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褚时健: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18-03-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褚时健: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读后感精选10篇

  《褚时健:影响企业家企业家》是一本由先燕云 / 张赋宇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1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褚时健: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读后感(一):值得尊敬的一位老人

  很喜欢蒋方舟描写褚橙的那句话“根看果实不过是一小段距离,只有果实知道,那是多么长的路。”而也许只有褚老知道再次出山造出褚橙这个品牌艰辛吧。这是一个怎样好强的老人啊,感觉入狱之后,人们对他的是同情怜悯,他想要的是那种尊严,所以七十多岁的高龄仍然选择去开创自己的事业,通过种橙子为自己搭建一个舞台,再次粉墨登场,为我们演绎一出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的精彩大戏。

  褚时健的一生堪称跌宕起伏啊,少年时各种干活的经历,还参加过革命,建国初期从事行政工作,被打成右派,管理企业,把玉溪烟草变成行业龙头,身陷囹圄,再次创业哀牢山种植褚橙。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时代背景可能褚老的成功是不可能被我们这代人所模仿的,但是他的一些品质是值得我们所学习的,看完了这本书也应该学一些褚老的精神。少年时持家的那份自立,初期工作时的那份变通、果敢,坚持原则,维护人民利益、利益共享、实现共赢,勇于做事,维护自己老年的尊严。褚老无论做什么都是成功的,我们不得不佩服他。

  影响企业家的褚老在管理方面也能给我们很多的借鉴追求最新技术,敢于变通打破常规,拒绝人事勾心斗角,走在同行前列追求卓越

  很欣赏褚老说过的这句话,希望我也能做到吧:

  只要活着,就要做事,只要有事可做,生命有价值,不管情况如何变化,对自己、对事业、对家人、对社会责任心不变。

  《褚时健: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读后感(二):从现在出发

  褚时健,照片上是一个朴实的老人,满头的银发,看上去跟身边的老人并没有太多的不同,只是眼中有着比常人更多的坚毅。他是一个传奇年过半百接手玉溪卷烟厂,使其迅速转亏为盈,在最辉煌时刻,从“烟王”的神坛上跌落,他从人人尊敬的烟王到被判处无期徒刑,惟一的女儿自杀,2001年,身患多重疾病的他保外就医,以七十多岁高龄创业,开创了农业互联网的新时代。当我们说起褚橙,更多的是为这个老人在经历了如此之多的巨变和打击之后,还能奇迹般的再创辉煌而佩服。这个老人,无疑有着比常人更坚毅的内心,除此之外,还有老一代企业家的精神,做一件事就要做到极致的匠人精神。

  褚老的悲剧,其实是那个时代造成的,而他对国家对任何人都毫无怨言,出狱后,一切靠自己,最初的启动资金,是老伴加上自己握有的积蓄再加上借钱才凑够,事事亲力亲为,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果农。76岁的高龄,还有破釜沉舟的胆识和气魄。他把自己企业管理规模经营理念用在了靠天吃饭的农业上,花大量资金解决水源问题,对待当地村民也是极尽全力的去善待,甚至花钱为村民改水管,深受当地村民的爱戴和尊敬。通过自己学习和试验改进工艺,人为的改进了果品的品质。在对待病虫害时,并不只管自己的果园,而是将周边所有的果园的病虫害都一并清除。一切准备就绪, 才开始打造品牌。他用管工业方法管理果园,用最精确的计算来规划果树的种植密度,并对果园的员工进行管理,他将整个果园承包给农户 ,果子成熟时按不同的级别来收购,果子的品质跟收入直接相关,使得果农们都想尽办法提高果子的品质。褚老管理的原则是利益一致,才会共同努力,他不纠结于过程,只看结果,使看似没有太多管理条例,最后却形成了有效规则。褚老的成功,并非偶然。反观现在的很多企业家,都不愿意去做实业,资金投入大,回报周期慢,说是当今的投资环境不好。而褚时健,是在76岁的高龄等了整整十年才看到的回报。我们的社会太过于浮躁,人人都希望一夜暴富而不愿付出。褚老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什么时候上路都不晚,只要你用心去做了,总会有相应的回报。

