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就是你》是一本由(美)格雷格·赫尔维茨著作,译林出版社·凤凰阿歇特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3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下一个就是你》读后感(一):悬疑包裹下的冷硬小说
纵观当今的欧美推理文坛,除了保罗·霍尔特等极少数的作家还在坚持本格推理的创作之外,占据主流的作品几乎都是惊悚悬疑类小说,各大畅销书榜单上也常常能见到这类作品的踪迹。创作这类作品的畅销书作家可谓数不胜数,丹·布朗、杰夫里·迪弗、哈兰·科本、玛丽·克拉克、詹姆斯·帕特森等名家早已被广大中国读者所熟知。
作为本格推理迷,欧美的悬疑惊悚小说看得并不多,所以对于我来说,格雷格·赫尔维茨这个作家还是第一次听说。看作者简介得知他已经出版了十一部小说,想必在美国也是有一定知名度的。2004年译林出版社曾推出过他的一部叫《千万别伤害》的作品,但可惜无缘一见。这本《下一个就是你》是格雷格·赫尔维茨出版于2011年的新作,也是我第一次阅读他的小说。全书读下来,总的来说,作为一本悬疑惊悚小说,本书具备了成为畅销书的各种特质,如果拍成电影,相信必定会成为一部卖座的商业大片。
在我个人看来,本书如果细分的话,可以说是一半的悬疑小说加上一半的冷硬小说。众所周知,悬疑小说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包袱不断,随着故事的进展不断地加深悬念,让读者陷入到作者的圈套里,同时紧紧抓住人的内心世界。本书开篇就写到一个父亲把他四岁的儿子遗弃在一个空荡荡的操场上。过去与现在相互交替的叙述,让主人公麦克的身世显得更加扑朔迷离,正如书上宣传语写的那样:“已经把你的好奇心与恐惧感完美融合在一起了。”之后的几章,作者又抛出了本书的另一大悬念——麦克以及他的家人为何会遭到几个陌生人的追杀?
这种开门见山式的悬念设置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众多的悬疑惊悚小说之中。比起冗长繁复的开局,这种简洁明了的悬念设置更能在一开始就抓住读者的心。由此可见作者对于设置悬念早已是驾轻就熟。然而,与精彩的悬念设置比起来,本作的解谜部分却略显逊色。到本书的中后半部分的时候,真相和幕后黑手就都浮出水面了。谜题解开的不免有点早,悬念也没能一直持续到最后,而且解谜的切入点也颇显突兀。作为悬疑小说,在这一点上多少有些遗憾。
不过,作者的聪明之处在于,用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主人公的自身魅力充分弥补了解谜上的不足。在作者的笔下,本书主人公麦克被塑造成为了一个硬汉式的好父亲与好丈夫形象。为了保护自己心爱的妻子和女儿,麦克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虽然身受重伤,却硬撑着站起来与坏人搏斗,为了自己心爱的家人可以付出一切。他的血性,他对妻子、女儿那份深深的爱与责任感,让人读来不禁动容。可以说,这本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因麦克这个人物而升华,称之为一部纯粹的冷硬小说也不为过。
总之,本书是一本集悬疑与冷硬等多种娱乐元素于一体的畅销小说。希望将来能有机会看到根据本书改编成的电影,也期待着格雷格·赫尔维茨的下一部作品。
《下一个就是你》读后感(二):彼时的梦魇
他最大的愿望是埋葬过去。
他的人生始于4岁,他为自己想不起母亲的名字而羞愧,更为内心深处那个关于生父弑母的猜测而恐惧。
而现在,他好不容易迈入正轨的生活,出现了往昔的镜像,他身上沾满妻子的血,又不得不把年幼、早慧的女儿寄养他处。
他什么都不知道,无论彼时还是此时,他唯一清楚的是有股力量,不只要摧毁他,更要将他的全家都碾成尘埃。他绝地反击,终于发现这罪恶早就随“五月花号”而来,它要毁灭的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而是一个家族、一个名族......
