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南极绝恋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4-08 20:1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南极绝恋经典读后感10篇

  《南极绝恋》是一本由吴有音著作,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08页,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南极绝恋》读后感(一):面对微笑,富春选择的不是手刀逃跑,而是相濡以沫

  奇葩说有一期的辩论题目是《遇到危险伴侣手刀逃跑,该不该原谅他呢?》。正方是该原谅,反方是不该原谅。

  同以往的任何辩题一样,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我们做出了任何一种选择,都是选择,没有办法判定对错。心志不够坚定的人,会对伴侣“大难临头各自飞”的行为感到心寒,也会念着伴侣平日种种的好,左右为难

  《南极绝恋》读后感(二):冰雪皑皑,情爱皑皑

  其实直到高考前,我也没搞清楚地球上有几大洲,总是把南极洲落下。在印象中,那里是荒芜之地,除了对没吃过的南极虾和企鹅有实在好感,冰雪覆盖的大陆让怕冷的我提不起任何兴趣。前些年听说还有人去南极旅游,我脑海出现的第一个想法竟然是:他们不怕遇到危险吗?

  确实,会遇到危险,就像吴春富和荆如意遇到的那样。荒蛮之地没有人记起,睁眼是坠毁的飞机,抬眼是绝望的大陆。如果说这是一个冒险不是,倒也不错,吴春富背着如意趟过六座山,且不说翻冰山了,就算是平时爬个山,也是足够让人受累的啊。腿断了的如意还高冷傲娇,总是嫌弃吴春富不过精彩的来了,就算是女神一样的人物,也要解决生理问题啊。吴春富任劳任怨,捅了床板,端着屎盆子,活脱脱一个负责任的丈夫。还能有谁?你看看那么多科幻大片,那么多在绝境里的人,哪个不是互相残杀,可是这么绝美的南极,实在是太过雪白,容不得这种事的发生

  没有好莱坞大片式的个人英雄主义,也不是灾难电影人性的暴露,似乎注定了两个人要在寻不得外界帮助的情况下紧紧依靠彼此。我想起《太空旅客》里的男女主角,不过相比较《南极绝恋》里的环境,他们太舒服了,而更恶劣的环境衬托出的爱恋,才像南极大陆一般洁白。

  前些天看到一篇文章,说现在认真恋爱的人越来越少了,没有耐心的人在增多,认真对待感情的很少。我在想,如果这些人也被抛在了南极,经历了春富和如意的绝望,他们内心生出的,会是同样的感情吗?

  书中有个细节我很关注,每次出门前,春富都要朝着神灵的像拜一拜。儒家说,我们知道神灵是不存在的,但就像我们祈雨,其实是在表达心里的焦虑。同样的,荒无人烟的南极大陆,对神灵的祈求当然没有什么用,但是心里期待两个人能平平安安地离开的心却是真的。

  作者之前写看到小企鹅的遭遇,感到南极无情。看完这本书,南极洲在我心里依旧是雪白的,但它不再只是有磷虾和企鹅的荒凉之地,寒冷地方有的温暖人心情感,这种感动源于绝境,却能让人看到白头,几十年后仍然是相濡以沫的两个可爱人儿

  《南极绝恋》读后感(三):生死

  蚊子似地生活着,糊糊涂涂地生殖,乱七八糟地死亡。

  萧红的作品是从来不会让你怀疑它的真实性的。因为,即使隔了将近一个世纪,你也会觉得,她笔下描述故事就发生在你身边,真实而又令人叹惋。

  个人算是很欣赏萧红的,最初了解萧红,是因为《黄金时代》,透过我心中美貌的女神——汤唯,我了解到了精神的女神——萧红。真的很有才情的一个女子。生活在一个动荡年代,却努力保持着自己个性,我感觉萧红属于那种不会妥协的人,无论是对于那个动荡的社会还是他的生活,不妥协,吃了苦,却惹人怜惜。正因为这份个性,萧红能不那个动荡年代大部分女性命运,虽是英年早逝,却令人景仰。今年2月份,去哈尔滨游玩,猛地想起此地离萧红的故居不远,而是,第二天,临时改变行程,冒着严寒去了呼兰,参观了她的故居,莫名的感觉与她又多了一份亲近。虽说归途不顺,手机都因此遗失,内心却是满足而不是抱怨的。

