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上来透口气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18-03-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上来透口气读后感精选10篇

  《上来透口气》是一本由乔治•奥威尔 / George Orwell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页数:28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上来透口气》读后感(一):悲观依旧

  奥威尔的小说好读。依旧是对身边女人充满鄙薄的态度,以至于主人公保灵一度想掐死自己只会嘟嘟囔囔的蠢妻子,一如缅甸岁月,被寄予厚望的甚至精神依赖女性,最终不过是庸脂俗粉而已。

  保灵先生终生没混成个上等人,只比自己的小镇谷店父亲好那么一点点,每周挣七磅。小镇毫无生气,保灵义无反顾离开父母离开小镇,甚至母亲葬礼上还在想着自己帅气的军裤,他多年来唯一记挂的是山顶大屋的秘密鱼塘。最终奥威尔打碎了我们的梦想,鱼塘变成了垃圾场,初恋变成了丑陋不堪的老太太一生最美的画面被重重的墨水涂掉了!保灵剩下的只有一周七磅钱。

  奥威尔,你抱怨什么?谁不是呢?19世纪九十年代的人认为自己处在巨大变革的中心,21世纪初年的人也是。都是为那一周七磅钱活着。

  《上来透口气》读后感(二):砍断的过去

  过去那些充满活力的美好日子回忆里就像一杯装在白色淡花瓷杯里冒着热气的茶,茶叶开水浇在上面后散出淡淡的香味。滚烫新鲜茶水让人不敢喝下去,只能一面看着茶叶不停翻滚沉浮一面任由那香味不停挑逗着嗅觉。呆呆望那杯茶一会儿后就扭头去做别的事情。但有事做事情太专注就忘了那杯茶,再想起时发现茶水已经蒸发掉了,在杯壁上留下黄色的茶渍。晾干的茶叶横七竖八的躺在杯底,有的还挂在杯壁上。倒一些在手上,用力才能嗅到当初的味道。但就是这一丝味道将脑海七零八落碎片一片片系好,凑成一副不完整的拼图。关于这些拼凑起来的零散日子的回忆就像冬夜里一团静静的火,温暖明亮。靠得近才会感到逼人的热力,让记忆被冻僵的人变成飞蛾,奋不顾身扑向那团火。

  《上来透口气》里的老乔治就被新安上的假牙不知不觉的带到了那团火周围,最后毅然决定开车回老家,去找找过去的日子,去钓几条一直在记忆深处欢快游动的他妈的大鲤鱼。

  我们几乎都被现实捏成一个样子,被现实当奴隶压迫。我们被现实夺走了目标,被现实踩碎了梦想,我们只知道活着,没有目标,昏昏噩噩在现实规定的路上奔跑。就像飞驰的赛车,速度再快,漂移再炫也都是在固定路线上撒欢。有些人的人生好像过山车,一路尖叫,一路刺激,但车轮下面还是有一条闪闪发光的轨道,终归还是按步就班的活着。现实给人套上的枷锁越来越多,把人的腰压得越弯人就越情不自禁地想过去,想过去或美好激情或放荡的日子。过去好像成了鸦片,让人沉溺其中,让人总是抱怨现在,让人总是用不完美残酷现实去撞被自己不自觉中修饰的越来越完美的过去,将现实碰的粉碎。碰撞的力量慢慢汇成一把刀,割断身上的枷锁。让人手足并用连滚带爬冲回过去的那些地方,去那儿透口气儿,看一看过去的人,听一听过去的声音。想从中获取安静平和。但不知道现实早已经砍断了过去。

  老乔治记忆中深深的游着大鲤鱼的清澈小湖被人抽干了水,填满了垃圾;记忆中家乡路上那些高大树枝相连好像拱门一样的两排大树被人砍掉盖上了房子曾经的家乡小镇现在装满了外地人,现在的小镇没有几个人认识他,就连初恋的姑娘现在也被生活折磨面目全非。老乔治被现实狠狠玩儿了一把,他的过去被现实砍得七零八落,那团回忆的火也被毫不留情的浇灭,当初燃起火的那些木头也被丢开,那团火再也不会烧起来。

  暑假回家路过我念中学时每天都要骑单车经过的一条街,街两旁的建筑外墙上都有一个丑陋的红色的“拆”字,还用圆圈用力圈起来,生怕不醒目。暑假结束离开家再经过那条街,街两旁像个废墟,全是破砖烂瓦当我们用尽力气鼓足勇气劈开身上的枷锁逃离漫无边际的灰暗窒息的生活想到过去那些干净的地方透口气,却发现过去早就过去了,只剩下现在,无比陌生的现在,过去只能活在记忆里。可怕的当我们愤怒破口大骂想把造成这一切的那个人揪出来饱揍一顿的时候发现造成这一切的恰恰就是我们,是我们一点一点慢慢地把过去砍断,变得和现在一点关系也没有。是我们一边无比想回到过去一边把回到过去的路堵死又一边一捧土一捧土把我们自己活埋在现在。

