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中国近代史》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22-04-05 03:02:4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中国近代史》的读后感10篇

  《中国近代史》是一本由蒋廷黻著作,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28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一):历史爱好者必读

  作为一个对历史充满好奇心的读者,蒋廷黻先生的编写的《中国近代史》完全满足我这个读者的好奇心。中国历史悠远留长,每个朝代的历史都厚重绵长,有的是辉煌、有的是沧桑、还有的是战火硝烟民不聊生……每一段历史都有它的特点,而中国近代史无疑是复杂的、让人仔细研究不免叹息深思。

  蒋廷黻先生的编写的《中国近代史》,主要讲“中国近代史”和“近代中国与世界”两部分。第一部分“中国近代史”,从十八世纪末年即乾隆末年嘉庆初年,到民国十二年孙先生逝世的那一年,期间中华民族经历了风雨飘摇的几十年。蒋廷黻先生全面概述了,中国近代史中的历史事件,如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维新变法、军阀割据、辛亥革命等;中国近代史的形成条件,清廷的腐败、封建守旧思想的落后、西方世界的不断发展对中华大地的撞击等;还讲述了中国近代史中出现的历史人物,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慈禧、袁世凯、孙中山、康有为等。蒋廷黻先生的这本《中国近代史》,言简意赅的向大家讲述那个时代的历史,为大家呈现了一个异常清晰近代中国面貌。第二部分“近代中国与世界”,为我们更深入的对了,当时的中国与世界的差距,而恰恰是这种差距,加上清廷的作为,导致近代中国战火硝烟民不聊生。

  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查阅了一下蒋廷黻的生平,不难看出,蒋廷黻先生一生致力于历史研究,而蒋廷黻先生出生于1895年,恰恰是中国近代史真实的见证者。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二):历史本该如此去写

  蒋廷黻,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外交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61年任台湾驻美“大使”兼“驻联合国代表”,被誉为国民党官员中“最知外交的人”;1965年10月9日在纽约去世,享年70岁。蒋廷黻先生可以说中国少数能在政坛和学界都有着盛誉的学者,更是被称为中国近代史学执牛耳者。

  本书为蒋先生1938年所作,文章从鸦片战争说起直至孙中山先生逝世截止,而后面则收录了数篇先生的精彩文章。如果按照我们现在的理论,其实这本书并不能称之为中国近代史,因为它着笔的内容仅仅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非常少的一部分,但由于先生的身份,所以其实在他眼里并没有所谓的新旧民主主义之分,文中甚至对于五四运动只字未提。

  但这是否会影响本书的价值呢?恰恰相反,本书第一章虽然寥寥不到百页,却为我们完全勾勒出了中国近代的衰落之路,从清廷腐败讲到太平天国之乱,从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洋务运动,讲到中日甲午战争的转折。可以说本文用最简洁精炼的语句,归纳了整个近代中国。

  文章中对于所有人物都竭尽客观,这里面包括了对于林则徐这一民族英雄的介绍,也依然并不避讳他在晚年为保名誉,不曾站出来推翻旧有封建思想的心态,但文章也解释了林则徐这样做的历史必然性。而写洪秀全时,作者也非常精确的指明天平天国运动的宗旨是正确的,但由于发起者自身的局限性,他发起的仅仅只能是一场种族运动而并非阶级运动,这样的论述才更洽和当时的背景。

  史书并不是要写的怎样华丽,那仅仅会增加所谓的春秋笔法。而且更重要的是,史书中切记不可加入作者自身的政治立场,尤其是所谓的借古喻今,这样的情况将完全的误导读者对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之所以发生的背后原因的判断。所以本书正是给了后人怎样写中国近代史做了一个榜样,即公正简洁客观的叙述这一离我们如此近的历史,但事与愿违,之后由于政治因素的干涉,我们的史书被改的不成样子,知道今天才稍有改观。

  所以本书推荐给那些希望以一种更旁观者的态度去了解这段历史的读者。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三):回望历史,镜鉴未来——读《中国近代史》有感

  丘吉尔曾说:“那些忘记历史的人注定会重蹈覆辙。”这一规律对加害者适用,对受害者也同样适用。我们回望历史,正是为了镜鉴未来。

  蒋廷黻,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外交家。李敖备极推崇的民国文人。据称,李敖骂遍民国政坛权要、名流雅士,唯独不骂蒋廷黻,非但不批,还备极推崇,认为蒋廷黻是“20年代学者中最光彩照人的一位”。他曾被誉为南开大学史学的奠基者和“中国近代史开山之人”。其《中国近代史》构建的史学思考,一度引领了近代史研究的风潮,为大家所推崇,被称为“近代中国史开山之作”。不愧是学界公认名家扛鼎之作。