非常好莱坞的一个故事,拍成电影应该会很卖座,至少在海外市场。
说一些题外话。
在拉斯维加斯时,当地人说印第安人现在有各种优惠政策,只是他们懒惰不愿工作,那口气既艳羡又轻蔑。不生活在彼处,无法置评。只是忍不住想,或许他们只是想要守着自己的土地,守着自己的根,这样也有错吗?不去倾听、不去理解、只凭自己的好恶去判断别人,才是最大的歧视与伤害。
《下一个就是你》读后感(三):杀戮乃天然属性
这本书读完时始终未能体味到“当恐惧成为一场令人屏息的盛宴(封面推荐)”的感觉,不知为啥。因为情节还算扣人心弦,结构也还不错,不老套,也没有过分花哨让人目不暇接而导致的恼羞成怒。读完后仔细感觉,甚至能在《犯罪心理》这样优秀的美剧里面支撑起好几集,可惜我就是觉得达不到封面说的那样好。
迈克尔的出场颇有 “横空出世”的大侠感,这个男人和他的难兄难弟(这里的难兄难弟是典故原意,不是现在贬低后的丑化)谢普那种肝胆相照的纵横四海,当然没有夸张的活动范围那么大,迈克尔和谢普原先是收养院里面的两个可怜小男孩,曾经一起闯祸、挨罚无数。后来迈克尔结婚后,在妻子安娜贝尔的要求下与儿时的兄弟告别,近十年没有再联系。当迈克尔遭到生命威胁时,他只是打个电话对谢普说遇到了麻烦,谢普一句都没有问,就从很远的地方毫不犹豫的驱车前来,而后在逃亡中拼了命的帮他,真正是搏命。这种义薄云天的兄弟情,要是在我们当今的社会来写简直就是笑话,但两千多年前却真实的发生过。羊舌肸是春秋时期的名臣,一日和兄长同时被奸人诬陷下了狱,有人带他们向一位已经归乡颐养天年的股肱之臣求救,这位老人连夜赶到城中(诸侯国的“城”就是首都啦)指斥君王昏庸(那时候的忠良真是牛逼哄哄,大环境允许啊),羊舌肸兄弟两被释放并官复原职。羊舌肸的哥哥就对弟弟说咱们是不是要去向那位老先生表达一下感激,羊舌肸袖子一甩:他为国解救忠义之士乃是分内职责,有什么可感谢的!我擦,要换在这年头,虽说交警扶下你妈过马路好像也算是他延伸的责任吧,你还是该表示一下谢意的。但牛逼处就在于,那位退休的大臣也根本没要人家谢,连夜来了骂了国君,知道羊舌兄弟放出来之后就直接又驾着车回老家去了,连口茶都没喝。且此后两家也都一直没啥往来。你大爷的,这就是先秦时期的中国啊,谁都见了要跪安。唉,掩面向往之~反观迈克尔和谢普兄弟两,虽然没什么血缘关系,虽然远远不如前头讲的故事中老先生“真君子当如是也”,但在“物欲横流”的资本主义世界里也确实够少见了,君不见卡夫卡的大甲壳虫被爸妈妹妹用果子砸死的惨状,不需要高唱社会主义好之类的东西,资本主义对金钱的崇尚,正是迈克尔坎坷人生的写照。但即便如此,作为一个商人,作为幼年曾遭巨大不幸的人,迈克尔的行为已足以让人为之立像缅怀。历朝历代不乏忠义之士,可惜造就大批量的大环境不可再得
《下一个就是你》读后感(四):下一个就是你
拿起一本书开始读,不知不觉地就进入到书的世界里,忘却了自己,当有事情需要停下来,走出此书的世界的时候,难以割舍地放下书,赶紧去完成需要做的事情,马上再次把书拿起来,继续津津有味地读着,就想探究事情的前因后果。当一切昭然若揭后,当已经接近尾声的时候,一丝遗憾溢满心间,书就要读完了!有种舍不得的感觉。书读完了,接下来没有书读了怎么办呢?如果还有一本书躺在那里等着我去读,读完一本书的失落感会稍稍减轻一些。如果你读书也有我的这些感觉,那么这本书是非常好的。我读《下一个就是你》就是这种感觉。
长时间的读书,而且每天都要读一段时间,习惯已经养成,没有书读便感觉无聊之极。从此离不开书!
