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远行》是一本由阿Sam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2018-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孤独远行》读后感(一):远行的岂止是孤独
改变命运往往就在于一时一事之间,具体在恋爱,一个家庭起航的时刻,你情我愿固然是好事,但如何让对方认识你,欣赏你,跟随你,这可是一道人人会做,但未必有正确答案的题目。我们总在恋爱中把对方想象得很美好,总是愿意低声下气地让对方接受你,一旦对方注意了你,你又摆高自己的姿态,你就会发现你前期的努力都是白废的。
联想到我之前的工作经历,我本来是业务出身的,然而领导偏好,希望你弃业务而从行政,一切都真的是从头开始吗,其实也不尽然,对于公司的程序与流程,你早已经熟悉,况且制度那样冷冰冰的文字不会令人费解的,而且在从事业务的过程中你已经具备了识人交人的智慧,所以换一个领域,才能激发你更多的活力。
生活如果欺骗了你,你未必要哭泣,你可以还之以笑颜,毕竟我们眼睛是长在额头上的,我们的心却是隐藏在肌肤之下的,相信美好的终当在尘埃落尽后长出萌芽,伴随着你一步一步走向更加成功的未来。
每一种花都有自己的故事,植物和人一样,从生长到死亡都会因为时间和空间的不同发生微妙的变化。十年之后,他和她重逢在拉萨干净通透的空气中,八廓街的玛吉阿米餐厅里弥漫着马蹄莲安静的清香,很多错误的决定,已经来不及去弥补。即使此后好了伤疤又忘了痛。人总是在不断的挫折与痛苦中寻求内心的平衡,如果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呢?
就算你什么也不说,别人就能了解你,你就如此没有价值。父母老了,你不去打扰他们,他们就不会老吗不会病吗,为什么要等到生死离别的时候,才知道父母对你的付出是不计回报的,我们不是神经麻木了,只是工作的忙碌让你不再有了好心情。
以前别人问我时,我总说自己很忙很忙,但是细思恐极,什么叫忙,忙就是心亡,你连心都没了,所做出的事情还会有思路吗?当然,从一开始,你也不是想这么忙的,但是为了家庭为了生活也是为了自己,你不得不选择忙。没有了工作,你会轻闲吗,没有了生活,你会幸福吗,笑归笑,哭归哭,但是笑与哭本身就不是什么极其重要的事情,只不过是皮肤的呼吸与血管的挑动。
人嘛,笔画很简单,你一味地寻找孤独,以为你的孤独是独一无二的,那你就错了,你就无法体认别人的心跳,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与任何人相谈,你都在害怕一旦心灵敞开了,你就必将陷入罪恶之中。这本书讲了很多的负面情绪,也提出了很多应对之法,但是化不安为勇气,化否定为肯定,是一起又一起不当的表达方式,你所拥有的只是想当老好人,却苦苦地不知道老好人是什么意思,以及坏人永远不会成为老好人!
《孤独远行》读后感(二):新书《孤独远行》发售前一天,有些话想和你说。
有一段时间在路上一直听朴树的这首《且听风吟》,读书那会很爱听,现在重新听来别有意境:
quot;日子快消失了一半,那些梦又怎能做完,你还在拼命的追赶,这条路究竟是要去哪儿……"
我们这代人有一种莫名的漂泊感,很多人如我一般,年少离家读书就停留在某处,有些是因为工作也有为了一段爱恋,然后有一天突然发现,岁月渐老而故乡已经变成了回不去的地方。
和父辈的流浪感不同,在我身边还有不少未婚未嫁甚至单身的大龄男女青年们,虽然嘴上说一个人挺好,可是人终究是会孤独的,不过最终的结论是:
2015年的10月,在做完《不过,一场生活》最后一场分享会后我和工作室的朋友们在青岛喝了一场大酒,那天晚上有酒有朋友还有音乐,连平日滴酒不沾的人都频频举杯,不是为了庆祝新书卖的多好,更多的是感动这几十个城市下来见到很多熟悉又陌生的面孔。
熟悉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曾经在文字里相遇过,每个人因为文字构架了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可能是布拉格的一场梦又或者是云南发呆无所事事的日子,可能是内心那个叫苏的人,有梦真好,起码我们没有放弃过梦想。
而陌生也是因为文字,在沉浸了一年之后我重新开始写作,把自己关在山里,在一个又一个海岛里,写了几万字推翻重新开始,因为你知道你想写的是什么。
