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是布隆伯格》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2-2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我是布隆伯格》经典读后感10篇

  《我是布隆伯格》是一本由迈克尔·布隆伯格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257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010-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是布隆伯格》读后感(一):布隆伯格创业前小史

  1981年由于所罗门与菲布罗公司合并,在tarrytown的合伙人会议后,作为所罗门普通合伙人的布隆伯格39岁,之前担任过公司股票业务计算机业务的领导人,拿了1000万美金作为补偿被辞退。之后,他考虑了几个去向,最后决定自己创业,提供信息给这些金融机构。他雇佣了4个所罗门的人一起创业。第一笔生意是和美林做成的,之后不断扩展生意的疆界进入新闻、传媒领域发展到如今成为行业信息服务提供商的龙头。

  布隆伯格是中产阶级家庭出身,机缘巧合进入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习理工科,但他本人兴趣缺缺,成绩平平。在此期间觉得自己的兴趣在于管理,受到当时时代风气影响(大概是很多人会去读研究院),又在哈佛读了商学院。他本人认为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而生存技能判断能力是能否成功关键。1966年拿着MBA学位,找到了一个在当时并不为主流或者上层社会看得上的工作-在华尔街从事股票销售的工作。中间的插曲是:他想去参军,投入到越战中,但是因为偏平足而没能遂愿。华尔街变得趋之若鹜是从80年代开始,在60年代,学习商科的大多数还是会选择到制造业或者工程等行业从事一般的管理型工作。

  做出去华尔街的选择也是因为一位好友推荐,他去跟高盛和所罗门进行了面试。在高盛,他见到了传奇人物列维,周围的人都称呼其先生;而在所罗门,他和一位叫比尔的人闲聊了几句,此人很是平易,看不出是什么大人物,后来才知道他是所罗门创始人。所以,布隆伯格觉得所罗门这种文化才是自己想要的,即使所罗门只给了9000美金而高盛给了14000美金。之后布隆伯格就自打鸡血,在所罗门玩命工作,在工作六年后被提升为普通合伙人。此处插曲为:他在第六年时本来应该和其他人一道晋升,但是其他人升了他却没有;他很沮丧,但是还是持续努力,不久就又斩获大单,三个月之后被升为合伙人。

  华尔街在当时一点儿都不高达上,所罗门的工作在当时恐怕还会被很多人看不上:有很多琐碎的、甚至是体力劳动活儿,布隆伯格兜兜转转,最后进入了股票部门,之后做的风生水起-他喜欢销售工作,也很享受客户去剧院、滑雪、吃饭。当然他本人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超级工作狂,直至成为合伙人依然如此。后来因为人事斗争,在一位老大支持下成了股票部门的头儿,但因为当时股票业务已经趋于平缓,他也没能做出更大的声势,后来被另一位合伙人挤兑去了计算机部门--反倒因为在计算机部门的经历让其在日后创业有了一个方向

  布隆伯格是被迫离职创业,但是之前的经历给了他金融和计算机领域的丰富经验,再加上千万美金的遣散费,真正是高起点创业者。他也自述:如果后来其他公司给他一个合伙人的职位,他可能就接受了,但是一个月之后他就知道这不太可能了。于是想来想去自己做老板才是唯一出路

  后记:自传自然会有真真假假、讳言之处,但是可以看出来成功创业者自有其彪悍、开拓进取个性。布隆伯格自己也沾沾自喜说道,在创业初期,坑蒙拐骗各种手段用尽。第一单美林,当时最大成就也是按时交付而且是不好用不收钱的办法,之后靠不断的改进升级才真正成了符合需求产品(美林出资3000万美金并收购30%股份,并且签订了不能卖给竞争对手的独家服务协议)--反而跟今天互联网创业常提的快速推出,小步迭代的理念不谋而合。本书有不少创业经,个人觉得仍然值得创业者借鉴,比如:和行业巨头的竞争比的是智慧而不是资金,往往规模不大但有活力的竞争者比巨头更可怕

  《我是布隆伯格》读后感(二):只可围观不可照办的好书

  正如一位民间哲人所说,有时一本烂书不用看几页就知道是本烂书,正如一坨狗屎不必品尝既知是一坨狗屎。此话是何等的重口味啊,在掩面默记以备日后骂人之余,还得说,好书也是这样的。比如说这本书吧,虽然只看了几章,个人就敢以一本好书的名义来写笔记了。

  最近又毫不意外的遭遇场所职场失败亲切老友拜望,又一场言胜行负的浮世相,微小的都谈不上较量便已收场。如果偏要加上标签那就不是悲剧也不是喜剧而是闹剧。细节风趣如此书中搞笑的细节一样

  引文:毫无意义的讲话没完没了。执委会已经决定把所罗门兄弟公司的资产卖掉。这笔交易已成定局,这次会议只不过是走走程序而已:就像一场法庭审判,目击证人看见被告扣动了扳机,没有证据能够减轻他的罪刑,法官指示陪审团仔细商议之后做出裁决。所有陪审员走进陪审团会议室,领头的那个问道:“他犯罪了吗?”

