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水泥花园》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3-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水泥花园》读后感10篇

  《水泥花园》是一本由[英] 伊恩·麦克尤恩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1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水泥花园》读后感(一):译后记

  代译者发:

  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1948— )称得上当今英国最优秀作家,更称得上最另类的作家。从1975年发表第一部小说《最初的爱,最后的仪式》(First Love, Last Rites)至2002年的新作《星期六》(Saturday),麦克尤恩穷三十年的时间不断用他的作品重新定义黑暗到底能有多么黑暗,不断地探索施-受虐狂、变态性爱以及超现实情节到底能走多远,他由此甚至得了个“恐怖伊恩”(Ian Macabre)的绰号。

  发表于1975年的小说《水泥花园》(The Cement Garden)是麦克尤恩最受赞誉,亦是受到最多评论关注和阐释的作品之一,而且在1993年由著名编剧导演安德鲁•伯金(Andrew Birkin)搬上大银幕,荣获第43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撇开加在这本薄薄的小说之上由阐释和再阐释构成的层层“水泥”,《水泥花园》其实是个很单纯故事,由“我”——一个十五岁的少年杰克絮絮叨叨地讲述出来,只不过这个故事以世俗眼光看来确有些耸人听闻。熟悉西方文学背景的读者会由此立刻联想起美国作家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因为它最不同寻常之处就在于由一个十几岁的男孩霍尔顿讲述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而且用的纯是他那个年龄词汇和“声口”——评论家特称之为“少年侃”。霍尔顿以成为一个“守望者”为理想,守望着麦田里一帮无忧无虑小孩子自由玩耍,以此来对抗虚伪矫饰的成年人世界,《麦田》亦由此成为一代代“拒绝成长”的叛逆年轻人圣经。当霍尔顿明确地树立起孩子成年人的壁垒,并坚持用“少年侃”来构筑属于自己的叙事时,他原本处于边缘声音也就格外响亮、格外理直气壮起来。可《水泥花园》却并非如此,它无意于替一代青少年立言、张目,它的野心不在于此,它采用了类似《麦田》“少年侃”的叙事策略,却与后者有迥异的价值诉求。

  “我”叫杰克,今年十五岁,姐姐朱莉大“我”两岁,妹妹苏小“我”两岁,弟弟汤姆的年龄无法确知,刚刚上小学,应该有五六岁左右。“我”的家是一幢挺大的房子,还有个不小的地窖,可周围原来的房子基本上都拆光了,成为一片荒野。故事基本上完全发生在这幢荒岛一样孤立、封闭的房子里。父亲心脏病前曾颇有雄心地规划了家里的小花园,犯病后自觉无力维持花园的整饬,遂突发奇想,想将花园用水泥铺平,由此与周遭的荒芜杂乱隔离开来。可刚刚铺出半条水泥小路,父亲就头朝下倒毙在新鲜的水泥上。“我”此时正沉溺于手淫中,并第一次真正射了精。这些情节让你想不去引申都不成:四周的荒野当然是荒芜的当代社会象征,作为秩序象征的父亲在第一章就已死去,而儿子成熟(第一次射精)刚好发生在父亲退位的同时

  在身为儿子的“我”的眼中,父亲的死根本没什么大不了,在小说的第一段里他就说“我之所以提到他死的这点小事儿,不过是想说说我跟姐姐和妹妹是怎么弄到这么一大堆水泥的”。由后文的蛛丝马迹判断,父亲在另外几个孩子(他公开跟小儿子汤姆争夺母亲关爱)甚至母亲心目中也皆属可有可无(“我”曾和苏揣测母亲其实恨父亲)。

  父亲死后,母亲也因为某种不知名的病症慢慢枯萎,拖了几个月后在睡梦中死去。不过母亲在死前做了两件大事:其一是为“我”的十五岁生日搞了个派对,尽管也就是围绕着母亲的病床喝点橙汁吃点蛋糕,“几乎算不上一个真正的派对”;再就是母亲在自觉不久于人世时跟“我”说的一番话,她要“我”在她离开之后跟朱莉共同掌管这个家,否则外人就会进来接管他们,家也会被人搬空。正是后者使几个孩子意识问题严重性,为了不致被拆散,“我”和朱莉决定将母亲的遗体用水泥砌在地窖的一个大铁柜子里。

  至此,作为家的这幢房子真正成为一个孤岛,父母的相继去世使四个孩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孤儿,与所谓正常社会完全隔离开来。倒是颇有点像霍尔顿理想中的麦田了。可实际情况既没有成为理想的乌托邦,也没沦落到戈尔丁《蝇王》中那个人性之恶全面膨胀的孤岛。“我”正经历着成长之痛:长了满脸的粉刺的“我”自暴自弃之下不再洗澡洗手换衣服,沉溺于手淫中不能自拔。朱莉在母亲病中即已部分担负起母亲的职责,在母亲死后只得负起全责。苏则靠读书排遣时光,靠写日记倾吐心声。汤姆因为生得弱小,在学校受人欺负,在母亲去世前就想变个女生,母亲死后更是干脆想缩回到母亲的怀抱,做个奶娃娃——新任母亲当然就是朱莉。朱莉原本是个很“酷”的女孩子,都不怎么理人的,可在情势的发展之下逐渐成为一个负责、合格的母亲形象。这时,虽父母双亡,可这个家又暂时恢复了脆弱平衡,朱莉是母亲,“我”虽“太自我中心”(苏的记录),不过至少在用水泥埋葬母亲的标志事件中担当起了父亲的职责。

