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地图看懂世界经济》是一本由生命科学编辑团队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用地图看懂世界经济》读后感(一):有趣又深刻,才是真的本事
这是一本看名字会让人很想购买的书,事实上我也买了。回家还未来得及看,就恰逢朋友来家做客,看她喜欢就赠送给了她。
“把枯燥的知识变得很好玩,可比你这个专业人士的满口术语强多了~”,朋友看后这么评价。
哈哈,确实如此。身在金融行业,出于工作习惯我总是爱把各类专业术语挂在嘴边。如果朋友问我一个黄金问题,我能从名词解释扯到国际经济,然后就被她用一句“听不懂”终止这个话题。所以说,能把通货膨胀、股价涨跌、黄金保值、能源价格、福利政策等财经问题,说得让我的小白朋友都觉得不装逼又易懂,可想而知确实是很有趣的。
有趣不代表不深刻。
经济学的书很难不装逼,翻开这类书,你大多数情况下会看到一大堆专业词汇和晦涩的描述分析。究其原因,排除作者刻意装深沉的情况,也许是因为经济学家真的很容易严肃吧。但实际上,有趣和深刻是不对立的,能把深刻的事情说的很有趣,才是真的本事。
所以说,当这本书用简单的短文+地图形式,通过近100张地图,让那些困扰你已久的经济政治问题,清晰易懂地呈现在你眼前时,你会开始有全局思维,对这一系列问题会渐渐形成更深刻的见解。所以说,这是一本很用心的书,花费那么大的功夫,把那些装逼的问题搞得如此平易近人。
对了,我还看到网上有人点评说:读完本书之后,以往只是简单浏览过去的财经新闻,现在读起来也会觉得更加有趣了。
真的是这样么?就需要读者自己去体会了~
《用地图看懂世界经济》读后感(二):《用地图看懂世界经济》书评
就表现力而言,文字 不如 数字,数字 不如 图表。
终究而言,大Boss们都是靠ppt行走天下滴。许许多多公司人一年的努力的总和,也许只是图表上的一个直方图。
那么,如果是60亿人呢?如果是是地球呢?那么,就是日本人这本《用地图看懂世界经济》。
这本书用近100张图介绍整个世界的关键事实。读完它,重绘一遍,基本上就建立了世界框架。它的好处在于,它关注的是2010年前后的世界现状,它的描述在十年内基本上仍然是正确的,因为大局势的变化是缓慢的。
那么,说一点我喜欢的点吧。
第2页,人均GDP最高的国家是卢森堡,50万人,金融业。这一年的国内银行股让很多人赚翻了啊。为什么金融业很赚钱?因为它可以凭空创造货币。又因为它能以最快的速度,把正确思维变现成银子---你让基金经理去工地搬砖头,他肯定拼不过五个民工。互联网行业火热,是有因为码农可以快速改变世界---代码改变世界的速度,比体力快的多。金融业最快,如果思维方式是正确的,敲敲键盘,钱就赚到了,所以一个投资高手,一年赚得钱超过100个码农不成问题。
所以说,如果脑子不是很好使,搬砖,做木工,电工,送快递,月入过万没问题。如果脑子还不错,去做码农吧,干的好一年也有个二三十万的。脑子更好,去做投资,那就没谱了。
第42页,人民币问题。人民币汇率为什么这么低?汇率低,中国生产的东西就能卖出到国外去。我们能卖出去,别人卖出去的就少一点。国内经济循环带起来,相关产业能发展,技术,人,基础设置上来了,再调高一点汇率,产业升级,吃掉更高端的行当。如此循环,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第60页,世界的97%稀土储量在中国。稀土是中国的战略武器,也是折腾其他国家的方式之一。炒股的都知道,包钢集团的稀土是世界上有重要影响力,还有五矿集团。这十年排它性的国企股会让很多人赚大笔银子。
第112页,开曼群岛。公司国际化的最佳选择。
第128~第161页,日本人预测到2050年日本将被摒弃出先进国家之列。当然啦,这个预测有点悲观。事实上不太可能。日本的问题在哪里呢?第一,生育率太低,年轻人太少;第二,基于思维撞击和颠覆的创新太少,这是我的结论。日本人傻,他们最大的长处是用几十年的时间把一个单一技能练到极致,所以啊,未来的日本最有可能是美食,音乐,旅游,游戏之类的软文化的中心,已然可以活得很爽。把工业品,电子,制造之类的让中国,韩国,东南亚去做吧,反正他们赚了钱都要到日本消费。
...