选择在你内心最孤独的一天出发。
2018年1月4日,无论你是否孤独,希望这本《孤独远行》都可以陪伴你在路上。
心,才是孤独的猎手。
豆瓣 / 微博 / 公众号 @阿Sam的午夜场《孤独远行》读后感(三):孤独远行
看了啊san的《孤独远行》 有人说:“人生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场奋不顾身的爱情和一段走就走的旅行。” 我想在每个人的青春年岁里,都曾有过一段关于旅行的憧憬,一段说走就走的旅行。可是在现实里,因为种种的原因,这个美好的希冀变成了每个午夜梦回的美好梦想。 如果,你还没有踏上那条梦寐的旅途,不妨让我们先欣赏由啊sam整理的关于旅行的故事,用心聆听文字里的旅行意义。 所以以我而言,旅行对于我来说有一种特殊的意义,爱一个人,守一座城,不单纯的偏爱,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走,静静地听,去感受不同,记录变化。在一个地方待久了,是会觉得厌倦的,不管那里的故事多么美,你都要选择离开,经历另一些,即便知道会后悔,也会固执的向前,受伤了,心疼了,那又如何,哪些人是不经历痛楚和遗憾的?你的路上是总不缺一个人,在你哭泣的时候为你擦拭眼泪,或许,喜欢旅行的两个人会在某个地方相遇,然后一路两个人静静地走,静静地听,感受相同,记录永恒。 我想站在雪域高原,追寻那艳僧的足迹,用手感受积雪的温度,炙热的年华里,雪是否会跟着消融?你曾经问我敢不敢喊出我喜欢你,此刻就让山风带走我的声音,让你倾听此刻我的内心独白。有人说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雪山上时,那山上会折射出佛的容颜,那么就让我虔诚一回,祈祷一次。我想躺在湖心的船上,不划船,船也不动,简单感受这或深或浅的起伏,看黑色的鸟儿掠过,冰冷滑行,听一听残留在昨夜醉酒僧人胡乱敲响的钟声。偶尔起身,问一问对面的船夫,一座雷峰塔,是怎样隔开八十四骨紫竹伞的情愫。我想坐一次摩天轮,这长在高处的眼睛,慢慢地旋转,慢慢地遗忘。奈何桥能让人忘记前世的一切,这里又怎么不能消磨青春里的年少轻狂?如果对面的窗口坐的是你,那么就让我在轻狂一回,爬到你那边,让相见也相及。 我还想去观前街吃一片桂花糕,去北国看一场樱花飞舞,去巴黎淋一次冬季的雨,去那些承诺里的地方。 我会带上相机,把美好做成美丽的相片,你说你不会摆造型,每次给你拍照只会傻傻的出剪刀手,要不然就学着狗狗嘟着嘴。我要告诉你,我会找人,找个你,伸手遮住阳光,捂住一只眼睛,拿叶子,拿花挡脸,遮眼遮一只,挡脸挡一半,扬落花,扬飞雪,把美留在心中,把相片贴在老墙上,看着。 所以的美丽不会聚集在一个地方,就像所有的花儿不会再春天开放,夏天过后,不是还有花儿绽放吗?哪一种遗憾不可以弥补,哪一种喜悦不可以分享?等到累了,就回到开始的地方,爱在最初的不完美。 你问我拿什么悼念那些青灰苍凉的年华,如果必须回答,那这就是我的答案——旅行。习惯一个人,等待两个人 。孤独是暂时的。看看啊sam 是怎么享受一个人的孤独旅行。
一般这种作者在豆瓣活跃的书,都不太敢写书评,怕被拍,不过就祈祷不会被看到吧。哈哈。
这本书即使是讲远行的书,我却总是能从其中感受到那种悲凉,或者也可以说是书名中的孤独,亦或者是序里提到的寂寞。我们身怀着群体生物的基因,一旦脱离了这个大集体,总是会缺失什么。
看游记,感受的是作者的喜怒哀愁,早期的时候,总是会犯一个错误,希望能够从这样的游记类书籍中收获一些价值观的内容,或者是旅游的经验攻略之类,后来看的多了,才会发现,这并不是此类书籍的初衷。比如阿sam,在我看来,他并不在乎读者能够从中体会到什么大道理,他的文字,不过记录着自己在当下的感受,记录着那些让他有所感悟的故事,平淡,淡然,很喜欢这样的风格。挑个午后,来杯咖啡,看一下这样的问题,即使不能随时远行,感受一下远行的人是怎样看待这个世界,思考自我人生的,也是一种极佳的享受。
阿sam让我最悸动的一篇文章,并不是什么极地探险,旅程艳遇,而是那篇《关于武汉的一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开始厌恶自己曾经生长的故乡,那里给我带来的放佛已经全是不愉快的记忆,有年少受的欺凌,家庭不完整的境遇,有年少情愫微动时受的挫折,也有高考失败的惭愧。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不断的逃离,逃离那些曾经的不顺心,可是在一个新的城市又能如何呢?有了房子,有了车子,有了那些曾经羡慕已久的物质,爱情,可是,我们仍然没有办法决定自己的命运,我们仍然会像一个电离子一样,无序又没有太大意义的生存在这个社会中,放佛自己是人类社会很重要的一分子。
