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天才假象》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4-09 20:0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天才假象》经典读后感10篇

  《天才假象》是一本由[英] 马修·萨伊德著作,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才假象》读后感(一):天才是怎样“练”成的——神童养成指南

  爱迪生曾经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然而世人却常调侃,后半句才是残忍真相。在“天赋论”当道的时代,的确这样的调侃会受到大肆吹捧,且人们深以为然。在我读到马修·萨伊德所著的《天才假象:从刻意练习心理策略认知陷阱》(以下简称《天才假象》)之前,我也深以为天才只是少数的幸运儿,而大部分人都是平庸之辈。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才体会到爱迪生说这话时是多么地真实又多么地真诚

  《天才假象》一书的核心观点就是对“天赋论”这个根深蒂固观念发起挑战,认为世人一直高估了天赋的作用,而忽略了“练习”的重要性简而言之成就卓越的并非天赋而是练习。书中探讨了诸多“天才”、“神童”现象背后的真相,所以不管正在看此篇文章的您所处在人生什么样的阶段,是迷茫青少年,是焦虑的中年父母,抑或是垂暮之年,都必定能从《天才假象》一书中得到意想不到收获

  《天才假象》的作者马修·萨伊德,是英国乒乓球名将,凭借自学考入牛津大学攻读政治学、哲学经济学,以一等成绩毕业。他雄踞英国乒坛榜首近十年,并两次代表英国参加奥运会。现为《泰晤士报》知名专栏作家,英国广播公司时事节目新闻之夜》(Newsnight)撰稿人,也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常客。

  《天才假象》主要有三部分构成,下面我会着重介绍第一部分的内容

《天才假象》思维导图

  第一部分的内容是本书最核心的观点,成功关键在于练习而非天赋。

  马修·萨伊德作为一名屡创佳绩的乒乓球运动员,他从自身的经历出发,同时列举了其他成功人士案例(并非局限于体育运动领域),结合心理学家安德森·埃里克森对小提琴手的研究,得出结论,在通往卓越的道路上,起根本决定性作用的是勤奋,而不是天分。在埃里克森的研究中,所有进入精英行列学生都是下了苦功的;凡是用尽全力的学生,没有不成功的。让自己脱颖而出的唯一方法就是志在必得地练习,练习,再练习。

  而为什么人们更愿意相信是“天赋”成就的卓越呢,是因为这其中存在“冰山错觉”,也就是说人们只看到了结果而非过程,就下结论说,这一定是存在某种天赋。其实这些卓越人士所表现出来的“天赋”,是背后无数的练习造就的,人们如果看到了他们一点一滴缓慢进步的过程,就不会再认为这是“天赋”了。

  同理,神童现象的真相是,神童们都是很早就开始练习的,与同龄人相比,他们的练习时间是非惊人的。音乐家莫扎特从3岁开始就接受强度的作曲训练课程,美国高尔夫大师泰格·伍兹在18个月大时已经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场高尔夫球赛,贝克汉姆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带着足球公园里一个小时接着一个小时地从球上的同一个位置踢球……而教育学家拉斯洛·波尔加对自己三个女儿国际象棋这一技能培养上,更是强有力地说明了“神童”是练习出来的。

  那么,到底要练习多久才能取得卓越成就呢?答案是:一万小时。一万小时的练习并非是简单重复,而是目的性练习,也就是刻意练习。

  想要达到卓越,我们需要走出“舒适区”,竭尽全力投入训练,接受“磨炼与艰苦不可避免”这一事实。当然这也并非全部,除了一万小时的目的性练习,还需要有正确的训练体系指导,这也是萨伊德在开篇讲述自己的经历时强调的,能够接触到正确的训练体系的关键性。

  人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所以在经年累月的目的性练习后,大脑会被反塑,最终与专业相关的大脑区域或机体会发生转变,也就是“天才”诞生了。目的性练习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能改变你。而且,无论是在什么项目上,都能发挥这种作用。

  就连看起来似乎是完全依赖于天赋的创造力上,实际上也是练习的产物。和走向卓越一样,只有经历了目的性练习的艰辛,人们才能完成创新。专家们之所以能提出创意,就是因为他们长时间沉浸在自己选择的领域中埋头苦干。换句话说,灵感降临的时刻不是意外之喜,而是对专业领域进行潜心研究后厚积薄发的结果。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苹果只是一个触发因素,而非决定因素。同样,在本文开篇所说的爱迪生的名言,那百分之一的灵感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积累的结果。

书中内容

  回到神童的现象,我们也看到身边有很多家长孩子很早就进行潜能开发,但为何有所成就的只是极少数而已呢,这里又不得不提动力问题了。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在于动力源自何处。只有个体深刻地体会到了动机的存在,才有可能成功,反观诸多“神童”教育下的孩子,他们真的具备这样的源动力吗?未必如此。况且,只有动机也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动机的力量不容小觑,另一方面,必须再一次认识到成就卓越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就是说茅塞顿开的瞬间开启了一个人漫长艰辛的卓越之路。

  如何保持动力呢?萨伊德提到了思维模式重要性。一种是固定型思维,一种是成长型思维。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会认为自己的智力能力是定量的,不会变化的;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是“能力渐进论者”,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通过努力得到提升。能最终达到卓越的人都是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因此家长更多的功课是要在如何帮助孩子养成成长型思维上。

在如何称赞还在这点上,萨伊德也在书中给出了具体建议。我们应当称赞一个人很努力,而不是很有天赋;我们应当强调勤能补拙;我们应当教导自己和他人,把挑战看作学习机会而不是威胁,把失败看作进步的阶梯而不是对缺陷的控诉。一定不要轻易夸孩子“聪明”!