  今天一口气读完了生死场这本书。之前就读过萧红的《呼兰河传》,所以读起来是没有什么困难可言的。每当读她的书的时候心中总有一份惋惜可怜上个世纪哪些苦难的女人们,如果说上个世纪的国人是苦难的,那么生活在乡村中国女人们便是苦难中的代表了。男人们至少还有女人,有良心的话,好好待自己的女人,女人肯定尽心待自己的男人,即使清苦,便也是幸福的。而女人们呢,命运则完全掌握在自己男人的手里。金枝的故事,那个男人是真的爱她吗?还是出于人类原始性的冲动,而她却把自己完完全全交给了他,自己的尊严,不惜村上人的耻笑。在那段金枝告诉她自己怀孕的时候,他没有想金枝的感受,却满满的是兽性的冲动,从 那一课起,我便知道了金枝的命运是坎坷的,但是又有什么用呢?命运给这些可怜的女人们选择了吗?没有。赔上自己女儿性命,进城打工被强奸,母亲理解,出家当尼姑都没门,这是多么悲惨的命运,这又是一个多么坚强的女人,在如此悲惨的命运下还能坚强的活着。肯定恨,但恨谁呢?

  提到抗日,说实话我没太读懂,我不太明白,一群对生与死,身边家人的爱与恨都麻木不仁的人们,为甚么肯去抗日。是民族感?还是本来对生死就无所谓了。总感觉转换的过于快,自己感情这方面衔接不上,至少现在自己能读懂的,知识这些小悲小恨,不过,希望将来某天回首再读的时候,能够多一些理解吧。

  《南极绝恋》读后感(四):四野八荒,尽是浓情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christine(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review/8502234/

  十一月,西南极,德雷克海峡一带,极昼。远处群山冰雪消融,裸露出成片的黑色岩石。飞机坠毁南极一角

  “富春——他是一个粗俗无比、有钱文化、低素质庸俗缺点一身的暴发户的男人” “如意——她是一个研究极光博士处女、脱离社会、无趣的女人”

  处于社会极端层次的两个人被命运安排同时坠毁于南极冰面开始一场于自然抗争的故事。

  如意在坠机时断了一条腿,剧烈疼痛让她多次昏死过去放弃了求生的意志。富春坚定的背着如意翻过了六座山。她们躲过了一场场风雪、在暴风雪中悬挂于峭壁上、相拥于雪坑。

  她们到达了被废弃的南极小站,期间富春为如意接骨并照顾如意日常起居,75天内富春外出寻找极光站救援,如意在床上读着诗等着富贵归来。

  无边无际的冰原上回荡着富春嘶吼声:“开恩啊!”富春凭借着骨子里的倔强幸运逃过了雪崩、智斗着贼海鸥、掉入过深不见底冰缝、在寒风中昏死过去。生的希望源于苹果屋里有一个人等着他,一个南极的“家”,他倔强的意志和希望打破了死神的召唤。

  如意忍着身体的巨痛躺在冰冷的屋子里,求生的欲望压制着忧郁症和破碎自尊感。如意只能一遍一遍翻读着泰戈尔的诗集,心中默念着“Aurora……”对它倾诉着自己的愿望。,等待着富春的回来。

  彼此的存在成为他们生存的希望,他们学着相信那些不可能的事并且努力的改变现状,打破了一次又一次自然的定律。壮美的景色,让所有那些悲欢在它面前都黯然失色,只留下了内心真情悸动

