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自恋时代》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22-03-13 12:56:4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自恋时代》读后感精选10篇

  《自恋时代》是一本由[美] 简·M.腾格 / W.基斯·坎贝尔著作,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4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恋时代》读后感(一):爱而不能得,甜蜜假象中最深的毒瘤——自恋

  这是一本介绍自恋的书——《自恋时代》,但是,它关注的却是在自恋中迷失的时代。 自恋,英文名称为narcissism,源于希腊神话中水仙花的故事: 那喀索斯(Narcissus)是河神科菲索斯与水泽女神利里俄珀的儿子,出生时被赐予神示:不可使他认识自己。到16岁时,他已长成相貌俊美的少年,但因父母牢记神示,曾来没有见过自己的相貌。 英俊的那喀索斯迷倒众多女神,其中以回音女神厄科(Echo)为著。但是,厄科无法说话,只能重复对方每句话最后几个字。她一直追求那喀索斯,最终遭到拒绝而悲伤欲绝,从此身居深山之中,成为山上回荡的回音。 命运女神为了惩罚那喀索斯,答应了众女神对那喀索斯的诅咒——但愿他有朝一日爱上一个人,却永远得不到对方的爱! 一日,在林中打猎的那喀索斯无意中看到一汪湖水,平静的湖面恍若一面镜子,让在湖边正欲喝水的那喀索斯看到了湖中自己的倒影。那喀索斯并不知道湖中的人就是自己,顿时被迷住,并深深地爱上了自己的影子。但是,当他用手去摸,影像却散去,直到湖面再度平静。 那喀索斯就一直守在湖边,与自己深爱的影子两两相望,日复一日,不吃不喝的那喀索斯最终在湖边永远地闭上了双眼,化作一朵水仙花,在水中顾影自怜。 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曾这样定义自恋:对于自体(自我内在影像)投注力比多兴奋的状态——也就是将原本应该投注于自我的对象客体的力比多,反向投注到自己身上,从而无法与他人建立有效和融入的亲密人际关系。 而自体心理学创始人科胡特对此作了如下修正:自恋就是人类的一般本质,每个人本质上都是自恋的。自恋是一种借着胜任的经验而产生的真正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认为自己值得珍惜、保护的真实感觉。 由此,可以得知,健康的自恋是构建自体感不可或缺的元素,但是,一旦这种感觉过度,超过了社会的允许程度,就会发展出一种“夸大的自体”,形成“自恋型人格障碍”。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截止2011年已经五次再版)将“自恋型人格障碍”收入其中,并定义为:一种需要他人赞扬且缺乏共情的自大(幻想或行动)的普遍心理行为模式;起自成年早期,存在于各种背景下,表现为下列5项(或更多)症状: 1.具有自我重要性的夸大感; 2.幻想无限成功、权利、才华、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先占观念; 3.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和独特的,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地位高的人所理解或与之交往; 4.要求过度的赞美; 5.有一种权利感; 6.在人际关系上剥夺他人; 7.缺乏共情:不愿识别或认同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8.常常妒忌他人,或认为他人妒忌自己; 9.表现为高傲、傲慢的行为或态度。 至此,我们似乎已经看到了自恋者的全貌,也会不由回忆自己的过往,看看自己是否在某些方面出现上述情况。当然,自恋者们也许并不屑于看这些标准,因为他们并不认为这些项目本身有什么问题。 在《自恋时代》一书中,作者并没有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个体做深入的剖析,而是将视角投注到社会中的群体,探寻在当今时代,自恋是如何广泛地扩散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本书的两位作者分别是简·M·腾格与W·基斯·坎贝尔这两位心理系教授。 简·M.腾格(Jean M. Twenge),美国圣地亚哥大学心理系教授,著有畅销书《我一代》等,文章常刊登于《时代周刊》《今日美国》《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等报刊,《NBC日界线》等节目也对其进行过专题报道。 W.基斯·坎贝尔(W. Keith Campbell),美国乔治亚大学心理系教授,《当你爱上一个只爱自己的人》一书作者。其有关自恋的研究成果曾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包括《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和福布斯新闻频道在内的多家媒体都对其研究进行过报道。 记得自己第一次深刻地认识到自恋,还是在《哆啦A梦》剧场版中,强夫面对着镜子,饶有深意地说:“‘帅’这个字简直就是为我而造的。” 当时的第一感觉是——如此经典的句子,我怎么没有想到了! 就是这样的渗透,让自恋在我的成长轨迹中无时无刻不在。而在自己成长的年代,无论是电影电视,还是网络传媒,其中各类影视文化作品内容,以及光鲜亮丽的明星效应,都让“自恋”的身影无处不在: 不少动画作品,在主人公出场时,就被赋予了一种神圣的力量,一种不可替代的旨意,即使经历重重历险,也最终会取得成功,达成自己的目标。 诸如,日本著名动漫《圣斗士星矢》中,五位青铜战士,为了征求雅典娜的性命,不惜与十二黄金圣斗士抗战,而无论置身多么险恶的困境,五位战士都能化险为夷,最终赶在第十二盏灯熄灭之前,成功救回了雅典娜。 而美国的动画产业也是如此,老牌动漫公司迪士尼的公主系列,每一位公主出生都天赋异禀,要么具有过人的胆识,要么就是拥有常人难得“幸运”,在自己危难的时候,总有“王子”适时出现。 而梦工厂的《疯狂原始人》与皮克斯的《勇敢传说》中,过度夸大女主人公挑战权威和传统观念的形象,而弱化和黑化父母在教育和保护孩子方面的努力,在价值观念尚未成熟的孩子眼中,看到的是两代人的冲突中的冒然冲动,而失去了深入探究和了解差异的机会。 同样的桥段,在各类影视作品中更是层数不穷。 美国好莱坞式的经典英雄救美的情节,早已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淡化,但是,其核心的英雄情结依然存在。 一度泛滥的国产抗战主题神剧中,自嗨式的英雄人物和对抗场景,让一段血淋淋的历史悲剧变得戏谑不堪,更让现代的人们逐渐失去了对历史该有的深度思考与现实发展的反思。长此以往,人们陷入的不过是假象中的“无敌”,而无视现实中的差距。 在《自恋时代》一书中,作者也将当今时代自恋产生的根源其中之一归结为“明星和媒体对于自恋的传播”,另外一条不得不引起注意的是不少父母都在培养孩子的“皇权感”。 前段时间,一个小视频在各个微信群不胫而走。视频是混剪了一段儿童因为不满父母(或抚养人)管教而对其大加拳脚的镜头——其中一个镜头是男孩将母亲殴打倒地后,还不停用脚去踢母亲的腹部。 我的心也随着这位倒地的母亲的身体,因为疼痛而抽搐。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小皇帝、小公主、小祖宗已经成了孩子的代言词,父母与子女的不平等的地位已经体现在父母的卑躬屈膝,只求与孩子和平共处;同时,校园暴力和霸凌现象越来越频发,并呈现低龄段发展,这些都让我们不由地反思,我们的孩子究竟怎么了? 在经历了“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严厉家教的长期统治之后,一股从西方吹来的教育清风,让“赏识”教育、“赞赏”教育成了新鲜且强势的洪流。 不少教育人士参与其中,并将其视为解救“棍棒”下的孩子的唯一制胜法宝。 于是,越来越多的文章宣称要“保护孩子的天性”,要“呵护孩子的心灵”,要让孩子顺应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不要人为的破坏,要及时表扬孩子等等……在这些绚丽的教育理念熏陶下,“你真棒”成了父母教育孩子的关键词,强行压制的不满情绪和伪装出来的心平气和成了教育子女的标准姿态。 没有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深入理解,光凭几个词、几句话、几个动作,改变的不过是既往固定的行为模式,却营造了一个让孩子不断自我膨胀的氛围。 在《自恋时代》一书中,作者提到,针对养育子女方式和孩子自恋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中,目前展开的四项心理学研究中,都显示出: 会导致自恋的养育子女方式与现代父母的教育方式非常相似——放任、赞扬,以及让孩子说了算。 对此,作者给出了以下建议: 说不,而且要说到做到。心理学不仅提倡父母要“不带诱惑的深情”,更赞同父母“不含敌意的坚决”。父母需要保留自己的底线,并且温柔的坚持。父母们需要明白,不仅仅表达肯定是对孩子的爱,表达拒绝是在帮助孩子建立适当的边界感,也是表达爱的一种方式,但是,需要父母通过学习来掌握其中的一些技巧。 不要给予孩子过多的权利。在一次课程中,老师举例说明,当父母赋予孩子太多的自由,就像在大海失去方向的航行,孩子会漫无边际,更没有安全感。父母可以在一定限定内,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例如,不要问5、6岁的孩子出门要穿哪件衣服(孩子可能还没有季节的观念),而是让孩子在你准备好的2、3套衣服中挑选自己喜爱的。 仔细考虑一下你给孩子传递的有关竞争和成功的信息。在我们身处竞争的环境时,更需要父母自己现有清晰地认识,帮助孩子建立良性的竞争意识。 给孩子购买印有表示他多棒字样的东西时要三思。过度的表扬不仅仅表现在父母对孩子的语言中,在隐形的信息传递中依然存在风险。 当然,也有不少人认为自恋本身并无大碍,作者对自恋的态度有些过度。但是,需要我们警惕的是神话故事里的隐喻:镜像一般的湖面,让那喀索斯无法真正的了解自己,他无法认识到自己深爱的,不过是自己内心投射的假象,而非真实的存在。 因此,那喀索斯无法真正拥有湖中的镜像,预示着无法真正接触自己,无法全然的接纳自己,自然也就无法真正的爱自己。所以,自恋既不是自尊,也不是自爱,而是一种病态的情感假象。 我们需要构建的是对自我的真实认识,如果父母们如同那喀索斯的父母那样,一直阻碍孩子对自我的认识,不仅不能孩子在适当的年龄里构建出适合自己的自体,反而是孩子在失去自我真实概念后,重现那喀索斯的悲剧。 《自恋时代》一书绝非通俗读物,内容涉及很多专业知识,对此感兴趣的读者们,欢迎翻开此书,尝试颠覆自己的自我认识吧!