  而就在此时,孤岛上出现了一个闯入者——朱莉的男朋友德里克,内在的暂时平衡因此被打破;而且,用水泥砌在铁柜子里的母亲的尸体开始散发出腐烂的臭气。内外交困之下,四个孤儿的处境更加艰难,窗外是创了记录的酷热,可那个地窖——人的内心的隐喻,却让我们感觉阴寒刺骨,四个孤儿只能相互偎依在一起取暖:朱莉将地窖里的婴儿床搬到自己卧室的床边,汤姆正式成为襁褓中的婴儿;在闯入者德里克的压力下朱莉反而转向“我”,并由此将整本小说的情节推向高潮——“我”和姐姐朱莉真正合二为一,真正成为父和母。这当然是“乱伦”,可“伦”是什么?是伦常,是社会规范,而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孤岛上又哪来的伦常,哪来的社会规范?高潮、高峰之后自然是退潮和断崖,这温暖的一瞬之后紧接着的就是警灯闪烁,透过窗帘刺进来。那个伦常,那个社会开始大举返攻了,这个孤岛也终于马上就要被彻底淹没。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止不住地阵阵心酸,这四个可怜的孩子就这么被抛掷在孤岛之上,他们为了不至于离散,犯下“惊世骇俗”的“罪行”,在这个广大的世界甚至茫茫的宇宙中(请注意书中亨特船长的插曲以及“我”为假托的狗起的名字:“科斯莫”[Cosmo——Cosmos]——“宇宙”)他们只能用自己的体温相互取暖。还要提醒读者的是,这个故事的叙述者只是个十五岁的男孩子,他只能按自己的观察理解来讲述他面对以及认识的世界,没有一丝多愁善感,他没有一句伤痛之语,他就这么絮絮叨叨地把他知道的一切讲述出来,有很多东西他根本就不明白也没想去弄明白(比如母亲到底得的什么病)。可正是这种平淡和“原生态”才更衬托出骨子里的悲哀。他正是小说大师亨利•詹姆斯所谓的“不可靠(或不完全)的叙述者”,他只能以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来讲述,读者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掘故事的真相,如此比照之下的效果才会愈发强烈刻骨铭心

  “恐怖伊恩”从来不惮于发掘骇人听闻的黑暗中心,从不忌讳所谓的变态和禁忌,但他当然不是一个廉价的恐怖批发商,他的文字简洁而且优雅,他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洞察和深挖使他笔下经常是“不洁”的题材具有了真正的人性深度

  《水泥花园》读后感(二):平淡叙述下的惊险成长

  用不到半天时间读完这本颇受好评的小长篇。

  麦克尤恩在这本篇幅不长的小说种,以平淡加絮叨的第一人称叙述,讲述的却是惊险的成长过程。

  读完这本书,我总想到多克托罗的《纽约兄弟》。在我的心里,不由得将两者的主题纠缠在一起。

  《水泥花园》中,兄弟姐妹4人在父母过世后,为了防止外人入侵、骨肉分离,悄悄将母亲用水泥封存在铁柜子里,自在生活直到与传统伦理发生激烈的碰撞;《纽约兄弟》中,两兄弟同样是为了对抗社会的不公对待,将自己封闭在家中,直至饿死。

  如果说两者的区别,《水泥花园》更专注于内在,《纽约兄弟》则近乎一部美国史,题材的广度不同,却有着相同深刻

  在美克尤恩的笔下,以平淡的叙述,将读者不知不觉带到了伦理的悬崖,也带到了逼迫你思考人类社会中的许多传统是否适当境地。这样的平淡,也只有这样的平淡,才能使读者达到如此境地

  随便吐糟下,不明白为什么第5页上,一会“烟锅”一会“烟斗”的,好像“烟锅”与“烟斗”有什么差别似的,也许译者想译的别有风格

  《水泥花园》读后感(三):懵懂

  少男少女的懵懂性意识成为麦克尤恩的小说的固定要素,而作为早期作品,其一开始就集中在这一内容,只不过勾连了乱伦和禁忌的主题。姐弟乱伦往往成为一个噱头和标签,只是推动故事发展的矛盾根源,这部小说则将乱伦结果的形成过程展示出来,以一场乱伦结合结束主人公姐弟作为十五六岁的少男少女方面拥有自我意识可以独立认知世界,另一方面又没有完全成熟,被一套伦理规范所规训束缚,并且在性的启蒙阶段主要以荷尔蒙的眼光去接触世界。这个尴尬的年龄阶段在失去父母和外界引导的孤岛中他们按照自然本能重新组构关系,姐姐转向弟弟,二人结合为父母,照顾弟弟妹妹抵制外来,重新维持亲密家庭。“Do you think what we did was wrong? I don’t know, but it’s natural to me。 The same to me。”it is nature to me,麦克尤恩设置了这样一个自然世界,其中自然而然的乱伦禁忌质问着文明世界的伦理规范。