喜欢读外国文学,这是从大方向说,喜欢读《下一个就是你》,这是从小方向——我要写的这本书来说的。原因如下:
本篇故事主人公麦克在4岁的时候被爸爸绝情地扔在孤儿院里,从此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他只记住了父亲的名字,记住了父亲的袖口的血迹,难道是父亲把妈妈杀掉了?从此,麦克每天蹲在飘窗前盼爸爸来接他,可最后却以失望告终。他恨了爸爸三十多年。三十多年后,他却经历了一系列的危险,不仅是他,他的妻子、女儿都面临着生命的危险。什么原因让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处于被追杀的绝境当中呢?是他父亲的仇敌?那些是追杀他的人是什么人?在被追杀的过程中,麦克如何脱险?一个个问题跟随者文字进行探究。作者并没有平铺直叙,情节的安排巧妙、曲折,在惊心动魄中,你已经与主人公的命运融为一体了。为他着急,为他庆幸,为他祝福……他的身世就在这扑朔迷离中日渐明了。
二、主人公形象真实,没有被架空
麦克是一个从孤儿院里长大的孩子,残酷的现实生活让他生存的本领越发强大。他做过很多坏事,但他经过努力考上了大学,可为了义气,他为朋友承担了一次抢劫,大学梦破了,但他并没有后悔。一个男人,当他有了妻子,有了家庭,有了孩子,骨子里的那些“坏”便开始藏在心底。于是他与莫逆之交谢普的交情越来越远了。于是他变得彬彬有礼了,于是他开始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了。可当危险来临,为了家庭,妻子和女儿,他在忍,在逃,在躲。可当他被逼迫到绝境的时候,当他眼见妻子倒在血泊之中的时候,当他不得不把女儿也送到收养院的时候。他开始了反击,开始变得“无情感”。一个男人,他可以柔情似水,也可以凌弱冰霜。
读这样的小说,你会不知不觉地爱上他,及时是开始的那个社会的小混混也让你觉得可爱,因为后面他的男人表现。看到他爱着自己的妻子,爱着自己的女儿,当他发现女儿处于危险中的疯狂,当他不得不离开已经“死了”妻子,你会爱上这个男人,因为他的男人的责任。最后他为了弄明白自己的身世,他与强大对手展开了针锋相对的对弈。他的冷静,他的坚强,他的无情……无不让你觉得他的可爱。一个有血有肉的男人!
他并不完美,但你却觉得他是独一无二的。
这样的小说读几本都不会厌!
《下一个就是你》读后感(五):幸福的麦克
在看完哈利科本、迪弗、康薇尔等美国作家的惊悚犯罪小说后,我没想到竟然有幸又再度“认识”了一位叫格雷格的美国作家,而将惊悚悬疑如美剧CSI系列般的犯罪小说再次推向高潮。
坦白的说,感觉书本唯一美中不足的还是封面,无论是纸质还是封面颜色、色彩、文字的设计,都实在有够一般,所以在拿到书的一段时间里,迟迟没有太大的兴趣翻阅。但是,一旦翻开第一页后,我便舍不得放下了。
对于任何一个四岁的孩子而言,某一天,他突然失去幸福安稳的生活,失去双亲,不可思议的成为被遗弃的孤儿,那么这样的伤害,会是贯穿一生都无法弥补的痛苦。或者此后漫长的日子里,他会无止尽的纠结于这样一个问题: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爸爸妈妈不要我了?