  《自恋时代》读后感(二):《自恋时代》:网络社会里的个体化趋势

  在本书的序言里,作者把自恋时代来临的原因,总结为四个方面:宽容、专注于培养自尊心的教育方式,媒体宣扬的肤浅明星效应,互联网的发展,宽松信贷。尽管作者的具体论述,是以美国社会作为主要参照对象,但是仔细探究这样四个方面原因就会发现,这些催生自恋时代的关键要素,不只存在于美国,在世界各地,也几乎同样适用。

  先说教育方式。在一个以统一化和同质化为目标的教育文化里,过度标榜个人的作用和成绩,当然显得不合时宜。然而在当今,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学校教育都越发指向包容与宽松,能够尽可能地尊重和爱护学生的个性(注:当然,集体主义在中国的教育文化当中,仍然发挥着重要影响)。这样的教育文化固然能促进学生的差异化发展,但在另外一个方面,也会使得学生以标榜自己的特性、突出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为能事。这种自我标榜与自我维护,与过度自恋之间,只有一步之遥。

  再说明星效应的影响。每当打开电视机,迎面而来的明星广告,总是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宣扬自我的独一无二与显著不同。以中国的明星广告为例,周杰伦划着滑板,高呼:就是这么酷;某位小鲜肉明星穿着跑鞋,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宣称:你,就是与众不同;面对大海,阳光满地,男女明星携手,沉浸在温柔乡里,字幕适时弹出:最不一样的生活,最不一样的感觉……如此种种,都是在宣扬一种以独特为美、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与审美情趣。考虑到这些明星对于社会公共文化的巨大影响力,他们这些广告和言行的传播威力,自然是可想而知。

  最值得重点分析的,就是互联网的发展对于自恋主义文化的影响。在网站和论坛的时代里,普通用户或是浏览者,或是讨论参与者,其在互联网上的互动行为,遵循的更多是一种集体主义的逻辑。而到了Web 2.0甚至Web 3.0时代,主导互联网时代的是Facebook、Myspace,是微博和微信,每一个普通用户都可以在上述网络平台上,构建起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自己每天的日常生活,都可以转化为网络传播的主体内容,而那些朋友和粉丝的点赞、评论与打赏,都是对于自我言行的种种正向反馈,激励自己更多地在这样的空间里传播自我、经营自我。而类似于微信公号这样的网络平台,更是可以自己决定评论内容的显示与否,构建起一个相对封闭的以自我为中心的闭环空间。从相对开放的论坛、BBS,到半个体化的博客,再到完全个体化的微博和微信,网络形态的这种转变,也在催生社会文化,一步一步由集体主义走向自我中心主义。本书当中列举的一个最明确的例子,就是在最近十年里,my开头的网络平台越来越多地出现,这种纯粹以关注和宣扬自我为导向的网络平台的泛滥,自然会更加猛烈地推动自恋主义文化的传播。

  本书最为独特的一个地方,就在于把宽松信贷,也作为自恋主义文化滥觞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作者看来,宽松信贷,使得普通人原本可望而不可及的许多消费欲望,能够轻松地成为现实。这样的金融环境,自然会在很大程度上,不断催生普通民众萌生更大的消费欲与梦想,而这种非必需的物欲的产生,能够进一步催生自恋主义的文化。这种在社会心理学的分析当中,引入经济因素考量的视角,是让人耳目一新的。

  自恋主义文化的盛行,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书中举出了给孩子起名这样一个典型的案例。前几代美国父母给孩子起名,往往会起一个比较普通、简单、好记的名字,这样既方便父母称呼孩子,又方便孩子能够很快地融入集体;而当代的美国父母,却越发喜欢给孩子起一个非常特别、甚至生僻的名字,为了就是突出自己孩子的独特性,保证孩子在群体当中,是最为独一无二的一位。透过给孩子起名这一日常生活当中的普通行为,就可以看出自恋主义文化对当代家庭潜移默化的渗透与影响。

  自恋主义的盛行,绝不简单只是一种社会文化取向的转变,其发展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很可能会带来很多严重的负面后果。书中就提到:自恋主义文化发展到极致,某些年轻人,就会为了凸显自我的独特性,才采取暴力、色情、脏话等种种反社会的行为。这样的行为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社会的严重撕裂。除此之外,自恋主义的滥觞,又会产生反向作用,促使信贷政策进一步走向宽松,从而给宏观经济带来更大的泡沫和更强的不确定性。

  当你在书店、商场和博物馆里,不断摆好姿势自拍的时候,当你在朋友圈一次又一次刷屏以获取关注的时候,当你不断重复着自己已经成为陈词滥调的个人往事的时候,你有意识到:这些行为,会催生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吗?这种文化的泛滥,可能会导致怎样的负面后果吗?如果你对此还没有足够的意识,那么或许这本《自恋时代》,正应该是你的案头之选。

  2017.9.29晚作于竹林斋

  (本文刊发于2017年11月18日出版的《晶报·深港书评周刊》,见刊时有删节,此为原文。)

  (附)《自恋时代》一书读书笔记:

  序言P2造成自恋的四大社会性因素:宽容、专注于培养自尊心的教育方式,媒体宣扬的肤浅明星效应,互联网的发展,宽松信贷

  3自尊比例的时代变迁,P12自恋者的自我调控策略,P43过度自恋会事与愿违,P57竞争导致的自我推销盛行

  96刚毕业的大学生带着父母参加面试和工作,P99父子关系的角色逆转,P112明星自恋倾向明显高于常人,P134降低自恋负面影响的措施,P138my开头的网络媒体对自恋文化的推动,P161借贷膨胀带来的自我膨胀

  188审美倾向的年轻化,P199整形手术波及宠物,P215自恋与物质主义,P239给孩子起名从归属性到独特性的变迁,P252自恋与个人自我特别性认同,P259自恋与反社会行为的网络传播,P289与自恋者交往的利弊得失,P307自恋与特权感,P326宗教信仰的缺失与自恋的盛行,P338参与志愿服务与成为名人的动机