  褚老说:“我这个人习惯讲什么大道理,我对人生体会就是自己走过的路。一个人的经历,他的情感荣誉挫折,包括他的错误,都属于这条路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讲,经历是一笔财富。但一个被经历压倒的人,是无法得到这笔财富的。……我一辈子都要干事情,任何情况下,我都要有所作为。只要活着,就要干事,只要有事可做,生命就有意义 。我的一生经历过几次大起大落,我不谈什么后悔 、无悔,也没有必要向谁去证明自己生命的价值。人要对自己负责任,只要自己不想趴下,别人是无法让你趴下的。”

  《褚时健: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读后感(三):褚时健背后的褚时健

  多亏了刘宇敌先生不容分说的推荐,方才没有错过这本《褚时健》——由褚时健独家授权的个人传记。有时候,错过就是错过,再难有回还的余地。但有的时候,错过了还有下一村的柳暗花明,这个例外,恰恰就印证在了褚时健的身上。

  褚时健——这个以自己的奋斗骄傲占领一座座山峰男人,跨过大江大河,仍能险滩登陆的男人。这个从硝烟弥漫战场走出,又下放到艰苦劳作的农场,从叱咤风云中国同行业第一跌入人生低谷,又在70多岁拖着病躯从头再来创立千亩果园和“褚橙”品牌的男人。

  是的。人们只看到了他一次次的站起与辉煌。但是,隐在人们视线之外的褚时健又是什么模样?我第一次看到,也强烈地希望有更多的人与我一同看到。看到这个男人,你会与王石一样,由衷地信服巴顿将军名言:“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时的反弹力。”我想,这也是王石深深钦佩褚时健,并把他成为中国企业家的骄傲的缘由

  与褚时健一家交往了二十余年的作者写下的这本书,点点滴滴中道尽了褚时健背后的褚时健。

  纵观褚时健的一生,“因缘”两个字在我的脑海中拂之不去。

  儿时贫穷中学会的摸鱼的本事战斗中练就的神枪手的本领,在被划分为右派下放农场遭遇大饥荒的时候,救了一家人的命;

  从滇越铁路上几个法国人就管理得井井有条的小站,以及从车厢中扔下的精美无比的铁盒,在接手一个烂摊子的玉溪卷烟厂的时候,激发了褚时健做好管理的热望;

  父亲意外身亡后青黄不接家境中,母亲乞丐的同情施舍,在部队征粮中“有一套办法”的各方需求平衡,奠定了他一生照拂他人,利益平衡,做事情先让大家的生活好起来的做人标准,而这一点,也是他能从当年照顾过的大营街东山再起的缘由;

  从十四岁的时候开始独立烤酒,砍1000多斤的柴,连续蒸煮十八九个小时,每两小时为700多斤粮食添火搅拌的劳作,成为日后领导好第一家亏损企业的资本

  在湍急的江水中泅渡的勇气判断、果断,上学时一个初中生买菜、买米,管好全校的食堂的精于计划、办事果敢,是他后来做事“有谱气”的雏形;

  在第一家亏损的小糖厂,一手抓三样——糖、酒、纸,把三样都搞出名堂的能耐,分明就是在玉溪卷烟厂创立“第一车间”,建立“三合一体制的蓝本;

  知天命之年受命接手玉溪卷烟厂,创立连续七年的中国最有价值的“红塔山”品牌,古稀之年白手起家,建立的2800亩的果园发展到5000亩,年产量从1000吨发展到11000吨,都是在不可思议年龄做了不可思议的事;

  在最艰难的时候,养尊处优表哥经不住折磨早早去世,而在艰苦中爬出的褚时健活了下来,经受了唯一的女儿自杀的打击,还能从低谷站起,重塑辉煌。

  个中细节历历在目。前后对比,一一印证。人们总说,经历是财富。这句话从别人口中道出,似乎总嫌轻飘。而从褚时健的嘴里说出来,一砸一个坑。细数褚时健的一路走来,种因得果,至此信然。

  《褚时健: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读后感(四):奋斗的企业家

  在新春佳节的假期里,看完了这本书,放假的时候爸爸妈妈来京,每晚爸爸就拿着我这本书细细的品读,体味褚时健的精神,可见这位老人的魅力比我还大。

  褚时健建立褚橙的品牌让我感动。实干家,真正的实干家,不是空头指挥,不是天花乱坠,不是官场气息,就是这样脚踏实地亲自解决问题的一位老人。不上市,对得起老百姓的一位有责任心的企业家。回想自己所在公司真心是一个混合坑蒙拐骗及谎话连篇与一体的不干实事的公司,难怪英才离开,不寒心才怪的。

  另外年轻人想法我也觉得像褚时健这样的老人都还奋斗在一线,我们年轻人有什么资格停下来休息呢。当然褚时健老人像一棵大树,细心护佑、培育着下一代,为子孙后代留下坚实的基业,更留下了这种坚韧的企业家精神。现在更多的老年人是给子孙带孩子天天做做饭,可是看褚时健和马静芬老人却还奋斗在工作的一线,亲自下田、亲自去跑政府,这种不以老年为老年的生活真是让人觉得佩服

  《褚时健: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读后感(五):为什么我们很难成为褚时健?