  为何萨伊德要一再强调成功的关键在于练习而非天赋,是因为“天资成就卓越”的说法,会使个人和社会公共机构丧失改变自我与社会的动力。书中谈到了麦肯锡与安然公司的例子,让我们看到了这种论调的巨大危害

  《天才假象》一书在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别从心理学效应和认知陷阱入手,提出了在通往卓越的道路上如何运用心理策略让自己保持成功以及避免一些认知陷阱带来的危害。

  总之,这是一本能使人的思想发生变化的书。假如能认知到书中的核心观点,即便不能成为人群数一数二的成功人士,也能将自己的效能不断地提升,在养育孩子方面,也能收获到不少启发。想要培养“神童”的父母们,此书必读啊!

  《天才假象》读后感(二):爱因斯坦根本不是天才

  看到这个标题你也会认为:这又是一个疯子在自说自话。科学都证实了的东西,还质疑啥?在昨天,我和你的想法是一样的。如果你有耐心把它看完,我们再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这个认知来源一本书:《天才假象》。

  《天才假象》,马修·萨伊德著。这个英国男人的开挂人生是这样的:他凭借自学,考入牛津大学,以一等成绩毕业;还雄踞英国乒坛榜首近十年,两次代表英国参加奥运会;

  现在是《泰晤士报》知名专栏作家,英国广播公司时事节目《新闻之夜》撰稿人和赛事解说员;得到过体育界和新闻界的各种奖项。《黑匣子思维》是他的另一部著作。

  这个把学术和体育完美发挥到极致的马修·萨伊德,在我们这些学渣眼里,那就是天才啊!然而这个神一样存在的人,却在他的这本《天才假象》中,首先就自己的经历做了本书的开场白:从体育和音乐等领域开始,证明了天赋的重要性被人们高估的事实。他表明:成功没有例外,都是长时间刻苦练习的结果——这一原理适合所有领域。

  读了这本书,就再也不会认为技不如人是自己太笨,只要刻苦努力,找对办法,我们也可以成为天才。

  “天才神话、关键时刻掉链子、赛场上的死机现象、黑人擅跑······”这些谜一样的话题,在这本书中都能找到答案。

  我就文中的三个有感触的点和你分享一下。

  爱因斯坦不是天才。

  1.爱因斯坦的大脑是死后40多年才被研究的。在这四十多年间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脑组织会不会发生变化?毕竟它是在1955年被一个医生偷走的,保存的环境堪忧。

  虽然某些数据常人相比高了一些,但并不太多,只是高于平均水平而已;可是我们有一半人的大脑都是高出平均水平的。

  爱因斯坦的大脑重1230克,和他年龄相仿的男性大脑平均重1400克。这颗伟大的大脑其实还偏轻了一点。

  有人说他的智商是140,我认为也不妥: 即便是解剖能在某些程度反应大脑的发达状况,可是也没有谁能说它的重量,某些特殊结构能和智商扯上关系

  所以这个论断也是靠不住的。

  2、我们一般人的右手左手略大些,可是刚生下来却不是这样,这是长期使用右手的结果;

  青年钢琴家,负责控制手指的大脑区域比常人要大,但他们并不是生来如此,这是多年练习的结果;

  出租车司机,大脑中空间导航区域的大小远高于平均水平,这也是多年积累的结果;

  爱因斯坦几乎毕生的精力都用来研究相对论,那他大脑中有些特殊的成分,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解释

  那就是长期的、大量的刻意练习,已经使每位专注于自己行业内的人们大脑发生了改变。

  3、“一万小时天才定律”也说明了这一点:人们眼中天才的卓越非凡,并不是天资聪明,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一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按比例计算,如果一周工作五天,每天工作八小时,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

  4,1896年一位法国心理学家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他找来两位“天赋异禀”的“神童”,和一位在百货公司干了14年的收银员,比运算能力。

  心理学家让他们三人计算三位数乘以三位数、四位数乘以四位数。题目相同,然后比较他们解题时间的长短

  结果是两道题都是收银员算的快。

  这只是一小部分,书中的大量例子说明:根本就不存在天才,有可能初期智力受到遗传影响,随着练习增加,起初的差异就不存在了。所有领域里的人,都要经过约一万小时的刻苦努力才能成功。

  二、不要夸孩子聪明。

  1、你平时是不是经常夸你的孩子:“这么快就学会了?你真聪明呀!”,“你当上班长了?真能干!”······

  听起来,充满了支持鼓励。但是被表扬者的潜意识里是这样想的:“要是我没有学会,那我就太笨了。”,“我没当上班长,就是不能干”······

  2、1998年,心理学家德韦克和同事们做了一个试验:他们找来400个小学生,让他们解几道简单的题。随后每个学生都会拿到自己的分数,外加一句表扬的话。

  一半学生被夸智商高:“你一定很聪明”。剩下的一半被夸很用功:“你一定很努力”。

  德韦克想知道:强调的侧重点细微差别的表扬,能不能影响他们看待成败的态度?能否对其毅力和表现水平产生影响?