即便在被遗弃的前一刻,他的爸爸郑重的告诉他,孩子,我和你的妈妈都非常的爱你。
——看到这样的前言时,我的心便有些隐隐作痛了。对于涉及孩子的故事,我总是有些过度的投入,因为作为一个母亲,那是完全可以真切感受的情感。伤害孩子最天真的心灵,而影响TA的一生,改变TA的人生轨道,是不可原谅的事。
也就是看到这里时,我便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进入这一本书了。
作者的文字精妙之处,在于他极度擅长使用心理描写给人造成压迫感。在故事中,你随处可见的是一种松弛——紧张——松弛——紧张这样起伏的描写。一开始所展现出的,是被遗弃的孩子——长大后的麦克,所拥有的幸福安稳生活,到突然遭遇工程被欺诈,身败名裂的这一段,就是第一个比较小的起伏。作者用文字营造出一个能令读者感同身受的普通家庭,美丽的妻子、活泼可爱的孩子、虽然不算富有却也殷实的家境,还有在挣扎中终于熬过艰难困苦而实现自我的麦克,都让人觉得他这来之不易的一切,不该被剥夺。于是,心情也会随着书本陷入第二个起伏——全家突然遭遇恐怖的迫害。
高级警察、黑社会老大联袂来追捕他,及他的妻子和女儿,这不由得不让人在替他捏了一把汗的同时,在心里也打了一个巨大的问号:“Why?”,是什么事值得让像他这样的普通人陷入如此巨大的困境中呢?
谢普和汉克对麦克的帮助使故事到这里又缓了一缓,接着又进入紧张的收尾。直到最后故事真相大白后,麦克的女儿的安全问题,依然让人心悬一线,于是,继续看到本书的最后一页,才突然有种长吁一气的放松。
在本书中,除了从头到尾的这种精彩的描写以外,贯穿始终的真挚感情也让人感动。故事中没有背叛的朋友,没有欺骗的妻子,没有冷酷的父母,即便在最危急中,麦克依然拥有着他人所不一定拥有的一切。当他面临与父母当年同样的抉择时,他不再怨恨抛弃他的父母,而是深深的理解了父母对他的爱;当他在危难时期,他致电给自己曾经赶走的童年好友,而对方毫不犹豫的用生命来保护他及他的家人;他的妻子对所有的物质都不在乎,哪怕她一直想要一个美丽的首饰,当听到丈夫工作上遇到困难时,她毅然的放弃……从这样的角度来说,麦克是最幸福的。
这也是我觉得故事的美妙所在,紧张的情节加上生动的心理描写,惟妙惟肖的人物性格刻画,让我愿意给这样一本书五颗星。
《下一个就是你》读后感(六):蕴含情谊的惊悚小说
文Shirleysays
人生好像就是宿命论的载体,命中注定的事情一概躲避不及。倘若他的父母死于非命,那么保准会有人来追杀他;若是他从小就被遗弃,那么他的孩子也难逃厄运;如果他曾有犯罪前科,想脱胎换骨重新做人的话,保证难上加难!这些隐性的预意,我们自然无从探寻,但上天也会为我们留下明显的标记,比如他与母亲一样,有一双异色的眼珠,同属一个古老的部落。怎么办?除了勇敢面对,他别无选择。这就是美国当代天才小说家格雷格. 赫尔维茨的《下一个就是你》。
我之所以将赫尔维茨标记为天才小说家,读他的书显然是找到答案的最佳办法。他用纯文学的笔法写惊悚小说,作品文字优雅、情节紧凑、结构完美,不得承认,真叫读者们眼前一亮,阅读感受堪称绝妙。他毕业于哈佛大学,从1996年开始,以每年一部的速度连续创作十一部惊悚悬疑小说。写此类小说,好像没人可与斯蒂芬.金比肩,但至少有一点,赫尔维茨是优于金的,他曾亲身潜入美国特种部队,或卧底于邪教组织。真实体验不是创作的源泉吗?难怪读他的小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本书荣获美国《图书馆杂志》年度最佳惊悚,当之无愧,英国理查德和朱蒂读者俱乐部的倾情推荐,也让此书大踏步地迈进英国畅销书的行列。
如果说本书是标准的惊悚,我保留意见;如果说它是惊悚与纯文字的完美结合,我严重同意。小说的开篇便讲述了商人麦克与妻子安娜贝尔像眼珠一样地珍视八岁的女儿凯蒂,刚好紧扣序幕中一个被父亲遗弃的四岁小男孩,念念不忘父亲袖口的一块血渍,及血渍与母亲的关系。麦克在收养所里度过了幼年和少年时期,并结交了好友谢普,由于情谊,替谢普顶罪入狱。成年后的麦克经过努力,成为了合法的成功建筑商人,过去好像被掩埋在时光灰烬里,你不去敲打它,它就不会冒出来。就在麦克因被不法商人欺骗偷换盖楼的环保材料之事搞得焦头烂额,还不得不去粉饰州长的功绩时,噩梦没有任何征兆地将他们一家人推上了死亡之路。小说打这儿开始精彩啦,摆弄超乎读者想象的故事情节绝对是赫尔维茨的拿手好戏!
