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4-10 20:5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的读后感10篇

  《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是一本由[日] 狩野未希著作,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1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读后感(一):独自思考是个死路,而独立思考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老光不是我——读书笔记

  一个人要不断的去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才不会在这个社会当中活得太迷信

  这本书主要阐述了6个点:

  ✹ 为自己的建议找到相应的证据

  ✹ 区分事实意见,提出好问题

  ✹ 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增加观点

  ✹ 预测未来,然后来决定现在要采取的行动

  ✹ 掌握交换建议时候规则,能够让交换建议变得更有效

  ✹ 把批评和反驳都当做自己的想法,然后去细细的推敲意见

  建立自我建议

  为自己的意见找到相应的证据

  经常问自己三种类型的问题:

  根据力问题:要有意识的培养自己有根据的思考

  从小事中培养自己有根据的思考,如早上在衣柜前面选衣服的时候问一下自己:为什么我要选这件衣服,为什么不选那件衣服。这种看似无无意义行为是一种训练自己根据力的方法,找到自己每一个决策之后的根据,不是为了更多的去说服别人,不是为了去强势的征服别人。

  比较性问题:为什么要这么做,不那么做

  Why not问题:为什么不能这么做呢?

  通过三种方式来不断地向自己提问建立自我的建议,并且训练自己的根据力

  区分事实和意见,提出好问题

  深入理解,不要自以为是才能将事实和意见区分开

  如何检验自己对一件事情是否深入理解?

  1、真正厉害大师一定是化繁为简化复杂简单的,你所说的是否能让没文化的人

  或者让年龄很小的人都能听得懂。

  2、一定要针对这个当中的某一些词语去明确标准。这就要增强我们的提问力。

  掌握提问力的五个要点:

  1、探究必要

  2、探究一下数据的正确跟妥当性

  人的两种思维方式:线性思维和立体思维

  要学会对这种看起来很正当的数据跟例子,去反问它,它们俩一定必然相关吗?

  3、检验那些模糊的词语,模糊的词语有明确的标准

  4、凡事都有两面性,再好的东西,不妨问一下,它会不会有哪些缺憾,再不好的东西也要问一下,它会不会又有某些优点

  5、从时间跨度要来考虑,如果这件事情长期这么做那会怎么样呢?会不会带来其它的后果呢?

  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增加观点

  适用于教育孩子:可以尝试带着孩子,站在不同人的角度去思考这件事情,用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去思考,多角度的去看待问题。

  1、从时间的角度

  如果再过10年,如果这件事情成为历史的某一个片断,成为我人生的某一个片断,那么我会怎么评价这件事情?

  2、从角色的角度

  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考虑?如果你是这家公司,你会怎么做?

  卡耐基曾经说过:人们往往为了一些十年过后,就会忘记的事情去争吵其实很不值得的。

  如果站在更多的角度去思考,很多事情的重要性,很多事情的决策,以及很多事情所采取的策略,也许都要换一个角度去考虑它

  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

  然后来决定现在的行为

  当一个人能对未来预测完了之后,他今天的很多行为就会有所改变,所以不需要经常使用阻止别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妨顺着方式去培养一个人预测未来的方式,能够让他自己对未来有一个清楚认识发现做了这件事后未来其实是这个样子的时候,他就会思考我今天可以换一种方式来把这件事情做的更好。因此预测未来能够帮你对现在的决策做有效的指导

  掌握交换建议时候的规则

  能够让交换建议变得更有效

  ✹ 金字塔原理重要部分放在前面。先说结论,后说佐证结论的证据。

  ✹ 把否定当成提问:如果您认为这个办不到,那我们怎么做,才能让他做的更好呢?

  ✹ 不要跟随对方脚步,也不要和对方争辩,你会发现当你和他争辩的时候,你就已经随着他的方向去了。

  把批评和反驳都当做自己的想法

  面对批判或者不同的意见,要不断的去推敲自己的想法,或者推敲自己的意见。

  作者说,重要的事隐藏在无法接受又有点在意的地方。一个人要学会去观察自己的情绪感觉假设有一些事情让你感觉不太对,那你有一丝情绪掠过了,掠过一丝焦虑的情绪,掠过一丝不太爽的情绪,首先去接受这种情绪,然后不断的去反问自己这种情绪来源于哪里。

  这6堂课不需要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系统完全可以拿来一个点一个点拆开看,然后在生活当中去强加训练一下,这样才能够让你对于事物判断,更具有自己独到的想法。信息越多,越需要一个人能够沉下心来,偶尔说出那么一两句不是泛滥的话,带有你自己的独特色彩,这才是一个人思考的最重要的价值