  研究结果是这样的:在接下来个有难度测试中,被夸聪明的学生,一大半都选择了较容易的测试;对超高难度,测试的失败,归因于自己不擅长解智力题。

  而被夸努力的学生,表现就很棒:他们90%都选择了迎难而上。吸引他们的不是成功,而是对自己有益的挑战。他们只想证明自己有多么努力。

  这个实验在其他地方重复了很多次,效果都是相同的。

  德韦克把被夸“聪明”孩子的思维,定位为“固定型思维”。这种思维的孩子被夸聪明后,一旦遇到难题,如果解不出来,就很害怕失去“聪明”这个标签。因为他们觉得智商是最重要的。这会使他们以后面对挫折,只会归因于“自我”不行,而不会去积极寻找办法,解决难题。

  被夸“努力”的孩子,则定义成了“成长型思维”。这些孩子遇到难题,不会去想是不是自己能力不行?我只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把它们解决掉就可以了。

  养成“成长型思维”对孩子的发展相当重要——它会使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惧怕失败,他们会坦然承认错误分析失败,再想出办法去解决。这种方式对他们的一生都是有益的。

  如果看懂了这个,以后夸你的孩子说:“你看,这就是你努力的结果。下次我们争取来做个更复杂的好吗?”而不是说:“宝贝,你真聪明呀!

  三、书的表述方式值得称赞。

  全书案例众多,摆事实讲道理深入浅出,读来妙趣横生。里面不乏幽默诙谐语句,将严肃的问题愉快表达出来。列举一二:

  1、决定了我们越跑越快的进步,可能永远持续。如果一百米短跑的最快纪录,以每年零点一秒的速度降低,那么最终发令枪还没响,短跑选手就必须穿过终点线。

  2、能把人类送上月球的政府,却无法控制我在本地商场里购买商品价钱

  3、诚实可能会让如滔滔江水般延绵不绝的称赞声减少,那我为什么还要诚实呢?

  4、耶稣在去大马士革的路上,可能是因为癫痫发作,才发表了那些言论。

  5、信念能像换衣服一样,随机在大脑里溜进溜出吗?

  是不是很有趣?

  读到这里,你同意我的观点吗?如果你还是相信爱因斯坦是天才的话,那是我的表达太苍白了。

  那么不妨去读读这本《天才假象》吧,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它。

  得出了你的结论,然后我们再来讨论好吗?

  《天才假象》读后感(三):没有天生的天才,只有刻苦的“天才”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苏老泉就是北宋大文豪苏轼的父亲苏洵,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年轻的时候不爱读书、喜欢游山玩水。后来,认识到自己不学无术,没什么学问,从此开始发愤读书。经过好几年的刻苦攻读、发奋努力,最后成了北宋著名文学家。

  苏洵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通过长时间的有目的性的努力和练习,就能取得成功。《天才假象:从刻意练习心理策略到认知陷阱》一书也是这样,告诉我们天才并非是天生的,只不过是通过长时间有目的性的练习成就的。

  《天才假象》的作者是英国乒乓球名将马修.萨伊德,曾经代表英国2次参加过奥运会,并且取得优异的成绩。之后,又通过自己自学考入了牛津大学攻读政治、哲学与经济学,以一等成绩毕业。不仅是个体育健将还是个令人仰望的学霸。同时马修.萨伊德也是知名专栏《泰晤士报》的专栏作家,英国广播公司时事节目《新闻之夜》的撰稿人和解说员。畅销书《黑匣子思维》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作者马修.萨伊德以自己成功的例子作开头来讲解《天才假象》一书,能够让读者深刻了解到其实作者自己的取得成就是有原因的,并不是因为自己带有体育天赋,之后又通过大量的例子来讲解证明天才其实是长时间的刻意练习成就的结果。《天才假象》主要讲述三大块内容,天才是否存在、心理思维的影响、对常见认知偏见的深入思考。

天才是否存在

  这个问题其实在人们很小的时候就能遇见,上学的时候,那个成绩总是名列前茅的优秀学生第一名,总会被人说是天赋高、聪明。大部分人也想当然认为像学校的第一名、各类成功人士,他们有这样那样的成就是因为他们比平常人多了“天赋”。作者马修.萨伊德不是这么认为,他认为的是,天赋其实是长时间的刻意练习所造成的结果,被人们误认为是天赋,哪怕是一个普通也是可以得到这个“天赋”的。

  既然天赋是不存在的,那么神童也是一样的道理。著名音乐家莫扎特,被称为神童、天才,这是因为他的父亲本身是一位音乐教育家、作曲家。莫扎特的哥哥姐姐们都是父亲教出来的,在音乐上都有所成就,到了莫扎特,他的父亲更是吸取之前的经验来教育他,在莫扎特成名之前,和他的同龄人相比,他已经练习了很久,所付出的精力和时间,是同龄人比不上的。如果没有这些付出,他可能也会默默无闻。

  天才、神童是由于“冰山错觉”效应导致的,我们会错误地以为他们的成功是因为天赋,却忽视了他们成功背后付出的汗水。

“冰山错觉”效应:观众认为卓尔不群的表现源于非同寻常的能力,因为他们见证的只是极小的一部分,是台上光鲜亮丽的那一刻。

  作者在书中也明确的说明,必须通过有目的性的不断地勤奋刻苦用心的大量练习,并在练习中得到反馈加以改进,才能踏上非凡之路。

  有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必须改变思维。

  失败是成功之母,如果失败次数多了,结果一定是懊恼沮丧的,很多人一定会被严重打击到,就此放弃,认为自己肯定不会成功了,这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维模式,,他们不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再改正,甚至是害怕出丑,就此打住。

  另一个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在失败中成长,失败真的为成功奠定基础。这类认知为,失败能帮助自己看到不足,再加以改正,得到进步。

  总的来说,无论哪一行业,成功都不是依靠天赋,而是深厚的积累,这是深入练习造就的。

心理思维的影响

  有场战役伤亡惨重,用来辅助手术的麻药用完了,刚好面对的是一个需要手术的受伤士兵,护士用生理盐水给士兵消毒,士兵误以为是麻醉剂,竟然不打麻药忍受了手术过程中的巨大疼痛。之后的士兵也是一样的情况。这是心理上的安慰,一定情况下,坚定不移地相信某物能够发挥作用可以增加它真正起作用的可能性。