  《水泥花园》读后感(四):自己的生活,是自己的

  从图书馆拿到这本书,是因为跟心是孤独的猎手放在一起,在看完整本书以前,一直把伊恩麦克尤恩和卡森·麦卡勒斯当作了同一个人。

  直到看到译后感,才明白自己弄混了的这件乌龙。但也不妨碍整本书的精彩与吸引。可能阅读分散时间加起来一共三个多小时看完。

  中午趴在办公室沙发里看完,压抑感到三点钟才出现。

  不知道是因为它,还是因为同事们一起关于台湾开放同性婚姻讨论。。。。

  导致整个下午。都在思考一些有的没得。

  微缩的一个孤独的世界,一家人,六口人,每一个人却又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有着各自鲜明个性与思考,即使对于同一件事情,也会有着完全不同的记忆

  对于最大的朱莉,也才是个十七岁的花季少女。家庭变故一致对外的保护家庭,是非是无法分辨的。掩埋母亲的方式,直到最后与杰克的接触,苏的日记,汤姆看似逃避却又十分清醒行为

  一切的行为既零散,又贯穿,让我甚至怀疑,假如换了自己,我又会是怎样。面对自己父亲的离世,我的年龄大概比苏还要小?已经想不起来自己那个时候究竟是怎样。。。

  对于死亡的恐惧,不在于自己去面对死亡,而在于亲密之人离世后的席位空缺,无法弥补的心之空缺,生活空缺,该如何面对,如何弥补,如何还能独自向前。

  《水泥花园》读后感(五):恐怖伦理剧,惊悚全家福

  【读品】罗豫/文

  麦克尤恩通常被贴上两个标签:后现代作家和黑色喜剧。对于前者,我们早已司空见惯;至于后者,只有同他作品的伦理题材联系起来、深入分析文本,才有美学上的意义。他的小说不断走在伦理问题最前沿的钢丝绳上,今年国内译介出版的三部作品:《赎罪》、《阿姆斯特丹》和《水泥花园》(其中前两部为再版)莫不如此。看似一目了然的强暴问题,在《赎罪》背后隐藏着善与恶的千古纠葛;安乐死的合法性遭遇困境,《阿姆斯特丹》中却进一步探讨了谋杀的合理性问题。《阿姆斯特丹》尽管在构思布局上极为精密,颇具大家风范,麦克尤恩也以此折桂布克奖,但我看来,他的早期作品《水泥花园》尽管没有那么多悬念和巧合,但对人性的挖掘更为透彻

  在这本仅有150页的小说中,麦克尤恩前往探险的是另一个伦理禁区——乱伦。姐弟乱伦带来的一连串黑色的关键词:死亡、性、变态、堕落……被同名电影(曾获第43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渲染得恰如其分。与之相较,小说从头至尾四伏着伦理玄机,细察之下显得尤为惊悚。于是故事的乱伦结局,显得不再是唯一的看点。

  不少戴着有色眼镜国人喜欢说欧美是个人至上、家庭缺位的社会。但在《水泥花园》中,始终争夺着四个孩子的身份、左右他们一言一行的,却正是魔咒般的家庭观念。父亲心脏病突发死去,母亲卧床病倒,不久也离开人世。为了让大家免遭成为孤儿的命运大姐朱莉和二哥杰克共担重任,将母亲的尸体搬进了地窖,用水泥封存在铁皮柜里。此后,四个孩子靠母亲的积蓄过起颇为自在的生活。然而朱莉男友德里克的出现打破了暗藏危机的平静。关键时刻,朱莉捍卫了四口之家的“完整性”,她拒绝了德里克,选择同杰克结合,相互满足了对对方身体的好奇,也使彼此不由自主承担的父母角色名之有实。

  如果说乱伦本身显得惊世骇俗,那么麦克尤恩笔下,叙事主人公杰克对自己和他人内心世界涌动的暗流并无察觉,对话和事件耐心道来,背后的情感线索需读者自己发掘。结尾虽惊世骇俗、有悖常伦,在这本小说的范围内却是情理之中。我们不妨注意这个情节:父亲把水泥运到的当晚,和母亲争吵起来,三个大孩子却跑到楼上,玩起了检查外星人标本的游戏。杰克和朱莉检查脱光了的妹妹苏。暧昧的游戏告一段落,苏“求我们继续下去。”杰克说:“轮到朱莉了。”朱莉则“一如既往”地答道:“不行,轮到你了。”此处,杰克和朱莉已透露出对对方身体的强烈兴趣。然而,身为长女的朱莉,注定和最大的男孩杰克时时处在下意识的权力争夺关系中。朱莉和杰克两种情感之间的张力贯穿整部小说,并在结尾得到了解决。

  紧接着,故事的重要道具:大铁皮柜也出场了。汤姆和杰克下地窖查看水泥,麦克尤恩借机向读者展现了那个足以容纳一具尸体的铁皮柜。汤姆和杰克在一堆杂物面前,进行了一场颇有预示性的对话:“汤姆发现了他的几件旧玩具。他轻蔑地用脚给它们翻了个身,然后告诉我它们都是给奶娃娃玩的。门后头堆着一张旧的铜制婴儿床,我们先后全都在上面睡过。汤姆想让我为他重新把床装好,而我告诉他那种床是给奶娃娃睡的。”小汤姆身负别人对他的成长期望,内心却依然想做一个被人疼爱、呵护的弱小孩童。这一儿童式吊诡的愿望,终于在父母去世后得以实现。