  12个陪审员马上同时回答:“有罪。”

  “那我们回去吧。”

  “不行。我们必须考虑充分。我们坐下来再讨论1小时吧。”

  那天在塔里敦,我们也这样讨论了60分钟。我们是所罗门公司的人。我们是严肃认真的。有人询问了有关企业文化的问题,有人询问收入前景,还有人提出了关于管理结构员工职能重复的问题。

  可是,我的内心仍然无法平静,以后如果再提起公司,那将是讨论别人的公司,而在此之前它一直也是我的公司。如果他们说:“我们有另外一个工作岗位给你”——然后打通阿富汗办事处的电话——我会在一秒钟之内接受这份工作,就像1979年我的职业发生转折一样,那时比利·所罗门和约翰·古特弗伦德让我放弃负责销售业务而转行去管理计算机系统

  我在看到上面那段时就确信这本书是我的菜,这种派去阿富汗的含而不露、意味隽永的幽默风格正是我最喜欢的。

  好了,说到细节,个人的真实经历一如上面的引文一样搞笑且在富于戏剧方面胜出,虽然段落大意上非常丰富,但中心思想无非还是会做不如会说,辛苦做事不如努力做人等等滥觞到老套的东西。但所谓读书人对现世生活处理总是那么富于书卷子气,在个人如相声灌口样的长篇大套后,有人默默的给我推荐了这本书。

  《我是布隆伯格》读后感(三):一个关于彭博的美国梦

  如果你声称关注财经资讯,却不知道彭博公司,显然,你并不是真的关注财经。

  这个横空出世成立于1981年的公司,用短短数十年的时间,打破了道琼斯公司和路透社在财经资讯领域的垄断,并在金融数据市场销售方面一举超越具有150年历史的路透社。无怪乎《商业周刊》在评论此书时写道:“这是一个经典故事:一家机制灵活、关注客户的‘小个子企业’战胜了那些刻板僵化、官僚主义的‘大块头公司’。”

  《我是布隆伯格》一书正是彭博神话的缔造者布隆伯格的自传。作为一个真实的美国梦成就者,布隆伯格的一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所罗门兄弟公司合伙人、彭博社的缔造者和纽约市长。这本写于2002年的书,中译名为《我是布隆伯格》,但我以为《bloomberg by bloomberg》实际理解为布隆伯格创造了彭博社更加贴切。因为这本书大部分是关于彭博社的内容,所以与其说是布隆伯格的故事,倒不如说是彭博的故事。

  在彭博这个美国梦中,布隆伯格教会了我们什么呢?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抓住机遇。彭博公司成立之初做的是终端机,等他想要开始金融新闻业务时,道琼斯和路透社已经在这个领域耕耘了很长一段时间,并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但彭博公司发现了道琼斯和路透社没有填补的市场空白,并及时抓住这个机遇,进军这个领域,并成功被市场接受。在这个过程中,道琼斯和路透社一开始骄傲自负,忽视这个后起之秀,等到清醒过来时,为时已晚。但我认为除了对手的自负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彭博公司本身对于机遇的把握能力,这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另一个很重要的是创新。彭博诞生之前,信息还是一个很奢侈的产品,每一个大型证券公司都花费巨资独立搜集信息,而且使用算盘和计算尺这样的低级工具处理信息。而彭博创新地推出彭博机,用较低的价格独立地为每一个想要知道信息的客户提供信息数据。正是由于彭博机的创新功能,他迅速战胜道琼斯公司的德励系统。此后,彭博的每一个新举动中,无不贯彻着创新的动力,进军基础新闻行业、广播电视行业、出版业,正如布隆伯格所说,我是一个创建者。

  布隆伯格的许多个人特质也值得管理者学习。

  他是一个工作狂,狂热的喜爱自己的工作,他三十多年来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2小时,并且认为工作令人愉悦。布隆伯格说过一句话,“我最喜欢的是星期天的晚上,因为我知道第二天早上醒来之后,我又将在办公室度过充满乐趣的5天。”这种热爱工作的企业文化体现在彭博公司的每一个细节。对于布隆伯格来说,只有热爱这份工作的员工才算得上是“自己人”,才能主动地为推动企业发展努力,而那些被动接受工作的员工只能是“外人”。