  信念、心理安慰、信仰、自信等,都是安慰剂,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不同的安慰剂来抑制消极因素、强调积极因素。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有时候在压力环境下不管自己技术多娴熟,都难免遇到“死机”现象,其实并不用过分紧张,此时的失败是过分紧张导致而不是自己的能力问题,只需要深度放松就可以恢复。

  心理思维还有一点是,当达成自己定下的目标后,忽然空虚,不知道可以做什么,怅然若失。这种现象被称为“反高潮”情绪。比如,为了通过一个考试,很早就开始复习,经过认真的复习之后,很顺利的通过了考试,但是却不知道该干什么了,本来自己有目标,很明确知道要干什么,目标实现以后,一下子像皮球口子没捏住,嗖的一下气跑光一样,不知道做什么了。所以只能给自己再定下个更大一点的目标慢慢去实现。

对偏见认知的深入思考

  一、视觉的与认知

  先来看个图吧,查理.卓别林的面具,A是正面、B旋转90度、C旋转180度、D旋转一个圈360度。

  可以知道,这个面具正面是凸出,反面是凹的,可是为什么在图片D看到的反面也是凹的?

  大脑对眼睛看的事物成像会进行处理,导致看到的D图也是凸出的感觉。只是大脑做出这种处理的原因或者基础又是什么?

错觉研究界领军人物、心理学家理查德.格里高利认为:自上而下的知识决定了自下而上的感觉。

  这句话比较抽象,简单的来说明下。

  1、有个天生的盲人,在52岁的时候接受眼角膜移植,恢复了视力。在拆掉绷带,看到医生的脸的时候,他是这样描述的“看到了一团模糊不清的东西”,仔细询问之后才知道如果不是县听见声音,知道声音是从人脸那传来,他就不会知道这是一张脸。

  这个盲人因为从小看不见,缺少经验没有人脸的概念,导致了看到的人脸是一团模糊的看不清的东西。

  2、来看这张图,因为知道人脸的经验,所以能够轻松地看出这图里是一张人脸。如果是没有见过人脸的人就只能看到圆点。只不过这两种情况下眼睛视网膜上的成像是一样的,视觉结果却完全不同。

  这就不难理解自上而下的知识界定自下而上的感觉了。有个词“见微知著”,也是这个道理,因为长期积累的经验知识对感觉信息进行了彻底改造,这就是专家与新手小白的不同。

  二、盲视思维

  实验研究表明,当全神贯注于某事物的时候,很可能一个庞然大物在你眼前都不会发现,因为这个时候,注意力已经全部都在关注的事物上面了,这就是盲视。

  盲视思维是一种只看到自己所认为的问题,却不改变思路的一种思维。

  所以很多时候的偏见其实并不一定是正确的,因为我们的认知存在经验不丰富和思维盲视的缺点。这对于天才是否存在也有一定证明意义,正是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天才是天生的,才造成一个错误的理论的“成功人士都是天才”。

小结:

  有志者,事竟成。没有谁一开始就是成功的,我们看到的天才都是他们光鲜亮丽的一面,因为只看到这一面,没有看到他们坚持不懈努力的那一面,固定的思维就让我们有错误的想法,觉得他们是因为天赋才成功。现在改变原先的思想,开始行动吧!

  《天才假象》读后感(四):笨蛋起点,天才终点

  笨蛋起点,天才终点 你是否曾经因为妙手丹青,想要成为顶尖的艺术家,最后却半途而废。 你是否曾经因为乐感丰富,想要成为顶尖的音乐家,最后却另起炉灶。 你是否曾经因为身强体壮,想要成为顶尖的运动员,最后却弃武从文。 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曾说过:“天才与美女,都注定要放出灿烂的光芒引人注目,惹人妒羡,招人毁谤的。”当前这个时代,天才不仅仅是一种顶尖实力的象征,还是当前社会形态的需要。 当你看到的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听到莫扎特的《第九钢琴协奏曲》、感受到博尔特“9秒58”的世界记录。是否还能令你回忆起当年的雄心壮志?很多人觉得:“至少自己努力过,没能实现只是自己天赋不够导致起点太低。”所以安然接受现状,最终趋于平淡。然而,马修·萨伊德的《天才假象》将会让你明白:即使一开始是笨蛋,最终也是可以成为天才的。 马修·萨伊德是两次代表英国参加奥运会的乒乓球名将,凭借自学考入牛津大学攻读政治学、哲学与经济学,以一等成绩毕业。现为《泰晤士报》知名专栏作家,英国广播公司时事节目《新闻之夜》(Newsnight)撰稿人,也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常客。他参照世界上公认的“天才”成长经历,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创造出部作品,帮助我们对“天才”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天才假象》主要围绕如何刻意练习、努力的心理策略以及对“天才”的认知陷阱三部分来向我们展示马修·萨伊德对“天才”的理解。这本书和其他同类书籍有所不同的是:它不仅彻底否定了天赋的重要性,还用多种方法证明了“笨蛋”成为“天才”的有效方法。 一、目的性练习,天才必经之途