  麦克尤恩的高明之处在于,小说以四个内心并不复杂的孩子为主人公,主要情节也是家庭琐事,但平铺直叙的故事皱褶里却隐藏着令人毛骨悚然的细节:母亲死后,孩子们决定上楼看她的尸体。杰克和苏站在平台上等朱莉开门时,竟把自己和苏想象成一对小夫妻,就要被领进一个邪恶的旅馆房间。杰克和朱莉趁弟弟妹妹熟睡之时,讲母亲的尸体搬到地下室,路过椅子上的苏,杰克发现苏依然保持熟睡的姿势,却睁大双眼、一语不发,看着二人抬尸体……这一幕场景是典型的麦氏风格,正是在不露声色中,读者充分领教到了“恐怖伊恩”的厉害。

  显然,他刻意避开了人物内心世界那些美好崇高的心理学叙事,剥离文化建构的层层矫饰,去挖掘善恶标准介入之前的人类情感。中译者冯涛在译后记中所用的词——“原生态”——虽无法囊括麦克尤恩所有小说的特点,但对于《水泥花园》这部作品,是颇为贴切的。或许正是这一点,让麦克尤恩的小说时时给读者带来强烈的伦理冲击。某种意义上,这样的小说实在是需要大智大勇的读者和评论家。那么,高擎“理想主义”大旗的诺奖评审团会喜欢吗?

  《水泥花园》读后感(六):琐碎竟如此冷酷

  只说文风。

  刚开始的时候,翻译令我极其愤怒,生硬笨重,偏偏还都是短句,又毫无韵律感可言,基本上读两句就要在溺毙的恐惧中做深呼吸。它甚至让我痛苦的回忆起前天夜里玩寂静岭5时的第2个boss:scarlet,那个惨遭肢解又被勉强拼装起来的大玩偶,动作古怪,行为缓慢,偏偏她那个高举双手猛捶地面的大绝招死活也躲不开。

  可是后来我居然习惯了这翻译,甚至觉得这冷硬体于此书的风格相得益彰。初精,满脸青春痘,极度自我,极度敏感,——这样讨人嫌的孩子,他眼中的世界又能光辉到哪里去呢?如何将这世界的阴暗(或是主人公心灵的阴暗对世界的投射)详细展开是个纯粹的技术性问题,最后终将落实在文风上。伊恩的方法很讨巧,就是琐碎;众所周知,琐碎有一种让人失去理性的变态功力——这也是全天下的母亲大人之所以招人恨的原因之一——以琐碎的口吻去描述一个乱伦故事,既能降低其直露性风险,又能无形中增添了其深度,哪怕只是叨逼叨叨逼叨。

  说到这里我有些惭愧,我是铁杆的实用主义和彻底的经验主义者,总认为这世上所有的事情都能以理性的方式获得解决。譬如这四兄妹,我能理解他们不愿分开的愿望,但是把母亲裹层床单扔到地窖的铁柜子里面,然后在外面浇一层劣质水泥就能高枕无忧了么?母亲留下的那点可怜的遗产以每天每人2英镑的速度消耗的话,究竟能维持多久?... ...我仿佛已经听到文艺青年的嗤笑了,说你这个俗人懂个屁啊,你先看过麦田守望者垮掉的一代再来放屁吧... ...但是,细想之下,这就是一帮蠢孩子干出的一件接一件蠢事情,而已。

  或许我不够年轻不够蠢无法与蠢孩子产生同病相怜之感,但也不够老不够熟无法居高临下的宽容下一代乃至每一代蠢孩子干下的蠢事情。

  :小孩子真的是很会记仇。你爱他,他觉得累赘;偏偏啊偏偏,偏偏在他最想要得到你的爱,或者更确切的说,是怜悯的时候,你些微的怠慢都会招致他的怨恨。可是我们又如何得知他究竟何时才真正想要呢?只能一次又一次的伸出手,然后一次又一次被无视,最终还是落得一身埋怨,所谓出力不讨好,此之谓也。

  奈何,奈何。

  《水泥花园》读后感(七):水泥堡垒

  组成一个家庭的最基本元素是父母,也就是家长(权力)。人们可以两两组建家庭,结合诞生后代,用DNA和知识续写人类的历史。若一个家庭失去了父母其中的一方,便可称为残破的单亲家庭,虽然结构不如完整家庭稳固健全,但仍旧能维持着家庭的基本运转,家长的权利依旧在运转控制着家庭的未来。

  如果父母双方都消失了,那么家庭也就不复存在了。

  鳏夫和寡妇身上还能看到家庭残缺的缩影,但孤儿便只是一个家庭消失后遗留下来的奄奄一息的幻象。象征着权力的父母彻底消失,即使孩子依旧存在,未成年的孩子也不得不转移到别的家庭中,在另一个权力体系的掌控下生存,因而原本的那个家庭也就会随之消失不见。而那孤儿也往往会成为其他权力的牺牲品(被利用、被无视、被抛弃),其下场往往是比较悲哀的。