  346自恋文化在中国的盛行,P370疏远和避免接触自恋者,P380改变自恋依存的核心价值观,P398自恋与经济发展

  《自恋时代》读后感(三):爱自己,我错了吗

  9月初的一天,从快递小哥那里收到一本书,迫不及待打开,封面上自恋时代四个大字,在初秋的阳光下格外闪耀。这是一本引进版权的书,两位作者都是美国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出于好奇,我翻开读了起来。

  “在有些社区,父母为了努力让自己的孩子进入最好的私立幼儿园学习,从2岁开始就不断给小孩强调胜利和竞争的重要性。一些父母开始得要更早,他们会买来《宝贝爱因斯坦》的影片放给婴儿看,或者是给肚子里的胎儿播放古典音乐,并认为他们能听到这些。”

  “我们在更新给婴儿起独特名字(一种判断个人主义和想要与众不同程度的行为指标)的研究数据时发现,出生于2008年的婴儿拥有独特名字的比例在美国历史上高居首位。”

  有没有觉得似曾相识?这些文字拿到中国来也并不违和啊,原来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并非是中国人的专利,原来不只有中国式父母为了给孩子起名字煞费苦心,连中国的“小皇帝综合征”也被拿来作为反面例证。

  “在美国,学术上表现最好的学生反而是自尊心水平最低的少数族裔群体中的亚裔人”,我想过不多久,作者的这一说法就会被现实打脸,毕竟这本书写于2009年,而今日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自恋也已流行开来,看看现在的我们是怎样教育下一代的吧,“你是最棒的,你很特别,你是独一无二的,欣赏自己,爱自己,学会为自己着想才是最重要的”就挂在我们的嘴边,诸如“你必须学会爱自己才能爱别人”的心理呓语也经常出现在营养丰富的毒鸡汤里。

  《自恋时代》读后感(四):千万不要爱上自恋狂!他们是爱无能

  年龄越大,越消受不起流行的女性聚会方式。

  吃饭一刻钟自拍一小时,席间围绕“美瘦白”和“对方男友老公”进行毫不走心的相互吹捧,吃饱喝足面对一桌狼藉,纷纷拿出手机死命修图,从数十张构图表情几乎一模一样的照片中选几张,发到朋友圈,配几句台词,齐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原本分享生活随意吐槽的茶话会,变成了这样:前置镜头里的人靠得越来越近,心却越来越远。直到我看了这本《自恋时代》,才明白,她们是感染了名为“自恋”的艺术细菌。

  相较于希腊神话里,那位沉迷于自己的倒影最后落水身亡的纳喀索斯,现代人自恋起来,可就安全多了。打开手机,美X秀秀、美X相机、BX咔叽……不再需要冒着淹死的危险,就可以一键目睹自己颜值的巅峰。当然,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聚众自拍之后聚众修图,免不了又是一场朋友圈里的大型吹捧点赞,宾主尽欢。

  当然,即便社交网络能塑造一个完美的自己,也无法解决现实中的容貌焦虑。整容和健身,在这种自恋的风气中,应运而生,正逐渐成为一种审美霸权。原本再正常不过的赘肉、皱纹和不那么完美的五官,在这种霸权下,成了与“穷”“丑”并列的原罪,恨不得人人得而诛之。

  整形医院和健身房遍地开花,竞争越发激烈,而他们的生财之道,就是进一步加剧人们的容貌焦虑。广告牌上电视里,满眼都是白得像日光灯、瘦得像闪电的女人,与其说是她们引导了当今的审美潮流,不如说是自恋引导了审美潮流。

  正当你自惭形秽时,穿紧身衣的俊男靓女走上前,对你微微一笑:“您好,健身游泳需要吗?”营销效果也就达到了。

  去年凭借《降临》大红大紫的特德·姜,还写过一篇关于容貌的科幻小说,讲的是在科技发达的未来,有人意识到这种追逐美貌的极端倾向,会对人类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由此发明了一种“审美干扰镜”。植入了这种东西的人,会逐渐分不出容貌美丑,比如说,可以区分方下巴、圆下巴和尖下巴,但无法跟审美意识发生关联,只会当做一种普通的容貌特征来记忆。

  在植入“审美干扰镜”的环境中,脸上有丑陋伤疤的女孩,可以充满自信地跟同学竞选班长,大家也习以为常;看电影时,由于分不出每个角色的美丑,注意力只会放在他们的演技和剧情上;交朋友恋爱时,没了美貌的加持,内在成了更重要的参考标准。

  特德·姜这种前瞻的顾虑,与《自恋时代》的作者不谋而合:自恋,正在使人际关系肤浅化。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37岁的阿曼达得了癌症,需要忍受6周的放射性治疗和10个月的化疗。她原本以为丈夫会和她一起面对,然而没过多久,丈夫就开始抱怨她的就诊时间给他带来了不便,因为他必须提前半小时跟别人换班。

  更让阿曼达难以接受的是,丈夫公开表示,阿曼达患了癌症的虚弱身体,让他在公共场合感到非常难堪。作为“补偿”,阿曼达一边独自忍受化疗,一边抚养他与前妻的女儿,而他还背着她跟女同事鬼混。

  对此,作者的解释是:

自恋者的恋爱对象的主要作用,是让自恋者看上去和感觉起来更加强大、特别、受人尊敬、迷人以及重要。爱、关心、承诺、忠诚和其他那些在健康恋爱关系中占据着核心位置的特质,对于自恋者来说都是次要的,当他们得不到所需的自我满足时,就会离开。

  正如阿曼达的丈夫,当她因为疾病而形容憔悴时,丈夫想到的,并非“这是她最需要我关心和支持的时候”,而是“她太难看,带出门去会让我丢脸。”

  简而言之,自恋者的亲密关系很简单:一切是否对我有利。如果一段亲密关系可以达到这个目的,那就太好了;如果不能,那就要去找下一段关系了。

  也就是说,对自恋者来说,亲密关系和伴侣是满足他的一个工具,是可以替换的。当另一个人更能满足他的自恋,带来更多社会地位、自尊心和他人的注意,出轨离婚也就在所难免。

  读这一段时,一阵怖意让我不寒而栗。如果说自恋带来的爱慕虚荣,像个时髦的流行病令人可笑又可气;那么,自恋狂深层次的心理动机——自私与冷血,就没那么有趣了。

  就在两个多月前的7月20日,美国臭名昭著的“辛普森杀妻案”主角O.J.辛普森假释出狱。他既是魅力四射的橄榄球明星和广告影视明星,又是涉嫌杀妻、犯下持枪抢劫和绑架等多项重罪的危险罪犯。他曾在书中宣称,如果他觉得妻子没有对他显示出足够的尊重,他可能会杀了她。

  辛普森的这两幅面孔,正是典型自恋狂的面孔,无怪乎研究人员将自恋称为“黑暗三性格”之一。

  书中还提到了另一个杀妻者——斯科特·彼得森。他是个英俊迷人的男人,讨人喜欢,他遇到了一个问题:妻子怀孕了,他却想跟新的情妇享受生活。于是,他把妻子和还未出生的孩子一起扔进了旧金山湾。他本可以离婚的,但离婚涉及的财产分割太不划算,更重要的是,离婚让他没有面子。所以,他认为谋杀对他来说是个更好的办法。

  我完全有理由相信,如果他没有被捕,而这个新的情妇妨碍了他去过更好的生活,等待她的结局也好不到哪里去。

  当然,我们不会天天遇到杀妻的疯子,但身边有越来越多人,表现出“爱无能”的症状。不管在一起多长时间,伴侣都没有办法与他们建立起深刻的感情。

  我曾看到过一篇访谈,一个网友讲述了她的“爱无能”男友。他们在一起的全部消费严格AA,连一杯咖啡一张电影票男友都要跟她斤斤计较。亲热时男友总是强来,做完之后立刻打开电脑开始工作。她向他抗议,不要被当成泄欲工具,也拒绝这种毫无质量的性交。换来的结果就是男友再也不碰她。

  后来他提出分手,女生发消息问他:“你这么对我,有没有想过我会有多痛苦?”他的回复只有两个字:“知道。”

  在他彬彬有礼的背后,是深刻的冷漠和自私,是无可救药的“爱无能”。要知道,他不是不会爱,而是像其他自恋狂一样,把全部的爱都给了自己。

  自恋跟大多数性格缺陷一样,越是亲近的人越会饱受折磨。识别自恋狂,并且远离他们带来的痛苦,这就是这本《自恋时代》带给我的启示。

  《自恋时代》读后感(五):自恋是一种病,如何理解这个越来越自恋的社会?