  最近读了好几本褚时健的书,这本《褚时健: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是唯一得到他本人认可版本

  褚时健这代人和我们现在的80后90后是生活在完全不同的时代。他们幼时贫困,自小就对生活有极强的忍受力。褚时健因为堂哥的建议选择去了昆明读书,那时的昆明因为有西南联大正是生活清贫,但思想繁荣的时刻,褚时健能够有后来的成就,这种成长背景不可忽视。

  褚时健这代人个人荣誉和国家存亡是天然交织在一起的,如果没有日本侵华战争,云南断不会有这样一段文化人汇集的日子,如果没有西南联大和这些从北方南方逃难到昆明的文化人熏陶,褚时健也很难形成这种视野格局,这些是在边陲少年难以养成的。

  一个人能成为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一定是有普通人没有的视野和格局。储老这代人,初中生阶段讨论话题就是如何救国兴亡,恨不得把一天当一年用。

  我们现在的孩子,更多关心的是我能不能如何如何?谈有钱就是任性的人是不会有大出息的——我始终相信,一个人心胸格局越大,能成就事业格局也越大。一个只想着自我成就的人,是很难让更多的人跟随他一起创业的。

  但仅仅是有格局还不够,必须还有能力。但褚时健自小就表现出了惊人商业天赋,虽然他只是一个初中生,就能够把一个学校的伙食管得服服帖帖。经营是他的天赋,他的天赋最开始的来源就是因为穷,痛恨一切浪费,恨不得让一分钱变成两分钱的效益,为此不顾一切动脑筋琢磨事情,这就成就了褚时健的经营思想。

  现在的孩子往往生活在一个富余社会,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我看到很多创业公司,收益还没有见到,做起事情来就是高档写字楼,管免费咖啡点心,晒各种福利——我倒不是说这不是吸引人才的一种方法,但是在这种环境下工作的人,是很难建立那种发自内心节约成本意识

  我现在自己创业,小伙伴都是那种非常珍惜物资的人,我个人也是最讨厌浪费。但这不等于我们不舍得花钱,该投入的钱我们舍得砸,比如对我们的小伙伴,我是力所能及提供最高的回报。

  有才华的人是财富,但是养成骄娇二气的人不是财富。

  解放后褚时健反右被牵连,在深山农场耽搁了20年岁月,等有机会出来做事,已经是50出头,但在这20年,也磨砺他的性格。用储老的话说:“经历对每一个人都是一笔财富,但一个被经历的苦难压倒的人,是无法获得这笔财富的”。

  很难设想,如果没有这段经历,褚时健会是怎样的人生轨迹,至少这段反右经历让褚时健下定决心远离官场,专心做企业。

  现在的孩子都说要吃苦教育说白了就是没吃什么苦,在学校没进社团,不擅表达,追女神失败,被同学笑话就恨不得死去活来的孩子,怎么可能因为挫折获得人生的经历。

  他们的人生哲学更可能是:你不要打我,这样不好,因为你如果把我打倒了,我会哭的。可是我要打的就是你这种人啊!因为你没种啊,打你安全啊!

  后来褚时健在经营糖厂时业绩出色,被调任玉溪卷烟厂,从此开始他作为企业家的辉煌之路。在红塔集团鼎盛时期,也就是1997年,一年上交国家利税就达到了300亿人民币。中国房地产公司领头羊万科集团做到300亿利税,还是在2013年,而且2003年的300亿购买力,可是远远超过了2013年的300亿。

  再后来褚时健60多岁因挪用公款入狱,女儿自杀,人生又一次陷入低谷,所有人以为褚时健从此沉沦时,哪想得到,褚老因病假释后专注农业经营,2012年褚橙横空出世,成为一时励志首选礼品。

  现在他打造的现代农业,已经帮助当地很多农民脱贫致富

  从褚老的经历我们又可以看到,如果一个人没有经历过磨难考验,那么当他在事业过程中一次次遇到磨难的时候,他又如何有面对磨难的心智和勇气?