  “富春彻底瞎了,眼前除了一片白色什么都没有。他吓得灵魂出窍,累得咬牙切齿。他伸着双臂向前,向着小站笔直走去,那样子很像电影里的僵尸。他匍匐在冰冷的雪地上,绝望的呼喊着如意。”无情的冰原里不断回荡着一男一女含着希望呼喊着彼此名字声音。如意成为了富春的眼睛而富春成了如意的手。

  短暂休息调整之后富春再次上路,该逃命时逃命,该钓鱼时钓鱼,守护着南极的“家”。屋外寒风凛冽,屋内尽是浓情。如意的腿虽渐好转却患上了坏血病,富春也走向着绝望。如意发现富春在一处的海边挖下了两个人的坟,她们看着南极日不落的夕阳许着相濡以沫的承诺和生的希望。富春再次背着如意回到了家,这一次他们选择了孤注一掷的向前。富春再次踏上极地求生的路程。当找到了南极站带着希望回到“家”时只有已经被茫茫冰雪覆盖。

  悲情之地,风卷着雪,无穷无尽。天混着地,无边无际。

  富春在坟墓中找到了有一丝脉搏的如意。他呼出的热气温暖了她已经冰冷的肺,她深情目光照亮了他已经绝望的心。 死被放下,生被拿起。无论这场暴风雪还要刮多久,太阳终会出来。太阳出来了,就一定会洒下光和热。

  一场冰原的求生,一段相濡以沫的爱恋。爱情在这里纯粹化为:“我等你”和“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红尘万种,俗世千般都不复存在。无情的大陆衬托着深情的世界,挖掘着人类内心最真挚的情感。

  骄阳如梦,西风如歌,四野八荒,尽是浓情。

  《南极绝恋》读后感(五):有情共无情而生,精神与物质抗衡

  有情共无情而生,精神与物质抗衡——读《南极绝恋》

  文/凡悦颜

  吴有音四赴南极、一赴北极,在只有雪的白、山的黑、天的蓝的世界尽头,她感受到有情共无情而生。执起手中的笔,她将见到的企鹅、小站、国旗纳入小说,用七年的时间写就这部残酷且壮美的《南极绝恋》。在那个一切被放大了世界,读者将真切感受到人性、情怀和那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磅礴之气。

  一场坠机,两人幸存,吴富春和荆如意。一个孤儿出身,从司仪一路摸爬滚打成最大婚庆公司老板,在他眼中,成功与否是用金钱来衡量的;而另一个,高空物理学家,为了研究四处奔波,中度抑郁,最看不起满身铜臭的人。被困南极,他们这两位物质与精神的代表开始正面交锋。

  因为有实地考察经验,作者笔下的南极更真实。这是部十分映画化的小说,目前已改拍为电影。叙述中,场景与人物的表情动作都非常细致,期间穿插着“极光”、“白毛风”、“雪盲症”、“坏血症”等,让人读起来既过瘾有又长知识。

  南极,有情与无情共存。贼鸥这种不惧怕人的生物,前一秒还在无情的杀戮甚至分食一具尸体,后一秒就可以为了保护爱人孩子英勇牺牲动物与动物、动物与人、人与人的关系都是如此,有优胜劣汰的无情竞争,也有相濡以沫的有情扶持。对于由口中餐而变成伴儿的企鹅小胖,富春一句“好人有好报”生出了些许情谊。书中很多场景写的残忍决绝,但作者心里是相信善的,这种“善的回报”也体现在企鹅这条线上。

  书中多次提到《泰戈尔诗集》,在精神化代表(如意)那里,它是精神慰藉,是断了腿求生都成问题时刻,依然省不得扔的东西;而在物质化代表(富春)那里,一句“留什么不好,留下个‘输'”,将两人的格格不入犀利地呈现出来。在富春看来,雪茄才是好东西,在后面无数次生死存亡之际,是雪茄慰藉了他那颗不安的心。

