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也可以很美好》是一本由米格格著作,古吴轩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完美也可以很美好》读后感(一):想做好一件事,先放下功利心
在简书上发表了一些文章,也认识了很多做自媒体的小伙伴。柒月的追梦者就是其中的一个。
他跟我分享了几个自媒体平台,推荐了大鱼号。大鱼号的要求是原创,还有就是垂直。比如写职场故事、写育儿、写情感,不要什么都写。
经过几天的试运营,他就拿到了流量收益。他还比较了几家平台,头条号与一点资讯流量最好。
柒月的追梦者不以文字为生,白天上班,下班看书,半夜起来码字,然后睡两三个小时,再看别人写的文章。他说做自媒体很不容易,很羡慕咪蒙那样的大神。
前几天,他又在朋友圈公布自己的创作宣言:写一部青春系列的连载小说。我不知道他能否坚持下来,但这份较真劲儿让人鼓舞。
一、
米格格也是简书的签约作者,在出版《不完美也可以很美好》之前,已经写过两本书。她把文字当成自己的孩子,花足了心思去培养,自然花开满枝,果实累累。
在这本书中,她分享了自己的写作经验:写字从来不是一日之功,在写字或者写字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积累、思考、感悟、练习,这些都需要时间。文笔再好的作者,让他不读书、不经世事、不思考,也写不出打动人的东西。
作为公众号的原创作者,她并没有日更,而是两天更新一次。这是因为她曾经熬夜成习,只能靠吃中药调理。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期,身体才慢慢恢复过来。
写字时场马拉松比赛,真正的赢家不是天天熬夜的人,而是稳步写字、耐力最好的人。该缓冲的时候缓冲,该冲刺的时候冲刺,给身体一点时间,会跑得更远。
二、
米格格像每一位平凡的女孩一样,经历着平凡的故事。不同的是,她能在每段经历中总结出一些经验,轻装上阵,继续迎着梦想前行。
20岁那年,她第一次失恋了。青春的日子,朋友成为她黑暗中前行的力量。
21岁那年,她到了北京,手里仅有1000元的现金,体会了生存的艰难。
23岁那年,第一次跟文字打交道。
此后几年过得不愠不火,29岁那年在简书注册了ID,笔耕不辍,有读者的祝福和支持,一边工作一边跟文,再苦再累也是甘之如饴。
热爱生活的女子就是这样,不仅自己活成想要的模样,还会鼓励读者活成更好的自己。许多读者因为看了她的书,而在文字练习上不断地精进,去挑战不同主题的文章。
三、
米格格在书中坦言,她喜欢严歌苓的作品,因为在严歌苓笔下,女人永远是浪漫的、有思想的,热爱生活的。
这句话让我感动不已,因为生活中我们都是普通的家庭主妇,文字里却可以演绎出不一样的烟火。
有时候看一个人文字,就是遇见我们的另一个自己,欣赏别人的优点,同情别人的经历,反思自己的不足。
多写几篇文章,在练习中不断得修整文字的方向,像匠人一样追求手艺上的进步,不为名利、金钱而干扰——做好了,其他东西都是附加值,随之而来。
因为华丽与风光背后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多年累积的蜕变,也是岁月给每个人的最好礼物。
《不完美也可以很美好》读后感(二):《不完美也可以很美好》—不完美追求,才是最好的人生理想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与大多数是一样力求完美,总是追逐那美好的境界,而有时或更多时候接纳不完美的人生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不完美也可以很美好》告诉我其实真正完美的人生往往只存在于理念上,在客观世界里,我们只能做到趋于完美或相对完美的,绝对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在人生这条道路崎岖不平,谁又能肯定说一定没有走过弯路,我们要做得就是尽自己最大努力,等到老回过头来思考人生没有任何遗憾那就很不错的啦! 