  褚时健能做成事业,最对我胃口的是他从来不搞价格战,他做的东西就是要比别人贵,当然也要比别人好!

  他做卷烟,首先强调产品的品质,产品的品质如何保证,褚时健的做法是从原料产地,设备工艺,内部管理三管齐下。

  没有先进的设备,先进的工艺,做不出好产品,无法提高劳动生产率。

  但再好的设备也需要好的原料匹配,所以褚时健一早就投入巨大精力做烟田投资,教烟农种烟,在技术上指导,在资金上帮扶,从而成就了自己的核心资源产业链。

  再加上好的内部管理机制,褚时健有效调动了员工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大家有奔头,自然努力干,好好干。

  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居然在十余年时间成为全国纳税第一大户。

  这些简单的道理,放在今天依然成立。

  现在网上流行的互联网思维,产品经理思维,说白了不就是褚时健当年做的事情:

  1、必须做出让用户用了说好的产品,你做到极致,自然有好的口碑;

  2、重视科技的力量,相信科学。

  3、一手抓市场,一手抓产业链。

  4、用利益共享,利益捆绑的思维调动整个产业链的积极性。

  这些管理思想不新鲜,每个时代真正做到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企业家。我们现在的企业开口融资,闭口上市,谁真的在意产品,谁天天关注科技,谁让自己的产业链也因自己的成就受益?

  一个企业家不能仅仅是用财富来衡量,而是要看他的经营行为是否用好的产品和服务提升社会品质,让更多人因为自己的事业过上好的生活,我也相信,这样的企业理论上应该成为最好的企业。

  不过在中国,做一个企业家还必须处理好和政府的关系,褚时健做企业顺利的时候,一定是因为自己的事业有政府领导的全力支持。

  虽然和政府打交道会增加很多沟通成本,但是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褚时健的企业做大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后来褚时健东窗事发,和他的确有贪污行为有关(虽然他贪污的175万美金金额和现在的小官巨腐相比不值一提,但错就是错,哪怕是制度造成的原罪,褚时健让一个破产企业最后为国家创造1400亿利税,18年工资不足百万,他入狱后国企领导收入水平大幅提高),更是和他在政界的领导层对他保护不力有关。这里面的故事就不提了,但是这也说明在中国做事的难处。

  没有格局,没有理想,没有吃苦,没有利他,这才是我们和褚老的差距。

  最后要说一句:所有的经历都是积累,但你得先成为那粒能从积累中吸取营养的种子。

  :最近写褚时健的书很多,这本《褚时健: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是唯一得到他本人授权。为何作者先燕云能得褚老厚爱?她本是一名记者,第一篇采访文章被褚老看了引为知己,从此成了忘年交变成专职记者。褚老一家人都很喜欢她。褚老被抓那天说想认她做干女儿,她承诺下次见面一定喊他爸爸,没有想到一别两年后她才终于见到服刑中褚老,她开口喊了一声:“爸爸”,褚时健眼中有泪,有时候人间温暖,不是功成名就,而是你沦落天涯,有人不离不弃。

  《褚时健: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读后感(六):中国一代企业家的再崛起

  中国企业在井喷式的野蛮增长后,随着地方和国有经济结构变化而不断扩张的脚步已经有所放缓,其中民营企业尤为后继乏力,不仅被官僚化的国有企业挤占利润空间,同时,在不完善的法律环境下也无法保障行使自己的权利。企业家始终面临着一个问题:如何解决企业与体制间的关系?这些年有关移民和资产转移的问题不绝于耳,其实质还是体制问题。

  然而,不同于现今民营企业家所处的阶段,褚时健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企业家,是经历社会转型最震荡时期的革新者,他是国有企业的领头人,但重大决策不能独立决定,处处受到体制和环境的掣肘,也正因如此,他所创下的成就更让人瞩目。在集体无意识,思维僵化的大背景下,他用竞争和市场的眼光谋求效益,果断引入企业经营管理,将红塔山香烟带入世界一流水平的行列中,玉溪卷烟厂也由此成为世界大型集团产业。