除了险象环生情节以外,本书最打动我的却是作者一直在描述“情”,夫妻、父女和朋友之间的情谊。尽管认定自己被父母抛弃,可麦克还是会时常怀念他们,作者用了很多微小的提醒来呼唤麦克的记忆;尽管安娜贝尔与麦克身份相差悬殊,可他们还是因相爱而结合,在逆境中不离不弃;尽管麦克惧怕谢普打扰他的婚后生活,但谢普在他最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出手相助,让麦克感受到友谊的炽热。小说中浓墨重彩地描绘了麦克对小凯特的感情,显然是一种补偿的心态,女儿不能再失去父爱。
沧桑变迁,永恒的却是爱,哪怕在危机四伏的惊悚小说里,赫尔维茨也没忘了书写情谊与爱。
《下一个就是你》读后感(七):爱的力量
爱的力量
——我读《下一个就是你》
文蠹鱼
这是一本充满血腥与暴力的关于爱的主题。血腥与暴力都情非所愿,但为爱,麦克被动出击。更让我们看出人性中至高的情感,它可以横跨一切腌臜的东西,独立于世。虽是惊悚,虽是悬疑,但会令你忽略这些,感受恐怖中的温馨唯美画面。这份余香,久久弥漫,萦绕于心,永不离去。
格雷格•赫尔维茨是美国当代最杰出的惊悚小说家之一。我惊讶于这位连续创作者,以每年一本惊人的速度连续创作了十一本畅销作品。十一本!不看数量,看质量。《下一个就是你》,在血腥与暴力中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弘扬一种人间正义与大爱,责任与担当。这种反差对比的写法,更能体会出麦克以及谢普等正义者的光辉。描写细腻,故事架构也非常缜密。在正义与邪恶的两级斗争中撞击着你的心灵,让你领略美与丑。撞击的火花,会令你鄙视邪恶的同时,感受人间纯美的,爱的力量。
这是一种肩挑的责任,麦克没有推卸,谢普也没有推卸,充满正义的使者们也没有推卸。从小我,到大我;从个人,到社会,都全力以赴奔赴这场战斗,为一个和平美好的小家到大家(社会),为和平安宁拯救着那些泯灭良知的同时,拯救着世界,更向往一种美好!——我想,这样一部成功的作品,质疑会很少,反之,赞誉之声一定会四起。
小说《下一个就是你》,篇幅一点都不浩瀚,切入点也极小,由一个四岁男孩被遗弃展开,到与社会与种族的大视角相连,这就更显庄严与神圣。通篇架构上以麦克一家三口以及谢普为主线进行切入,讲人性道德,讲亲情友爱等。利用恶的一面扬善。虽然离不开通常生活中惯常的元素,但故事非常新颖别致,平实的语言叙述中,总是令读者感动。
麦克与谢普同在胖妈妈收养所里长大,成为彼此的亲人。麦克为了不使谢普坐牢,顶替他受罚,因此也失去了求学机会。这让我们看出情意的无价,敢于为朋友的担当。为此麦克奋斗十三年,从雇工到工头,最后到承包商。一路的艰辛都将开始迎来一个崭新的开始。就在这美好幸福时刻即将来临的时候,“绿谷”事件,杀人魔的出现,一切都打破的一家三口的宁静与劳碌的生活。
麦克拒绝谢普后,再次求救与谢普。谢普二话没说,以最快的速度来到麦克的身边。也反映出,一个身有不良劣迹人本性里那豪情仗义,不因麦克曾经的拒绝而抛弃朋友。他在医院看护麦克的妻子那一幕幕情景,何止令医生打动,读者更能身有体会那份无私。麦克内心拷问自己,为自己曾经的行为悔恨。谢普重情重义,对麦克舍生忘死,一同与麦克并肩作战,以及那些为正义挺身的勇士,如:汉克。最终,麦克用毅力与搏斗,不单查清了当年父亲遗弃的因由,也使那些罪恶者们得到了应有的惩处。那些为了私欲,那些为金钱出卖灵魂的丧心病狂者,都灰飞烟灭于应有的惩罚。那些人的死,令人大快人心。这也是作者最想表达的,含沙射影也好,讽刺也罢,在现实社会中无不是一种警告。
