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兽志》是一本由颜歌著作,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018-3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异兽志》读后感(一):凡兽,皆出人心
从来幻想都是一种人心的承载,表达的异象,凡是幻象,皆出自于人心的变化和需求。譬如颜歌的《异兽志》,恰如每个普通人于暗夜处虚构出的世界,于梦幻中扭曲的印象。
翻开颜歌的《异兽志》,就仿佛扶着她的手走入她的臆想中,或许我也曾有过如斯的想象,只是我无法表达得如此具象。我们在幻想中,会把所闻所见编入梦境,只不过颜歌的世界要更加魔幻化,给思想的核心套上了一层兽化的外衣,此之谓《异兽志》,即记录异兽的所经所想而已。
《异兽志》中收藏了永安城中所常住的兽类生存日志,堪称一本兽类发展编年史,或是异兽现代城市生存指南。这些寄居在都市的异兽,大多有自己固化的生存法则,读来很是奇妙,比如悲伤兽喜不自禁而亡,欢喜兽以吞食爱人来换取永生,荣华兽要经历多劫才能修得人身,痴心兽以批量制造成为家庭宠物,英年兽常年累月为生活奔波等。这是否说明一个道理,要融入都市生活有多种方式,看你如何去解读自己的生存方式 ,或许我们就是其中的异兽之一呢!我们都有人身,却始终保留着独特的习性。
最奇妙的是,永安城这座看似高度现代化的城市,不止居住着各类异兽,也有完全融入或适应现代化趋势的人类。这些所谓的异兽,大多被安置在城市化的边缘地带,大多被困顿在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下,大多被现代化的社会潮流所影响。
比如荣华兽被制作成各色名贵家私供人赏玩,英年兽常年困顿在各式重复繁琐的劳动力付出中,比如常年累月以吞食人内心的欲望为食的穷途兽,比如以最深沉的悲伤包容最难以承受的欢乐的悲伤兽,比如以痴心为引用以教化人心的痴心兽。
各式异兽,就像是夹杂在现代生活中的各式人群,“我”用异兽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实际上颜歌透过他们看到的是世间百态人设的生存状态。悲伤兽恰似早已被社会折磨得无悲无喜之人,痴心兽恰似以最漂亮的语言教化或引导舆论之人,英年兽恰似活跃在城市中坚底层的劳动力人群,荣华兽恰似活得热闹却又被目光所限的美人。
在这个混乱又庞杂的永安城内,谁知道你我活着不是一种幸运呢,异兽尚且有如此多的活法,何妨你我也活得娇艳自在些呢!
作者:汪星人爱星辰(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64845139/
《异兽志》读后感(二):异兽
人类作为一种生物,自诞生和发展前进的路程中,总与其他的生物相联系,不管你承认与否。生物的进化和发展遵循其自然发展的规律,在不断地演化过程中,社会其他因素的掺杂,思想精神的改变等等也成就了各种文明。这个世界上除了人类还有没有像人类一样的生物,有思想有文化与人类共存,在虚幻小说家的笔下,神、妖、兽等等纷纷登场,给这个世界上充满好奇的人们带来想象的力量。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到西方世界的格林童话,妖怪王国等等,妖魔,鬼怪,神仙,异兽等等生活在人类周围,在这个世界谱写了自己的命运。
在这本图中,作者就描述了一个人兽共处的世界。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发展,现代文明中与人类共存的也有异兽,他们与人类相貌有别,有自己的血统和社会规则,但同样在社会中受到普遍的约束。一个人兽共处的社会,作者脑洞大开,描写了永安城中九个不同的兽,与人类发生不同的故事和纠葛,产生不同的命运走向,但毫无例外的都与主人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主人公跟随导师研究异兽,对异兽有着好奇和感情,在不同的兽之间记录他们的故事,随着故事的展开,她发现自己似乎也有兽的血统,人性与兽的之间的情感纠葛,自己与亲人之间的联系,种种的兽隐含着作者对于人性的观察和解读,作者以其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异兽和人物之间的心理思想,层层铺垫,在细节上给读者呈现一个不一样的视角,在剖析人物的爱恨情仇中,展现人性复杂和异变。