  他还是一个执着的人。我们在这本书中看到很多例子,关于布隆伯格怎样在每一个领域执着的争取彭博的权利和更好的发展。当彭博社想要参加经济指数发布会被拒绝时,当日本媒体界对外国记者的抗拒时,当彭博社进军广播、电视、出版领域遇到困难时,这个男人几乎从来没有想过放弃,他执著地按照想要达成的目标,不懈地努力,争取他应有的权利并最终实现了他想要的一切。

  《我是布隆伯格》读后感(四):看些光明

  之前对于彭博社的印象还是捅马蜂窝,使得有传闻要求减少使用彭博终端,确实是目前对于金融也只是纸面上的了解,不知道K线的分析,对于实时行情也没太多了解,对于彭博机也只是一个传说。但是这本出版在刚上任纽约市长的类似自传,也并不是从罗列事实出发,和一些商业纪实有类似,但是区别也很大,更多的是像个平常人一样告诉其他人(很像主要是美国人为受众)道理,对于一些出现不同版本下的书评,我觉得差评也不是没有理由,但是世界本来就是灰色的,我们应该看些光明的。

  现在我很担心出现阶级固化,很难存在上升的机会,但是我相信布隆伯格的说法,他刚刚迈入所罗门证券的时候,大多数美国旧有阶层主要是走向实业方向的,而现在金融业随着管制的放松和经济环境变化,成为了一个大多数人羡慕的行业,作为一个本科学金融的人,感觉压力确实很大,过去的机会造就了一批既得利益者,而世界很像零和游戏,打破旧有的很难。但是世界毕竟是个动态的过程,我们也确实没办法预测未来,所以一成不变的行业格局只是短期的。

  对于布隆伯格的不断进步,更多的是学习,质疑会像过眼云烟,手段的运用可能也是有的,但是就像布隆伯格本人就是一个实用主义者,所以作为MBA才会去所罗门证券工作,对于彭博社与道琼斯的关系也是秉承着实用的态度,对于其中的指摘,也是实用主义者不得不需要面对的,毕竟生活不是理想,总是需要一些引起争议的做法。看书也不是看一个完全的伟光正的人,了解人物的成长看法的形成过程,是早期的我们需要的。所以还是应该看到正面的,虽然可能是别有用心的掩饰,如果真的希望发现的话,就好好去查找资料,发现历史吧。

  布隆伯格有点像是站在诠释美国梦的角度去考量自己为什么可以再所罗门证券做到合伙人,又是怎么在三十多岁时,重新创业,顶住压力,建造了一个金融讯息的王国。 可能确实是家教,家庭价值观坚持,不断学习,热爱工作,以及达到目标的毅力,这些确实是我们修身所需要的。之后的选择MBA也是符合自己的个性,在他人的指导和帮助下获得了所需要的能力和人际关系。这些也是一些励志书中的常见片段,但是结合一个曲曲折折的上升过程,我们对于人的成长不再是一个模糊认识,而是一个对于人的了解。

  可能因为我没有找到什么兴趣,对于布隆伯格对工作应有的态度觉得很触动吧。足够努力,而不是“生于富家不劳而获,却认为自己有天大本事”,就像wind,作为彭博机的国内对照,他是否可以再开放金融服务业之后活下来,这个就是是否努力的验证。可能因为站在风口上,而忘记了可能的变化,不断进步,不断学习,这些是彭博在近三十年时间内壮大而不衰弱的原因

  最后引用布隆伯格对工作的看法:

  无论你的想法是什么,你都要为之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如果你能把事情安排得令自己喜欢去做,完成任务就变得比较容易。因为付出更多几乎总是带来更大的成功,反过来,你也会获得更多的乐趣。然后你会因为得到了回报而愿意付出更多更多,如此循环下去,我一直仁爱我的工作并且投入了很多的时间,这帮助我获得了成功。我真的非常同情那些不喜欢自己工作的人,他们在工作中挣扎,非常不快乐,最终取得的成就少的可怜。而这又给了他们更多的理由去憎恨他们的职业,在人短短的一生当中,有太多令人快乐的事情值得去做,如果不喜欢在工作日的清晨早期,就没有时间去做了。

  当然英文版可能更贴切,但是这本书翻译其实还不错,是一本有意思的书吧。

  《我是布隆伯格》读后感(五):只可围观不可照办的好书---《我是布隆伯格》

  正如一位民间哲人所说,有时一本烂书不用看几页就知道是本烂书,正如一坨狗屎不必品尝既知是一坨狗屎。此话是何等的重口味啊,在掩面默记以备日后骂人之余,还得说,好书也是这样的。比如说这本书吧,虽然只看了几章,个人就敢以一本好书的名义来写笔记了。

  最近又毫不意外的遭遇一场所谓职场的失败,亲切如老友拜望,又一场言胜行负的浮世相,微小的都谈不上较量便已收场。如果偏要加上标签那就不是悲剧也不是喜剧而是闹剧。细节之风趣如此书中搞笑的细节一样。

  引文:毫无意义的讲话没完没了。执委会已经决定把所罗门兄弟公司的资产卖掉。这笔交易已成定局,这次会议只不过是走走程序而已:就像一场法庭审判,目击证人看见被告扣动了扳机,没有证据能够减轻他的罪刑,法官指示陪审团仔细商议之后做出裁决。所有陪审员走进陪审团会议室,领头的那个问道:“他犯罪了吗?”