  《上来透口气》读后感(三):《上来透口气》

  《上来透口气》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写于1938年的作品。可天知道阅读时我最强烈感受竟然是为什么这个有幸“一口咬开现代社会”的小人物,可以一针见血地剖析出70多年后的社会里正最尖锐的那些东西。我不知道为什么胖子保灵在对现代文明和家乡池塘进行了感受与回忆的比较后有这样的预见,可偏偏就看清楚了现代社会正在无情地吞并掉的是什么,同时预见性地说出了“那些你告诉自己只不过是个噩梦或者发生在国外的事情,那都是即将到来的”。所有那些让人无法回避的衰败感、让人类陷入深渊危机,还有那些混乱又庸碌的人和事,都在眼前一一交织,让人分不清时间、分不清地域、更分不清谁可能是下一个“幸运儿”。我并不想把从这里读到的东西归于“历史相似之处”,或许,说“人类内心的最基本诉求始终没变”这个角度体贴些。

  说起来当社会建设有了一定基础发展出相当的规模之后,我认为我们已不必担心再去感受战争紧张和压迫了。可事实上我们仍然在不安,并且一直在不安。当这个社会被经济驱动最大化的利益协调组织越来越疯狂地袭卷进一场场“没有哨烟的经济战”之后,那个无影无形的却随时可以掐人喉鼻的黑手已迅速占据一个又一个领域。而同时,我们也越来越看清,我们视之为立生之本的并且一直之努力的,那个物质形式包容我们脆弱身躯的东西,已经轻易地被一个使用年限明确界定了我们为之付出血汗和它之间的关系和性质。胖子保灵说“就好象你被一台巨型机器捉住,你感觉到再也无法随心所欲地做事,同时也没有抵抗的念头”,这样的话对于被窘迫在生活现状里的我们而言,是一样共鸣的。而最后,我所想到的是,保灵有一个回忆里的家乡可以透口气,而我们可以去哪儿呢?

  《上来透口气》读后感(四):逃离一身臃肿的肉

  与伙伴们一样,我常会埋怨喧嚣都市中悬浮的灰霾,它似乎不令鼻子过敏不罢休,紧接的喷嚏连连,是感冒前兆,郁结上心头。哪天碰上倒霉的鼻烟癌,叫你好受!

  哗啦一阵瓢泼大雨,狂洗城市的愁容,我会庆幸着这难得一次的“上来透口气”:幻想蓝天轻抚浅色山丘,溪涧的裙摆点缀各色鲜花运气好时会见到羞涩彩虹,她的亲吻就落在你那间小屋顶上阁楼的木窗间,你大口大口地吸进自然空气,不是人间杂气……

  George Orwell在小说Coming up for Air营建的情境,我读来感觉无比相似,却更加有股说不出的迷茫。那是主人公乔治·保灵的下宾菲尔德孩童世界宁静、平和的生活,躲进丛林,找到那个大池塘,和小伙伴们一起钓鱼。这些人、景都很容易体会到,但是其间的情偏偏是造成我阅读感受到迷茫之故,在于什么呢?

  保灵是个卖保险中年人,“四十五岁的人”,住在位于伦敦郊区的一座普通房子里,有妻子希尔达和两个孩子。有一天,他拿到了新做的假牙后,突然感到需要“上来透口气”。接着就是拿着从赛马中赢得的十七磅,避开妻子逃到童年的小镇下宾菲尔德,找寻池塘,极力想去那儿钓鱼。“那是个要命的一月早晨,天空是脏的,有点黄灰色。”小说第一部分开始写保灵产生这个“回去,上来透口气”念头的那一天。

  “胖子保灵”,人们常以这样外号称他,这个胖子也“总是聚会上的生气和灵活所在”(页4)。可是这个胖子受不了这样的生活了,他要逃离这里,回去那个小镇,在“脑子里想着女人和雪茄时”(页6),在“我觉得我像个一点用都没了的空种子囊”(页9)时候,在“恐惧!我们在里面沉浮,这就是我们的基本特点”(页17)这生存处境下,他要出走了。他这么说自己,“我外表是胖,但内在的我是瘦的。你有没有想到过每个胖人的内部都有个瘦人,就像有人所说,每块石头里都有座雕像?”(页23)保灵开始了回忆往事,“往事耐人寻味,它与你片刻不离……而只是你记着的一系列事实……往事不仅回来了,你实际上置身于往事中,就像那个时刻的我”(页31)这样的内心感悟倒是困惑着保灵,他要找回那个一去不复返却又是个过着不错的世界。

  在小说第二部分里,保灵想到了“现在”,这是个与想起来的孩童时代世界完全不一样的世界。小说原来就是在写这么一个背景:战前、一战、二战前。战争充斥在人们的成长生活中,George Orwell以他怀旧而幽默的笔调书写战前的孩童生活,着力描绘那种钓鱼的快乐日子,却有时刻“惦记”着当下:“但愿战争把我们忘了,只要一天就行!”(页99),是的,就在保灵“我心里好象不知怎么被触动了”之时,他开始筹备这个“回去”计划

  原来,这就是我前文所提到的自己某股阅读的“迷茫”。战争把一切搞得不安宁了,当下的我不曾体会到,而在书中却若隐若现的啃到了……“直到那时,钓鱼竿、自行车、滋滋冒气的柠檬水等等对我来说,比成年人世界里的任何事情都要亲切得多。”(页109)怀念总被现实打断:“德国发出最后通牒;法国开始总动员”、“英国对德宣战”(页127—128)。

