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过站》是一本由徐徐著作,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51图书,本书定价:24.80元,页数:2008-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以一个“70”后的大龄女和“80”后的小男生之间的爱情故事为主线的小说,试图来解释只要你愿意等,即使坐过站,也会有一段美丽的爱情在等待着你。
我赞同作者对生活执着的态度,但有时候不要太拧巴了,稻田总有走完的时候,等在最后不一定是最大的稻穗的道路咱们都懂。文章写得挺好,两个晚上也就看完了,许多句子也挺经典,应该是一个唱着“历经生活试验,爱情措折难免,我依然期待明天”长大的人写的。
只是,你的结尾太温暖了,暖得像我家浴室里的浴霸。为什么他就不可以是个穷小子,非要一眨眼就成了个本地最有钱的富豪了呢?难道你真相信,王子和公主的童话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吗?
我每次离开浴霸,走出浴室时,总觉得外面冷,其实并不是外面冷,而是浴霸太暖。这个结尾,也是如此,生活不是浴霸,没有那么多人造的温暖。
《坐过站》读后感(二):看到一半就忍不住上来评价。。
对徐徐的书倒也陌生
到吃饭时间才悻悻回来
忍不住就马上上来评价了
有点亦舒的风格
记得那句;
女人三十,你把我比做花也好,酒也好,总归是我成熟的刚刚好。。。
还有劝告跟已婚男有纠缠的剩女的一段话,大概是这样说的;
你可以动他的脸,然后扇他两巴掌,再嗲嗲的问他疼不疼,
你也可以动他的下半身,如果你也想动的话,
不行不行,赶紧去书店,把后半部分看完,回来再把接下来的评论补上。。
这个春天没有什么风沙,夏天的风却老是闷闷的含着沙子。像要把人一点点埋在这个城市。
但,我却不知道要怎么回答。
实在要抽时间去做点什么,也不是不可以。但没有做完的事,却像些小山丘一样一点点压在心上,好像蚊子叮的小包。并不太引人注意,稍有精力闲下来的时候,就会痒得难受。提醒着这个季节除了美食以外,还有那么多不好的必然。
于是,把爱情放在了精神世界的第一位,却在现实生活中,把它排在了加班,事业,学习,健身,心仪的展览,甚至是周末的懒觉之后.
看到一句话,说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运气找到那个最适合自己的人,当你觉得自己已经没有力气继续等待的时候,就会嫁给一个不知道是谁的人了。
话很对。
但可怕的不是嫁给谁本身。如果真是这样,倒也罢了。有时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乎于力气,而是根本没有足够的智慧,和奇妙的际遇所抗衡。无力改变错过和错误。另一方面,又因为还有些力气,死扛着不甘心就这样罢休,要求种种最慎重的完美。
所谓的大龄单身,或者,迟迟未婚者,大抵都是这么出来的.