每一个兽都有一个兽的特点,悲伤兽性真,终生只求一偶,不笑,一笑则亡,我们人类认为的笑是开心或欢喜,悲伤兽的笑却是悲伤到极致的表达。喜乐兽对人们来说是瑞兽,行踪神秘,带来富贵和好远,但隐藏着的真相是寿命极短,喜事孩童,以亡体为宿主,永生繁殖。不论哪一种兽,他们都各具特点又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或奇异或恐怖。每一个异兽都有一个志怪的故事,他们与人类共处于社会中,与人们发生着不同的联系,在爱恨情仇怨痴中映射出人性的复杂,有些善未必是善,有些恶也未必是恶,有些你认为的正确未必是正确的。作者在描写众多兽的同时,通过兽与人的纠葛揭露背后隐藏的情感,带给读者不同的阅读体验。
《异兽志》读后感(三):人面兽心
像此类人和兽或者说人和拟人之间发生的故事,几乎每个国家都有年轻的作家去写,大部分的是参考历史中的传说等改编。一般此类小说中的主人公都会具有与兽的沟通能力或相似性,甚至主人公就是兽,然后兽也有人的特征,两者之间从而产生联系,要么是寻求和平,要么是挑起战争。在这本《异兽志》中,总共有九篇故事,分别写的是九个不同的兽族的故事。在这边小说中,这些兽有着不同的情感,它们的存在不是作恶,也不是吓人,而是像《聊斋志异》一样人狐之间的情感消去了其中的种族隔阂。
这种书看起来主要就是有趣,我身边有很多朋友,他们净看些日本的妖怪书,这本书的精彩程度不亚于那些经典著作。九种兽都各自具有独特的性格,这些性格加在一起就成为了一个人,当把这些性格单拎出来的时候,我们会觉得一切都这么简单直接,在这里面没有猜测,没有犹豫,作者把这些兽在人身上做的改变用十分具体的方式表现了出来。就像莫言的《生死疲劳》,主人公经历了几次转生,与不同的人生活在一起,感受到了人性的最深处。这种文章都是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也是最难写的,在我看来这也是一种哲学的表现形式。
这些虽然被称作兽,但是它们的兽性却被弱化了,它们的外表就是普通的人,而且它们各自有着自己的工作。而且这些兽虽然都有着明确的性格,但是在接触它们之前,主人公并不知道,所以只能够去试探,作为读者也会带着疑问读下去。这种写作手法也就不同于普通的对角色介绍的文章,在这里面有着丰富的转折,这就弥补了每篇文章对于读者而言的陌生,一点一点的代入是本书最巧妙之处。
这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年轻,不过这种年轻完全不同于鸡汤文学的肤浅,首先在作者的文字上就有明显的体现。九篇相互衔接,又各自独立,到了最后总结到一起就是人兽傻傻分不清,这也就是本书的主旨。这种带有隐喻的写法是读书人很喜欢看的,因为通过这种方式,读者就能够互动其中,对自己的生活产生种种联想。最后对于主人公是痴心兽的设计很亮眼,怪不得傻傻分不清呢。
《异兽志》读后感(四):异兽异兽,亦人亦兽
不久前刚看过刘亦菲主演的《二代妖精》,接着又听到了《水形物语》获得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消息,颜歌的《异兽志》就在此时来到手中。虽说人类与妖、兽的故事自古有之,《山海经》、《西游记》、《白蛇传》、《希腊神话》,古今中外,林林总总,无一不是带着神话、玄幻色彩,却又讲述着美丽动人故事的作品。
其实知道颜歌已经很久了,尤其是她前些年备受赞誉的长篇小说《我们家》和短篇小说集《平乐镇伤心故事集》,更令人对她的作品充满期待。作为出道早、成明早,在主流文学中颇具先锋气质的80后作家,在《异兽志》这部十多年前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颜歌在情感、语言和结构等方面出色的创作能力,同时也能够找寻到她文字中一以贯之的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
正如这部小说的名字,《异兽志》中收录的是九篇关于异兽的故事。悲伤、喜乐、舍身、穷途、荣华、千里、痴心、英年、来归,颜歌把这九种异兽放置于我们生活的世界,创作出一篇篇光怪陆离、时空交错、爱痛重生的小说,也把读者带入了一个亦真亦幻的奇幻世界。如果说阅读现实主义小说总是令人无法逃避去思索人生的某些问题,那么阅读奇幻小说时,你尽可以把它当做是一个个虚构的幻想,一个个作家的痴梦。