还记得上中学生时代,常常感叹那那些比自己学习成绩有益、志向高大,在走近创业这条不归路的时期,往往感叹自己没有很好的兴趣专长,不能和自己的事业相匹配,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吧,总之,在工作、事业、家庭、健康、财富等诸多方面构成了不完美人生,失意的人生。当我们面临这样的人生的时候,我们应该持怎样的心态?是抱怨、还是选择宽容与接纳? 《不完美也可以很美好》读后,使我深思:你的抱怨、沮丧、都无计于事了,唯有从心底里去接纳这一切。把这一切看做是人生的一个阶段而不是全部,我们为之奋斗努力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写历史改变世界,而是为了创造更美好未来。 在接纳自己不完美人生的同时也要接纳别人的不完美人生,同时也要接纳别人的过错,用一颗宽容包容的心来面对。不要总是抓住曾经的不完美不放,那样人生便会失去了憧憬美好的意义,丧失斗志。 让我们从容接纳不完美的人生吧,给自己充足的信心,给自己加油打气,不断来完善自我,努力去靠近那属于自己的完美人生理想,这才是相对完美的人生。
《不完美也可以很美好》读后感(三):那个不完美的你其实才是真的你
所谓美好人生,就是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任何事情到了最后都是好的,如果不好,说明还没有到最后。————米格格
打开《不完美也可以很美好》的第一页就被序言深深的吸引,“即便不完美,也要努力地去生活。”作者讲,“二十岁时,我想活给很多人看;三十岁时,我却只想活给自己看。我不再做无谓的假设,幻想着一切可以重新来过。每个人都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此身此地。活出自己的真性情,按纳自己的好与不好,那便够了。”
(一)自在的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我想,自在的人不会为了达到某一个高高在上的目标,而牺牲自己的快乐,牺牲自己的心灵,他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召唤,找到内心所渴望的方向,成为自己本该成为的那个人。
顾城说:“你不爱种花,因为害怕看见花瓣一片片地凋落。是的,为了避免一切结束,你避免了所有的开始。”我们身边有多少这样的人,不敢卸下伪装的面具,来面对真实的自己。害怕挑战未知的东西,害怕面对不熟悉的事物,害怕丢掉狭隘的自尊,害怕独自体会失败。所以,很长的时间里,我们都像柔弱的小猫一样,蜷缩在自己的世界里,贪图着安逸,维持着那份安全感 。因为害怕,所以逃避;因为逃避,所以失去。或许,是违背心愿,做了自己不想做的事;或许,是隐藏了深埋在心底的感情,错过了最爱的人;,是畏惧改变而得过且过,放纵了生活┈待许久之后回过头看,我们发现生活已经完全走样,当年出发的起点,已经与现在不在同一条轨道上。
“你不行”这三个字把多少人的思维和视角给限制了。天下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有时会被身边最“亲的人”用最温柔的语言,把我们隔离在一个镶满咒语的笼子里,慢慢地让我们在安逸中被“模式化”。
(三)你是否也处在孤独的行走中?
人生犹如一场旅行,有些人会陪你走过大半旅程,但他们终会与你走上不同的岔路。说到底,人生还是一场一个人的旅行。总有一些路,你得一个人走;总有一些滋味,你得亲自品尝。无人可替代,无人可陪伴。
川端康成说:“我独自一个人时,我是快乐的,因为我可以孤独着;与人相处时,我发现我是孤独的,只因为我已经变得很快乐!”
当一个人走过一条陌生的路,看过陌生的风景,在行走中找寻那个强大的自己时,他就不会再畏惧生活。这段路无人陪伴,却能体验到精神世界的富足,可以借助一个人的时光来感悟生活、感悟生命。
一个人未必孤独,两个人未必不孤独。人生之旅,能够找到一路携手的人固然是幸事,可有些时候 ,有些路注定只能一个人走,有些心情只能一个人感受。孤独既可以让人变得脆弱,也可以让人变得坚强。
当你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感到孤独时,一洒害怕,那表明你在勇敢地面对生活、面对现实。忍住了孤独,就是又向想要的生活迈进了一步。
总有一些路,你得一个人走!!