  如果要在父母消失的情况下依旧维持家庭的存在,那么能做的只有在剩下的家庭内部成员中重新组成父母,维持家庭的权力体系来保证家庭的存在和正常的运转。但是,家庭的权力体系又不同于国家的权力体系,除却父母这样的“领袖”,里面还蕴藏着绝对不能逾越的伦理关系。这条不可逾越的界限,让失去父母的家庭死而复活成为不可能。

  可以说在权力不能重组的家庭中,父母的消失也就意味着家庭的消亡。但是在“恐怖伊恩”笔下的这座水泥花园里,本应消失的家长却在下一代的兄妹之间重组,以长子长女替代父亲母亲,继续维持这个脆弱家庭的运转。

  发生在一栋孤立的、封闭的房子里的家庭伦理故事,缘起于花园里的水泥。父亲为了修葺花园买来了大量的水泥,却在刚开始动工时猝然而死,接着母亲一病不起,不久也撒手人寰。母亲在临终前恳请杰克和姐姐朱莉共同掌管家庭,代替他们成为家长,延续家庭的命脉。隔绝于外界的家庭,失去了本应维持秩序的权力,而要保证家庭的存在,进行这有逆伦常的私下重组,他们只能对外界隐藏母亲已经去世的事实——把母亲连同家庭的秘密,统统用水泥填埋在地下室的铁皮柜子里。

  于是,四个孩子的关系由平辈的兄妹玩伴,慢慢发生了变化。

  热爱运动的姐姐朱莉,经常违反规定穿学校不允许学生穿的长筒袜和黑色短衬裤。她头扎白色缎带,身材姣好,性格奔放,是众多男孩儿追捧的对象。在母亲死后,作为家中的大姐,她首先主动支撑起了这个家庭,承担起母亲的角色:首先安抚了次子杰克,然后把这个消息平静地告诉了年龄比较小的苏和汤姆,让全家接受了母亲死去的事实。

  而次子杰克,也就是文中的叙述者,在读到苏在母亲死后记录的日记后,也意识到了自己在家庭中职责的转变。因叛逆而从不洗脸洗澡剪指甲的他,彻底地清洗了自己,换上了新的衣服,充当起了家中的父亲:保护弟弟妹妹的同时,又用家长式的口吻教育着他们。

  妹妹苏一直是这个家庭变化清醒的记录着和观察者。她没有在这次重组中赋予自己新的角色,而是非常理性的用日记本记录母亲离开后,家中孩子们惶惶度过的日子。她同时也在用理智催促其他人进行下一步行动:苏首先提出应该埋葬死去的母亲;她也及时制止了杰克无所顾忌又任性的行为;也是苏发现了埋葬母亲的铁皮柜子没有封严,泄露了家庭的秘密。可以说,苏的出现一步步指引着这个家庭重新组成。

  最后说幼弟汤姆,他作为家中最小的成员,依旧是家庭中扮演“孩子”的角色。但是这个“孩子”已经不是八岁的男孩儿汤姆,而是任由他自己喜欢,可以任意扮演并得到“新父母”关心呵护的角色。有时候是穿着裙子,留着长长卷发的小姑娘,有时候又是未满月叼着奶嘴的奶娃娃。

  本应消失的家庭在几个月之内又重新组建起来。这种异乎伦常的事情又是那么的合乎情理,父亲、母亲、孩子、见证人都有了,我们目睹了一个家庭的重生。但是,这个只有包括读者在内的五个人知道的秘密,在姐姐朱莉的男友德里克上门来访时,被披露在了光天化日之下。

  高富帅德里克作为姐姐的男友,一直想介入兄妹五人家庭生活。换句话说,就是想接管这四个孤儿,成为家庭的权力。和姐姐在一起后,他多次想进入这个家庭,了解更多关于四兄妹和他们父母的消息,从而取代家长的位置,做个“聪明的大爸爸”。朱莉的含混,杰克的抗拒,汤姆的不配合,以及后来母亲葬于地下室的秘密将要掩藏不住时,四兄妹口径一致的隐瞒无疑是对德里克最大的不信任。其实德里克已经暗中知道了这个家族的秘密,朱莉说,“我们坚持说那是一条狗时,他觉得被排斥在外头了。”

  没错,不让外人侵入是母亲临终前最后的嘱托。德里克的出现也正是因为家庭权力没有达到父母在世时的那样牢不可破。在德里克眼里,这四个小孩子所扮演的“家长”就好像过家家游戏一样,父亲和母亲的身份不过是管理家庭所需要的“执照”,如同虚伪的君主不值一提。在结尾处,这个秘密已然被道破,若想加固这层权力抵抗德里克的入侵,朱莉和杰克就要在一个仪式后成为家庭真正意义上的“父母”——那就是两人真正的结合。

  云雨过后,朱莉和杰克全身赤裸并坐在床上,婴儿床里是“奶娃娃”汤姆,朱莉的身边坐着见证人苏。窗外被德里克叫来的警车笛声长鸣,忽闪的蓝光穿透了厚厚的窗帘。四人兴奋地回忆着父母在世时的场景,家庭在这个阴冷的夜晚敲破了伦理的界限,复又重生。泥灰色的房子是厚厚的堡垒,就像地下室中埋葬母亲的那个填满了水泥的铁皮柜子,看着这个家庭在堡垒中消失,在堡垒中重组。破碎而扭曲,却又牢不可破。