故事发生在一个叫永安城的地方,城中居住着人,也居住着兽。不同的兽各有特点,除了某些特殊的外表特征和习性,其他与常人无异。阅读每一个种类的兽,就是走进更深一层的永安城,城里的人,城中的故事,城市的秘密,城下的世界,都一点点被探寻,被揭开,被暴露。作者以悲伤兽开篇,用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引人入胜,随后又写喜乐兽、舍身兽、荣华兽……故事越来越悲伤,情节越来越离奇。
原来,九篇故事看似独立的故事,其实又连成一体,有贯穿始终的线索,那就是“我”和身而为动物学家的老师扑朔迷离的关系,“我”苦苦追寻的身世之谜,以及“我”和师弟钟亮的感情归宿。而这一切在故事没有读完之前都是没有答案的悬疑题。和许许多多的作者一样,正因为故事中深藏着创作者的伤与痛,所以才令人读来倍感悲伤。
小说的语言密集,行文跳跃,对话简洁却常常戳心,故事中常常有骇人的意象出现。也难怪,毕竟是“兽”的故事,怪异狰狞与凌厉凄美都不会让人觉得突兀,反而更添一种独特之味。但无论哪个故事,读罢过后心中都涌动着一股巨大的愤懑与悲伤,以至于让人无法一次阅读太多,只能读过一个缓一缓,第二天再去读另一个。“小说家就是这样,写下的所有稍纵即逝,隐去的全部却坚若磐石。”
纺织厂、劳改学校、万古庵、大学、动物园,下岗工人、劳改犯人、商人、学者、城市中孤独寂寞的男男女女……在颜歌的笔下,有爱有痛、有虚有实,有彷徨,也有呐喊,有希冀,也有毁灭……因为有了“兽”,这些原本看起来是人的故事,被披上了浓郁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很多现实中的亲情、爱情、友情难题也被幻化出跌宕起伏的情节,成为虚构的一部分。
故事可以虚构,情感却无比真实。对不同族群之兽的描绘,也是对人性的观察和解读,对我们生活着的世界的探寻和叩问。加之情节的起伏反转,氛围的渲染刻画,都令《异兽志》的阅读充满画面感与冒险体验。无怪乎此书部分章节在《青年文学》连载时在读者反馈中以接近百分之百的喜爱成为当之无愧最受欢迎的小说。
异兽异兽,亦人亦兽。在小说的结尾,有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答案。那么“我”的身世之谜究竟是怎样,我和那个英俊如“兽”的小师弟钟亮又情归何处,兽们去了哪里,活着的人又如何继续生活,等等问题,还是统统留给没有翻开书的你们吧。二十岁的时候,面对自己,面对感情,面对未知的人生与世界,谁又不是曾经不顾一切,声嘶力竭呢。
《异兽志》读后感(五):孤寂深处有回响
这本书讲述了许多奇怪的兽和奇怪的人。兽之所以奇怪,大多是因为长得奇怪或习性奇怪,与人类群体格格不入。而人之所以奇怪,都是因为欲望。
奇怪原本无罪,可与规则冲突了就难免会遇到伦理方面的窘境。而社会伦理与规则,自然都是为数量最多的群体——人类服务。于是,无论兽多么强壮,多么美丽,多么有智慧,都只会被边缘化,丑化,邪恶化,被人类污蔑为应当严格管制的可怕群体,或误解为可任意支配的低等种族。可惜兽无法完美表达自己,所以绝大多数都最终随着时间流逝走向湮灭。
越是习性有违常理的种族就越难以在人类社群中立足,但它们也有在误解中隐藏自己真实面目的生存能力。比如悲伤兽,人们只当他们玩物,却也在无形中落入圈套,成为顺应异兽生命规则的猎物。
异兽绝大多数都是被排挤被孤立的个体,却大多因本性过于温和而寻不到发泄的途径。他们的反抗与躁动,就好像寂寞的人在孤寂深处潜藏的怒吼。若将故事一层层剥开,便能感受到书中的人类社会处处都因欲望而变形,而异兽虽然在书中被描写成异兽,却更像是现实社会中被物欲横流的世界边缘化的人的投影。
悲伤兽不能笑,一笑就会死,人们只当他们高冷难接近,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笑是因为痛,痛彻心扉才会长笑不绝。像极了在惨痛生活中变得麻木的人群,没有事能令他们感到欢乐,人生只剩下长歌当哭。
他们渴望感情,渴望完美的人生,渴望亲情,渴望友情,却一再被人类制定的社会规则一再践踏与损害。于是孤独者越发孤独,恐惧者越发恐惧。
就连全书对异兽态度最友好的主角和他的导师,虽然遇见了这么多异兽,且听闻到他们的心声。也不过是因为冥冥中与异兽命运相系罢了。
孤寂深处有回响,鲜有人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