当故事完美结束时,那感人的画面已经定格为世间最动情的时刻。
《下一个就是你》读后感(八):从噬血的阅读中体味爱的热度
《下一个就是你》是朋友推荐的,我起先不太积极,因为不喜欢它的名字,像浅白的电影台词。更不喜欢封面下方“美国《图书馆杂志》年度最佳惊悚小说”的宣传,确切地说我对惊秫这两个字有点排斥,可能是我胆小的原因吧,在我的阅读经历里我总把那些跟惊秫这两个字有关的作品往后排,总觉得阅读惊悚类作品应该对读者选择阅读的时间和地点,甚至是阅读的心境都是很挑剔的,太安静了不行、过分的安静能使人产生某种幻象,太喧嚣了更不行,无法营造那种意境……就像要攻坚一个艰巨的任务一样一拖再拖……可是对这类作品阅读的多了,我对惊秫这两个字似乎也有免疫了,甚至是宣传上越惊秫的作品阅读中与惊秫这两个字越没有什么关系。
这是一个被父母无端遗弃的4岁男孩成长的故事,一个被随便指定的陌生的名和姓,一个被随便推定的所谓生日……. 尽管在自己的心底他永远都是麦克,但是在拥挤的收养所里,他却是多伊,因为从被遗弃的那一刻起麦克和他的过去就已经戛然而止了。在他的记忆中仅仅保留了彼时模糊不清的突然就杳无消息的母亲,惊慌失措地载着他到一个操场上再悄悄离去的父亲和那段父亲最后留下的让他一生都在回味都在质疑都在挣扎的话:“你妈妈和我,我们非常爱你,爱你超出一切。”当然还有父亲袖口暗淡却刺目的黑色血迹。它和它们都那么重那么重地压在他的心上,使他始终有种非常危险的透不过气来的感觉。
用遗弃的方式表达爱,这是多么残忍的一件事。可是男孩非常确定自己就是在这样的爱的表达之后被遗弃的。
这又是一个努力摆脱过去和探寻过去的矛盾的男人的故事,一个他爱自己美丽的妻子爱他们可爱的女儿,爱到了极致,他尽心尽力地拓展自己的事业,努力把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照顾得周周全全,他时时刻刻关心爱护并拼其全部保护着妻子和女儿,他始终不遗余力地努力摆脱过去的阴影而营造幸福图景。另一个他又能甘心做对过去一无所知的自己,他有必要找到父亲遗弃自己的缘由、自己究竟从哪里来和自己的父母身上到底发生了一些什么…….即使这么多年过去了,即使各种努力都以失败告终,但是他仍借助于各种力量不断地努力探寻那些鲜为人知的过去。
现实与过去是一对兄弟吧,生命中他们始终若隐若现地相互依存相互存在,你对它怀念也好,憎恶甚至遗忘也罢,都不能影响他们的真实以及存在。
我们知道,在收容所里长大的孩子他们的未来是大同小异的,要么成为社会上少有的杰出人才,要么成为放荡不羁的小混混,很显然杰克首先是后者,然后是前者,或者说在他和谢普成为家人之后的很长的一个阶段他都是后者,不过他可不是绝对的坏孩子,更多的波折之后,或者说在拥有了爱情之后,麦克终于开始了他想要的生活,安静的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生活。