  在《变形记》中,奥维德记述了古希腊神话中纳西索斯的故事:翩翩美少年纳西索斯跪在池塘边上,为自己水中的倒影而痴狂。他伸出双手,想要拥抱自己的倒影,结果溺水而亡,化作水仙花,出水而立。后世便用他的名字Narcissus命名一种行为——自恋(narcissism)。

关于纳西索斯的绘画

  互联网和自恋文化

  如今,这种自恋随处可见。我们过度沉溺于自我之中,仿佛正在经历一场流行的自恋病。打开电视,玻尿酸、肉毒素的广告正制造着我们时代无处不在的锥子脸、小蛮腰,明星、娱乐八卦、真人秀渲染了名望与虚荣,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加入,更是让自恋大范围地传播,自拍、网络直播,各种自我的“个性”展演,让我们对自我的欣赏变成了一种浮夸的、自恋的幻想。

  简·M.腾格曾在2006年出版了《我一代》(Generation Me),讨论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的兴起,对自我的过分关注蔓延至整个社会文化之中。坎迪斯·凯尔西(Candice Kelsey)则完成了另一本类似的著作《Myspace一代》(Generation Myspace),进一步讨论了互联网与自恋文化的关联。

《我一代》和《Myspace一代》

  互联网就像纳西索斯面前的池塘,每一个网络水仙(Cyber-Narcissus)都在临水照花,希望传达出一种更为“体面”的自我,于是图片P了又P,换上个性的言辞,以展露自我迷人的一面。互联网和自恋文化就像是一个反馈回路,自恋的人想方设法在互联网上推销自己,而这些网站也在想方设法鼓励自恋。事实上,MySpace之所以取名为“MySpace”绝非巧合,相应的还有mycock、MySubaru、myAOL、MyYahoo、MyTimes等等,这一切传达了一种有力的信息——一切都是我的。

  坎迪斯·凯尔西认为,年轻人从网络中吸收了四条信息:

  我必须始终开心愉悦;

  如果已经得到了,那就开始炫耀吧;

  成功意味着要做一名消费者;

  幸福就是一个魅力四射的成年人。

  这与我们日益自恋的文化非常相符。

  自恋的根源:溺爱式教育与信贷膨胀

  面对日益自恋的文化,简·M.腾格在2009年与基思·坎贝尔(Keith Campbell)合著《自恋流行病》(中译本书名为《自恋时代》)。除了互联网的添油加醋之外,两位心理学家给出了更多的诊断。在他们看来,宽容的、专注于培养自尊心的教育方式,是自恋流行病的另一重要根源。过于宽容与溺爱的教育方式,给予孩子太多的表扬,其实培养的是子女的皇权感。从小塑造“我很特别”“我很棒”“我是老大”这样的观念,无疑会加重孩子长大成人之后自恋的可能。

《自恋时代》[美] 简·M.腾格 / W.基斯·坎贝尔 著后浪/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7年版

  我们很容易理解这一点,因为它正是我们当下的现实。随着物质财富的丰富,子女的教育越来越成为家庭的核心。上最好的学校,培训孩子多样的才能,让孩子变得更与众不同,生怕输在起跑线上,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俨然就是“小皇帝”。人类学家景军就曾以《喂养中国小皇帝》为题,讨论了这一群体的养育方式和成长方式。

  这样看来,宽容的养育方式培养了自恋的心理条件,互联网和媒体则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这之上信贷膨胀又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简·M.腾格与基思·坎贝尔认为,自恋者之所以有行动力,离不开宽松信贷的支持。信贷膨胀带来的是自我膨胀,一个鼓励自我欣赏和物质财富的文化,加上通过宽松信贷购买那些实际上买不起的东西,以便实现这种自我欣赏的能力,许多人就会生活在自恋的幻想之中,认为自己很富有、很成功、很特别。

  自恋文化正在挤压公共空间

  宽容的养育方式、互联网与媒体、宽松的信贷环境,这构成了“自恋文化”的三驾马车,如今在这“三架马车”带动之下,自恋文化已经愈演愈烈。我们当然可以说,自恋也会带来自信,让个人在竞争性的环境中更容易取胜。但遗憾地是,在这条路上看到更多的,是自我中心主义、爱慕虚荣、社会孤立、贪婪、虚假经济繁荣甚至是推诿指责。自恋在崇信个性自由、张扬自我的过程中,个体并未承担应有的责任,并且滋生了诸多反社会的行为。

  我们都知道美国发生过多次枪击案,其中与自恋价值观的极端化不无关系。2007年12月在内布拉斯加州一家购物中心,罗伯特·霍金斯开枪杀死了9名受害者,事后人们发现他在遗书中写道:“我他妈的就要出名了,这想想就兴奋”。大卫·冯·德莱尔在《时代周刊》上则直接点明,“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枪支或文化,而在于自恋。只有自恋者才可能认为他们需要用陌生人的鲜血来强调自己的疏离感”。

罗伯特·霍金斯枪杀案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极端行为,但自恋的确带来了个人生活与人际关系的烦恼,更重要的是它影响了公共领域的健康运行。桑内特在《公共人的衰落》写到,自恋正在削弱我们公共表达的能力,自恋者沉溺于个人性格,习惯追问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对于定义他们自身有何意义,公共秩序被个人情感所取代。甚至如齐格蒙特·鲍曼所讲,如今个人事件或个人隐私充斥在公共空间之中,公共空间日益缺乏公共问题,它被“私人”占领着,“公共关注”被贬低为对公众人物私生活的好奇心;公共生活的艺术也被局限于私人事务以及公众对私人感情承认的公开展示。

《公共人的衰落》[美] 理查德·桑内特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年版

  上面的阐述或许有些抽象,但关照一下现实便会发现所言不虚,看一看网络上的热点和随之引发的“公共讨论”,有多少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议题”?当我们大踏步进入自恋时代时,这是我们需要警惕的,因为公共领域的衰落意味着公民能力和利益会被剥夺一空。

  当我们退缩到彻头彻尾的自我关注中去,它还意味着我们将会失去历史的延续感。克里斯托弗·拉什在《自恋主义文化》中认为,我们之所以会进入自恋文化,乃是因为历史时间感的淡薄。历史的终结带来时间的静止,自恋者选择为自己而活、为当前的时尚而活,“失去了属于源于过去伸向未来的代代相连的整体感”,自我脱离了历史的脉络,如置自我于沙漠之中。我们无法将自身定位在历史脉络中,个体就很难将自我讲述成一个连续的故事,于是绚烂的碎片与自恋的荣光便代替了自我作为朝圣者的谦卑与虔诚。

《自恋主义文化》[美] 克里斯托弗·拉什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年版

  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自恋文化,我们会发现自恋并非一个简单的个人性格或心理问题,它有其深厚的社会时代根源。我们曾经从封闭、死板的环境中走出来,但个人主义、物质主义、消费文化、媒体、互联网等等所带来的众声喧哗,似乎也有可能将我们引入“自恋主义的死胡同”。社会就是一个巨大的池塘,我们都有可能成为纳西索斯,当我们看到池中倒影时,如何警惕不落入其中,或许是每个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原文发于腾讯文化· 檢書)

  《自恋时代》读后感(六):自恋:一场人人中招的流行病

  如果你总对你的宝贝女儿说她就是公主……这就危险了,尤其是从她小时候你就这么称呼她。我们越来越经常看到,一些小女孩已经不再仅仅把公主般的打扮当做幻想,而是认为自己就是公主。说一不二、发号施令,因为是“公主”,家长们心疼之心大于教诲之意,也只好言听计从。数不胜数的“明日之星”“未来之星”选拔,各式各样的公主式私人定制,就连养育女孩的图书中泛滥的“女孩儿要富养”观念,也助长了女孩们的这种公主习气。

  女孩子如此,男孩子就没有问题了吗?不尽然!虽说备受诟病的“小皇帝”育儿法已经被相当一部分开明的父母所摒弃,取而代之的是学习科学育儿法,尤其是美国的育儿经深得人心。由此,养育男孩儿的方法渐渐从宠溺转向鼓励。“你是最棒的!”“按照你自己的想法去做!”“勇敢表达你自己!”几乎是男孩儿父母们的口头禅!培养男孩儿的自信、主见、勇气……这些良好品质固然是好,但是因为没有把握好度,家长们也开始头疼:家里的小男孩儿两三岁就开始顶嘴,六七岁就自作主张,十来岁就能在家里掌握话语权了,似乎自己当了家长之后,家长的威信远不如小时候父母之于自己那么管用。

  于是,不管男孩还是女孩的家长们都不无感慨,“孩子真是越大越难闹了”,“越来越管不了了”!可是,如果你家孩子不这样,又会如何呢?在90年代以后出生的孩子们中,如果你不“厉害”一点,不“特别”一点,没人把你当回事。但是,再这么下去,被纵容的总是有恃无恐!孩子们本身也是受害者!