  12个陪审员马上同时回答:“有罪。”

  “那我们回去吧。”

  “不行。我们必须考虑充分。我们坐下来再讨论1小时吧。”

  那天在塔里敦,我们也这样讨论了60分钟。我们是所罗门公司的人。我们是严肃认真的。有人询问了有关企业文化的问题,有人询问收入前景,还有人提出了关于管理结构和员工职能重复的问题。

  可是,我的内心仍然无法平静,以后如果再提起公司,那将是讨论别人的公司,而在此之前它一直也是我的公司。如果他们说:“我们有另外一个工作岗位给你”——然后打通阿富汗办事处的电话——我会在一秒钟之内接受这份工作,就像1979年我的职业发生转折一样,那时比利·所罗门和约翰·古特弗伦德让我放弃负责销售业务而转行去管理计算机系统。

  我在看到上面那段时就确信这本书是我的菜,这种派去阿富汗的含而不露、意味隽永的幽默风格正是我最喜欢的。

  好了,说到细节,个人的真实经历一如上面的引文一样搞笑且在富于戏剧性方面胜出,虽然段落大意上非常丰富,但中心思想无非还是会做不如会说,辛苦做事不如努力做人等等滥觞到老套的东西。但所谓读书人对现世生活的处理总是那么富于书卷子气,在个人如相声灌口样的长篇大套后,有人默默的给我推荐了这本书。

  尤其是书里的很多段子,请注意,下面将有大段的引用:

  比如:作者早出晚归,以厂为家,爱厂如家。顺便省下买报钱,重要的是,和领导搞好关系是多么重要。

  我乘坐地铁去上班,到公司之后读办公室里的《华尔街日报》,好省下在报摊买报纸要花费的15美分。我每天早上7点钟到办公室,除了比利·所罗门之外,比其他任何人到得都早。如果他想借个火或者聊聊体育比赛,我是交易室里惟一一个另外的人,所以他就跟我聊。在26岁的时候,我成了主管合伙人的“哥们”。除了约翰·古特弗伦德之外,我每天下班比其他任何人都晚。当他需要有人在非工作时间给那些最重要的客户打电话,或者听他抱怨那些已经下班回家的人,只有我在场。而且我可以免费搭他的车回家,他可是公司的二号人物。让我自己随叫随到并不是个苦差事——我喜欢我所做的事情。而且,不用说,跟那些掌权的人保持一种密切的工作关系,也不太可能会损害我的职业生涯。

  比如:作者做为一个哈佛毕业生,第一份工作一开始的工作内容只是当小工,后来还要每天给大家削铅笔。

  1966年6月,我走进了位于华尔街60号的老旧的所罗门大楼,我在那里的第一个夏天是在“囚笼”[美国著名的科幻电视剧《星际旅行》最初试播剧集的名字——译者注]里工作,用双手费力地一张张数那些证券。对于一个哈佛毕业的MBA来说,这样的起点相当低。在一个没有空调的银行地下室里,我们穿着内衣像奴隶一样地苦干,偶尔来一箱六瓶装的啤酒,让自己感觉好受一点。我们每个下午都要数出几十亿美元的债券和股票凭证,然后送到各大银行作为隔夜拆借贷款的抵押品。然后,第二天早上,那些需要交给客户的凭证被一些衣冠不整的老头送回来(下曼哈顿的街上到处都是这样的老头,负责在各家公司之间运送“持票人”债券和股票),我们核对之后再把它们重新入账。到了80年代,这种做法就已经像马车一样稀奇了,已经被信息时代的电脑淘汰掉了。然而,那个时候不是。

  执行我在公用事业部的另一项任务后来却把我害苦了——或者是把我拯救了,这取决于你怎么看。我还担负着一个重大职责:每天早晨在他们到达的时候把6支削尖的2号铅笔放在伊拉面前、6支削尖的3号铅笔放在康妮面前——也可能铅笔类型正好相反。反正有一天,为了缓解厌倦情绪和表现我自己,我故意把铅笔放错了,而且还把笔尖弄断了。康妮没有怎么样,而伊拉站起来冲着约翰·古特弗伦德尖叫,说我应该被炒鱿鱼。铅笔对伊拉很重要。

  再比如作者那看起来深已入骨的勤奋精神和无可救药的对工作的疯狂的爱,这么说可能不太对,但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