  在物质化代表富春那里,爱情都是物质的,身为“天长地久婚庆公司”的老板,他却从来不相信爱情。富春觉得洁白的婚纱、鲜红的玫瑰只是道具而已,婚礼上的誓言都是虚假的。而在精神化代表如意那里,她的爱情是理想化的,简简单单的出租屋加张书桌的生活就好,她宁可要个“高穷帅”,也不要他这种满身铜臭、见钱眼开的巴依老爷

  “我觉得他行,他念一首老泰的诗,你的腿就好了。。。他可以和大头鱼讲道理,鱼就自己跳上来了”,小站里,富春揶揄着断腿的如意。书中的他们,时常各执一词,这两种思想冲突碰撞注定没什么输赢人间有物质与精神的对立,同一个人身上也会有二者的角逐。恶劣的生存环境,让他们开始审视对方,进而磨合、接纳。当如意从小到大积累起来的优越感和尊严,终于随着蓬头垢面以及床下那个屎盆子而灰飞烟灭的时候,当如意看到要钱不要命的富春要分给他“陨石”的时候,她根深蒂固观念开始解构重建。当富春虔诚的要给大头鱼立像的时候,当富春从兜里摸出那厚厚的美金烧给“借”给他鞋穿的女尸的时候,或是当他绝处逢生终于看到国旗的时候,他的心里生出了敬畏,甚至理解了如意数次提起的“伟大的情怀”。

  从排斥、磨合,到接受认可,物质与精神也势必要达到一种平衡

  《南极绝恋》读后感(六):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这是我在一本名叫《南极绝恋》的书上面看到的一句话

  提起这个名字我们一定会在脑子里面勾勒出一幅天地之间雄浑壮阔,一对情侣紧紧相依,相濡以沫的画面

  故事的开始发生在一个世界上最北的小城,由于暴风雪来临飞机无法起飞,于是一位极光研究学者荆如意,就与一个拥有着大把大把钞票的财迷婚庆公司商人赵富春相遇了。故事的开始他们的飞机发生了坠机事故,而这次飞行恰好是赵富春为了摆脱暴风雪的围困,花了大价钱要求机长起飞的,尽管当时的情况并不安全。而飞机坠机在南极大陆,这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地方。在这里生存下去或者是等待救援,每一个选择都是关乎生命的。

  正如作者所说,南极是一个入世的,有情有意的世界,他教会给人们许多道理,也将未曾清楚自己内心真正所求的人们,灌输了他们生命的真谛。在文中由于飞机坠落摔伤了腿的如意患有轻度抑郁症,在房间里苦苦等待富春寻找极地站的她每一天都过得无比艰难。就算是将玻璃瓶打碎将碎片放在了左手手腕,就算是无法下床洗澡如厕让富春为她端屎端尿,就算是患上了坏血病牙一颗一颗的掉落,就算是富春已经挖好了两人的坟墓,就算是偶然发现的避难所已经全然失去了所有粮食与天然气供给,荆如意还是在守着心中的那个永远不会泯灭的崇高理想,坚强顽强的,活了下来,她在期盼着,富春曾经许诺给自己的家,她幻想着以后能与富春过上温暖的衣食无忧的三口人生活。于是故事也在渐渐的好转,随着最后一根雪茄的耗尽,他们奇迹般地生还!作者眼中的小木屋,是心中的归宿。当富春和如意这两块各有棱角的石头被命运和求生的本能捏在一起,放进方寸之间的小木屋之中,在南极波澜壮阔的命运之海里颠簸之时,这两块石头互相碰撞,伤害,磨合,迸发出我所渴望的最热烈的、最本能的,最真挚的情感。

  富春背上的如意是幸福的,特别是当他们跨越了六座大山,最终苦尽甘来的时候。最为喜欢的情节,是如意与富春互相敲床板之间的对话。“陨石是最值钱的了”,得知这一消息的富春用自己的命捡回来一团人屎,而正是这团平时会让如意觉得十分恶心,洁癖的她永远会比而远之的排泄物,给予了他们不再冰冷的希望,也让如意明白了就算是杨玉环赵飞燕也都会吃喝拉撒的红尘法则。