  《水泥花园》读后感(八):每一字每一句都是湿毒

  阅读这本书的时间花得不长,薄薄的书页似乎随意就能翻完。然而一路读下去,竟是阴腐之气贯穿全身。可令我感到诡异的是,在作者看似平淡不经波澜的描述之下,一切单独抽离开,看着本应是如此惊悚,病态,古怪和离经叛道的,如,死亡,自渎,葬母,以及姐弟乱伦却都是那样的和谐自然,让人觉得本该如此,而不会产生一丝一毫的怀疑。于是,只在不自知的时候,全身便已经爬满湿毒。

  实在惊异于这样的手法,能将一切贯穿于不露声色流畅的文字中,伊恩•麦克尤恩无疑是聪明的。他让我们通过杰克懵懂迷茫的少年的双眼,在感受青春期少年性格中所具备的,漠然,骄傲,迷惘,以及对生活的缺乏激情的同时,攫取了几个孩子各自的成长。个人认为,整本书没有最为突出,或者是引以为高峰的情节。杰克始终是以那种淡漠,不紧不慢的,在自述中带着些许疏离和旁观的意味的语调来桥接全部的情节。

  至于情节的发展,一切都虽处以理之外,却又恰恰在情之内。“父亲不是我害死的,可是,我总觉得是我助他走的。”杰克的负罪感依旧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身理的成熟与父亲的死亡同时发生。父亲这个角色在开篇不长就死去,而从杰克淡漠的叙述中,明显感到孩子们与母亲的关系比父亲更为亲密。其实从母亲卧病开始,他们成长的火苗便慢慢壮大起来,而母亲的离世,便加速了孩子们的变化。因为不愿离散,亦不愿意外人的插足,几个孩子表现得空前团结,而这真是一个荒诞而单纯的,充满孩子气的愿望,以至于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只得选择站在一起,来守护这个秘密。私自埋葬母亲的正是他们作为孩子的脆弱和成长所必须的独立性所综合的体现。他们逐渐同外界社会所脱离,真正形成一个封闭的世界。这世界中,只有这样几个孩子,他们必须脱离父母,才能真正的成长,因此,父母的死去是必须的。

  而在字里行间中,我们总是感觉得到其中的绝望与温暖,坚强与软弱是纠缠着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能够感到孩子们心中巨大的恐慌和孤独,而同时又能感觉到他们的希望以及对爱和温暖的渴望。故事是以朱莉和杰克的姐弟乱伦而结尾,其实从许多地方都能隐约感受到他们关系微妙的变化。因此,这样的结局也不显得突兀。孩子们所组成的小世界已经是由不得任何外人插手,小说中安排了一个外人的角色,朱莉的男友。他总是以一个长辈的姿势出现于孩子们的生活,如果说杰克对他的反感是出于最基本的青春期少年的心理,那么他一直试图介入他们的生活,一直试图弄清楚他们共同的秘密则将他自动地与孩子们划分开来的重要原因。即使出于自我保护意识,他们也不得不越来越亲密,他们能做的仅仅只能是相互依偎在一起以便强大到应付他们共同的敌人。

  朱莉在母亲去世后,就自主地将自己演变成母亲的替代品。而他们的小弟,,面对这一切的变故,充分地展现出了孩子脆弱和缺乏安全感,他渴望变小,他渴望成为女孩子,这样便可得到更多人的喜欢和保护,不再受到欺凌。他渴望得到爱和关心,而朱莉正好能够给予。杰克渴望成长,渴望独立和自主。所以,在母亲刚去世的时候,他对于朱莉的发号施令强烈的不满,因为母亲临终前曾交代他,和朱莉一起照顾整个家。他一直在努力成长,无论是身理上还是心理上,失去父母的悲伤被少年单纯对自由和独立的渴望所占据。又或者,他们压根来不及悲伤。

  看了小说之后,找出电影来看,个人认为,比起小说来说,俊秀的Charlotte Gainsbourg 和瘦弱漂亮的Andrew Robertson将电影刻画得更加细腻和纯净。即使明知在这场自我成长自我蜕变的过程中,他们都已叛离了伦理道德,可是人们跟随着情节的发展,便不由自主地将重心转向了他们本身。而看到结局,大可为之松一口气,每个人隐隐觉得这理所应当了。杰克终于得到朱莉的认可,完成了他的成长。当他们面对着外人 的斥责时,依旧温柔,处变不惊的神情已经说明他们终于融为一体,以最美好的情感,担负起整个家庭。因此,他们的乱伦是标志,亦是必然的结局。

  伊恩•麦克尤恩的作品大多被贴上“黑色幽默”的标签,他笔下的主人公,大多是古怪,荒诞,有悖常理的。其实最早看他的作品是那部人尽皆知的《赎罪》。不过,个人依旧觉得电影比小说更传神。

  麦克尤恩在《First Love, Last Rites》所说的:“这些故事的主人公很多都是边缘人,孤独不合群的人,怪人,他们都和我有相似之处。我想,他们是对我在社会上的孤独感,和对社会的无知感,深刻的无知感的一种戏剧化表达。”