  我从来都想不明白为什么其他人不这么做——让工作离不开他。我读研究生第一年和第二年之间的那个暑假也是这么做的,当时我在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市哈佛广场的一家小房地产公司工作。学生们到城里来就是为了找一个9月份可以搬进去的地方,他们总是很着急,很迫切地希望能尽快回去过暑假。我们在报纸上刊登了三、四个租金水平不同的广告,每个广告里我们列出了20套公寓。每天,那些新来的求租者起得很早,抓起宾馆里的报纸,看房地产版,然后打电话,跟“下一个有空的经纪人”约好时间去看那套听起来比较合适的房子,然后回床上睡觉。当天的晚些时候,他们才会出门去看房。

  我早上6点半去上班。到7点半或者8点的时候,所有来到坎布里奇的潜在租房者都已经给我们公司打过电话跟在那儿的人约好了看房时间。当然,就是我,我是惟一一个愿意不辞劳苦地这么早来接电话的人:那些在这家公司工作的成年“专职人员”(我只是个“打暑期工的学生”)9点半才上班。于是,一整天,他们都坐在那里百思不得其解:一个接一个的人走进办公室找布隆伯格先生。

  说实话,因为这书信息量太大,断断续续,几天的时间才看完,说是几天看完,是因为这本书实在不适合在睡前、饭后一类的闲适时间看,内容太正了,全书通篇职场励志范儿不说,比如主人公说:

  伍迪·艾伦曾经说过:人生中有80%的时间都不过是让自己到场而已。我相信这句话。你永远也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生存状态。你无法选择你起步时拥有的优势,当然也无法选择你天生的智力水平。但是你可以控制你工作的勤奋程度。我相信在某个地方有某个人足够聪明,不用努力工作就可以“胸有成竹”地获得成功,但是我从没遇到过这样的人。你干得越多,就干得越好。就这么简单。我总是比别人工作得更加勤奋(如果我不是这样做的,那现在就会是别人在写这本书了)。

  尤其是下面这个段子,好吧,我知道书里说的都不是段子,是事实。只不过这种励志事迹太有段子之嫌了。当然,推荐人之所以着重让俺看这一节也主要是为了让咱学习下人家这种没有抱怨、只有奉献的精神,虽然俺看了差点儿来了句,臣妾做不到哇!汗了。

  关于耐心的回报,最好的例子(也可能是世界历史上最好的例子)就是当我认为我应该被提升为所罗门兄弟公司合伙人的时候却没有,而我依然没有放弃。

  我被雇佣之后的六年里,一切都进展得非常顺利。我就是那个金发男孩,华尔街最具发展潜力的公司里最引人注目的部门里的大宗交易超级明星。我是公司两位高层管理者的宠儿。我迎接所有来访的重要客户,接受所有重要报纸的采访,我还经常在社交活动中扮演华尔街最具实力的经纪人的角色。比“我自己心目中的传奇人物”更加传奇。当其他顽皮的年轻人坐在一起讨论谁会获得被提升为合伙人这个终极奖赏的时候,我被他们排在第一位。

  钱不是问题。我早就还清了我的贷款,过着即使不算奢华也是相当体面的生活。我坐地铁去上班,到中央公园听免费的音乐会,我最浪漫的约会是深夜和女朋友在斯坦顿岛的渡轮上喝啤酒、吃比萨饼(来回船票5美分,食物和饮料另算)。我在同一个小单间里住了10年,也不想买车给自己添麻烦。我从不花很多钱,但我也不记得我曾经需要什么东西却不能毫不犹豫地出门就买。美妙的时光、要好的朋友、热爱的工作,大把的现金:这一切我都拥有了。

  不过,对我来说,合伙人这个名声比世界上其他任何东西都要重要。那相当于骄傲地向世界宣布:我是最好的,我在竞争最激烈的环境之中登上了顶峰。这个商学院毕业的年轻人运用他的才智和技能努力奋斗而飞黄腾达。我有资格成为合伙人,而现在,我希望自己的价值这一次被公众永远地承认:我是大池塘里的大鱼。可能这是我自己脑子里想出来的一切,是我复杂的自卑心理在作祟。但是,毋庸置疑——成为所罗门兄弟公司的一名普通合伙人是我长久以来的神圣梦想!