  小时候,老师经常教育我们:如果我们不具备天赋,也不要杞人忧天,自毁志气。要坚信勤能补拙。长大后,不少人对这种话却越来越抵触,认为自己努力了,做了不少练习,但依旧没有人家那么出色。《天才假象》告诉你,那是因为你的练习不是目的性练习。 而目的性练习就是让你朝着自己目前力不能及的目标奋进,并且逐渐弥补差距,达到超越并设定新目标的过程。就像你学写字一样,先学会写偏旁部首,再向写整个字进行练习,等一个字练好了,再准备练习写一句话。 目的性练习最基本的要素就是目的性,而要达到目的性就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反馈回路。反馈在科学领域内的重要性,大多数人都已经耳熟能详了。通过实验揭露出某一理论的不足之处,科学知识才能得到进步。反过来,反馈也可以为新的练习方式的诞生铺平道路,没有反馈的练习永远不会得到改进,何谈进步呢? 打个比方,在国际象祺发展的早期阶段,人们为了提高自己的技术,会经常研习著名国际象棋大师间的历史性对弈。棋手完全复制前人比赛的情景,摆好棋子,自己走一步然后与大师额走法对比。在对比的过程中,棋手会经常问自己:“为什么自己做出的选择和大师的不同?”、“大师的这一步会对比赛产生怎样的结果?”、“做此决定时,大师用了什么推理方法?”、“这一小步如何与整体布局协调一致的?”等等,他们就是通过这种简单易行的方法获得有效反馈,进而改进自己的练习方式,最终获得提升。 反馈就像火箭燃料,推动知识的习得过程。没有反馈,再多的练习也不会让你出类拔萃。所以一流的教练会将反馈信息融入日常训练,使得改进过程自动化,进一步提高反馈的质量,如此循环往复。这才是目的性练习,这才是成为“天才”的必经之途。 二、双重思想,天才的心理决策

  马修·萨伊德在《天才假象》中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观点:“无论任何领域的天才,成功的取得都离不开双重思想。”虽然双重思想在许多的心理学家眼里是不合理的,但是在《天才假象》中却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书中说道:“天才选手一般在比赛时必须在脑海里建立主管确定性,同时也要做好可能失手的准备,兼顾这两种自相矛盾的信念,以此将心理策略效益最大化”简单的来说就是积极的看待失败。 泰格·伍兹是高尔夫球界的天才,他曾表示他在击球时心理状态必须是:如果这一球擦洞而过,那么只让它离过洞几英尺远,确保下一球能轻松进洞。击球时却必须认定这一球稳稳入洞。 这种双重思想让他对自身的弱点与失败的可能性做一个现实评估,然后做决定。但是一旦付诸行动,就必须积极看待自己的评估,让自己瞬间自信满满,仿佛从未有过质疑一般。 著名足球教练温格曾说过:“如果你没有能力在整个周期里操纵自己的信念,将很难有所成就,且任何领域都一样”。双重思想就是要你积极看待失败,以此捍卫你的自信心,在日后的练习中将自己吸收的消极信息转化为经验教训,以克服自己的弱点,在下次表现时重新建立自信,消除自我怀疑。这是成为天才必备的心理决策。

  三、神童解谜,天才的重新认知

  有人说:“历史上那些天才未受时间限制与影响,早早就崭露锋芒,凭借深刻的见解和精妙复杂的创造了改变了人生。”不可否认,许多天才小时候就被冠以神童的称赞,但是《天才假象》告诉你如果想成为天才,就必须疯狂的练习,不管基因优劣,背景好坏,有无信仰,肤色如何。捷径是不存在的,是神童的存在蛊惑了我们,让我们误认为有捷径可走。 18世纪世界闻名的莫扎特一出生就被贴上了天才的标签,5岁开始谱写小提琴曲和钢琴曲,6岁就弹得一手好琴,让贵族们能为之着迷。在当时人们的眼里是名副其实的神童。然而《天才假象》给出的解释却会让你对他产生新的认知。 莫扎特的父亲本身是位著名的音乐家,在莫扎特3岁时开始接受高强度的作曲训练课程,在他还没过6岁生日的时候,他的练习时长就已经达到了3500小时,他11岁创作的《四支钢琴协奏曲》与16岁创作的《三支钢琴协奏曲》只是把其他作曲家的作品重新编排了一下,按照他21岁创作出传世佳作《第九钢琴协奏曲》来算,他已经接受了18年的专业级训练。 这样一看,莫扎特的成就似乎不是那么一回事了,他不再是拥有特殊能力的音乐家;相反,现在看来他更像是目的性练习的典范,通过不断的目的性练习,在小小年纪踏上卓越之路。 我们自欺欺人地认为天才拥有惊人的天赋,因为我们在评判他们的技艺时忽略了重点。我们在看到他们小小的身体、可爱的脸蛋,就忘记了藏在他们小脑袋里的大脑已经成形,知识体系已经深化,这些都是长期目的性练习的结果,很少有人能在成年之前就累积如此之长的练习时间。 总之,《天才假象》分析的多不胜数的天才实例,其实都指向同一个结论,练习永远是优异表现的首要条件。不可否认,天赋低的人学习什么都无法快速成功,但天赋和一些外因只能决定你的起点,只有自己可控的勤勉努力才能决定你的终点。所以,无论你想当音乐家、艺术家、运动员还是其他什么,不要管自己有没有天赋,只要努力的练习,天才就是你的终点。

  《天才假象》读后感(五):读懂此书,开启你的天才成长之路吧!