献给每一个不怕负重前行,只为岁月静好的人。
改变能够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生活便会向你俯首听命。
《不完美也可以很美好》读后感(四):要勇于接受自己不完美的人生
《不完美也可以很美好》是古吴轩出版社出版的简书签约作者米格格的文章合集。全书分七章,收录了四十八篇文章。当当网对此书的分类是励志、人生智慧。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在人生道路上路遇的人、经过的事得出来的具有哲理的经验之谈。 作者的很多文章读来让人热泪盈眶,颇能引起共鸣。特别是有着相似经历之人,更容易从文中得到启示,审视自己下一步该怎么走。人生中总会有最艰难的时刻存在,这段日子里也许会失去很多,可是只要一步一步不停地努力前行,不后退,那么会有一天看到奋斗的美好报酬。 很多文章的标题其实就是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或通过讲述别人的故事,或讲述自己的经历得出的具有哲理性的启示,看到标题的那一刻也就大概知道作者这篇文章的核心思想了。当然也有不是这样子的文章,题目并没有反映作者要表达的智慧,而是在文章中通过叙事最后在结尾总结表达出来。 当然并不是作者表达出的所有观点都会被接受。毕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读者的人生经历都不同,没有完全一致的人生。所以在看到作者表达的观点时难免会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去品头论足,或赞同或反驳。我在看这些文章的时候就带入了自己的经历,所以有些观点认同,有些观点难免不认同。接下来就谈下自己在看文过程中有感触的部分片段语句。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遇见什么样的人。”出自《如果你是灰姑娘,那么谁来给你穿水晶鞋》,对作者总结的这句话,我深表认同。通常情况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志同道合的人总是很容易相聚成群。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喜欢喝什么样的人待在一起。比如,性格大大咧咧、外向开朗的女孩子会觉得和同样的人相处更容易、更舒服。如果和扭扭捏捏、心思多虑的人待在一起会不舒服。那么,她会下意识去寻找同样性格的人遇见。换句话说,她会找寻待在一起舒服的人相处共事等,而这能使她舒服之人就是和她一样的人。 作者在《无须讨好世界,且让自己干净舒服地活在人间》一文里用了好几个小例子的处理标题的结论。看到这篇文的感触是别人帮你那是情分,别人不帮你那是本分。没有谁是必须要帮谁的,如果有,那就是父母。其余人帮你是处于交情,不帮也无可厚非,人家有什么义务帮你呢?这里必须要讲一件事情。之前有位同学经常让我帮她带饭回寝室,我一寻思,带就带吧,反正是我在食堂吃完饭顺道的事,更何况住在同一楼层。结果有一次,我有事吃完饭不回宿舍拒绝了她的带饭要求,她生气地说不就带份饭吗,又不是不给钱。然后还四处嚷嚷我不帮她带饭。我帮你带饭那是有同学的情分在,不帮也无可厚非。 在《世界上最大的谎言就是“你不行”》这篇文里,作者从小时候跳舞被姑姑说她手脚僵硬不适合做手脚配合的事谈起,姑姑的话给她筑了一面墙,她就在墙里畏惧着需要手脚配合的事情,直到自己顺利拿到驾照才打破这面墙。作者说她只不过是被姑姑那句话“束缚”了,那句话就像一道围墙,只要有勇气和自信去推它,一旦推开就是另一片天。 年幼的我们很容易就会被别人的话束缚住。舍友说她上大学前就没开口唱过歌。我问她原因。其实就是被班主任的话“束缚”住了。一年级的时候,她班里组织唱国歌迎国庆活动,每个小朋友都要唱一遍。班主任听她唱完后说她五音不全,唱歌是祸害听众的耳朵。从此这段话像一道围墙筑在她的心房,再也不肯开口唱歌,总认为自己五音不全,天生长不了歌。到大学后,拗不过舍友们才在KTV里开口唱出了她默默在心里反复学习的歌。说实话她的歌唱得真的不错,我们让她多唱几首,到这里她心里那道墙不攻而破。所以就如作者所说“一句你不行,砌成了心灵的围墙,限制了我们的思维和视角,也断送了人生的多种可能。其实这墙不过是个摆设,要有勇气和自信去推它。”
并不是所有的观点我们都能接受,有些我们接受不了,确切说是这个社会教会我们不接受。比如,作者在《我们都该依据自己本来的样子活》一文里写道:“活出最好、最真的自我,不必跟任何人比,也不必去迎合任何人的喜好。”
作者写的这句没有错,这也是每个人追求的,可是现实生活是有些时候你不得不去迎合有些人的喜好。比如,你想要轻易调动岗位,就需要和上级有调动权的领导打好关系。这个关系怎么能打好麽,可能就需要去迎合该领导的喜好。再举个例子,朋友易军工作的地方,直属领导喜欢下班跟下级员工出去吃喝玩乐,但他从不付款。易军觉得他这种行为不对,付款五次后,拒绝一个人付款,请求领导AA制。结果就去他丢了这份工作。
所以,只要你深处这个社会,不必迎合任何人的喜好,有时是只存在于理想之中的。
直面不完美的自己,依据自己本来的样子而活,敢于正视素颜的自己……不完美也可以很美好!