  学旅游专业的我从前不知道为什么老师上课时候讲的南极旅行为什么那样昂贵却还是有人追捧,但是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对这片苍凉洁白的大陆,这片广袤雄浑的美丽人间产生了敬畏。就像天长地久婚庆公司说的那样,在南极举行婚礼,宣誓,我觉得似乎都是在不远的将来人类会做到的事。在这片土地上,自然是主宰着一切的,但是人类的脚步依然会雄赳赳气昂昂的踏上去。读着读着,你竟会觉得,在这片土地上,一定是不止赵富春一个流浪汉的。人们追逐着内心登峰造极的渴望,带着征服的欲望,探索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追逐着最高理想。

  “我跋涉的时间是漫长的,跋涉的道路也是漫长的,

  我出门坐上第一道晨光的车子,奔驰于大千世界的茫茫旷野里,在许多恒星和行星上留下了我的踪迹。

  到大理你自己最近的地方,路途最为遥远;达到音调单纯朴素的极境,经过的训练最为复杂艰巨。

  旅人叩响了每一扇陌生人的门,才来到他自己的家门口;人要踏遍外边的大千世界,临了才到达藏的最深的宝殿。

  我的眼睛找遍了四面八方,才合上眼睛,说道 “原来你在这儿!”

  这问题和这呼喊, “啊,在哪儿呢?”融成了千条泪水的川流,然后才和“我在这儿!”这保证的洪流,一同泛滥于全世界。”

  ---泰戈尔

  《南极绝恋》读后感(七):南极所在,尽是浓情

  说到南极,你脑海中最先浮现出的是什么?满眼都是大片大片的雪白,晶莹的雪花,纯净的冰块,成群的企鹅……哦,对了,或许还有漫长的白天,漫长的黑夜,绚丽的极光……总之一定是各种的幻想与向往吧。 然而,如果突然间,你乘坐的飞机坠毁在了南极冰原,你会怎么样? 在那样突发的情况下,你的身边没有足够保暖的衣物,没有足够的食物,你的眼睛会渐渐因漫天遍地的雪白而失明,你的身体会因为极寒的温度渐渐僵硬,甚至你的精神还会因找不到救援而渐渐崩溃……这时,你会做出怎样的抉择?是放弃一切,原地等死,还是为了活下来,与自然抗衡? 想必大家都会在心里有一点小小的质疑,在小说里肯定是会不惜一切活下来啊。但是与想象中不同的是,在这本小说中,你将看到的既不是英雄主义的求生大片,也不是人性面临绝境考验时的邪恶爆发,而是一个男人喘着粗气行进在茫茫暴风雪中,翻雪山、跳冰裂缝、斗贼鸥、捡“陨石”,随时随地准备精彩地逃上一命。 他不能死,因为他知道,废弃的小站中,有一个女人在倚门守望,等着他回去,带回食物,带回生的希望……因为人性的真善美,他和她,在绝境中,就这样相濡以沫,通过重重生死的考验,在最冷酷的世界尽头,找到了温暖的爱情。 《南极绝恋》所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南极的,在求生探险中,绽放出人性之美的爱情故事。在南极,一场坠机,婚庆公司老板吴富春和高空物理学家荆如意相遇,两个毫无共同语言的男女在南极腹地无人区如同大冒险一般生存了75天。在酷寒、没有物质供应、随处都是绝境的环境中,活下去已经变成每一天的最大愿望。屌丝富春的乐观精神影响着忧郁封闭的知识分子如意,他们互相支撑,生的希望面前彼此成全,75天,山崩地裂严寒饥饿无数次迷路,美丽的南极大陆终于开恩,吴富春找到了极光站。 我想,当你在看这本书时,一定会和我一样,忍不住一口气读完,在其间为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心绪起伏。被作者特有的无比的纯净、乐观与幽默感染的同时,感叹一声——自己又相信爱情了。 作者说“因为我坚定地相信人性本善,而我只写真善美的故事,这是我的傲骨,也是我的气节。因为丑恶的东西那么多,而我应该像个战士般,以蚍蜉之力,凭书生意气,怀天真之心,借这片纯净的死生之地,写一段大悲大喜的人性大美。” 我在看完这本书后,开始对南极产生了无比的向往。那个极净的地方,有无数如作者这般纯净的人存在的地方,有生之年若能去见一见,那该有多好。 对于作者来说,南极这一千四百万平方公里的寂静,是寒极,也是风极。它呈现一种与世隔绝的气质。它如同一尊石像,看淡生死,无畏别离,内心强大,四大皆空。 在这里,再虚伪的人都会撕下面具,再富有的人都会扔掉钱包,再执着的人都会放下包袱。红尘万种,俗世千般,在南极都将不复存在,这里能剩下的,只能是最本质的人性。 我想亲身去体会南极的有情与无情,去体会南极的雄浑与寂寞,敬畏与胸怀……这些南极独有的体会实在是让人心向往之。 想那南极…… 骄阳如梦,西风如歌,四野八荒,尽是浓情。