  保灵参战了,到1916年底,终于受伤。这期间,George Orwell这么写道:“战争对人的影响奇怪。仅仅不到三年前,我还是个手脚麻利的铺子里的售货员,系着白围裙,弯腰在柜台上,嘴里说着"是,太太!没问题,太太!还要点什么,太太?"往前看,当个杂货商就是我的前途,至于当军官,在我脑子里跟得到骑士爵位一样遥不可及。而如今的我,已经戴上了怪里怪气帽子和黄色领圈,大摇大摆地走路了,跟其他临时的上等人(有人出身便是如此)混在一起,也差不多能做到不掉份。而且——这才是我要说的——从哪方面说都不会感到奇怪,那年头,什么都见怪不怪。”“就好象你被一台巨型机器捉住,你感觉到再也无法随心所欲地做事,同时也没有抵抗的念头。”(页130—131)这一过程中,George Orwell一直关注战争中人的心态,比如“往前看,未来有点像是一场十几幕长的悲剧,最后一幕便是穷人的葬礼。”(页132)比如,“全不在了,除了灰尘,什么都没有留下,可是我他妈无所谓。”(页136)又如,由于机缘,保灵做着以前从未有机会做的专职工作——读书,“完全陶醉其中不可自拔”(页143)却在整场战争中,“充满了没头绪的事和被遗忘角落。”(页145)“但是它的确暂时把人们变成了虚无主义者。”正是在这种情状下,保灵“多少记得下宾菲尔德的旧生活方式……而是遥远的,跟我已经了断,我从来没想过有一天,我可能盼望再回到那里。”(页146)然而,他身边有个极度关注日常生活的妻子希尔达,她不能理解他的这种心情,任何事情“条件是不花或者少花钱”(页165),等等,这些严重造成了保灵“第二天清晨一觉醒来,就清清楚楚地意识到自己不过是个可怜的老胖子,往前看除了进坟墓没什么期望了”(页167—168),于是他要出逃!

  小说第三部分,集中书写了保灵对二战的极度厌恶:“(狗屁法西斯主义),他们总在说什么热血沸腾的事,(但是)……我在一九一六年就不再沸腾了,你要是闻过战壕里的气味,就不会再沸腾了……你为什么要让自己的身子去挨枪子?”(页180—181)。我关注的一个内容是,他的老朋友波提欧斯老先生,他是个退休的公学教师,“不用说,他是个单身汉。你想象不出他那种人会结婚,他只跟他的书本和烟斗为伴……他是位博学的伙计,懂得希腊语、拉丁语和诗歌什么的。我想如果说本地左派读书俱乐部代表的是“进步”,波提欧斯老先生则代表了“文化”……让人觉得他一直在梦着一首诗什么的……(他家)四面墙从地板天花板全是书……除了像济慈和华兹华斯少数几个诗人,他认为当代世界——在他看来,当代世界指过去的两千年——根本不应当存在。”(页182—186)George Orwell在这位老先生身上的调侃式书写,倒给人一种很亲切的感觉,我觉得他是在写心中内心所向往的一首纯净的诗,这诗化的人物恰是当下生活所需却不可得的。他借老先生而说“我亲爱朋友太阳底下无新鲜事。”(页188)

  在保灵感觉到生活没有退路了,他想到了回归。小说的最后一部分第四部很精彩,他精心设计瞒骗妻子,走上了寻回童年故事的“透一口气”之路。然而,“那是种古怪的体验。一切都记得细致入微,可是一切全错了。”(页211)他认为这是种“阵发性,没有一种激情能伴随你很长时间。”(页219)制作长统袜的工厂也造炸弹,宁静的山野间忽然轰炸机就飞来了……他发觉一切都变了,“有意思,我正是为了躲避关于战争的想法才来这儿的,但是说到底,你又怎么能躲避得了?他就在你呼吸的空气里。”(页233)此时,这股迷茫气味再次升腾在书间,随着空气,随着雨后的稍微宁静……“给我们全体人一种无处可逃的感觉。”(页237)可是,George Orwell恰如写《一九八四》和《动物庄园》的George Orwell自身一样幽默,他写保灵在镇子里遇见了多年未见的女人爱尔希,写道:“太可怕了,但是在研究她的背影,我有了种类似科学研究的乐趣。二十四个年头在一个女人身上所起的作用很可怕,短短二十四年,就能让我认识的那个有着奶白色皮肤、红嘴唇和有点浅金色头发的女孩,变成这样一个拱肩曲背的母夜叉,脚上的鞋跟扭着,走路一摇一晃。那让我衷心感到欣慰我是个男人,没有一个男人会变得如此不可收拾。我长得胖,你可以这么说,想说我身材不好也行,但起码我还有个身材,爱尔西根本不算特别胖,只是没有一点身材了。她臀部的变化让人不忍多看,至于她的腰部,则是看不到了。她只是一种柔软笨重的柱形体,就像一包肉。”(页245-246)绝得离奇,幽默得让人亲切——当下的时代战争仿佛不在身边,在遥远那头;庸碌日子仿佛与己无关,在他人身上。可是为什么空气里总有臃肿?我们的呼吸依旧困难,身子不停息地臃肿、臃肿。