太多了,各位慢慢看:)
另外,稍微吐槽一下这本书的印刷和纸张。这本书的定位,对这个话题有兴趣的人并不会太多,目标读者应该是中产及以上。中产对价钱不在意,对品质很在意。纸张的品质要好,图要彩色的,字体要重新选,另外要请合适的大神对相关话题写一些有深度的注解,价格加到100块以上我认为没问题。
《用地图看懂世界经济》读后感(三):装B的经济地图
这本书以地图的形式来体现全球经济关键数据,阐释经济问题,从记忆的角度而言,由于采用直观的图画和比较等便捷方式,便于记忆,相信能够满足需要掌握干货的读者。但是由于文字的解释仅仅是概念的说明,而每章节的经济现象又较为松散,对于数据仅仅是起到了展示而已,并未有任何深入的解释,因此我只能称之为一本轻松的普及读物。
这就让我不禁感慨如今各领域知识的普及化,我并非否定这种普及的功效,但是轻松有趣的读物对于广大读者有多少实质性的提高呢?大多数人在读完这样的入门读物后,至多是能引用其中的趣闻津津乐道,但估计不久就将忘得一干二净,只剩唯一的印象就是有趣了。
有趣真的这么重要吗?当一本书的形式大于内容时,我感到这个时代的可悲。曾几何时,我为这个时代的出版业感到振奋,为不少人重新愿意捧起书籍阅读而欣慰,然而人们根本没有平静的心态沉浸于知识的海洋,而出版读物也迎合人们猎奇的需求,靠着精美的装帧和不遗余力的营销手段大行其事,呜呼哀哉,幸乎悲乎?
当然,我认为普及本的轻松有趣还是有一定意义的,如果它能够让人对某个从未接触的领域产生兴趣,从而有毅力向晦涩的经典进军,那么也值得我为其点赞。不过,我恐怕这样的概率会比较低。
最后,回到本书,日本的生命科学编辑团队将来源于网络的数据,用近百张的地图来说明包括经济全球化、金融与货币政策、贸易与能源战略等经济问题,还是颇有创意的,只不过,读来兴味盎然,读后也意兴阑珊。
文/卢育涛 2015.05.12
《用地图看懂世界经济》读后感(四):特别的书送给不寻常的你
何月华翻译的《用地图看懂世界经济》,是一本很心仪的书。说到心仪,有两层意思,首先,作为不惑之年的过来人,经历过生活种种的煎熬和锻炼,对人生和生活不仅仅是停留在感性认识上,理性认识也非一般人所能理解达到的,这就是阅历、经历和资历的巨大惯性使然。其次,对困扰生命和人生的种种关键因素,无非就是经济,马克思曾说过:“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过来影响经济基础”。一语中的,击中要害。
有机会看到《用地图看懂世界经济》,真是荣幸。身边事例,现实政治、无孔不入的经济法则,无不制约着生活中的你我,既为同类,大致都有相同的心理,既然心理相通,谁又不关心制约我们种种行为的世界经济 ?