  《南极绝恋》读后感(八):爱必须比死亡更坚贞

  当我把这个故事读完,在通识课的第一排忍眼泪忍得像一只膨胀的水泡,最后两行仍旧从眼眶滚下来的时候,我依旧以为这是一个爱情故事,而我是在为爱而哭。

  说得再伟大一点,爱情这个词语,已经被人世描摹千百遍如展览佛像都被抹平的讥讽一般普通常见又常被颠覆从而重量愈发轻盈,被风一吹就散。它在生与死的边缘间摇摇欲坠,最后只剩下一个爱字,用来描绘死神降临时,相濡以沫的那两条鱼。

  我把它的伟大和感人,全部归咎于生死,归咎于命运将它们抛弃进坠落的南极里,伸出手就能摸到死神的微笑的境遇。直到我看完最新版本的后记。

  《南极绝恋》读后感(九):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一场意外,两个幸存者,一男一女,在世界尽头南极,故事将会怎样发展呢?在读这本小说之前,也曾想象过南极的纯洁与美好,还有可爱的企鹅,可是这表面的纯粹都只是假象,南极大多时候在人们眼里都是静态的,其实真实的南极要生动得多。

  故事开始,我的注意力总是不容易集中,往往会被一些细节吸引,好似也随着主人公身处同样的境遇小心翼翼地窥探着周围的环境。当富春循着声音查看飞机听到一些异样一次次试图逃脱的时候,我心里其实是对他有点鄙夷的尽管我知道最终富春肯定会把她救下来,这个时候我还不能同我们的主人公感同身受。当富春意识到是因为自己的鲁莽才导致的这一事故发生救下金发女郎的时候我满脑子里想的都是他会怎么处理这具尸体,他会把她埋起来吗,可是在这茫茫的冰天雪地里他又能把这位女郎埋在哪里呢。当我看到飞行员随着机身沉入到海里的时候我想到的是要是金发女郎也一起沉下去就好了,飞行员孤独地沉入到深海里该是多么地无聊啊,起码他们还可以做个伴。当富春拉着一大串行李箱载着瘸掉的如意拖着死掉的金发女郎走在海冰上的时候,我开始有点同情他了,他又能去到哪儿呢?前路漫漫冰雪茫茫,在这了无人烟的极寒之地要想活下去是该多么地不容易。而看似充满魅力的南极此时也展现了它残暴的一面,暴风雪、白毛风、冰裂隙、雪崩冰崩都有可能出现,这分明就是一场必输的游戏。

  在面临灾难的时候,人才开始认真审视自己。只有失去了一切你所看重的浮华之后才能体会到生命的可爱之处,那时候你就会发现什么才是对你真正重要的。富春不顾一切危险背着如意翻过六座大山,他又何尝不是在救他自己。人类太渺小了,无论是面对生还是面对死都显得那么单薄无力,而当有人与你并肩时,生与死就都有了力量。