  保灵去测体重:14石11磅(页243,注1约等于93.98公斤)。读此我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我的龙兄弟似乎也曾超过200斤!呜呼,虽然我还没过150斤,可似乎我也面临着这样的日子了:要赶快逃离一身臃肿的肉!合上书页作罢。

  《上来透口气》读后感(五):未卜先知的奥威尔

  2010-06-27 第一财经日报

  《一九八四》书名来自于它问世的1948年,乔治?奥威尔把末尾数字换个位置,明确以预言的形式警醒世人对国家权力的迷信。此书早已成为经典,与《动物农场》一起,展示了对极权社会令人惊叹的预言能力。而奥威尔在此前十年写作的批判现代工业社会的小说《上来透口气》,同样是一部未卜先知的预言,而且似乎对今天的中国更有针对性。

  与生活在极权政治下的温斯顿不同,《上来透口气》的主角保灵享有现代工业社会的民主和自由。作为一名普通的保险推销员,他有着过早发福的身体,机械无聊的工作,早已被柴米油盐取代了的爱情和按揭而来的水泥房子。除了偶尔偷闲到一位仅与书本烟斗为伴的博学者那里发会儿呆,保灵从未想过逃离现代社会给予他的体面而平庸的生活。一笔赌赛马赢来的小小意外之财,触发了保灵有限的英雄主义情结,他想开个小差,去寻找童年的记忆。

  那是一幅前工业时代的英国乡村图景:连绵的矮山、淡蓝色树林、玻璃般的深绿色池塘和其中往来穿梭的大鱼,大自然奉献出四季野味和“花上一辈子观察也是值得”的小动物,树篱间缭绕着烟斗和晚紫罗兰的气味。这首前现代田园诗中,当然还包括老派的父母、小镇的生计和乡土人情以及美好的初恋。

  1938年在奥威尔看来是“现代文明大崩溃前最后的沉默,是‘现代’终于决定自己杀死自己之前的一个悲伤的停顿”。这个停顿是如此短暂,让保灵的怀旧梦想被冷酷现实打得粉碎:他鼓起勇气回望的故乡已经面目全非,家庭作坊被跨国工业取代,熟人社会崩解,环境被彻底破坏,萦绕于心的那个隐秘池塘早已没有一条游鱼,变成了塞满空罐头瓶的污水坑。一个具有象征性的场景是,保灵在老餐馆品尝记忆中美味的德式香肠,却吃出了塞在橡皮里的、用人工材料制作的烂鱼。那一刻,他觉得“自己咬开了现代社会”――光鲜外表下的实质。媒体无孔不入地渲染包括战争在内的各种危机,提醒人们只有不断追求进步才能生存,怀疑这种进步是反动和不负责任的表现。保灵本打算回归乡里去透口气,最终证实现代社会提供的一切像大气层一样厚,无处可逃。

  我们已经熟知奥威尔对日常生活有着奇异的洞察力,《上来透口气》以细腻笔触刻画的现代生活牢笼,活脱脱就是当代中国城市中产阶层的现实处境:人们被抛离传统社会结构,以理性规划生活;为了追求免于匮乏的自由,却一头扎进了焦虑;甚至在现代性的名义下,连焦虑都像无病呻吟。这不啻是对主张个人解放和自由的现代主义的极大嘲讽。

  米兰?昆德拉曾经尖锐地批评道:“奥威尔小说的恶劣影响在于把一个多元现实无情地缩减为它的纯政治方面”、“把一种被憎恨的社会的生活领域简化为一连串简单的罪行列举”。这一批评触及了要点,却对评价对象有失公允。奥威尔作品在文字上的最大特点恰恰是对细节的发掘和把握,入木三分地描绘专制精神如何通过无形的控制和有形的宣传实现粗鄙的政治简化,达到取消生活领域、控制思想的目的。他对人性具有超越立场的奇异洞察力,揭示现代社会中人性异化和大规模社会动员手段膨胀,以各种意识形态――不仅通过极权政治,甚至以自由的名义――奴役人类的可能性。

  因此不断有论者指出,奥威尔批判的极权主义并非针对某种特定意识形态,例如,《一九八四》在美国麦卡锡时代也以“赞赏共产主义”的理由屡屡受查禁,《动物农场》因为“煽动造反”而被禁止进入课堂。不同经历的人对奥威尔有不同的理解,作品激发读者基于自身经验的强烈共鸣,构成作品的符号意义,而奥威尔的丰富性体现为被不同时代、不同经验的读者所认可。中国在现代化道上的快速变迁使人们体验着一个压缩的历史背景,阅读的时代感分外明显。人们尚在心有余悸地回味《一九八四》式的极权梦魇,又被迫反思工业文明的种种弊端。只要各种版本的“新话”仍然存在、带着温情或暴力面具的规训仍然作用于许多人的生活,奥威尔就会被不断地怀念。

  人们常常翻出奥威尔早年在缅甸充当帝国警察的经历,猜测殖民地人民被奴役的悲惨境况激发了奥威尔的良知。我想,没有良知的人是不可能被激发出良知的,像西蒙娜?薇依一样,奥威尔有天生的人道主义情怀,他出身良好却决意混迹于贫民窟与流浪汉为伍,曾经做过洗盘工人,一生大半时间过着细数铜板度日的生活。这种深刻的底层意识决定了他的独立姿态和敏感,这对英年早逝的作家本人并非幸事,但足以令后人致敬。