“你怎么会离开我,毕业了我就娶你,一起生活,要我爸妈买个房子,我们就这样过一辈子。”说好的一辈子,最终很多都没有变成一辈子。什么时候最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呢,一个人跟不上另外一个人欲望的时候。我们的父辈通常婚姻都非常稳定,在他们的世界中,没有现在大城市这么多的诱惑,况且生活的重担压在肩上,哪还有时间去追求自我呢?人哪,最怕有闲,有闲了就会瞎想,想着想着就分道扬镳了。
一般作者在写东西,尤其是写自传书的时候,总是会刻意避免讲到一些自我的窘迫,尤其是会和常人一样的窘迫,大家都一样,谁还看你的书呢,但是阿sam同样会聊到自己的窘迫,对爱情的无果,经济的困窘,买房的抉择等等,同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一样的,如果同样经历过,会有更多的共鸣。也可以说,阿sam并不孤独,他所遇到的问题,我们大多数人同样会经历,他的感悟,无数走过同样道路的人也会有一样的感触。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吧,无论你做了什么,都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世界仍然会以他的法则继续运行下去,无休无止。
2018 No 4
《孤独远行》读后感(五):孤独远行
1
人生来孤独,大家处于同一个孤独的维度中,孤独是人生的底色,信仰让人生丰盈。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人的一生原本就是一场修行,行走是其中的一种方式。曾经刘屈艳扬的一部图书讲到,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激励了无数青年人,勇于去创造自己的想过的生活。在城市生活的重压下,抛开琐事的束缚,飘零在人世间,去需找自己的灵魂,去遇见百味人生,去感悟生活的酸甜苦辣,才能更好的珍惜当下,活出精彩。从冰岛到武汉,从爱丁堡到台北,从托斯卡纳到印度,从内心的孤独到温暖的相伴,从欢愉的当下到内心的安宁,每一次或长或短的旅程和游行,每一个地点坐标下的幕夜思考,每一章节每一篇或多或少的文字,每一个相遇的人的故事,或美好或琐碎,或神奇或平淡,都直击人心,读起来既怜爱又澎湃,此刻的留恋是下一秒的释怀,在字里行间的言语中感悟爱和美好。
爱情是美好的,可以穿透黑暗。生活有山高水阔,也有各自的坚守,各自的自由。一生苛求的爱恋,或许想要保持激情,但终于在时间中归于平静或平淡,有些相遇太局促,有些布满荆棘,有些太过强烈,变成了束缚,直到惟愿“欲脱樊篱,断须飞去”。 在生活中,时间是最深的沼泽,等的越久,陷得越深。生活确实有不如意的地方,对于无法理解的事物,保持沉默也许是最好的,生活有不同的模样,命运有无数的可能。在晴朗的天气出门看风景,在暴雨骤来的夜晚去思考,曾对自己失去的耿耿于怀,对孤独的黑暗忧伤痛苦,渴望自由,渴望爱与被爱。选择和丢弃,坚持和放手,向来是矛盾的,在无序、散漫的流浪中,在时间长河的漂泊中,选择生活,就算曲折,最终也会到达命运该去的地方。
作者走过的大江南北的地域,不曾停下前进的脚步,在每个城市的角角落落,遇见形形色色的人,去讲述他们的故事,也在讲述自己的故事。年少无畏的心性,天不怕地不怕的创荡江湖,以梦为马,浪迹天涯。在其中有青春的执念,有午夜的想念,有孤独的陪伴,也有固执的坚守,那些年少情感里的故事像是跑马灯在脑中回放,那些路上的陌生人给我们的感动,让我们仍然相信爱。
生而为人,经过这个世间,我们懂得了友情的珍贵,爱情的甜蜜悲伤,亲情的无可替代,以及孤独的无可避免。在生活的各种不确定当中,保持冷静,把自己交给时间,努力生活,直到最后用温暖的火光和祝福的拥抱来告别此生。在远行的岁月里学习,也在孤独的旅程中忘却,生命原本就是一个不断追逐寻找,然后一一放弃的过程,愿你在孤独远行的时光里岁月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