  《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读后感(二):学完这六堂课,让你提的意见有分量

  一年一度毕业季即将到来,大多毕业生工作经历可算是相当丰富了。 我一个同学参加过这样一个应聘: 十几名应聘者围坐成一团,讲台上就是气场十足的面试官。在问了几个基本的问题之后,他向下面在坐的应聘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想要当老师?” 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全场鸦雀无声。看似很平常的问题却往往不好回答。 过了一会儿,其中一名应聘者说:“我认为我非常适合当老师,因为它让我感到无比荣耀。” “老师这个职业家庭希望的寄托,是孩子未来的指引者。”另一个应聘者说。 接下来,我的那位同学胸有成竹地说道“老师是咱们学校的主心骨,是民族振兴的委托人,是无数个家庭的造梦者。” 结果显而易见,我的那位同学被成功应聘上了。 他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为什么得到了认同?为什么能脱颖而出?为什么让面试官感受到了思维的分量? 在《哈佛6堂独立思考课》这本书中,作者对于优质意见的提出给了系统的回答。要想让你的意见有分量、有说服力、受到他人的信赖,就必须做到独立思考。 当然思考不能流于表面,而是要深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结合事实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只有这样,你的观点才能比他人的更加缜密,且无懈可击。 一、学会建立“自我意见” “自我意见”建立法三步骤: ①确认自己对事态的了解程度 ②更清楚了解事态,掌握必须调查的事情,并付诸行动 ③持有自己的意见,想出该如何应对突发状况 我们要想对事态了解,就必须彻底地思考。而彻底思考的前提是批判性思考。这对于很多人而言显得有些困难,但只要你形成习惯,它就会成为你思维里的一部分。当你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就会自然全面分析这件事情的利弊,不被其他人的观点所影响。 ⒈现实问题: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很多女生在买衣服的时候,都会百般纠结,挑来选去,流失掉了很长时间,却还是决定不了要带哪一件回家。 于是,大多情况下就会向同伴征求意见,问哪一个更好看。或许同伴说的刚好是你心里的答案,有的时候并不是你想要的答案。但即使如此,你还是想要问一下,感觉好像心里会踏实些似的。 她喜欢样式刚好你也喜欢吗?这个几率还是比较小的。毕竟每个人的喜好性格风格不尽相同,所以别人喜欢的样式不一定是你喜欢的。 ⒉实操阶段: 在这个时候,意见不统一了,就得靠你自己的决断力去决定,不被他人的意见左右,从而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果你很难从正面做出决定,不妨先从反面思考,列出正反两面各自的优缺点,对它们进行对比,从而比较理性而又全面地得出最优的结论。 拿买衣服来说,如果你对某件衣服有一定的好感,但又没有百分百的意愿立马拿下它,这个时候不妨这样想:假如我今天不买这件衣服,我离开这家店后会不会后悔?如果后悔了,那说明你的内心里是需要它的。那你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停止纠结,付款并带走它。 如何提高思考根据能力: ①向自己提问,思考工具 ②一边做比较,一边自问为什么选择它 ③在商务场合思考工具 二、学会深入理解面对的意见 如何做到深入理解呢?作者用四个步骤介绍实践的方法: ①检查自己获得的信息是否真正理解 ②切实搞清楚不理解的部分是什么 ③为消除不理解的部分,思考一些问题 ④养成实际提问的习惯 ⒈现实问题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对某件事似懂非懂、自以为懂、不懂装懂,形成一个知识缺口,有时候以为自己可以蒙混过关。事实并非如此简单,你解决不了的会在将来的某一时刻再次出现,再次挡住你前行的道路,这个时候,你还要不懂装懂吗? ⒉实操阶段 首先,我们怎么才能知道我们是真的理解还是不完全理解,作者给出了检验是否真正理解的七个方法: Tip 1 用对五岁小孩的方式说明 Tip 2 深入挖掘专业用语 Tip 3 翻译成英文 Tip 4 使用理解程度检查表 Tip 5 用5W1H反驳 Tip 6 用信号灯色的记号帮助思考 Tip 7 临时被人征求意见时提出好问题 我有这样一个同学:年纪轻轻,头发稀松,为此到处求医问药,各种能试的法子几乎都试过了,但还是没能让光秃秃的额头长上茂密黑色森林。 于是,他整日为这事犯愁,不知如何是好,一旦有个风吹草动激动跃跃欲试,一看到街头巷尾广告就会深入了解。 有一次,他的一个好朋友听说有一家专门治疗脱发的医院,好多人都去那做过系统专业的治疗,感觉还不错。于是,他花了几千块钱在那家医院治疗了几个疗程,药买了一大堆。到头来,头发没长出来一根,他感到特别失落,又重新回到了往日的忧愁之中。 所以这件事告诉我们,在深入理解之前要注意分辨某一句话是事实还是意见。如果不注意区分这两者的区别,就会陷入盲目的随波逐流当中。 那么究竟什么是事实?什么是意见呢?有的人可能会说,这两者分不清楚不要紧,不会有什么大碍。如果你这样想就特别危险了,如果你把一件意见当成了事实来看待,就会产生让你后悔的结果。 作者特别强调:“事实”是以某种形式显示证据的事物。例如,地球是圆的,有从太空传回来的照片作为证据。而“意见”是我们思考之后,每个人得到的不同想法。例如,学生名校前途会一片光明。 在上面的例子里,我的那个同学听他的朋友说那家医院不错,这只是他朋友的意见,而不是事实。结果他听信了他朋友的意见,最后却扑了个空,只能自己默默承受这个后果。 三、学会预先发现问题 1.现实问题 有一次,坐公交的时候,碰到这样的情景: 在四个衣兜里翻来翻去,最终没能找到可以投币的零钱。他无助而又无辜地站在前门口投币的地方,后面排了长长的队伍,发着牢骚。 “你上不上?后面那么多人等你一个,不上的话就坐下一趟吧。” “我没有零钱,你能不能给我找些零钱。” “我哪有这闲工夫,提前干什么去了?知道自己要坐公交为什么不准备零钱?” 那人气急败坏地骂起了司机,渐渐的,演变成了一场恶战,在交警的及时制止下才停了下来。 2.实操阶段 预测未来的四个步骤: ①该方案如果成为现实,会发生什么事?同时设想发展顺利与发展不顺利时的情况 ②成功时的情节失败的情节,思考有没有面对这两种情况时应该采取的措施 ③思考该行动有没有实现的可能 ④思考该行动有没有现在执行的必要 “有备无患。”这句话是极其正确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不能闷着头一直往前走,要边走边向前看,随时准备接下来要做的事,让思维走到时间的前面。从而,让自己的预判指引现在应该做的行动,不至于当事情真正来临的时候手足无措。 预见性在生活当中是极其重要的,你可以抢占先机,占领未来的市场,也可以有一些其他人想都没想过的想法。总之,向前看,让你的前行方向更加的准确,让你的判断更加有说服力。 结束语 人生每天赐予我们每个人很多堂课,而这六堂哈佛独立思考课只是无数堂课中非常微小的一部分。然而这六堂课却深深影响着其他许多人生课,潜移默化地参与着我们的言行举止。因此,不要小看这六堂课,它们带给你的力量无穷无尽的,会让你学会说话和提意见,并且很有分量。 我们要把思考力融合到自身的力量之中,把思考变成形影不离的习惯,像吃饭喝水一样的习惯。日积月累,你将会遇见更加有分量的自己。