  终于,那一天到来了,1972年8月的一天。新合伙人的名单公布了——而我不在其中!每个人,其他每个被预期的人都在上面。所有那些不如我有资格的人都在上面,甚至那些根据公司里的小道消息根本没有机会的人都在上面。这么多人都被认可了,而我却被忽视了、被羞辱了。这太糟糕了,甚至没有一个其他人也被剩下来跟我同病相怜。我被荒废了。直到今天,也没有人解释过为什么我没被选上。

  我眼里含着泪水,开始的时候无法相信这是事实。然后我开始考虑疯狂地报复计划。我要找一个人为此负责。“我要辞职”,我开始嘟嘟哝哝地自言自语。“我要杀了他们。”“我要自杀。”我怎么有脸再去面对其他人?他们都会看着我,然后在背后嘲笑我。我知道我不应该那么高傲自大。该死的,我从来就没学过。

  很幸运,我下班之后像平常一样在黄昏时候沿着河的东岸跑步,让我把怒火发泄在了坚硬的路面上,而不是管理层身上。第二天早上,我去上班,并且做成了到那时为止公司最大的一笔交易。我给每个i加小点,给每个t划横线。我专心致志。我认真工作。我面带微笑。我拨打电话。我比其他任何人都坚强吗?没有人能跟我比。即使没当上合伙人,我也要跟我原来以成为合伙人为目标的时候做得一样好。“让他们好看!”

  就先引用到这里吧,再引下去就要引文比正文还要多了,当然以上这些个人深以为是绝对办不到的。虽然书的后半本写的一如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或者说主人公个人年度述职报告体。而且作者对它家的机器说了这小半本书的内容吧,但个人对这套终端系统还是有点儿似懂非懂。问专业人士,专业人士也不能完全说清,当然,也许这能众另一个角度证明这本书真的是作者亲笔写的,因为只有作者自己才知道这些东西,从文风上看绝不是代笔能达到的。

  我看过许多许多的职场书,虽然都没什么参考价值,只能算课外读物,不是说书不是好书,只是现实一般都和图书有出入,很大的出入。点头,就好像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回家和家人诉说时,总先要有一大堆背景解释,然后通常得到一堆不靠谱、或者没有任何可行性的答案,因为单位里那些藏在日常工作表面背后的事情通常都是一言难尽,人情之细微只有用心体会,无法用寥寥数言概括全面。所以家人在收到一堆错误信息后自以为是的用自己的经历观点去套,自然也不可能给出你正确答案。活人尚如此,何况是死书,所以个人觉得那些脱离实际的职场小说也就睡不着觉的时候看看得了,不脱离实际的可供参考,也仅供参考,原因非常简单,知是知,行是行,理论不等同实践,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知行合一才能天下无敌。

  《我是布隆伯格》读后感(六):商业是这样的

  《我是布隆伯格》这本书给我一个全新了解华尔街的机会,通过这本书我知道华尔街的大概,虽然没有去过美国,没有去过华尔街,不过话说回来,也只是了解了华尔街的大概而已。

  博格通过自身的努力从哈佛毕业,进入所罗门,从底层干起,一步一步的走到合伙人的位置,到被自己的公司解雇,但是拿到了一笔不错的奖金,从而可以让自己开始自己想从事的事情,如果没有被公司开除,或许他的人生没有这么精彩,不过这谁都不知道。

  从书中我知道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就成功,都是从低到高,努力而来的,当然不可否认现实中有天才,但大部分人还是普通人,都是需要自己不懈的努力才能成为大人物,不然就没有任何机会。虽然机会每天都有,但谁都不知道是好是坏,只要去试了才知道。

  《我是布隆伯格》读后感(七):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布隆伯格

  当我拿到公司发的这本还带着油墨清香的《我是布隆伯格》之后,就第一时间兴高采烈地把它打包送给了我在Reuters的好朋友,同时也是我原来的老板。

  在真正接受世华的邀约之前,那还是年前的事情,我已经跟这个公司认真地接触了几轮。工作内容是我期盼的,老板是可以信任的,同事也不是浮夸的,待遇是XXXX的,可是总是觉得缺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是让我能够下决心做一次重要的选择的动力。我在心里一次次问自己,我为什么要放弃一个在外人看来还算不错的工作去到一个我不了解,而且我也不知道它的未来会如何的还处于创业期的公司呢?我没有答案。于是我告诉HR请给我些时间考虑。

  过年的时候,习惯性的逛逛书店,无意间看到了一本《我是布隆伯格》,(做为Reuters的员工,我确实试图找了一下《我是保罗.路透》(路透创始人)之类的书,但是没有找到,我估计是因为他早已作古的缘故。)凭心而论,我是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最不爱看的就是名人撰记,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当时就买了。

  当我草草的读了前两章的时候,我已经开始热血沸腾了!钱啊!!火辣辣赤裸裸谈的都是钱啊!!!真这么想就是你肤浅了......我看到的是人生的曲折,不确定性带来的刺激,绝处逢生中的释然,敢于挑战权威的自我,走下去的决心。这样看来,一直被布隆伯格所诟病的“我们的这位竞争对手”(Reuters,作者注)还有什么太多的可留恋呢?