  《钱江晚报》上登了一条新闻:“英国小学生要背九九乘法表了,中国式教育要走向国际了吗?”原来2013年英国25所顶尖中小学校长组成的考察团分别到宁波小学听课,被课堂上小朋友运用“九九乘法表”快速回答数学问题震惊了,表示回国后他们将把此次考察内容形成文件,呈交英国教育部,希望能对英国中小学数学教育有所帮助。同样的故事,出国留学过的小伙伴也纷纷表示,运用“九九乘法表”在国外分分钟装“数学天才”。问题是“九九乘法表”是我国二年级小朋友必备技能,也就是说,除了幼儿园的,个个都能脱口而出: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这类的问题,因为这是最基本的算数训练。就像宋·欧阳修的《卖油翁》里所说,翁曰:“无他,但手熟尔”。这些小小的故事也侧面证明了“刻意练习可以成就天才的假象”,这个观点在英国乒乓名将马修·萨伊德的新作《天才假象:从刻意练习、心理策略到认知陷阱》中有着非常详细的讲述。

《天才假象:从刻意练习、心理策略到认知陷阱》【英】马修·萨伊徳

  马修·萨伊徳是英国乒乓球名将,现为《泰晤士报》知名专栏作家,英国广播公司时事节目《新闻之夜》(New night)撰稿人和赛事解说员、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特约嘉宾、知名学者。他引入我国的的作品有《黑匣子思维》、《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

  人们常常认为,天赋在很多人的成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只要有聪明的头脑和杰出的思维能力,在不熟悉的领域也能触类旁通,做出堪比内行的正确决策。在《天才假象:从刻意练习、心理策略到认知陷阱》一书中第一部分马修·萨伊徳从体育和艺术领域入手,以自己、莫扎特、贝克汉姆、毕加索等名人的经历证明了天赋的重要性被人们高估的事实。他认为:天赋也许能决定你的起点,但只有刻意练习能够决定你的终点。成就卓越起根本决定性作用的是勤奋,而不是天分。另外书籍第二三部分讲述了大量的心理学内容,马修·萨伊徳探讨了如何利用心理效应获得和保持成功,比如赛场上常见的“死机”现象是怎样的心理机制,又如何建立“成长型思维”更顽强的面对失败的冲击,更理性的享受成功带来的荣誉。

《天才假象:从刻意练习、心理策略到认知陷阱》思维导图

  第一部分 天才神话---以大量实例证明“反天赋论”,强调刻意练习

  马修·萨伊徳以自己成长为乒乓球名将的经历证明:使他赢在起跑线上,被成为天才是多方面契机(车库中的球台、爱好乒乓球的哥哥、曾是国家顶级教练的启蒙老师等)+大量的刻意练习协同产生的强大的力量,这与目前被广为接受的“天赋与才能决定成败”观点相悖,他认为:成就卓越起根本和决定性作用的是勤奋,而不是天分。并且他提出了“一万小时法则”,也就是说,进入精英行列成千上万小时的练习是必须的,通过练习“动作编码进入我们的内隐记忆而非外显记忆”,也就是俗话所说的“熟能生巧”。同样的道理还适用于记忆力训练大师、经验丰富的消防队长、常年接触新生儿的护士长等,都是经过不下十年的训练才能达到瞬间“快速压缩信息量,解码通过经验获得的模式含义,做出漂亮正确的决策”,而这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本领,需要在生活中不断学习训练,简而言之“实践出真知”。著名的作曲家莫扎特、高尔夫球大师泰格·伍兹、网球运动员威廉姆斯姐妹、足球运动员贝克汉姆等都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大量的练习,伍兹在18个月的时候就参加了人生中第一场高尔夫球比赛,莫扎特3岁开始学习高强度作曲课程,1万小时的训练在他们童年时期就已经完成了。捷径并不存在,神童与众不同的不是他们的基因,而是他们的生长环境,这些都是“练习成就卓越”的例证。但是,冰山错觉效应导致我们只看到了“神童们”台上光鲜亮丽的那一刻,忽视了他们十年如一日的缓慢进步过程,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就是这个道理。说到这里,是不是觉得日复一日的重复练习就可以成就卓越呢?没有效率的练习,也就是“心不在焉、漫不经心”并不叫“刻意练习”,两者区别在于“目的性”,这种专注的训练可以让思维和身体交替升级换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就是说,“一万小时法则”是有“目的性”的练习。这一理论不仅适用于竞技、艺术领域,在教育领域同样适用,每个学生进行适度的目的性练习,并且训练方法得当,时机合适,每个学生都可能成为“天才”。

  那么问题又来了,人不同于机器,都有厌倦、懈怠、烦躁的时候,在走向卓越的过程中必然要走出“舒适区”经历失败,如果没有强大的“内在的驱动程序”很难坚持十年如一努力,像金字塔一样,越向上遇到的高手越多,很容易产生挫败感,象牙塔中的天之骄子不堪压力选择轻生的新闻屡见不鲜,如何保持动力、建立怎样的心理机制才能持续保持刻意练习的激情呢?答案就是建立“成长型思维”。现代育儿理论提出夸孩子应该夸“努力”而不是“聪明”,目的就是从小建立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常年夸“聪明”会令孩子自负而不自信,他们面对挑战会选择回避,是因为不想影响“聪明”的标签。而夸孩子“努力”有助于孩子面对困难勇于挑战,强调个人责任感,引导他们视失败为机遇。发明家爱迪生也持有这样的观点:“如果我试了一万种方法都不奏效,这不算失败,我也不会气馁,因为每一次失败都是朝成功又近了一步。”