  在小说里,富春痛恨贼鸥,无数次想要抓来它们清蒸或是红烧,而贼鸥也总想着从富春这里捞点好处。他们就像是一对冤家,可惜吃亏的只能是贼鸥。那次,富春在海冰断裂处钓鱼,身旁不觉已围观了不少贼鸥,它们可怜巴巴地望着富春渴求着能分一杯羹。富春把一条大头鱼埋起来用雪覆盖住,我以为富春就会这么走掉把鱼留给贼鸥们,事实证明我想多了,这一次吃亏的还是贼鸥。我一直期盼着富春和贼鸥能有哪怕一次的和平共处,可是他们好像都没有这么想过。又一次,富春想抓来贼鸥清蒸,公贼鸥情急之下暴露了窝的位置,贼鸥夫妇冒死反抗,可是小贼鸥早已死去变成了一具风干的尸体,富春只得转头离去。他身后的公贼鸥骄傲地挺起胸膛,昂起头,展开翅膀,以一副胜利者的姿态有力地鸣叫着。这情景令人动容,在南极大概是没有真正的强者吧,所有的物种在死亡的面前都是平等的,只是贼鸥父母大概比人类更懂得生命的残酷和现实的无情,它没得选择。

  富春掉进了冰裂缝,此时的如意在家中焦急地等待着,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她只知道富春这个时候应该回来了可是他没有,如意崩溃了,她砸碎玻璃杯想要轻生。读到这儿的时候,我的心也跟着紧张起来,不觉间阅读速度也加快了,富春也终于在关键的时刻出现了。他们大叫着扭打在一起,当富春喊着,“你怎么没死?”,如意回答,“因为你不让我死。”我知道这一刻他们算是正式把生命交付给对方了,此时我脑海里浮现出一句话,“死生契阔,与子成说。”也只有在这种绝境下,爱情才会变得如此纯粹吧。那一刻,我是羡慕他们的。

  如意说,“有时候,放下是需要勇气的。很多人说能拿得起放得下,其实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拿起过。”很多时候我们不愿意放下某些东西或某个人,我们握得越紧反而失去的越快,到最后我们甚至怀疑是否我们真的拥有过,握在手里的也只剩下执念。当我们真正放下了时候这才证明我们曾拥有过。

  在看书的过程中我一直觉得富春和如意总有一个人会死去。生是未知的,死才是永恒。我不知道这是如意所说的死如秋叶之静美还是富春说的死如夏花之绚烂。大概我是觉得只有死亡才能使这份感情达到最纯粹最完美的状态吧。可是看到最后,当富春把如意从自己亲手挖的坟墓里抱出来的时候,我知道他们被爱情救赎了。这样的爱情是经历生死之后对爱的最佳诠释: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南极绝恋》读后感(十):爱,夏花般灿烂,秋叶般静美

  荷西曾对三毛说“Echo,你等我六年,我有四年大学要念,还有两年兵役要服,六年一过,我就娶你。我的愿望是拥有一栋小小的公寓。我外出赚钱,Echo在家煮饭给我吃,这是我人生最快乐的事。”三毛说“我们都还年轻,你也才高三,怎么就想结婚了呢?”荷西只说了一句“我是碰到你之后才想结婚的。”

  每当看到这段文字总会盈盈心动,这是细水长流的爱情,也是一见钟情的爱情。在这尘世间,我们总是漫不经心,有逢场作戏的,也有忠贞不渝的。《欢乐颂》中樊胜美的爱情观,也许是我们大部分人的追求观。尘世间的爱情或多或少都沾染了些许俗味,只有少数人高度洁癖,只求爱情不求面包。我们看着别人的爱情,总会由衷地渴望拥有这种不求物质,只展现彼此精神追求的柏拉图式的恋情。但这真的是爱情吗?爱情,是那种可以为之寂寞,为之牺牲的伟大的爱?还是那种端屎送尿,纠结柴米油盐的世俗?或许最原始的才是最真实,最长久的爱。而若能在此情况下延续不朽,那才是我们艳羡的爱情。