可以说,经济制约一切,讲到这一点,从某种意义上说一点也不过分,特别是现在,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某一国、某一地区,像中东、拉美一样的地区很多,只要有一点点的变化,就会影响世界经济的走向和走势,这就是现在的世界,全球经济越来越融合,越来越一体化,一体化的结果是谁也离不开谁,导致全球合作越来越紧密,否则,一国经济危机就会危及全球经济生态。
1998年金融危机,波及世界很多国家,给世界经济造成重大动荡,影响各国政经生活。我们不会忘记1929年到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其深层原因,除了各国政治原因,最重要的是经济状况发生了问题,所以才会出现一系列社会危机,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和危害。
现在社会,经济无所不在无处不在,类似通货膨胀、股价涨跌、黄金白银的存储保值增值、投资理财、福利政策、能源价格、资源利用、能源储备,无不和经济密切相关,这正是经济的魅力和诱惑。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改变和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经济支出和收入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关注国家就是关注我们自身生活;关注经济就是关注我们自身的生存状况;关注世界经济就是关注生命的质量;关注经济就是对人类前途的展望和期待。
从大到国家GDP,小到菲律宾,乃至太平洋的小国,本书都有提及,真是一本经济百科全书。每个宏观的大叙事视角都和我们每个个体紧紧相依,国家视角和个体视角既相互区别,更是有机的补充,相互说明,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现实世界的常态,更为每个人提供财富成长的契机。
“言不甚深,文不甚俗”,没有佶屈聱牙的语言障碍,更没有枯燥难懂的专业术语,图文结合,使文字更显生动,配上图片,更显示了逻辑推理的多余,一切都在图文近似完美的组合中,打开书,一部世界经济全部摆在您面前,您还能错过么?
错过这本书,将会留下您的遗憾。真心告诉大家,珍惜这本书;珍惜这本书,其实是珍惜世界经济带给我们发展的机遇。希望借此历练我们理财投资的能力和手段,更希冀因为这本书,改变我的生活,每天都是那样的充满蓬勃的活力和激情。
《用地图看懂世界经济》读后感(五):用图文秒解“世经”
文/绘夏
“生命科学编辑团队”,听着立马就觉得高大上的名字。怎么也不会想到用生命科学命名的一支团队,竟然用上天入地贯通中文的五花八门信息给大家呈现了一堂丰富的纸上世界经济面貌讲座。
在我们身处于一个秒秒钟注意力都会遭到分散的环境中,简洁而实用的组合算得上是很符合时代背景的一个绝佳组合,书中六个章节的主题明确,每个小节的标题各自围绕一个关键词服务于本章主题,把简洁实用组合诠释得叹服妙哉。同时,身为一个日本团队的成果,也没有忘记着重对本国经济现状放置到全球范围进行现状分析。本来关于经济增长、资金流、资源能源、经贸等一系列关键词,随便哪一个单独提出来都是可以大书特书完全无法数页囊括的内容,而本书通过对简洁实用的贯彻始终,用最精简的文字搭配最清晰明了的图片轻松化繁为简,充分体现前言中“非常便利”的核心理念。经过对世界地图的最大化利用,每一个以往看起来庞大显得遥不可及的话题即刻被分解成“原来是这样”的恍然一悟。海量信息与数据经过“生命科学编辑团队”的分类汇总,以最易于理解的形式汇集成这本遍布世界地图的手册。
虽然因为翻译出版等等原因,中文版中使用的数据等信息来源时间都在2012年或更早的年份,但是在阅读时这本手册时,简洁实用的优势一点都没有受到数据滞后的影响。无论是从趣味性还是可读性上又或者是从形式感上看,这本把图文结合优点运用出新水平的经济常识普及读物都为读者提供了非常愉快的阅读体验。
1. 文字简洁,突出主题。
2. 图片丰富,形式多样。
3. 地图为根,数据配合。
4. 图文并茂,清楚轻松。