  第二部分 思维悖论---采用心理学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绕开认知陷阱

  《天才假象:从刻意练习、心理策略到认知陷阱》的第二部分马修·萨伊徳引入了大量的心理学理论,合理恰当的运用心理效应可以起到“安慰剂”作用,比如特定的物品、莫名其妙的怪癖、宗教信仰等,这种看似“迷信”的方式其实是采用了心理学上的积极心理暗示。近了说,我们小时候在大型的考试前妈妈总要做一份特殊的早餐给我们,比如:一根油条+2颗鸡蛋,寓意着“100分”。远了说,历史上武则天称帝前为了让自己的皇位显得名正言顺,鼓励大家进献“祥瑞”,用所谓“天意”来迷惑众人,都是运用了心理学的安慰剂效应。而运动员在赛前进行积极的想象,把复杂的动作简单化,不停的对自己说:“你能赢”,都是运用了积极的心理暗示来绕开认知陷阱。纵观体坛大赛,不少知名运动员都有过发挥失常、宛如新手的重大失误,奥运历史上著名的“埃蒙斯魔咒”,马修·埃蒙斯曾在雅典、北京奥运会上两次发挥失常,痛失金牌。不仅名人,我们普通人也有过“关键时刻掉链子”的经历,比如演讲的时候忘词,PPT演示的时候断档,唱歌比赛的时候跑调……这一现象被成为“死机”。埃蒙斯的奥运比赛、我们的演讲是一个复杂的任务,在练习的过程中,有太多需要意识层面控制的变量在相互作用。前面提到了大量“刻意练习”使“动作编码进入我们的内隐记忆而非外显记忆”,而“死机”是一种神经系统失灵的现象,在本应该由内隐系统控制的情况下,大脑转换到了外显系统,这时发生了死机。如何规避这一致命现象,绕开认知陷阱?重审“双重思想”,把复杂的行为简单化,采用的心理战术就是抛弃紧张重要的信念,用“这事不重要、不过是XXX而已”的想法取而代之,这种心理操控通俗化的说就是:“以平常心对待重大事件”。

  第三部分 深入思考---练习是走向卓越的首要条件

  运用心理学可以分析人类的感知结构、生物伦理学,如基因工程等,结合心理学专家常见偏见的心理学因素进行分析,引导我们如何规避这些心理学陷阱。尽管基因决定了每个人的起步不尽相同,但所有心智健全的个体都具有积累知识、成就卓越的能力,成功没有捷径,摒弃掉先入为主的基因遗传论,丢掉偏见会看到真实的世界。长时间的练习激发大脑的内隐系统,可以不假思索运行动作模式,更多的时间用于谋划战术应对紧急情况,再次重申了练习是走向卓越的首要条件。

  最后,《天才假象:从刻意练习、心理策略到认知陷阱》的开篇写着“致迪丽斯”,迪丽斯是马修·萨伊徳的母亲,都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母亲的作用不容小觑。希望所有的家长、教育工作者都可以读一读《天才假象:从刻意练习、心理策略到认知陷阱》,用“练习永远是优异表现的首要条件,天赋和一些外因只能决定你的起点,只有自己可控的勤勉努力才能决定你的终点”的观点去开拓出一条教书育人的“天才之路”!

  《天才假象》读后感(六):天赋也许能决定你的起点,但成功却是卓越策略的合集

  还记得《黑匣子思维》吗?没错,马修·萨伊德又来啦!

  文/ 马修·萨伊德 《黑匣子思维》作者

  在很大程度上,成败都取决于我们天生的才能。你可以把这种观点称作我们这个时代的典型思想。根据该理论,无论是体育比赛、做生意还是上学,虽然后天下苦功很重要,但如果上天不赏饭吃,你是不可能出类拔萃的。

  我们用“天才”一词合理化这一见解:世界上的顶尖人才天生基因里就写着“伟大”二字。

当我们看到泰格·伍兹(美国著名高尔夫球手)在距离旗杆数英寸处内用5号铁杆击出一个右曲球,我们不由自主地就会得出结论:他生来就具有我们凡人无法达到的协调能力;我们看到国际象棋大师蒙眼下了十几盘棋,便会推论说老天爷一定给了他一个好脑子,让他的记忆力比我们都好。

  归根结底,我们得出的是一个极其简单但又相当具有诱惑力的结论:卓越是留给被选中的人们的,他们是“基因彩票”的赢家,而我们却无缘获奖。

  《天才假象》这本书,直接对该观点发起了挑战。书里收集并整理了近25年来出现的能有效驳斥该结论的重大证据,批判了已有百年历史的信条。

  《天才假象》认为,只要我们肯吃苦,肯动脑,准备好进行长时间的练习,那么人人都可以实现卓越。这无疑是一种离经叛道的论调。

  自这本书出版以来,我在各大高校、广播和电视节目里就此展开过争论。尽管讨论是充满挑战、发人深省、乐趣无穷的,但还是引发了一种观点的反复出现。

  · 可是,天资的重要性就摆在眼前,我们怎么能视而不见呢? · 既然我们能从一群小孩里看出谁天资聪颖,怎么能说天赋异禀是站不住脚的呢?

  除了以上这些反对的声音,还有一个威力更大的挑战。

  查尔斯·达尔文早在150 多年以前就揭示,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取决于遗传特性。他将此描述为进化的引擎,告诉人们遗传能够解释我们周围可见的许多特征变异,如身高、眼睛的颜色,等等。 但如果这些可见的个体差异是遗传所致,那人们就会问,我们为什么不敢承认体育、音乐和科学等领域的杰出技能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也是遗传所致?

  下面我会针对达尔文主义提出的质疑进行探讨,但我们先仔细思考一下,我们看到天才就能毫不费力地“认出”他们,这种现象是怎么一回事。小提琴乐团的指挥说:“顶级教师一眼就能从一群学音乐的孩子里发现天才,看中他们,认为他们生来就能成就一番伟业。”这看起来没有任何不合理的地方,但教师怎么能确定这个看起来天赋过人的演奏者台下没下过苦功呢?他怎么知道经过多年练习,这个孩子还会像刚开始那样优于同龄人呢?