  也许,不必将作者本身框定于哪一个流派,毕竟阅读是属于个人的事,只需潜心下来,仔细感知作者从字里行间所传递的思想和感情,也就够了。

  《水泥花园》读后感(九):《水泥花园》:未成年人的乱伦王国

  《水泥花园》:未成年人的乱伦王国

  我是在看完电影《赎罪》后才看伊恩·麦克尤恩的这本《水泥花园》的。书很薄,属于他的早期作品,但是写得很诡异——相对来说,《赎罪》算得上是一部“正常”的小说,虽然我未读过。

  看完书,大致拎了一下整个构架。小说分两部,十个章节。在第一部里面,父母都死了。而且家里三个大孩子参与了“埋葬”母亲的仪式;第二部开始,就讲三个大孩子和一个小孩子在那个被“孤立”的房子里面如何生活的场景。故事从男孩杰克的嘴里说出来,有点罗嗦、细碎,带着一点不屑的态度。同时,可以从他的视角看到周围人反弹回来的信息,让我们也看清他是怎样一个人:孤独、无助、敏感……书里人物因为是一家人,自成一体,可是在相互碰撞中,他们各自完成着角色的扮演。

  父亲在世时曾打算将花园四周浇上水泥,以使地面平坦,看起来更为平整洁净。然而,他死后不久,母亲也突然死去,水泥遂成为掩盖尸迹的伪装。四个孩子并没有感到惊惶失措,也许是因为正处于青春期,也许是还未完全长大,对死亡显现出茫然与冷漠。在家庭支柱尽失的情况下,身份角色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主人公的叙述极为细致,将行为与语言作了十分逼真的描摹,让我们几乎相信了整个事件的真实性,而这种突破“伦常道德”的行为,一直就掩藏在几个孩子的行为和语言当中,只是作者没有逐一点破,用了孩子惯有的“嫉妒”心理、“摹仿”心理等状态,经由读者的再分析,才发觉那种行为的“变异”是稍微超过正常人的。其实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本身对性就处于一种“无因的反叛”,父亲死的那一刻,杰克正在手淫,而且第一次射精,这种情况令他感觉非常惊异,大凡男孩子应该都曾体验过——在家庭中处于性启蒙作用的男性,却突然死去,其实是让杰克突然失去了可以与之交流、沟通的对象,也正因此,对性的好奇只能经由自己的主张;这种主张体现在他是男性身份,对于姐姐茱莉带来的男友他表现得非常不友好。外来人的突然侵入使他感觉他们建立的日趋完善的“王国”遭受破坏——反过来说,他们对父母的死表现得极其冷漠,而为了创建自己的“王国”却极力在外人面前掩饰,他们形容那是一条被葬的“死狗”,听起来够惊悚的。

  茱莉男友德里克更像是一根插入这座与世隔绝的“王国”的触角,他的出现,使这对姊弟的不伦之恋迅速升温,那一幕赤裸裸的交媾场景出现在我面前时,书也就接近尾声,而此时警车已经开到门前。

  故事有些另类,超乎常人想像之处在于它的构思是一种臆想。脱离社会的同时其实也是在见证社会,那一种家庭关系的组合,恰恰证明孩子们是在模仿父母——无论是茱莉还是汤姆,都在模仿另一种状态,比如她将皮肤晒黑,学成年人打扮;而汤姆则扮演女孩子和婴儿,可笑同时让人担忧其心理健康。在父母未死,整个家庭状态完好无损时,孩子们处于青春期,但是只限于对异性身体的好奇,但是随着父母一死,没有拘束与制止,整个家庭角色的次序就产生分离和重组,而对性角色的扮演尤其出位。

  也许是伊恩·麦克尤恩擅于在各方面探讨人性问题,虽然表面看起来故事有点离经叛道,但他不动声色的文字演绎,通过细节的铺垫丰富了故事性,使“不可能”转化成了“可能”。所以我对别人称他为“恐怖伊恩”一笑置之。

  《水泥花园》读后感(十):世界里外——读小说《水泥花园》有感

  世界里外

  ——读小说《水泥花园》有感

  今年十月我看了英国小说家麦克尤恩发表于1975年的小长篇《水泥花园》。

  以前我并没有听说过个这个小说家,其实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我知道的作家都不算多,课程意义的上的文学,我一直都是处于自修的状态。所以我很难把自己归结为哪一类作家,是的,我是一个作家。事实既成,也就自抚这兴许算不上坏事。虽然我同时尊重学院派的大师小师们。

  就我自己来说,一直面临着的处境问题,说出来可能会让人觉得过于简单:大致就是我大中华民族喂养了我这么一个士大夫。纠结在新世纪的知识分子普遍具有困扰里。只是这困扰不像一般人理解的“有志于天下,奈何落寞一生”这样浅俗,那是所有人的困扰,也是所有人的桎梏,我希望的是这个世界什么时候不至于是现在这个样子,或者给我理由让我原谅这个世界可以这个样子。贪于辩论的人喜欢说,世界凭什么要你原谅?而我觉得有人已经在没有逻辑地、至少没有经济逻辑地参与着这个世界的荒唐了,但这并不是什么有杀伤力的反驳。