  《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读后感(三):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

  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 -- 读书笔记 BY Eleven

  2017-10-24 Eleven 十一维空间

  Come and Get Your Love

  Redbone - Wovoka

  哈佛的6堂

  独立思考课

  开会讨论时,无法顺利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提出好问题?小组报告时,无法充满自信地说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想要让自己的意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这都必须依靠缜密的“独立思考”才能做到。没有经过仔细思考的意见,既不会受到其他人的信赖,也不会有影响力,更无法达到任何效果。

  本书根据哈佛大学提倡的自我意见建立法则和批判性思考,提出了“为意见找根据”“区分事实和意见”“推敲自己的想法”等建立属于自己意见的6个步骤,更有诸多的实践方法让你学会真正的“独立思考”。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只有锻炼“独立思考力”才能让你脱颖而出。

  面对某个议题,能提出自己崭新的观点,想出崭新的方案,应对意外事态的发生,让自己的意见具有说服力,需要具备“认真思考”的能力。“认真思考”即“彻底思考”。我们需要学习批判性思考。

  “批判性思考”:

  扎实并独立的思考方法,思考信息,意见和想法的对错,从中摸索出更好的答案,就是批判性思考。为了提出全面的“独立答案”或“意见”所必须具备的技巧。

  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中的critical并不是“批评责难”的意思,而是“谨慎判断事物是非”思辨的意思。不仅是信息本身和他人的意见是我们“谨慎判断”的对象,连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也需要“谨慎思考”。

  使用批判性思考

  tep 1 思考两个问题

  1)作为根据的内容“正确”吗?

  2)根据足以成为根据吗?

  tep 2 增加观点,思考“相反的意见”

  1)思考原本的意见,根据是什么?

  2)思考相反的意见,根据是什么?

  3)两者对比,有没有偏见,根据是什么?

  4)有没有其他应该考虑的部分,根据是什么?

  思考“根据”的练习

  Exercise 1 初级篇:向自己提问,思考根据

  每天日常要做的事情,先问自己:“为什么要选择它”。不用把根据说出口,放在心中即可。根据不能是“无意识地选择它”。养成“思考根据”的习惯。

  Exercise 2 中级篇:一边做比较,一遍自问为什么选择它

  做选择的时候,一边做比较一边问自己“为什么选A而不是B”,然后思考根据,不用说出口,放在心中即可。比较能加深人的思考,是彻底思考的一种常识。

  Exercise 3 高级篇:在商务场合思考根据

  在工作上做选择时,问自己“为什么选A”,并思考根据,不用说出口。习惯之后,再思考“为什么选A而不选B”。此处和初级中级不同,需要尽可能思考具有说服力的根据。可以假设用说服上级来思考根据。

  1

  Lesson 1 建立“自我意见”

  为什么我们不擅长应对“突发状况”

  自我意见建立三步骤

  tep 1 确认自己对一件事理解的程度

  tep 2 掌握自己对一件事不能理解的是什么,调查事项,付诸行动,通过查找数据来解决“不理解的部分”

  tep 3 持有自己的意见,想出该如何应对突发状况。

  这里的重点是:不要再没有深入理解“一件事”的情况下就直接跳到“持有意见”的阶段。注意运用“根据”

  2

  Lesson 2 深入理解思考

  不要停留在“可能是事实”之前

  深入理解的4个步骤

  tep 1 检查自己对获得的信息是否真正理解

  tep 2 切实举出不理解的部分是什么

  tep 3 为消除“不理解的部分”,思考有效问题

  tep 4 养成实际提问的习惯

  在第一堂课中,我们介绍了“自我意见建立法三步骤”,而在这4个步骤中,步骤1等同于“自我意见建立法”的步骤①,步骤2到4等同于“自我意见建立法”的步骤②。

  检验是否“真正理解”的7个方法

  Tip 1 用对5岁小孩的方式说明

  “深入理解”的敌人是“自以为理解”,我们需要试着模拟向5岁小孩解释一件事,如果对话受到阻碍,就表示对产品还没有充分理解。自己没有理解的事情说给别人听,被人也不会理解。

  Tip 2 深入挖掘专业用语

  遇到要“切实理解”信息时,必须多留意平时无意识地使用的专业术语。

  Tip 3 翻译成英文

  翻译成英文,在意译和直译中会有区别,就可以看到平时看不见的“漏洞”。

  Tip 4 使用“理解程度检查表”

  在左侧列出“已理解的部分”,右侧列出“不理解的部分”并做成清单。重点是全部写下来,然后试着逐一审查左侧的“已理解的部分”中是否每一项都是正确的。

  Tip 5 用5W1H反驳

  对于Who谁,What做什么,When何时,Where哪里,Why为什么,How怎么做等问题可以确实回答。在商务场合中,可以加入To Whom向谁,How much多少钱等,根据场景改变提问内容。

  Tip 6 用信号灯色的记号笔帮助思考

  拿出“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记号笔,没有的话任意三种颜色的笔皆可。在“理解程度检查表”上,“完全可以理解的事”部分用绿线,“大概理解,但不是完全理解,最好调查一下”的部分用黄线,“无法理解,要再讨论”部分用红线。没有标准答案,只需要诚实地划线。

  Tip 7 临时被人征求意见时,提出“好问题”

  提出“好问题”的12项原则

  ①“何时、何地、谁、做了什么、怎么做”

  ②“为了什么目的?”“为什么这么有把握?”