可是就让他们这样幸福下去,显然不是写作者的目的,写作者的目的是还原生活之无关阅读者审美好恶的原貌,他要以一个不幸的男孩和他身边人的命运来揭露阴谋、强权、交易,他要以文字里的刀锋割开最丑陋最平庸的人和事……在我看来,尽管叙述的过程中不乏残暴、血腥的可怖场景和噬血情境的描写,但是这绝对不是一部惊秫小说,反而是一部饱含了温情的小说,因为小说中收容所里的胖阿姨和麦克的母子之间、谢普和麦克的兄弟之间、麦克与妻子之间、麦克与女儿之间……无时无处不洋溢着温情洋溢着浓浓的爱,危险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离不弃甚至是又离又弃,都是爱的表达,即使麦克如当年自己的父亲撇开血泊中的母亲而不顾,带着儿子远远地逃开之后,又决绝地将他遗弃重新返回危险之中一样,做了与父亲完全相同的选择,但我确定这就是爱的表达。
透过噬血的阅读,我看到遗弃本身对于一个孩子成长的伤害程度有多么深重,看到爱以其最为残酷的方式表达的残酷,看到遗弃背后隐藏于遗弃者内心深处的那些不忍和不得已,看到了爱的热度看到了宽恕对于人性的救赎。世间总有些人总有些事是明知不可为也一定要为的,世间也总有些错与失是必将得到宽恕,我为这样的不可为而为之感到惋惜,也为那些爱的宽恕感到无限慰籍。
《下一个就是你》读后感(九):刀锋上的黑夜
还记得多年前R.L.斯坦的《鸡皮疙瘩》系列在大陆风靡时,曾提出一个“安全惊悚体验”的概念,认为读惊悚小说的读者,大多是在寻找一种类似于“过山车”式的体验——既惊心动魄,又不会对日常的生活造成危害。
如果用这样的理念来理解赫尔维茨的作品,倒也还算贴切,只不过赫尔维茨的过山车带给读者的体验除了心有余悸的惊魂夜,还有关于黎明的思索。
刀锋之先
赫尔维茨是个挺有意思的角色,他被称为美国当代最杰出的惊悚小说家之一。1996年毕业后着手创作,以几乎每年一部的速度连续创作了11部惊悚悬疑畅销作品,得奖无数。除了这些理所当然的履历外,最令人惊奇的是他堪称“奇葩”的人生体验:编过教材、写过剧本,酷爱足球、桌球、骑马,甚至潜入美国海豹特种部队,曾在加拉巴哥群岛和鲨鱼共泳,并卧底于操纵人心的邪教组织......好一个不安分的男人。
或许这样的人生态度,时刻将自己放置于刀锋之先,才能创作出令读者不安的作品吧。
“父亲把他4岁的孩子遗弃在一个空荡荡的操场上……就已经把你的好奇心与恐惧完美融合在一起了。”除此之外,当麦克的生活看似波澜不惊时,奇怪的影子也一点点的笼罩于他与家人的天空之上。最大的恐惧,已逾刀锋之先,一触即发。
黑夜里的哲学
童年时的黑夜是最漫长的,正因为如此,体验过最彻骨的黑暗的麦克谨慎地走着他在阳光下的每一步,但某些变故还是在不可抗拒地发生着。
“幸福的家庭大体相似,不幸的却各有不同”,或许有人会抱怨生来平凡,但倘若注定动荡命运,看上去似乎也很不幸。麦克的黑夜似乎打一生下来就笃定与他如影随形,即便他在生命的开端充满了困惑遗失了一切,即便他通过努力挣回了他渴望的幸福完满,但最初的困惑还是需要得到解释,他需要承担的责任,是由他血管中流淌的血脉继承的,无从改变。
面对这样的恐惧,要么闭眼等待,等待睁眼后听天由命;或者选择出击,也许黑暗便会戛然而止。
幸福深处
如果本作单单是要告诉我们告诉我们面对黑夜的自救方法,那么很难从众多同类作品里脱颖而出。实际上本作最大的亮点是关于幸福的讨论。
自始至终始终都有一层无法摆脱的阴霾笼罩在麦克的周围。而一切也就在他的幸福达到顶点时崩盘。尽管原本的幸福似乎并不完美,但至少他可以舒服的在傍晚时分与老婆吵嘴,悠然的担心孩子早熟的困扰。而一切被黑夜的恐惧充斥,融上遗失幸福的怅然,令人揪心的同时又会有一丝不安:我们的小幸福看似冗长,也会这样弱不禁风吗?