  不仅仅是在子女教育中,在企业管理中,在社交媒体上,在娱乐圈,在经济领域……都存在这样的人,都有这样的现象。美国的心理学家简•腾格和基斯•坎贝尔经过数年的研究发现,当下美国年轻人的性格发生的变化之大,以至于从根本上影响了美国的主流文化。在美国,十年间整形手术翻了5倍;名人八卦类杂志发行量大幅增加;人们花的钱比自己挣得钱多;住宅面积追求越来越大越来越奢华;给小孩子起的名字越来越五花八门;名利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婚内出轨的人数越来越多……美国到处都是伪造的美人、冒牌的名人、有水分的天才学生、虚假的国民经济、孩子们自欺欺人的特殊感,以及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朋友。

  腾格和坎贝尔博士称这种现象为“自恋”。出于社会责任感,两位博士开始了长达数年的翻史料、作调研,收集案例、分析数据,撰写了《自恋时代》一书,对美国社会像肥胖病一样流行的自恋现象的起源、表现进行了梳理,对其症状同时也是后果进行了总结,原来美国已经深陷了爱慕虚荣、物质主义、独特性、反社会行为、人际关系障碍、特权感等的漩涡,更为可怕的是,美国社会已经围绕着自恋形成了巨大的产业,美国人几乎人人中招,已经在这场“玩火”似的自恋漩涡中无法自拔。再加上,在以自恋著称的现任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带领下,美国的自恋形势会变成什么样,可想而知。

  那么,如何判断自恋现象的存在呢?腾格和坎贝尔博士不仅给出了“自恋人格量表”,还对身边是否存在自恋现象的评估给出了参考。简言之,如果你的家庭被一个几岁的孩子主导着,如果你的公司被一群自认为自己最棒的人经营着,如果你的身边被一群迷恋社交网络自拍和只接受赞美不接受中肯意见的人围绕着,如果你认识的每一个人都为了打扮得跟明星一样而不惜欠下巨额的信用卡债务……那么,基本可以断定,你也已经身处了一个自恋的圈子,如果你只做一个旁观者,你将会被你的圈子淘汰,因为你一点儿都不特别,没人会记得你!如果你随波逐流,你也会陷入“自恋”的漩涡。自恋不是自信,是自信过了度引起了心理上的偏颇,就好比吸食了鸦片一般,是会让人产生幻觉的。孩子们从内心认为自己是公主,自己是最棒的,就已经埋下了自恋的祸根了!

  自恋现象已经引起了美国社会的恶性循环,虽然腾格和坎贝尔博士的呼吁,通过《自恋时代》一版再版不断刷新发行量的事实已经表明了美国人开始重视,但是美国所遭受的荼毒之深,至少已经影响了三代人,自恋恶疾很难短期有效遏制住。可怕的是,这种恐怖的美国文化已经在向全球蔓延。中国虽然还没有深受影响,但是国际文化交流的加深、美国文化的渗透,不久的将来,中国也会陷入中国式的自恋漩涡。

  好在,腾格和坎贝尔博士在《自恋时代》中给出的治疗自恋流行病的几种举措,细细读来,不仅是治疗美国自恋流行病的良药,对于中国的自恋现象的铲除也颇为恳切,比如在子女教育方式上,为孩子和自己做出改变;改变核心价值观,弱化强调自我欣赏的观念;改变社会实践,从家庭、媒体、网络、信贷和经济政策等方面共同努力。虽然,给出的治疗方案良多,但归根结底,还是要从娃娃抓起,从社会未来的中流砥柱开始改变。因为有了美国的前车之鉴,中国的家长们还能及时引以为戒,最终培养出于自己、于家庭、于社会有益的身心健康的孩子。

  《自恋时代》读后感(七):小心把孩子培养成自恋者

  文:李菊红

  如果说我们过去的教育模式,家长对孩子的肯定和赞赏非常的少,导致了很多人的自信心不足;那么现在的教育模式可能走到了另一个极端,给孩子过多的赞赏和肯定,虽然这样让孩子感觉良好,但过度自信也会带来一定的问题,会把孩子推向自恋的一端。

  过度地强调自信 ,让孩子失去对自己的客观认识。就像一直以来流行的一个幅画,小猫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是一头狮子。其实这样会带来一些问题,孩子可能会变得傲慢,自负,虚荣,浮夸以及自我中心。自恋的核心特点是以一种膨胀的观点来看待自己,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他其实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终究会在事实面前撞的头破血流。

  因为自恋的人在评估自己的表现方面不切合实际,不能从批评和从错误中汲取教训,他们从不责备自己,而是喜欢将一切错误归因与他人。他们缺乏自我完善的动力,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已经足够好了。所以,虽然他们渴望成功,但事实上并不太擅长获得成功。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以及应该怎么办?后浪出版社的《自恋时代》这本书给出了答案。

  一方面,自恋的发展与大的文化背景有关,我们的社会大环境,也是日益强调物质财富,外表长相,明星崇拜。对自我欣赏的过度关注,使整个社会开始逃离现实,去追求浮夸的幻想。有很多虚假的富人,伪造的美人……人们花的钱比自己挣得还要多,欠下大量债务,住的面积变得越来越大,婚姻出轨的人数也越来越多,整个社会正朝着更加自恋的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 ,与教养子女的方式也有很大关联。过去,孩子们努力想获得父母的认同。现在却反过来,父母想要得到孩子的认同,会努力的满足孩子提出的各种要求。想让自己的孩子感到快乐,想要提高他们的自尊心,但又常常做过了头。父母们经常会问孩子,他们想要什么?晚饭想吃什么,?想和我说话吗?想去公园吗?把自己的孩子当做小皇帝、小公主。孩子却越来越不在乎大人的感受,会目中无人。过度宠爱孩子会造成圣经里所说的七宗罪:暴食、贪婪、懒惰、淫欲、傲慢、嫉妒、暴怒。这也是自恋症状的简明概括。

  针对这样的现象,老式的教育方式反而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淡化物质主义,强调礼貌和自律。对于现代人来说,可能非常的珍贵。

  畅销书《从优秀到卓越》的作者柯斯林,发现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公司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这些公司的CEO,个性谦逊又很有决断力。他们通常会说这样的话,我认为公司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功,并没有我多大的功劳,我很幸运,能够和这些优秀的人在一起工作。

  也许有人会问,难道我们应该反过来讨厌自己吗?当然不是。用讨厌自己来取代喜欢自己的说法是一种错误的选择。最好的方式,不要把注意力过多的放在自我上,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应该把焦点放在生活上,关注与他人的关系,关注自己的工作,关注大自然之美。

  在作者看来,抑制个体自恋的策略包括,谦逊、自我同情和正念。谦逊,不同于羞愧和自我憎恨,真正的谦逊是一种力量,能够准确地看待和评估自我的能力。很多宗教也强调谦虚的重要性,总体说来谦虚的人与他人有更多的联系。当不再专注于自我膨胀时,就更容易与他人以及更广阔的世界建立联系。