想要了解更多作者的人生智慧,那么跟我一起去书里寻找吧!
《不完美也可以很美好》读后感(五):流年里有最美好的人生
米格格说,三十岁以前,她刻意追求完美。到了三十岁,她发现她的世界与完美毫无交集。完美是什么?完美是所有的事情都任你摆布,完美是所有的结果都是你所希望的。或许,花上一辈子,我们都无法达到完美。既然无法完美,不如承认存在,追求最美好吧!最美好的人生,是不必强求的人生,是接纳自己的人生。
悦纳自己。如果你做过这样一个梦:赤身裸体出现在某个地方,心惊胆战,恨不得躲起来。那说明你瞧不起自己,压抑着自己,活成了自己不喜欢的样子。每个人都有生命中最困难的时刻,可能会失去很多,失去很重要的东西,反过来,这些苦难也让我们看清了自己,看清了自己的不完美,看清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在接纳自己的时候,我们浑身充满力量,勇敢向前。每个人都是一块宝石,只不过亮度不同。宝石也非得熠熠生辉,正如人,高贵不在于外表,而在内心。吉村叶子写过一本书《法国女人不花钱也优雅》,她说,法国的女人未必都漂亮,但她们都属于优雅,从骨子里散发出来。拥有一颗高贵的心,比什么物质都重要。
平凡的人也可以有梦想。平凡的人,或许更喜欢安逸的生活,更喜欢一成不变的节奏。安于现状,阻了平凡的人前进的道路,甚至把梦想也给扼杀了。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讲了一个令人悲伤、无奈的故事。服刑多年的老布,终于摆脱了监狱,呼吸着外面清新的空气。但不久后,他上吊自杀了。看似不可思议,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老布适应不了外面的生活。走出了监狱,走出他50年来天天面对的监狱,他不知所措,失去了人生的依靠。老布从来都没有梦想。即使是一个平凡人,也不要轻视自己,不要把自己的梦想早早地关了起来。
尽心尽力地爱。有些人,一旦失去了心爱的人,便魂不守舍,活在了灰色的世界里。即便再次恋爱,即便结婚生子,他都念念不忘,再也提不起精神。于是,一辈子的爱情变得支离破碎。莫文蔚在《他不爱我》中唱道:“我看透了他的心,还有别人逗留的背影,他的回忆清除得不够干净。”跟这样的人在一起,犹如行尸走肉,毫无感情可言,结果只有分开罢了。最好的爱情,就是全情投入,为伊消得人憔悴。
孤独,也是一种美。在追逐梦想是时候,也许你还是单身一人,这时,孤独悄悄地找到你,如影随形。其实孤独是一种美,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表。孤独时,你可以欣赏陌生的环境,可以自由地感悟生命的顽强与超脱。川岛康成说过:“我独自一个人时,我是快乐的,因为我可以孤独着。”孤独,磨练了你的意志,增强了你生活的勇气。所以,不要把大把大把的时间浪费在无休。无止的叹息中,因为孤独是一种美。
告别过去,不慌不忙地成长。或许,在你的流年里,会有不堪回首的失恋或相思之苦,会有不堪回首的职场上的委屈或心酸。一味的痛苦,无济于事。只有把痛苦升华了,化为事业的动力,生命才会出现另一番绚丽的景象。陈忠实在《白鹿原》里说过:“人生最痛苦最绝望的那一刻是最煎熬的一刻,但不是什么结束的最后一刻;熬过去挣过去就会开始体验呼唤未来的生活,有一种对生活的无限热情与渴望。”海子也说过:“我们最终都要远行,都要和幼稚的自己告别,也许路途有些艰辛,有些无奈,但熬过了痛苦,我们才得以成长。”告别过去,生命才有新的起点、新的活力。
最美好的人生,与完美无关。最美好的人生,在于自己宠爱自己。最美好地人生,在于信心满满地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