或许一切早已注定。
然而一切却并没有背离麦克而去,只因为他的勇气使然,他需要打破枷锁寻找真相,需要将妻女送回到原本的幸福深处。
他做到了,一切的疑惑也在他刺破黑暗的那一瞬,豁然开朗。
舌尖上的赫尔维茨
人类进行写作这一活动已经很久了。任何一个领域的探索在一定多次数的反复后都面临告罄的结局,于是人们自然会抱怨新生的创作者们似乎毫无创造力可言,这也是所有创作者的烦恼——不自觉地炒冷饭,毫无趣味。然而本作中的赫尔维茨却告诉我们,他所拥有的是一个新世界。
赫尔维茨的取胜之处,在于他赋予了惊悚作品最合适的剧情——既会有依托于时代背景、层层深入扣人心弦的情节,又能融入各种深切的情感。这就好比我们常说的“巧妇和米”的问题。实际上创作时去设法在元素上创新是毫无意义的,很多人都晓得怎样的元素最容易打动读者的心弦,但如何驾驭它们则是另一种能力,而恰恰,赫尔维茨的胜利,也正是这种技巧的胜利。
而对于读者而言,有这样的天才存在的时代,无疑是值得庆幸。
《下一个就是你》读后感(十):歌与哭,任猜杀意
题记:“人在刚强时,只有身体的长大,惟有软弱时,才是真正的长大。病痛是认识自己的机会。”
这是一部读来刺激且恐惧连连的小说,简单人物的挣扎,复杂人性的交织,凶猛的动作场面,暗含的惊悚秘密,只有到最后的那一刻才惊觉作者赫尔维茨的布局,是如此深沉,如此隐晦。
每个人都会在各种问题中度过他的一生,直到死亡。麦克孤注一掷的冒险买下峡谷区开发,建生态住宅区,却遭逢材料供应商的偷梁换柱,陶土管被暗改成聚氯乙烯制品,陷入两难的境地。重换等于大出血的倾家荡产,所有生活的美好图景都是枉然,还要搭上自己现在平稳的日子;不换,慢性毒害居民。可这是上级领导急于做成绩的面子工程,在他的威胁性的官威下,麦克不得不为自己和即将入住的居民,作出妥协。押错宝的阴影还未脱身分离,麦克还得要接受名不副实的“环保奖”颁奖,却遭遇两个不速之客的蓄意挑衅。一场持续的恐惧,悄无声息的开始。
杀手道奇,威廉的无孔不入的监视与围捕,让麦克茫然不知其由,原来麦克也不清楚自己的身世,背后的敌人似乎了解他四岁之前的那一段缺失的记忆。有时候敌人比所谓的朋友更实在,他会让你更好的知道自己。不胜其扰的麦克,向自己的义兄弟谢普求助,因为在不幸中,寻找朋友出于必需。
麦克不得不面对那段刻意深藏而不愿提及的收养所往事,再忆起时只剩下与谢普的兄弟之谊,还有苦恨父亲的“遗弃”。麦克深深记住谢普的“义气,毅力,责任”,它们是上帝赋予地球每一个生命的能力,但却不是每一个生命都能真正地把握住它。耿耿于怀31年之久的麦克私下寻求汉克侦探的帮助,找寻当年失落的真相,抒怀内心迷失的疑惑。一个人是由他的过去组成的,没有过去的遗憾始终放不下。
可是随着幕后黑手的不断介入,警方与黑社会的勾结,生活愈发的持续惊恐,被默认为“恐怖分子”的麦克被迫携女开始大逃亡,成为给通缉犯。为了更好地勇敢面对未知的杀局,他同样不舍的把女儿托付给一家收养所,这是最好的保护。似乎历史再次上演,而结局却不相似。
父亲的爱是一个深渊,在它的最深处麦克终于得到宽恕,明白当年父亲的不得已。而且他从未曾想到,自己的身体流动的血液,竟然蕴藏着如此惊人的隐秘,那是关于一个古老部落。绿头苍蝇象征不幸,那么帝王蝶象征痛苦的洗礼,你的负担将变成礼物,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
当麦克了解一切,也宽恕过往的一切,他忍受痛苦的摧残成功击败暗处的敌人,粉碎那不可告人的阴谋,完成作为父亲的承诺。可是故事的那份惊险,依旧感染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