  另一种治疗自恋的方法是自我同情,人总会受到很多的局限,我们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痛苦和困难。当这一切能够被我们以同情和善意的心态接纳时,就会体会到,更多的平静感。同情自己不是为自己卑劣的行为找借口,而是善待自己,做到正确的面对现实,面对批评也会做出更具有建设性的反应。

  第三种治疗自恋的方法是正念。正念是指将意识放在当下,并将消极的判断排除在外。练习正念会让我们避免陷入生活中的每一条经验。不仅会让你认识更加真实的世界,也会对人际关系带来好处,可以减少冲突,避免冲突失控,能让人更加冷静的面对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冲突。

  《自恋时代》这本书,出现的恰逢其时,针对当下的时弊,提出了独到的观点,值得我们反省和借鉴。

  2017年9月27日

  《自恋时代》读后感(八):没有理想和信仰的自恋时代

  VERA 晓红心理

  前两天疯传的一个短视频,讲述了清华优秀毕业生与高晓松的一段对话,颇为引人深思。原话已经记不得,大概过程是这样的。

  作为清华大学成绩名列前茅的某男同学,本科、研究生、博士横跨清华三个十分不同的专业,每个专业成绩都是佼佼者,是学校明星般的学生,是校长党委书记都引以为傲的学生,却在博士毕业前夕,来到电视节目,想问问节目中的各位前辈,这三个不同的方向自己从事什么比较好。为此高晓松痛心不已,清北这样的中国顶尖高校的顶尖毕业生,居然在博士毕业的时候问别人他该从事什么工作。一个扛鼎之校的毕业生不只没有思考国家民族的未来,甚至连自己的就业方向都迷茫。

  这位优秀的学子所以迷茫,大概是害怕错失更好的机会,这个所谓更好的机会,无关理想,无关信仰,只关乎收入,也因此很容易患得患失。

  这个患得患失,一方面是物质至上的整体社会价值观所致,一方面是顶级高校的特权感所致。似乎,顶级高校的学生,便理当有高收入的工作,似乎高收入的工作,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甚至有高校教授公然发表言论,如果年薪不过百万,不要称是他的学生。

  这种现象与简·腾格和基斯·坎贝尔合著的《自恋时代》中描述的情况极为吻合。书中所描述的自恋症状分七类:爱慕虚荣、物质主义、独特性、反社会行为、人际关系的烦恼、特权感、宗教和志愿服务。这些自恋现象,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90年代开始盛行,随着美国文化的传播、互联网的普及,正迅速向全球蔓延,就连儒家思想一直强调集体至上的中国,也不可幸免,区别只在于比例多少,程度轻重。但是从自恋的增长速度上,东方并不逊色,甚至赶超之势明显。

  在自恋的形成原因方面,媒体功不可没。媒体宣扬以瘦为美,节食减肥者便众,最终演变成进食障碍的也为数不少;媒体宣扬大胸翘臀,公众对隆胸和垫臀手术便趋之若鹜;媒体宣扬不留皱纹、永葆青春,肉毒杆菌便在全球盛行……

  在这个言必称西方如何,言必称美国如何的时代,美国的这种自恋对全球的影响显著。

  朋友给我讲过一个他的同事。小伙子人长得帅气,也确实能干,就是不肯干。团队的项目,只要需要加班,他便有微词,这么点儿工资,还总让加班,这不是剥削我们劳动吗?我上班做的事儿,已经对得起公司发给我的工资。朋友对此十分不解。说实话,公司给刚毕业一年的学生六位数的年薪,真的不低了,但是在这位小伙子眼里,工资就只是“点儿”而已,朋友说,若不是公司希望培养一批年轻人,我真的不想跟他们费那么多口舌。

  这个小伙子的情况恐怕也不是普遍个别现象。

  某著名高校,两年研究生,学费要近10万,这么高的学费,加上北京的生活费,毕业之后如果收入微薄,可能都无法支付房租和日常生活开销,期待高薪便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

  所以,与其说是个人原因,不如说是社会现象。清华的高材生也好,朋友单位能干的小伙子也好,他们只是社会裹挟着向前的一员而已。如同简·腾格和基斯·坎贝尔在《自恋时代》中提到的,有一些原本不那么自恋的人,也会被感染,而被感染者又会去感染更多人,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如何应对自恋,两位作者更多地从社会层面去考量。

  从个人层面,如何与自恋者交往,也略有提及:无伤大雅地满足自恋者对自恋的需求,策略性回应自恋者,将自恋同社会需求、他人需求联系起来,让自恋者满足自恋的同时,能够造福他人。

  在这个全球化的社会,美国式自恋已经感染全球,保持一份觉知,知晓自己,明白他人,成为自恋时代中那个客观的人,大概需要很大的定力。

  《自恋时代》读后感(九):父母应该告诉孩子:自恋不会让你成为生活的强者

  在如今人人都可以做“明星”的网红时代,人们过度炫耀自己,通过非正常手段炫耀自我,以引起世人的关注。前几年最有代表的人是芙蓉姐姐和凤姐,而近年便是各种由整容或做主播,以新兴的方式来快速成名,这类代表有刘梓晨和韩熙雅等。(这俩人的名字可以直接连打出来,就问你他们红了没?)而现在的网红,更是可以不择手段博出位,只挣点击率,即便只是昙花一现。

  无数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这样的人,但不代表,年轻的孩子们不希望拥有如此的曝光度。能让所有人都认识自己,除了虚荣,还有稀缺的刺激感。

  在由美国心理学教授简·M.腾格和W.基斯·坎贝尔撰写的《自恋时代》一书中能够找到解释。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现代人,你为什么这么爱自己?》,告诉我们,因为过度沉迷自恋情绪,现代人正在一步步丢失自我,失却机会,忽略生活中更多温暖的部分,严重的,甚至违法犯罪。

  寻找到自恋的根源,两位教授警示我们,自恋多数时候是由我们的父母造成的。他们无比宠溺地称呼孩子为“公主”和“王子”,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过度赋予他们选择的权利,以及过度赞扬。殊不知,对于那些孩子根本就不懂的东西,大人让他们去选择,并按照他们的选择来办事,正是他们今后自恋的“萌芽”。父母和孩子角色的逆转,无形中给了孩子特权感,而它正是自恋的一个关键方面。在美国当代社会中,因孩子无限扩大的权利,致使青少年走上自恋之路,并导致青少年吸毒、酗酒和犯罪。

  家长自以为是的宠爱,让孩子们一步一步走入过早判断是非,并不用承担代价的境地。而结局,就是在孩子还很小时,家长已经拿他们没有办法。那么,丧失了家长“权威”的他们,又如何再扮演好“家长”的角色?孩子所面临的未来困境,也是值得思考的。

  父母欲缓和孩子的自恋冲动,可以借鉴以下的方法:

  ①说不,而且说到做到。它大概是帮助你确定在孩子心目中权威的最基础的方法。不可因孩子的哭闹而选择让步,否则效果大打折扣。

  ②不要给孩子过多的权力。虽然一些东西是为孩子购买的,但却不能让他们来做最终选择。大多数孩子还无法掌握好过多的权力,并做出正确选择。如果孩子既能随意选择,还无需承担支付的压力,便会发展出随意而傲慢的人生态度。家长应该向他们传递:你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预示着你需要承担与之相匹配的付出。

  ③思量你为孩子传递的有关竞争与成功的信息。教育孩子正确面对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比寻找捷径去度过该阶段更有意义。比如恋爱,并非不可早恋,强制性杜绝早恋还可能产生逆反效果。而合理地安排这个过程,将收获人生中又一段宝贵的体验。

  ④对购买的礼物有暗示他有多棒的字眼需三思而行。比如,除非你的孩子真的是王子公主,否则,不要随时随地提醒他们应该高高在上,理应接受一切好处。学会平凡地生活,接受人生所需面对的困难,平和面对一切,才是你需要传递给他们的信息。否则,只会滋长他们骄傲忤逆的心态。

  我们都以为因别人的嘲讽而做出过激行为的人,是由于自卑的心理。事实正好相反,自恋,才使得一个人不堪于他人的一眼不屑。需要认清一个现实,自恋的人才会伤害他人,因为自卑只会保持沉默。如果认清自恋情绪,纾解好,便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方法。

  那么,当发现孩子已经有了自恋情绪,家长又该如何引导孩子去纾解?