  实际上,多项研究表明,他无从得知。例如,一项以英国音乐家为研究对象的开创性的调查发现,顶级演奏家的学习速度并不比成就略逊的演奏家快。在连续练习的前提下,各组的进步速度几乎一致。区别只是顶级演奏家的练习时间更长。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显示,顶级演奏家小时候看似拥有的音乐天赋通常是父母在家对其进行额外指导的结果。

  观察神童,你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乍一看,那些十几岁就能达到世界一流演奏水平的孩子似乎天赋异禀,是这些过人天赋令他们拥有了通往卓越的捷径。

  但仔细审视,你便会发现另一副光景。

比如,泰格·伍兹(美国著名高尔夫球手)于1997年成为美国大师赛最年轻的大满贯得主后,人们称他为天才。有人评价他是“有史以来最有天赋的高尔夫球选手”。但是现在想想看,他在还有5天才满1岁时就收到了一支高尔夫球杆做礼物,不到2岁就已经打过人生中的第一场球,5岁前他所积累的练习时长就已经超过了大多数人一辈子的练习时间。他根本不是一个有着超能力,可以不用练习的高尔夫运动员,而是一个靠刻苦练习说话的例证。

  天才假象的出现是因为我们只看到为铸就精湛技艺所付出的极小一部分努力。 要是看过他们花费无数个小时练习的样子,看过一流演奏家为了登上顶峰曾蹒跚学步的样子,那些所谓的天赋似乎就没那么神秘莫测、与生俱来了。

  大量研究表明,没有一个复杂任务领域的顶级专业人士能避开将技艺修炼至炉火纯青的水平所必需的十年苦功。

  现在,我们讨论一下被达尔文主义奉若神明的天赋的重要性。无须赘言,我们都明白,从数学到棒球的所有领域里,青少年的能力有高有低是遗传作用的结果。有些孩子的能力一开始就是比别的孩子强,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专业的科学家意见已经揭露了重点——随着练习时间的增加,起初存在的差异造成的影响最终会不复存在。

  为什么?因为时间和正确的练习会让我们发生巨大的改变。不仅身体会发生变化,大脑构造也会发生变化。

例如,青年钢琴家负责控制手指的大脑区域比常人要大。但他们并不是生来如此,这是多年练习的结果。同理,出租车司机大脑中空间导航区域的大小远高于平均水平,这也是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导致的。

  现在想象一下,有两块石头,要分别用它们做米开朗琪罗《大卫》雕像的复制品。假设其中一块的原始状态稍微有点像大卫雕像,就像云的形状偶尔会让人产生联想一般。然后,假设现在有两名雕刻家进入房间,得知他们都有整整一年的时间化各自的“腐朽”为神奇。

  哪块石头最终会更像原作呢?我们能说结果和两块石头的原始形状有关吗?还是要说,最终成品完全取决于两位雕刻家的专业技术水平?这和打高尔夫、弹钢琴是一个道理,起步之初的能力高低一点也不重要。最终成就的大小是由练习的质和量决定的。最终技艺的炉火纯青是靠练习达到的。

  在古代,人类祖先的全部时间几乎都用来求生存,因此遗传相当重要;而如今,人人都觉得有可能也必须用半辈子的时间去掌握一个极其复杂的特定领域内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这时候遗传就不再是重中之重。专业化和交换——现代资本主义使劳动分工成为可能——已经改写了游戏规则,但我们对卓越的思想认识却还困在古代,停滞不前。

  换句话说,从我们是通过遗传从父母那里得到初始技能的角度看,尽管否认天才的存在可能确实是反进化论的观点,但是否认天资的重要性不是。由于人类的身体和大脑都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尽管每个人起步不同,但结果表明,几乎所有心智健全的个体都具有积累知识、成就卓越的能力。研究证据还告诉我们,大家的学习速度都差不多,至少从长期看是这样。不过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成功没有捷径。

  体育当然只是现代社会标准下的众多专门领域中的一个。顶级的网球、足球、冰球和棒球运动员为了在各自的特定领域成功,付出的练习时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不过,世界一流的放射科医生、企业家、军事飞行员以及其他身怀绝技的专业人士也都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他们练习了成千上万个小时,知识技能在此过程中得到了沉淀和升华。是这不同寻常的献身精神,而不是天资铸就了他们的卓越。

  如果关于天资本质的整场争论仅仅是纯学术讨论,只是在课堂、演讲厅或是学术周刊上进行的,那无关痛痒。不幸的是,事实并非如此。“天才神话”不仅广泛流传,其破坏力也是毁灭性的,剥夺了个人和机构改变现状的动力。

  为了一探究竟,假设有个女孩(当然也可以是其他任何人)特别买“天才神话”的账。那么她可能会把任何失败(无论是打高尔夫还是学数学,或者其他领域)都视作自己天资不足的证据,因此很有可能半途而废。在看重天赋前提下,这么做完全合乎情理。但是,那些坚信卓越取决于后天努力的人则不会将失败看作一种控诉,而是当成一个适应和成长的机会。因此,他们会持之以恒,最终脱颖而出。

  这样看来,真实世界的成败和基因半点关系都没有,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天资本质的根本认识,这个观点也就没什么稀奇的了。 爱迪生本人就说过:“就算尝试了一万次都没用,我也还没失败。我不会沮丧气馁,因为每一次错误的尝试都意味着向前更进一步。”

  应该把这句话钉在每一所学校的墙上,深深刻在每一位家长、老师和政治家的脑海里。

天才假象评价人数不足[英] 马修·萨伊德 / 2018 / 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

  购买:当当| 京东|亚马逊| 后浪天猫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天才假象》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