  企业家是一种稀缺资源,褚时健身上不乏一般企业家的才能。这从他在基层的工作情况就可见一斑,从征粮到减租退押,他的成功在于懂得平衡各方的利益,这个思维在他以后的企业管理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国企之所以造成大而不倒的僵局,很重要的一点是缺乏员工的利益机制。利益的产生是一个动态过程,不仅在企业内如此,市场中仍是这个规律。当红塔山因走俏而卖价过高的时候,褚时健主动叫停,价格高昂确实能带来一定利益,但无助于市场的扩张,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利益,褚时健主动让渡了一部分利益空间。

  同时,他对行业机遇的把握尤为精准,从引进设备,到原料革命,他对于大势具备了高度的警觉性。褚时健也是个实干家,他有个朴素的观念,管理者想要不被手下人蒙,自己先要懂得七八分。这种在实践中习得,能够随时调整自己行为的知识是立足行业的根本所在。作者在书中多次指出褚时健的“应然性”思维结构,即不考虑约束条件,先着手于该怎么做,再来补台,并不忌惮于在反对声中前行。其实这正是企业家才能具备的创造性特征,从管理思想,到活用制度下的弹性空间,褚时健始终在积极寻求更有效的目的和手段。他把烟草公司、卷烟厂、烟草专卖局整合起来,从根本上解决烟叶原料问题,这种想法正是他创造性的实证。褚时健的管理理念说白了很简单,控制成本,提高利润,平衡利益,但这其中包含了他作为一个企业家具备的警觉性、实践性和创造性。

  褚时健是改革开放以后倒下去的企业家,在创造了巨大财富,推动了竞争和市场发展,对社会做出突出贡献以后,却因为体制的压迫,身陷囹圄。我不知道这是他个人的不幸遭遇,而是一代企业家的共同命运,但他让我感受到一种非常朴素坚韧的精神,他花了20年时间摘掉右派的帽子后,将一个默默无名的国企整治得红红火火;身患多种疾病的他在保外就医后,种起了橙子,原是想找个事做,却在不动声色间种出了云南最好吃的橙子。做一件事,就要把它做好。正是这样的精神让他重新站起来,他不只是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更让所有在困境中奋斗的人击节赞叹!

  《褚时健: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读后感(七):经历就是财富 - 《褚时健传》 读后感

  一、人生追求:

  1. 沾着手的事情就要干好!着重自我价值的证明!

  2. 经历是一笔财富,但一个被经历压倒的人,是无法得到这笔财富的。

  3. 任何情况下,我都要有所作为;只要活着,就要干事,只要有事可做,生命就有意义

  4. 人要对自己负责任,只要自己不想趴下,别人是无法让你趴下的。

  5. 对于我来说,过去的就过去了,过好今后的日子,干好最后的事情,这是我现在想的事情。

  二、生平:

  1. 堂哥褚时俊:“堂弟是个天赋异禀的少年,有着常人没有的本事,那就是敢想敢做,而且做事有目标,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2. 一家五口闹革命,最后剩下褚时健一个人,生命中的引路人褚时俊也在反右派的斗争中离开了。这些经历造就了褚时健现在的性格。

  3. 这么多年,有人消沉了,有人说浪费了,不是有句话叫“蹉跎岁月”吗?我不那么想。我觉得,经历对每一个人都是一笔财富。但是一个被经历的苦难压倒的人,是无法得到这笔财富的。任何时候,我都想干事情,成绩算谁的我不在乎。我觉得,人在任何时候精神都不能垮,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有所作为,这是对自己负责任。人不光要承受苦难,还要有战胜苦难的能力。

  4. 我们搞了三个品种,糖、酒、纸,三种产品都搞出了名堂。不是我有什么神奇之手,而是善于学习,从小就这样。

  5. 人活着就要干事情,干事情就要干好。干得好不好,有三个标准:第一个,把事情做好,事情做好的关键是利润要增长;第二个,做事情钱花多了也不行,那些年我们是帮国家搞企业,帮国家就要替国家算账;第三个,干事情就要对大家都有利。

  6. 先让生活好起来,这是褚时健一贯的原则。

  7. 要想不被手下人蒙骗,自己得懂七八分,隐藏两三分,展露两三分。老派领导效率低下的原因就是,自己既不懂,也不想给别人好处。

  8. 与人合作,必须给人利益;利益的产生是个相互作用的过程,没有只有一个人赚钱的生意;适当让渡利益,常常会获得更大利益。

  9. 应然性思维。 简单来说就是发现问题——应该怎么办? 褚时健应然行思维推动他前进,这种思维的特点是无论遇到多大的阻力,只要事情是有价值的,合逻辑的,他就要想办法寻找突破口。这个是褚时健最大的优点,是褚时健的性格决定的。一般人绝对做不到,因为阻力太大,因为很多看似最简单的方法,往往是最难的,而褚时健的特别之处在于,行动力特别强,而且意志顽强,不达目的不罢休。

  10. 褚时健是利益平衡的大师;

  11. 如何发挥人的积极性,是褚时健管理企业的核心。

  12. 喜欢实践中摸索,动手去干。对现场非常熟悉,这会不会是自己最大的问题?