每一条都可以用一大段文字进行说明,在此不再赘述。翻开这本非常符合日本人阅读习惯的书,一边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大体掌握“世经”,一边在心目中编绘出最基础最核心的世界经济全貌。离经济高手的距离还很漫长,却不妨碍我们开启朝着经济达人方向的门。
如果有从头到尾阅读习惯的,建议从前言开始阅读,日本人简明扼要谦和善导特点从他们的综艺界到出版界都非常突出。“期待各位能善加利用”。
《用地图看懂世界经济》读后感(六):我可以——用地图看懂世界经济
《用地图看懂世界经济》是一本以日本人的研究视角看待世界经济的简单图册,兼具实用性和便捷性,用大数据和地图通俗易懂地讲解了世界经济发展动向和现阶段的世界经济现状,对于经济初学者有一定的学习价值。
正如本书内容简介中介绍的,本书用短文加地图的形式,通过近一百张地图,将贫穷国家和富裕国家、快速发展的国家和经济发展迟缓的国家、能源型国家和贸易型国家、国际经济的未来和国家的兴衰等专题逐一进行了介绍,并对于其中的经济学专业术语例如通货膨胀、通货紧缩、货币贬值、股票涨跌、区域化经济等进行了通俗易懂的介绍,作为经济初学者,这些简单的文字配上简明的地图形成清晰的图文介绍,很容易将知识记识于心。
本书的另一大特色就是使用了很多数据,刚好贴合现在普遍流行的大数据概念。本书是由日本的生命科学编辑团队编著,他们采集了日本国内外及全世界的专业组织、机构的统计数字,尤其是S&P、IMF、日经vertas、世界银行等,数据专业性非常高。但还有一些是结合客观情况形成的描绘性的地图,虽然无数据出处,但是知识点无错误,且特别形象具体。
不过,若是对经济知识有一些了解的读者读此书,或许会有一些特别的感受。首先,日本编著团队还是很关注自身国家的成长和地位的。不仅专门有日本经济的发展专题知识,还在其他国家发展状况介绍的有限篇幅中提到日本国的内容。其次,在涉及争议地区尤其是海域和岛屿产生的能源问题方面,日本编著团队也很直接,这让读者看来会稍有些不够客观。另外,对于中国问题的介绍,数据显然不够新鲜,没有彻底讲清楚中国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这样对可能读到本书的日本读者来说是略有些敷衍的。
说了这么多,本书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其内容足够丰富但却通俗易懂,缺点是数据的时效性及内容的客观性。不过,作为一本普及世界经济学的图书来讲,本书还是有一定的实用性的,可以用来学习基础经济知识。对于感兴趣的内容,读者可以自己查阅更深入的知识点,以点带面,更边读边学,是很有效的读书方式呢。
定位最新最快最专业,“柒书坊”读者团为您提供最优质的图书评论及评测,全面提供读书解决方案!
详情请关注小站http://site.douban.com/240998/
《用地图看懂世界经济》读后感(七):数据图像化的实践之作
数据图像化的实践之作
——短评《用地图看懂世界经济》
文|杜子腾
日本学人对于基础工具的灵活运用是我在阅读过程中发现的又一个特点。这本《用地图看懂世界经济》就是一个显例,它很巧妙地将枯燥文字所传达的信息通过具象化的地图来呈现,很直观的将数据形象化表达,最终受益的是读者。
当然了,有利必有弊。信息以文字传播无疑是最方便快捷的,不需要信息做出者进行比较复杂的行为就能实现。文字本身也具有灵活性,可以表现出极大的弹性,胜任几乎任何一种信息的传递。图表以及本书中用地图反映世界经济的方式是对文字信息的进一步编译,信息发出者承担了最艰难的工作,而接收者相对较为轻易。但最难的是这种方式对于信息的表达是具有一定瓶颈的,它并不能胜任一切信息及数据的表达,起码在本书的近百张地图中,我们只接触到了较为基本的经济问题,而非更加深入的分析。当然了,这种天生不足可能问题就在于地图本身的固定性。如果大家知道一款叫作“Tableau”的制图软件你就会知道这种地图呈现信息的方式只是若干呈现方式之中的一种。
但纵观全书,一个较为中肯的判断是,在基本、基础问题上,你绝对可以给它一个优秀的分数。所以,我宁愿把它看成一本常识普及的速记工具书,同时,它还不会让你读得乏味。
《用地图看懂世界经济》读后感(八):热点背后是经济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单纯的感叹于《新闻联播》的幸福世界和“其他各国都水深火热”,多Low啊,背后的门道多着呢。
一:资源、资源,还是资源
为什么,波斯湾曾经是最重要的,而如今已经不是最大的热点?