  这是一本极为经典的中国近代史读物,透析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中国梦”早期探索的艰辛历程。语言流畅,适合大家阅读。全书共分为两辑。第一辑“中国近代史”,围绕着中华民族能否近代化以及如何近代化的主线展开。鸦片战争打开中国闭关锁国大门后,从奕䜣到曾国藩、李鸿章等的洋务运动,从康有为“百日维新”到孙中山的辛亥革命,中华民族不断进行着近代化和复兴的尝试。第二辑“近代中国与世界”,具体分为两个部分,新收录了蒋廷黻对中国近代化及民族复兴问题进行思考的相关精彩文章。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够深入了解中国近代社会遭遇的“大变局”,更加明白我国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中国梦”的起源和早期探索的种种艰辛。可以说,本书是中国近代史的必读书目。

  书中提到,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长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对于重点的句子,书中会用粗体字标示出来,方便读者阅读与理解,一目了然。针对历史事件的描述与评论,作家蒋廷黻站在客观的角度分析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与民族复兴的问题。正因为笔者处于19世纪时期,因此对近代史熟稔于心,分析得更具体与透彻。这本书出版的目的在于我们要注意帝国主义如何压迫我们。我们要仔细研究每一个时期内的抵抗方案。我们尤其要分析每一个方案成败的程度和原因。我们如果能找出我国近代史的教训,我们对于抗战建国就更能有所贡献了。从研究的角度,继续以更广阔的视角和更深入的背景审视中国近代史对当今中国有警示意义。

  时刻不忘来时的路,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四):历史的纵深

  对于历史的书写可短小亦可冗长,短小到只言片语便可掩去过程的艰难困苦,冗长到事事俱道以至于纸张等身。这两者都不是读史的最佳选择,历史不是简单的罗列,亦不是身怀同情将过去的人物尽可能的一一记录。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信手在其中捞取一个年份,探寻一个人物的轨迹,就能洋洋洒洒地写出一本书。历史的纵深给予作者无限的空间,著名学者蒋廷黻所作《中国近代史》将视角定于鸦片战争至北伐这一时间段。全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以时间为线索的历史综述,第二部分是对特定研究对象的切片分析,点面俱到。

  鸦片战争以来的这段历史相信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中学历史这一部分是考试的重点,战争发生的时间,条约的内容、历史意义,在早已烂熟于心。蒋先生所做的综述的特别之处在于不仅仅单一的以中国的视角分析这段历史。日本学者小岛毅在为女儿所作的《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中曾提出:“日本史只在日本这个框架中是无法理解的。”同样的我们学习的历史一直是将世界史与中国史所割裂的,单一维度的历史往往过于片面。

  蒋先生以两个维度来综述这段历史,读者不仅能从中了解到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更能知晓当时中国所处的世界环境,便于更加深入的理解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以及“火烧圆明园”的高知名度很大程度上人们容易忽略俄国来自于陆地的侵略。蒋先生强调:“自17世纪起,欧洲人分两路侵略亚洲,一路自海洋,一路自陆地。”在第二部分单列出“东北外患史”,分析从顺治到咸丰之三百年间中国东北国土的丧失,这一部分历史的亦是十分值得人们牢记的。

  对于中国当时内部环境,除了对于统治阶级的鞭笞之外,蒋先生也提出民众的愚昧与迷信所起到的消极作用。这与小岛毅先生以及白俄罗斯作家S.A.阿列克谢耶维奇在书写本国历史的观点不谋而合,阿列克谢耶维奇在《二手时间》中写道:“如果我们开始谈起懊悔,听到的回应就是:‘我为什么要懊悔?’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受害者,而不是参与者。”

  世界近代史开始于1640年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国近代史开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清政府建立于1644年,这错位的200年中,清政府一直沉湎于“天朝上国”的梦幻之中,以“请贡”的态度外对,却不知自己这条船从启航的第一天起就航行于历史的迷雾之中。日本近代史开始于1853年“黑船来航”事件,也是被迫之下打开国门,开始迎接近代工业的刺眼闪光。近代中国历史一直与日本放在一起对比,而两国却走上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都想从日本明治维新中汲取经验,以期强大中国。蒋先生在文中也提出的一个新的对比维度,中国与俄国来对比。俄国也是在彼得大帝改革之后开始快速崛起,这个观点给了读者一个新的视角,看待近代中国图强步履之艰难。

