柏拉图以一个“洞穴囚徒”的思想实验得出如此结论。还有哲学家笛卡尔认为世界其实人们内心的一种虚幻的存在,我们只是蒙蔽在“缸中之脑”的幻梦罢了,但是,人有一件事情是无法被蒙蔽的,就是人正在思考这件事情,无论思考是对是错,但确确实实都是在思考,因此有了我思故我在观点。同时,哲学中还有着一群怀疑论者是这样认为的:我们所能判断的,仅仅是事物如何出现我们眼前,却从来不能判断,事物的真实存在到底是什么模样。

  但是无论如何,竟然知识具有不确定性,我们仍然可以获得和拥有知识,我们利用感官知觉获得知识,知识是真实且有理由的意见。但其实我们有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知识,因为,认识真实,不仅需要认清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同时也要认清所谓知识的概念。理清这个概念,才有找到答案的可能。

  自由

  前面在法理与公平正义中已经涉及到自由的问题,然而,尽管实在自然法的支持论下,那也只是行为上的自由,而现在这里所提到的是意志自由,是我们是否能够自由选择的问题,也就是得最先问出:世界是否依循不可更改的法则运行,以及这对我们的自由意味着什么。这里存在在三个相互对立的论点:

  一是以拉普拉斯为主的决定论持有者,他们认为:世界遵循着不可改变的法则,世界的变迁从起始到所谓永远的未来都早已被确立,也就是说我在这里写下这篇读后感早在几十亿年前就已经确定了。这个观点确实有些令人费解。

  二是和决定论相对立的自由意志论论者,他们则认为,人类是自由的,世界也不是被决定的。

  三是主张二者没有绝对的对立,而是可以相互兼容的一种兼容论,这是如今哲学圈广泛接受的一个论点。兼容论的立场在于:即便世界从开始,各种决定都已经确定了,我们仍然能够拥有自由,因为,自由不过意味着我们可以不受强迫地依照自己的喜好做事。

  然而,我们必是自由的,我们全然能够依据自己的内心做出最大动机的选择——这就是我们的自由,不论世界是否依循决定论,都不影响这一点,即使世界早已经被决定要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我们还是能够选择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阅读、什么时候运动……;我们也还是能够选择我们吃什么东西,看什么书,做什么运动……,自由也不绝对是或否的问题,因为在各种条件的制约下,自由显然是会有所让步的。

  幸福

  作者把“幸福”这个命题放在了第一篇,而我为什么要将其放在如此后面进行论述呢?主要是因为我认为,人类生存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寻找走向幸福的途径,无论是从道德、美与艺术、法理与公平正义、上帝和信仰、知识、自由这些命题上讲,还是其他种种哲学的命题,不过都是想要找到一条顺利前往幸福的康庄大道。

  然而,我们该如何界定我们是否幸福呢?如果生前的一切顺利,而到了死后却经历一系列的波折,引来了无数的骂名,那你还是幸福的吗?所以,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对我们的人生下进行评判,因为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我们会落入怎样的不幸当中。

  即便我们过着不幸的生活,我们仍然能够幸福的生活。斯多亚学派以一个“被链住的狗”的思想实验向我们揭示了如此观点:虽然我们不能改变世界的,却可以改变面对世界的心态,真正影响我们内心的,不是外界的事物,而是我们内心中事物看法和判断。当我们觉得自己的处境无可违逆,不如学一学被链子拴住的狗,改变自己的心态,自发的决定去散散步,幸福也就油然而生,幸福其实就是心态的问题。

  据享乐主义伊壁鸠鲁的理论:人生追根究底不过是为了享受快乐,而快乐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短暂的,一种是持久的。短暂的快乐是满足需求而来,即口渴喝水、疲倦休息,这些都属于短暂的快乐,但是这种快乐在需求得到满足后也就逐渐消失了。然而持久的快乐,才会带来真正的幸福,这种持久的快乐,是一种没有痛苦,也不是强烈渴求满足的状态,是一种心灵平静稳定的状态。

  叔本华也是享乐主义的继承者之一,他认为人生是一场无休止的追赶,一个需求一旦满足,就会开始产生下一个需求,而当人处于空窗期——即这个需求满足后下一个需求还没有出现的时候,会感到极度的无聊,会让我们见识到世界的了无意义。正如爱尔兰文学家王尔德所说:“人生只有两种悲剧:一种是人无法得其所欲,另一种则是他得到了。”叔本华的享乐主义却又融入了一定的悲观主义。

  尼采“永劫回归”的思想实验表明了尼采欢乐的哲学态度——要爱你的命运,即使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无休止的不断重复循环的过程之中。但“永劫回归”的思想实验也同样表明了人有一天必然会死去,生命只有一次,提醒自己有一天会死,不是为了要告诉我们要忙于遵循既定的计划,而是要我们要好好的生活,因为不知道哪一天,我们的人生就会走到终点。

  也许大多数人都听过西绪弗斯与大石头的故事:西绪弗斯受到天神的惩罚,必须把一颗大石球推上山,而这个石球再每次被推上山后,又会再度滚下山去,西绪弗斯无论如何做,都无法摆脱命运的束缚,一生只能循环往复地把大石球奋力推上山去。如果你是西绪弗斯,你会怎么样?会是怎么样的一种思想状态呢?会悲天悯人的强撑着度过这样无限的日子吗?还是把这石球当成自我的使命呢?其实,我们的人生完全都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即使这个石球会不断的滚落,可不再去认为这是神罚的下场,而是当做出于自己的意愿这么做,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手中,也许在这一瞬间,你就会感觉自己是幸福的。幸福也许就是如此简单,即使人生毫无意义,也应该充分享受着身前的一切,积极的过好每时每刻,我们本已无所可失,唯有我们可以掌握的,就是自己的命运,当命运掌握在手中之时,幸福便随之而来。

  自我

  到了最后一个部分了,作者将其放在最后,我也认为,这应该是哲学中至高无上的命题——“我是谁?”。自苏格拉底起,“认识自己”就成为哲学至关重要的任务。“我”是一个怎么样的存在?“我”又是存在于什么的地方?哲学需要研究的是“这个我”还是“那个我”?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还是同一个我吗?