  《上来透口气》读后感(六):我们为什么会怀旧

  写《上来透口气》的乔治·奥威尔和那个写《一九八四》和《动物农场》的乔治·奥威尔似乎有点不一样。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奥威尔也可以幽默轻松并自娱自乐,而不是我们在看《一九八四》时想象的那个满脸皱容对极权专制苦大仇深的知识分子模样。《上来透口气》的故事很简单:一个叫乔治·保灵的中年肥胖男人厌倦了单调的保险销售工作和无趣的婚姻家庭生活,回忆起家乡的早年生活并在离开家乡20年后踏上了一趟返乡怀旧之旅。

  我尤其喜欢第二部部分描写保灵回忆早年生活的部分。这种喜欢大部分由于我读到一种完全不同的童年生活,一种完全只属于乡村,一种属于城市和许多工业还未发展的阶段的童年生活。在这部分你可以看到保灵如何跟你细数各种篱笆野浆果,并在不同时间该吃哪种;还可以看他如何介绍他最喜欢的运动——钓鱼,如何详细地解释各种钓鱼的工具、钓鱼的技巧、鱼饵的搭配,叙述在不同水塘的垂钓经验。这些细节描写地是如此详尽,你很容易在脑海浮现各种场景,仿佛跟着保灵亲身体验了一遍他的童年一般。

  乡愁和怀旧是一个不停地被许多作家加以抒发的主题,但却鲜有如奥威尔写的这本《上来透口气》来的真切和诚实。奥威尔借书中的保灵之口说,过去的时光并不就比现在好,在生活条件方面过去更是无法和现在相比。因此保灵并不是像许多念旧的人一样是抱着一种希望回到过去的愿望在回忆往事,他只是刚好在街上看到一张海报而无意触发了他的回忆神经而已。在他的回忆中,当时的卫生条件极差,连独立卫生间都鲜有几家人担负的起,各家屋里的肮脏角落里有蛆虫在爬是常有之事,保灵甚至经常跑到别人店铺里抓“上等”蛆虫作鱼饵。,这些无疑在现在想来都是难以置信之事,而正是这些描写增强了本书的真实之感,有别于那些无限美化往日时光的作品。

  跟着保灵经历了他不太美好也不太糟糕的旧有时光后,我们又跟着他踏上一段心血来潮拿着赛马赢来的17英镑到家乡宾菲尔德镇的寻旧之旅。这次寻旧之旅可谓是一次失望之旅,20年后宾菲尔德已经变成了另一个典型的英国工业城镇,寄托了保灵童年记忆的人事都几乎消失殆尽,而他魂牵梦绕的垂钓深水塘也变成了一个所谓亲近自然的小区的垃圾填埋洞。奥威尔对这段寻旧之旅的幻灭处理或许正是在告诉我们为什么要怀旧。保灵原本以为那趟寻旧之旅能让他从现有的生活和工作的一潭死水中“上来透口气”,但却败兴而归,最后他会发现“那口气”早在他的怀旧回忆里“透了过来”。这种怀旧的情感正是寄托着保灵对另一种生活的全部幻想,以支撑他回到“水下”的生活。

  奥威尔写本书的初衷大概是想反映当时人们普遍有的对战争的恐惧感(故事背景和写作时间都在二战前)和对发展的幻灭感。这样的主题放在当今不仅不过时,今天在我读来更有一层新的意味。正如我前文所言,本书最吸引我的是他对童年生活的描写,而之所以吸引正是因为我缺乏这样的回忆。在城市发展及其迅速的今天,将来有多少人能像保灵那样回忆起那样活色生香有滋有味的童年?一种更加悲观的预想是我们将不会有这样有与现时生活强烈对比的回忆,因为我们从小长在城市,将来也将生活在城市。当然这种论调否认了社会仍在不断发展的事实,即使是城市,每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但这种变化却带来一种不确定感,因为我们不知道这种变化是好是坏,只知道它在变化。这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甚至悲观感笼罩了奥威尔那个时代的人们,也同样笼罩了现在的我们。这仿佛是一种人类永远无法摆脱的悲伤,因为我们永远无法对未来感到确定。相比之下,我们会倾向于回忆已经确定的过去,即使是那些琐碎得不能再琐碎的陈年小事,经过时间的洗刷,仿佛又带有另一种光泽,值得好好细细鉴赏。

  所以,我们为什么会怀旧,因为我们需要从这个高速发展的世界获得一定的安顿感。

  《上来透口气》读后感(七):《天堂電影院》的書籍版

  微信公众号:shenshike-HK (心是主人身是客)

  ==

  書封上寫:《上來透口氣》被英國文學專家評為20世紀50本最令人愉悅的書之一。又是一個“專家”,被中國不學無術大放厥詞的無恥“專家”吓坏了的我,看見“專家”就色變。

  好在此英國“專家”不同中國“專家”,說話比較靠譜,沒有放屁,這本《上來透口氣》讀來相當愉悅。我是在發著三十九度高燒的情況下讀,在這種高燒情況下,我什么欲望也沒有,吃啊、喝啊、玩啊、帅哥啊…….難得還有一本書,可以令我一行一行地看下去,帶來不少慰藉。