  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再次回去重读蒋先生的文章却也能等到许多的共鸣。而对于蒋先生对于中国能否近代化的问题,现在的答案也在眼前。回望历史,往往读者具有知识的绝对优势,而身处历史迷雾的近代仁人志士们,只能不断的尝试,不断的摸索。无论当时成功与否,无论他们的摸索是否具有局限性,他们的精神与行动也是值得我们永久感怀的。

  历史除了时间顺序的罗列之外,拥有无穷的纵深。越深入阅读越觉得史还无穷,自身所学有限。人们总说读史可以明智,我觉得读史可以让人心怀感恩,如今的成就并不是一蹴而就,其中的艰难只能在我们会回望过去之时才能深刻感受。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五):总有一段历史,让你泪流满面

  必读的中国近代史,一部中国屈辱史。蒋廷黻的这本书是近代史公认的点击之作,写于日军侵华时期,可谓真情流露。这个版本新增了几篇作者的相关文章,内容更丰富了;综合内容和品质的话,我觉得能算得上数一数二的版本了,推荐给大家。上图

  精装外封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六):《中国近代史》:研究历史是为了拯救未来

  《中国近代史》:研究历史是为了拯救未来

  常言道:读史明智,鉴往知来。“鉴往”的目的是为了定位目前自己的“根”,可以知道自己的来历,自己的根本。人最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的身份与来历。所以好莱坞电影《伯恩的身份》里,揭示出的就是因为失忆而丢失身份的问题,有了自己的根,才能支撑自己更好地活着。活着的基础有了,那么,人就要“知来”,借助于昨天的存在,去预测明天,去设计好未来,去开拓明天的路途。所以,历史看起来是昨天的事,但它的着重点与侧重点却事关着未来,这样,在学界便有了一句这样的话:“所有的历史都是一部当代史。”更有不堪而不逊的负能量的对历史的评点,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语糙理不糙,这些说法,都论证着历史研究的面向,是未来。

  近日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的蒋廷黻所著的《中国近代史》,正好可以看出历史文本存在的原因,以及它所期望达到的目的。

  蒋廷黻著书的年代是1938年,正处于抗日战争爆发的艰难时世中。中华民族再次面临着深重的苦难与严峻的危机,中国近代史一直以来绵延不绝的生死存亡的忧患在作者著书的当下时代依然困扰着每一个中国人。作者对中国近代史的回顾与思考,毫无疑问有一个隐形的目的,就是思考如何再一次应对当下最为紧迫的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延续的问题,中国这个悠久的历史古国能不能在外敌再次侵略面前凤凰涅盘,获得重生,这是作者心头迫切的问号,必然会显影到作者所著的这本书的目的与动机之中。正如作者在总论中写的那样,“我们如果能找出我国近代史的教训,我们对于抗战建国就更能有所贡献了。”(P5)。

  蒋廷黻所著的这本书,目的是鲜明的。他的思考有很多都与抗战时的方略有着内在的联系。作者这本书能够在当代中国重新出版,我想其原因是作者提供了一种思路,烙印出那个时代的特征,定影着中国在一个特定阶段对于民族振兴的思考。每一个为了国家强大的思考,都不失它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蒋廷黻后来受到蒋介石的重要,担任了国民党的高官,1949年后,到了台湾,作为台湾蒋家政权的外交官员,出没在联合国上,只不过时运不济,曾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的呵斥。说蒋廷黻站错了队,走到了历史潮流的末枝中去,相信不会有人反驳,所以蒋廷黻这本历史书在大陆鲜有提及,如今看来,撇开历史上的恩怨是非,蒋廷黻的近代史著作里有一点是值得我们尊敬与首肯的,就是作者致力于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愿望是昭然若揭的,甚至,作者认为拯救中国,必须有能够统一中国的强权专制,哪怕这个专制是袁世凯之流,因为只有由这些专制者统一了全国,才能搭建一个各方发挥力量的安全平台,为此,蒋廷黻还与奉行自由主义的胡适展开了一段辩论,这个争论的结果也收在本书的第二辑的第二部分中,标题作《论专制并答胡适之先生》。可以看出,蒋廷黻的心目中,始终有一种致力于中国强大的强烈渴望。我想,即使他后来跑到台湾,但他看到一个强大的统一的中国,不管党派立场不同,我想,他心中一定会承认民族复兴的曙光业已普照在中华大地上了。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与我们大陆的近代史著作的最大不同,是作者回避了唯物论中的阶级观。这一点,作者在书中也直言不讳。绕开唯物论这一工具,并不意味着作者历史之识就不够深刻犀利(在1984年上海人民版《怎样学习中国历史》中由陈旭麓撰写的《怎样学习中国近代史》一章中矢口不提蒋廷黻的这本书,但指出了当代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一些通病,如“只能在设定的框框里说话,……大都是眼睛鼻子差不多,没有个性,语言无味),恰恰相反,作者的书中,始终贯穿着一个观点,就是中国必须开放,必须向西方学习。他认为西方之长,在于“科学、机械及民族主义”,可以对应我们今天所说的“科学、技术及马克思主义者主义”,这三点我们都达到了,所以中国才走上复兴之路。