  13. 白天发现了问题,晚上睡不着,就看书,琢磨。这几次危机,都是靠褚时健看书琢磨化解的。

  14. 想的东西,有意思的东西,就想试试,一试就要试好。没办法,就是喜欢干事,喜欢见成效。

  15. 管理如果管到大家都不努力,说明你这个公司的财务肯定是乱七八糟的,收入从哪儿来?只怕连当年的支出都不够。

  16. 不要把我看成神,我也是一个人。我只能说,机会始终是有的,就看你能不能抓住,你不注意,它就过去了。但是有了机会不一定能干成,还要吃得了苦,还要有想法。

  17. 来了这么多人,我发现他们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总想找现成、靠大树、撞运气。其实,这个世界哪里有这么简单的事情?我八十多岁了,还在摸爬滚打,事情要一点儿一点儿地做,本是要一点儿一点儿地学,才能一步一步把成功的本领学到手。

  《褚时健: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读后感(八):一个八五后的读后感

  褚时健1928年生于云南省玉溪市一个小山村,后去往昆明求学,高中时期参与革命活动,1944年任边纵2支队14团9连指导员。1950年任征粮组组长,开始展露沟通方面天赋。1958年被宣布为“右派分子’’,下放到哀牢山的红光农场,“摘帽’’后从小就有烤酒经验的他在就任糖厂厂长期间扭亏为盈,1979年任玉溪卷烟厂厂长,先后与2000余户烟农签署协定试种上等烟苗,称为“第一车间’’。1987年玉溪卷烟厂成为中国同行业第一,而实现这一伟业的领头人褚时健已年近六十。

  1996年被举报财产不明接受隔离调查,后经法院裁定贪污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1999年入狱。2001年糖尿病心脏病多发申请保外就医,2004年因有重大功劳76岁的褚时健获得假释。这期间,2002年,在狱中迟到新平橙子的他为出狱生活做打算,让其弟注册了果品公司准备以后靠种橙维持生计。

  出狱后细心研究冰糖橙,2006年他的果园总产量1000吨;2008年3000吨;2012年突破万吨大关并与本来生活网签订合同,褚橙进京。2013年在政府鼓励下,打造供游人休闲娱乐的褚橙庄园……

  这本书的作者是见证着褚时健大半生的作协会员先燕云,因为共同经历了很多被褚认为女儿,我们能从文字中读出先对老人的尊敬与热爱,但这并没有导致作者写作时的情感偏移,人物传记最忌讳的个人情感和一味宣扬被深深的遏制住了。这也促成了一本好书。

  从主人公的角度,褚时健很小便有做实业的天赋,在此之上,他还具备将事业做长的应然性思维-无论遇到多大阻力,只要事情是有价值的合逻辑的,就要想办法找突破口。这种思维用大众一点的思维方式形容就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普通人会停留在不主动去发现问题上,或者说在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路上习惯余止步。褚老在这方面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悉心观察,并乐于靠读书来自我解析,每天阅读1-2小时,广而精。我一直赞同提倡读书的观念,尽管我甚至把写论文的时间都花在了读杂书上,但往往是你在读的这本书中提到的一小句让你得以思考,为日后的某一个时刻埋下了一颗种子。

  褚时健还有看新闻,留意时事的习惯。我个人身为一个八五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非常容易被言语左右,比如在网络上看到有cctv不实报道这类消息时心里常常就会形成一种抵制情绪,然后很久都不愿意去看新闻联播。但是可能有这种心态的任本身是不自信的,我们没有相信自己能够辨别真假的信念,这样又怎么去获取能与自己事业衔接上的消息呢?我们真是太习惯大批量的否定了。

  这本书读下来,褚时健这个名字对我来说好像一个符号,他不喜欢说一面之词,他是立体的,是3D的。就算是被“双规”的敏感阶段也坦然的很,生而为人,为自己所作所为负责任,不以自己的出身和遭遇为耻,不以正在享受的美誉为荣,境界高得出奇。