  传递谦虚、自我同情和正念的能量,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①谦虚。古人言“谦受益,满招损。”在适当时候保持谦虚,可以为自己排除眼前的困难,甚至打开另一片天地。但是现代人多已不懂得谦虚,甚至认为这是一种负能量,只会让自己在他人面前表现出羞愧。《自恋时代》告诉我们,真正的谦虚是一种力量:一种在没有防御心的前提下,准确地看待和评估自我的能力。自恋的人交际能力尚不太佳,而谦虚的人局面恰好相反,他们身边常有亲人和朋友的陪伴。

  ②自我同情。人类发展领域副教授克里斯汀·涅夫率先对这个概念进行研究,她表示,现实和理想总会有差池,此时,以“自我同情”的方式调节,可以帮助自恋的人缓解痛苦,疏导压力,从而获得更多的平静感,以达到正确面对现实的效果。

  ③正念。正念指的是将意识放在当下(当下的思想、感觉和身体体验),并将消极的判断排除在外。简单的理解,便是在面对令人不安的局面时,以积极的方式去处理问题。它能帮助自恋的人维持好人际关系,把控好现场危险的局面,从而收获生活的幸福感。

  通常自恋的人因自命不凡人际关系都比较尴尬,为了缓解与人交往中产生消极行为,要以正念为引导,学会承认自己与他人之间的联系与共性。

  了解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联系和共同之处,有助于让自恋的人理解人和人之间的平等。运用这种方法,可与他人和平共处。而在战争时期,这套方法甚至能阻止战争的发生。

  说了这么多亲子关系如何舒缓孩子自恋人格的形成,不可否认,学校教育对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同样非常重要。

  学校教育不应该太过于强调学生的独特性,向学生过度解读个人魅力,而是应该坚持以培养文明、礼貌的学生为重心。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让孩子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才可谈学业的有成,以及对未来事业的期待。

  《自恋时代》并非亲子教育之书,但却能当做一本心理学教育的书籍来看。这本书教授家长如何以一种“平等”而非“宠溺”的身份去建立亲子关系,并认清“放任”和“吹捧”将造就孩子自恋的心理,只会毁掉孩子的未来。

  非常值得好好一读哦。

  作者:阿瑶 微信公众号:suwlai

  《自恋时代》读后感(十):谦虚的反击

  我相信许多中国人都听过这样一种说法,就是认为谦虚只是东方人认可和推崇的方式,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根本不喜欢谦虚和谦虚的人,他们喜欢“我一定能行”、“我当然可以”之类的超级自信甚至张扬的表达方式,你在美国不这样你就吃不开。因为给出这种说法的人大都是在美国留学、工作过的中国人,所以许多国人也就很自然地接受了这种说法,即认为美国的文化的确和我们有很大不同。然而本书的两位作者却很反感这种不谦虚的方式,并不认为这是好事和理所当然,甚至给出大量的调查和分析来否定这种方式。

  这个争论之所以很难说清楚,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经常很难区分自信、自我激励和自恋,有时候看起来像是自恋,但可能只是自信或自我激励,反之亦然。比如文中提到美国人在鼓励人特别是鼓励小孩的时候,经常说他们是特别的,许多人认为这样说能够提高孩子的自尊心。但作者却不这么认为,作者指出《美国传统词典》对于“特别的”(special)的解释是:“超越普通或者平常;非比寻常的”,就是说要有优越在里面,所以实际上每个人都特别是不可能的,因为不可能每个人都比别人优越。作者接着指出,大家混淆了“特别”和“独特”两个词,说一个人与众不同应该说他是独特的,而不应该说是特别的,因为“独特强调的是与众不同,但未必比别人更优秀,而特别则意味着你是一位明星或者可能享受特殊待遇——不只是与别人不同,而是比别人更好。”

  这显然是很容易混淆的,现在随着西方文化越来越被我们所接受,我们这个很传统的东方国家也开始越来越强调个人主义、强调对于孩子的肯定性教育,但我们的这种教育尝试究竟是让孩子变得更自信了,还是让他们变得自大、自负、自恋了,这还需要我们仔细分辨。

  书中提到:“教导人们无条件自我接受不是什么好主意,在越来越多的人体重严重超标的情况下,他们需要做的恰恰是减少一点儿自我接受。尽管我们很难做到恰到好处的平衡,但是我们需要的是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现实和健康上。”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现在有一些书籍和观点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接受自我、肯定自我,太胖了没关系、成绩很差也没关系等等,好像无论自己怎么做、或做了什么都无所谓,都应该继续接受和肯定自己。但其实凡事过犹不及,如此过分地自我接受和肯定,最终恐怕会导致自己的状况越来越糟。而如果用这种方式教育小孩,那培养出来的孩子很可能不是自信,而是自大、自恋,因为反正自己怎么做或做什么都无所谓,那又何必追求上进和完美呢?接受和肯定当然是应该的,但要求和自我要求也同样是应该的,我们不应该从一个极端转到另一个极端。

  还是从头说起吧,这是一本讲美国人自恋的书,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和文化的领头羊,的确有一定自恋的资本,这大概也是他们非常自恋的主要原因之一吧。本书主体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诊断、根源、症状,以及预后和治疗。“预后”这个词我很陌生,是“预言今后发展”的缩写呢?看起来很像,但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原来这是一个医疗词汇,是指“预测疾病的可能病程和结局”,看起来作者是真的将自恋看成是疾病一样的东西了。

  我对本书的总体感觉是泛泛而谈居多,就像聊天一样,并没有特别高深的理论分析。虽然作者应该是本着让社会警醒的意愿来写作本书,但我感觉有点温水煮青蛙的味道,即没有特别突出的重点,但涵盖的范围还是很广的,下面我随便说一些我觉得有价值或有意思的方面。

  首先,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是:自恋人格特质和自恋型人格障碍。前者当然是更常见的,而后者作为一种精神性障碍并不多见。“一些研究人员认为,临床上的自恋型人格障碍描述的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一种是性格外向、喜欢出风头的人,比如在NPI(自恋人格量表)测试中得分较高的人;一种是更加内向、忧郁、容易受到伤害、心理空虚(但同时也很浮夸)的人。”这看起来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不是吗?而关于自恋,两个需要区分的概念是:人格特质上的自恋和文化环境上的自恋。

  在第一部分“诊断”里,作者特别指出了五个关于自恋的讹传: 第一,自恋是一种“极高”程度的自尊。 第二,自恋者缺乏安全感,自尊心较低。 第三,自恋者确实更棒/更好看/更聪明。作者当然是否定这种说法的,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也认为自恋者确实懂得如何从许多照片中提选出一张更讨人喜欢的照片。如此一来,他们的照片经常就会比实际上更加好看。 第四,自恋一点儿是健康的。 第五,自恋只是虚荣的具体表现。作者指出,虚荣肯定是自恋者众多负面性格特征,但绝对不是唯一一个。

  在第二部分“根源”里,作者认为导致美国文化中的自恋不断滋长的关键因素有五个:尊重自我欣赏、一孩子为中心的教育方式、明星崇拜和媒体鼓励之风、互联网推动下的寻求关注行为,以及宽松信贷。

  关于教育的问题,作者提到这样一个我们中国人应该关心的调查结果: “一项针对体罚孩子研究的权威调查显示,挨打之后的孩子虽然当时更容易服从父母的要求,但实际上,他们未来在自主行为方面会表现得较差。此外,他们也更可能会对其他孩子表现出攻击性。”“体罚孩子带来的只是更强的攻击性,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并不能帮助他们在内心深处建立自己的行为准则。”

  作者还提到对于孩子夸奖和鼓励应该注意的问题:“研究表明,与当下已经变得非常流行的过度表扬(告诉孩子他们很特别、很棒、很聪明)相比,对孩子的努力给予赞赏能起到更好的作用。”“一味表扬是没用的,甚至会起到反作用。”2007年《纽约杂志》的一篇文章也说:“研究表明,相比于告诉孩子她很聪明或者她是最棒的,表扬孩子的职业道德带来的效果要更好。” 举例来说,就算你使劲地、不断地夸奖孩子很聪明,他们也不会因此变得更加聪明,反而可能会骄傲,会认为自己天生就比别人强、比别人优越;但如果你夸奖孩子很努力,或在某一个具体的方面做得很棒,那么他们就可能记住这种夸奖,从而下一次争取做得更努力、更棒,这才是真正地发挥了激励的作用。