  简单来说,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得涉及哲学上关于同一性的问题,而同一性问题包括性质上的同一,也包括数量上的同一。性质上的同一表明,两件东西是在性质上是一样的,有着相同的属性,比如两本同样的书,从颜色、内容等看都是相同的,这说明这两本书具有性质上的同一。而数量上的不同则指的是:两个不同的东西,每一个可以得到不同的编号,即两本书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不是同一个东西。数量上同一的事物在时间上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鞋子在刚买的时候和穿了一段时间后,仍然是数量上同一的事物,而其的性质却发生了很大的差别。所以两个东西不只可以是有差别的,即便它们的性质上同一,而且还能是同一的,即便它们拥有不同的性质。

  所以“我”在数量上,无论时间如何变化,“我”永远是同一的,而在性质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是思想的变化还是身体上的变化,使得“我”与“我”的性质产生了很大的差异,所以又并不存在着同一性。

  然而我们是如何形成自我的?根据哲学家洛克的说法:人是通过记忆塑造自我,过去的记忆将使“我”成为“我”,没有过去的记忆,就无法形成自我。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记忆,将会使我们保持自我的同一性。而如果我们把两个个体的记忆交换,那到底他们会是哪个“我”呢?所以洛克的记忆塑造自我理论形成了矛盾,因为没有稳定的身份同一性,记忆也就无从而谈,记忆是默认了身份的同一性,而不是保证了身份的同一性,身份的同一性,不仅建立在心智与记忆之上,同时建立在个体的身体之上。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能确认今天的“我”跟过去的“我”是同一的所有观点。

  可如果谈及生存的问题,自我的同一性问题就显得无关紧要了,更重要的是生命可否获得延续,不管最后确认了“我”到底是谁。

  这些有趣的哲学思想实验,以及所有的哲学命题,都给人一种开阔广泛的思想启迪,如果只是单调地寻找简单的答案,也许哲学就不再是哲学了,哲学之所以是哲学,就在于它是通过无数的思想问题而产生的思想碰撞,使得哲学充满无限的乐趣。在阅读此书之前,我认为哲学只是一种枯燥无味的东西,现在我才知道校园里学的哲学内容,是被种种制度条件下限制的哲学,是不完全的哲学,是死板无聊的哲学,而真正的哲学,却是如此的富有韵味,每一个思想实验,都给人无尽的思考。校园中所学的哲学,只有固定不变的答案,而答案无法使人思考,只有问题能,真正的哲学不是抛出答案让你记忆,而是抛出问题,让你思考。

  叙于,二〇一七年六月七日

  《如果没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读后感(十):进入哲学殿堂的入口

  西塞罗认为,哲学是一切艺术之母;培根也曾指出,哲学是科学的伟大母亲。哲学作为人类文明的精华,是一切文化、科学,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精神基石,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础。究其本意,哲学源自人类本身对世界、社会的反省和探寻,是一种面向现实的超越性的洞见,它力求实现对社会生活与人生历程的总体透视,并指向一个更高的境界。对当下生活进行反思以寻求超越,才是哲学存在的目的所在。翻阅哲学发展史,可以看到道德、艺术、自由、公平、人性等等,都是哲学研究的主题和方向,严密的逻辑性和晦涩的语言成为普罗大众涉足哲学的拦路虎之一。

  哲学的意义在于它不仅停留在哲学家的思考层面,而是用来解决人的各种问题,让人从善于思考中获得生活的教益。哲学应该是平易近人,可以使人“知而能识,学而能思”的。伊夫•博萨尔特(Yves Bossart)所编写的《如果没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没有像普通的哲学著作罗列哲学观点,而是带着两难的、令人纠结的问题而来,通过哲学的智慧与思考的游戏相结合,以循循善诱的问题作为诱饵,将苏格拉底、柏拉图、尼采等哲学大家引入讨论中来,不断地出题论证,循序渐进地引诱读者不断的深入思考,虽然不曾给出答案,更没有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但是读者心中却有了自己的理解。

  比如器官移植的案例。假设有五个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有两人各需要一叶肺,两人各需要一枚肾脏,还有一人急需心脏。而恰巧有位健康的年轻人到医院来做例行检查,且正好与五名患者的罕见血型相匹配。那外科医生是否可以杀掉他,把他的器官拿来拯救这五个病人?效益论主张,行为的道德价值仅仅由行为的结果来衡量。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能让相关人等的福祉最大化、痛苦极小化,那就去做,所以“死一个比死五个好”。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认为一贯正确的“舍小家,为大家”。义务论对此认识则不同,它认为行为的道德价值不只在其结果,也在行为本身;有些行为本身就是坏的,不管能产生多少的善也都一样。比如杀人、刑讯、偷窃等等,这些行为都是无条件的错误,也不能通过成本利益的计算来提升价值,不管是在何种处境下,有些事情就是不能做。在他们看来,“善意的谎言”也是不道德的。所以,器官移植这个案例,让我们面临了道德上的难题,但是通过不同哲学家的理解和演绎,我们就能够从中找出其中的漏洞或缺陷,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自己支持的观点。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如果没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