  还有一点,褚时健自始至终强调自己为“做实业的人”,他靠努力琢磨,靠摸爬滚打一点一点的学,让我想到了自己的爷爷,他们代表着那一个鼓励振兴经济又限制企业家的时代,那时代有我们想像不到的阻挠和辨不明的条条框框,但就跟现在一样,有好多机会,你可以做成很多事儿。

  王石说:“褚时健一年创造300亿元税利的时候,万科的经营规模才30亿元……万科去年才缴了300亿元的税,褚厂长在二十年前就达到了......一个70多岁的老人创业,大谈80岁以后的场面,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啊!”

  我想把这位记录影响企业家的褚时健的书推荐给你,我的长辈,我的朋友,我的同学......希望你也能从中努力汲取点什么。

  《褚时健: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读后感(九):褚时健又回来了

  仿佛一夜之间,褚时健重返时代舞台,对1985年以后出生的人来说,这个名字可能没有“重返”的直观感觉,但对我以及我的父兄辈而言,这种感觉真是奇妙而且震撼。中国近三十年的变化实在太大,我读初中时,语文的教辅书上曾提供了一些写议论文可以用的“论据”,其中就有在当时被看做正面典型的“风云人物”“弄潮儿”如牟其中、点子李阳、褚时健等,没过几年,讽刺的是,我就在电视上分别看到他们带着手铐受审的新闻画面了。

  都说“命运弄人”,这种说法太玄,中国这三十年是货真价实的“时代弄人”。

  吴晓波写过很多这类“时代英雄”,但许多年之后,似乎只有褚时健“重返”人们的视野,而且他今年已经86岁,比我爷爷还大一岁。就算他重出江湖后做的褚橙并非单打独斗,也不必操心启动资金,甚至这把年纪已经无所谓成败,但他居然把这事儿做成了。七十多岁以带罪之身创业,奋斗十年,老当益壮这种事只能从古代去找。对比当代人的浮躁、拖延症、拜干爹、求包养、一夜暴富等等心态,褚时健确实显得有点另类。

  可以想见,二十年前在火车站报刊亭、街边地摊到处都是前玉溪文联主席李石生化名龚振的那本备受争议的《中国烟王褚时健》的盛况,可能又将重现。当然,三十年如流水,李石生那本“纪实文学”1999年因为内容不实惹上了官司,李石生本人与褚时健的交情恐怕已就此一刀两断,而且,读者的口味与品位也变了。这种偷窥式的“纪实文学”早就没了市场,如今的市场欢迎的是企业家教人怎么做管理怎么赚钱,成功人士怎么给人打鸡血怎么励志,至于传主的心路、失败、罪责、反思,恐怕都显得不合时宜。于是,可以想见,今后一定会有很多褚时健的传记、评传、起底之类的书问世,随便找个人把网上的二手资料一攒,署个“著名财经作者”的名字,就可以上市了。

  还好,就连《南方周末》也注意到了,先燕云写的这本《褚时健: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是褚时健亲自授权作序,里面有大量口述内容的唯一值得读的褚时健传。有趣的是,《南方周末》把褚时健的报道放在了文化版而非经济版,倒是准确地说明,褚时健其人其事,已经越出经济领域,进入了当代史。作者先燕云,出身作协,她在二十年前就为褚时健和“红塔”写过报告文学,与褚私交甚好,是褚的干女儿。你肯定有疑问:“这样的人写的传记客观吗?”,没错,先燕云在书中的确未能掩饰住对褚毫无保留的欣赏、崇敬和赞叹。但是,在褚时健的亲女儿当年在看守所被释放前夕自杀之后,这个世界上恐怕真没有第二个人,既有执笔的才能,又可以深谙褚时健其人其事,先燕云是褚时健精神世界的“局内人”,她甚至因为褚案被公安机关短暂扣留过。因此,这本书或许不够客观,但足够真实,读者很难质疑这本书的质量。

  不过,我对任何企业家向来无任何兴趣,不论是乔布斯还是马云,我的关注点一向自觉地屏蔽掉这些时代英雄,没别的原因,单纯是不感兴趣。既然我这么厌恶企业家,褚时健对我的意义何在?