  这本《南极绝恋》,也许看书名你已经猜出了剧情,但也因这质朴无华的词语,从侧面表达了本书的主旨,爱情是最原始,最质朴的色彩。一次南极探险意外坠机,吴富春,荆如意被迫滞留在荒废的南极小站,寻求驻扎在中山站的南极考察队。为期两个月的南极之旅,生存、善恶、选择,一个个关乎人性与生死的拷问被冷酷地揭开,每一次的选择都暴露了最深处的人性光芒,而这每一次选择也决定了两个人的命运。

  在这本书里,引起感悟的并不是灾难面前两人如何互相扶持的故事情节,这种患难见真情的剧情我们难道看的还会少吗?真正引起你深思的,是这对遇难男女所代表的的那一类人的价值观与爱情观,而你,正在其中。这两人在面对爱情时的选择真实暴露出了你现在所向往的,你不得不承认的,不能回避的爱情。一个是缺乏信仰,没有学识,只有物欲的俗世男子;一个是孤傲刚烈,只有诗与远方,追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爱情的精神贵族女子。他们的性格与追求如此不同,但因被困在南极,离开任何一方都不能独活。在这为期两个月的时光里,男人只能外出养家糊口,寻找生机。女人只能瘫在床上,等待男人帮忙解决生理问题。短暂的时光,这个俗世男子让她明白了生活的本质。生活不是捧一本《泰戈尔诗集》就能生存,生活就是最原始的吃喝拉撒,相处的每天都会暴露出人最真实的状态。如果连这面目都不愿表露,日子一年又一年,十年后,二十年后,当变成垂垂老矣的老太婆时难道还能遮遮掩掩,靠一本《泰戈尔》活着?而这个有着高度精神追求的女子让他明白了知识与信仰的力量。在这茫茫白雪的世界里,没有知识不能活着,没有信仰不能生存。陷入冰缝,坠入海里,迷失在暴风雪里,每一次与金发女子的相见都是与死神并肩而立的瞬间,如果没有对神名的尊敬与信仰,如果没有对家的执着,他不可能撑到最后,迎接他的只有死亡。如意教会了他对世界留有丝丝善意,对世界抱有一丝畏惧,对生命抱有一丝尊敬,正因为如此,他才能绝处逢生,才能看到那为之寂寞,为之牺牲的爱情,他才能成为这样的人,拥有如此平凡而不凡的爱情。

  是那么无情的一片大陆,也是那么深情的一个世界。是那么残酷的漫天雪地,也是那么壮美的天地雄浑。在这个冰天雪地里,我们见证了两个孤独与孤傲灵魂的碰撞与磨合。这个只相信自己的男人,在这场救赎中迸发除了最真实灿烂的光芒。

“他没有在孤男寡女的饿时候占她便宜,也没有在食物匮乏的时候只顾自己。他骂骂咧咧地养了一只原本注定会死在野外的幼企鹅,其实喂它的每一条鱼都是他用命换来的。他没文化,也没出身,除了钱,他没有任何能证明自己价值的东西。但是他仗义。”

  就是这样的一个男人,在这场苦难中得到了成长,收获了爱,见证了爱。而这女子,在一次次等待中,明白了生活的意义。在一次次最简单粗暴的生理问题中,看到了精神追求的狭隘,也明白了爱情最真实长久的本色。那场贼鸥的誓死之战也是雪地中的两人的另一个表征。为了对方,可以殊死而战,誓死守护,这才是爱情真正的定义,互相扶持,有家才有远方,才会有追求。他们可以为之寂寞,为之牺牲,也能返璞归真。也许爱情的真谛,泰戈尔早就告诉了你,如夏花般灿烂,如秋叶般静美,热情,真实。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南极绝恋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