  那么世界是……

  它就是《水泥花园》结尾处,酷热的窗外闪烁起来的蓝光。几辆警车,即将出于道德和伦理的目的来维持一个小世界里的秩序。

  小说《水泥花园》的故事很简单,所有出场的人物算上开篇送水泥的工人也不过十几个。属于典型的箱体小说,不难感受到作品意味深长的象征性。叙述上用的是一个十五男孩的自述的口吻,类似于《麦田里的守望者》那样的少年侃。

  我叫杰克,是一个十五岁的英国少年,和父母住在一个边上已经拆荒了的市郊,我的姐姐朱莉大我两岁,妹妹苏小我两岁,有一个五六岁的弟弟,叫汤姆。父亲在开篇买了一批水泥要修花园的时候,犯心脏病一头栽在新鲜的水泥里死掉了,当我我正在厕所里撸管,并且第一次成功地射了精。我带着少年发育时贯有的冷漠面对父亲的突然死亡,母亲在床了躺了几个月后也死了。我们家没有亲戚,母亲死之前希我和姐姐能照顾好这个家,我当时在意的不是她死了之后的事情,而是在意母亲得当面把这话说给强势的姐姐听……母亲死了之后,我们不希望外人知道家里发生的事情,那样会有人——即这上世界会参与进来,把弟弟妹妹送去孤儿院,至于我和姐姐,至少年少的我不知道会去哪里,我们得在一起。于是我们把母亲的尸体用水泥浇铸在地窑的一个大铁柜里。开始了一个没有父母的暑假生活。

  一般我向别人转述这个故事的时候,习惯只说到这里。想来这也符合听众的心态。后来呢?我希望他们果真有兴趣的话去找这个小说阅读,如果没有多强烈地想要去阅读的意愿,那我也纵容他们对于后面故事的作出我能联想到的猜测:一个亲情和成长的故事。形式很独特!

  我也是看了这个小说才体会到,原来我的信仰里有很德里克的一面。即过于寄希望于社会的秩序,有些甚至是意淫性质的。一如我比现在更年轻的时候对自己人生所抱有的憧憬,我离开了家庭走到社会上,从事一些工作,同时也写一些东西,随便打点工,想来是自由和满足的吧,所谓人生的意义,听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信念。从潜意识里觉得,一个国家是可以通过观点去改变的,一个人是可以通过学识去成长的,就像所有的时事最终都会被统一口径,灌注进去所谓的意义一样,我迷信那些终极的东西。

  德里克是小说中场出现的人物,他是朱莉的男朋友。是个斯诺克球手,开着一辆红色的轿车,一个二十多岁的成熟男人。他很快就知道了这个家庭里发生的事情,只是他们还瞒着他,骗他说铁柜子里埋着的是杰克的狗。纵然是这样,他也没有放弃融入到这个家庭里的努力。他带着杰克去打桌球,和汤姆和苏好像也处得很好。而是在看到杰克和朱莉违背伦理地滚在床上时才奋然离去……

  故事在他们的母亲死后,并没有按照一般读者的期待发展下去,其实在开篇的时候,细心的读者也能在文字里看出某种惊竦感觉。我个人总是习惯于用逻辑去理解故事。假设我面临即将死去的事实,那么我会给自己的子女做一个怎样的安排,思维所延续到的恐慌会使我在现下的生活中自觉扩建我的世界,当我死了,我希望还有一个世界残留着对我的感情,然后作用到我的子女身上。假设,我就是一个没有亲戚,也没有朋友的人,那么,我也真的要好好审视,把我的子女交给他们自己还是交给所谓的社会了。假设我是这些孩子中的一员,我要怎么面对自己的处境……如果我是一个外人,我要怎么面对他们……德里克其实提出了一个我所期待的方式,他参与到这样的一个家庭里,充当一个聪明的大爸爸的角色。只是这让朱莉觉得很烦。我一时不能理解情节在这里的变故,而这恰恰是作品所诉求的价值的核心。

  关于作者介绍的资料里,我看到一个被称为“恐怖伊恩”的出生于1948年的英国作家,他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用他的作者重新定义罪恶和黑暗,不断探索施-受虐狂、变态性爱、以及超现实情节到底能走多远。或许我应该用不同的方式去理解这个人的作品。作者没有去思索为什么人物要触犯伦理,以及什以是伦理,而是人物触犯了这个世界的规则,怎么样?然后呢?就算是我不能理解的情节变故,也是不能解释,朱莉可能不介意有个男朋友,可以开着红色的轿车四处带着他,但是真正意义的社会生活,她也一点准备都没有。或者,家庭观念本就是个深深的诅咒,它让人产生一种很原始的排拆力。……而有些东西却不一定要通一口径,再达观一些,并没有什么事情可以绝对得统一口径,看这样的小说,会让人深感到自己的狭隘,受禁于这个文明世界的狭隘。

  小说在房外蓝灯闪烁时嘎止。我能能够联想,即将发生的故事,他们会上新闻,会被猜测,连他们父母的死因也会招来质疑。也能够想象事情的真相永远也不能被证实。然后是,当我们意识到我们将是他们世界之外指指点点的那些人,会感到我们头上的天空也一样荒凉。

  2012.10.26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水泥花园》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