美国油页岩产业的兴起(他是石油/天然气出口国,知道么),俄国资源立国,新的资源胜地的出现:黑非洲,以及世界的尽头:北极。
为什么,乌克兰会成为热点?
身不由己,本质上是因为处于俄国和欧盟的资源中转站的敏感地位,双方都想控制。俄国在做什么?西面开发北中南三路管线策略,对抗欧美绕过自己直取石油的策略;北线争夺北冰洋(下一个资源宝藏,很快将成为真正的热点,不用等全球变暖了,俄美加欧等势力很快会陷入白热化的争抢,冰都会化光的),东面力求主导东北亚管线走向,进而控制中/日/韩(所有的管线都力求在自己的国土内,所以对于穿过黑龙江的管线虚与委蛇,盖因缺乏兴趣)
为什么,非洲会场为热点?
苏丹/南苏丹为何会有人道主义灾难?尼日利亚为何陷于半内战状态?石油。为什么中国会大举投资非洲,欧美会很不适应?非洲中部有石油,中南部有矿,有的是贫穷的劳动力,资本/资源大战才刚刚开始。
二:东亚的与众不同和概莫能外
为什么,欧猪四国不但会拖累欧洲,连美国也被拖下水?
相当于北欧国家买了欧猪四国的国债,如果放任他们破产,自己损失非小,于是请来美国保险公司来做破产保险。一旦欧猪四国真的破产,保险公司就要赔偿,于是类似于次贷危机,谁都不能全身而退。
为什么,同样面临经济危机,各国表现大不相同?
南欧死猪不怕开水烫,北欧怨声载道,东亚却逐渐恢复生气。类似的困境,不同的表现。
为什么,日本的经济陷入长期衰退,用尽方法也不见起色?
无法逆转的老龄化,国内市场不再高速增长反而萎缩,于是导致通缩。使得日本不得不全世界到处扩张,离岸经济独步环球。而韩国更是把这种依靠全球市场的打法推向了极致。
中国能借鉴什么?为何现在一胎政策松动了呢?因为老龄化是个无底洞。除了个别富豪,老年人需要依靠社会福利生活,而后者主要依靠劳动人口的税收。所以当劳动人口下降+老龄人口上升的时候,公共财政就会不可避免的恶化(无关贪腐),社会税负变得越发的痛苦(日本消费税从5%提升到10%)。
为什么,南中国海似危实安,反倒是东海暗流涌动?
因为东南亚经济方兴未艾,人口增长,市场扩大,市场一体化进程不可阻挡。而东亚三国,原因各异,国内市场都有问题。韩国太小,而日本在前,中国在后,都面对老龄化带来的市场萎缩。越南正在挑战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而菲律宾早就成了世界的海员基地。整个东亚,只有日本是通缩,其他包括中国/东南亚都在通胀。整个南海的圈子,人口超过欧盟,劳动力价格低廉而且暂时没有老龄化问题。也就是说,除非脑子秀透,否则大伙都知道,这是拼命赚钱的黄金时期,时不我待。在资源争夺上的摩擦,看起来热闹,其实都是虚张声势。
东海的真正角逐者,只有中日而已。韩国完全无法依赖国内市场,所以国际化非常彻底,但日本不是,后者正在为国内市场的萎缩付出代价。而中国如果不解决内需问题,会面令更加严峻的局面,未富先老。所以在东海,双方在资源上的角力,都缺乏退让的空间。而看似针锋相对,其实中日之间共同点太多了。比如现在联想的四处并购,华为挺进欧美的艰难,资源大军进发黑非洲,其实都和日本当年曾经走过的路类似。后者曾经号称可以买下美国,并且大举对外投资。
说的极端一点,所有的问题都是经济问题,政治/军事都是表象。局部局势是危险还是安全,都要从经济结构上来分析。
三:其他
为什么,自由贸易这么好,各个贸易圈协定这么诱人,参加国还会心存疑虑呢?