  ③对信息提问

  ④探究必要性

  ⑤探究数据是否正确、妥当

  ⑥检验模糊的用词

  ⑦引用相似但不同的例子

  ⑧确认事物的两面性

  ⑨询问契机、起因

  ⑩探究为什么是“现在”

  ①询问长期性发展

  ②以采访者的姿态追问背景

  深入理解前应该注意的事:区分“事实”与“意见”

  事实:是以某种形式显示证据的事物

  意见:是我们思考后,每个人得到的不同的想法

  特别小心专家的发言,因为专家们说的话很有说服力,所以很容易让人把“意见”误以为是“事实”。

  3

  Lesson 3 从多种角度

  看待问题,深入思考

  让思考更有深度的4个技巧

  Tip 1 站在“不可忽视者”的角度来思考。

  一. 决定想成为的人

  考虑到各人的职业,年龄,爱好等数据,建立一份“不可忽视者”候选人名单。

  二. 思考“那个人最想得到什么”

  三. 再一次回到自己的观点

  “不可忽视者”人选如下:

  (1) 彻底思考该“信息”内容,这个商品与他的未来、生活、工作等有关联的人。

  (2) 认为这将会使每天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对该“信息”内容抱有期待的人。

  (3) 与该“信息”有直接关系的人。

  Tip 2 用崭新的观点,获得不同角度的看法

  一. 看看如果是请讽刺漫画家把你仔细思考的“信息”画成漫画,会出现什么样的画面。

  二. 想象一下如果让人类学者来研究你像仔细思考的内容,他会如何判断。

  从模仿人类学者的观点来看:

  1)在其他国家也能成为重要的议题吗?

  2)有成为大前提的文化背景吗?

  3)从一百年后的角度,作为“人类历史的一部分”来解读,会有什么结果?

  注意:不论是以“不可忽视者的观点”还是“外部人员的观点”,不要有“他人的观点比自己的观点更好或更差”的优劣之别。

  Tip 3 一人辩证法

  彻底反对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在心中设定“另一个自己”,反对自己的每一个想法。

  辩证法

  是哲学中的一种对话法,其过程如下:

  1. 有“A”这种想法

  2. 拿出反对它的“非A”想法,与“A”对抗

  3. 产生“B”的新创意

  在“赞成或是反对”二选一的案例时的一人辩证法:

  1. 用“赞成”“反对”等形式,确定自己的立场(这个“自己原有的立场”叫作“A君”)。

  2. 将反对A君的“非A君”可能会提出的反驳,尽可能地在纸上条列出来(反驳清单)。

  3. 在清单中,只留下看似有正当根据的条目。

  4. 检验清单里剩下的“非A君反驳”是否正当。

  5. 将认为合理的“非A君反驳”反映在自己的想法中。

  在“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案例中使用一人辩证法:

  1.明确自己的立场(将这个“自己原有的立场”称为“A君”)

  2.反驳A君的想法的“非A君”上场,非A君的角色变成“只要是A君说的话,就要统统反对”。让两个人辩论。

  3.检验非A君的“反驳根据”合理性。试着建构非A君的意见,将所有原因写下。逐步分析每一个原因是事实还是意见。如果是“意见”,那么“根据”是什么,就可以看到了“事实”。

  4.判断“非A君的根据”为合理,将它反映在自己的想法中。

  Tip 4 通过“反驳清单”重新审视意见

  1. 对任何想法都反驳,并且罗列,制作“反驳清单”。

  2. 再将“反驳清单”的内容,按照是否有合理的根据来区分。注意检验这张清单上留下的反驳是否正确。注意区别“事实”和“意见”。

  3. 确认“反驳的根据”,提出意见,就需要根据,要思考在什么样的根据下,这个意见是事实。只要“反驳”进入到“事实”这一步,暂且就可以了。

  4. 用反驳来深化“自我意见”,在思考的对话中得到的新的灵感,可以反映到自己的想法中。

  5. 处理数据的时候需要注意数据是否值得信任。

  “意外”状况的判断,如何思考突发状况

  1. 二选一的“意外”

  决定“是”或“否”的状况会倾向用“轴”作为基础来思考。心中会形成“隐隐想要赞成会反对”的轴,先决定一个轴,一个大方向,再深入思考会比较容易作出判断。

  2. 大方向一开始就很明确的“意外”

  大方向一开始就很明确的话,终点就在于能不能确实达成原有的目标。从许多选项当中选择确实能达成“必须完成的目标”的方法。输赢的关键在于你能拿出多少观点。此时可以使用单人头脑风暴。

  单人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是“以解决问题,相处新创意为目的,每个人不受限制地抛出意见”而不受限制抛出意见是头脑风暴的精髓。想到什么点子尽量在纸上罗列出来。

  最重要的是,用“自己”之外的观点来思考。如果是部门负责人,自己的好友,与自己处境或性格相似的人,熟人,他们会想出什么样的点子。

  在应对意外状况时可能有贡献的熟人名单:

  1. 平常意见相左的人

  2. 你认为绝对谈不来的人

  3. 上司,尊敬的人,独特的朋友(现在的朋友,学生时代的朋友)

  4. 小孩

  5. 外国朋友,熟人

  想出各种创意之后再用排除法将选择的范围缩小。建立容易达到最后选择的状况。此处注意平常觉得“不可能”就丢开的创意,都应该拿出来检讨一下。

  最后模拟实际的情境。习惯使用一人辩证法,反复问自己“真的是这样吗?”