  而除了面对具体方面的夸奖和鼓励,表达爱也很重要:“爱你的孩子,并把这份爱告诉他们,与提醒他们自己很特别并不一样。爱可以为孩子创造安全的基础,以及他们能够依靠的联系。与之相反,如果告诉孩子他们很特别,则会让孩子与他人渐渐疏远、产生隔阂——这便是走向自恋的秘诀。父母的爱能为孩子提供安全的基础,让他们可以从基础出发,探索世界,但与此同时又不会带来实际的副作用。”

  另外这还涉及到了公平问题。比如在幼儿园,如果你让一个孩子认为自己很特殊、给予他特殊待遇,那么这不但对于其他孩子不公平,对于这个孩子来说也是不公平的,因为他在未来怎么办呢?他最终还是会遇到有其他人享受相同待遇的情况,而那个时候对他而言不是很可怕吗?

  作者还着重提到MySpace和Facebook上的许多人其实都是自恋者,这些网站给自恋者提供了非常完美的平台,甚至有人说“Facebook分明就是自恋者的避风港”。

  在关于宽松信贷的内容里提到的一种现象也很有意思,那就是追求“打败邻居一家”的购物和生活方式,因为这种喜欢攀比的情况在我看来只是中国人特别突出,美国人应该已经超越了这个肤浅的阶段,但既然作者提到了这种情况,那么看来美国人也没有完全摆脱这种状态啊!

  在第三部分“自恋的症状”里,作者提到了关于宠物的手术,其中有一些是我没有听过的。比如说给小狗做抽脂手术以及面部拉皮手术,甚至还有缩胸手术。但最流行的宠物整形手术是像我这样的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是什么呢?是给已经被阉割的公狗的阴囊植入假睾丸,被称为“犬用人工睾丸”……

  当然,人的整形手术是更加普遍的,比如在亚裔美国人中流行眼部整形、隆鼻和隆胸,而在非裔美国人最常见的是隆鼻、抽脂和缩胸手术(这一点很有意思,居然是缩胸而不是隆胸)。甚至还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要求整形外科医生对自己的阴唇进行整形”。而且作者认为,少数族裔越来越向白人理想中的审美靠拢,比如亚裔人想改变自己的眼脸,我想这是因为亚裔人的眼睛相对比较小和细吧!

  作者还提到一本叫《奢华,正在流行》的书,说:“由于人们越来越重视‘享受最好的生活’和奖励自己(实际上这就是一种文化性自恋),美国人心里曾经那种因为想要奢侈品而产生的罪恶感减少了很多。”而由此所导致的物质主义和拜金主义当然也就愈演愈烈:“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有93%的少女表示购物是她们最喜欢的活动。”

  有经济学家指出,富人的消费设立了一套中产阶级只有靠借债才能达到的新标准,想当然地这对于拜金主义会有不小的推动作用。书中说诸如5000美元的烧烤架等奢侈物品存在的真正意义也许是:“让你觉得花上1000美元买个烧烤架,就已经很节俭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这些高端的烧烤架,剩下的人心中可以接受的参考价格标准也将不可避免地跟着变化。”

  一个我认为很重要的经济学发现是:“与更加富裕的区域相比,那些较为贫穷的社区中的炫耀性消费欲望实际上要更加强烈。”甚至还有一个流行语“贫穷区奢华风”来专门描述这一现象。我觉得这个现象的根源之一可能就是我们所说的暴发户心理,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这种“贫穷区奢华风”在国人身上就更加明显,因为我们整个国家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就是一个大贫穷区啊!

  作者还认为近些年发生的学校枪击事件和自恋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说这种事件可能被视为“得到名气和关注的直接方式”。甚至《时代周刊》也曾经这样说过:“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枪支或文化,而在于自恋。只有自恋者才可能认为他们需要陌生人的鲜血来强调自己的疏离感。”

  最让我意外的是,作者还驳斥了两个几乎被所有人都接受的观点,一个是“你必须学会爱自己,才能去爱别人”,另一个是“如果你不喜欢自己,别人也不会喜欢你”。我认为这两个观点几乎每个人都会认同,然而两位心理学家作者却并不认同。作者说,虽然它们听上去很好,但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它们是正确的。比如说自尊心很低的人(就是不把自己当回事的人,可以认为就是不怎么爱自己的人),却可以是一个很好的爱人,可以对爱人表达出强烈的爱,至少比那些自恋者要好很多,所以说“先学会爱自己才能去爱别人”似乎没有什么道理。而虽然“如果你不喜欢自己,别人也不会喜欢你”这句话有些道理,但比较而言,更值得强调的应该是:“如果你太爱自己,那就没有多少爱留给别人了。”

  作者还说到了特权感,所谓特权感就是“认为自己有资格获得特殊优待、成功,以及更好的物质享受。特权感是自恋的一种重要表达形式,也是其中最能伤害别人的。”“与物质主义和虚荣心等其他的自恋的表现形式不同,特权感就像个‘幽灵’,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却飘荡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而我们中国人对于特权感当然是不陌生的,别的方面不说,自古至今的官本位文化就给我们提供了太多的例子。

  还有一个关于游戏和压力的结论值得一提:“与认为这样(玩暴力电子游戏)可以帮助他们‘释放压力’的观点相反,那些玩暴力游戏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更具攻击性。”所以,看起来有些想当然的观点未必是正确的。

  这是一本写自恋的书,当然不能不提自恋者的特征,下面就是我从书中摘抄的一些比较典型的自恋者特征,不知道大家能不能对号入座,或者是觉得生活中接触到的某个人特别像?

过分自信、控制欲、外向性、强自尊、利己主义、自我中心、自以为是、没礼貌、充满特权感。追求物质享受;过分爱自己,认为自己的需求要优于别人的需求;觉得自己应该得到更多,因为自己肯定比别人优秀。充满攻击性;在受到侮辱时具有攻击性;常常在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应有尊重时攻击别人。面对批评时通常会否认、辱骂,甚至使用暴力。任何批评都可能激起他们的敌对反应。最不能接受的就是批评和从错误中汲取教训。首先他们从不责备自己,而是喜欢将一切错误归因于其他人和事。其次他们缺乏自我完善的动力,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已经足够好了。缺乏对于痛苦的同情心;不顾个人情感、爱和关心,只注重个人成就。与人相处时表现冷漠,缺乏对他人的关心和爱;对于情感上的亲密关系毫无兴趣。关于恋爱:自恋者既是让人兴奋的恋爱对象,也是不称职的伴侣,他们的恋爱关系只为满足自我。其恋爱对象的主要作用是让自恋者看上去和感觉起来更加强大、特别、受人尊敬、迷人以及重要。爱、关心、承诺、忠诚和其他那些在健康的恋爱关系中占据着核心位置的特质,对于自恋者来说都是次要的,当他们得不到所需要的自我满足时,就会离开。总之,自恋者的恋爱方式很简单:一切都要围绕着他们。

  最后我想说一个好玩的事儿,书中提到了唐纳德·特朗普,也就是现在的美国总统,不过那时候(本书英文版出版于2009年)他还不是总统,而只是一个企业家。作者是以典型的自恋者的例子来提到他的,而且还提了不止一次。换句话说,作者显然认为特朗普是一个非常自恋的人,他的行为绝对不值得效仿。所以我在想,当两位作者看到特朗普最终当选为总统,想必一定很失望吧,因为这样一个典型的自恋者被选为国家总统,这对于美国的自恋现象就算不是一剂强心针或兴奋剂,至少也不是什么好信号吧!不过所好的是,就算拿总统当了反面教材,看起来是大不敬,但这两位作者至少不用担心自己会被追究责任——因为就算新总统再自恋、再不把别人当回事,美国毕竟还是一个有言论自由而且法律严明的国家啊!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自恋时代》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