  意义之一:我不可能赞同为褚时健“翻案”,没错,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个国企领导人无论创制多高的利润,他的合法工资收入一定少得可怜;没错,在当代,一个北戴河的正科级就可以贪腐一个亿,而褚时健被法院认定的金额只有几百万——按当时的汇率再算上通胀,一千多万人民币,顶天了——但是,这些都没法改变褚时健一案并非冤案,他自己也承认,本书也忠实记录了他的承认:的确是私分了几百万美元的公款。这一点,朝廷今后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翻案。而《褚时健》一书对传主贪污的事实固然没有掩饰,但也只是蜻蜓点水,一笑而过。在我看来,这恰恰是本书最大的问题所在:把褚时健从“烟王”巅峰拉到大地的时间,一两句话就叙述完了?实话说,中国古代的那些人生经验,无论是否庸俗,用在当代中国的土地上,仍然是有效的。褚时健昔日败就败在,根本没有认清自己的位置。首先,他应该急流勇退,应该早点退休,但他没有。那么,不招来嫉恨与妒忌是不可能的。其次,他难道不知道以他当时的位置和名誉,哪怕贪污一万美元都是致命的么?这就说明,他的确没有认清自己。这不是利欲熏心,而是过于自信。他女儿被称为“烟草公主”,在被无罪释放前夕自杀于派出所,亦不是死于“罪过”,恰恰是因为她父亲这种不能急流勇退的愚蠢。

  意义之二:据说很多畅销书都能给人打鸡血,都能教人如何复制自己的成功,但是,《褚时健》一书可能恰恰相反。一来,书中第一次披露了褚时健的家族史和他早年的历史,他居然还是个地下党,还在西南联大听过课,见过闻一多,还和死于淮海战役的邱清泉的儿子是同班同学。他一家兄弟多人,死于中共革命的就多达四人,带领他走向共产革命道路的西南联大和清华毕业的堂兄,也死于反右。这就将褚时健彻底带入了现当代史,他的底色不是什么企业家,而是一个典型的现代史人物,褚时健与诸如王蒙、贾植芳、汪曾祺等具有一致性:都代表着四、五十年代或左或右的时代精神。与那些49后成年的人,特别是文革时成年的人,绝非一代人。

  意义之三:这本书不是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手册,欲从中寻找指点迷津之近路的人可以休矣。当然,他毕竟是企业家,他的管理理念也必然会涉及,读者也一定能读出激励自己的微言大义,但让我说,褚时健没有天时地利,唯一的秘诀就是艰苦努力,精益求精,坚持自我,并有能力去摆平、克服各类困难。说实话,这个结论让好吃懒做、整天做白日梦的我倍感泄气。而这也恰恰是之于我的一种意义吧。

  结语:褚时健在今天的“重返”,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决非什么重返,而是私营企业之于国有企业的一次小小胜利;从他的年龄来看,更不是重返,而是49年之前成年的最后一代人的回光返照,他们以自己的成败、与体制的龃龉来昭告后人:

  为体制卖命,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替人性赎身,烟也罢、橙也罢,终归问心无愧矣。

  《褚时健: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读后感(十):正能量!

  褚时健前期带领红塔集团崛起的巨大成功,个人认为既有个人的原因,也有时代的原因,在中国经济喷发式发展和盲目式消费同时发生的年代,香烟成为一个特殊的象征,褚时健走到时代前沿,开始以科学化和链条化的战略布局促使红塔集团迅速崛起。个人觉得,书中说到了后来的多样化布局才是真正体现了褚时健作为一个天生的企业家的远见和目光,可惜未能实现。

  后期褚橙面世,褚时健的成功更加令人感慨,所谓触底反弹,若没有之前积累下来的种种经验和资源,谈何容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说来容易,但要做到,不惧失败,不畏挫折,东山再起的人屈指可数。再者褚时健以身作则,将科学化管理理念注入到新时代的水果种植产业,又一次引领了产业生产和管理的变革。而真正催生奇迹的,是一种沉下心来干实事的情怀,一种生命不息创造不止的信念。书里的修饰难免带有个人感情色彩,但是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比如说,现在想买褚橙,还是不怎么容易的。

  更难能可贵的,无论是红塔还是果园,其发展都带动了当地居民获益,更是一种胸襟和担当的体现。时代已过,但是时代的精神应该永存。

  人的一生,有许多种活法,但是能让自己心安的活法应该只有一种;什么都可以失去,但是情怀不能丢失,信念不能失守;只要活着,就是要干事,干事就要干好。以此自勉。

  感觉,这本书充满了正能量啊~~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褚时健: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