四:蛇足的小结
很薄的一本书,两小时不到就吃光。最关键的是,对于地理爱好者的本人,书里面的地理知识,没有什么新鲜的。经济方面倒还算有趣(因为咱经济学刚刚开始涉猎)。薄薄的一本小书,是通向无限广阔世界一扇门。人说读书几个境界,把薄书读厚,再把厚书读薄。这书本身薄,我来读的话是越读越厚,里面涉及到的课题太多了。
内容的组织方式,是以经济课题为主的,简明扼要非常适合普通读者在闲暇时间阅读。这书没有大部头的阅读压力,而适合碎片化的快速浏览,不愧是通俗读物。经济/地理的资深人士就不需要进来了,这是面向大众的轻松阅读为目标的书。
如果你对当下的热点有点兴趣,希望知道一些背景知识,增加谈资(提升B格),看这书就对了。
看介绍是日本团队打造的?这就对了。日本是阅读大国,书籍的出版非常发达。经常可以看到面向各种不同读者的书籍,尤其是面向大众的书籍非常的Nice,生怕读者不明白,经常是各种图文并茂、各种深入浅出,随便挑一本书都可以看得很舒服。所以这是一本,即使[完全]没有任何背景知识的人,也可以轻松阅读的资料。
勘误:87页下图“美国的风力发电”,阿巴拉契亚山脉和落基山脉,标注颠倒了。
《用地图看懂世界经济》读后感(九):三年前的好书,三年后...
于是决定先抑后扬。
在评论之前先提供一些背景信息,该书的日文版是三笠书房在2012年8月20日出版的,原名《見るだけでわかる「世界経済」の地図帳》。至于“ライフサイエンス”,检索之后发现似乎也是一家出版机构(日文基础0,有错漏请指出)。在我个人看来,后浪出的封面设计要甩原版书几条街(或许只是因为风格简单、色彩鲜明是我的菜)。
其实已经间接表明观点,作为经济类书籍,尤其是这种具有高度时间相关性的书籍,一本12年的书拿到15年来出版已经够了。作为非研究而是普及类的经济学读本,对数据的严重滞后性应该是零容忍度,这也是在翻书过程中最大的感受——最新的数据到2011年,还有部分数据只有2007年的。(上一次对数据的滞后如此敏感应该还是《HOME抢救家园行动》)。数据滞后性之外是书籍的严谨性,除自制非数据类图表外,在我看来所有的数据都应有出处,可惜的是,仍然有不少图表未标示出处,即便作为通俗类读本也是有所欠缺的。
再挑个小刺。我读书少,印象中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前言,标题(前言 ***)很别扭,从内容来看应该是原书翻译过来的,但是竟然没有落款。出版后记也有觉得突兀的地方,上下文通读之后仍然没有发现引出最后两行的文字,想问无端冒出个服务热线和读者信箱是几个意思?