  和《動物農庄》、《一九八四》讽刺性政治小說不同,乔治奧威尔的這本《上來透口氣》,相當於電影《天堂電影院》的書籍版再現,同樣的懷舊,同樣的感嘆童年的美好時光一去不复返,只是意大利小鎮移到英國小鎮,不再說電影院而說釣魚。

  我小時候住處附近有一個大池塘,成了我們的樂園,在里面捉了無數的蝌蚪。許多人在哪釣魚。夏天台风過后,池塘水漲,浸掉小路,我們漟水過去,有時會碰到冰涼、滑滑的魚在腳边捱過。女孩子往往尖叫著跺腳,眼明手快的男孩子有時一彎腰手上就多了一條大魚,樂顛顛地抱回去晚上加菜。這些男孩子太小了,還不懂順手送給女孩子獻殷勤。

  書里男主角乔治.保靈幾十年后回去賓菲尔德大屋后,去看那個他念念不忘的擠滿大魚的池塘,結果發現池塘被抽干了水,變為垃圾場了。“我的池塘,好哇。他們把水抽干了,留下一個很的圓坑,像口巨大的水井,有二三十英尺深,已經有一半是罐頭瓶了。”

  我的池塘也被抽干了,不是作垃圾場,而是作防空洞。防空的用場一天也沒派上,后來作了地下商場。反正亂七八糟的,整一大垃圾場。現在怎么樣,不知道,我也是好多年沒舊地重游了。

  書里最有趣的不是重溫童年景象的主旋律,而是乔治奧威尔對婦女的描寫。他說許多中年婦女長得像斗牛犬,嘴角往下,肌肉松馳(大意,我找不到原句了)。無獨有偶,王小波也恭維中年婦女是自然灾害。

  “女人結婚后馬上變得不可收拾,速度之快讓人吃惊不已,似乎她們鉚足了勁兒,就為的是結婚這一件事,在禮成的那一刻,她們就像已經撒下種子的花朵,蔫掉了。”

  “如果婚姻是桩明擉著的騙局──如果那個女人把你誘入其中后,就轉過身說:‘听著,你這個杂種,我算是逮著你了。今后你得給我干活,我可要去享受一把哩!’──我倒不會介意,可一點也不是這樣。費尽九牛二虎之力把男人拖上圣坛后,她就好像放松下來了,所有青春、容貎、活力和生活樂趣一夜之間消失得無影無踪。”

  《紅樓夢》中贾宝玉说,女孩子未嫁之前是颗珍珠,无价之宝,等嫁了人就变成了鱼眼珠了,再过些时候,愈加变成死鱼眼珠了。倒是和乔治奧威尔說的異曲同工。《圍城》里,孫柔嘉本來像講道理又不令人討厭的女子,去三閭大學一路上和趙辛楣、方鴻漸他們有說有笑。一旦和方鴻漸訂了婚就不那么好說話了,后來結了婚,簡直不可理喻。也是乔治奧威尔話的驗證。

  最后,以乔治奧威尔一句令我捧腹的話結束:“如果哪個女的給宰了,她丈夫總是頭號嫌疑人──這也能讓你多少了解一點人們對婚姻的真正看法如何。”

  =================================

  更多文章,请关注我微信公众号:shenshike-HK

  《上来透口气》读后感(八):我们都被淹没

  说起奥威尔,大家的反应一定都是那句“多一个人读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还有他的两个伟大名篇——《1984》和《动物农场》。但今天我要说的是他这本没那么广为人知的小说——《上来透口气》,这本书还被英国文学专家评委“20世纪50本最令人愉悦的书之一。” 事实上,这本书一点也不能令人感到愉悦,相反,这是一本十分压抑的书,就像那两个伟大的政治预言一样。这本书和政治没太大关系,它关注的是“现代社会机器高度发展淹没了处于其中的人”,不过一样的具有预言性。 这篇小说的主人公乔治·保灵是一个肥胖的中年男人,干着普普通通的保险推销工作,住着分期付款的监狱一般的房子,有着一个唠叨不停的妻子和两个烦人的孩子。就是这样一个没有活力、得过且过、毫无个性可言的普通人,用自述的口吻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悲伤的事实——我们在这个飞速变化的现代社会显得太微不足道了。 乔治偶然中了十几块英镑的彩票,他决定不告诉妻子,用它来干自己想干的事。它首先回忆了自己虽然艰苦但丰富的童年和青年时代,那时候在学校和朋友的冒险,还有那个只有自己一个人知道鱼塘,青年时代的打工和参军经历……然后对比现在,毫无生气的日子。后来他决定瞒着妻子去探访一下已经有二十年没回去过的家乡,但当他回到家乡时,发现一切都变了,甚至那个没人发现过的鱼塘也变成了一个垃圾坑…… 不知道为什么,看这本书的时候总会让我想起《麦田里的守望者》里的霍尔顿。我在想,这个年轻有活力并且质疑周围世界的霍尔顿,总有一天会变成这个肥胖的中年男人乔治吧。霍尔顿对那个他喜欢的女孩萨莉说过这么一段话,当时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我开始怀疑我究竟有没有能力让未来的自己过上真正想要的生活。 他说,“我说不会,我们上了大学后,不会有什么好地方可去。你好好听着,那会完全不一样的。我们会不得不乘电梯下楼,拎着手提箱什么的。我们会给每个人打电话说再见,还从旅馆里给他们寄明信片等等。我们会在一间公司工作,挣很多钞票,坐的士或者麦迪逊大道上的巴士上班,整天看报纸、打桥牌,还去电影院看很多烂短片、流行新片和新闻纪录片。新闻纪录片,真离谱,里边老是报道一场无聊的赛马,哪位女士在船头砸了瓶酒,还有一只穿裤子的大猩猩骑破自行车的事儿。根本不会跟现在一样了,你根本不明白我的意思。”