  4

  Lesson 4 预测将会发生的事,

  决定现在应采取的行动

  “向后看”的思考

  思考根据,理清他人给的信息或自己想法的依据,深入挖掘已发生过的事和自己的想法,这种方法叫做“向后看”的思考。

  “向前看”的思考

  设想将会发生的事,而“有什么应该准备的事”,就是“未来预测”中可以告诉我们的。预测未来,把某些行动放入思考范围,这种方法叫做“向前看”的思考。

  “预测未来”的4个步骤

  ①该“方案”如果成为现实,会发生什么事?同时设想发展顺利时的情况,发展不顺利时的情况。

  ②成功时的情节和失败的情节,思考有没有面对这两种情况时应该采取的措施。

  ③思考该行动有没有实现的可能。

  ④思考该行动有没有现在执行的必要。如果不能实行,真的会有困难吗,没有其他方法了吗。

  用“完全根据清单”整理思路

  1. 自己的基本态度是什么

  2. 根据是什么

  3. 如果以提案的形式补充,则补充事项是什么

  4. 根据是什么

  5. 一人头脑风暴,还有没有其他的根据,有了新的根据是“意见”还是“事实”,如果是“意见”,其“根据”是什么

  6. 有没有障碍

  识破“隐藏的前提”----寻找“不太吻合”的原因

  将“根据与结论”做成图示

  把自己的意见暂时拆成“根据”部分和“结论”部分,在“根据”和“结论”之间画两个方向相反的箭头,分别写上“原因”和“所以”让结论与根据的关系更清楚。“原因”的箭头,也就是“结论”到“根据”,这样的逻辑。

  寻找“隐藏的前提”的过程

  ①“意见”分为“结论”部分与“根据”部分,两者之间用“因为”箭头和“所以”箭头连接

  ②检查“结论”因为“根据”的逻辑是否合理

  ③检查“根据”所以“结论”的逻辑是否合理

  ④如果②和③的逻辑合理的话,这个“意见”就可以被视为合理

  ⑤想不通③的逻辑的话,要寻找隐藏的前提

  ⑥思考该隐藏的前提有没有正确的根据

  检讨赞成根据的“隐藏的前提”

  1. 通过单人头脑风暴,列出“赞成根据”

  2. 逐一检查赞成的“结论”与“根据”

  3. 制作图表,将“根据”分成两个阶段

  4. 先讨论“结论”与“根据1”的关系,再看“根据1”与“根据2”的关系

  5. 如果始终无法理解,说明里面含有隐藏的前提,用对孩子说明的姿态来思考,就能看到“前提”

  做出更好决定的思考过程

  ①以肯定句写下难以决断的“行动”

  ②明确自己的目的,想想为什么要采取那个行动,目的需要缩减为一个,不对自己说谎。

  ③写出有哪些方法可达成目的

  ④预测可能获得的结果,写出发展顺利与不顺利的情况

  ⑤删去“不合乎逻辑”或“不具现实性”的项目

  5

  Lesson 5 欧美人

  “交换意见”的规则

  说出意见时的规则

  规则1 这世上没有绝对正确的意见

  ד自己的意见可能是错的,还是别说了……”

  O “我是这么想的”

  (有各种意见是很正常的事,所以要说出来)

  规则2 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和文脉

  ד制作两个版本,以测试各自的效果

  O“做分离测试。”

  (配合对方的职业背景,没有听说过的简单解释,听说过的用专业词汇更容易理解)

  规则3 揭示接下来说话内容的“地图”

  ד因为○,所以认为是△。而且也有Ⅹ的原因,也会有Y的状况。”

  ○“以下举出6个根据。”

  制作说话“地图”的要点

  1. 叙述说话的整体流程(结论, 6个根据,3点建议)

  2. 每段话开始之后前,介绍接下来要叙述的“内容”

  3. 一段话(根据)结束后,要明确表明这段话结束了

  4. 提示听话者要开始下一段内容

  规则4 重要的地方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再三重复

  × “提议开发能够提升沟通能力的商品”(重要的部分只说一次)

  ○ “提议开发能够提升沟通能力的商品……我觉得开发能沟通学习能力的商品十分重要。”

  规则5 避免武断的语气

  × “OO的话不行。”

  ○ “OO的话可能不行。”

  被反驳时应该留意的规则

  规则6 反对≠否定人格

  ד别人出言否定我……那个人一定觉得我是个糟糕的人吧。”

  ○“别人出言否定我……为什么那个人会说那种话呢?”

  规则7 把否定当成对方的“提问”

  ד这办不到。”→“那应该怎么做!”

  ○“这办不到。”→“为什么办不到呢?我们要怎么做才能修改成‘办得到’的提案呢?”

  规则8 不打断对方说话

  ד不对,我想说的不是那个意思!”

  ○ (先认真听,自己想插话时可以打手势)

  回应反驳的规则

  规则9 “不懂装懂”不可取

  × “??(听不懂,不过不管了)”

  ○ “可否指点一下,你说的○○就是指△△吗?”

  规则10 全盘接受对方的意见,并不是“尊重”

  × “您说得很对。”(没听懂他说什么,不过先给予肯定)

  ○ “谢谢您的指导,顺便一提我……”

  规则11 不要跟随对方的脚步

  × “你上次提的企划,听说失败了啊。”

  “OO先生,你不是也赞成那个企划吗?”