书的结构挺好。在世界经济这个大题下,书分了1+6章,序章勾勒出以地图看世界经济的轮廓,6章里按惯例有1章是对日本经济的分析和展望,其余分述资金流、资源和能源、经贸、经济泡沫,最后1章做了经济学界都喜欢做的“预测”。这样的结构对于一本通俗读物来说是比较恰当的,既有全局的把握,也有部分甚至个体的分析带过。
就内容方面,可以说是中规中矩+偶有出彩。并不是一味地堆砌数据,有一定的历史沿革和经济发展内因分析(虽然分析仍然处在比较浅显的层面,但是对于通俗类读本而言已经相当不错,毕竟不能以科研类书籍对其进行要求。)有些观点还是有一定冲击的(对非相关领域读者而言,事实上这篇书评上下文的讨论均针对非相关领域或非专业领域读者),比如对IMF两面性的辨析、对FTA和EPA的比较等等。
在数据结构内容之外,这样的一本书确实能提供一定的启发性。一本日文原版的经济类书籍,经过台湾学者的翻译,一名大陆人在阅读的时候或许会有一定的思考:首先是日本人对世界经济的看法,日本人对日本经济的看法,除了一些固有的观点之外有哪些延伸,又有哪些与国人的看法不一致,进一步又可以思考这些差异性的观点是如何形成的;其次,并未考证该书是否在台湾出版,但是书中一些翻译的名词与大陆的差别还是很有意思的(比如“先进国家”),要知道这些很多时候并不仅仅是文法上的区别而已。
一定要总结的话,如果这本书的数据能够更新到2014年,再增加相应的层次和纬度,那么可以算得上好书一本。以当下的数据而言,更多的应该算启发和初步普及性书籍,不过至少这本书能够给读者指出方向,信息社会的数据收集也不过是敲击键盘而已,从这个角度来说,倒是提供了一种开放性的阅读体验。
《用地图看懂世界经济》读后感(十):大到世界发展,小到金融股票,一本书全都有
最近北京的天气变化异常,一会冷一会热,天气如此的变幻莫测,世界的变化和发展呢?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世界太大,大到已经无法想象,为什么要我们如何懂得世界呢?
现在一切的高速发展,我们可以一日从地球的北端到南端,也可以一瞬间了解知道世界任何的一个角落的消息和动态,我们陷入如此深深的瞬息变化中,而不至于沉落。
怎么办?那就要懂世界的变化和发展。
《用地图看懂世界经济》这本书介绍了在我们世界版图上的经济问题,什么通货膨胀、股票的涨跌、能源价值、全球经济的走向,发生的事项如何对世界经济造成影响等等的问题。
一问一答的形式,让所有的问题都能了然于心,没有难以理解的理论,只有通俗易懂的问题。
【为毛人家的问答形式就很好,我的问答集《替这个残酷世界给你的一记温柔耳光》就不太火呢?】
有句话说的好,文不如表、表不如图,这本书恰恰是非常好的体现了这句话。不用担心晦涩难懂,不用担心无法阅读下去,因为所有的专业用语都变成了简单的文字、外加图表的内容。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了
文科生的我都能读懂这复杂的数据的经济内容,相信你也可以。【卖萌可耻】,更贴心的是通过阅读本书后再也不必为了那铺天盖地而来的财经新闻苦恼了,我们也能知道什么与我们有关,也不必为无关的事情困扰不堪。
书的作者是一个日本的团队通过收集资讯,从生活实用角度出发,来写的书。看过后不由的发现读过的日本作者的经管类的书籍都是特别的通俗易懂,往往可以用手把手的教会我们来形容,一个问题可以掰开了揉碎了说。
这本书也是各种的问题寥寥的几百字就能描述的独到而清晰,然后在用图表进一步解释,一个个的问题在不经意间我们就找到了开始的答案,也可以就自己需要的问题和内容快速的翻查,我们可以有多种的阅读方案,可是可以妙趣横生。
近期股市大好,同事纷纷补仓、开户的,一时间飙升为办公室热门话题,不由得让我想常在江湖走,怎能不懂江湖规矩。
规矩怎么来?需要我们苦心专研各类曲线和函数、还是要阅读多多的经济专业书籍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读读这本书。
它就是让你跟上世界动态、规矩和提高自我竞争力的起步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