  《上来透口气》读后感(九):写在《上来透口气》修订再版之时

  我已经出版的译作,本本在我心里都有独特的位置,我几乎要像伍迪·爱伦笔下的尼德尔曼一样,慈祥地对它们说:“你们都是我的宝贝。”

  就请原谅我这点自恋的感觉吧,我要说的是,不管出来的书留下多少遗憾,但是在翻译的过程中,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经过几个月辛苦之后,永远都会记得苦乐参半的翻译过程,总是会对这本书产生深厚的感情,

  这次是要说说最近修订再版的《上来透口气》。

  《上来透口气》是我译的第二本书,是我译的四本奥威尔作品中的第一本。1999年,我译了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当时还没想到业余时间以文学翻译为事业,只想着翻完那本书就算了。然而在那一年,我还读到了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并深受震憾。秋天时,在新泽西Hoboken的一间Barnes & Noble书店里,我想再找本奥威尔的书看看,就找到了这本《上来透口气》(Coming Up for Air)。年底时开始读这本书,一读便被吸引住了。当时奥威尔的作品翻译过来的还只有《一九八四》、《动物农场》以及其他一些随笔,我心目中的奥威尔形象是一脸忧虑,整日在为人类的命运担忧,而这本不算厚的《上来透口气》却展示了奥威尔的其他方面:怀旧,幽默,亲切、犀利等等。这部小说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在战争的阴影下,奥威尔表现出了对往昔岁月的留恋,通过主人公探寻童年旧地时的发现,抨击了现代社会之“发展”带来的种种弊端,揭示了现代人类生活物质及精神方面的困境。而且它从个人角度,写了二战爆发前的二十世纪英国社会变迁,是缩微的历史。小说以第一人称写出,议论性的话很多,颇能引人共鸣,展现的是一个嬉笑怒骂的奥威尔,这个发现令人欣喜。

  因为国内没有译本,我就想把它译出来,一开始是想轻松一点,用半年多的时间来译,但是一译上来就刹不住车,好在当时比现在更年富力强些,儿子尚未出生,所以我争分夺秒,业余时间都用来做这件事,结果三个月时间就译完这部小说,近十五万字,这个速度是我如今难以企及的。

  译完后向《世界文学》投稿,选的是第二部中散文味很浓的两章,编辑邹海仑老师回信说可以用,后来我把整本书的译稿都寄过去,一开始杂志要分两期全登完,但当时译林出版社也接受了这部书,所以最后《世界文学》选了近一半篇幅,刊登在2001年第2期。

  不过出书时却有了点周折,出版社大概觉得奥威尔的这本书不太够份量,又约我把《一九八四》译出来,放在一起出。我觉得这本书跟《一九八四》的风格差异很大,再说这本书本身又是很好的书,不需要《一九八四》来“带”。但是不管怎样,我还是在2001年把《一九八四》译出来,2002年5月,《一九八四·上来透口气》出来了,不到一年重印了一次。本来是请杜心源老师给《上来透口气》写一篇代译序,后来因为两本书一起出,我只好请当时在英国研读劳伦斯的黑马兄(黑马兄译了不少劳伦斯的书)写了篇序,他是第一次读《上来透口气》,给了这本书较高评价:“《上来透口气》就是他达到顶峰之前的一个高峰,甚至在今天后现代社会的语境下看,这部小说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似乎并不低于《一九八四》。”后来我还看到文章,有英国的学者将《上来透口气》评为20世纪英文小说中最令人愉悦的50本书之一,我真为自己翻译了《上来透口气》而感到高兴。

  但是我一直想请出版社把《上来透口气》修订再版。从我1999年歪打正着地踏上文学翻译之路后,一直没有停止翻译。应该说,特别是头几年里,从空白到起步,随着翻译实践经验的积累,进步也较快(现在自我感觉进步要慢得多),回头看以前的译作,多有不堪入目之感。也是基于这个想法,2004年我就把《上来透口气》校译了一遍,这几年还一直会不断会修修补补。终于在今年年底,它以新的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这次是“单飞”。

  修订再版出来,我算是完成了一个心愿。麦克尤恩给自己的作品作序,中间有这样一段:“以前有过一种传统,作者把自己的书献给命运,很像父母送一个孩子踏入世界:‘去吧,小书……’到头来,这一本很可能会寄身于儿童藏书处的一个角落安静度日,要么湮没无闻,但是就目前来说,我仍然希望它也许能给每个地方的人都带来愉悦。”此时,在自己喜爱的译作修订再版之时,我的心里也正如麦克尤恩所感,希望《上来透口气》能给那些有机会读到的人带来愉悦。