  ○ “你上次提的企划,听说失败了。”

  “那时候的确失败了,不过跟这次的提案没有关系。

  规则12 问根据,说出来

  ד根据是什么呢?不知道,不管它。”

  ○“根据是什么呢?问问看。”

  规则13 不要假装自己什么都懂

  ד完全没想到有人会问那样的问题。随便回答一下好了。”

  ○“完全没想到有人会问那样的问题。告诉他待会儿再回答好了。”

  规则14 要反对,就要提出替代方案

  ד我反对那个意见。”

  ○“我反对那个意见,替代方案是……”

  练习“冷静”

  1. 对与自己有不同想法的人,不要产生他是怪人,或者觉得自己不对的主观判断。

  2. 想象那个人的立场,思考这个人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

  如果是熟悉的人,按照这个人的性格脾气,总是会说这样的话吗,什么样的背景造就了他这种性格?用这种模式去想象对方的用意。

  如果是不太了解的人,那么是什么样的背景让他说出这种话?他有过什么样的人生经历?尽可能去想象那个人的立场。

  这个练习的目的是让你一时愤怒的心情尽可能冷静下来。也不要对对方产生怜悯等情绪,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事物。

  6

  Last Lesson

  发现“问题”是“思考”的开始

  藏在“有些在意”中的东西

  在意的事大多数的时候是对那个人来说,“重要的事”,既然某个东西是重要的事,那么就必须了解它的真相。

  对自己重视事物的察觉顺序。

  第一步,发现自己心有芥蒂,必须做到的是找出哪里不太对劲。因为虽然不太明白,但是心里却觉得不妥的心情确实存在。

  第二步,在察觉哪里不对劲之后,接着尝试“在积极的层面上对自己任性一点”,不压抑那种感觉,承认它的存在,真实面对自己的心情,安慰自己,认同自己的心情。

  第三步,明确这个情绪的本质,根据,认识重要的事。从各种角度思考不对劲的本质是什么,这种感情骢何而来。

  第四步,为什么会有那种感情?寻求它的根据,了解自己在乎的事,坦诚它对自己很重要,认同自己不完美的一面。

  第五步,承认“某事对自己来说很重要”。

  拥有明确的意见,并能将其传达出去,任何人都能经过练习而掌握这种能力。

  本书采用每章一堂课、共六堂课的形式,让你彻底了解到面对件事应该如何思考以及思考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本书作者以哈佛大学提倡的“自我意见建立法”和“批判性思考”为基础,融入自身实际的教学经验。从意见的建立,到让思考更有深度的技巧,再到如何与他人交换意见等,本书教你如何按部就班地训练“独立思考能力”,让你的大脑随时保持清醒,随时随地提出真知灼见,拥有与众不同的自我意见。

  相信这本书一定会给你的职业生涯锦上添花。

  《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读后感(四):自我意见建立的6堂思考课

  我一直都很敬重和佩服那些具有发明创造能力的人,他们总能发明或发现不同于人类以往经验的新事物,带动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远的不说,近代的电脑,互联网,以及共享模式新经济等等,这些无不带给人类崭新的社交和工作模式,让很多以前认为是天方夜谭的事情成为了现实。因此对那些人为什么会拥有如此Good Idea的过程更是心存向往。

  工作以后,职场竞争更是要求每一个职场中人,拥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自我能力。但是自我意见该如何建立呢?《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根据哈佛大学提倡的自我意见建立法则和批判性思考,提出了“为意见找根据”“区分事实和意见”“推敲自己的想法”等建立属于自己意见的6个步骤,更有诸多的实践方法让你学会真正的“思考”。

  由于我们从小到大一路考试,大多数的人形成了照搬照抄标准答案的思维,很少有人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而自我意见的建立又是在工作中出类拔萃不可或缺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学会建立自我意见。那么该怎样做才能“自己思考,自己行动”呢?建议参考“自我意见建立三步骤”

  步骤1:确认自己对事态的了解程度

  步骤2:为更清楚地了解事态,掌握必须调查的事项,并付诸行动

  步骤3:持有“自己的意见”,想出该如何应对突发状况

  这是《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的第一堂课:建立自我意见。这是一切思考的起点:形成自己的意见是建立在你对事态的掌握有多少,如果你一无所知,自我意见的建立自然是无法建立,要想建立有理有据的意见,就必须着手开始第二堂课:深入地去了解。

  深入了解其实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1:检查自己对获得的信息是否真正理解

  2:切实举出不理解的部分是什么

  3:为消除“不理解的部分”,思考有效的问题

  4:养成实际提问的习惯

  深入理解必须切实掌握的要点之一就是要区分“事实”与“意见”。“事实”是以某种形式显示证据的事物。“意见”是我们思考后,每一个人得到的不同想法。

  第三堂课:从多种角度看待问题,深入思考

  世上有无数种“立场”---商务人士的立场,老板的立场,消费者的立场。。。而各种立场都有各自的感受,考虑和理由。我们常常会无意识地使用“一个观点”来思考事物,而且这“一个观点”不能随意变动。正因为如此,我们有必要考虑其他的观点和立场。

  第四堂课:预测将会发生的事情,决定现在应采取的行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深入挖掘已发生的事和自己的想法,这是“向后看”的思考,那么预测未来,把某些行动放入思考范围就是“向前看”的思考。所以,一个完整的意见不仅有过去的依据,还有有对未来的前瞻。对未来的预测,《哈佛的6堂思考课》里给出建议的步骤

  1:该“方案”如果成为现实,会发生什么事?同时设想发展顺利,与发展不顺利的情况。

  2:成功时的情节和失败时的情节,思考有没有面对这两种情况时该采取的措施。

  3:思考该行动有没有实现的可能。

  4:思考该行动有没有现在执行的必要。

  到这里,你就已经彻底思考过了。究其实质,自我意见的建立就是彻底地去了解一项事物的状态,弄清楚来龙去脉。但是东方人历来的含蓄与好面子,阻碍了自我意见的建立和表达。所以《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特意开出了第五堂课:欧美人“交换意见”的规则。

  听欧美人士的对话,会觉得他们从个人的喜好等小话题乃至社会问题都能谈,并在批评和反驳彼此的意见中得到满足。他们通过日常的这种训练,得到了两个非常重要的能力。第一个是在提问和反驳中让不同的意见相互切磋,深刻感受到自己的意见得到升华,另外一个则是“意见冲突时的规则”,如果,我们也能懂得“对抗意见时的规则”,应该更会接近辩论高手。

  另外《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还特别提醒:说出自己的意见时,不论会引起什么样的结果,你都要有负起责任的“心理准备”。

  最后一堂课:发现“问题”是“思考”的开始

  察觉自己重视事物的清单,那些重视的事一般都会藏在“无法接受”“有点在意”的地方,有疑问时,一定要寻找它的原因。这也是建立自我意见的开始。

  由于工作需要经常接受欧美客户的挑战,虽然都是具体的业务磋商,但是能明显地看出中外人士之间在面对问题时的不同态度。中国同仁很少提出问题,经常是被动接受挑战,所以工作做起来并不十分顺利。通过研读《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我们决定按照书中的建议试着做沟通上的改变,在了解实际业务及客户诉求的前提下,提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意见,避免了协商中的被动。再次也建议希望提升自己思考与沟通能力的读者看一下这本书。

  《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读后感(五):雄安来了,北京的房价会降吗?