故事前五分之四的东西都相当好,很长时间没有这样一气呵成的看这篇小说了。徐徐描写这个年龄的女子,深入骨髓。只是到最后,现实中必然要出现的结,即使在小说里也无法用常理来打开。只好,只好给了个,其实剩女们并不大相信的童话。
看的时候,就像照镜子。都如此这般的端着小心思揣摩自己和别人。
看完的时候,大概也只能对童话,报之一笑。良好祝愿于自己,不当真。
不过,就算是童话,应上儿童节的景,加上前面确实很好的那一大半本文字。这个故事,也值得广大剩女一看。
《坐过站》读后感(四):终究啊,只是又一场都市童话
70后的单身女子,彷徨于爱情与婚姻之间,身边的闺密一边亲身演绎着什么是幸福,一边有理有据的谆谆教导,什么样的男人可以考虑,什么样的男人坚决不能要;温柔婉约的女同事用温柔的声音告诉她,婚姻里爱情究竟算什么,能够彼此信任才是让这架天平平衡的最重要的砝码。
从无到有的选择,一边是成熟稳定的离异公务员,与他有过曾经美好的青春回忆,一边是年轻张扬的80后户外俱乐部领队,与他有着充满激情的现在,只是前者,过来人评价他拖家带口,你档不住前妻随时攻回来时女儿推波助澜的攻势,后者,闺密苦口婆心,你不小了,没时间再陪着年轻无为的“孩子”打拼努力。爱的是谁?信任的是谁?谁是想要的那个?谁又是适合的那个?彷徨中的犹豫选择,职场上的挫败曲折,再加上那个完美到几乎不真实的幸福的戛然而止,俨然一部现实主义都市“剩女”的心路历程。
书中有一个细节,女主人公寂寞无眠的夜晚,发出一条收件人是自己的手机短信,“你愿不愿意答应我,你不会放弃我”,收到后回复,“宝贝,我永远都不会放弃你”,然后在收到回复之后睡去……丝丝的心疼,却也有点心有戚戚。
只是,可惜啊,书到最后一页,戏剧性的“逆转”让我第一次如此厌烦这种完美的团圆:结婚三个月之后,她才知道,原来她嫁的那个人,那个经过迟疑对比选择的人,那个她眼里“年龄比他小,学历比他低,收入比他少”人,却是当地80后的首富钻石王老五……
合上书,终于还是没忍住吐出两个字,"MD!"
《坐过站》读后感(五):童话一样,好看
徐徐《坐过站》看完,跟童话一样,美好大结局,剩女抱得大富翁。
剩女的确是社会公害,如书中所言。我见到的剩女,都有些不正常,心态上。
我觉得择偶不能太挑剔,要求太高。别问爱有多少,信任比爱更宝贵。
书里一些人命运倒是很惨,戚戚焉。闺蜜小叶,那么精致的生活,可是随着老公车祸不堪一击。当然每个人都有重获新生的机会。
美食小编赵恬,成了没有胃的美食家,胃癌就那么惨烈?那么温柔。那么善良的人,真不公平。人活着还是有些缺憾比较好吧,太幸福,上帝都要嫉妒的呢!
里面的情感描写并不出色,仅仅语言流畅。封面写着给现代剩女会有启示,其实不会有什么启示,只是当观众而已。
书中的户外、万人相亲、富豪征婚、美女记者,时尚杂志、这些都足够吸引人。
看完这本书,没什么感触,为什么恰恰是针对1973-1984的人呢,。难道1973是一道分水岭?
70后与80后的确代沟大,但我认为也没有质的差别。年龄随着岁月会消磨代沟。
还有户外的一点小经验,挂着救命哨以便呼救。用没有护翼的卫生巾来处理鞋内的湿气,用不含滑石粉的避孕套装手机相机防水,这些事是真是假?
《坐过站》读后感(六):信任比爱更宝贵
爱,远比信任容易培养跟复制。爱还会有很多伴生条件,比如才华、美貌、常识、青春、门当户对、前途远景等,当这些条件逐一萎缩,爱也就萎缩了。但是,信任却是最单纯的,你信任了他,你就会信任一辈子。这种信任,不取决于爱情,而取决于人和操守。
男人在爱情上,也许容易伤害女人,但是在信任上,他们会坚守。因为,当自己亲人的信任都没了,他真的是一无所有了。他们很清楚,只要男人成功,何愁没有爱?一夜之间可以生产爱,但不可能一夜之间生产出信任。
人生总是面对着生老病死,时间太短,快乐太少,一个人的生活也不是最惨,二个人的生活也不是最好,生活总是各式各样,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幸福的吧,太幸福的生活一有点改变,带来的是毁灭性的,像闺密小叶,但人总是坚强的,每个人都有重生的希望。
赵姐那种却更是无柰中的无柰,人活着还是有些缺憾比较好吧,太幸福,上帝都要嫉妒的呢!
我最好的闺密,单身的她,我也希望她有女主角那样完美的结局就好了,希望在明天。最爱,幸福离你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