  (2008.12.18)

  ===============

  附:译文选读:http://www.douban.com/subject/discussion/10533563/

  代译序(杜心源老师 著):http://www.douban.com/subject/discussion/10552615/

  《上来透口气》读后感(十):波提欧斯先生

  早在创作《动物农场》(1945)、《一九八四》(1949)之前,奥威尔在小说创作上就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便是出版于1939年的《上来透口气》。在这部很有现代味的小说里,奥威尔给了读者以另外一种印象,虽然已经有了后来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预言家特色,但又亲切、幽默、怀旧。书中的主人公保灵是个卖保险的中等阶层人士,一度有怀旧情结。奥威尔以保灵的口吻,对现代社会及人们生存处境的方方面面进行了用笔俭省而独到的描写,尤其针对诸多不满意之处,如污染、无序的城市化等,文字恣肆,嘻笑怒骂,使这部书读来畅快,又不乏警世意义。书中塑造了十几个分布于社会各阶层的人,大都采用漫画手法,却取得了栩栩如生的效果。本文想谈的,便是主人公保灵的忘年交波提欧斯先生。

  波提欧斯是位退休公学教师,跟小说主人公保灵住在同一街区,“只跟他的书本和烟斗为伴……是个博学的伙计,懂得希腊语、拉丁语和诗歌等等”,在本街区代表的是“文化”。他认为过去的两千年除了济慈和华滋华斯少数几个诗人,根本不应该存在。保灵之所以能和波提欧斯成为朋友,是因为保灵虽然是个商界中人,但还是有不少精神上的追求,如书中所写:“你要是住在像我们家那样,多多少少是女人和小孩泛滥成灾的地方,偶尔出去一下,到那种单身汉的氛围里待一待有好处,那是种书本、烟斗加壁炉的氛围,还有那种典型的牛津大学的感觉,即除了书本、诗歌、希腊雕像,别的什么都不重要,自哥特人洗劫罗马以来发生的所有事都不值一提——有时那也不失是一种安慰。”

  但保灵这天晚上去找波提欧斯可不是像往常一样,是去寻求安慰的,事因他刚听了一场关于时局的演讲,明白与德国的战争不可避免,因而忧心忡忡。波提欧斯照例欢迎他,在提到自己对楼上女人开收音机不满时,他很有其人特点地提到在古希腊雅典曾通过的针对乐器的法律,之后又念起一段古典文献。若在平时,保灵受够了工作和家庭生活时,跟波提欧斯先生聊上一聊挺有好处,但是那天晚上他想谈谈希特勒的问题。等到保灵终于提起这茬事时,出现的是这样的对话——波提欧斯反应很吃惊:“希特勒?那个德国佬?我亲爱的朋友啊!我根本没怎么看待他。”保灵又说:“可是问题在于,他操蛋得很有可能让我们在他完蛋前好好看侍他。”波提欧斯说:“我看不出有任何理由要关注他,不过是个冒险家,这种人来了又去。昙花一现,绝对是昙花一现。”但保灵未能被说服,波提欧斯又说:“我亲爱的朋友!‘日光底下无新事’。”当保灵又说出他对现实和未来的忧虑时,波提欧斯不愿听,只是重复说着“日光底下无新事”。后来是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读给保灵一段关于公元前某个希腊暴君的事。

  此时的保灵已经看出来了,当上百万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和战后可能出现的情景担忧时,“可这儿还有这位博学之士,一辈子跟书本生活,让自己沉浸在历史中,直到最后从毛孔往外流的都是历史,根本看不到世界在变。他认为希特勒无关紧要,拒绝相信另一场战争正在迫近。不管怎么着,因为上一次战争他没有参加,所以在他心里没留下多少印象——他觉得那跟特洛伊之围比起来,根本就不入流。他看不到人们为什么要为标语、大喇叭和囚衣操心”。

  波提欧斯又像以前一样读起同一首诗时,保灵有了顿悟的感觉:“我突然想到,也许看到的许多在周围走动的人全是死人。我们说一个人死了,是指他的心脏停止跳动以后,而不是在以前。那似乎有点武断,毕竟身体中的某些部分还在运作——比如说头发还要生长几年。有可能的是,当一个人的头脑停止思考,不再具有吸收新观念的能力时,他就真的死了。波提欧斯老先生就是那样,极其博学,极其有品味——但是他没能力再改变,只是一遍遍说着同样的东西,有着同样的想法。像那样的有很多,大脑死了,内部停止了。只是在同一小段轨道上前前后后活动着,越来越衰弱,就像鬼一样。”

  就这样,奥威尔为我们塑造出了一位完全生活在学问的象牙塔里、完全拒绝关注现实世界的老学究。也许从另一个角度看,波提欧斯先生是位令人尊敬的老师、学者,但显然在奥威尔的眼里,这种人生态度是不足取的。作为读者的我们,因为听惯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古训,恐怕也会认可奥威尔的态度。而我们对波提欧斯这样的人也不陌生,所以说,奥威尔寥寥几笔刻画出的波提欧斯先生挺有代表性呢。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上来透口气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