  雄安新区的概念一出,“新区”、“副首都”、乃至“迁都”等名词一时间众说纷纭,如雪花般铺天盖地,席卷了整个网络,在高房价的今天,不少人自然喜大普奔,既然都已经要迁都了,那么,北京的房价必然要降啊。然而,这个说法真的是正确的吗?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雄安,以及雄安到底干嘛的。

  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雄安新区位属中国河北省,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规划范围涵盖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等3个小县及周边部分区域。2017年4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此设立的国家级新区。

  《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读后感(六):养成独立思考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日本作家狩野未希认真地写了这样一本关于思考的诚心之作,不过这好像跟哈佛木有半毛钱关系。看到书友说这是蹭热点的一种做法,也许是这样的吧,这是我的一种意见,并非是我经过调查得来的事实。当然这只是题外话,这本书书名起得不太吸引人的注意力,但内容本身是相当不错的。

  回想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开会的时候大家纷纷表示有一些看法,我这是觉得说得很有道理,轮到自己说的时候只是把同事的观点重复说一遍,然后另外一个人说出别的意见时,又觉得这个人说得真的太有意见力。很多时候,我的脑子是一片空白了,苦于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在工作中的表现平平凡凡,没有太多突出的表现,甚至很多时候连自己的意见都无法表达清楚。

  看完这本书,重新审视力一下自己的状态,目前最缺乏的是对事情的了解情况,没有大量的知识和数据支撑我的观点,即使有些许的想法,在别人面前也是会站不住脚的,那么说服别人就太难了。

  那么建立自我意见,完整流畅地说出自己地意见对我来说极为重要。

  书里一共有六堂课。第一堂课是为自己对一件事情地意见找到相应地根据;第二堂课我们必须能够区分事实和意见;第三堂课是如何站在他人地角度思考;第四堂课是如何使用将来发生法预测未来完善现在地计划;第五堂课学会表达自我意见;第六堂课把他人提供给我们地意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变成自己地想法。

  我们要确认自己对一件事情地认知程度,才能提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永远不能在没有了解问题前就发表意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做到对一件事情深入了解需要检查自己对获得地信息是否真正了解,然后确认自己不了解地部分,接着思考有效问题,怎么处理不了解地部分,最后养成实际提问地习惯。我们可以在生活中随时随地发问,如打羽毛球地时候,为什么要按照老师说地方法去握拍呢,这是老师说的这样就是对的吗?我现在握拍的姿势很舒服打起来很带劲,老师说的比较不舒服。

  专业运动员是怎样握拍的呢?握拍就只有老师说的这样一种吗?或者这样握拍的原理是什么?能带来什么效果?诸如此类问题,深究下去不仅仅能让您对这项运动有深入的了解,更能锻炼你的思考能力。当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拿出A4纸写出你知道的和你不知道的。对于你不知道的部分需要像被人提问,提问时可以用到5W1H然后找到答案。

  当我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把意见和事实分开。比如说我们握前面提到的书名的例子,握个人认为是作者为了蹭热点而用了哈佛两个字。事实也许不是这样,我们需要找到作者和出版社去了解事实,不能仅凭个人猜测。

  当我们了解了这些东西之后,我们需要做的是要从多个角度理解问题,进一步思考这件事。找到了解这件事情后,要更加深度地分析这件事情。同样是书名这件事,我们如果有机会得到作者地回应是真的蹭热点。那么我们就要想这背后的目的是什么,读者能理解这种做法吗?这个做法是出版社提出的还是作者提出的呢?这样做带来的结果是什么?这背后有数据支撑吗?

  以上的问题都解决之后,那么我们再进一步思考后果,预测未来。接着上面的问题,如果这个数据非常得好,那么我们以后出版可以借鉴这个办法,不行就另辟蹊径。最后一件事当然就是简单明了地表达出自己得意见哦,那么好好练习吧。

  每个人都需要养成独立思考得习惯,提升我们的大脑思考能力,才能提升生活品质哦。

  《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读后感(七):课后实践小记

  这本书是在书店逛的时候不经意发现的。

  读这本书,是做提高自我思考能力的尝试。上完6堂课之后,我相信关键的是有没有有意识的在生活中去使用。

  以下是使用小结:

  第一课:建立自我意见

  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问问自己为什么,久而久之因为经过思考而非仅依靠直觉,能对自己的意见自信。

  我做了第一个推荐的练习:向自己提问,思考根据

  有一次经过一家宫廷桃酥王的时候被香味吸引了特别想买。这时候我问了自己一句问什么想要买桃酥呢?回答是大学门口也有一家桃酥王,以前朋友和我都爱吃。这时候我明白了,我是想念大学的朋友了。

  第二课:深入理解

  不要停留在自以为理解上,真正理解是能说得清,讲的透。

  我做的练习:用自己的话重复别人的意见已确认自己已经理解,并且在别人解释的时候如有不懂立马提问。

  上级跟我说我们公司最注重品牌、品质和服务。品牌他解释过。但品质和服务究竟是什么,我不明白,本着实习期不懂就问的原则。我问请问品质和服务究竟指的是什么?得到了答案。