  作者总结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救亡之路,作了归纳。第一个方案是“同治初年由奕、文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堂领导的自强运动”(P77),大致对等于我们俗称的“洋务运动”,而作者对在这之前鸦片战争中“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则评价不高,他认为林则徐通过鸦片战争,看到了西方文化的强势力量,但他却没有勇气告知国人,从而使中国人继续蒙在鼓里,失去开放国门、向西方学习的最好机遇。他认为林则徐最大的责任,是把中西力量之差,转化为投降与抗战之争,从而导致了鸦片战争之后“仍旧虚骄”(P26),的确如此,鸦片战争失败,我们后来通行的历史都将其原因归咎于投降派得势,强硬派失势,如果林则徐继续留用的话,就不可能有鸦片战争之败。蒋廷黻尖锐地揭破了这种自欺欺人的论点,他在本书第二辑《近代中国与世界》中直言:“我们的鸦片战争虽败了,大败了,时人绝无丝毫的觉悟。他们不认输。他们以为致败之理由,不在中国军备之不及外人,是在奸臣误国,使林文忠不得行其志。”(P126)所以他认为“林的运气真好:他病大重,以后不久就死了,他的名誉藉此保存了。”(P23)蒋廷黻指出的忠奸论一度时期统治了我们的近代史研究,我们拍摄的电影《林则徐》基本就是这种精神的体现。但在麦天枢、王先明所著的《昨天——中英鸦片战争纪实》一书中,观点已经站到了蒋廷黻的立场,可见,在经过了一段简单化、教条化历史的阶段之后,当同样的开放立场共同支撑着时代的主题的时候,蒋廷黻的论点得到了重新发现与开掘。这也是作者这本旧著翻印出来却历久弥新的原因。

  蒋廷黻在书中归纳的第二个救亡方案是“康有为所领导的变法运动”。(P77)作者认为它比自强运动更加西洋化、近代化,按照作者开放的观点,这是作者深表赞同的。

  作者在书中提出的第四套方案,就是孙中山提出的方案。他认为孙的建国方略和三民主义能够把国家引入正轨。对这之前的军阀割据,作者也作了深入剖析,认为军阀割据的产生,是因为老百姓国民程度很低,“不知道大忠,那就是忠于国家和忠于主义,只知道小忠,忠于给他们衣食的官长和忠于他们同乡或同族的领袖。”(P86)。往前追溯,蒋廷黻毫不客气地指出曾国藩建立的湘勇制度,造成了军阀的流毒(P86),此观点不能不说击中了要害。

  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文不甚深,贯穿寻找救亡强国的良方,给人热血沸腾之感。他肯定了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也给中国带来了新思想新技术,他认为资本主义的入侵,也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我们可以利用资本,助我发展,这些观点,我们可以看到,对当下的经济建设未尝没有实践价值。作者的这些思考,都是立足于开放与发展这一核心脉络的,正是因为在这一点上与中国当下的现代情境的相似性,我们才会觉得作者论述中带给我们一种亲切感与认同感。当然,作者的一些观点也不一定能经受住历史的考验,正如我们在上文所说的,作者忽视对民众的引导与发动的意义,黄仁宇在历史研究中的困惑所在,也正是这里。立场决定方向,之所以这两个历史学者都在同一点上显示出对某一种力量无能为力的困顿,是因为他们的立场导致的必然结果。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中国近代史》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