  (其实还是有很多,Reuters是一个由NB的人群运营的一个NB的公司,做着一堆SB的事)

  我用一夜不眠读完了剩下的部分,又用另一个夜不眠读了第二遍以确定我不是一时头脑发热之后。我主动打电话给世华的HR,告诉她“我什么都不想谈了,我愿意接受这份工作。”

  值得庆幸的是,我切身体会过一个存在百年的英国信息提供商所做的事情,我也读过了另一个美国信息提供商是如何做到后来居上的经历,现在我有机会参与一个中国信息提供商尝试一次同样的超越的时候,虽然我心怀忐忑,高唱神曲,我愿意尝试一下。客观的讲,十之八九的机会是要失败的,至少不是那么成功,

  《我是布隆伯格》读后感(八):Brag! Keep bragging!

  在豆瓣开了一个专栏,主要写投资自我管理方面,欢迎关注:http://read.douban.com/column/93927/

  当一个事物太好了,那它可能是假的。

  如果一个传记,理念多于事实,那么这不是一个真诚的传记。

  作者哈佛商学院毕业后想去参军,因为平板足没去成。

  作者是坚定的男女平等主义者,坚持要在日本开分公司时让两个女人在那儿作管理者。

  作者自述在所罗门成为最炙手可热的交易员,勤勤恳恳。

  作者创业的历史极其顺利,很快达至辉煌。

  并且历史性的事件很少,或者所焉不详,总是顺便写写,无时间点,无外在情势——不客气地说,这种写法绝不是真诚的传记的写法,这种写法,包藏凶邪,多数是要重构历史的写法。

  当看到第166页他诡异地说服美林公司总裁丹放弃限制一条款的经历时,我笑了:

  他的第一个大单,把彭博机卖给美林时,签了一个5年期排它性竞争协议,规定彭博不再把这些卖给美林的主要竞争对手:国信服银行,贝尔斯登,花旗,大和证券,德山崇证券,哈顿证券,第一波士顿、高盛、JP摩根、基德-皮博迪、雷曼、摩根士丹利、野村公司和所罗门兄弟公司。

  在还需要3年多的时候,布隆伯格就去说服美林当时的总裁丹,放弃这些限制,因为美林用3000万购买了彭博30%的股权,如此一来,美林也获利。后面丹答应了,似乎就是因为这个理由,接着布隆伯格笔峰一转,说丹如何就这件事证明了自己是一件战略大师,被限制的其中3家退出了市场,日本的公司收缩了业务,3家银行并没有开始增长业务,而美林公司持续增长。

  大家看看这个诡异的逻辑:

  我说服美林放弃限制我的条款,以让他们获得销售利润;

  结果几个公司倒闭的倒闭,收缩的收缩,结果又说:你看,我销售给他们他们也还是失败的,结果你(指美林)又获得了销售利润,又没有让他们对你产生威胁。

  好一张嘴,果然是干销售出身的。他不是又在前文提到了,希望每个公司因为他的产品而取得成功的吗?要果真如此,他显然希望那几个与美林有竞争性的金融机构因为他的产品而能够取得成功的,怎么会在没卖给他们的时候,就对美林说他们不会成功的?

  何况,比之于那一点点销售利润,把彭博给自己的竞争对手也使用所带来的损失,熟轻熟重?我有一把别人没有的利刃,我为什么要为了一点利润就把利刃卖给对手,然后让对手可能过来捅我一刀呢?

  而此人,竟然想用这些话来哄骗读者。让我来还原一下全景吧(事先专用明,仅是猜测,大家只看是否合理就行了):

  所有的限制性政策解除都是有代价的,解除这个政策,布隆伯格给了丹私人上的好处,丹做了违背公司长远利益的事;布隆伯格只想赚更多的钱,但也没想到美林竞争对手有几个收缩或倒闭了,布隆伯格就顺便吹捧一下丹是多么的有战略性。

  所以说看一个人的个人传记很有意思,真真假假,他想重构历史,没那么容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的种类也就这么多,跳来跳去跳不出那几种,做了怎么样的事,有识之士就知道是什么样的人。

  话又说回来,他说了一个关于行动力的理念,这个确实给本人上了一堂课,这一点值得学习,也令人钦佩——但,永远不要想着骗别人。

  在豆瓣开了一个专栏,主要写投资自我管理方面,欢迎关注:http://read.douban.com/column/93927/

  《我是布隆伯格》读后感(九):《布隆伯格——金钱、权力与政治》

  《布隆伯格:金钱、权力与政治》

  [美]乔伊丝•珀尼克 著

  新华出版社 2011年01月出版

  ---------------------------------------------------------------------

  内容简介:

  布隆伯格的成就最受瞩目。他是美国最富有的人之一,是这个国家最慷慨的慈善家之一。这位白手起家巨擘设计的一个复杂的数据系统成为其开拓性信息公司的根基。他在毫无从政经验的情况下成为这个国家最挑剔的城市的市长,以共和党人的身份在一个民主党的堡垒中夺取胜利。入主市政厅之后,他徒劳地推动一连串拒绝承认限制的大胆项目。事实上,当布隆伯格的确碰到限制——纽约市长的两任限制——的时候,他修改了法律来越过限制。

  然而,布隆伯格是位最反传统的超级成功人士。他的演讲从未能打动过人心,他走进房间时,没人会因为期待而噤声。追逐名流的人不会去对他如影随形。他戒备地捍卫着自己的隐私,在某种程度上纽约人已经适应了这一点。纽约人虽然习惯了耀眼浮夸的政客,但还是在实际上对他“不感冒”的情况下选了他一次又一次。

  本书的作者珀尼克在这部传记中追踪的正是发生在布隆伯格身上的种种矛盾现象的核心。他功成名就,再三挑战传统成功模式。他只有在满足自我利益的情况下才屈从于传统,不然就是固执己见地规划着自己的道路。他是布隆伯格,随心所欲地主宰着自己的世界,并且在这个世界坚守着自己的权利。

  --------------------------------------------------------------------------

  作者简介:

  乔伊丝•珀尼克(Joyce Purnick),纽约资深记者和编辑,为《纽约时报》获奖专栏“大都会事件”(Metro Matters)撰文长达10年。她在1979年加入该报,之前为《纽约邮报》和《纽约杂志》撰写文章。她成为《纽约时报》市政厅记者站和都市新闻部的首位女性负责人。迄今为止,她采访报道过6位纽约市长。

  ---------------------------------------------------------------------------

  《我是布隆伯格》读后感(十):布隆伯格与中国的模仿者

  前一段时间,彭博在中国状告大智慧,要求其赔款,并在人民日报上登文赔礼道歉。

  这是一个国际公司和中国的追随者之间的故事。凡是见过后者的终端的人,总不免要说,这个和那个什么也太像了吧。

  但这在中国却引不起什么波澜。毕竟中国目前仍然是一个模仿的国家,有时候这种模仿,我们叫做山寨。

  山寨国自然有他们的成功者和成功故事。有些故事未必不感人,但这里不是重点。我们今天的重点是布隆伯格。

  我之前一直好奇,布隆伯格是怎么才发现卖数据是这么赚钱的。直到读了这本书,我才从他的成长与发展中,了解到这一切,以及其他。

  布隆伯格大学成绩平平,但由于家世变化,他终于变成了勤勉者,进入了哈佛大学商学院并成了那里的一个好学生。

  然后,毕业后,与很多选择高盛等大公司的人不同,他进入一个相对较小但氛围较好的公司,并且一呆就是十五年,直到他被遣散。

  看起来一切平淡。但恰恰因为在这个公司的最后阶段,他因为内部斗争降级,被送到数据部门去,本以为这是个事业的低谷,却没想到让布隆伯格找到了自己的新使命——而这个新的使命,成全了布隆伯格的亿万富翁路,也成就了他后来的政治之路。

  读到此处,这是一个典型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而这是所有成功者的故事——人要成功,总是需要一点运气。

  但这不是布隆伯格自己写的书的全部。因为在自传中,除了对自己的历史写一些好话之外,毕竟这里有布隆伯格的一些真切的感悟。

  做为一个媒体人,我当然最关注的是他在建立数据终端站稳脚跟之后,如何扩张他的媒体帝国。而这也的确是他的一个重点述说内容。从无到有,彭博建立的不单是一种新的财经新闻模式(一种以顾客利益为服务对象的,以数据内容为核心竞争力的模式),更是一种打破旧的思维的good example。从它的成功中,我们看到了传统媒体的种种小气而封闭保守的嘴脸——包括哪些伟大的报纸,而与之相对的,则是逐渐强势的暴发户样的布隆伯格模式。

  如今,彭博自然是全世界都在关注的财经媒体。他对市场的影响程度已然超过了哪些老牌的报纸。

  当然,把目光回到中国。中国的不少企业正在试图建立中国的彭博。他们的核心产品当然是一个又一个数据库。但是彭博的成功又的确可学而难学。

  关于数据一块,我不是很熟悉,但就新闻这块,我想说的是:布隆伯格依靠原华尔街日报马修温克勒建立了财经新闻的彭博模式。这个是前所未有的,但是华尔街日报的经验却是不可多得的。

  在中国,目前不少数据商也在简练自己的新闻社。但正如我门所见,彭博有马修,而我们有谁?在此之前,我们可真的没有华尔街日报这种报纸。所以,总体而言,我们缺的仍然是一种基于百年以上经验与传承的新闻观。在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仍然只是一个模仿者。拙劣的模仿者。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是布隆伯格》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