  第三课:从多种角度看待问题

  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确认别人最想要什么,就能建立起最可靠的关系。

  我做的练习:站在自己客户角度思考他的一些行为

  有几个客户在一笔订单上拖拉时间,我心理有不爽过。经过练习之后,我想到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他们公司内部对展会重要性排序后;二是他们对逾期要罚款后果认识不清晰;三是他们在沟通中没有感到充分的安全感。所以,我能改变的是二、三,做好自己的工作即可。

  第四课:预测将来会发生的事情,并采取行动

  让未来照进现在,让想法变成现实。

  我做的练习:先信后现

  相信某一天我会变成一个有腰线有平坦小腹的姑娘,每天都做有利于腰腹变瘦的事情,并且记录下来。有时候感到迷茫或者失落的时候就看看微信公号里在瘦身路上小伙伴的成功经验。

  第五课:交换意见的规则

  有自己的意见,不怕和别人意见不一样,会了解别人的意见,会修正自己的意见。

  我做的练习:对泼冷水保持冷静

  自己兴冲冲跟人说:我已经腰部瘦了2cm了,我要在过生日之前变成有腰的女孩子。就被泼了冷水:不可能。以前的自己一定会不开心,因为自己会觉着别人对自己没有信心,对自己评价低。这回淡定许多。别人的意思可能只是说:减腰腹部比较难,或者冬天坚持减肥比较难。只不过没有去想我说这句话的感受和动机。我已经瘦了2cm了哦,求表扬。我相信我能坚持下去,达成目标,求鼓励。而就算没有表扬和鼓励,我还是会坚持不是么?

  第六课:发现问题是思考的开始

  对自己的情绪保持敏感,找到自己在乎的事情。

  上次我爸要送我去上海,我照例早上起来运动了一下。然后我妈语气不太好,对我说:运动是重要,你也要分清场合,你爸送你去耽误了时间太晚回不好。其实这是合理的要求,但那种语气让我感受到:你的需求不重要,别人的才重要。所以,我发现对我很重要的事情是:尊重,即我和别人一样重要。每个人都有权利去申明自己的需求,但不应建立在我的需求比你的需求高级前提上,而是要考虑最佳的安排。

  日本人写的书还是很细致的,本书里面还有不少练习的方法,可以参考来看看。

  《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读后感(八):不会提问的你,还想着升职加薪?

  1、

  我刚进单位时候,参加一次系统内部方案研讨会议,与会人员不是各单位的资深骨干,就是上级部门的领导,只有我是刚过试用期的菜鸟。一进会议室,我就倍感压力,如临大敌,待会该说些什么呢?

  会议有条不紊地进行,所有人都热烈讨论该如何优化方案,预测风险,想对策。只有我在旁边默不作声,格格不入,只得频频点头,没想法也要装得很认真的样子,内心默念,赶紧结束会议。

  可估计领导本着鼓励年轻人积极向上的初衷,一脸慈爱地问我,“你觉得这个方案还有什么问题吗?”

  一脸懵的我,硬生生挤出一句,“暂时没什么问题。”

  那一刻感觉自己想找个地洞钻进去,众目睽睽之下,脸丢大了!是有多没想法,能力多差!

  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事实上,从小到大,我似乎都在扮演接受者的角色,很少会去问为什么。

  读书时候,耿直地选择文科,因为弄不懂一道题要拐好多个弯的数理化。

  工作后,对领导的工作安排不假思索,照指令执行,却时常在过程中出现很多没预想过的问题。

  参加网络课程,遇上嘉宾答疑环节,我总想不出自己该问点什么,提什么问题才不会显得自己很白痴?

  老实说,我特别希望自己提问后能被夸奖一句,“这个问题提得很好,特别有针对性。”

  好问题才能引起别人分享的欲望!

  我不禁开始思考,如何才能提出好问题,让自己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呢?

  2、

  为此,我特意阅读了狩野未希的《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一眼便被那句“独立思考力,决定你的竞争力”给秒到了。

  《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读后感(九):独立思考所指引的是那浩瀚的星空

  我刚入大学时就给自己定了一个终极目标,这个目标并非是在这个资本竞争时代所获需财富的多少,而是学会在这个纷杂的世界中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精神与独立人格。事实上,这个目标颇有几分复古的色彩,从另一方面来说,其实就是陈寅恪先生1919年提出的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翻版,可纵使口号响声震天,若真是行动起来确实困难无比。

  前段时间刚巧看了《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这本书,里面提到的关于职场中的思考方法确实另人耳目一新,由职场也可延伸为多个场合,范围涵养广泛且深邃。

  本书是由庆应大学等多个名牌学校的讲师狩野未希所著,其也曾在TED上发表过非常精彩的英文演讲。在她的这本《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中,她采取浅显易懂的举例之法,由浅入深,按部就班地向我们阐释了如何建立自己的意见思考。下面就让我来归纳总结一下本书的精华。

  一、 建立意见

  笛卡尔曾说:“我从不吝啬于建立一座自我思考的高墙。”所以想要获取独立思考,首先就需要建立起自我意见,这样才能为自己搬来一块翻越思维壁垒的垫脚石。

  而从本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建立自我意见一共可分三步骤。

  tep 1. 确认自己对“一件事”理解的程度

  tep 2. 掌握自己对“一件事”不能理解的是什么,通过查找数据来解决“不理解的部分”

  tep 3. 持有自己的意见

  《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读后感(十):哈佛大学提倡的自我经营课程:独立思考

  时下比较流行的一个话题中肯定有一个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很多人都坦言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清楚自己真正在乎的是什么。然而,环顾四周,好像并不是那么回事。“得过且过”、“随波逐流”诸如此类的词语好像是大部分普通人身上的标签。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几年之后,愈来愈深的体会到,拥有自己的独立想法,持有自己的独立意见,在如今人云亦云的社会风气下,实属难得。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